•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8

爱紫色的射手
首页 > 论文发表 > 人民日报发表的议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ianshuijun

已采纳

你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有一则寓言说,天堂人和地狱人的生活方式无甚不同,全是用一只长柄勺子从大锅里舀粥喝,区别只在于:天堂人用这勺子相互喂着吃,所以人人能吃饱,而地狱人只顾自己吃,结果谁也吃不到.这一寓言告诉人们:集体利益包含于个人利益之中,个人利益的实现离不开集体利益,只要我们兼顾了他人的利益,兼顾了集体的利益,个人的利益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否则,就像这个寓言寓示的那样,如果每个人只顾自己,整个集体都会饿死,每个人也会饿死!2000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介绍了湖南省援藏干部何文英的事迹.何文英不顾自己体弱多病的身体,来到条件十分艰苦的西藏隆子县工作,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尽心竭力,最后因公殉职.何文英的行为表明:他把个人利益融于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之中,把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升华为造福于社会和人民的奉献精神,虽然失去了生命,但精神不朽,生命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地体现.人民将永远铭记他,集体利益的旗帜上永远书写着一个伟大的名字---何文英!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上,有一个高大英俊的身影始终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他就是中国篮球队员姚明.姚明原在上海东方队打球,虽然个子很高,身体素质很好,篮球技术进步很快,但他从来都把自己看作集体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完全融于集体当中,与队友默契配合,率领东方队夺得了全国CBA联赛冠军,帮助中国队连续获得亚运会、亚锦赛冠军和2次奥运会第八名.在实现集体利益的过程中,姚明的个人理想得到实现,个人利益进一步升值.2002年6月26日美国NBA选秀大会上,姚明被休斯顿火箭队作为状元秀顺利选中,成为大联盟历史上第一个在首轮第一位被选中的外国球员,在火箭队里,姚明不负众望,成为火箭队的核心球员,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夙愿,不仅年薪达到了上亿人民币,还作为球队核心,带领火箭队连续四个赛季杀入季后赛,成了NBA联盟中数一数二的顶级中锋,在大联盟刮起了中国旋风.相反,作为亚洲首位进入NBA的中国篮球明星王治郅,当祖国母亲召唤他的时候,他在别人的唆使下,却断然拒绝,割断了与祖国的一切联系,坚决不参加中国队的有关比赛,结果中国队在当年的亚运会上铩羽而归,王治郅不仅遭到了国人的一片批评声,也影响了自己的国际形象,技术水平迅速下滑,最终成了NBA的弃儿.姚明和王治郅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只有紧紧地融入集体当中,在为集体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才能使自己不断经受锻炼和成长,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综上所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本质一致、相辅相成,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互相促进而发展,没有集体就谈不上个人,没有个人也不可能组成集体.集体利益并不排斥个人利益,实现个人利益更离不开集体利益做后盾,只要我们把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就能够兼顾和两全

142 评论

聪明糊涂心yy

在考场众多文体中,议论性散文可能表现得最为出彩。它以其不拘时空的广阔题材、文采斐然的抒情说理、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着阅卷老师和考生。君不见,那些考场优秀作文,大多是议论性散文。但是,要写好议论性散文并不易。议论性散文写作最大的问题是把这种文体写得不像,或者议论性散文的文体特征体现得不足。如果想写好这种最受阅卷老师青睐的文体,除夯实写作功底外,还要认识这种文体的文体特征,掌握其写法。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的理由佳作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乐乎山水过去的中国人,讲究外儒内道。一边渴望着“居庙堂之高”,出将入相,拯救苍生小民;一边又想“处江湖之远”,寻个逍遥自在,渔樵伐薪。这样,青山绿水旁就多出了一个个潇洒的背影,辗转腾挪间又是一个个快意人生。可见,乐乎山水,在过去也是一种时尚。山水间佳事流传,山水间有高人在卧。中国的“隐士”为山水添上了一层朦胧的高贵气质,它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平凡人的目光,继而形成一种美好的山水文化。长安的百姓听到了终南山上王维的琴声与长啸,隆中人民学会了诸葛亮的《梁父吟》,吴越之民看到了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下修禊事。更何消说那庐山,黄山,大江大泽乎!细细数去,尽是山水,山水文化早已浸入中国人的血脉。转眼间历史已过数千年。到了今天,大规模的工业开发使得一切都有组织、有规模起来。整齐的琼楼玉宇,横跨田野的新型“阡陌”,乐乎山水也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变成了中国人的集体行动。然而,中国人发现,更多的山水却消失了。于是,现在的中国人很无助,很委屈,茫茫然抬头四处望去,到处是高楼大厦,何处去寄情于山水呢?夜里,祖孙二人观景,孙子热情地给爷爷讲述现代的美景:整齐入云的大厦,宽阔平直的大路,色彩鲜艳的灯光,万家灯火的温馨。爷爷听罢,长叹一声,深切地回忆起了他记忆中的山水,而现在却没了记忆中的山水,觉得十分空荡。看着这材料,我想了想,现代化的景观又何尝不是一种山水呢?苏东坡有诗云:“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不妨略改一下:“是处青山皆可乐,何处夜雨会伤神?”这么一来,中国人的心可大大放宽些,随性些。诚然,记忆中的山水在一天天地消失,但那只是过去的山水,时代在变,社会在变,连山水也在变。过去没有现代化的景观,我们就乐乎自然山水,但是现在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景观,我们又何必执着于过去的山水不放,而不去欣赏现在的“山水”呢?乐乎古之山水,乐乎今天的山水,都不失为一种选择。山水是自家的,怎么看取决于你自己,你乐或者不乐,山水都不可能变化。既然已经推陈出新,那就顺便换换味道,毕竟,古代的山水,先人已经乐过了,试一试现在的新的山水,又有何不好呢?,【分析点评】从历史说起,表明历史上有很多人“乐乎山水”,从而快意人生!由“乐乎山水”的个案推导出“山水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看今朝,因为社会在发展,过去的山水多有消失,所以才有了爷爷的慨叹。“现代化的景观又何尝不是一种山水呢?”精辟!结尾,彰显主题:乐乎古之山水,乐乎今天的山水,都不失为一种选择。

146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民日报发表的初三议论文

    在考场众多文体中,议论性散文可能表现得最为出彩。它以其不拘时空的广阔题材、文采斐然的抒情说理、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着阅卷老师和考生。君不见,那些考场优秀作文,大

    hyacinth4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人民日报发表的论文

    这代表的所引用文献期刊的四个等级。A类有三种类型,A类一级:被SSCI、A&HCI收录的期刊;A类二级:CSSCI期刊;A类三级:属二级学科的全国权威性专业期刊

    刘思韵252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人民日报发表议论文

    偶翻报纸看到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的梁衡同志发表的一篇文章——《读高层次的书才能改变人生》.其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即: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 初看题目似有费解,

    王小虎呦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人民日报论文发表

    在《人民日报》发稿难度极大,报道类的一律用“本报记者”和新华社的稿件。评论类的不管什么来源,都得是权威性的意见,还要有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或新的材料,泛泛而谈的,

    VivianYa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人民日报发表论文

    在《人民日报》发稿难度极大,报道类的一律用“本报记者”和新华社的稿件。评论类的不管什么来源,都得是权威性的意见,还要有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或新的材料,泛泛而谈的,

    萤火虫在哪里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