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河中
这个32岁的复旦女博士,应该指的是于娟,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从教,是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同时也是一个2岁孩子的母亲。
她在2009年被确诊患有乳腺癌,生命只剩下一年多时间,在和病魔着斗争的期间,她对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记录了生命的最后旅程,在她的日记中,总结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人生观点。
当时她的这些日记发布在网络上,引起了广大的关注和热议,这事儿如果是放在现在,恐怕关注度会更大。于娟在和病魔做抗争一年四个月之后离开了这个世界,给深爱着她的女儿、丈夫、父母、朋友留下了无尽的悲伤。
于娟的日记遗作在她离世一个月后出版,书名叫做《此生未完成》,这是一个充满伤感和遗憾的书名,让人读来潸然泪下,感悟良多,书的封面上有一句”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这句朴实的话刺痛了很多读者的心。
在日记中,于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今日的年轻人一样,她也面临着很重的压力,自己的工作职称的问题,不得不使她拼命地完成课题,撰写论文,以求获得更高的职称,在她看来,副教授、教授都是她必须要完成的目标,而且越早越好。
然后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必须为了一些物资而奋斗,并且似乎不得不为此奋斗。
为了这些,她不得不玩命,而这些,也不是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吗?
只有当她确诊患有绝症之后,得知生命开始倒计时,她才终于感到了轻松,原来,她一直不轻松。
现在很大部分人缺少的思考,于娟都已经思考到了。现在社会弥漫着浮躁的气息,人人都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有所成就,于是就一味地追求着,正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才去追求,正因为追求不到才去更拼命地追求,就如同于娟一样。
人的生命无法预知,也不知道会发生一些生命意外,也许下一秒你成了亿万富翁,也许下一秒你离开人世,所以请好好珍惜身边每一个爱你和关心你的人。于娟的书中有一句话“在意你的那个人才是你最要在意的人”,只是当时的她悔之晚矣,空留遗憾。
在于娟的这本书中,我觉得人生应该看透的重要两点是:
1、名利是浮云,人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生命就应该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只有寻找到有意义的目标去追求和付出,就是人生的最大快乐;有个健康的身体努力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2、珍惜自己的亲人,没有什么比亲情更加重要的东西。
Dianayaoyao
人的一生最应该看透两点。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以及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一个人也只有一副健康完整的躯体。我们从出生开始,绝大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在不断的损耗自己的身体。这不仅仅是因为人会老去的自然规律的影响,更多的是当代人对于身体健康的不重视。准确的来说,都热衷于用身体健康去换取世俗社会的财富地位。其实很多人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拼命的加班压榨自己的身体,到头来医院的一纸体检单就打破了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辛勤成果。这样真的是值得的吗?如果运气好的话,用过去几十年加班赚来的钱财治愈身体疾病,似乎还是圆满的,但问题是现代的医学技术对于很多癌症还是束手无策。曾经有一个身价很高的富豪,因为得癌症无药可医,于是他将很多钱取出来泄愤似的在医院里挥洒。他即使有很多钱,但他也不能买来如今还没有研发出的新技术来治疗自己的疾病。
一个人在步入社会的那一刻,就要好好的问问自己——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拼命去赚很多钱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吗?是为了在别人眼里树立一个自己过得很好很优秀的形象吗?还是让自己真正的快乐,不过分在意别人的目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活一辈子其实都活不明白,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很多人以为自己想要的是很多很多的财富,他们一生一直在为钱财让步,甚至牺牲了自己的感情。即使获得了,他们又会真的开心吗?其实很多欲望只需要小小的满足一下,欲望过于强烈,只会变成奴役人的枷锁。想要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一套几十平的小户型,不香吗?想要吃牛排一定要去高大上的西餐厅吗?自己学着做,不好吗?人的欲望确实需要满足,但是要用适当的方式去满足,要有一个度。
Lookiamycm
在当今社会上,一位博士,特别是一位美女博士总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复旦大学的美女博士陈果就是一个例子,陈果在攻读自己的博士学位之后选择回到复旦大学教书,这时的陈果已经38岁了,在电视栏目《开讲了》中,主持人撒贝宁还调侃道:不会担心嫁不出去吗?
复旦大学最美女博士
陈果出生于上海扎根于上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从小她就饱读诗书,聪慧过人,还十分有自己的主见,这点从她攻读博士学位可以看出,在当时的传统观念中女人到了年纪应该结婚生子,组建家庭,不需要太高的文凭。但是陈果没有理会外界的流言蜚语按照自己的想法读研之后攻读了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博士学位。
在博士毕业后,陈果没有选择进入社会,而是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成为复旦的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的陈果依然光芒四射,几年前陈果讲课的视频刷爆了人们当时的朋友圈。
在课堂上,她观点新颖,字字珠玑,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时输出自己的观念,以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传输知识,让学生们感到醍醐灌顶,耳目一新。
陈果的课堂被学生们整理成“陈果语录”上传到互联网,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陈果。陈果从来不吝啬于精心装扮自己,比起学生校园中朴素的打扮,她穿着精致的套装踩着高跟鞋,显得和周围格格不入,大学模特队出身的她有着高挑的身材和不错的脸庞,被誉为复旦大学最美女博士,除了美艳的皮囊,陈果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她有趣的灵魂。
陈果的灵魂比外表火热,在她的课堂上,经常会有语出惊人的时刻,比如她认为朋友不应该被随便定义,人与人之间寂寞的取暖算不上友谊,她认为只有自己富足者才有能力关怀他人,她认为面对生命的困境时顺从比反抗更为难得。这些独辟蹊径的观点让陈果一时之间走红网络,人们蜂拥而来一睹这位“复旦大学最美女博士”的风采。
喜欢她的人觉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突然间就茅塞顿开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不喜欢她的人视她如仇敌,认为陈果的走红恰恰证明了当代人民精神生活的匮乏与鉴赏水平的低下,并指出陈果只是在讲解一些看似有理但无用的废话。但是无论如何陈果确确实实在人们视野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甚至在2019年被评为当年最火的网红教师。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有人说陈果是低配版的周国平,有人戏称陈果是第二个于丹,“复旦大学最美女博士”这个称号给陈果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知名度也带来了不少非议。
常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人们对陈果语录嗤之以鼻,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大众这些不过是“小孩子的鸡汤”,自认为学富五车看透了人生黑暗面的网络公知对陈果不屑一顾,认为当今社会人们心浮气躁没有内涵,所以才会对陈果的鸡汤趋之若鹜。
对于陈果的观点和语录人们总是争论不休,而话题中心的陈果早已成为了复旦大学的金招牌,不但可以在栏目和讲座上看到她的身影,在《新闻联播》中陈果也得到了极高的评价,称赞她是彰显时代正能量的“心灵偶像”,这无疑是对陈果的一种极大的认可,它证明了陈果的优秀,认可了陈果对万千学子人生导向上做出的贡献。
关于自己的人生态度,陈果多次提到“自由而无用”这五个字,“自由而无用”出自于复旦校训,这两个词单独放置在某处人们都能理解,但是放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玄而又玄的奇妙反应,在这里陈果认为无用,指的是无功利之用,是一种非功利的态度,而非庸碌无为的借口。
至于自由就更好解释了,人人生而自由,我们不但要捍卫自己自由的权利,更要保证他人的自由。正是有着“自由而无用”的灵魂,陈果才会成为我们看到的这个无拘无束,独树一帜的陈果。
对于女人,人们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结婚,人们常说一个女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在婚礼上,对于那些从来没有踏入婚姻这座围城的人,大众总是抱着过来人的心态发出疑问,特别是对女博士,人们一提到女博士第一反应不是她的学术研究和专业领域,而是“都成老姑娘了”“年纪大了没人要了”。
面对这样的疑问时陈果是这样回答的:“有成见的人通常不会要我们这种人,但是我觉得心胸豁达的人,他可以接受所有人。我想要寻寻觅觅的,也是心胸豁达的人。所以我觉得世上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应当限制你的情感生活。”
就像陈果所说的,对于她们“这种人”而言,伴侣不是提高生活品质,排解寂寞情绪的必需品,有人把另一半视若空气,没有便生存不了,陈果把爱情视作米饭,有则更好没有也不强求,在呼啸而去的大众浪潮中,陈果难得可贵的坚守自己,没有向世俗妥协和认输,活出自己的精彩,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结语
陈果因为课堂和语录出名,也因此受到攻击,最大的争议在于陈果的言论是不是过于“鸡汤”上,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陈果的课堂生动有趣,在平常琐碎小事中可见人生道理,是非常值得一听的,甚至会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功效。
因此陈果被封为最火网红教师也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毕竟教师的受众是学生,而不是饱经沧桑的社会人士,在这一点上陈果的课堂无可指摘,非常具有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于出路。
作为一个女人,陈果也用自身经历很好地证明了一点,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会因为缺少婚姻而变得不完整,只有内心的充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成为一个内心强大而又坚定的人,是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妥协的,人生不只有一种活法,也不只有一种规则。
毕业论文的格式 完美对待好
博士论文送审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月。 工作日可随时报送,具体时间节点为: 拟6月份申请学位的人员,将学位论文等材料提交给能源学院研究生科,经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科
她是陈果,因为她平时的业余爱好已经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让她没有时间谈恋爱,后来年纪增大,对爱情和婚姻都看淡了。
根据要求分为非涉密论文和涉密论文。非涉密论文的题目和研究方向是合作单位分配盲审专家的重要依据。且“研究方向”是指所提交的论文的研究方向,而非导师的研究方向,请务
复旦大学工科博士是全面发展、知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高端人才。他们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工程设计等方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