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sher
吴征镒,男,1916年6月13日出生在江西九江,祖籍安徽歙县,寄籍江苏仪征,从小在扬州长大。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37年,西南联大任助教。1940-1942年,为张景钺教授的研究生。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清华大学讲师。1949年,6月任北京市军管会高教处副处长,12月任中国科学院(机关)党支部书记。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1975年,任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77-1992年,任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2006年,任《云南植物志》主编。197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同年被评为云南省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1980-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院长。1983-1986年,任《西藏植物志》主编。1983年,任美国植物学会终身外籍会员。1985年,任瑞典植物地理学会终身会员。1987年,任前苏联植物学会外籍会员。1987年,任云南省科协主席。1987年,任《中国植物志》主编。1988年,任《Flora of China》中方主编。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荣誉奖章。1996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兼研究员。1997年,当选世界自然保护协会ISCN理事。2001年,为国际植物分类学会会员。2007年,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主编。吴征镒院士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七十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的权威学者,为植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主要成就如下:一、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系统学1942-1952年间完成载有模式标本和有关文献信息的中国植物卡片三万余张,为编著《中国植物志》积累了最早的材料。1959年起参与组织领导《中国植物志》的编著,1987年起任主编,2004年领导完成了《中国植物志》(80卷126册)。这是一部记载我国高等植物种类、特征与分布最完整的著作,是三代植物学家集体工作的结晶,吴征镒院士在其中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做出了特殊贡献。主持编著了国内关键地区植物志《云南植物志》和《西藏植物志》。通过这些植物志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现有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摸清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底。为我国植物学研究做出了基础性贡献,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广泛而深远。参与领导了中国植物资源考察,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1766个,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二、植物区系地理学科学地划分了中国植物属和科的分布区类型并阐明了其历史来源,形成了独创性的区系地理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阐述了中国种子植物的组成和来龙去脉,提出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完成中国植物区系区划和植被区划,为植物资源保护、农林区划和国土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对全球植物区系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东亚应成为独立的植物区,即“东亚植物区”,修改了世界陆地植物分区系统。为我国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创新贡献。三、植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学建国之初,负责橡胶宜林地的考察,与其他几位专家共同解决了我国橡胶种植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使国家急需而紧缺的战略物资得到缓解。提出植物有用物质形成与植物物种分布区及其形成历史相关联的观点,推动了我国植物资源的寻找、开发利用以及引种驯化等工作。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议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以实施,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持续利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做出前瞻性和开拓性的贡献。四、吴征镒院士其他相关情况他先后获国家级一、二等奖6项、院省级一、二等奖8项。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6年获求实基金会杰出科学成就团体奖,1999年获考斯莫斯国际奖(International COSMOS Prize),2001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发表论文140余篇,编著专著20余部。主编的《中国植被》、论文《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专著《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保持了本学科名列前茅的单篇引用率,并成为植物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经典。发表的中国植物区系分析和热带亲缘理论,引起国际关注并被我国大学教科书广为引用。与各国科学家一起,推动了《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Flora of China》的编著,并担任中方主编,为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做出了的重大贡献。吴征镒院士治学严谨,造诣深厚,德高望重,所培养的一大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如今已是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现在,吴征镒院士仍坚持科研工作,近年有多部学术论著出版,2007年1月应邀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主编。吴征镒院士是国际著名的植物学家,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基础性、开拓性、前瞻性的突出贡献。
fionazhang77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一所与党同龄,历史悠久的知名学府,被誉为“南方之强”。厦门大学是“985”和“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4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厦门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1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入选数并列全国第四。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2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7年,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5个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0000余人(体量在综合性院校里中等偏下),本研比1:1,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IQA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发起的“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研究典型案例”,是中国也是东亚地区唯一入选高校。(牛逼plus)学校3个专业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11专业(13个项目)入选国家卓越教育计划。29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现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6位教师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厦大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率真心不低)学校坚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牵头发起成立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获“国创计划十周年”最佳组织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优秀组织奖。2018年,学校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大赛中取得6金2银的成绩,获大赛全国总决赛亚军,获评“先进集体奖”,金奖数和获奖总数全国第一。学校设有2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牵头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内仅有的两个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近五年,学校自然科学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在《科学》《自然》《细胞》及其子刊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7篇(CNS主刊发表数居全国高校第8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3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项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32项成果获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3项;厦门大学在台湾研究、南洋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南海研究等领域已经形成自身特色,实力居国内高校前列。(厦大wise近几年发展迅速,学术实力绝对第一梯队)2019年,经济学与商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已与境外240多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近50所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厦门大学已在13个国家设立了16所孔子学院,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承建孔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中方合作院校。2013年,学校获国务院批准建立孔子学院院长学院,将成为各国孔子学院在中国的家,成为中外文化荟萃及人文交流的重要基地。同时,在对台交流方面,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人文优势,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
老猫啊老猫
说结论厦大是非常不错的学校不会让你升学有任何障碍,且去名校的概率远高于知乎上所谓的强校。文末给了具体数据 厦大的清北复交率几乎是同水平院校的两倍利益相关:工科大四 已被华五录取 。我觉得厦大工科是性价比超级高的,别去航院哈哈哈。不过航院分特别低吧(从这方面考虑是很有性价比的)。 计算机软件电子 升学率都很高 而且厦大因为普遍工科被黑严重 尽管升学就业都不错 计算机软件电子分数也不高。可以一报 而且厦大不卷 只要努力研究生就能往上走。到时候去清北复交浙保研的时候没人会把华科东南这样子的工科强校放在厦大前面 基本他们能进 厦大也肯定能进。不过厦大不太好进清华 说实话 北大倒是容易, 复旦对厦大认可度也很高 保研前一半的人复旦一般都会收。 大概吧 知乎你只要听他们吹就完事了 武大中山华科这三个学校的水军,日常以黑厦大为乐。 不过我可以很保证的告诉你 就论上海的 复交同来说 对厦大的认可度 比起这仨校只高不低 就保研来说厦大保去华五的比例比中山高2倍+ 这个可以去看就业报告。既然吸引来了 武大s686那我就用一些官网数据来说明一下把 19年毕业生升学报告接下来只举例清北复交四所大学作为往上走的标志吧厦大本科生4312 北大74清华35复旦67交大63 比例百分5.6中山大学(19年的找不到了我用18年的)本科生6970人 北大111清华32复旦66交大58 比例百分3.8武大6666 (以前的报告已经都被删了 只留下升学最高的20年 20年升学比以往多百分4)清北208.91人 复交均低于75.94人武大只给出升学前5的高校所以复交不得而知 就按全部复交75人算顶破天 此时比例百分5.3(真够了20年的比例乘于人数居然不是整数值武大这个数据存在明显造假)以上数据均为官方数据不存在任何造假
好。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穆华,唐山一中高级教师。教学细致精炼,化学高考教学成绩优异,主讲省级、市级优秀公开课多节,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论著多
动画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摭论 黄会林; 李明 【期刊】艺术百家 2011-01-15守住民族文化本性 创造不可替代的“第三极文化” 黄会林 【期刊】山西大
你青岛理工的吧!
找人代写代发论文的风险主要有哪些? 目前,很多朋友通过找人来代写自己的专业的(像经济管理类,财务类,会计类,法律类,教育类,人文类等)毕业论文或者发表论文
钟扬事件及精神品质概括是:钟扬的一生,就是种子的故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骐骥一跃,正因为有众多埋头苦干的“种子”,支撑起中国的脊梁。 钟扬有句话,可以解释其一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