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的心窝
动画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摭论 黄会林; 李明 【期刊】艺术百家 2011-01-15守住民族文化本性 创造不可替代的“第三极文化” 黄会林 【期刊】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11-15第三极艺术文化观 黄会林 【期刊】大连大学学报 2010-10-25真实 真情 真切——记云南卫视大型公益活动《抗旱救灾,我们在行动》 黄会林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6-15关于“第三极文化”的设想与讨论 黄会林; 张颐武; 霍建起; 苏小卫 【期刊】艺术评论 2010-05-04感天动地《沂蒙》“魂”——浅析电视连续剧《沂蒙》 黄会林 【期刊】中国电视 2010-04-152009年度未成年人电视媒体收视行为调研报告(下) 黄会林; 阮青; 李璠玎; 林嵒; 李漫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4-15电视娱乐节目与未成年人成长 黄会林 【报纸】光明日报 2010-02-252009年度未成年人电视媒体收视行为调研报告(上) 黄会林; 阮青; 李璠玎; 林嵒; 李漫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2-15拓宽银幕上下的交流 黄会林 【报纸】人民日报 2010-01-082009年度电影对未成年人成长影响调研分析报告 黄会林; 叶宇; 李小丽; 金学敏 【期刊】当代电影 2010-01-01关于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建构的思考 黄会林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12-15解放电影想象力以承载核心价值 黄会林 刘藩 【报纸】社会科学报 2009-11-19中国电影:色彩斑斓一甲子 黄会林 【报纸】人民日报 2009-08-14导师点评 黄会林; 王一川; 张同道; 王宜文 【期刊】当代电影 2009-08-01关于艺术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设置问题 黄会林 【期刊】艺术评论 2009-07-152008年度未成年人电视媒体收视行为调研报告(下) 黄会林; 杨越明; 董宁宁; 崔莉; 张雨茗; 李晓燕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4-152008年度未成年人电视媒体收视行为调研报告(上) 黄会林; 杨越明; 董宁宁; 崔莉; 张雨茗; 李晓燕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2-15守望与开拓:未成年人与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策略 黄会林; 刘琛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12-20电影媒介/文化对未成年人社会化影响的调研与思考 黄会林; 刘琛; 刘硕; 喻溟; 李瑞华; 朱毅飞 【期刊】当代电影 2008-12-01“电影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研究报告 黄会林; 刘藩; 许波; 赵玉琦; 王淑梅 【期刊】艺术评论 2008-10-15融古贯今 济世救人——探析《中华医药》的独特奉献 黄会林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09-20启动电视文化的优质呈现 构建和谐的电视文化氛围 黄会林 【期刊】中国电视 2008-09-15试论丁荫楠导演的艺术追求 黄会林 【期刊】电影艺术 2008-09-05《潮涌中部》: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黄会林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6-15首都未成年人电视收视行为分析报告(下) 黄会林; 王卓明; 李国顺; 钟芳; 谭华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4-15首都未成年人电视收视行为分析报告(上) 黄会林; 王卓明; 李国顺; 钟芳; 谭华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2-15传统民族精神与主旋律电影 黄会林; 刘藩 【期刊】电影艺术 2007-11-05钟惦棐电影观初探 黄会林 【期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7-08-15反映人民心声 讴歌时代精神——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 黄会林 【期刊】求是 2007-05-16观众在电影中的核心地位 黄会林 【期刊】电影艺术 2007-05-05精彩的人文图景与人生壮歌——大型电视纪录片《迁徙的人》观后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视 2007-05-01电视文化对北京地区未成年人影响的调研与思考(下) 黄会林; 王韵; 蒋文倩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04-01雄风猎猎 长调悠悠——评内蒙古电视台文艺晚会 黄会林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03-20电视文化对北京地区未成年人影响的调研与思考(上) 黄会林; 王韵; 蒋文倩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02-01电影媒介/文化对未成年人社会化影响的调研与思考 黄会林; 吕益都; 陆彭; 申彩虹 【期刊】电影艺术 2006-11-05现代影视高等教育及学科建设理念探究 黄会林; 明日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10-01江与人的生命交响曲——《再说长江》之“再说” 黄会林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09-20新百年的中国电影前瞻 黄会林 【期刊】电影艺术 2006-05-05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观众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3-15历史的记忆 壮美的史诗——电视剧《铁色高原》观后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视 2006-03-01关于当前文艺思潮的思考 黄会林 【期刊】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5-09-30第五届电视电影百合奖论说 黄会林 【期刊】电影艺术 2005-07-05关于北京影视受众需求的调查 黄会林; 俞虹; 韩培 【期刊】北京社会科学 2005-05-15千帆竞发 活力四射 2004年中国电视综观 黄会林; 双日 【期刊】电影艺术 2005-05-05民族化:影视艺术的现实路径与未来目标——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黄会林教授 黄会林; 杨乘虎 【期刊】现代传播 2005-04-15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电影与受众辨析——电影与受众简论 黄会林 【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25瑞金点燃品牌战火 黄会林 钟小平 【报纸】中国工商报 2005/02/24点燃品牌的战火 本报通讯员 黄会林 钟小平 【报纸】中国消费者报 2005/01/31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守望与超越——论胡辛创作20年 黄会林; 沈鲁 【期刊】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1-25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 黄会林 【期刊】电影艺术 2004-09-05关于当前文艺思潮的思考 黄会林 【期刊】北京社会科学 2004-05-15受众·电视剧·青春偶像剧探析 黄会林 【期刊】电影艺术 2004-05-05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续)——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黄会林; 俞虹; 韩培; 陈可红 【期刊】现代传播 2004-04-15中国早期电影与受众辨析——电影与受众简论之一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影 2004-03-15谢晋电影创作论 黄会林 【期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4-02-25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黄会林; 俞虹; 韩培; 陈可红 【期刊】现代传播 2004-02-15名导名片展示的独特艺术景观——读《百年回眸》 黄会林 【期刊】江西社会科学 2004-01-25受众:艺术创作的起始与归宿——关于电视剧传播与生存的思考 黄会林 【期刊】现代传播 2003-10-15内容、形式与整体诠释——《那时花开》析 黄会林 【期刊】电影艺术 2003-09-25“权力观”的艺术辨析——电视剧《绝对权力》的独特张力 黄会林 【期刊】中国电视 2003-07-15生命体验与生命感悟 论八十年代中国女性电影导演的艺术追求 黄会林 【期刊】电影艺术 2003-03-25军旅题材创作的新突破——评电视剧《导弹旅长》 黄会林 【期刊】求是 2003-01-16中国电视品牌与民族文化特质 黄会林 【期刊】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2-07-30中国电视品牌与民族文化特质 黄会林 【期刊】中国电视 2002-07-15人性的闪光 生命的胎验——论说《为你而歌》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视 2002-03-15人性美与艺术美——关于2001年中国电影的审视 黄会林 【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1-25以“常人”为本──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如何好看 黄会林 【期刊】中国电视 2001-09-15感应与启示——评说《中国保尔·吴运铎》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视 2001-08-01艺术魅力:“独特”与“创新”——观《毛泽东在1925》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影 2001-07-15鲜活形象与生动个性——观《文成公主》后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视 2001-07-01《仗义执言》的独特艺术“意味”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视 2001-04-01《百年中国》的文化意蕴 黄会林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2001-02-15民族化:中国电视艺术的现实与未来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视 2000-12-30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 黄会林; 王宜文 【期刊】当代电影 1999-09-15“中国影视美学研究”笔谈 黄会林; 周星; 张同道; 于丹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 1999-05-10影视编剧艺术谈 黄会林 【期刊】戏剧艺术 1999-02-15情理交至 形神兼备——《笑傲苍穹》的艺术追求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视 1998-12-15中国影视美学建设刍议(下)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视 1998-08-15中国影视美学建设刍议(上)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视 1998-07-15戏剧艺术家与北国剧社 黄会林 【期刊】中国戏剧 1998-03-18《荧屏连着我和你》的新境界——兼谈“气韵生动” 黄会林 【期刊】当代电视 1997-10-15生命的能量与生命之根——评电视剧《生命交响曲》 黄会林; 王宜文 【期刊】当代电视 1996-11-15交融、特写——我观小剧场戏剧 黄会林 【期刊】戏剧艺术 1994-02-15风范永存——追念唐弢师 黄会林 【期刊】鲁迅研究月刊 1992-05-30奉献者之歌——谈电视剧《离太阳最近的人》的人物塑造 黄会林; 尚伟 【期刊】中国电视 1992-05-30评《国魂》 黄会林 【期刊】中国电视 1991-07-30山花浓郁永不雕——读《小二黑结婚》 黄会林 【期刊】名作欣赏 1982-12-27曹禺剧作的艺术结构与人物塑造 黄会林 【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2-06-30电视剧的生命与艺术内涵 黄会林 【会议】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 2002-12-28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倾力打造高层次影视教育体系——专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黄会林 黄会林; 卓明 【会议】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4-11-01做无愧于历史的守望者 黄会林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02-08-23在多元共存中突出民族文化主体精神 黄会林 【报纸】光明日报 2004-02-18中国电视艺术的民族化之路 黄会林 【报纸】人民日报 2000-12-23《省委书记》: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黄会林 【报纸】人民日报 2002-10-13“权力观”的艺术辨析 黄会林 【报纸】人民日报 2003-11-18以小见大 举重若轻 黄会林 【报纸】文艺报 2001-03-22多姿多彩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长廊 黄会林 【报纸】文艺报 2002-02-07与铁血相伴的柔情 黄会林 【报纸】文艺报 2002-08-08田汉与电影 黄会林 【报纸】文艺报 2005-09-15品牌定位与民族文化特质 黄会林 【报纸】中华新闻报 2002-10-08品牌内容与民族文化特质 黄会林 【报纸】中华新闻报 2002-10-22品牌形式与民族文化特质 黄会林 【报纸】中华新闻报 2002-10-29百年电影的民族化特质 黄会林 【报纸】人民日报 2006-01-12富有审美感召力的《戈壁母亲》 黄会林 【报纸】文艺报 2007-12-11民族精神与民族精魂的精彩呈现 黄会林 【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8-01-31
Lucia慢半拍
一、如何保持健康和积极的心态通常来说研究生生活比较紧张,尤其是工科的研究生第二、三年,大量的实验工作,对身体和心理都是一个考验,所以健康这个问题尤其重要,健康固然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运动和锻炼有些同学尤其是哪些被称为“老同志”的,干活尤其卖命,一般我们睡觉都要到晚上12:00,第二天8:00准时出现在实验室老板才不会有意见,但是有些人晚上要到3-4:00,还有厉害的睡在实验室,吃在实验室。科学崇尚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排除有时候实验需要熬夜和连续作战,但是人不是铁打的,所以身体健康才是第一重要,除了要坚持锻炼,还要保持营养,否则作实验的时候一天10几个小时,很难撑啊。易说难做,我作起实验也就忘记了锻炼好遗憾!身体好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去工作啊!听说下午黄昏的时候运动最好,我也不知道。参加社交活动当然心理也很是重要,研究生很多人是单身,尤其是博士要是单身,大家平时工作节奏强,交流时间少,就会觉得有些寂寞和难过,尤其是实验进展不顺利的时候,看到别人发表论文,实验有成果,自己要是作的不好,但是有努力了,就会很难过,我有过的经历。有时会怀疑自己,其实科研这东西,都学到研究生了,作实验人人都会,课题的难度差异大,自然付出努力结果也会有不同。所以紧张的工作之余要多参加社交活动,多娱乐,多好朋友分享快乐分担痛苦!想俺失恋那些日子要不是ljm、zx、sjj等好友陪伴,自己真不知道如何过!不要几年研究生读完,人性全无,变成机器!我不知到是不是普遍现象,反正我身边很多例子如此,郁闷的要命!一点点活跃的气氛都没有,不要老是拉着脸过日子!不管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需要好多朋友的嘛!何况老板一般不会教我们很多知识,互相学习就很重要啦!多乐观心理少负面影响不管是在小百合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埋怨很多问题,我也曾经是,比如研究生待遇差,扩招让研究生质量下降……,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但是说多了心理面潜在的负面影响会使得我们情绪低落,没有斗志!很多人说研究生几年把人的个性和激情都磨没了,其实环境是一回事,我们自己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的埋怨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为何不抱着乐观的心态来做事呢?有些人埋怨实验室设备少,无法作实验结果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还不如安之,尽力做好自己呢?有些人埋怨老板不给自己时间和空间,那就自己专研吧!很多牛人不都是靠自己成长的嘛!多一些乐观心理会潜移默化的让我们更有激情做事,效率自然会更好一些,与其痛苦这过,不如开开心心的过!目前我觉得我们当中读研究生有几个极端,一些人就随BOSS的安排做事情,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反正时间一到毕业,我们的有些同学为老板作好多相当于家务事的事情,我觉得帮老板干活有时必要,但是不能占用自己的很多时间。另一种人是完全游离的状态,老板比较忙没有时间管,然后就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我觉得这样更不好,都研究生了,自然要自律,适当的和老板保持联系,这样才能在学到东西的同时完成好自己的课题研究。当然不否认很多人来就怀着混文凭的思想,尤其是在二三流的学校更为严重,但要是你自己有目标,就不要被环境蒙住眼睛,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努力,态度觉得行动,行动赢得成功!潜意识激励自己心理的优势可以转化为生理的优势(蓝箭射手)。我坚信这句话,埋怨不可以改变现实,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可以改变一切。所以在潜意识里面就要自我激励,有积极健康的心态。积极心态影响你说话时的语气、姿势和脸部表情,它会修饰你说的每一句话,并且决定你的情绪感受,它还会对你的思想产生影响。生活中除非特累和特伤感的时候该放松自己外,其他时候要保持斗志,如何保持呢?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有攀比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心胸开阔的人可以但常常有负面的影响。我建议大家可以常常看一些励志书籍,如《成功的钥匙》《戴尔"卡耐基传记》《拿破仑希尔》《十卷羊皮卷》《心灵鸡汤珍藏本》《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等等。(下载推荐: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微笑的面对每一件事情!实验安全此外平时实验要注意安全,尤其是我们接触化学试剂的人要是不注意可能会带来伤害!这些可以看实验室的一些说明,要是没有,图书馆一般关于实验讲解的书附录里面都有的!(刚刚进入实验室的同学一定要看,记住实验要按照规程作)面对失败顺便说一下实验中如何面对失败的问题。Those who aim at great deeds must suffer greatly.实验常常累的要命还得不到好的结果,我的同学就有作实验很认真,作了很多次还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而同样相似的实验,不是很认真的却能作出啦,要是我也会郁闷的要命的。但是没有办法,郁闷只会影响自己的实验进度,所以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当然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要蛮干,要停下来想想自己是否在某一个环节上出了差错!快乐处方坚持善心和善举帮助他人可以忘却烦恼,让自己懂得自己的价值,还可以获得友谊快乐,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所以日常生活中因与人为善,多在一些小事上帮助他人。对人要诚,朋友自然多。回归自然保持运动和活力自然中平静和谐,适当的运动可以让人体力充沛,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很少人做到。做到这一点除了坚持还要不断的自我“心理暗示”。说出烦恼脱离困境一定要有几个挚友,在痛苦和困难的时候能够倾诉心声,不要遇到麻烦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无效的痛苦的挣扎。不要对失去的东西久久的难过,要看到前面更好的!不要对这大凡的牛奶哭泣,勇敢的面对一些现实,塞翁失马嘛!安排生活适量工作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秩序,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其实一些研究生的宿舍包括我的有时候比较乱(一些人说男人的宿舍就是要乱才叫真的男人:))可是有秩序的生活会给自己带来舒服快乐的感觉,所以适时的整理一下自己的生活很有必要的。还有工作不要长期过量,那样会透支自己的身体,得不偿失!客观评价自己欣赏自己这一点就是要注意接受和改掉自己的缺点,清楚自己的优点,这就是自己的优势和信心来源。要避免挫折的感觉,自己的目标和能力应该相符,或者目标稍稍高于能力,要看到自己的成就,并懂得欣赏自己,给自己信心和自信,心情自然就好,做事自己顺利很多。不对亲人期望太高不苛求别人认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道路,何必强求别人呢?同时也不要指望身边的人都站在你的立场上看问题呀!这样会减少一些失望和挫折感。关于我们的态度和思想我认为快乐的人生取决于积极的生活态度。最近我们青年中讨论着“信仰真空”的问题,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我想这是源于我们的价值取向。我们的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了无限生机,在许多方面经济成为衡量价值的标准,许多时候我们忘却了3月5日是什么日子,忘却了“赠人玫瑰,自留花香”的道理。记得《蜘蛛侠》中的这么一句话:我们的社会给予我们的能力和权利越大,我们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就越大。现在我们的知识在不断的积累,能力在不断的增强,我们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就越重。我们未来创造价值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社会。所以奉献的精神和服务的思想必须时时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我们研究生中还有一个倾向就是许多人喜欢埋怨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诚然我们的社会处在一个逐步完善的时期,不可能很完美,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应该仅仅会埋怨。在埋怨的时候,我们是否做好了我们自己呢?假设善与恶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你加入了善的一边,那么天平的指针不就会彻底的指向善吗?所以积极的生活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不断的努力,做好自己,完善自我,乐于奉献,用心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世界不会因为一个完美的人而变得更加美好,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变得完美,那么世界就是完美的!研究生自然是以科研为中心,关于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应该更多的向我们的导师学习,但作为学生,我们也该有我们自己的想法。首先我觉得“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是不可缺少的。众所周知,我们中文文献在国际上的收录率不高,甚至有一部分中文文献的数据不很可靠,国家也很重视学术打假这个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要具备科学严谨的态度。其次就是注重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许多研究者主张“分析型实验”就是主张将分析研究提高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在我们研究生首届学术交流周上,食品科学的钟芳博士谈自己的研究经验时实际上也提到这一点。我想在我们平时研究的过程中,更注重实验的设计、结果的分析,并配合先进的分析方法,不仅仅是可以提高我们实验的效率,节约时间,我们的实验知识和经验也会有比较快的增加,发表论文的质量也会有一个提高。最后就是“交流”的思想,现在学科交叉,纵深发展,我们应该更注重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的广泛的交流,学校也应该为同学提高交流的方便的渠道,同学也应该有交流的思想,这样我们的研究才可能有不断的创新。客观上,我们学校现在的研究生的交流并不是很充分,某些学科内部的交流都不是很到位,我认为交流只可能促进学科的发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各个学科的信息学发展很迅速,“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其中包括文献资料的获得,这是我们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材料的准备。现在网络数据库的发展很快,产生了很多不同专业的数据库,凭个人的力量在网络海洋里去捞针,只能是大量时间的浪费,但是我们每个人可能会熟悉几个数据库的查阅,如果我们有充分的交流,互相学习,那么我们的文献就不仅仅只有万方、维普、CA、EI等少得可怜的来源啦!当然交流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就不一一列举了!二、如何发表研究论文发表论文是很重要的,我们学院要求每个人必须发表一篇以上的核心论文。我为硕两年才发过4个核心,有点心得,但是有觉得肤浅,姑且写下来,待以后修改,大家觉得有道理的就接受吧!原来只写了一点点,今天有修改了一下,应该比较完备一点啦!要是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补充,或者发到我的email中!期刊的选择对应专业投稿首先要符合自己文章的专业性,交叉学科的文章要好好考虑投递方向,当然尽量是覆盖范围大的刊物啦!要是觉得及其的好的文章要投哪些较好的综合性的刊物上去,最好是Scince 和Nature。水平相当要发表首先是写,自己想写到什么程度,等写好了看看自己论文的档次适合发表什么样子的刊物,(关于刊物知名度老板知道,关于刊物的联系网络上有,各个学校的图书馆网页上都应该有)要是发表的刊物太差,有写可惜,毕竟有些刊物不是很好,同时就是核心期刊中也有知名和不知名的差别(国际著名刊物,国际一般刊物,国内核心期刊,一般刊物);要是太好,命中率太低,写了好文章都还是想中好的刊物,当然最好是Scince和Nature。所以要一个很好的定位,当然发表前要给老板看过,来决定什么档次的期刊。其它因素现在刊物,尤其是我国的刊物大多数是更据国家的期刊改革实行自负盈亏,要收取版面费,一些还要审稿费,还有有些刊物审稿周期比较短,有些比较长,这些因素都必须事先考虑好的。一般发表少量的或者优秀的文章老板还是很愿意出钱的,毕竟他们也是责任作者呀!
好。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穆华,唐山一中高级教师。教学细致精炼,化学高考教学成绩优异,主讲省级、市级优秀公开课多节,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论著多
《“新共识”与新挑战——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新动向》,《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9期,独著,2008年9月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新共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2001年起攻读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师从周其凤院士,2005年4-
动画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摭论 黄会林; 李明 【期刊】艺术百家 2011-01-15守住民族文化本性 创造不可替代的“第三极文化” 黄会林 【期刊】山西大
《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研究》是由徐桦发表的论文。该论文指出,文化创意类企业的有效运营必需满足特定的空间要求,需要室内设计来激发工作者的创新能力。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