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小姐
不过以我个人在学术圈的见闻,这样的情况是极少数。大多数情况是,发表一篇文章的作者署名,只要是参与过一定工作,对成果有一定贡献的人员,甚至包括曾经参与的客座研究人员,目前已经不在组里,都会写上人家的名字,至少会征询人家的意见。如果参与的工作微乎其微,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对方不愿意正式署名,那么至少要在文后致谢中提及。
桃源捣主
如果是普通研究发表的论文,那你就想方设法去搞明白,为什么没属你的名字。是因为老师太贪,还是里面绝大部分是老师的原创。搞清楚后,如果是老师的原创,你就不要蹦哒了,他不属你名,说明和你关系一般,你就好好想想怎么维护吧。如果是你的原创,那你肯定人际交往能力很差,即使老师吃相难看,但一般都会分点出来。你去想想怎么打好和老师的关系。人是群体动物,落单的,一般会被淘汰。
没属你名字,代表你的公关能力不行
如果通读全文后发现这的确涉及自己的论文的主体,那还要甄别其中哪些是来自发表这篇论文的导师的指导,哪些是真正自己的原创。不是说导师指导了就不属于自己的成果了,而是
所有的文献,都是有作者的,只不过有时候作者不是人而是一个工作组,对于本刊编辑部这种作者,你大可以在作者一栏写上***编辑部,或者***会议组委会。不过最好的方法
应该算吧,标题下面的名字只能写主要编辑人
在 A Student-Friendly Guide to Referencing(2nd Edition) 里,说:无作者名时,用组织/机构名代替作者名。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