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飞帆
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前身为国家计委1972年立项的“七二〇工程”,经教育部和原二机部共同批准于1980年成立,主要从事核科学及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是教育部系统内最大的研究所之一。现有教职员工5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9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拥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和充足的教学科研场地。为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并建有核科学与核技术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分中心。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其中核技术及应用为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7-2012年,研究所承担了一批国家级和部委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包括总装备部民口配套十五重点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科技部ITER专项、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等,科研经费4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SCI、EI收录论文100多篇,一些论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系列等国际著名期刊上。研究所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0多项。经过近30年的努力,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工作还得到国际公认。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5个研究方向:1)辐射物理与医学物理,2)团簇及固体中原子碰撞物理,3)材料的辐射改性技术,4)同位素及辐射生物技术,5)核监测与自动控制技术。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84年,是原子与分子物理全国重点学科的主要依托单位。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1985年被评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被评为原子与分子物理全国唯一重点学科,2001年和2007年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现有一支结构合理、精干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1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研究所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有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先后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成立了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和原子与分子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高温高压下的原子与分子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团簇物理与新材料的原子分子设计与高压合成、大腔体静高压技术与瞬态光谱技术、生物凝聚态的原子与分子物理、高性能纳米 / 非晶材料及新型能源材料在高压下的制备与行为等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至21世纪,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防尖端科技与国家重大基础课题中提出的原子与分子物理问题的研究,并为相关领域提供了若干理论成果和数据。2007-2012年,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承担了各种科研项目共计123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预研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项目共80余项。先后获部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学术专著优秀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近千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54篇,影响因子>=6有3篇,影响因子>=2有38篇;EI收录86篇;申请专利10余项。学科的总体水平一直居于国内前列,并有一定国际影响。 高能量密度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于2008年5月获准建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林祥棣研究员,实验室主任为龚敏教授。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国防科技中长其发展规划,依托我校物理学和核科学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以及原子分子物理、核技术及应用国家重点学科和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开展高能量密度物理学相关领域的关键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技术研究,为我国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进行高水平人才培养。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高功率激光器光束传输与控制理论及技术、制靶科学与薄膜和陶瓷技术、强场与高温高压下的原子分子物理及技术、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理论及技术。实验室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共有科研人员50余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3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人),在以上四个研究方向均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具有很强的创新科研能力。2008批准建立至今,实验室已承担了国防973、863、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18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SCI收录1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的论文8篇。
开心准新娘
1、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
路征,男,1982年11月生,羌族,四川平武县人,现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农村经济。
近年来,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在SSCI、CSSCI、CSCD收录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星光灿烂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路征,星光灿烂影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影视投资人。2005创立北京星光灿烂影视文化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更为星光灿烂影业。
扩展资料
一、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研究项目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成都市软科学项目等多项。
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资助项目、国家发改委西部司资助项目、欧盟让.莫内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作为负责人承担地方政府规划项目、调研项目若干。
二、北京星光灿烂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公司致力于制作具有社会反响和影响力的影视作品。电影方面,2010年投资制作的《我的美女老板》,2011年的《战国》,2012年,贺岁喜剧《超时空救兵》和纯美温情影片《新妈妈再爱我一次》先后上映,2013年《特殊身份》上映。
2013年底,公司投拍的成龙贺岁档大片《警察故事2013》上映。电视剧方面,《一个女人的史诗》、《孙子大传》、《幸福来敲门》、《亮剑之铁血军魂》等均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荧屏热点。
油墩子2016
【 #医生招聘# 导语】为了进一步推动现代医院管理科技创新,并培养和输出更多的高精尖现代医院管理人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华西医院管理研究所)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2名博士后。----以下是 为您提供的信息,欢迎阅读。 一、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简介 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第一家隶属于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的医院管理研究所。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以华西医院现有管理专家为骨干,积淀华西医院多年管理经验,借助华西医院雄厚的医疗、教学和科研资源,联合院校,搭桥企业,既是一个致力于医院管理教学、研究、培训和咨询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也是国内首家基于研究型综合医院所构建的中国医院管理由理论到实践转化的顶尖教育及研究平台。 该平台所倚靠的华西医院,连续八年在复旦医院排行榜上科研实力排名第一、综合实力排名第二,其所拥有非常丰富的研究资源,这为该平台成为中国医院管理应用型研究的开拓者奠定了良好基础。作为研究与教学平台,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与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紧密合作,搭建起能够进行数据标准化、数据与知识共享与开放、证据制作与决策管理融合的高端研究平台,并在数据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基于华西的大数据平台、循证医学平台,积极开展面向未来的国际化、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合作研究。 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现有全职工作人员17人,兼职教师80余名,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8人,教授22人,副教授12人,讲师15名。四川省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分布在医院管理、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学、循证医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专业。建立了一支集教学、科研、咨询、产业转化为一体的、经国内外规范培训的专职和兼职队伍。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十多项国家卫计委、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重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课题包括:“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医疗服务中的资源调度与优化”;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评价”及四川省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评价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国版RBRVS和DRGs的应用研究,并形成了基于RBRVS和DRGs的医院评价体系、专科评价体系和医师岗位评价体系;在国内率先开展循证医院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开展医院评价、引进人才评价、科室主任评价等工作。在十多年时间,为我国培养了若干医院管理专业人才。 二、博士后导师简介 李为民,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现任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院长。担任国家卫计委公立医院战略管理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内科专委会主任委员等。现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担任《PrecisionClinicalMedicine》等多家国内外杂志主编或副主编。致力于医院管理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等,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000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研究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张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司法精神病学组副组长、精神创伤研究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医院管理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长期从事卫生政策与医院管理研究、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探索医院人性管理模式。先后承担国家863、973、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攻关和支撑项目或课题等1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参编书籍10余部。 三、博士后研究方向 1.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医院管理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 2.基于DRGs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与医院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 3.基于大数据的医院评价与学科/专科评价 4.数据驱动的医院治理研究 四、博士后招聘相关信息 即日起接收海内外博士(含外籍)进站申请,本通知长期有效。申请成功的博士后将根据申请者背景和兴趣,从事医院管理与卫生政策的相关研究工作。 博士后在站时间为3年。在站期间待遇、科研业绩要求、以及出站后留院要求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博士后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1、待遇 a.博士后税前基本收入20万/年,缴纳五险一金; b.医院根据个人业绩,额外颁发奖励(年收入可达到25-35万元/年),具体待遇将参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国家相关标准; c.博士后期间可申请学校副高级职称,并择优录取正式进入学校或医院工作。 2、申请者条件 a.已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卫生政策、医院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工商管理学、社会医学、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包括药物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等)、卫生统计学、信息学、经济学、数学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和学历; b.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研究杂志发表文章; c.有团队合作精神者优先; d.有牵头开展研究者优先; e.有较强协调沟通能力者优先; f.托福或者雅思写作和口语达到较高水平者优先; g.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 3、申请材料 a.个人简历; b.研究经历简介; c.两篇学术代表作; d.未经其他人员修改的英文文章原稿; e.两个推荐人的联系方式(请注明与推荐人的关系) 五、报名方式 请有意者将个人简历发送到邮箱(请在邮件标题注明“博士后简历—申请人姓名—申请研究方向”;简历包括教育经历,科研经历,发表学术论文等)。 本站对申请者的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后,组织统一面试,择优录用。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 电话: 电子邮件:
1、《星星》:《星星》诗刊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半月刊,上半月专发诗歌原创作品,下半月专发诗歌理论。《星星》诗刊全国发行。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诗刊,也是目前中
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前身为国家计委1972年立项的“七二〇工程”,经教育部和原二机部共同批准于1980年成立,主要从事核科学及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是教育部系统内
国家级、省级期刊区分期刊的国家级、省级如何划分 相信大家对于期刊的级别划分问题一直存在疑惑,现南粤论文网根据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前人们的经验,
四川省级报纸有哪些? 1952年,中央决定将撤消川东人民行政公署、川南人民行政公署、川西人民行政公署、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建制,建立四川省人民 *** 。 《四
经济管理文摘 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