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摘要: 【内容摘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更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情况,结合山西省长治市“五道五治”专项整治行动,…
《中国农村观察》(双月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目前公认的“三农”研究领域权威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编委会主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
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汪光焘.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农民主要依靠自己力量改善住房条件的能力 ...
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多重困境与优化治理*——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作者: 曹舒1米乐平2 2020 Vol.11:0-0 [摘要] (2358) [PDF 463.0 KB] (298)
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指出了七个方面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就是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之一。那么,乡村善治的内涵究竟,“国家治理”视野中的乡村治理--期刊选粹
加强农村社区治理的制度基础和关键举措. 摘要 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农村社区治理工作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而且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村庄良性转型的积极举措。. 农村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已阅:4168 次 翟天元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环境卫生面貌是一个地方的形象,更是一个地方民众整体素质的反映,它和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进行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
英文标题: 摘要: 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有效模式对推进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按照服务供给主体的不同,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分为村民自主供给、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多元共治4种主要模式 ...
为可改善农村水环境,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农村水环境改善奠定了政策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方案指出,要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 ...
14.《当前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进展与建议》,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采用,2016年1月7日。 15.《跨越治理陷阱: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大转型》,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采用,2016年1月18日。
摘要:农村环境治理是生态环境整治的重点问题。研究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对于搞好农村环境整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环境...
记者:“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是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之一,如何理解乡村治理的重要作用?郭虹:我们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始于农村改革,而改革的最终成果将...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新型农村社区不断涌现。作为一种独特的社区形态,农村社区呈现出“非城非乡、亦城亦乡”的特征,如何实现兼具传统农村以及现代城市双重属性的农村社区的善...
乡村治理工作的新亮点乡村治理工作的新亮点施红【期刊名称】《领导科学论坛》【年(卷),期】2019(000)020【摘要】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党...
(一)优化乡村治理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出现了很多弊端,不能带动农村群众的增收致富,农村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有了巨大改变,人口结构与服务需...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农村生态环境形式严峻,政府主导缺位,公众参与缺失,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建立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增强环境行为与...
主要研究方向是乡村治理、城乡基层民主以及农村发展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2013—2014年曾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发表研究报告和政策咨询报告多篇,在《新...
访谈嘉宾:郭巍青,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与之前一些在秘密情况下进行的基层改革不同,乌坎事件是在一个公开情况下进行的,它本身反映了中国社会进步以及农村进步的...
基于我国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的现象,我国实行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此战略背景下,多元化农村治理体系的构建使得现代农业的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
回顾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演变及发展,尤其是我们党百年乡村治理的历程,总结治理经验,能够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强乡村治理,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