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陶行知论文是学术期刊
陶行知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 谢招兰. 【摘要】: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中外教育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他创造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研究课题。. 第1章:陶行知乡村师范教育 ...
既往有关陶行知、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一般通过“生活教育”这一进路建构陶行知对杜威教育理论的“改造”,且对二人教育实践上的关联缺乏与理论的贯通性研究。. 本研究着力从“民主教育”的进路重新考察二人教育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关系,重建 ...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的一次颠覆,构成了近代中国教育理论的重要部分。生活教育理论,无论是在当时历史语境下还是当今中国都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为中国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生活教育理论研究在当代仍可以说对中国教育改革 ...
中国期刊网,期刊,杂志,读者服务,电子杂志,论文,文库,期刊网,电子刊 [导读] 陶行知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之一,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构建起了生活教育理念,促进了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立足于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 ...
承继与嬗变:陶行知研究的学术谱系. 【摘要】: 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一直以来都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诸多学者的推动下,陶行知研究一度成为当时的显学,各类成果不断涌现。. 但陶研繁荣的同时也 ...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1938年9月,陶行知在去香港宣传抗战的轮船上,看到一名法国小女孩随着音乐载歌载舞,这不禁让他想起国内那些因日本侵华战争而失去父母和住所的难童。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既躬行实践又著述丰厚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旧中国曾使人振聋发聩和耳目一新,认真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和人格精神,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一定的意义。
摘要: 陶行知短暂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1991年8月,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持,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陶行知全集》十卷本;1998年10月,《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补遗一卷)又问世了;21世纪前夕,还将出版第十二卷(补遗二卷).这是迄今为止,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最为齐全、最为珍贵的 ...
陶行知的儿童观、方法论及其对当前幼教发展的启示. 吴振东. 一、陶行知的儿童观1.强调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一生大力倡导幼儿的早期教育,极力主张“教人要从小教起”。. 他认为6岁以前是儿童人格形成的最佳时期。. 他曾生动而形象地把幼儿比成 ...
陶行知论文”相关信息陶行知教育精神与当代教师修养.doc陶行知是我国教育领域中杰出的教师代表,陶行知教育精神对于提升当代教师修养,使其自觉追求专业成长,...
【摘要】: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着丰富的教育期刊实践。他一生或任主笔、主编,或与同事一起共同主、创办诸如《新教育》、《平民周刊》、《新教育评论》、《乡教丛讯》...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行知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借鉴与...
最新陶行知论文题目频道10912片范文免费下载,涵盖陶行知论文题目类相关的大学生本科论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发表6134条,为你的论文大全网提供7870片专业优秀文献下载。
「高质」陶行知思想的参考文献栏目整理了16195片免费论文资料,包含陶行知论文参考文献相关专业论文写作所需要的19515条相关选题开题范文,更有论文查重6880份!
陶行知研究论文集喜欢0阅读量:142作者:潘世平摘要:本书分师德建设,教育感悟,生活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管理艺术几个部分,内容包括:陶行知师德观对新时期师德建设...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范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1.专题型论文范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陶行知论文是学术期刊的问题>>
文档信息文档编号:文-05F7MA(自定义文件编号)文档名称: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doc文档格式:Word(*.doc,可编辑)文档字数:2416字,(不统计页头页脚及版权...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对2004-2014年十年间有关陶行知研究的所有文献进行计量统计,以此角度探析近十年陶行知研究现状及趋势.统计结果发现,十年间有关陶...
要明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师,你就要有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要有热爱学生的教育情怀,只有热爱才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