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4

功夫肥豬
首页 > 期刊论文 > 范阳祖氏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包华包华

已采纳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时期将领。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后因朝廷内乱,北伐失败。祖逖少年时轻财好侠,慨然有使天下澄清之志。曾为齐王冏大司马掾,累官太子中舍人,东海王司马越任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母丧不赴。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族刘曜率汉军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中原大乱,祖逖率亲邻几百家避难南下,甘苦与共,被推为流徒的首领——行主。祖逖至泗口(今江苏淮阴北),镇东大将军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不久征为军咨祭酒,移居京口(今江苏镇江)。祖逖上书司马睿,力请北伐。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睿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只予一千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作为北伐物资,由其自募战士,自造兵器。祖逖带着随他南下的部曲百余家北渡长江,“中流击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至淮阴后,一面冶铸兵器。一面招募流散,得两千多人,进屯雍丘(今河南杞县)。当时,黄河以南的一众坞主自己拥部曲自重,相互攻击,依违于石勒和晋朝之间,他派人招抚,共御石勒,进克谯城(今安徽亳州)。蓬陂坞主陈川势力较大,大掠豫州诸郡,被祖逖设伏击溃,将所掠子女财物各归原主,深得民心。陈川投石勒,祖逖率军伐陈,勒遣石虎领兵五万救援,祖逖数以奇兵击退进犯。石勒统治的镇戍多归附祖逖,北方晋室将领李矩、郭默、上官巳、赵固等也愿听从指挥,九年即收复黄河以南的大部土地。祖逖军纪严明;自奉俭约,不畜资产,劝督农桑,发展生产,深得百姓爱戴。历经丧乱的中原父老说:“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黄河北岸坞壁群众向祖逖密报石勒的活动,迫使不敢南犯。石勒遣书求互市,他虽不答,却任凭通商贸易,收利十倍。正当他营缮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秣马厉兵,积蓄力量,准备向北岸推进时,东晋内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大兴四年(321年),晋元帝司马睿派遣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以监督祖逖。祖逖忧虑王敦和东晋政权对立,内乱爆发,北伐难成,当年,忧愤死于雍丘。他收复的土地又被石勒攻占。刘琨(270年-317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国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他曾经在西晋末年于晋阳(今山西太原)武装割据了近十年,对抗周围的游牧民族政权。生平[编辑] 早年生涯刘琨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其祖父刘迈、父亲刘蕃都曾出任高官。年轻时和祖逖要好,相约要做出一番事业,“闻鸡起舞”一词便出自他们二人的典故。但同时他也喜好奢靡虚浮的清谈风流,是以大富豪石崇为首的“二十四友”的成员。[编辑] 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中刘琨也被卷入。永康元年(300年)被其姐夫司马荂的父亲赵王司马伦重用。次年司马伦称帝,刘琨任太子詹事,辅佐司马荂。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诸王讨伐司马伦。司马伦任命刘琨为冠军、假节。刘琨与司马伦手下孙秀领兵三万抵抗司马颖兵败。司马伦兵败之后司马冏辅政,因为刘琨出身名门,任命刘琨为尚书左丞,转司徒左长史。再次年司马冏败给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的支持者范阳王司马虓(不是八王之一)镇守许昌,推荐刘琨为司马。司马越派刘琨的父亲刘蕃为淮北护军、豫州刺史。河间王司马颙手下刘乔攻击司马虓,刘琨援救不及,其父母被刘乔俘获。刘琨说服其连襟的兄长冀州刺史温羡让位给司马虓。光熙元年(306年)从王浚处求得八百骑兵,战败刘乔,救出父母。又斩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颙的联军)手下大将石超,降司马颙手下荥阳守将吕朗,助司马越、司马虓连败司马颙、司马颖,封广武侯,邑二千户。[编辑] 征战并州光熙元年九月,司马越为了扩张势力,派刘琨出任并州(今山西东部、河北西部)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在此两年前匈奴王刘渊趁八王之乱已在并州起兵建立“汉”政权,后改称“赵”,史称前赵。刘琨带领一千余人辗转离开首都洛阳,于永嘉元年(307年)春天到达晋阳(今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阳经历战乱,已成一座空城。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成了东晋在匈奴敌后的少数几个割据政权之一。当时的晋阳南面是强大的匈奴前赵,北面是正在崛起试图染指中原的拓跋鲜卑的代国,东面是和段部鲜卑结盟的幽州刺史王浚。刘琨和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猗卢结为兄弟,和前赵石勒等大将的战斗互有胜负。一个叫徐润的河南人因为懂得音律得到刘琨的重用,此人无能而飞扬跋扈。奋威将军令狐盛进言要刘琨除去徐润,反被徐润诬杀,造成其子令狐泥等人的反叛。刘琨吸引了许多志愿抗击匈奴、羯人的志士,但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也使不少人离去。[1]建兴元年(313年),晋愍帝继位,封刘琨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此时石勒在晋阳的东南襄国(今河北邢台)拥兵割据,势力日盛。他修书刘琨假意降晋,出兵消灭与刘琨有矛盾的王浚,而刘琨作壁上观。建兴三年(315年)前赵刘曜击败刘琨,但因要攻打长安回兵。刘琨被晋愍帝封为司空、都督并冀幽诸军事。刘琨辞去司空,受都督。拓跋猗卢被其儿子拓跋六修杀死。猗卢的兄弟拓跋普根杀六修平乱数月后病死,刘琨在拓跋部作为人质的儿子刘遵同箕澹等率3万余人投奔刘琨。建兴四年(316年)石勒出兵进攻并州,刘琨不听箕澹劝阻全军尽出,中了埋伏大败,丢了并州,只身投奔鲜卑首领、晋朝幽州刺史段匹磾。同年,刘曜攻破长安,西晋灭亡,晋愍帝被俘。刘琨令其外甥长史温峤劝进晋元帝,次年元帝封刘琨为侍中、太尉。建武元年(317年),段匹磾封刘琨为大都督,率段部鲜卑的军队讨伐石勒,因石勒派人贿赂段匹磾堂弟段末杯造成段部鲜卑内部不和而流产。太兴元年(318年),段部鲜卑内斗,段末杯击败段匹磾自任单于。段末杯俘虏了刘琨的儿子刘群并厚待他,刘群给刘琨写密信邀请他结盟共击段匹襌,被段匹磾截获。刘琨被怀疑入大牢。次年,刘琨和段匹磾手下的几个将领企图反叛救出刘琨未遂。东晋权臣王敦派人密告段匹襌,让他杀掉刘琨。段匹襌于五月初八(6月22日)声称奉皇上诏旨缢杀刘琨。刘琨死后元帝赠谥曰愍。[编辑] 文化造诣[编辑] 音乐刘琨精通音律,创作了《胡笳五弄》,在传统的琴曲中加入北方游牧民族的音调,描写北方历经战乱的景象,抒发了思乡爱国之情。曾经有一次前赵匈奴围攻晋阳。刘琨登城清啸,半夜又奏胡笳(一说指挥一队士兵奏胡笳),匈奴人听到后思乡流泪,无心再战,撤兵而去。[2][编辑] 诗文刘琨的诗文激昂悲壮,充满对战乱中的流民的同情和抵抗敌人的决心。这种特点在他离开洛阳去晋阳途中所作的《扶风歌》中得到完整地体现。被囚后所作的《重赠卢谌诗》更是其代表作。此诗前半段引用了姜子牙、管仲、陈平、邓禹等人的典故,表达对晋室的忠诚。后半段描述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3]刘琨著有诗文集若干卷,已佚,今仅存诗3首,明代有人辑有《刘越石集》。

221 评论

魔神坛老佛爷

一、姓氏源流

简(Jiǎn 简)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以谥号为姓。

春秋时,晋国有大夫狐鞫居,他的祖先是唐叔虞(周武王之子,武王为文王之子)的支裔,因曾经居住在犬戎部落,所以姓狐。

狐鞫居的族人狐射姑与太傅阳处父不和,鞫居为他刺杀阳处父,结果被赵盾处死。

狐鞫居的封邑在续,死后谥为续简子,世称续简伯,他的子孙后代便以其谥号为姓,称简姓。

2、出自耿姓,为三国时蜀国简雍之后所改。

简雍本姓耿,幽州人读“耿”与“简”同音,遂变为简姓。

3、出自检姓所改。

汉代时有句章尉检其明,因避讳而改姓简。

得姓始祖:续简伯。

关于简姓的来源,可以从三本文献上去考证。

据《范阳简氏家谱》记载,简姓的始祖是晋大夫狐鞫居,狐鞫居食邑于续,谥号续简子,世称续简伯,他的子孙以其谥号为氏。

另外马仰溪所考证《简姓世学》上也有清楚的记载,简姓为春秋时晋大夫续简伯之后,而晋与周皆源出姬姓,那么,简氏可以说是黄帝的后裔。

郡出范阳或涿郡。

此外,《姓苑》指出,东汉句章尉检其明因避讳改姓简,其后以简为姓,亦称简氏。

望族居范阳郡(今河北省涿县)。

故简氏后人奉续简伯为简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简姓在大陆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湾排名三十二位。

简氏出自姬姓。

春秋时期,鲁国的简叔,他的后代就有以他的名字为姓的。

东汉时,句章尉检其明,因避讳而改为简姓。

简氏是春秋时代晋国大夫续简伯的后裔,一向以河北的范阳和涿郡为繁衍中心。

如果稍加留意,当可发现自己家族的堂名不是“范阳”,就是“涿郡”。

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传自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跟当时的周天子是同姓之国。

简氏的始祖既然出身于晋国的公族,追本究源,他们当然也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黄帝的苗裔了。

据《姓纂》指出:“左传晋大夫狐鞠居,食采续邑,因号续简伯,汉有简卿”;《范阳简氏家谱》指出:“晋大夫狐鞠居,食邑于续,谥曰简伯。

子孙因以为氏焉。

考狐氏之先,出自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唐叔也”。

大夫续简伯之后,晋与周为姬姓,盖后稷之子孙,而黄帝之苗裔也。

其后或在范阳,或在涿郡。”不过,简氏也跟大多数著名姓氏一样,并非仅仅只有春秋时代晋国公族的一支。

另外,依照《姓范》的考证,在这个家族的众多子孙之中,也有一小部分是过去从检氏改姓而来的。

《姓范》是这样说的:“有检氏避讳改为简氏者。”检氏,读音与简氏完全相同,其得姓的途径,据清代学者张澍的说法,是“当以检察得姓”,也就是他们的祖先由于曾经担任过“检察”的官,所以才“以官为氏”姓了检。

至于这个姓的改姓为简,则是汉朝时候的事。

当时,有一位叫作检明的人,为了避讳而改姓了音同字异的简氏,并且自此世世代代相沿相袭下去,使得简氏家族的声势为之壮大不少。

关于2000多年以来简氏的播迁情形,也已经被考证。

《简氏祖先考》曰:“在涿郡者,汉时有简卿,其在范阳者,三国时有简雍。

晋统一天下后,简氏因离乱南迁,散居南海、靖安、新喻、东管、马平、四川等处。

宋时南渡,避乱于福建宁化,后游南剑州,建宁府。

乾道二年(1166年)迁上杭。

三世祖迁太平里洪源村(先为洪源开基祖)。

九世德润,于六至六六年(1280年)入赘南靖张家。

是为张窖开基祖;子三、二世贵祯,自南靖移居广东,子孙分播潮阳、番禺等县。”据《简氏姓族考》曰:“三国时,简雍为中郎。

时天下大乱,家人从之,有在邵阳,有在远安,有在江西新喻,靖安,蜀之巴县。

五季后梁时,契丹寇北方,涿州无日不忧兵,其宗有宦游岭外者,乃留焉不归。

若黎涌系一山,则自涿州逾河涉江,而先入粤者,后晋割北方十六州贿契丹,而涿在其中,简姓宗族因而至岭外者渐众,分居粤东诸邑。”从这两项文献,可以知道简氏是在五代之前,就已经逐渐向南播迁的。

他们有的直接徙入广东,有的由赣入闽,再分支至广东,后来就在广东繁衍成为一个大的家族。

台湾简姓族人,很多是从福建省南靖迁居的。

简氏望族居范阳郡(今河北省涿县)。

三、历史名人

简 雍:字宪和,三国时蜀国人。

他自少年时就与刘备交好,后来刘备围攻成都,他入城劝刘璋归顺,于是被刘备拜为昭德将军。

简 芳:字德馨,明代上高人。

弘治年间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

性情耿直,执法严明而公正,名重一时。

简正理:宋代御史。

居官廉介,以儒术饬吏治,时誉翕然。

简而廉:明代孝子。

通五经,举孝行,以明经任临利训导,著有《孝经解》。

简文会:南汉尚书右丞。

南汉是五代十国时的政权,君主叫刘龑。

简文会自幼聪颖,勤奋读书,精通经史,善于作诗。

刘龑初开进士科,简文会参考中了第一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简大狮:清朝末年台湾抗日民军首领,台湾省台北人。

他对日军侵占台湾十分愤慨,并在台北聚众起义,多次给予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后日本 *** 勾结清朝官吏将他杀害。

简朝亮:字季纪(1851-1933),号竹居,清末顺德人。

1875年求学于广东名儒朱九江。

研习经史、性理、词章之学。

后以讲学著述为主。

有《朱先生讲学记》、《尚书集注述疏》、《论语集注补正述疏》。

(见《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民国人物小传》)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范阳郡:三国魏时改涿郡为范阳郡。

相当于现在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县、房山县一带。

涿 郡:春秋战国时为燕国涿邑。

秦代属于上谷郡。

汉代时置涿郡,即今河北省涿县。

2、堂号

德感堂:宋朝时有简士杰任清江司礼参军。

范大成请他入幕府,改任蒲圻知县。

他在做县官的时候,不设科条,只重教化,百姓都不忍犯罪。

后被升为贺州知州。

此外,简姓的主要堂号还有:“范阳堂”、“溯源堂”、“恩孝堂”、“追来堂”、“显清堂”、“惠宗堂”等。

============================================================

【简姓宗祠通用对联】

〖简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简伯;

望出范阳。

——佚名撰简称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简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猷赞蜀幕;

德重明廷。

——佚名撰简称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涿郡人简雍,字宪和,少年时与刘备友好,跟从刘备到荆州,任从事中郎。

刘备人川,他曾打前站进成都先见刘璋,官昭德将军。

能言善辩,多有讽谏,为刘备所器重。

下联典指明代上高人简芳,字德馨,弘治年间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

性情耿直,执法严明而公正,名重一时。

赞猷蜀幕;

流废晋廷。

——佚名撰简称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涿郡人简雍事典(见上)。

下联典指春秋晋·简伯事典。

受书裕学;

从事参猷。

——佚名撰简称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简卿,博学多才,受《尚书》于卫宽。

下联典指三国蜀·简雍,事刘备为从事中郎。

-----------------------------------------------------------------

〖简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殷商鼻祖源起;

中国状元第一。

——佚名撰简称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上古有娥氏之女简秋,帝喾之妃。

尧时与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而坠之。

五色甚好,简狄得而含之。

误吞之。

娠而生契,后为殷商之祖。

下联典指南汉尚书右丞简文会,南海人。

幼颖异,工诗,性耿直。

高祖天皇大帝刘龑(五代十国时南汉建立者,937-943年在位)初开进士科,文会中第一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受尚书之峻业;

建定国之鸿谟。

——佚名撰简称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简卿事典。

下联典指三国蜀·简雍,少与先主善,先主围成都,雍入城说刘璋归命,拜昭德将军。

-----------------------------------------------------------------

〖简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竹报平安多吉兆;

门迎瑞日显祥和。

——佚名撰简称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镶嵌简姓“简”字的析字联。

贯通五经称孝子;

历令三县守清廉。

——佚名撰简称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孝子简而廉,邵阳人。

通五经,举孝行,以明经任监利训导,有《孝经解》。

下联典指宋代御史简正理,字西碧,新喻人。

历永兴、桃源、新野令。

居官廉介,以儒术饬吏治,时誉翕然。

-----------------------------------------------------------------

〖简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从倪宽受尚书,渊源克绍;

师南轩讲性理,道学相传。

——佚名撰简称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学者简卿事典。

“尚书”,即指《书经》。

下联典指宋代学者简克己,南海人。

少师事张栻(著有《南轩集》),得其传。

退归杜门,以真知实践为事功,务启迪后进,人称简先生。

追问

不要那么多字,只要四题,第三题要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第四题要结论

227 评论

唐尼小姐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演算,求出了圆周率更为精确的数值,被外国数学史家称作“祖率”。祖冲之的儿子祖暅继承父亲的研究,创立了球体体积的正确算法。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出身范阳祖氏。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祖暅(456年—536年),一作祖暅之,字景烁,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之子。同父亲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祖暅原理”。祖冲之父子总结了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的有关工作,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的两立体,若其任意高处的水平截面积相等,则这两立体体积相等,这就是著名的祖暅公理(或刘祖原理)。祖暅应用这个原理,解决了刘徽尚未解决的球体积公式。该原理在西方直到十七世纪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发现,比祖暅晚一千一百多年。祖暅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286 评论

江南装饰

我国最早计算出圆周率第七位的人是祖冲之。祖冲之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出身范阳祖氏,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圆周率简介:

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x=0的最小正实数x。

331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可以研究姓氏吗

    这篇的论文真的不是特别的好写,如果你不懂中国百家姓的历史,那么这篇论文还是很难写的,还是上网上查询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吧。

    胖哥high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姓氏文明研究小论文

    1、提出问题2、研究方法3、资料整理4、结论

    卡卡7031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源氏物语研究论文

    故事开始于桐壶帝在位的时候。出身低微的更衣,独得桐壶帝的宠爱。后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嫔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郁

    夏沫儿6652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研究义门陈氏的论文

    陈姓图腾陈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中,按人口计算是全国第五大的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陈姓为现代中国第五大姓。 根据1977年

    米儿土土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戴氏的研究论文

    戴姓的起源 戴(dài)姓,源出有: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后裔、周朝诸侯国宋国君主宋戴公的谥号,属于以谥号为氏。据史料记载,周公旦在平定“管、蔡、霍三监之乱”后

    挑剔宝宝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