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9

湘剑狠皖
首页 > 期刊论文 > 哈利波特赫敏人物分析论文格式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阿布kingnine

已采纳

华纳正式宣布:第一部《哈利波特》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师》将在中国内地大规模重映,让很多影迷满怀期待。哈利波特,出生就自带光环,魔法界没有人不知道他。

有时罗恩和赫敏就站在他身后,他都不愿意说出口,默默自己承担着一切。很多时候真想让他说出口,有困难好朋友一起面对,一群人的力量,远比一个人要强大。朋友呀,就是你需要的时候,我都在你身后,相信你,帮助你,给予你强大的力量。

罗恩,他的直观形象——蠢萌蠢萌。

罗恩吃零食的样子。吃辣条,吃鸡腿的样子,都让人觉得可爱至极,小表情超级丰富。家庭条件极差的他,用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六手货,礼服是压箱底带蕾丝的,魔杖是用胶带缠起来的。身为男子汉的他受尽嘲讽,却依旧乐观向上。哈利和赫敏的旁边,罗恩就像一个永远不起眼的小蚂蚁一样。

原来真的的友谊让人不惧困难和危险。在哈利进入魁地奇球队的时候,虽然很失落,很嫉妒,但他还是用尽全力为哈利加油欢呼。赫敏简直太讨人喜爱了,勇敢,聪慧,伶俐。没有赫敏的生活太难过,在关键时刻她总能够运用她的聪明才智化解危机。

赫敏。赫敏选择了罗恩,是意料之中,虽然一路上吵吵闹闹,但丝毫不会影响两人关系。

原来一路走来,友情很珍贵的,爱情也很重要。罗恩因为哈利进入争霸赛后,偷偷和小天狼星说话却没有告诉他时,突然就爆发了,但是当他知道了比赛项目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辗转告诉哈利,比赛结束后,回来道歉。

到后来罗恩因为产生的幻觉之后,心里不开心,又看到赫敏帮哈利剪头发的瞬间,他再次爆发,出走了。但当哈利遇到危险的时候,罗恩出现了,他回来了。

他们战胜了伏地魔,但这并不是哈利一个人的功劳,还有他的朋友们,他们的团结一致,勇往直前,最终战胜了黑暗。西塞罗古罗马曾说:“在一起共过很多患难的人,其友谊才称得上是牢不可破。”

他们在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一起面对生死,但依旧不忘初心,念着对方。

在你身后真正的友情,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多年后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孩子,一起到九又四分之三的站台送孩子去霍格沃茨的时候,那一幕,感动至极。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也为我们诠释了友情最好的模样。

愿我们都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祸福共倚,不离不弃!

355 评论

liuyanfei0451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暑期上映,加上已经上映过的前四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这个人物形象已经扎根于广大影迷书迷的心中。哈利波特具有坎坷的身世,离奇的经历,还有一系列石破天惊出乎常人意料的事迹,所以本文综合这一些宝贵的资料,对哈利波特的心理进行一些分析,如有雷同,纯粹巧合。一、哈利波特的童年波特(以下统称波特)的童年在姨妈家里度过,有个粗暴的姨夫,有个蛮横无理的姨妈,有个欺负弱小的表哥,这些都在电影里演绎的很明显。长辈偏爱自己的孩子,经常无视波特的存在,原因主要是因为波特父母比较奇异,是这个麻瓜(人类)世界的异类。他们会魔法,所以麻瓜对他们难免存有芥蒂。所以当波特父母离奇离去(不判定是死亡或者失踪)之后,身为麻瓜的姨妈姨夫收养了他。在这样一个寄人篱下的环境下面,波特瘦小的身躯好象经常低着头,悄悄的吃饭,悄悄的缩在阁楼之下的楼梯间里,那是他的卧室,也是他的世界。他的生活,是在没有疼爱,没有父母,没有温暖的情况下一天一天度过的。因此他的心是充满灰暗与孤苦,有些少年凡卡(注:不知道的同学请参考小学语文课本)的味道。在一个没有朋友,没有父母,没有温情和家庭关爱的地方,波特成长到了十一岁,他没有感受到爱和被爱。也一直在温饱线左右徘徊,没有自己的玩具和生日礼物,没有漂亮的衣服。二、哈利波特的魔法校园生活在波特和独眼老师他们一群人拿着扫把飞上天空的时候,风吹过他们的袍子,呼啦啦的响声好象穿过观众的耳朵。骑在扫把的波特是一个眼神清澈明亮充满着激情的孩子。十一岁那天的生日礼物是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从这个暑假以后,波特的心灵有了巨大的转变。首先,他遇到了真诚的朋友。红鼻子的罗恩和脸颊上长着雀斑的赫敏。这是波特人生路上第一次有人向他伸出友谊的手。这些温暖,不足以全部温暖波特孤苦寂寞的童年。其次,他有父母留下的遗产,从买不起所有东西出发进化到能用最好的魔杖,买送信的猫头鹰,穿新的魔法师袍子与只能用哥哥传下旧文具旧袍子和旧老鼠的罗恩相比,波特已经在物质上拥有了些须满足感和幸福感。再次,几乎(是几乎不是全部,比如斯内普教授)所有的老师和教授都长大波特这个人,对他也是特别关注,尤其是校长邓不利多,这个权高位重的老爷爷更是对波特关怀备至。最后,他和小天狼星相认,在这些时期内,小天狼星作为波特的教父,使波特拥有了短暂的父爱。小天狼星和波特父母是老友,又是波特教父,因此关爱有加。在这个阶段,波特拥有了童年时期没有的物质,友情,及师长们赋予的亲情。虽然还有一小撮阶级敌人,但是都不足为患,反倒为波特的学生生涯增添了许多乐趣。这个时候,波特的眼神是清澈,他的笑容带着许多的阳光。三、哈利波特的战斗生涯在这个阶段里,他学会了飞行,学会了使用召唤守护神咒语,学会了许多的魔法师必备的技能。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里,他甚至做起了老师教授同学们各种咒语和魔法。波特的战斗,只有一个敌人:伏地魔。伏地魔人脉光,经验老道,又具有一定的毅力和战斗力,因此波特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心志,增强了自己的抵御和战斗能力。波特要对抗伏地魔这样一个经验老道战斗力强的超级战士,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恐吓下不倒,威胁吓不倒,软硬兼施都可以抵挡。其次,波特身边有一批出谋划策尽心尽力的朋友,在危险面前已经替他挡去部分,虽然结局都是波特以英雄的姿态结束。在波特的战斗生涯里,最重要的是爱和信念。就是说要坚持善,坚持相信爱,坚持爱,要具备面对亲人死亡的勇气和力量,这样才能抵挡着象征黑暗和邪恶的伏地魔。在伏地魔要杀害波特的时候,波特的守护神是他的父母,电影告诉人们是父母之爱永存。在伏地魔附身波特的时候,波特的记忆又邪恶的杀戮镜头转到朋友师生间的美好,在正邪之中做了抉择打败了伏地魔,波特懂得:他有值得他捍卫的一切。也许中间的伤痛和折磨太多,波特经常会在噩梦里惊醒,眼睛里多是沉思和落寞。痛苦,正让他经历着蜕变。四、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人类世界其实是和魔法世界共存的,区别就是人类世界不知道有魔法世界这个地方。在波特利用召唤守护神咒语解救自己和表哥达利对抗摄魂怪之后,要被带到魔法部听证。这里有大片的场景是关于魔法世界的。奇怪的通道入口,千奇百怪的人物造型,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谁因为你特殊而行注目礼。路上的波特一直以好奇欢喜的神情来观看这一切。其实这样的情绪在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面就充分展示。海格领着波特从酒吧入口进入魔法世界,在精灵银行取钱,去商店买扫把和猫头鹰,波特就以一种新奇的眼光看到这一切。他的童年多在幽暗的小黑屋里度过,没有见过这样奇怪的世界,这里与人类世界大不同。波特年少的心,应该是充满了激动的。还有魁地奇比赛,飞天的扫把带给波特太多的冲击,考验体力和智力的那些比赛让他看到了另外的充满生命活力与热情的一面。波特的心,被这一切事物给占据的满满的,不再孤独和寂寞。五、哈利波特的爱情世界赫敏只是哈利的好朋友,也称红颜知己,所以只能陪哈利冒险,找书,查资料,组建邓不利多军。而秋•张,却是哈利注意的焦点,眼睛的凝聚处。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的童年已经正式结束,他懵懂的心开始感觉到一种奇妙的滋味。那就是异性之间的吸引。秋这个东方女性,出现在波特的视野并且被波特暗恋。这是波特的初恋。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哈利波特一直暗恋的女生张秋在这一集中终于有所表示了,张秋也渐渐感受到波特暗暗传来的爱意,两人所接触的机会日渐多了起来。在这个阶段,波特童年时候失去的东西已经渐渐找回,就像《凤凰社》结束时候的卢娜那句台词:失去的最后都能回到我们的身边,虽然也许不是我们期待的方式。波特丢失的童年的爱及友情、爱情、亲情,全部以不同的方式都回到他的身边,使他在经历太多折磨的同时也在蜕变及成长。没有什么亏欠,人生充盈而饱满。六、哈利波特的“伙伴”1、扫把。电影里有很多镜头都跟扫把有关,波特的第一把扫把把他带到空中,那样的景色应该让他很是陶醉,这个人类世界那个狭小的平视的空间不同,这里,是波特幸福的第一站。当波特飞在天空排成队形,当风吹身边吹过,巫师袍子鼓起来的时候,波特感觉到这个自己心灵的纯净,蓝天和白云,身下的建筑,都变了模样。扫把这个伙伴陪伴波特走进了真正的幸福时光。2、多比。多比是家养小精灵。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多比是马尔福先生家的家养小精灵,只有当主人给家养小精灵一只袜子的时候,家养小精灵才能获得自由。在影片结尾,哈利用把袜子夹在日记里的办法救了多比,使多比获得自由。多比让波特成长为一个懂得施与舍的少年。综上几点,哈利波特经过几年的成长,已经由一个心灵缺乏爱与关怀的凄惨儿童成长为一个懂得分辨是非,拥有友情和爱心,有自己的性格和主见的少年,他正沿着自己的道路,踏踏实实,边幸福边成长的一步一步向前。

286 评论

我的飞飞

哈利:坚强、勇敢、讲义气 赫敏:聪明、、勇敢,执着 罗恩:很够朋友,有些胆小,心理上有些脆弱,但棋艺一流 弗雷德、乔治:很喜欢愚弄别人 珀西:对纪律、校规极为遵守,有野心,非常死板,大家都觉得他不好 金妮:勇敢、聪明、开放、可爱、有无谓精神。 亚瑟:勇敢、风趣,有些粗心(不然不会被咬)。 莫丽:正直、严厉,但感情比较脆弱。 芙蓉:漂亮,傲慢,却有可爱的一面 克鲁姆:强壮高大,威猛、获得了许多女孩的芳心 塞德里克:生命极其短暂,英俊勇敢秋:感情极度脆弱,多疑善妒 纳威:当别人需要他时很勇敢、但有时过分胆小,记性非常差! 疯姑娘卢娜:古怪至极,但聪明、勇敢。 马尔福和他的父亲:虚伪,目中无人,看不起麻瓜 邓不利多:正直、勇敢、聪明、风趣、平易近人,有极强的领导才能。 卢平:勇敢、聪明、正直、平易近人。 唐克斯:热情,关键时刻就会出现,即将和卢平结为夫妇 小天狼星:勇敢、正直、很讲义气,对人比较和蔼。 穆迪:勇敢、我行我素、坚强、谨慎 麦格:正直、严厉、大公无私。 斯内晋:有点精明、阴险,极为偏心。 海格:勇敢、热情、忠诚、坚强、无谓、极度热爱动物。 乌姆里奇:虚伪、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行为恶劣 斯拉格霍恩:爱慕虚荣、权势、自以为是 福吉:虚伪、迷恋权位、喜爱权势。 斯克林杰:喜好权势 伏地魔:阴险、狡诈、卑鄙、冷酷、残忍。 达利:好吃懒做,虚荣 佩妮姨妈:虚荣、溺爱孩子 弗农姨父:虚荣、溺爱孩子

166 评论

蔓陀花主

谢谢你的关注1、哈利·波特:善良可爱的小魔法师,待人诚恳,意志坚定,无论敌对一方有多强大,始终会勇往直前,直面挑战。 哈利·波特是小说的主人公,由一个腼腆弱小的孩子渐渐成长为一位伟大的英雄。哈利·波特在襁褓中就成了孤儿,由姨妈姨父德思礼夫妇抚养,受尽了他们的虐待以及他们宠坏了的儿子达利的折磨。 2、马尔福是魔法学校的一位傲慢的学生,也是哈利的劲敌。他出身于较富有的巫师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势利小人,自以为最有资格来魔法学校上学。 小说用马尔福这个人物来衬托主人公哈利:他的优越感,他的势利奸诈以及令人讨厌的性格,与哈利的优秀品质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邪恶使人更加赞赏哈利的善良。 扩展资料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全文7分享评论踩牢兰英性戌TA获得超过3.5万个认可2020-05-09关注

154 评论

一碗小泡饭

1、哈利·波特(Harry James Potter),该作主角,生于1980年7月31日,是巫师夫妇詹姆·波特和莉莉·波特的独生子。他是伊诺特‧皮福雷的后裔(在国王十字车站与邓布利多谈话中证实),而书中的反派势力伏地魔,则是卡德马‧皮福雷之后代,因此两人有共同的祖先。

哈利有着黑发绿眼,就像他的父亲一样,黑色的头发总是四处乱翘,有着波特家族的飞行天赋。宠物是霍格沃茨钥匙管理员鲁伯·海格在他十一岁生日时赠与的礼物——雪鸮海德薇(Hedwig)。

尚在襁褓时被伏地魔企图谋杀,由于母亲牺牲自己施法保护使得伏地魔咒语反弹,他成为历史上唯一在索命咒下生还的人,额头上留有一道闪电形伤疤。在满十七岁时,终于摆脱未成年魔法侦测咒。

他发现自己和伏地魔两者无法并存于世之后,就跟从邓布利多的指引,对抗伏地魔,但却成了被伏地魔控制的魔法部通缉的头号不受欢迎人物。后来在第七集最后大战返回霍格沃茨,获得多数教授、学生的支持,并打败伏地魔。

2、赫敏·格兰杰(Hermione Jean Granger),生于1979年9月19日,出生一个麻瓜家庭。在书中以一个喜好钻研学术及无所不知的聪明女孩形象出现,有时显得独断专行,她的知识在他们许多的冒险旅程中证明有用。

她唯一不喜爱的一个主科是占卜学,认为是“不精确”的学问。赫敏到霍格沃茨不久就成为全年级最聪明的学生。她不仅知道每个问题的答案,还记得读过的每本书的内容,并乐于将自己的知识告诉别人。

因此她的求学生涯开始不久就获得了“格兰芬多万事通”的绰号,她因每堂课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乐此不疲而扬名。

3、罗恩·韦斯莱(Ronald Bilius "Ron" Weasley),生于1980年3月1日,哈利在霍格沃茨最要好的朋友,书中的喜剧角色。

韦斯莱家族是古老的纯血统家族,他们都拥有一头火焰般的红发。罗恩的爸爸是魔法部禁止滥用麻瓜物品司的员工,薪金不高,孩子又多,所以罗恩家境不富大多数的东西都是二手的,他很在意这一点。他和哈利是铁哥们,最后和赫敏结婚。

4、伏地魔,原名汤姆·马沃罗·里德尔,是英国作家J·K·罗琳的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中的大反派,极端巫师纯血论恐怖组织“食死徒”(Death Eaters)的领袖,极度排斥麻瓜、麻瓜出身的巫师(泥巴种)以及不能施展魔法的巫师后裔(哑炮),两次巫师大战的发起者。

有7个魂器,其中亲手制作了6个魂器,在试图杀死哈利·波特时,杀戮咒被哈利的母亲莉莉·波特的牺牲符咒反弹,自己的肉身被摧毁,有一部分灵魂进入了哈利的身体(使哈利成为第七个魂器)。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在小矮星彼得的帮助下恢复肉身。1998年5月2日在第二次巫师大战中使用老魔杖施展阿瓦达索命咒被咒语反弹身亡。

5、阿不思·邓布利多。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曾担任变形术,黑魔法防御术教师,获得一级梅林勋章、凤凰社创始人和保密人、国际巫师联合会主席、威森加摩首席巫师、曾多次获魔法部部长提名,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巫师。

他是个独具天赋、仁慈、温和、拥有洞察力的人,成为霍格沃茨历史上罕见的获得全体师生尊敬的校长,在他的领导下霍格沃茨可说是兴盛昌隆,也被称为霍格沃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校长。

114 评论

S素年錦時

下面是我从某处复制来的,请看:(一)西弗勒斯 斯内普我也是在哈七出来后才稀饭教授的,但是一旦稀饭上教授就无可救药勒。贴吧里关于教授的赞美实在太多了,我一向不擅长抒情,这里关于他老人家的赞美之词就略过。虽然很舍不得,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教授的死是必然的,而且对他来说也是个最好的结局。在哈六出来后还没稀饭教授是就可以猜测出他的命运了,可以说他是书里除伏地魔外命运最无悬念的角色。不管是正是邪,他生活中的危机重重已经暗示了他的结局。但是哈七让我们对他的死也释然了。或许在17年前,教授的心就已经随莉莉而去了,后来这么多年支撑他的就只有责任。只有死亡才能突破所有阻碍,让他和莉莉在一起。他的死亡是充满祝福的,也许之后他们可以一起走下去,一个没有伏地魔没有纯血混血歧视的世界在等待着他们,前世的努力应该可以换来后世的幸福。(二)哈利 波特哈七出来之前,哈利的生死一直被不断猜测。罗琳阿姨暗示哈利可能会死去,因为她也像柯南道尔那样,不希望再有人随便创作哈利的故事(有点自私啊。。。)。不过还好最后哈利是死而复生了,我觉得这个落俗套的大团圆结局是最合理的。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七本哈利波特,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斯内普,邓布利多,小天狼星,卢平,唐克斯,弗雷德,多比,穆迪,柯林。。。。。。但是死去的人大部分是上一代的,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代表的哈利的某种依赖。而哈利波特系列的主题就是爱,勇气和成长。为了表示哈利的成长以及斗争所必需的代价,他们都不得不死去。但如果哈利死去,那哈利代表的希望也就消失了,毕竟哈利波特的基本定位还是儿童读物,所以希望和正义总该留下来。其实哈利本人并非是天赋禀异,甚至可以说是“资质平庸”(教授语),但他有格兰芬多的勇气,虽然有的时候勇气过剩成了“爱逞英雄”(貌似又是教授语。。。这条性格应该是詹姆斯的遗传)。但就如邓布利多所说,他的内心世界更像莉莉——充满了爱和热情——伏地魔所没有的武器。但是别人也都有爱,能成为“救世之星”完全是因为伏地魔选择了他。哈利会嫉妒,会吃醋,会控制不了情绪(小天狼星死后在邓爷爷办公室),会爱逞英雄,他只是个善良的普通人。普通人和救世之星,这应该就是罗琳阿姨想告诉小朋友们的东西。(三)伏地魔伏地魔是命运最没悬念的人物,剩下的只有罗琳阿姨会怎样杀死他(同情ING。。。)。这是一个没有爱的极端人物。因为没有爱,所以他可以分裂自己的灵魂;因为没有爱,他可以杀了自己的父亲害了自己的舅舅;因为没有爱,他可以彻底的玩弄权术收买人心可以掌握最黑暗高深的黑魔法。但也是因为没有爱,他失去了斯内普得到了一个间谍;因为没有爱,他被莉莉所施的流淌在血液里的古老魔法击败两次,最终毁灭;因为没有爱,他忽略了克利切,葬送了自己的一片魂器。。。。。。真是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味道。罗琳阿姨写的很好的是,爱并不是一种伏地魔没有的武器,而是因为没有爱,所以他的命运被注定一步一步走向毁灭。哈利作为击败他的人是偶然的,但出现一个击败他的人是必然的,因为他出于恐惧必然会亲手将这样一个人从人群中拉出来,而这个人是哈利还是纳威还是别人都不重要,这就是邓布利多强调的是伏地魔选择了哈利。说到伏地魔的恐惧,这是非常真实的一笔。我记得一句话:令人恐惧的人是因为他要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真正勇敢的人是能带给他人勇气的人。恐惧让老伏迟迟不敢和哈利决斗,给了我们铁三角充分时间来毁灭魂器。恐惧可以说是伏地魔残留的一点人性之一。在伏地魔死前还显露了他的另外一点人性。就是在贝拉被韦斯莱夫人杀死后,他失去理性的狂怒。贝拉是唯一彻底忠于他的人,且比较讽刺的是,这忠心正是建立在他不屑的爱上的(罗琳阿姨说过贝拉是爱着伏地魔的)。伏地魔的怒气虽然没有到爱的程度,但至少是从未有过的对别人的关心。罗琳的人物都很真实,即使身为一号BOSS的老伏也是。(表示一下对阿姨的敬仰之情)(四)邓布利多罗琳阿姨曾说过在第七部里,我们将更加了解邓布利多的过去,可从来没想过是这样一个过去。自私的权力欲望的青年时代,失去了所有的家人(唯一活着的弟弟到最后才理解原谅了他)。正像哈利的感觉,邓布利多似乎从来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一个青年邓布利多的形象似乎有点荒诞。所以有关于the life and lies of Albus Dumbledore让我非常非常非常的不舒服。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是很合理的一笔,毕竟伟人不是顺境可以造就的。邓布利多是哈利精神上的最后一个依赖对象。之前,似乎只要有邓布利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邓布利多死后,我和哈利都感到深刻的迷茫无助(佩服罗琳阿姨)。这时的哈利还没独立,他总是抱有邓布利多已经为他铺好路的想法(我也有,再次敬佩一下)。直到邓布利多的过去被一点点揭开,饱偿偶像破灭痛苦的哈利在痛苦挣扎后(确实很痛苦,我甚至认为这一笔写的有点夸张了),哈利终于彻底长大独立了。而独立的标志,应该是当伏地魔去挖邓爷爷的坟墓取魔杖时,哈利“第一次选择不去行动”,这时他克服了自己最大的爱逞英雄的缺点。而邓爷爷的历史使命也算基本完成了,一个一百五十多岁的老人,经历世纪风风雨雨,培养了下一代,也该安静的离去了。(五)罗恩和赫敏很多人都不支持罗赫恋,其实我刚开始也不能接受,但细想后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在行文结构上,有高手分析过,若让罗恩赫敏再各找一位,就太罗嗦也不好把握。我想在性格上讲也有道理。赫敏智商是公认的高,而且也很要强(哈利在魔药课上超过她后就一直忿忿不平)。而罗恩,可以说有点傻乖傻乖的。可能也只有罗恩才能包容(忍受?)赫敏的一切。可以想象他们会过得家里鸡飞狗跳,一地鸡毛的幸福。并且一般来说初恋都不会有太好结局(罗琳阿姨估计是这一观点的忠实支持者,比如哈利和秋张,金妮在哈利前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所以罗恩就曾经一度崇拜过三把扫帚的漂亮老板娘和嫂子芙蓉,还和拉文德布朗同学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而赫敏则先是崇拜风流倜傥的罗哈特教授,然后就是帅哥明星克鲁姆。虽然是青梅竹马,但也是风风雨雨各自在感情方面都成熟后才走到了一起,真有点像法国电影《两小无猜》。(六)纳威和卢娜把他们写在一起是因为我非常非常不甘心他们最后没有在一起。可能是大家都这么想吧,所以特立独行的罗琳阿姨就否认了这一对的可能性(卢娜和一个博物学家结婚,纳威未知)。和寓言擦肩而过的纳威,也是成长这一主题的体现。从一年级入学时近乎哑炮的笨拙,到杀死最后一个魂器纳吉尼,他在从分院帽中抽出格兰芬多宝剑的时候真正证明了自己。罗琳写的很好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魂器都是由哈利毁灭的(实际上哈利只毁灭了里德尔的日记,然后勇敢的接受死亡让伏地魔毁了他体内老伏的灵魂)。卢娜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说她和哈利他们在一起“就像和朋友们在一起一样”,最感动的就是她卧室里细细的FRIEND围住的哈利他们的画像。什么时候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但是再危险的战斗都会毫不犹豫的参加。而且她是非常敏锐且善解人意的。她和纳威实在是太可爱了,再次不甘心他们没有在一起(算了,罗琳阿姨让人家活下来就很好了)(七)小天狼星 卢平 唐克斯 虫尾巴都是应该用过去时的人(罗琳真狠心)先说小天狼星。其实小天狼星的一生都非常不顺利。童年和家里针锋相对直到离家出走,毕业后同食死徒战斗,好不容易到了和平年代又被冤入狱十几年,逃出来后流浪了一年,无所事事的痛苦了一年,之后终于在自己向往的战斗离开。死的时候也是钻石王老五(似乎他从来没有爱上过谁,我觉得他一生最爱的人就是詹姆斯,呃。。。我不是那个意思。。。呃。。。但是我觉得还真有点那个意思。。。。)但是他的悲剧远不如教授的震撼,估计是罗琳在他身上就没有投入太多感情。刚开始是作为哈利唯一的亲人,然后为了表示哈利的第一步成长就杀了他,死后更是音讯全无,哈七完全就彻底忽略他,小孩取名的时候都忘了人家(我们只能指望哈金再生一个孩子了。。。)虫尾巴必然死的。我一直都很同情他。能进格兰芬多的人身上一定有某种潜质,就像当初的纳威一样。但是他长期被忽略(詹姆斯和小天狼星对他应该是享受被崇拜多于友情),最终改变了他。卢平的死我挺惊讶的,没想到罗琳做的如此绝情。这样,当年的四人小组和永远的冤家对头斯内普都离开了,不知是不是觉得他们注定同生共死。而卢平死了唐克斯也活不下去,这倒是情理之中。写完了 很不好意思的发现教授的文字是最少的。。。这里再补充两句我在贴吧里看到一个写教授的题目是“银色的圣洁”非常经典银色和绿色都是斯莱特林的颜色一般来说,银色意味着斯莱特林对于纯血统的偏执和天生的高傲,而绿色则代表了他们的野心和手段但是对于教授,银色是他的圣洁 绿色则更单纯,是莉莉的眼睛

284 评论

相关问答

  • 哈利波特论文题目

    魔法小王子一书中,记录了罗琳的感受

    莫强求Jt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哈利波特的成长主题论文大纲

    自己买来看封面旁边有。

    叮叮猫儿要飞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英语毕业论文哈利波特

    本人也曾有过这种想法,但也怕太过幼稚而放弃了!如果楼主真的想写,祝福楼主能写出深度,写出新意来!

    梦叶草201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搞笑版哈利波特杂志

    好像是会有个哈利波特的专刊,但是还没有上市吧。可以等等九月份看

    nixiaoyanzz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英美小说人物分析论文格式

    英美文学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长期以来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美文学类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

    我才是黄蓉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