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17

恋上这个冬
首页 > 期刊论文 > 西方研究契丹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夭爻溔訞濘綸

已采纳

中古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至唐末强大,五代时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契丹与奚并出自东胡,西汉时东胡为匈奴所破,退保鲜卑山,北魏时,始见契丹族名。原分八部,居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常以名马文皮贡献北魏,并进行贸易。628年(唐贞观二年)契丹首领摩会率其部落背突厥附唐。此时,契丹已形成部落联盟,君长出自大贺氏。648年,契丹诸部皆请内属,唐廷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以其首领窟哥为都督,封无极县男,赐姓李氏。又置羁縻州十,各以其部落首领为刺史。契丹有别部酋领孙敖曹,621年(唐武德四年)附唐。其曾孙万荣,武周垂拱(685~688)中为归诚州刺史,万岁通天中(696~697)中,与其妹婿松漠都督李尽忠(窟哥之后)并为唐营州都督赵文翙所侵侮,遂举兵杀文翙,据营州反,进攻河北地区,屡败唐军。武则天征发大兵讨之,借奚及突厥之助,始得平定。是后,契丹附于后突厥。715年(唐开元三年),其首领李失活来附,唐廷复置松漠都督府,以失活为都督,封松漠郡王,玄宗又以甥女杨氏为永乐公主妻之。其后,契丹首领可突干再次叛唐,唐为防御契丹,加强东北边防兵力,建立范阳、平卢两节度,重用胡人安禄山,结果酿成安史之乱。唐至德(756~758)年间,契丹与唐保持朝贡贸易关系,但亦受崛起于漠北的回鹘控制。9世纪中叶回鹘破亡,契丹又归顺唐,唐赐以“奉国契丹之印”。 契丹本分八部,八部大人每三岁推一人为盟主,唐贞观(627~649)时,盟主常为大贺氏, 730年遥辇氏取代大贺氏。9世纪60~70年代,部落渐盛,征服邻近部族如奚、室韦等。907年,耶律氏代遥辇氏为盟主,916年阿保机称王,建国号契丹; 947年改称辽。契丹国势远及中亚,故中世纪中后期西方许多国家多以契丹指北部中国,这一名称因13世纪蒙古的西征,进而指称全部中国。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这是一个剽悍勇猛的民族。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为一个中国北方民族就已经出现在《魏书》中。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一位名叫耶律阿保机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谓气壮山河。

319 评论

詹姆斯尐雪

这些成果无论是专著还是学术论文,涉及层面广泛,研究较深入,且数量巨大。呈现了全新的面貌:一是青年学者学术研究活跃;二是研究涉及的领域更加宽泛。三是研究的问题也更具体。这些研究也体现契丹历史研究的发展方向。加强对契丹日常生活的研究,如生活习惯、语言文字、科举教育等,有助于我们完整地了解契丹历史,更加贴近生活。由于契丹历史研究文字史料的缺乏,学者更加注重考古资料的新发现,同时针对性地加强了考古资料的深入研究,或可成为我们打开契丹神秘面纱的主要途径。另外,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也是契丹历史研究的一大趋势,运用民族学、语言学、社会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气息。

145 评论

小东菇1

达斡尔族与契丹人基因序列相似度很高,也就是说契丹消失的150万人应该就是改名换姓隐居起来了。

262 评论

大熊是个小太阳

契丹族已经名存实亡了。契丹族,一个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半游牧民族,它们没有丰富的资源,没有汉族人民的智慧,没有中原百姓的生产能力,只能坚强的生存在贫瘠的漠北地区。也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磨难,让契丹族练就了超于平常人的毅力,为他们以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契丹夹杂在高句丽、东突厥和唐朝中间,这让契丹族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可以说如果不是唐朝将高句丽和东突厥灭亡,契丹族可能永远都不会有出头之路。唐朝灭掉东突厥和高句丽后,就实施了民族开放政策,这相当于给了契丹强大的机遇。几十年后,当大唐还沉浸在盛世美梦中的时候,契丹人已经悄悄的拿下了唐朝数地,吓得唐朝赶紧调兵遣将去镇压,经过数次战争,最后付出了大代价才勉强平定了契丹的叛乱。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后,中原陷入战火之中,各路群雄争霸,与此同时,契丹人再次趁机南下掠夺资源。公元九一六年,“大契丹国”建立,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帝。耶律阿保机先是收留那些流亡在北上的百姓,然后再去掠夺中原资源和人口,对他们实施汉制。等到国内稳定后,契丹又拿下了燕云十六州,此时的契丹国强民富,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强国。常年的征战让契丹族兼备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点,不仅有汉族的智慧和农耕能力,还有游牧民族的作战能力,让契丹族的威名传遍世界。不过再强大的政权最终也会灭亡,契丹族也不例外,大辽国最终毁在女真人手中,躲到了中亚地区。中世纪的时候,西方国家将中国称为“Cathay”,而契丹则是“Kitay”,两者音译相似。后来传到了英国了,英国人一直把它当成“China”,就算是今天的香港国泰航空的飞机上,也一直使用着“Cathay”这个古老的词汇。

252 评论

小馋猫儿richard

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阜新活动,至唐末强大,五代时(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平稳关系。辽中叶后,统治集团日益腐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各民族起义风起云涌。当女真族展开强大攻势之后,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年为金所灭。由于契丹的名声远杨,国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国称做“契丹”。契丹文化:契丹人为鲜卑族宇文部的一支。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地区是契丹民族的发祥之地。契丹民族在中国北方建立过长达200多年的辽王朝,辽朝灭亡后又在我国西域和中亚地区建立过长达80多年西辽王朝,西辽灭亡后,又有部分契丹族在今伊朗建立过长达80多年的起儿漫王朝。契丹人建立横跨草原和中原的辽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贡献多、影响大的古代民族。契丹人创造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契丹人的历史文化主要记录在《辽史》、《金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等正史和《契丹国志》、《金辽史》、《资治通鉴》等其它重要史籍中。

265 评论

美眉要加油

辽(907-1125) 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夏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始于太祖耶律阿保机,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其疆域东临北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龙堆沙漠),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东北迄外兴安岭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沟河及今甘肃北界。 发展与灭亡 辽代与北宋对峙,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1125年为金所灭。在太祖,太宗统治时期,阿保机创建奴隶制国家,确定皇权世袭,建立军队,制定法律,修建都城,制造文字,此后继续向外扩张。西打倒甘州回鹘,东灭渤海国,南占燕云十六州。太宗死后,经过世宗,穆宗,景宗,一再发生争夺皇权战争。982年圣宗继位,实行一系列改革,多方面削弱奴隶制,确立封建制的统治。其间他带兵南侵,与宋订立澶渊之盟,两国各守旧界,此后不再有大的战事。圣宗在位半个世纪,是辽朝的全盛时期。到兴宗,道宗时期皇室内部政变频繁,各族人民反抗辽朝的起义连绵不断,辽王朝日见衰败。金政权建立后,接连打败辽王朝,很快取代了辽在东北的统治地位。1125年天祚帝逃往西夏途中,为金兵追获,辽亡。 辽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几个不同的阶段,前期由于国力主要用于向外扩张,采取奴隶制的掠夺式经济,使辽初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直到辽圣宗时期,辽朝的经济才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无疑是封建化改革的结果。辽朝得燕云十六州后,对中原制度进一步吸收,汉制逐渐完备。 辽国的医学成就也很显著,其针灸、切脉诊法、妇产医科、尸体防腐等技术都具有较高水平。 辽代众王907~1125 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耶律氏 讳亿 字阿保机 907-926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 讳德光 927-947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 讳阮 947-950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 讳璟 951-968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 讳贤 969-981 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 讳隆绪 982-1030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 讳宗真 1031-1054 道宗:孝文皇帝 讳洪基 1055-1100 天祚帝: 讳延禧 1101-1125 ①朝代名,公元907~1125,契丹人耶律阿保机所建,在我国北部,初名契丹,947年(一说938年)改称辽。其国都原不在幽州,在上京[巴林左旗南波罗城],由于石敬瑭为了成为中原皇帝,请辽国帮助了,所以,以幽州为礼物送给辽国了,辽国才迁都到幽州。 ② 辽宁省 的简称 秦汉魏晋时代,在辽河以东设辽东郡,以西设辽西郡。辽金时代设置辽阳府。元设辽阳行省,明设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因辽河流域为清朝发源地,取“奉天承运”之意,改为奉天省。1929年,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改称辽宁省。 取全称中的“辽”字作为简称。一说因境内有辽河,故简称“辽”。 ---------------------------------------------------------------------- 拼音: liao 繁体: 辽 笔画: 19 五行: 火 吉凶: 吉 汉字解释: 辽<形> (形声。从辵,尞声。本义:遥远) 同本义 [distant] 辽,远也。--《说文》 山修远其辽辽兮。--《楚辞·九叹·忧苦》。注:“辽辽,远貌。” 楚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左传·襄公八年》 眷故乡之辽隔。--潘岳《登虎牢山赋》 又如:辽绝(远隔);辽险(遥远险要);辽天(远天);辽阻(辽远阻隔);辽荒(荒凉遥远) 开阔 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世说新语·言语》 又如:辽落(通“寥落”。寂寥空阔);辽缓(宽缓);辽辽(广远的样子);辽阔(远大广阔);辽空(辽阔的天空);辽原(辽阔原野) 久远[distant; faraway] 人生乐长久,百年自言辽。--阮籍《咏怀》 又如:辽远(久远);辽廓(久远) 辽<名> 中国辽宁省的简称 [Liaoning Province]。如:辽东之豕(比喻少见多怪。亦比喻平庸无奇);辽饷(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以对辽左用兵为名,加征田赋银三百万两,叫“辽饷”) 水名[Liao River]。即今辽河,古名辽水,又名大辽水。如:辽口(辽河入海口) 朝代名 [Liao dynasty]。公元916年,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创建,国号契丹,两年后建都皇都(今内蒙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983―1066年间曾重称契丹),改皇都为上京。疆域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至蒙古中部,南以今天津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宋接界 通“僚”。同为官吏,或朋辈 [colleague;associate in office] 辽党感动。--《外黄令高彪碑》 朝廷愍惜,百辽叹伤。--《沛相杨统碑》 ----------------------------------------------------------------------- ③远:~远、~阔。 ----------------------------------------------------------------------- 通“劳、疗、僚、獠” “辽、劳、獠、僚、疗——《说文》:‘劳,剧也,从力荧省,焱火烧 ,用力者劳。’劳从荧省,有火烧之义,系出古代打猎,放火烧山。‘獠’义为打猎,故‘劳’同‘獠’义。古代人劳动以打猎最为剧烈。所以《诗经。小雅·渐渐之石》:‘山川悠远,维其劳矣。’郑玄注:‘劳,不当劳动解,而作辽阔解。’‘劳’作‘辽’义。《左传·昭公七年》:‘隶臣僚。’服虔训‘僚’为‘劳’,即劳为‘僚’义。獠既为放火烧山、打猎之声,系剧烈劳动。剧劳必罢癃,罢癃则病,病须治疗,故‘劳’又可作‘疗’义。”(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7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51 评论

niuzhirong

契丹辽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引进了一些北方草原的资料,并且还介绍了西方的人类学也研究了历史学,也对契丹辽的一些史学进行了恢复。

230 评论

相关问答

  • 幼儿园把握教育契机论文研究方法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

    多多吃好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复旦文少卿契丹研究论文

    契丹文对于史学研究的贡献不大。契丹族统一中国北方后建立了辽政权,但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大,契丹文没有相应的字典传世。

    靓丽人生00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西夏粮食借贷契约研究论文

    唉 我正发愁呢

    飘泊四方的狼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黑龙江大学赵丹丹论文研究方向

    大学毕业论文谢辞(精选7篇) 导语:大学毕业论文的谢辞包含哪些内容呢?大学毕业论文谢辞有着怎样感人肺腑的话语呢?下面是我分享的大学的毕业论文谢辞(精选7篇),欢

    蓝色晚风blu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究契科夫艺术手法的论文

    《小公务员之死》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创作的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记叙了一个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时不小心冲着一位将军的后背打了一个喷嚏,便疑心自己冒犯了将军,他三

    西角阿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