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9

虾虾霸霸kat
首页 > 期刊论文 > 五邑华侨文化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孫冭冭1229

已采纳

孙中山先生赞誉“华侨为革命之母”。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五邑籍华侨鼎力支持革命的传奇佳话。据不完全统计,最早加入兴中会的五邑华侨有12人,以台山人为主,首任会长刘祥是台山人,另外,江门的陈少白是孙中山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加入同盟会的五邑华侨有上百人,其中仅新会华侨就有39人。五邑华侨从筹建革命组织、开展革命宣传,到捐助军饷、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帝制,直到后来的捍卫共和、贯彻中山先生的“航空救国”、“实业救国”理念等,都亲身参与其中,为振兴中华留下了不朽的业绩。

151 评论

haozai4130

你是陈凤*吧,你难道想抄,哈哈。。。。。。。什么莫耀强,刘朝盛,这些就是华侨咯,精神嘛,他捐钱这些事咯。。。。

206 评论

青蛙公主999

江门市俗称“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五邑华侨历史故事节选如下:

1.冯如,广东恩平人,我国从事飞机研制、设计、制造和飞行的第一人,被美国报纸称为“东方莱特”。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他目睹美国先进工业,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

于1912年8月25日,在国内作飞行表演时,冯如因飞机操纵系统失灵,失事牺牲。弥留之际,他仍支撑着把失事原因告诉助手,并勉励他们“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

2.在广东省江门市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卖瓜子为生的华侨郑潮炯挎着布袋奔走于南洋各地义卖瓜子,筹得义款18万元。

郑潮炯1904年生于广东新会县莲塘村许坑村。少年时便出洋谋生,先到香港,后转到北婆的山打根当小贩。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不久,郑潮炯的家乡传来了家乡沦陷、父亲被日机炸死的噩耗。无法回乡奔丧之际,他化悲愤为力量,决心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奉献给抗战救亡。

郑潮炯走遍了北婆各埠后,他又到了新加坡,又辗转到了马来西亚半岛各埠。从1937年到1942年初,他一个人就筹得18万多元。在吃饭只需一两毛钱的时代,18万是很大一笔巨款。

扩展资料:

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江门市俗称“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是展示五邑华侨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于2010年全面落成开放。

步入其中,“根在五邑”4个大字映入眼帘,厚重的历史感和沉重的故土情扑面而来。馆内展览以时间为线,分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等六个部分,全面展现五邑籍华侨华人在海外的艰辛创业及回报家乡的感人历程。

参考资料:广东: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让馆藏文物活起来 百度百科-五邑华侨 人民网-“冯如精神”光耀中国百年航空史

177 评论

相关问答

  • 五邑饮食文化论文

    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

    lindadoncr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期刊点评

    一、杂志简介《国家人文历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国家级时事人文类半月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致力于在历史与

    贪吃的大吃货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侨乡法治文化研究论文

    题目是法学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起吸引读者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法学毕业论文论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论法治社会中的人权保障 2、同案不同判的反省与

    欣欣向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华人华侨杂志

    二者的区别为:华侨是侨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没有加入外国国籍;而华人是有中国血统的人,他们已经加入外国国籍。 华人、华侨的区别:华侨是有中国国籍,但居住在外国或在

    小屋美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好发表吗

    历史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科

    歪歪悠爱福喔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