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79

vincent'sir
首页 > 期刊论文 > 悲剧性论文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g爱吃

已采纳

[1]李英安. 东西方导演眼中的哈姆雷特[D].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2010. [2]袁仑. 《哈姆雷特》中的延宕[D].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2010. [3]阿胜 编译. “哈姆雷特”上演新版复仇记[N]. 医药经济报,2004-07-16(A06). [4]邱食存. 不朽的哈姆雷特——从雷奥提斯与哈姆雷特之异论起[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邵雪萍.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与后现代的相遇——《哈姆雷特谋杀案》为解读莎剧开辟新思路[J]. 戏剧文学,2011,(3). [6]黄金京. 《哈姆雷特》与圣经原型——《哈姆雷特》在艺术形式上对圣经原型的借鉴[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 [7]孙艳娜. “人人都是哈姆雷特”——论林兆华对《哈姆雷特》的主题再创[J]. 四川戏剧,2010,(1). [8]高睿.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推动——谈《哈姆雷特》中的故事情节设计[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3). [9]夏倩. 永远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性格之我见[J]. 时代文学(上),2010,(3). [10]周佳彬. 《哈姆雷特》之独白赏析——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痛苦与挣扎[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7). [11]陈玉虹,刘洪泉. 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2]郭晨子. 360°的哈姆雷特 评以色列卡梅尔剧团《哈姆雷特》[J]. 上海戏剧,2009,(5). [13]杨淑敏. 一个无鸾和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夜宴》和《哈姆雷特》看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形象塑造[J]. 电影评介,2006,(23). [14]郭晨子. 陌生了的哈姆雷特 多声部的《哈姆雷特1990》[J]. 上海戏剧,2008,(12). [15]黄立丰. 给《哈姆雷特》批评史加上一个女性主义的补遗——女性表演、批评与再创作《哈姆雷特》的历史[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5). [16]罗文敏. 综观哈姆雷特性格延宕批评之得失——兼论哈姆雷特延宕之因[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 [17]顾胜. 行动与迟疑:一个哈姆雷特式的悖论——《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段细读[J]. 常熟高专学报,2004,(5). [18]张全辉. 走向十字架的哈姆雷特——分析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形象[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 [19]庞凤琴. 哈姆雷特新论——从哈姆雷特的独白说起[J]. 文科教学,1995,(2). [20]荣国. 再谈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悲剧原因的分析[J]. 淄博师专学报,1995,(3). [21]续枫林. “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从悲剧《哈姆雷特》变喜剧想到的[J]. 新疆社科论坛,1995,(3). [22]W.J.罗尔弗 ,王维昌. 关于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一剧的问题[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23]刘戈. 《哈姆雷特》一部完整的欧洲史——谈《哈姆雷特》的人物象征[J]. 怀化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24]李小蓓. 对真理的求索——试析哈姆雷特与哈姆雷特世界的悲剧冲突[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01. [25]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志明. 与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看法商榷[N]. 社会科学报,2005-02-24(004). [26]王文渊. 哈姆雷特,被“80后”解构 话剧《哈姆雷人》[J]. 上海戏剧,2010,(4). [27]何湘君. 从《哈姆雷特》看《少年维特之烦恼》——试解析维特之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8]马庆霞. 哈姆雷特与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比较之初探[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9]刘红英,于治领. 《哈姆雷特》中素体诗的语言功能[J]. 求实,2011,(S1). [30]王小琳,郝春静. 解读哈姆雷特的悲剧人生[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6). [31]丁伟. 哈姆雷特延宕的性格因素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2]崔化.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接——哈姆雷特与昆丁的个体悲剧结构比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3]欧阳文明. 《哈姆雷特》中奥菲莉娅的悲剧分析[J]. 成功(教育),2011,(7). [34]程瑜瑜. 阳光下的哈姆雷特——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狮子王》[J]. 文艺评论,2011,(7). [35]于珊. 从哈姆雷特与伍子胥的复仇看中西伦理的不同[J]. 大众文艺,2011,(12). [36]常宇星.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 [37]刘翼斌. 《哈姆雷特》主题之辨[J]. 贵州社会科学,2011,(7). [38]曹艳云. 哈姆雷特的“延宕”与其王权意识[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39]曹艳春. 越轨的王子——社会学“越轨”视角下的哈姆雷特[J]. 戏剧文学,2010,(12). [40]王荣. 透过马克思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3). [41]白塔娜. 析哈姆雷特延宕复仇的原因(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0). [42]张世锋. 浅谈common在《哈姆雷特》中的反讽效果[J]. 现代交际,2010,(11). [43]宣晓晏. 毒入灵魂——哈姆雷特延宕性格解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6). [44]李梦馨. 作为“经典中心”的中心——论《哈姆雷特》[J]. 南方文坛,2011,(1). [45]孙建光. 本我回归——哈姆雷特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6]张卫东. 从精神分析学看哈姆雷特的延宕[J]. 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2). [47]苗琳娜. 《哈姆雷特》双关语的汉译对比[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6). [48]齐佩. 从拉康理论看《哈姆雷特》悲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 [49]王建华. 哈姆雷特形象的现代阐释[J]. 时代文学(上),2010,(6). [50]谢晓科. 背离与统一——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

83 评论

我叫鑫小鑫

“骆驼祥子”悲剧探因 【相关摘要】“骆驼祥子”的悲剧一是普通人的生活悲剧,二是性格悲剧,三是命运悲剧,它们都离不开社会因素对其的影响。 关键词:《骆驼祥子》;祥子;生活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 * 论《骆驼祥子》的心理描写 【相关摘要】在《骆驼祥子》中,老舍以他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的精微观察和深刻认识,着力于主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揭示,使老实、要强、体面、自私的祥子的许多心理活动,在作者的传述和描摹中获得了充分的表现。可以说充分、适当和准确的心理描写是祥子形象塑造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老舍:《骆驼祥子》:心理描写;祥子形象 * 略论骆驼祥子的悲剧 相关摘要】洋车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较旱出现的劳动者形象,老舍笔下洋车夫祥子的人生道路的坎坷更多地来自于其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虽身处城市底层深受压迫,却不在新的生产关系之内,所以,这是个失去上地,又以小生产的观念在都市里挣扎并走向心死者的悲剧。作品最感人的地方,是阅读后所留下的准能救救祥子的呼声。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骆驼祥子形象;小生产者的悲剧 祥子是否该有如此结局呢?他身强力壮,肯吃苦,也无不良嗜好。他坚信,经过努力,定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虽然这理想不过是一辆属於个人的车子。经过三年的含辛茹苦,祥子终於用血汗换来一辆崭新的人力车。 没过多久,祥子遇到军阀抓夫,连人带车落进虎口。祥子后来只身逃走,继续 为实现「车梦」而拼命奋斗,却又遇到侦探抢掠,买车希望再次破灭。最后,祥子靠妻子虎妞的一点私房钱,终於买来一辆旧车,但旋即因妻子难产、去世和料理丧事,不得不把车卖掉。祥子从此过著自暴自弃、穷困潦倒的生活。 通过这个沉痛而悲伤的故事,作者似乎想告诉读者,命运之神残酷到这般地步 ,它可以恣意妄为地欺凌芸芸众生,无论你怎样挣扎上进,都不会有出头之日。 读过了《骆驼祥子》这本书之后,我看到了祥子的悲欢离合,祥子的苦辣酸甜,还有祥子从要强到堕落的一个过程。所以,我对祥子这个人物角色的印象很深。 祥子要强。他为了不再寄人篱下,为了自己三餐不愁,拼了命地拉车。他不在乎买到车的时间离自己有多远多长,认为自己混出个头是早晚的事,三天、三个星期、三个月……就算是三年也能坚持住!祥子从来是孤言寡语的,和同行们也不亲近,所以他要人看得起自己,就算拉车也要混出点名堂来。在他拉车的人生旅途中,有几次不幸被病魔袭击,一病就是个十天八天的,甚至几个月!就算病得全身瘫软、拉车靠的双腿都站不住脚,祥子也不肯服输,他相信自己有强壮的体格、高大的身材,认为这点病不算什么,他还能走路,还能拉车。祥子,就是那么自信,要强。 祥子勤劳。从小就生在乡间,加上没爹没娘的,祥子吃过很多苦,也就磨练了他能勤劳能干的性格。他的目标就是拉上包月,挣更多的钱,把钱凑够了再买辆新车,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样钱就能挣得更多,接着自己就能过上好日子。祥子,就是这么想的,他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地拉着车,不怕出汗、不怕累、不怕毒太阳、不怕冷风吹,不管严寒酷暑,他就这么辛辛苦苦,勤勤劳劳地拉着车,一天攒它个一毛五分的,好不容易攒够了一百块钱,就已经过了三年了,祥子,终于得到了一辆属于他自己的洋车,这是他辛勤劳动后得到的丰收。在人和车厂,他也停不下来,总要干点什么。同行们都在一旁说说笑笑,只有祥子一人在帮刘四爷干活,他们却认为祥子想巴结刘四,巴结虎姑娘,因此谋取私利等等,可他们不知道,勤劳干活儿不只是祥子的习惯,已变成一种性格了。 祥子忍气吞声。他向来不善言语,不与同行们交谈,没有知心朋友,祥子心里的任何委屈,任何欣喜,任何苦恼,都没有地方倾诉。因此同行们也常常误解他,认为他是自命清高,不屑于和他们交往,便处处为难祥子。但祥子并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仍然默默的做着他应该做的事。面对同行,他不知道用什么话来解释自己的一言一行,只能憋在心里,只能用自己拉车的成绩来告诉他们,也只能用拉车的劳累来使自己忘记那些屈辱。虎妞逼祥子娶亲,他是千百个不愿意啊!虎妞,一个虎头虎脑的丑姑娘,为了达到目的,不惜自己的名誉,欺祥子说有了他的孩子,多么大的屈辱,成婚后虎妞也常常压迫祥子,这他也忍了。 可是为什么最后祥子变了呢?是因为那个年代,那个黑暗的旧社会,逼他改变的。在那个时候,像祥子这样的人就会碰壁,混不出头,例如小马儿的祖父,年轻时也和祥子一样,心眼好,老了之后就连仅有的亲人——小马儿,也离他而去。但反而越狡猾的人还越能丰衣足食,例如孙排长,小小的排长竟能混个侦探当,还敲诈了祥子的三十多块钱积蓄……要强、勤劳、低眉顺眼……的祥子,到头来:工钱没了,只能去去借去赌;心爱的人没了,就去百房子解愁;车没了,也就没了事干,就去帮结婚的举旗子,帮出殡的举花环挽联,就用得来的十几个铜板混日子过,过一天算一天。正如书中结尾所说:“体面的,要强的,要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245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性悲剧审美研究论文大纲

    悲剧的审美价值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先生如是解释悲剧。其实悲剧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说大家小时候都应该看过动画片《神厨小福贵》吧。这个

    鳗鳗小公主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红楼梦女性悲剧论文的文献综述

    西谚有曰:“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有一千个中国人,就有一千个《红楼梦》。迄今从文学上谈论《红楼梦》最为深刻的,依我看还是鲁迅、王国维和余英时三

    waterimilan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悲剧性论文文献

    [1]李英安. 东西方导演眼中的哈姆雷特[D].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2010. [2]袁仑. 《哈姆雷特》中的延宕[D].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2

    vincent'sir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女性悲剧的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2、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3、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

    维尼yuan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威尼斯商人的悲剧性人物论文文献

    主要人物 夏洛克:他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

    维尼蜜罐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