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饮练
《爱弥儿》全书共五卷,卢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即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爱情教育。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但五者之间并不明显割裂。
一、《爱弥儿》简介
该书共分五卷。前四卷以爱弥儿为主人公,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第一卷,着重论述了对两岁以前的要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
第二卷,着重论述了对2岁~12岁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论述了对12岁~15岁的少年进行智育教育。第四卷,着重论述了对15岁-20岁的青年进行德育教育。
第五卷,以苏菲为范例,提出女子教育改革的样板。在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闻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二、作者简介
卢梭(公元1712年6月28日-公元1778年7月2日),代表作品:《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
思想精华:人民主权
卢梭认为,人类最初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在这个时间,不存在私有制和不平等,私有制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不平等,国家是因订立契约而产生,人民是制订契约的主体。
由此他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国家主权不能分割,也不能转让,一切人权的表现和运用必须表现人民的意志,法律是“公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能高于法律。
三、创作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这种情况在法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法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贵族和僧侣们凭借封建王权和神权对第三等级施加沉重的压迫,使整个第三等级其中包括资产阶级完全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扩大。反对封建压迫,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成了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卢梭和其他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正是反映了这一要求。
《爱弥儿》最初是卢梭应德舍农索夫人之请而写的。《爱弥儿》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
一、《爱弥儿》对后世影响
《爱弥儿》问世以后,迅速传播到整个欧洲,并引起强烈的反响。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许多教育家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巴西多、康德、裴斯塔泰齐和杜威都从不同方面受到卢梭思想的启发。
二、卢梭的故事
1742年卢梭搬到巴黎。在巴黎期间,卢梭与德尼·狄德罗认识,并从1749年起参与《百科全书》的撰写,最重要的贡献是1755年写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文章。
但那以后不久,卢梭与狄德罗的关系紧张。1750年卢梭对以《论科学与艺术》("Discours sur les sciences et les arts")一文赢得第戎学区论文比赛首奖,因此成为巴黎名人。在这篇论文里面卢梭主张,从道德的观点来看,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并无益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弥儿
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及其对策分析 ;浅谈学前教育教师师德及教育方法;论师德师风建设在推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
艾米尔的主要内容就是三个字,AI迷和耳,爱代表热爱爱情和友爱弥,说的是洋洋洒洒,弥漫在人世间儿呢,就是儿童的意思,儿子的意思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怎么在幼儿园教
路易斯说,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巴克拉德说,诗人的大脑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费尼罗撒指出,隐喻是自然的揭示者,是诗歌的实质(束,2000
导语:人人都有爱心,人人渴望被爱,爱是人的天性。但是,爱,有时要讲究方式,爱,有时要把握尺度。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爱是种神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