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环境
杀手是我们平淡无奇生活的一种补充,那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与之类似的单词还有海盗、间谍、猎人、流浪者。我一直觉得这些都是纯粹的男性职业,在这个男人也穿耳洞、着闪亮衣衫,雌雄莫辨的时代里,这几种人分明让人感觉得到一种原始的男性的魅力,雄性的力量。他们不见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但是在传说中他们又的确存在。我们通过事件去了解他们,经由我们的幻想去完整他们的形象。他们是男人的梦,属于在黑夜里滋生蔓延的东西,满足我们最原始的欲望和冲动,和对神秘本身的向往。男人对这些职业的态度,让人不由得想起古龙的小说来:深处闺中的少女,正在窗前寂廖看着满天的星斗。就在那某一个夜晚,有一个黑衣人风一般的掠过她的窗口。突然间,他又返回来,用脚勾着屋檐,露出雪白而整齐的牙齿,给她一个充满活力的微笑。然后非常自信的介绍道:“你好!本人是一个采花贼。”少女紧张、慌乱,因为她是第一次看见一个采花贼,一个如此有魅力的贼,偷心的贼。他们谈了半宿的话就分手了,而少女甚至成为了别人的奶奶了,还一直甜蜜的回忆着这个故事。在杀手的问题上,男人的态度很象这个女孩子。古龙对女孩子的这种心理上的把握,我因为身体很重,没有亲身尝试过,因此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只知道,一个中国男人是在各种英雄的故事里成长起来的,我们在童年时代里听过的最多的故事就是关于英雄的。英雄,雄性的雄。但是,等我们成长起来的时候,所有的英雄都已经死掉很多年了。所以,作为男人,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能变成女人。女人的小鞋穿在脚上,男人的小鞋勒在灵魂里;女人打扮自己取悦自己心爱的人,男人奴颜婢膝满足农业社会体系的要求;只有一个女人成为了将军,她叫花木兰。有很多男人阉了自己完成个人价值,他们叫九千岁,叫做帝师,叫做文王。。。。。。他们比母亲更坚韧,比织毛衣更耐心,比计算鸡毛蒜皮更严密,比后宫里争风吃醋更善妒,比揪头发骂街吐口水更下作,最终才能成为伟大的男人。所以,每一个男人象个怀春而寂寞的少女,等待着杀手先生从自己的窗前经过。看着街对面房子上跳跃潜行的模糊身影,看着自己的小脚,他们流泪了。不是每一个春夜里都有杀手先生经过,所以男人们寂廖的剪下一枝玫瑰,惘然插入瓶中,一声长叹。在这种阴柔的气氛里,杀手坚硬的存在着。杀手早已经将生命卖给了浮士德的那个老朋友,所以杀手是高贵的。“手”在中文里,有某项操作员的意思。杀手于是对于终结生命有了一种操作的精确,杀人变成了一项同时具有暴力美学和黑色幽默特色的工作。记得在我居住的城市里,杀手敲响了某国际公司亚洲总裁的门。门开,枪响,两眉之间。门关,人杳,尸体倒地。一群人抽着烟讨论这事,有人长叹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也有人说:“瞧这效率。”法国人很好的满足了我们的这种需求。每个人都有造梦的权利,要做就做一个最大的,最狂野的。Leon穿着大衣,戴着墨镜,悄无声息的站在你的身后,用放在你的脖子上的刀子,和你对话。这种最直接的对话,其实是每个人都最爱的。我们的意志顺着那冰凉的金属渗入和控制对方的灵魂和身体,远比妥协、斡旋、协调、平衡来得直接而干脆。我们在现实的各种力量间举步维艰的时候,当我们在纠结的各种关系间奋力爬向目标的时候,Leon用一把小刀向我们证明了一点:并非亚历山大才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开“谜之线团”。Leon隐没在黑暗中,强悍而凶猛,具有一个帝王的那种非凡力量和控制力。而在灿烂阳光下的我们,苍白而无力,软弱的爬行着。据说,Leon是法国男人的代表了。我喜欢的是杀手的那种简单生活和男人应该具有的笨拙。毫无疑问的,通过他手里的那盆永远不开花的植物有一种隐喻:杀手得封闭掉一些东西。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幸福之中,所以甚至建造了花园,却不知道自己因此变成了一个终日在繁重劳动和沉重责任下的花匠。建造一个花园容易让人变得迟钝而平庸,因为对这花园的爱,使我们永远的锁在方形的天空下。其实,一个人连一盆花都带不走。而我们却建造了整个花园,变得精致和细腻起来,一个精致和细腻的男人给人的感觉是倒尽胃口。男人应该精于使用斧头,在任意一个精确的弧线下将圆木劈成两片,而不是善于飞针走线。在这手脚的笨拙之中,我们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交由女性的温柔和细腻去填补。这世界很复杂,但是我们只能放下一盆不开花的植物;这世界很简单,只要你会使用一把斧头。或者,有人会追问生命的意义何在?我看见炸弹的拉簧飞起的一幕,我以为那就是全部的意义。传说中的杀手都会有那么一天,他们要向魔鬼赎回自己的生命,把它慷慨的奉献给自己珍视的东西。如果一个杀手终生为金钱而杀人,那么他永远只是一架毫无感情的机器。一个没有什么珍惜的人,生命是不完整的。杀手注定必死无疑,在这一天到来之前,他必须找到什么东西,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祭坛上,才能完整的完成他自己。他简单的一生,由于他当掉了自己的生命,所以超越了一起羁绊,成为了他想要的自己。他唯一不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因此他必须把它赎回来,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把人性和生命的尊严重新拿回手里,在最后的时刻,拥有生命的完整。这样的杀手,死而无憾,他的植物也终于能找到一块大地而安详的生长。
水蓝冰蓝
影评:《嫌疑惯犯》(影视鉴赏课论文) 《嫌疑惯犯》并不是一部获得过奥斯卡奖的电影,因为1995年的奥斯卡评委们需要在太多好作品之间作出牺牲;《嫌疑惯犯》并没有如今大片动辄上亿的资金投入,但它在IMDb上13万投票中获得的的高均分和15位的排名却证明了投资方微薄投入所换来的回报。没错,《嫌疑惯犯》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其成功之处也十分显而易见:曲折的剧情和相比剧情更令人震惊的技法。 影片开始,导演便一反常态地将事件的结局告诉了观众们——深夜,一条躺满了尸体的船上,神秘的黑衣人、左撇子的“恺撒”枪杀了基顿并烧毁了现场离开。接着,镜头转到了六个星期前,采用倒叙的手法,并通过幸存者罗格之口向观众讲述事件开始时发生的事。导演使用了数次蒙太奇将基顿,霍克尼,迈克尔,弗斯特几人被警察逮捕的场景串联了起来,于是这几个貌似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的人的命运被自然而然地联结在了一起。他们被警方指控的罪名是“骑劫满载武器的货车”,他们虽然都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罪犯,但都基顿和罗格早已洗手不干,对于此事也根本不知情。正当观众对此正一头雾水之时,故事又回到了六个星期之后:警方处理了这次事故,在船上发现1亿美元全部失踪,15具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同时还有两名仅存的生还者——一个是位严重烧伤的匈牙利人,另一个正是影片开始时被警方询问叙述事件过程的罗格。六个星期前负责逮捕基顿的刑警戴夫急匆匆地赶到了圣佩德罗,想要在罗格被释放前再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于是警官的询问便在当地警长的办公室与罗格一连串紧张且不知所谓的话语动作中展开。罗格是个软弱、笨拙、罗嗦又有跛脚的人,连烟都得让别人帮点,他又能揭晓什么样的秘密呢?罗格的故事回到了六星期前的雨夜,他们五人被假释出来,但事情并未因此完结。他们认为是警方不肯放过他们,他们需要做件揭露警方黑暗面的事叫他们住嘴。于是,他们抢劫了一辆由一些违法警察专为走私开设的“出租车”,虽然获得了成功但五个人从此被粘在了一起,不得不继续为犯罪集团做事。他们奉命抢夺了一箱情报中所谓的宝石,拿到的却是一包包的毒品——不知不觉中,他们已被一股未知的力量推上了绝路。于是这力量通过中间人,小林律师找上了他们。原来他们的被逮捕并非偶然,而全部是那个叫“恺撒·索泽”的人安排的。没有人见过他的真容,他的手下也对他们的雇主毫不知情。而就是这样的神秘人,却对他们的底细了如指掌——原来,他们五个从前都曾在犯罪过程中妨碍了“恺撒”的“生意”,虽然都是无心之失,但“恺撒”并没打算放过他们,他计划让他们五个通过替自己动手卖命来给他“还债”。不仅如此,原来基顿他们杀死了商人夺取的那一箱“宝石”也是“恺撒”的手腕,他早已收集了这起案件的证物,若基顿等人拒绝,他便会向警方告发他们的罪行。第二天,五人中的弗斯特逃跑了,可是当晚他们便见到了他的尸体。基顿等人费尽心力想到了摆脱“恺撒”控制的方法,却也在他通过小林提出的更多要挟之下屈服。终于到了要替“恺撒”“工作”的那一天,此时故事的时间已到了现实的两天之前。进攻开始,计划进行的很顺利,突然负责爆破的霍克尼被人从背后射死,惊恐万状的敌人首领也在大喊着“恺撒·索泽,恺撒·索泽”之后被真正的“恺撒”射杀,当基顿发现船上并没有任何被交易的毒品同时,也目睹了迈克尔的死亡。终于,身中一枪的基顿也见到了这个“恺撒”的真容……这个时候,故事完全回到了开始时观众见到的场景,“恺撒”将基顿枪杀后烧毁了游船离开……但是,现在的这个看似与之前一模一样的场景却与之前有一个本质的不同,这一点立即被刑警戴夫指出了——罗格并没有看到基顿被枪杀,只是听到了声音。同时,应该被“恺撒”承诺留活口的基顿最重要的女友也被发现遭到谋杀。行动时他们四人除了罗格之外都身手不凡,而基顿偏留下罗格掩护并使其幸存。而船上的尸体都被烧得如同焦炭,根本无从知晓哪个是基顿——所有的现象都表明,其实,“基顿他就是‘恺撒’!”刑警一语中的,“他留下你就是因为你最弱!”一切都揭晓了。原来那个因为贪污受贿而被解除职务还曾入狱的警察基顿并没有悔改,他隐藏自己的身份,消灭一切可能妨碍到自己的人,他就是幕后的主使!可怜的罗格在知晓这一切后哭哭啼啼地离开了警局,而戴夫也因为自己找到了真相得意的笑了。 ……故事的结尾,是不是太简单了一点?……在罗格领走了自己的金表和金ZIPPO之后,戴夫满面微笑地聊着天,回身看着他的同事凌乱的办公室,这办公室的后墙有块黑板,贴着无数案子的资料。看着看着,他突然注意到了黑板的左下角:“四重奏牌,伊利略州高崎市,电话……”“我以前曾在伊利略州高崎市的四重奏理发店工作……”戴夫手一松,乘着咖啡的马克杯颓然摔在地上变得粉碎,而杯子的地下写的就是KOBAYASHI Procelain(小林律师的全名)。再往墙上的资料看去——Redfoot,危地马拉采咖啡豆,理发店的肥胖伙计,等等等等,这些罗格口中关于自己与案件的资料居然全部写在这面墙上各个资料中!原来刑警完美的推理在30秒之内被完全的推翻,因为他推理的根据竟是一整套的谎言!罗格的坐位与墙之间只有两米的距离。就在这两米之间,戴夫已经完全被愚弄在了罗格,这个Mr. Verbal的股掌之间!就在戴夫与观众的嘴都大张合不拢的时间,罗格一步一瘸地走到了街上。突然,他的脚慢慢地扭回了正常的位置。他张了张左手,熟练地掏出打火机,姿态潇洒地点燃了口中的烟,又取了下来,在街口等待他的是小林——不,只是被他称为小林的人。他们开着车扬长而去,留下戴夫与观众们不停地拍着自己的大腿——背景音乐阴沉昏暗,回响的只有罗格受审问时说的一句句话。每一句放到现在来,都是对我们得意的猜测的一次次嘲弄——终于,医院里那个幸存者描述的“恺撒”的相貌也传真到了警局,上面画的正是某人的脸……“And like that, poo```,he’s gone````”“恺撒·索泽”又一次变成了蒸汽一般的存在,留下的是恍然大悟或一头雾水的观众们。无数喜爱这部电影的人都是在看了数遍电影才真正了解背后的真相…… 没错,我也是这样。 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或是看了我的叙述,你定然会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情曲折离奇值得回味。但是,如果不使用现在我们看到的双线并行,而且是过去与现在双线并行的模式来讲述整个故事,那就变成另外一种模样——故事会象平时看到的其他电影一样,象大树从中向外的生长一样发展。而《嫌疑惯犯》的故事结构如同一颗洋葱,一层一层地剥开方见其中奥秘(去年奥斯卡奖影片《撞车》也成功运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模式是很少见的,放在这部影片中也是很成功的。影片的画面主要是较为明亮的风格(相比恐怖片而言),同时又透出凌乱压抑的气息,这无疑很符合影片强调的格调。因为需要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来回切换,所以影片也非常重视蒙太奇的使用,尤其是五人被分别逮捕时的镜头剪接毫不突兀非常完美。影片的背景音乐与影片本身的配合也同样可圈可点。当然,作为一部商业影片,光靠上面的这些是不够的,重要的东西,还是剧作——我觉得这也是近几年中国商业电影欠缺的,这么好的画面,怎么没有剧情呢………… 最后,我还想说一下在本片中扮演重要人物罗格·昆特的著名演员凯文·斯帕西。他在本片中的毋庸置疑的抢眼表现使他借由本片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虽然我为摩根·弗里曼未能于同时获此殊荣非常遗憾,但凯文·斯帕西的演技实在太出色了令人五体投地),同在1995年,他也在《七宗罪》中扮演了戏份不多但非常重要的幕后真凶,并在剧中与摩根·弗里曼合作。于是,于1994、1995年涌现出的三部优秀电影《嫌疑惯犯》,《七宗罪》和《肖申克的救赎》(这三部电影也被人们称为“男人三部曲”)中,他与摩根·弗里曼各参演了两部。在好莱坞主演有很多很多,但如凯文·斯帕西与摩根·弗里曼这样坚守在配角的位置上并能上佳表现不断着实不易。
可以去汉斯的官网上下载吧~他们有(设计)这本oa期刊
列宾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赏析众所周知,美术的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本学期,我
美术鉴赏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术
影视艺术欣赏论文 一、 对电影的认识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电影是一种在电影院看的,故事。不过比起电视剧来,故事讲得有点太短了,看着不过瘾。长大一点才知道,电影是
影视艺术作品出来之后,若是不在电影院、电视台播映,就不能成为广大观众的鉴赏对象。影视鉴赏,是艺术鉴赏的一个分支。一方面,影视鉴赏也必须遵循艺术鉴赏的普遍规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