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1

gracesea123
首页 > 职称论文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论文答辩稿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吸血鬼小呆

已采纳

⼀、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被告⼈⾃愿如实供述⾃⼰的犯罪⾏为,同意检察院指控的犯罪事实和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即实体上⾃愿接受刑罚,程序上对诉讼程序简化认可。

⼆、认罪认罚价值:1.公正基础上的效率观。2.承载了现代司法宽容精神。3.探索形成⾮对抗的诉讼格局。4.实现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

基本内涵和外延:仅对个别事实情节提出异议或对⾏为性质提出辩解但接受司法机关认定意见的,不影响“认罪”的认定;仅如实供述其中⼀罪或部分罪名事实的,全案不作“认罪”认定,不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但对如实供述部分,可以从宽。

三、从宽注意事项:1.可以从宽不是⼀律从宽。2.主动认罪优于被动认罪,早认罪优于晚认罪,彻底认罪优于不彻底认罪,稳定认罪优于不稳定认罪。3.认罪认罚与⾃⾸、坦⽩不作重复评价。

四、具认罪认罚体适⽤:1.适⽤于诉讼全过程、各阶段,没有适⽤罪名和可能判处刑罚的限定。2.没有辩护⼈的,应当通知值班律师提供帮助。3.被害⼈权益保护:应当听取被害⼈及诉讼代理⼈的意见;被害⼈及其诉讼代理⼈不同意,不影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没有退赃退赔、赔偿损失,未能与被害⽅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的,从宽时应当予以酌减;优于被害⽅赔偿请求明显不合理,未能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的,⼀般不影响从宽处理。4.有重⼤⽴功或案件涉及国家重⼤利益,经最⾼检核准的认罪认罚案件,公安可以撤销案件,检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5.公诉前反悔,具结书失效,依法提起公诉;酌定不起诉反悔,符合法定不起诉和⽆罪的,重新做出不起诉决定,情节轻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可以维持酌定不起诉;符合起诉条件,依法提起公诉。审判中反悔,法院应当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依法做出裁判,需转换程序的,转为普通程序。

223 评论

泡芙小工坊

(一)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它要求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区分案件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实行区别对待,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规范化、制度化的具体路径。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充分考虑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找准宽严相济的平衡点,结合认罪认罚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从宽以及从宽幅度,避免一味从宽、片面从严两种倾向。要正确把握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个案公正与制度公正的平衡,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认罪认罚案件,要尽量依法从简从快从宽办理,探索相适应的处理原则和办案方式。对民间矛盾引发的犯罪,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自愿认罪、真诚悔罪并取得谅解、达成和解、尚未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不妨碍树立和引领社会行为规范的,要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特别是对其中社会危害不大的初犯、偶犯、过失犯、未成年犯,一般应当体现从宽。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严重暴力犯罪,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敏感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必须慎重、严格把握,避免案件处理明显违背群众的公平正义观念。(二)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后果,依照法律规定提出量刑建议,准确裁量刑罚,确保刑罚的轻重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认罪认罚属于罪后情节,同时也是反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恶性大小的情节,影响刑罚的轻重。而犯罪的性质、实施犯罪的手段、造成的后果等,对决定刑罚轻重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办理认罪认罚案件,提出量刑建议或者量刑时,既要体现认罪认罚从宽,又要考虑其所犯罪行的轻重、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依照法律规定提出量刑建议,准确裁量刑罚,确保刑罚的轻重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避免罪行失衡。特别是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主犯认罪认罚,从犯不认罪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注意两者之间的量刑平衡,防止因量刑失当严重偏离一般的司法认知。(三)坚持证据裁判原则《指导意见》明确,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按照证据裁判要求,全面收集、固定、审查和认定证据。证据裁判是现代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不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认罪

293 评论

相关问答

  • 电子学报认可度

    学报一般分为专科学报,本科学报和核心学报三个级别。学报一般是以各个学校命名的,所以要分清到底是本科学报还是专科学报首先要弄明白这个学校是本科高校还是专科高校。一

    我爱蟹爪兰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公司的人格否认制度论文

    论 反垄断法中的企业合并规制 论沉默权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欺诈与防范 论审判行为 论BOT投资方式的风险 论在物权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 论电子商务

    魔法袋的礼物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认罪认罚论文答辩问题

    一般会对你论文里面讲到的进行提问,比如有个教授就问了我找的一份参考文献的相关知识。总的来说,中国现在这个不是特别严格,都能过,祝好运

    女王Z大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论文认罚认罪从宽制度的研究

    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必须同时具备“认罪”和“认罚”两个情节,“认罪”不“认罚”的,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对自愿认罪和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地主李东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答辩认错语录

    学姐:只答不辩,评委提问,疯狂道歉, 评委老师,就坡下驴事实上,毕业答辩除了要对自己论文的内容和质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外,在回答老师问题时,还有一定的语言艺术。

    麻球小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