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4

糖纸0035
首页 > 职称论文 > 连锁超市配送策略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笨笨的2003

已采纳

在企业仓储管理中,配送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配送同时也是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配送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本文从分析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管理的影响入手,讨论了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有效实施物流配送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配送 配送管理

电子商务从完整意义上讲,是指在实现整个贸易过程所涉及的交易各方在网络平台上以电子交易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商业活动。电子商务环境,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环境,人们利用各种信息传输方式,可以快速进行信息沟通,数据、文档及图像的传输、处理和保存。电子商务使得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迅速。电子商务环境为企业创造了一个高效方便的运作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伴随着21世纪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迅速蔓延,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物流是电子商务的支点和基础,更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所在。电子商务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信息流(信息交换)、商流(所有权转移)和资金流(支付)的问题,而将商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物流)才标志着电子商务过程的结束。作为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的物流配送,是实现电子商务功能的最后一个环节,如何通过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整个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对于电子商务成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物流配送与配送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是指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守信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换言之,它是将配送定位在为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服务,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按照用户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一种物流方式。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能使商品流通较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更容易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社会化、智能化、合理化、简单化,既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刺激了社会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及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

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是指对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进行全局性的掌控,如商品的运输、储存、保管、配送、信息管理等活动,具体包括配送分类、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配送作业管理、配送成本管理、配送信息管理等。除了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有价信息软件等少数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物流配送的有效管理,一方面能保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更好、更快地为客户服务,提高了自身信誉。

二、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管理的影响

1. 配送管理的复杂程度增高

电子商务平台下大量的商品交易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和分散性,往往会导致配送的批量小、配送的频率高,这给配送路线规划、配送日程的调度、配送车辆的合理利用等带来更大的难度,即增加了物流配送管理的复杂程度,容易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加和物流服务水平的降低。

2.信息流同步

传统的物流配送的信息传递是逐级进行的,势必造成信息传递效率的低下和不准确性,从而导致较高的物流成本。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改变了传统物流配送的这种状况,信息流在供应链上各环节之间同步传输,各节点企业及最终顾客可以通过互联网络直接与核心企业进行信息交流。这样,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物流配送企业就能及时地根据客户需求安排配送计划,调整库存、运输等策略。

3.电子化、集成化的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企业只有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的物流管理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保证电子商务物流通畅。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企业一方面采用各种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另一方面对物流配送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广泛普及和创造性运用运筹学、全面质量管理(TQM)、业务流程再造(BPR)等先进的管理学定量分析工具和管理 方法 ,全面优化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效益。

三、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虽然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观念、制度和技术水平的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目前,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与完善、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现代化物流配送工具与技术的使用、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都无法适应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要求。

在体制上,我国的物流管理依然是区域、部门分割管理的状态,区域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协调有序的协同运作,导致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基础设备和管理手段的落后、必要的公共信息交流平台的缺乏,相关法规政策的不完善,物流标准的不统一,都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发展。

2.缺少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明确的物流配送战略

在电子商务中,物流发展至今已上升成为一个关系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而不仅仅只是企业的一个部门的运作合理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配送管理要得以发展,必须有与企业的经营模式、长期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物流配送战略。这些战略内容包括:是自建配送体系还是利用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或是组建物流联盟进行共同配送、何时何地建设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规模等等。

配送中心的建设需要大笔资金,要靠其高效率的运营实现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或创造利润得以收回。如果配送中心长期无法正常运转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状况是在没有配送中心支持下的盲目发展。很明显,我国许多企业的物流配送战略的制定还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要么太过超前,要么跟不上企业发展计划。

3.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适应具 体操 作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整个物流过程的技术支持比较落后,对计算机的应用多限于日常事务管理,对物流过程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配方案、最优库存控制、最佳运输路线的选择等,还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7]。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不仅仅是送货,而是要最终成为整个供应链的服务商,协助上下游企业与顾客完成售后服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跟踪产品订单、提供销售统计报表、客户满意度调查等,这一切必须依托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的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4.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匮乏, 教育 培训落后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也不例外。对于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人来管理同样无法运转。

由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数从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物流企业在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方面显然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要求,严重缺乏具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理念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管理手段上,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以手工操作和 经验 决策为主,很难从信息和物流配送的专业角度,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所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8]。

在教育和培训方面,与国外形成规模的物流配送教育与培训系统相比,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尤其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的教育。由于实践中运作成功案例的缺乏,熟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匮乏,制约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推广,也影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成功运营。

四、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的相关 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职能

积极发挥政府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进行支持和帮助。首先,针对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管理分散的现状,政府从明确管理部门入手,建立统一管理全国物流的机构或权威性的组织,由其承担组织协调职能。其次,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并实现物流标准的统一,建议调整区域性和部门性的法规,制订通过一部全国性的物流法规;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组织要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尽快实现物流术语标准化、物流条码标准化和物流设备标准化。

再次,政府要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确立物流业发展总目标,以政府为主导并引导企业共同加大对物流业的投资力度,统一进行物流发展规划,借鉴国际物流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经济水平,重点建设和科学分布物流基础设施,以改变当前物流业不合理的布局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我国物流实体网络,为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最后,国家与企业共同参与,共建信息化物流配送系统,政府应加大对于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是交通运输、配送中心和信息通讯设施等,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发展电子商务网络配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在网络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利用Internet可以轻松的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或信息的传送,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的顺畅流通。但是在这个流通过程中,实现物品的转移是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还必须依靠现代物流活动来完成,而在物流活动中物流配送是发展电子商务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存在一些问题,解决方案是: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有效集成;降低价格;培养管理人才;建立联合物流;完善法律法规。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涵义与特征

随着Internet开放的网络时代的到来,物流配送企业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满足消费者便捷、及时、准确的个性化需求,需进行焕然一新的改革,将网络信息技术、先进的配送设施设备和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等进行有机结合,然后根据顾客的订货要求,在通过配送活动把商品定时定点的交给不同地区的收货人手中来满足顾客对商品的需求。因此,可以说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集计算机网络与物流配送环节于一身的新型配送方式,也必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配送和贸易发展方式。

新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优点与特点是:通过优化企业库存结构和减少物流配送环节,进而提高配送运行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大大的提高了客服的满意程度并增强了时间的利用效率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进而也将此新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产业的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影响

新型物流配送利用Internet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配送管理,优化并改进了复杂繁琐的物流环节,减少了配送人员的传统业务流程操作和叠加的工作量,提高了时间的利用效率和配送的专业化水平,扩大了配送作业的能力,也强化了企业领导者的判断力和准确性。因此,许多公司纷纷把自身业务与物流配送放在同等重要的发展战略上,在利用自身资源与物流进行有效集成,以减少企业的配送环节和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企业的管理结构,拓展企业的增值服务项目和赢利空间,使企业的服务更优、产品更优、效率更优,进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其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应用与实施简单而有效地提高了配送的时间效率和运营效率,为整个供应链企业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也给供应链上的企业带来了一场经济变革。

三、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的不足之处

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物流总费用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多,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7%~19%左右,过高的物流成本也是造成我国近两年商品价格奇高的重要因素,这也表明我国的物流产业还很落后,而落后的物流也必定会阻碍电子商务高效优势的发挥,使其难以实现双赢策略。那么到底是哪些方面阻碍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下面我们就以下几点做出具体分析。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活动脱节

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产业还比较落后,其主要功能还仅仅是信息传递、网上交易和网上结算,并没有与物流活动中的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等进行有效的集成,造成了电子信息技术与物流配送活动的脱节,从而不能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物流配送服务和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因此会在企业中出现重视商流,忽视物流的错误思想,造成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配送技术的不完善,使得商品在配送过程中出现货物损坏,货物缺失和配送时间较长等问题,使其远远达不到顾客对物流配送所期盼的高效优质的服务要求。

(二)配送成本过高

不健全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根本不能满足顾客的低成本配送需求,甚至有时配送成本还会更高。例如,小额客户买一件市场价为15元的商品,在网上购买时价格为9元但需要15元的运费,那么算一下成本并不如市场价格合适,而且物流费用基本达到了商品原价的一倍多。物流费用为什么会如此之高,为什么要由消费者来支付?我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公司在合作时核算配送成本的问题。由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主体比较分散,而且订货的时间和地域不集中,无法形成规模配送。因此配送公司会因配送规模不够而增加单位配送成本,于是网站一方承担的配送费用就会由消费者来支付了。但如果在达到一定配送规模后,消费者就会在网站上享受到免邮的待遇了,这也是我们在节假日网购时能享受免邮的原因。

(三)配送 渠道 不完善

虽然近几年我国建立了多条物流配送渠道,但还不够多样化,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网络公司与物流配送企业合作,将自身企业的配送业务外包给物流公司来完成。在合作过程中两家企业在业务管理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阻碍了电子信息技术与配送 操作系统 的有机结合。第二种是网络公司自己构建物流配送体系并引进先进的配送设施设备来完成配送业务。但如果一个公司要自己建立一个社会化、自动化、信息化的配送网络,需要一大笔的投资。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投资风险,而且还不会有规模效应。第三种是利用先进的网络 商业模式 ,实行网络购物,客户到店取货付款的形式。这种渠道大大的增加了企业成本,而且还使企业忽视了物流这第三利润源。

(四)缺乏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方面的人才

据专家统计目前我国的物流专业人才非常紧缺,大部分只能从事如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简单的物流活动,而这种单向型人才是不能适应现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快速发展要求的,更何况这里所指的人才紧缺是指四个方面:一是指具备电子商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二是指具备物流知识并能熟练应用的专业人才;三是指既懂电子商务知识又懂物流配送知识,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四是指既懂电子信息化技术又懂现代物流配送业务的全面型人才。正由于这些专业人才的缺失,所以不能为新型物流配送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学校和企业在培养人才的认识上有不同的见解。学校侧重培养学生的开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相互协作的能力等,忽视了企业实际需要的专业技能。而企业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配送作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因此出现了鞋不合脚,人才不合企业要求的窘状。 (五)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还不成熟,国家出台的相应的法律制度、行政法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有些法律法规严重落后,不能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和配送设施的不健全,进而不能引导和制约物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措施

(一)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有效集成

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建立的一种新的消费、服务和贸易发展方式,代表着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因此物流配送应加强自身专业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以满足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和消费者个性化的准确及时的配送需求,在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系统和配送系统,使配送企业在配送过程中能有效地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集货、配货、发货等配送环节的有效衔接,提高物流配送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降低物流配送价格

要实现物流配送低成本的目标,需电子商务公司与物流配送企业双方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方面,我国目前无论是企业对企业还是企业对消费者,都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只重视网站的点击率和订单的数量,还应考虑配送成本,尽量提高在线实际的交易量即实际真实产生的配送货物需求量的多少,并尽量形成一定规模的运货量,进而降低配送成本,提供高效优质的配送服务。另一方面,物流配送公司还应加快信息技术与物流配送环节的整合,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强化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强强合作,创建多元化的配送渠道,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多元化服务能力,从而降低配送成本和价格。

(三)培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

要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人才紧缺问题,首先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引起重视,建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理论体系,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在充分利用各大高校和培训机构丰富的教学资源,设置与开展与现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关的课程,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企业注入新动力,并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建立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并统一在培养人才上的认识,学校应从注重学习能力转变为注重企业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获得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企业的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良好沟通与对接,并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与国际物流接轨创造了条件。最后在企业内部建立培训机制,提高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四)建立联合物流

由于单个物流公司的实力有限,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制,因此物流公司需要进行深化改革并建立联合物流,把几个物流公司联合起来,把分散的优势和力量集中化,使其在不同的领域各尽其职,共享信息资源、扬长避短、互补优势,减少了投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抵抗打击能力,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将物流配送企业的集约化、一体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完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有关的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制度的约束与引导,但我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出台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因此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而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建立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我国还应针对物流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及时完善物流相应的法律制度,为建设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系统工程提供法律保障,促进物流产业向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修建.电子商务物流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黄海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 何杨平,韩海雯,张潇元.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57 评论

shirleycci

华润超市配送中心业务管理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晨摘要:本论文研究的题目是华润超市配送中心业务管理研究,选取了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该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配送中心的采购作业管理、入库作业管理、存货作业管理、出货作业管理以及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以及配送中心实际运营状况等相关因素,对配送中心的业务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与优化,以期达到保证提高运作水平和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关键词:配送中心配送管理作业优化我国当前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存在很多问题。配送作业效率低下,作业中心资源利用率低,配送系统分散、粗放和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所以很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关配送中心业务管理问题,国内外学者也作了相关研究,如:施李华的《论我国连锁经营业发展中配送中心的建设》一文探讨了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的思路;陈致水的《连锁经营超市物流配送现代化的研究——以华联超市配送体系为例》一文以华联超市为对象建立了一个配送中心的车辆优化调度模型;胡建国在《关于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中若干环节的研究》一文针以京阳物流配送中心为背景对储位分配决策和经营监控的决策进行了分析;李军,郭辉煌在其《物流配送:车辆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中对于车辆的配载与配送各种模型及其相应的算法进行了综合的研究。M.W.Psavelsbergh在其“珏e General Pickupand Delivery Problem”一文中对集货送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计三有、刘德鹏等在《条形码技术在物流配送作业中的应用》中探讨了条形码技术在物流配送作业中的实际应用。结合前人研究,本文通过对华润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作业方式的研究,提出了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的优化的具体措施,包括采购作业管理、入库作业管理、存货管理、出库作业管理,以及配送中心管理系统信息化的设计建议。使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作业环节更加高效,更具可操作性,可以为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业务管理提供借鉴。一、华润超市配送中心业务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一)配送中心状况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北京配送中心位于北京东五环,自1998年起租用中国外运北京三间房仓库。现有仓库面积5250m2,分成4个独立仓集中在一起。分别储存:食品类、酒水类、日化类和纸用品类。配送中心负责华润万家北京地区29家门店的配送任务,各门店的配送均有固定时间,大部分以单店单车配送,每天往返2—3次。配送中心仓库所有货架均为组合式。库内存储采用3层重型货架,货架单列宽Q.9米,长2.3米,高3米。每组货架可放6板商品,现库内拥有货架425组,2550个板位。部分仓292库无货架,采用栈板原地码放形式。库内货位是按照货架及栈板构成的巷道来编排货位,以主通道一侧为基准,以拣货的顺序为原则。(二)配送中心采购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配送中心根据各门店反馈的需求信息进行补货,各门店只对现有库存进行租略地估算,从而决定订货数量,因此订货数量随机性很大,不能如实反映商品销售情况。此外,由于配送中心属于多品种小批量配送,很难对所有库存品种做较精确的采购计划。因此,采购计划员为了保证为各门店及时供应,规避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编制采购供应计划中,往往加大货品的进货提前期和提前量。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库存资金占用、占用不必要的库位、加大仓库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等等。(三)配送中心入库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在调研中发现,配送中心的验收工作只侧重于货晶的数量验收,对于另一重要环节质量验收工作却几乎无所涉及。此外,配送中心的直通商品没有固定的存放作业地点,存放散乱,没有统一管理,甚至有些货品还要入库暂时存放,这样无秩序的作业管理方式势必影响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甚至会出现发错货、发混货的情况。(四)配送中心存货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配送中心现有仓库面积5250m2,分成4个独立仓集中在一起。各仓库的建筑面积为13t2,5m2使用面积约为1200mz,仓库长25,宽48米,高4米。散货区域长11.5米,宽26米,通道宽2.6米。库内货架单列宽0.9米,长2.3米,高3米,每个库里平均有106组货架,如下图1所示,图中一格算一组。散货区约占整个库房面积的1/4,这样算来库房面积利用率根据公式: 库房面积利用率=堡黼刈。o%库房面积利用率=o.—9—×—2.—3×—1i0百6+1—20—0×』{荣心N25米图1仓库平面图经过计算发现,仓库的库房面积利用率还不列50%。这说明仓库面积利用率并不高,还存在很大改进可能,特别是散货区,可以通过改变堆垛方式来提高仓库面积利用率。此外,配送中心的库存管理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ABC库存管理方法,即分为畅销品、直送品和生鲜三大类,分别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由于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设计,所以经常出现某些商品短缺而某些商品库存积压的问题。而且一类畅销商品库存物资管理无重点。各库中储存的物资数千种,每种物资价格、库存数量、需求时间等情况不尽相同,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管理人员对每一种物资都一视同仁,这样以来少数的重点物资得不到充分重视,大量的普通物资受到过多关注,其结果使工作失去重点,降低管理效率,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库存资金占用、工作人员重复劳动使企业资金、人力、物力使用不合理。(五)配送中心出库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配送中心现行的拣货方式为照方抓药式,即拣货组依拣货单的要求将各门店所需的货物配齐的过程。这种照方抓药式拣选方式因为大量的分拣作业单使分拣作业变得繁琐、复杂,这不利于分拣的作业总体上的统筹安排,尤其是在遇到重复货位情况时,满足先进先出出库原则会使得工人作业混乱、易错。配送时仍然是一户一送,单店单配的不合理运输方式势必造成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六)配送中心管理信息化现状与问题分析虽然仓库已使用了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但当前信息系统对配送中心的支持不是十分到位,还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单据处理作业;而且在作业单据的处理方面,不符合合理的作业规范,这说明该信息系统并不是最完善的,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鉴于以上诸多问题,本文将在下一章结合相关理论及配送中心的实际运作情况,对配送中心的业务管理进行优化,提出改进优化建议。二、华润超市配送中心业务管理优化(一)采购作业管理的优化第一,按需制定配给计划。结合商品的特性,定出合理且稳定的日平均销量,以此来度量某一单品是否需要订货,什么时候订货,订多少合理。通过日平均销量计算出每个单品的周转天数,也就是当前各个单品的库存数按日平均销量推算尚可销售多少天。这个“可销天数”是订货的关键参考指标,通过它可以判断出哪些商品需要马上下订单订货,哪些商品需要立即退货。根据商品特性确定订货报警系数,商品周转速度越快,订货报警系数也就越小,该商品的订货频率越高。反之,商品周转越慢,订货报警系数越大,其订货频率也就越低。应将订货报警系数小的单品作为订货的参考依据。根据不同种类的物资实施不同的订货策略。‘第二,适当的授权采购。商品采购制度的选择,连锁企业的采购制度一般可分为中央采购、授权采购及有限授权采购。其中中央采购即统一采购的应占采购商品总量的70%以上,其余部分可由门店自行采购,以保持其灵活性和各自的特色。在保障中央采购为主要采购方式的情况下,可将采购权限适当下放。中央采购可以以量定价,压低进货价格,还可以降低购货成本,减少费用开支,从而实现规模效益。当然,适当地给门店一定的自主采购权也是必要的。第三,采取科学的采购方式。如公开竞争招标、合同采购、最低价格采购等使总体商品的采购价格达到最低最优水平。(二)入库作业管理的优化294首先,加强物资验收工作。在收货验收时,要特别注意商品的生产日期、商标等是否齐全,是否有Qs质量安全认证和生产许可证等,要确保商品质量安全可靠,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经此流入市场。为消费者维持良好信誉,保证市场秩序的稳定。其次,为直通商品开辟专门存放区。考虑到配送中心仓库之间的空地面积很大,足以满足直通作业区域要求,因此,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将直通区设计在此。库区布局如图2所示。主通道直通区图2库区布局直通作业按照各门店平均需求量大小排序,直通作业区布局如下图3所示。直通货收货区范嗣图图3直通作业区布局直通作业按照箭头所示方向进行,依次对各门店所需直通商品进行分货。采用直通商品专区作业,将原有的直通作业与入库作业分离,可碱少发错货、发混货的情况。而且采取统一管理后,大大提高了配送中心的运作效辜。(三)存货管理的优化第一,采用重力式货架提高仓库利用牢。使用重力式货架.原来的通道部分将被货架所代替,这样无形中又可增加仓库的使用面积.按照原来的计算可得.通道面积至少增加了23×2 6 x5=299m2,改进后的仓库平面图如下图4所示。^口圈4改进后的仓库平面图这样一来改进货架后的仓库面积利用率如下表I所示。表l改进前后的仓库面积车叮用车对比第二,采用多重ABC分析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根据配送中心存储的商品实际情况,对各库的商品采取所占资金比重作为分类标准,同时结合商品缺货的影响程度。1首先足对商品所占金额的判断,如下图5所示。将累计品目数为5%一15%,而平均占用资金累计百分数为60%一80%左右的商品确定为A类;将累计品目数为20%一30%.而平均占用资金累计百分数也为20%一30%的商品确定为B类;将累计品目数为60%一80%,而平均占用资金累计百分数为5%一15%的商品确定为c类。如下表2所示。田5各库商品平均瓷金占用情况■■口D 融{兰龇绷娄£*撇2.其次对商品缺货的影响程度做出判断,可分为重要性高的商品I类、重要性一般的商品Ⅱ类和重要性差的商品Ⅲ类。商品重要性是指缺货影响程度的高低,重要性高则证明由于缺货带来的损失越大。表2各库商品ABC分类表品日数累积名库商品平均累计资金占用名称品目数(个) 分类百分比(%) 资金占用率(%) 百分比(%)酒水类102 51 62.5 62.5 A日化类479 29.05 19.8 82.3 B食品类1354 96.75 14.6 96.9 C纸用品类65 100 3.1 100 C商店缺货率越高,客户流失越严重。经分析发现,非食品类商品的在架率状况要好于食品商品的在架率。其原因是:在超市快速消费品的出货中,食品占据了消费者大部分的购买商品种类,所以这些商品更容易发生商品缺货现象;而非食品的使用周期和使用频率都要低于食品,销售数量也要小于食品,所以商品的补货更容易控制。在酒水类所有商品中,碳酸饮料是属于低缺货率和低销售损失的商品,因为它具有较强的商品替代性,消费者可以通过调整采购计划来满足自身消费;而水、果汁和啤酒都是目的性较强的商品,一旦缺货,就很难令消费者满意。对酒水类仓库所属的A类商品按缺货影响程度的重要性再进行ABC分类,如下表3所示。表3 A类商品按缺货影响程度的重要性进行ABC分类表l A—A类A—B类A—C类1 种类酒水饮料I 品目(种) 22 15 65I 里墅丝坌笪i坌!坌!坌I根据产品分类,制定相应的库存控制策略。(1)对A—A类物品,尽可能严加控制,包括最完备、准确的记录,要投入较大力量,精心管理。采用定期订货法,严格防止缺货发生。(2)对A—B类物品,做正常控制,包括良好的记录与常规的关注。按照经营方针来调节库存水平,采用定量订货方式。(3)对A—C类物品,集中大量的订货,尽可能使用最简便标志法表明补充存货已经订货了,不需费太多力量。采用订货点法进行订货即可。(四)出库作业管理的优化第一,接力式按货位分拣时分类策略。按货位分拣时分类的具体流程如下图6所示。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相同的拣选方式下,将拣选作业按货架区域划分,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拣选人员负责分拣某区域内的货品。在作业时,采用接力式分拣。所谓接力式即在订单不作分割的情况下,拣选人员以接力的方式来完成所有的分拣动作。在分拣作业进行的同时,我们将分拣作业单做分类处理,即在分拣的同时将货物按各订单分类。改进后分拣作业流程如图7所示。第二,行车路线聚类分析。297分拣时分类作业单—暂迤面呻嘁吵。_—_ i_—_I Ⅱ Ⅲ Ⅳ_一_——口觯①一触引口订单②一作蚓图6按货位分拣时分类的流程图图7 改进后分拣作业流程图

301 评论

寒风夜雨119

开题很好写的,报告也能搬忙

148 评论

生命若尘

1/48【题 名】基于multi-Agent的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作 者】李爽【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7Z).-189-1892/48【题 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及其选择【作 者】贾兴洪【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7Z).-141-1423/48【题 名】城市连锁起市配送中心的发展及其规划【作 者】李翠芝【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7S).-124-1254/48【题 名】连锁商业配送中心规划决策分析【作 者】张毅[1,2] 李金辉[1] 邢占文[2]【刊 名】江苏商论.2007(4).-16-175/48【题 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控制新方法【作 者】顾淑红【刊 名】商业时代.2007(10).-17-186/48【题 名】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策略研究【作 者】杨国军 钟立群【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5S).-48-487/48【题 名】浅议物流配送在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中的应用【作 者】赵兴艳【刊 名】中国市场.2007(2).-22-228/48【题 名】论新时期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作 者】王颖【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12Z).-161-1629/48【题 名】我国零售连锁业中协作型直通配送研究【作 者】但斌 孙家文【刊 名】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2).-14-1710/48【题 名】连锁门店选址与配送中心选择联合决策的f-MIGP模型【作 者】关志民 陈兆春【刊 名】控制与决策.2006,21(12).-1397-1401,140611/48【题 名】我国快餐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思路【作 者】刘致良【刊 名】特区经济.2006(10).-226-22712/48【题 名】问题与对策:我国连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作 者】李曙明【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07X).-92-9313/48【题 名】汽修连锁企业配送与相关财务会计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作 者】张岚【刊 名】财会研究(甘肃).2006(10).-38-3914/48【题 名】用SuperMap Object开发基于GIS的连锁店配送信息系统【作 者】尹涛【刊 名】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7).-3189-319215/48【题 名】中式正餐连锁配送与其他业态业种连锁配送的比较【作 者】付岗 廖洪柳 王常红【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6X).-251-25116/48【题 名】连锁百货业:配送方式亟待改变【作 者】王彦嫣【刊 名】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9).-44-4517/48【题 名】考虑反向物流的连锁经营配送路径的优化设计【作 者】江玮璠 何建民【刊 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5).-609-61218/48【题 名】基于网格计算的商业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信息处理【作 者】伍汝祺【刊 名】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5).-32-3519/48【题 名】Voronoi分割模式下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 者】严洁云 石松 肖桂荣【刊 名】计算机应用.2006,26(5).-1202-120420/48【题 名】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策略分析【作 者】陈刚【刊 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4).-143-14521/48【题 名】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作 者】王杨【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12S).-156-15722/48【题 名】基于电子商务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体系框架探讨【作 者】彭鸿广【刊 名】商业研究.2005(20).-203-20623/48【题 名】基于GIS的连锁企业商品配送服务【作 者】王远飞[1] 朱海燕[1] 叶雷[2]【刊 名】测绘科学.2005,30(5).-62-6424/48【题 名】2005年中国邮政在农村建7万处农资连锁配送点【作 者】无【刊 名】农药.2005,44(6).-253-25325/48【题 名】连锁经营商品配送发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作 者】向宏志【刊 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2).-161-16326/48【题 名】7—11连锁便利店物流配送体系研究【作 者】许利华【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2).-84-8527/48【题 名】讯宝科技部署WLAN企业移动解决方案——苏果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实现高效物流管理【作 者】无【刊 名】计算机与网络.2005(1).-50-5028/48【题 名】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作 者】张玉刚【刊 名】商业研究.2004(5).-168-17029/48【题 名】连锁超市配送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与实现【作 者】欧广宇 曹渠江【刊 名】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26(3).-271-27430/48【题 名】试析我国连锁企业配送中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 者】欧阳泉【刊 名】价格月刊.2004(5).-35-3631/48【题 名】配送中心建设及服务创新——我国连锁企业经营战略【作 者】雷雯霏 王明明【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3(12).-42-4332/48【题 名】突破瓶颈全面推进——双汇集团实施商业连锁配送系统体验【作 者】郭红【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3(8).-10-1133/48【题 名】连锁书店配送系统的合理规划问题【作 者】吴赟【刊 名】出版发行研究.2003(4).-36-3834/48【题 名】论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的构建【作 者】陆淳鸿【刊 名】商业研究.2003(5).-153-15435/48【题 名】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中心建设关键问题的探讨【作 者】霍红[1] 霍岩[2]【刊 名】商业研究.2003(4).-56-5836/48【题 名】华夏陶瓷博览城南国连锁配送中心成立【作 者】无【刊 名】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4).-12-1237/48【题 名】我国连锁商业配送中心的沿革与发展【作 者】王焰【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3(3).-19-2138/48【题 名】连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问题及其对策【作 者】刘培松【刊 名】经济管理.2003(11).-76-7839/48【题 名】建好配送中心拓展连锁经营【作 者】邱坚【刊 名】江苏商论.2003(2).-14-1540/48【题 名】国内外连锁业配送中心的比较分析【作 者】徐杰 汝宜红【刊 名】交通企业管理.2002(9).-28-2941/48【题 名】论物流配送是连锁经营成功的关键环节【作 者】梁红岩【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2(4).-50-5242/48【题 名】突破连锁配送瓶颈【作 者】王焰【刊 名】商业时代.2002(07A).-5-643/48【题 名】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作 者】韩晓莉【刊 名】商业研究.2002(6).-141-14344/48【题 名】全国经贸工作会议确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是今年重中之重【作 者】无【刊 名】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6).-8-945/48【题 名】连锁经营的商品配送模式分析【作 者】王文莲【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2(3).-18-2046/48【题 名】超级专业店的连锁经营与配送中心的配置决策【作 者】龚树忠[1] 张闯[2]【刊 名】财经问题研究.2002(4).-69-7147/48【题 名】管好物流配送发展连锁经营【作 者】李志峰【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1(7).-21-2248/48【题 名】配送是图书连锁经营的基础—关于上海图书配送跨越发展的启示【作 者】蔡国诚【刊 名】出版广角.2001(12).-53-54

242 评论

相关问答

  • 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论文答辩

    给您提供《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现状分析》这方面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随着连锁零售业的发展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连锁零售业物流正不断完善,许多连锁零售业将目光关注

    威斯东wisdom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连锁企业市场策略研究论文

    肯德基能在中国快速发展和其网络化、标准化的连锁经营是密不可分的,肯德基在连锁经营模式上,实施 直营连锁 与 特许连锁 两条腿齐头并进的提速战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

    清砖淡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毕业论文大纲

    我发些给参考下吧,至于要怎么写就得看你要怎么写了,主要还是要老师那边同意的,以下的你看看参考参考吧!或许对你有用,希望能帮到你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一)主要任

    就是不高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论文答辩

    我发些给参考下吧,至于要怎么写就得看你要怎么写了,主要还是要老师那边同意的,以下的你看看参考参考吧!或许对你有用,希望能帮到你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一)主要任

    可乐你不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鲜花配送市场策略研究论文

    太笼统,具体需求是什么?

    夏香林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