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3

午夜的咖啡香
首页 > 职称论文 > 全面预算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oyobear1988

已采纳

我好想杀了王丹啊

296 评论

汀汀20082008

摘要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领导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认识,从而导致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停滞不前,使企业的管理效果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无法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企业要做好制度的管理,人才的综合培养,建立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使预算管理发挥它的价值。

关键词 :健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策

我国现今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体现出全面预算的有效运用可以使企业实现良好的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战略目标,以企业的经营管理为核心工作,使全面预算在企业的管理中发挥最大的效果,而且全面预算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并且能够使企业的制度管理更加规范化。因此,全面预算在各部门之间起到协调作用,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效能,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全面预算管理内涵与发展

1.全面预算管理内涵在企业的发展目标过程中,全面预算的应用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并且能够降低企业成本的预算,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强调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整个过程的预算管理,在预算管理中的对象并指向单一的部门,而是将企业的各部门与全部员工都归纳到管理对象中,管理对象包括全员,全员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对预算目标进行分解,有效提高员工成本管理意识。2.全面预算管理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企业管理一直应用前苏联的管理模式,之后随着变革我国企业将西方的管理会计模式与自身的经营情况进行相结合,使预算管理方面的发展更加深入,并形成了我国责任成本预算制度。我国的经济体制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改变,并在《公司法》颁布后全面借鉴西方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二、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我国的市场机制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使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经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很多企业已经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并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提高,企业要顺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对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如果企业只是原地踏步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步伐,那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确定预算管理的工作目标,提升全面预算管理使用的积极性。

三、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全员性预算管理的重要体现之一是全员性,而大部分企业都缺乏全员性,具体体现是:大部分企业没有成立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将预算直接归到财务部门,领导对于预算管理没有重视,使预算缺乏权威性。再者,预算管理只有管理者与财务部门能够接触到,甚至只归纳到财务部门,这就会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从而导致财务部门加班、孤军奋战,部门之间产生矛盾互相拆台,这就很容易使预算失去基层的第一手资料,缺乏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又脱离了部门之间的相互帮助,最终使预算从基础就失败,从而影响后续的工作内容。2.缺乏市场调研和预测全面性是预算另一种性质的体现。需要企业对内部因素进行详细的考虑,对外部环境做出适当的分析,分析预测过程一定要细致、科学,以此来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由于大部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与预测缺乏,只是进行机械性的预算,与此同时,要重点考虑销售的发展方向、客户需求、材料缺少、市场上的变化等因素不做出科学的预测与调研,只是盲目的生产,最后会导致产生堆积。使企业走向另一方向,企业全面停产。这种无科学预算分析、无风险防范等情况在大部分企业中还存在着。3.预算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预算考核的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大部分企业受到传统机制的影响,指标在选择上缺乏全面性和相关性。4.预算体系不完善,预算辅助工具欠缺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涉及到各个部门,因此,需要各部门与全员都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当中,同时由于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使预算管理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如果,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企业无法及时做出相应的协调,再加上预算管理方法不科学,使企业发展中的变化无法体现出来。

四、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措施

1.工作人员管理意识的提高,从而保证全面预算的全员性在企业管理中由于全面预算体现出了全员性的特点,所以,全面预算关系到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科学管理、社会和谐等。良好的企业文化理念可以帮助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并且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栏、网络和全体大会等方法,将全面预算的制定、执行和参考结果,在企业活动中进行公布,从而可以提高员工参与全面预算工作的积极性。

2.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企业的管理中全面预算占居重要的地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很高,必需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将企业的技术、人力、经营和财务等结合在一起,因此,体现出预算管理人员掌握理论知识与经验的重要性。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例如可以为员工提供学习与进修的机会,或者是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鼓励,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员工业务能力水平。

3.对外部环境进行调查和预测企业要尽快适应现今市场经济体制,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顺利生存下去,企业要重点关注对市场和客户调研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做到信息详细、准确,并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同时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4.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全面预算的特点要求指标在设计方面要体现出全面性,这就说明预算的考核标准包括内部与外部因素,因为指标之间是相互依存并且影响的,最后使企业的预算达到整体上的平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实践经验去探索、去总结,从而防止指标设计的'瑕疵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

5.加强全面预算控制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非常重要,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严格执行会计管理制度,并且企业要完善责任制度,使结构清晰与权责分明,加强全面预算的执行效果,其次对全面预算的编制流程进行优化。企业的全面预算目标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中心,不能偏离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五、弱化预算考核

企业的管理者通常会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考核,但是,通过研究表明:单一的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进行绩效考核,会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会使企业的各项指标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所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策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能够完全决定企业的发展与绩效的考核;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来讲只是一种有效的战略措施,主要的目的是统一企业的上下思想,有效保证公司的执行与理解存在一致性。所以在业绩考核方面,适量的弱化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主要地位,对企业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现代化模式在不断的提高,使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企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企业要想在顺利的发展,有必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企业要坚持不懈对内部管理模式进行优化,那么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考核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顺利进展的基础,再加上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正确的管理理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内部基础,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参与,员工自身要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企业只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内部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桂霞.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4,(32):53~55.

286 评论

天真真切切

文 献 综 述——浅谈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摘 要:从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将根据不同专家、学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地位的阐述,说明预算管理在国家及企业管理中作用。然后,对我国现今的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我们有必要针对具体的公司进行分析的结论。关键字:预算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涌现。企业集团管理不能仅限于集团总部,还必须关注对其子公司、分公司以及其他成员企业的管理与控制,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十分重要,集团企业财务控制的实施需要总部对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计划、监督、检查和考核,而预算管理是这些工作的核心。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在美国90%以上的企业都要求实施预算管理,欧洲一些国家甚至要求100%的企业都做预算。在我国,财政部于2002 年4 月发布了《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由于是指导性意见,不具有强制性,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执行。2007 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自2007 年6 月25 日起实行。其中《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第四指出:“企业财务预算实质是企业预算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战略规划,对预算年度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推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即要求中央企业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该办法具有了一定的强制性,但仅仅局限于中央企业,并且办法初衷是如何计划和控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并没有形成企业的主体意识和管理思想。我国大多数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企业预算管理仍然存在许多认识和实务的盲区,在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方面有待改善。很多企业尚未认识到实行财务预算管理不仅是管理方法的变革,更是管理思想、原则及基本理念的转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得出一个比较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预算管理体制。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预算的观念最早产生于1215年英皇签署的《大宪法》,《大宪法》中规定:英皇未获得议会同意不得征税。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关于的预算这个概念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想当然学术界对此也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表述。下面从中西方对预算以及预算管理的定义来理解其涵义。1、美国会计学教授Hansen和Mowen认为预算是制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面向未来的财务计划,它确定了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行动。2、在安达信的“全球最佳实务数据库”(Global Best Practice)中对预算的定义是: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管理,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3、在美国会计学者布洛切等著的《成本管理——经营控制与管理控制》中将预算定义为:预算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数量计划,确定企业在预算期内为实现企业目标所需的资源和应进行的活动,包括计划活动的财务和非财务两方面。4、中国财务部在其下达的文件中将预算管理定义为: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一边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 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而财务预算是在预算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5、由财务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编的《财务成本管理》中对预算的定义为:预算是计划工作的成果,它既是决策的具体化 ,又是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传统上被看成是控制支出的工具,新观念将其看成是“使企业的资源获得最大生产率和获利率的一种方法。”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管理理论不断创新,预算管理的内涵也有很大的延伸,它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而是兼具资源分配、控制与激励和考评的全面管理体制。并且要求企业越来越重视整体发展战略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性作用。在此,我们可以对现今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进行概述,即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对与企业的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动及其制度安排,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监控与考核的全过程。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学者所研究的重点不同,大家对预算管理的作用理解也有着不同侧重点。刘德华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进行的阐述,主要内容为:1、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全面预算管理是涉及融资、投资、生产经营及财务的系统工程,它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考核评价等环节,是企业战略与日常经营的链接点。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让企业所有的资源达到最合理配置,有计划地高效、协调开展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其意义十分广泛。首先,全面预算是一项科学的控制行为;其次,全面预算管理为管理信息网络化提供了节点;再次,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确定了预算方案的准确性;最后,全面预算通过提高绩效考核的效率、加强风险控制、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公司战略管理水平。3、培养编制全面预算的人才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的必要前提。全面预算的编制和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工作,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引导、培训和学习,并不断充实、创新。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公司高层管理者,是全面预算的推动力,如果他们认识到位了、掌握了,消除了误区和盲区,全面预算管理才能落实到实处,才能实现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过渡。汪宝权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探讨》中说明了发展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企业集团实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因素:1.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所有人对企业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平台,有利于资产管理人履行企业管理职责,规范了经理人的管理行为,也有利于对经营者业绩的评价和考核。2.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企业执行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等都是子系统管理、部门单位管理,不能从企业战略高度上整合资源和聚合力量,只有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协调作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的贯彻执行和预定经营目标的实现。3.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解决困扰经营者集权控制与分权管理之间的矛盾,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也有利于企业经营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细化和落实企业的利润、资金、成本费用、业务量等目标责任,有利于挖掘企业资源潜力而实现协同效应。促进企业管理者加强基础管理,有利于发现管理中的漏洞,从而改进工作。虽然他们所研究的侧重带你有所不同,但是我可以总结出全面预算管理的总的作用为:1、全面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理论的重要发展与完善,具有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三全”特性,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2、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远景的具体实施。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整与控制;同时也是战略远景的进一步落实,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3、全面预算整合了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体现了资源的聚集整合性和管理的协同性,有利于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提升企业价值。三、我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综述,我可以从中得出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实状况,我将在下面针对不同学者、专家的观点进行简要概述:彭成勤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中阐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全面预算一般应建立最高管理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董事会领导下工作。而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由财务部门负责。这一方面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预算的独立性。有些企业形式上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但未能履行预算管理机构的职能;作为预算执行机构的各成本中心本应是预算编制的基础单位,但预算部几乎包揽了绝大部分的预算编制工作,其他预算执行部门不参与或很少参与预算编制工作。(二)预算目标方面的不足企业忽视发展规划与年度预算的衔接,导致预算目标与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脱节,预算目标下达时点滞后,或预算编制的不及时,或预算编制和执行甚至会先于预算目标的下达,直接导致预算的不准确性;预算执行部门对预算目标缺乏全面了解,导致预算认识偏差;预算编制时,对内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重视不够,导致预测偏差较大,不切实际的预算目标,有可能导致短期行为。预算以单一财务目标居多,而对影响财务目标实现的经营目标缺乏一个合理的考核指标,从而使得财务目标的实现是一种短期行为,失去了长远的支持力量。(三)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预算编制是企业整个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关键环节。企业采用编制预算的方法不同,对预算目标的实现和效果就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西方国家编制预算时经常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和概率预算等方法,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对应不同的经济状况。而我国多数企业均采用增量或减量预算编制方法,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企业应按照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在编制预算时,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必须因地制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不能将预算编制方法单一化、模式化。(四)预算管理缺少事中控制预算管理一般仅年初制定了年度计划,年度中期和期末再开会总结一下,但在中期缺少及时控制。预算管理手段还不先进,管理制度不完善,以事后控制为主,缺乏事前、事中控制。预算分析仅限于财务数据对比,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缺乏问题的原因剖析、改进方案的追踪反馈等。(五)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考核指标的设置,比较重视财务业绩指标的考核而忽视了非财务业绩指标的考核;考核和奖惩措施不到位,导致企业预算目标无法很好实现。预算考核未落实到具体责任中心,薪酬激励与公司预算目标不匹配,预算目标与考核“两张皮”。 考核方有时根据自己主观判断人为调整指标,挫伤了被考核方的利益,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李晓鹏在《如何加强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对我国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如下:(一)预算编制复杂漫长,缺乏准确性许多大型企业全面预算编制周期过长,而且全面预算流于形式,使其执行结果与年初的预算目标相去甚远,已经失去对企业经营的指导作用,导致企业各部门对全面预算失去信心,敷衍了事。(二)全面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很多企业虽然执行了全面预算,由于高级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致使预算机构设置不全面、预算严肃性较差、预算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及信息化投入不足等。(三)缺乏全面预算专业管理能力建立一套真正适合企业的有价值的预算管理体系,企业需要一批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集团的专业人才只是集中在集团总部,而不能延伸到集团下属的具体管理业务单元。专业能力不足导致预算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和指导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以日渐发展,并越来越完善,但是还是存在这许多的问题。四、国外对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的发展预算管理同其它理论或学科一样,也是伴随实践活动的需要,特别是企业管理实践的需要,经过许多人探索、总结和研究而逐步形成和发展期来的。预算管理在西方企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始于19世纪末,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个阶段:⑴成本预算管理阶段美国是最早将预算作为管理手段应用于企业的,它被首先应用于广告费分配 (APPropriation)上《》。1911年,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借鉴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一些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等专门方法运用于产品成本控制,这就是预算管理思想和方法在美国企业运用的最初形态。1921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案》(The Budget and Accounting Act),该法案实施后,效果良好。1922年,麦金内 (McKinney)出版了《预算控制》一书,将成本预算管理理论和方法从控制角度进行详细的介绍,标志着成本预算管理理论开始形成。1925年德国在其所著的《工业成本计算》一书中论述了企业经营计划的内容。1930年,他又出版了《企业经济计划—商业预算》一书,进一步丰富了成本预算管理理论‘2’。在预算管理的产生期,成本预算主要作为产品成本和费用控制的管理手段,并从属于企业的会计体系,具有狭隘性。⑵财务计划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企业预算管理先后受到会计理论及其他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在内容、方法上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预算管理吸收了自20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些专门用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方法,建立起了许多量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帮助管理.当局进行预测、决策、组织和控制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变动成本计算法、盈亏平衡分析、弹性计划等,特别是盈亏平衡点分析理论的形成,成为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和控制的重要依据。此阶段的预算管理,在内容上大大超出了成本预算的范围,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成熟,我们将其称之为“财务计划”预算管理阶段。财务计划相对于成本预算,大大强化了其协调功能,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雏形。⑶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阶段早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经济衰退给美国许多工商企业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但一些大公司如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通用电器公司对这一次危机做出了反应:发展了一套能够按照仔细预测而得到的需求量来规划和调整其产品流量的方法和分配资源的程序,预算管理的内容向业务领域延伸,财务预算逐步发展演变为全面预算这一综合性的管理系统。钱德勒在其《看得见的手一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中对全面预算管理在美国企业最初运用的功能、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在西方现代工商企业的成熟与发展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3’。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4’。⑷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阶段全面预算自加世纪20年代运用于西方少数大型工业企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至加世纪60年代则几乎成为西方所有大公司内部固定的绩效合同(Fixed performance contract)【”,20世纪70年代初,接受了更精细财务勺11练的新一代企业领导人更是依赖于财务预算目标和激励来驱动绩效的提高,从而取代了诸如生产效率和营销效率之类的指标。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企业领导人开始意识到:预算管理是一把双刃剑。瑞典商业银行等一批企业的成功管理实践,促使人们对传统的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反思,人们意识到预算管理必须突破片面追求短期利润的短期思维,以战略为导向,将信息技术网络、流程再造、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等新兴的管理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重新焕发其生命力。因而,在西方的预算管理理论和实践中,以战略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思想逐渐取代传统的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思想,正如英国GKN集团给预算重新所下的定义:“预算不是会计师为会计目的而准备的会计工具,而是为确保集团战略目标实现的组织手段”‘7’。五、现代西方全面预算管理综述著名管理学教授David Otley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系统之一。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对美国400家大型公司的调查研究表明,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型美国公司都运用了全面预算管理这一方法。可以说,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经验已经很成熟,尤其是在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方法方面值得我们效仿。1..在西方企业预算管理中,预算目标通常有主目标和从目标之别企业预算目标在理论上可以作出各种不同的划分,但在实践上,企业预算的总目标总要依据其性质、时间和规模,在企业组织内的各个等级层次和部门之间被分解,以使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层次都能在相应的业务、职责和权限范围内,为实现企业总目标做出贡献。另外,西方企业在制定长期预算的具体目标时,组织目标和人事目标都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在日本和德国的企业中,人事目标及其预算很是受到重视。组织目标包括企业规模扩大、经营方式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人事目标包括员工素质、素质结构、职工培训、劳动方式调整等,这些目标都应有相应的正式预算来保证。2.国外企业预算的编制技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对企业内部预算单位的设计与规划企业内部预算单位的划分与确认,涉及到企业组织形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和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2)确保预算弹性尤为重要企业必须使各种预算富有较大的弹性。目前,美国、日本和西欧的许多企业,已不像过去那样只有一个预算,而是在每一个方面都制定几套方案,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比如某企业制定三套短期预算:一是“激进的”预算;二是“基本的”预算;三是“保守的”预算。(3)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预算管理过程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往往事前考虑的各种假设条件或目标要进行修改,利用计算机编制预算,可以把各种需要修改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并可以很快得出各种不同的预算方案。世界上最早的企业管理软件是1957年在美国出现的,称为制造资源预算系统(MRP),这个系统实现了资金和物流的统一管理。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生产过程的调整、竞争空间的扩大等等,促成企业资源预算系统(ERP)应运而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E-budgeting技术使得企业可以设计一个预算网络系统,整体企业集团以及所属分公司可以通过网络进入预算编制系统,使预算管理更有效率。如今,越来越多的预算软件应用于预算管理中,并且软件集成能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指标上表现良好,是我国需要学习的地方。六、结论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一个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预算管理还不够成熟,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并且针对具体环境和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还要做好开展全面预算的宣传工作,使群面预算管理在各企业、单位得到应有的重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参考文献[1]刘德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代服务:中国科技信息. 2006年第15期.[2]汪宝权.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探讨.财会. 2009第2期.[3]彭成勤.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商业经济. 2009年第四期.[4]李晓鹏.如何加强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财经纵横. 2010.[5]小林健吾著.企业预算管理,台北:台华工商出版公司. 1998年.[6]钱德勒著.看得见的手一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 1997年.[7]周建勋.郑春菊.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会计之友.2009年第5期中:起11——止12页[8]赵晓娟.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建议.山西财税:企业视角.2009[9]程隆云.何鹏.机遇战略和组织的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Commercial Accounting 2009•7•14期:起50——止51页[10]胡如月.关于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关系的探讨.经营与管理..第16卷第9期:起22——止23页[11]魏春奇.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会计之友.2007年第10期上:起10——止11页[12]赵静.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交通会计.第257期:起48——止51页[13]李雅珍.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科技信息.2009年第19期:起328——止378页[14]周先选.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方法.财经与管理.2009年第20期第209页[15]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杰里米•霍普,罗宾•弗雷泽.谁还需要预算.管理锦囊,2003年第4期.[17]Glenm A. Welscy. Budgeting: Profit Planning and Control, 5 edition,1988[18]Mka rA. Covaleski, John III, , Miehael . Budget Research: Three Theoretical PersPeetive and Criteria for Selective Integration. Jounr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03

86 评论

相关问答

  • 财务预算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企业预算的论文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

    蔷薇朵朵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全面预算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财务管理是企业执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谢谢你的阅读。 篇一 [1]丁兆君.我国财政权力结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

    妞妞宝贝81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全面预算管理论文答辩ppt

    1、首先,PPT封面应该有:毕设来题目、答辩人、指导教师以及答辩日期;2、其次,需要有一个目录页来清楚的阐述本次答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接下来,就到了答辩的主

    liyingyo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全面预算管理论文题目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你具体怎么谈,分析,完整这样一我才好帮到你你懂我意思

    HazimiYoYo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全面预算会计毕业论文

    摘要: 我国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使得我国很多企业的发展都面临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为了企业为了尽快适应新的会计制度,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也面临了新的挑战。本文中,

    钮咕噜嘟嘟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