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3

Zzzz将将将
首页 > 职称论文 > 国际展望杂志社总编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暖暖滴嗳

已采纳

铁血论坛有人说过不过现在被删掉了大概意思是国际展望的刊号被同时应用于其它三个别的刊物上,因此是涉嫌偷税漏税而被停,并非是大家先前所猜测的言论不当或者是泄密! 一个好的杂志就因为一个小小的刊号被禁止发行,实在令人痛心!真实原因是否如此那就不得而知了 .

204 评论

芒果东瓜酱

歼-10的项目验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由成都飞机公司和第811飞机设计所基于流产的歼-9型战斗机进行设计。原歼-9项目是为设计一种速度达到马赫带鸭翼的三角翼空防型战斗机,其作战目标是原苏联的米格-29和苏-27。最初的计划要求,后来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1988年重新将这款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定位在一种采用新技术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上,以替换中国空军庞大的歼-6、歼-7和强-5机队,并有效应对当时同类型的西方战斗机。 虽然中国和以色列官方都否认双方在新型战斗机的研发上进行了合作,但普遍的猜测认为,在美国于1987年向以色列施压,促其放弃了国产“幼狮”战斗机项目后,以色列将该项目的先进研究成果转让给了中国。并且,非官方的中国媒体也声称歼-10/“幼狮”确实从一开始就是中以两国的共同研究项目。但是,考虑到两国不同的政治背景和歼-10与“幼狮”不同的作战需求,似乎又不能肯定双方存在过合作。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空军追求的是空防型战斗机,而“幼狮”的设计重点是对地攻击,空战能力只是其次要考虑。同时,中国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尺寸要大于并重于“幼狮”,以充分利用其推力为吨的发动机。“幼狮”采用的发动机是推力为吨的普惠1120型发动机。除了以色列的“贡献”,装备了F-16A的巴基斯坦空军也有可能向中国提供了部分先进技术信息。 歼-10的首架原型机可能于1996年中期就首飞了,而中国官方报道的首飞日期是1998年3月23日。但实际上,在后一个日子上天的是经过重大改进的3号原型机。为向项目发展提供样机,共生产了五架供飞行测试的原型机(机号1003-1007)和两架地面测试平台(机号1008-1009).两架预生产型歼-10中的首架于2002年6月28日首飞成功。 从2003年2月开始,至少七架(机号1010-1016),也可能是10架预生产型歼-10(可能没有装备雷达)陆续提供给了中国空军。其中的几架目前正由中国空军的作战部队进行作战测试和评估,而其余的几架则留在位于陕西阎良的中国空军试飞训练中心用于最后的项目发展阶段。 据报道,歼-10的飞行测试于2003年12月全面完成,并获得了生产许可证。首批50架歼-10A可能已经开始生产。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可能归驻中国西南、印度当面的第44航空师)将于2005年底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估计中国将生产至少300架歼-10,但这一数量仍只能是其空军装备的数千架歼-6、歼-7和强-5中的一小部分。据称,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歼-10月产量为两架。 作为单座歼-10A基本型的补充,一种双座的改型(歼-10B)也于2003年12月进行了首飞。改进机加长了机身,以容纳后座舱和增大机内油箱的载油能力。改型机的外观特征表明该机并不是教练机,而是意在发展一种新的打击型战斗机,或者是歼-10的电子战和防空压制型号。 和印度的“光辉”一样,中国也计划发展新型战斗机的海军型(歼-10C),。据称,中国海军更希望装备一种双发动机舰载战斗机。因此,歼-10有可能重新设计,并使用两台俄罗斯克里莫夫公司的RD-93型发动机。考虑到海军型战斗机的采购量有限,因此该方案无疑效费比欠佳。中国海军为此更倾向于使用俄罗斯的苏-33。 除了满足中国空军自身的需求,歼-10(外销型)极有可能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从目前来看,中国没有将歼-10推向国际市场的明显迹象,该机也没有在国际航展上露过面。 总体布局 歼-10沿袭了“幼狮”式战斗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设计时的气动布局,但为了满足中国空军的要求而进行了修改,采用了中国新型战斗机最初设计时的大尺寸和大重量。 在对“幼狮”战斗机的近耦合鸭式布局进行改进之后,歼-10放弃了“幼狮”的水平尾翼,而采用大三角翼加鸭翼布局(翼展比后者长一米多,翼面积增加15~18%)。但同时,歼-10保留了“幼狮”(还有瑞典的“鹰狮”)采用的活动翼面技术:外翼前缘为机动襟翼,固定内翼在全动鸭翼的配合下产生绝佳的气动性能。常规飞机的水平尾翼位置被三角翼后缘的四块活动副翼所占据。翼尖部分没有设置用于轻型空空导弹的挂架,这一点与“幼狮”和“鹰狮”不同。 歼-10布局最为称道之处是它的翼身融合。通过精心设计主翼与机身中部结合处的曲面,既增加了机内容积(用于载油、装备,以及为尔后发展预留空间),也有效利用了它带来的空气动力增升效果。主翼后部机身两侧没有安排其他结构,这再次体现了翼身融合的设计理念,只是在尾喷管前端机腹下加装了两片外斜腹鳍。这两片腹鳍用于战机大迎角飞行时,配合高大的垂直尾翼保持飞机的稳定性。与“幼狮”相同的是,歼-10也设计了四片减速板,其中两片位于机身上部主翼后方,其余两片仅位于机尾下部腹鳍之间。 除了机翼,歼-10与“幼狮”的另外一处重大不同在于进气道。“幼狮”的进气道与F-16类似,为固定几何形状。而歼-10采用的是带中心激波锥的二维可调式进气道,这种带调节板的进气道布局与F-4“鬼怪”Ⅱ有些类似。只是歼-10将“鬼怪”的进气道平移至机腹下,由调节板(位置在边界层分离板的后方)构成进气道的前部,这为发动机提供了不同飞行状态所需的气流,更加适合高性能空空作战。此外,可调节进气道所增加的高效整流压缩能力(在马赫时为5%,在马赫增加至15%,在2马赫时为25~30%)极大地提高了飞机超音速飞行时的发动机推力,从而使飞机获得更好的爬升和高速性能。这种进气道布局的不足主要包括隐身效果欠佳(这也是所有机腹进气道布局飞机的通病)、重量偏大且结构复杂(F-16为此增重80~100公斤)和生产费用增加,同时调节板的动力和调节系统还加大了飞机的维护负担。 适合超音速飞行的气动布局、强劲的发动机和可调节式进气道使歼-10最大速度能够达到马赫,大于“幼狮”宣称的马赫。歼-10的高超性能集中于空空作战,因此无论是执行空防还是截击任务都将是一把利器。 考虑到中国明显地将美国战斗机视为其主要空中威胁,加之美国的战斗机设计一直强调夺取空中优势的能力,因此不难理解中国要将空空作战能力(包括进攻和防御)视为其战斗机发展的主要需求。同理,歼-10在结构设计上强调机动过载要达到9G(所有最新型战斗机都追求的目标),这无疑体现出中国空军要求这款新型多功能战斗机要在制空作战中技压群芳,至少要达到F-16最新型号的性能。 歼-10为放宽静稳度设计,并采用四余度线传飞行控制系统。这是中国战斗机首次采用这种当前最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中国空军使用一架经过特殊改制的歼-8Ⅱ技术验证机测试经过重新设计的线传飞控系统,这显示出歼-10的线传飞控系统应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产物。 推进系统 至少歼-10的首批生产型将采用久经考验的俄制AL-31FN涡扇发动机。苏-27家族也采用了AL-31系列发动机,不过FN型增加了一个经完全重新设计的检修舱。这一检修舱的设置是标准的俄式风格,在最初的AL-31型号中位于发动机上方,还包括部分压气机上部机壳的外侧位置,但FN型的检修舱则调整到与西方战斗机发动机检修舱同样的位置,位于发动机和压气机下部机壳外侧的位置。 除了歼-10原型机和预生产型使用的发动机外,据称俄罗斯于2001年一次性向中国提供了54台AL-31FN(另有渠道报道说是100台)。这些发动机用于首批生产型歼-10。但俄罗斯拒绝向中国提供该型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基于这个原因,中国正在研制可以替代AL-31FN的国产发动机。不过,即使所有的歼-10都将使用AL-31FN,中国也将寻求一种更加先进的改型,其最重要的技术要求当是配备轴向360度矢量喷管,以提升飞机的机动性能和发动机与机身有效配合带来的推进效能。这种发动机曾经在1998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露面,俄罗斯明显是领会到了中国对发动机的潜在兴趣。实际上,被西方奇怪地忽视了的发动机矢量控制技术却在亚洲得到了广泛欢迎,它首先被印度空军装备的战斗机采用,接着是马来西亚,而现在可能是中国。 把目光投向未来,中国可能最终采用“土星”公司的AL-41型发动机。目前,该型发动机正在为俄罗斯下一代的战斗机进行研制。AL-41的体积可能与AL-31相同,但推力要增大30~40%。因此,AL-41可能成为未来歼-10型号的潜在选择,并使其具备与同在概念验证阶段的F-16Block60相同的作战能力。 目前,强劲且省油的AL-31FN为歼-10在空战中发挥高超性能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无论是在高速、大爬升率飞行,还是在大过载机动时都勿须担心发动机停车。该型发动机由于油效比极高,因此使战机在执行远程渗透任务时同样表现不凡。加之歼-10具有容积达5000升的内置油箱,这虽然比加两个保形油箱的F-16要少700升,但战机仍能够在携带较大载荷的情况上达到一个理想的作战半径。歼-10还能携带三个副油箱,虽然目前尚不具备空中受油能力,但据悉中国已有开发歼-10空中受油能力的远期计划。 由于俄罗斯拒绝提供AL-31FN的生产许可证,而且考虑到中国一直在努力实现装备采购的国产化率,因此歼-10极有可能将在未来采用一种国产发动机,如黎明发动机公司生产的WS-10A。但目前知道的信息仅包括WS-10A的推力水平(与AL-31相近)和布局(双轴小涵道比并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并且黎明公司已计划在该发动机上加装矢量喷管。 座舱和航电设备 歼-10的单座座舱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的全向视野,这比以往继承前苏联设计风格的中国战机进步了不少。飞机的航电设备采用了符合西方机工程原理的设计组合:大屏幕抬头显示仪、三台液晶多功能平显,油门和推杆控制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先进的自动航行和气象数据计算机和头盔瞄准具。虽然这些产品的提供商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头盔瞄准具已经基本能够确定将采用国产型号,由洛阳航空设计所设计生产。 歼-10采用一种多模“边扫描边跟踪”雷达。为获得订单,以色列埃尔塔公司推出了其EL/M-2035型雷达,而俄罗斯公司则为中国空军提供了一系列选择,其中包括他们正在使用的部分雷达(如同相加速器公司的“珍珠”,这种雷达是装备歼-8ⅡC的甲虫-M型雷达的改进型)。中国国产JL-10A型雷达也是一种选择,但目前不知道它的研制进度是否能跟上歼-10的服役时间。由于歼-10的生产已陆续展开,因此它的雷达应当已经选择完毕,但目前仍没有与雷达具体型号相关的报道。 中国的歼-11(苏-27和苏-30)装备了一种高性能的红外搜索跟踪和激光测距一体化系统,这为战机提供了完全被动搜索和跟踪能力。歼-10自然也有可能装备一种同样或者类似的系统。但在歼-10的原型机和预生产型机上看不到用于容纳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球状结构,似乎也没有其他的机身窗口显示有内置的该类系统。 武器装备 歼-10装备了一门半埋入式双管23毫米机炮(俄制Gsh-23型机炮的中国版),位置在进气口下方前起落架左侧。歼-10的机身下设计了11个挂架:六个在机翼下、一个在机腹下中轴线上、其余四个为机腹下方两侧半共开工的串联挂架(与幻影-2000、“阵风”和F-15E的机腹挂架配置类似)。中国官方尚未公布歼-10的外挂载荷能力,但估计为5500公斤。 根据照片可以看出,歼-10的原型和预生产型机大多挂载两枚PL-8(以制“怪蛇”Ⅲ)近程红外制导导弹。歼-10的武器系统还将包括已经在歼-11上使用的俄制空空导弹(R-73近程和R-77中程主动制导导弹),以及中国的PL-12中程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歼-10也可以携带国产和俄制的空地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包括鹰击-8K反舰导弹和新型鹰击-9反辐射导弹),以及非制导炸弹和航空火箭弹。 据报道,用于歼-10的导航和目标指示吊舱正在研发之中,这些设备可能与机炮对称安置在进气道的右侧。 技术和作战考虑 当获得有关歼-10的首批情报时,虽然西方国家知道它先进的气动布局和技术直接来自以色列“幼狮”战斗机,但还是认为它是一种轻型战斗机。实际上直到最近,大部分西方媒体在提供歼-10的评估数据时仍是基于“幼狮”战斗机的重量、尺寸和技术性能。 但在获得了准确的数据后,显露在人们面前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歼-10实际上是一种中型战斗机,在作战性能上类似于F-16C Block 50和幻影2000-5,或者更准确点说,就像单发的欧洲战斗机或“阵风”。因此,说歼-10与最新的F-16型号具有相当的作战能力一点也不为过,只是它的机身更大,并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歼-10最初的设计选择中,与当前西方战斗机设计思路不谋而合的地方得到了加强,特别是采用可调节式进气道。 歼-10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国产战斗机一样,当前最现实的问题是其航电设备和制导武器的发展进程和可靠性。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是数字线传飞控系统,它不仅存在着可靠性问题,而且在与满载现代航电系统的战斗机结合以后,它是否能够全面发挥潜能也将令人拭目以待。歼-10战斗机的解密让广大的军事爱好者兴奋不已,网络论坛上关于歼-10战斗机的讨论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但这次歼-10解密并没有同时公布其性能数据,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先前的媒体报道中发现一些端倪。 歼-10实力可能超越苏-27 歼-10是一种单发单垂尾10吨级轻型空中优势多用途战机,采用国际上新一代战机流行的机腹进气、双三角中单翼加三角前翼的近耦合鸭式气动布局,其优点是既能发挥三角翼飞机高空高速的优势,又通过前翼增加升力,保证中低空亚音速格斗的机动性并大幅缩短起降距离。据海外媒体透露,由于外形设计的特点,歼-10更突出低中速机动性能,即强调近距格斗、突出争夺制空权任务。 据透露,歼-10的前翼及主翼外部的后掠角大约在40-45度之间,这反映出歼-10更突出低中速机动性能,即强调近距格斗、突出争夺制空权任务。在机体设计上,歼-10采用与美国F-16战斗机近似的翼身融合设计,利于隐身和提高内部油箱的容量,进气道位于机腹部,其中有一进气锥,这种布局可以大大改善飞机的飞行性能。 据海外媒体猜测,歼-10的战斗力应该跟F-16 Block 50/52相似。不过据《解放军报》的报道,网友推测,歼-10的实力有可能超越苏-27。《解放军报》文章称:“指挥部通报:‘敌’4架第三代战机以密集编队突破我防空阵地。一声令下,两架歼—10战斗机风驰电掣直飞截击空域。很快,前方传来捷报:两架歼—10战斗机与‘敌’机在长空较量4个回合,均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开火,空战对抗取得全胜战绩。”从上述的报道中很多的军迷们都推测是两架J-10战胜了4架苏-27,理由是我军现役的三代机战斗机只有苏-27。 歼-10采用的哪种受油管? 在中央电视台的镜头中,出现了一架轰六加油机给歼-10进行空中加油的镜头。这个镜头引起了网友们对歼-10的受油管产生了好奇,歼-10战斗机使用的受油管是伸缩式的还是固定式的,使网友们在论坛里争论起来。有网友认为采用的是伸缩式的,不过更多的网友认为采用的是跟歼-8D类似的固定式受油管,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拆装。 更有网友将新华网披露的照片跟央视的截图进行对比,并且猜测在雷达整流罩和驾驶舱前风挡之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开口,这个开口是不是一种可拆卸式加油管的接口部位呢?网友还提出了佐证,英国1950年代研制的"掠夺者"攻击机,加油管就在差不多的位置上。 加拿大汉和评论认为,歼-10战斗机作战半径1100千米,接受空中加油后,航程可增倍。相当于可以从位于山东半岛的机场到福建飞个来回。 双座歼-10可承担对地攻击任务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称:"歼—10飞机分单座和双座两种,首批装备该飞机的空军航空兵部队,已成建制形成作战能力。"一般来说,国际上在研制第三代战斗机时会同时研究单座战斗机和双座同型飞机。三代战斗机的飞行性能比较好,一般的教练机无法让飞行员掌握其飞行特点,因此一般会让新飞行员在双座机上作改装训练。与此同时,双座型战斗机一般还拥有单座机的大部分作战能力,并且因为双人的优势而更加适合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因此有很多双座战斗机在战时也担负了攻击任务。由此看来,歼-10战机除了是一种空优战斗机外,还要执行类似苏-30MKK的对地攻击任务。 歼-10对F-16A/B构成空前威慑力 歼-10战斗机的部署,可以与Su-27/30战斗机形成高低搭配,改变了原来三代机与二代机进行搭配的局面,使人民解放军控制天空的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 据《国际展望》杂志引述,汉和防务评论总编辑平可夫认为,随著中国大陆歼-10的量产,对台湾空军的F-16A/B战斗机机队构成空前的威慑力。 汉和认为,歼-10A在研制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标准都是立足于赶超台湾空军F-16A/B战斗机的。经过综合评估,歼-10A战斗机在机动性、发动机推力方面已经领先F-16A/B战斗机。在武器装备方面,这两种飞机基本上装备了同一代空对空作战武器,歼-10A已经开始换装PL12主动雷达诱导空对空导弹。因此,在空战中,歼-10A与F16A/B战斗机在武器技术水平大致相当的情况下,机动性能的发挥将会起决定性作用。 汉和指出,歼-10A战斗机在机动性方面优于F-16A/B主要体现在以下若干领域。首先发动机推力不同。装备台湾空军的F16A/B战斗机使用F100-PW-220或者F110-GE-100发动机,最大后燃加力推力为10886公斤级别,更大推力的AL31FN发动机产生12500公斤的加力推力,这样装备AL31FN发动机的歼-10A已经接近F16C/D Blo ck 50/52战斗机的动力标准。假设歼-10A战斗机的正常起飞重量是10-11吨,那么配备AL31FN发动机的歼-10A战斗机的推重比将会达到1. 14,F-16A/B在无外挂情况下的推重比率可能只有1或者。 此外,由于歼-10A战斗机采用比F-16A/B更大面积的主翼和两个全动式前翼,歼-10A战斗机在作低空大仰角飞行时候可以获得比F-16A/B战斗机更大的升力系数,低速性能会好过F-16。 让广大军事迷望眼欲穿的我空军新一代战机——歼-10有消息了! 迎着新年的曙光,祖国蓝天翱翔着一群群威武的新式战机。首批装备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新一代歼-10战斗机的我空军航空兵部队经过科学改装训练,如今已成建制形成实战能力。记者近日从权威部门获悉,歼-10战斗机目前已批量装备部队,这对于有效提高我空军防卫作战能力、加快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巩固国防具有重大意义。 2架歼-10与4架“敌”3代战机较量4个回合,空战结果4∶0 日前,记者在西北某机场目睹了新一代歼-10战机叱咤长空的风采。蓝天白云下,两架铁灰色的歼-10战机短距滑跑,同时跃起。天空上,它们时而腾跃、俯冲,像鹰隼般迅猛;时而盘旋、翻滚,似飞燕般灵巧。这时,指挥部通报:“敌”4架第3代战机以密集编队突破我防空阵地。 一声令下,两架歼-10战机风驰电掣直飞截击空域。很快,前方传来捷报:两架歼-10战机与“敌”机在长空较量4个回合,均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开火,空战对抗取得4∶0的全胜战绩。 采用大量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创造共和国航空史上数十个“第一” 歼-10战斗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分单座、双座两种。为了它的诞生,我国军工战线的科研人员艰苦奋斗,采用了大量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创造了共和国航空史上数十个“第一”。我人民空军试飞员承担了数十项极限试飞任务,对数百个课题、数千个参数,进行上千架次的试飞检验,圆满完成了定型试飞任务,确保歼-10战斗机按时装备部队。 首批装备该机的航空兵部队已成建制形成实战能力 从超低空精确对地攻击到万米高空超视距空战,从单机、双机战术到大机群编队出动,一场实战背景的对抗在蓝天上演…… 据空军某部领导介绍,我国自行研制的歼-10战斗机批量装备部队以来,首批装备该机的我空军航空兵部队先后组织了战斗特技、对地攻击、单机进攻、双机空战、编队出击、导弹攻击和防御战术机动等课题训练,多次参加和组织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紧急机动、远程奔袭、空中对抗、海空联合作战以及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全员、全装、全要素、全过程对抗演练,创新出10余套克敌制胜的新战法,比原计划缩短一半时间形成实战能力。 空军有关部门介绍说,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实战性演习演练活动,参演部队适应复杂战场环境能力、战术素养和对抗水平都有新的提高,解决了一些技术和战术上的难点,武器装备全功能训练得到了深化,新装备的功能得到充分开发和使用,在电子对抗领域的训练又有新的进展。空军部队作战能力获得了整体提升。与此同时,通过组织师旅以上军政主官新装备集训以及各种全员性专业技术考核和练兵比武,广大官兵的理论知识和技战术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一大批业务骨干和尖子人才脱颖而出。 让广大军事迷望眼欲穿的我空军新一代战机——歼-10有消息了! 迎着新年的曙光,祖国蓝天翱翔着一群群威武的新式战机。首批装备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新一代歼-10战斗机的我空军航空兵部队经过科学改装训练,如今已成建制形成实战能力。记者近日从权威部门获悉,歼-10战斗机目前已批量装备部队,这对于有效提高我空军防卫作战能力、加快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巩固国防具有重大意义。 2架歼-10与4架“敌”3代战机较量4个回合,空战结果4∶0 日前,记者在西北某机场目睹了新一代歼-10战机叱咤长空的风采。蓝天白云下,两架铁灰色的歼-10战机短距滑跑,同时跃起。天空上,它们时而腾跃、俯冲,像鹰隼般迅猛;时而盘旋、翻滚,似飞燕般灵巧。这时,指挥部通报:“敌”4架第3代战机以密集编队突破我防空阵地。 一声令下,两架歼-10战机风驰电掣直飞截击空域。很快,前方传来捷报:两架歼-10战机与“敌”机在长空较量4个回合,均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开火,空战对抗取得4∶0的全胜战绩。 采用大量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创造共和国航空史上数十个“第一” 歼-10战斗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分单座、双座两种。为了它的诞生,我国军工战线的科研人员艰苦奋斗,采用了大量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创造了共和国航空史上数十个“第一”。我人民空军试飞员承担了数十项极限试飞任务,对数百个课题、数千个参数,进行上千架次的试飞检验,圆满完成了定型试飞任务,确保歼-10战斗机按时装备部队。 首批装备该机的航空兵部队已成建制形成实战能力 从超低空精确对地攻击到万米高空超视距空战,从单机、双机战术到大机群编队出动,一场实战背景的对抗在蓝天上演…… 据空军某部领导介绍,我国自行研制的歼-10战斗机批量装备部队以来,首批装备该机的我空军航空兵部队先后组织了战斗特技、对地攻击、单机进攻、双机空战、编队出击、导弹攻击和防御战术机动等课题训练,多次参加和组织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紧急机动、远程奔袭、空中对抗、海空联合作战以及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全员、全装、全要素、全过程对抗演练,创新出10余套克敌制胜的新战法,比原计划缩短一半时间形成实战能力。 空军有关部门介绍说,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实战性演习演练活动,参演部队适应复杂战场环境能力、战术素养和对抗水平都有新的提高,解决了一些技术和战术上的难点,武器装备全功能训练得到了深化,新装备的功能得到充分开发和使用,在电子对抗领域的训练又有新的进展。空军部队作战能力获得了整体提升。与此同时,通过组织师旅以上军政主官新装备集训以及各种全员性专业技术考核和练兵比武,广大官兵的理论知识和技战术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一大批业务骨干和尖子人才脱颖而出。 此前,记者在西北某机场目睹了新一代歼—10战斗机叱咤长空的风采。蓝天白云下,两架铁灰色的歼—10战斗机短距滑跑,同时跃起。天空上,它们时而腾跃、俯冲,像鹰隼般迅猛;时而盘旋、翻滚,似飞燕般灵巧。这时,指挥部通报:“敌”4架第三代战机以密集编队突破我防空阵地。一声令下,两架歼—10战斗机风驰电掣直飞截击空域。很快,前方传来捷报:两架歼—10战斗机与“敌”机在长空较量4个回合,均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开火,空战对抗取得全胜战绩。 歼—10战斗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分单座、双座两种。为了它的诞生,我国军工战线的科研人员艰苦奋斗,采用了大量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创造了共和国航空史上数十个“第一”。我人民空军试飞员承担了数十项极限试飞任务,对数百个课题、数千个参数,进行上千架次的试飞检验,圆满完成了定型试飞任务,确保歼—10战斗机按时装备部队。 首批成建制装备歼—10战斗机的我空军航空兵部队,先后组织了战斗特技、对地攻击、单机进攻、双机空战、编队出击、导弹攻击和防御战术机动等多个课题训练,多次参加和组织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紧急机动、远程奔袭、空中对抗、海空联合作战以及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全员、全装、全要素、全过程对抗演练,创新出多套克敌制胜的新战法,比原计划缩短一半时间形成实战能力。 迎着即将到来的新年曙光,共和国蓝天翱翔着一群群威武的新式战机。首批装备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新一代歼—10战斗机的我空军航空兵部队,经过科学改装训练,如今已成建制形成实战能力。记者今天从权威部门获悉,歼—10战斗机目前已批量装备部队,这对于有效提高我空军防卫作战能力,加快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迎着即将到来的新年曙光,共和国蓝天翱翔着一

203 评论

橄榄色的水

大凡军事爱好者都或多或少地看过或拥有军事类的杂志。

对于这些刊物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好是坏,大家早有论断。

估计每一位军事发烧友都是从《航空知识》、《舰船知识》、《兵器知识》这三大知识开始的。

想当年,市面上仅此三家而已,若想多看一点都很难找到其他的杂志。

而今杂志多了,但挑选的余地依然不大。

多数朋友对三者颇有微辞,认为它们经常老调重谈,毕竟它们只是科学普及型杂志,要顾及多数菜鸟的特点。

对于比较资深的军事爱好者,《兵器》(原名武器)、《现代兵器》、《现代舰船》、《国际航空》、《坦克装甲车辆》等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前面三个外,后者是专门的航空杂志,近年又不断分化出《航空制造工程》、《航空科学技术》、《无人机》等,除了一些军事航空内容外,有相当篇幅是民航。

因此,除了几个别的飞机发烧友外,一般的、还算是比较资深的军事爱好者是不会购买、阅读的。

在老牌的杂志苦苦挣扎之际,一些新兴的杂志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航空史研究》、《航空航天博览》、《海陆空天惯性世界》、《军事历史》、《航空周刊(月末版)》在红火了一阵之后,除了前者,即陈朴办的《航空史研究》消失外,另外三本还在苦苦支撑。

《航空航天博览》在前些年嫁接台湾省的《军事家》(英文名译为《全球防御》),只是里面的内容不符合大陆读者的口味。

至于《海陆空天惯性世界》(又名《防务》),说句实话,里面还真有文章可读。

例如,离子鱼、管带、挥戈、钱锟、高智等人的文章多属上乘之作。

不知销量为何上不去。

近年来,《国际展望》、《舰载武器》、《兵工科技》、《航空世界》《航空档案》异军突起,大有重新洗牌之势。

《国际展望》由原来的讲述国际关系的刊物,摇身一变成了比较受欢迎的军事刊物。

《舰载武器》、《兵工科技》依托资源与价格优势,在初级爱好者当中颇受欢迎。

《航空世界》1999年创刊后,因版面设计等问题,差一点玩完。

后来经东北的“大嘴巴鳄鱼”输血,挺过了难关,被《国际航空》杂志社重新收回。

贤庭居士在此重点谈谈《航空史研究》、《航空档案》。

提起《航空史研究》,就不能不谈及陈朴。

正是陈从原来的《武器》到了《航空史研究》后,才由一本从未见诸世面的小杂志,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刊物。

可惜好景不长,在出版到第87期后,便人间蒸发,读者们看到的也就是72~87期罢了。

后来陈朴创办了《战场》,但出版几本后,竟连他本人也不知去向。

《航空档案》在一年前的销量也不行,待大名鼎鼎的王辉到了该杂志社后,情况有了改观。

新设计的版面让人耳目一新,更可喜的是,资深航空迷盼望已久的,具有力度、深度的好文章、好杂志终于面世了。

涌现出了辛文、离子鱼、江雨、老毕、张明德、高智、潘文林等作者及其作品。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该杂志连篇累牍地刊登了屠基达院士的《超七史话》,成为研究FC-1枭龙战斗机的史料。

该刊在关注大型飞机方面走在了同侪的前面――多数军事、航空类杂志对此反应迟钝,反倒是相《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等作出了专题报道。

231 评论

扬州灰豆子

铁血论坛有人说过不过现在被删掉了大概意思是国际展望的刊号被同时应用于其它三个别的刊物上,因此是涉嫌偷税漏税而被停,并非是大家先前所猜测的言论不当或者是泄密!

86 评论

淡粉浅蓝

歼十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双座单发战斗机。被誉为第三代战机的杀手,其性能号称与F-16不相上下,但我认为,其是否具有可与世界先进飞机相媲美性能还要通过资料和实战性能分析得到。以下是其配置信息:最大马赫数2,全机大量采用钛合金、复合陶瓷、纳米技术纤维等,有效减少空重增加载弹量和隐身性能。 一杆式电控单元,可在大屏幕LCD(注意:是LCD)上调出作战参数和发射武器及操控。采用三级计算机系统负责飞控、武器管理、预警与探测和动态综合作战系统。 两种制式雷达,红外和常规。 全空域武器平台,包括短中远各型导弹及对地对海导弹与炸弹。 武器瞄准及飞控综合显示战斗头盔与操纵杆互连。关闭时可通过机舱LCD了解战斗情况。

98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际商报社总编辑

    1991年6月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1991年8月—1993年11月 浙江日报社1993年11月—1998年8月 国际商报社1998年8月—1999年10月

    好猫墙纸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紫光阁杂志社总编

    这是他们的微博链接紫光阁,看他们的头像下的介绍。 下面是互动百科内容: 《紫光阁》杂志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主管,为时政类党刊,月刊。创刊于1993年。创刊以来,《

    深夜地黄昏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国防杂志总编

    他们两个不但是很要好的文友,也是关系亲密的忘年交。 1、肖复兴 肖复兴,1947年出生,中国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州,现居北京,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现

    猫与老虎 1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国际展望杂志附赠海报

    就去看《舰载武器》吧,现在有些军事杂志总爱乱扯,误人子弟,《舰载武器》比较客观,有些文章还是直接翻译的外国的权威杂志,本书不单讨论军事,有时候还会有经济和资源等

    贪吃的晨晨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人大杂志社总编室地址

    通信地址: 北京市西交民巷23号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民大会堂南门)邮政编码: 100805

    小苹果花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