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9

兰生幽荣
首页 > 职称论文 > 品牌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甜甜不赖你

已采纳

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之影响The brand image purcha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behavior to the consumer林加琪Jia-Qi Lin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观光管理系四观二甲1094136121中文摘要品牌不只是识别企业的标示物,更是第一线的体验媒介(Schmitt,1999),消费者如何对产品产生知觉、兴趣,甚至是购买行为,都来自于消费者对品牌的概念、认知,这些认知往往来自于企业为品牌所做的营销活动,所投入的营销活动就宛如企业与消费者间的沟通管道,这些形象可能来自于广告、广播、报纸。品牌的形象间接也影响到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现今品牌已晋升为企业策略性的营销工具,对于品牌的区隔与营销,值得企业多去研究探讨。关键词:品牌、忠诚度、体验营销、广告E-mail:一、绪论研究背景随着所得的成长,消费者对于消费的观念、习惯也受到了影响,不再只注重商品本身,开始会关注这个产品本身的品牌形象,不仅仅只是着重在商品的实质部份,还要能达到消费者对于品牌期望的水平,也就是说,公司应着力于无形的服务外,亦得于努力建立企业品牌的形象。而在全球化及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下,产品的营销活动及生产国开始出现变化,国外的产品引进本国,改变消费者对以往产品的认知,消费行为产生变化。本研究将探讨,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第一印象如何而来、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无任何影响性?研究动机由于消费者消费意识的抬头,对于产品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厂商的营销手法也越来越多变,故想探讨消费者是如何选择产品。二、文献回顾本研究主要是从品牌的定义,进而推广到品牌的形象如何产生,因此文献的探讨,主要以对品牌的观点、影响因素,做为探讨主轴,探讨如下:品牌的定义根据美国营销学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对品牌的定义为:「一个名称、标记、符号、设计或是以上的综合,试图来辨别厂商间的产品或服务,且进而与竞争者产品具有差异化。」由此可看出,品牌的存在是为与竞争者的产品具有差异化,增加长远的竞争优势。品牌充其量也不过是一连串的符号、图标,但企业希望透过品牌的建立,不单只是持续购买产品,更为了与竞争者有所区别、有所差异,在建立品牌时,实体符号上要有独特颜色、外观、形状与包装,在消费者的印象中,要有特殊的意义。Kotler(1994)提出一个品牌可以传达六种意义给消费者:(一)属性(attribute):品牌之某些属性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二)利益(benefit):消费者主要。买的是利益,一个品牌拥有不少属性,属性必须被转换为功能性利益或是情感性利益。(三)价值(value):品牌可传达生产者的价值,并配合消费者寻找真正的价值。(四)文化(culture):即代表制造商或来源国文化。(五)个性(personality):品牌可以反映出某些个性,亦可由有名望的人来表现。(六)使用者(user):由品牌看出购买或使用该品牌的顾客类型。近年来,品牌不再是以区别产品为目的,逐渐演变为品牌联想,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一直到品牌经理的产生,主导营销之手法,以创造品牌最大的利益,许多公司已将品牌视为策略性资产,一旦品牌建立起来,利润也随之而来,因此品牌的权益与价值便显得越来越重要。品牌权益Aaker(1991)认为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知觉质量、质量联想、以及其它专属品牌之资产是构成品牌权益的主要来源。此五项分别说明如下:品牌忠诚度(brand royalty)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可以降低企业本身的营销成本,亦可以使企业与通路间更加的稳固,并增加本身的竞争力。品牌的忠诚度通常透过重复购买次数来衡量。但消费者亦可能因为非对品牌有强烈偏好而重复购买。除此之外,消费者也十分重视企业品牌的价值,实际上的忠诚度会因企业的促销活动或个别产品类别而有所差异。品牌知名度(brand awareness)品牌知名度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回忆与认识,品牌的知名度有助于当消费者购买时,能快速的将此品牌的产品列入购买组合内,当消费者对品牌具有高度意识与熟悉度,并在记忆中有着强烈且独特的品牌意识,以顾客为基础的品牌资产即形成,进而使购买机会增加。知觉品质(perceived quality)知觉质量为消费者对产品整体质量的认知水平,其会直接影响购买决策与品牌忠诚度。品牌联想(brand association)品牌联想可协助消费者处理有关品牌的信息,并给与品牌定位的方向。存在于消费者记忆中任何有关品牌的印象的事物即为品牌联想,包含产品的特性、顾客的利益、用途、产品的外观、生活型态、竞争者与国家都属于品牌联想的一部份。为确认品牌联想是否与品牌串连,需考虑其它营销方案,会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品牌经验,当消费者越深入的去思考产品信息,并与已有的品牌认知相联结,所产生的品牌联想也就越强烈。其它专属品牌资产(Market behavior)其它专属品牌的资产如:专利权、商标、著作权、通路关系等,其能减少竞争者对企业所拥有的消费者的基础与品牌忠诚度的侵略机会,也就是相对于其它品牌的竞争优势。三、研究假设H1:消费者的社经背景会影响对品牌的认知H2:购买前对品牌的认知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四、研究架构五、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30岁为界,分30岁以上有稳定收入及30岁以下的族群,为研究对象。抽样方法于百货公司,派员发放问卷,采随机性便利抽样,但符合其中之一条件者才进行问卷的调查部份。预计发放200份问卷。问卷设计个人社经背景变项名称 数值类型 答案项内容性别 Nominal Scale □男 □女年龄 Ordinal Scale □20岁以下 □21-30岁 □31-40岁□41-50岁 □51-60岁 □61岁以上教育程度 Ordinal Scale □国小及以下 □国中 □高中职□专科 □大学 □研究所以上职业 Ordinal Scale □20,000以下 □20,001-30,000□30,001-40,000 □40,001-50,000□50,001-60,000 □60,000以上收入 Nominal Scale □军 □公 □教 □工 □商□农林 □渔牧 □学生 □家管 □其它品牌的认知变项分类 选项 顺反向 来源文献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多来自于电视媒体 顺向 唐子翔(1997)相信新型的网络通路上也有品牌的存在 顺向 纪慧琪(2004若有品牌专属的标志更容易辨认记住 顺向 黄锡源(2005)对于较具知名的品牌抱持着较高的期待 顺向 张维纤(2003)认为国外的品牌水平高于本国 反向 谢雅菱(2004)产品构面 明星的代言会加强产品的说服度 顺向 自行归纳设计产品的设计会影响对品牌的看法 顺向 张维纤(2003)购买行为变项分类 选项 顺反向 来源文献消费行为 会挑选较具知名的品牌 反向 纪慧琪(2004)周年庆等促销活动会加强购买意愿 顺向 吉中行(2002)会在意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 顺向 黄锡源(2005)公益形象良好的品牌会增加购买意愿 顺向 自行归纳设计参考文献吉中行,2002,促销形式对品牌态度之影响:品牌形象与品牌忠诚度的干扰角色,硕士论文,元智大学管理研究所。纪慧琪,2004,体验模块与品牌权益关系之研究-以统一星巴克为例,硕士论文,中国文化大学观光休闲事业管理学系。谢雅菱,2004,制造来源国与品牌名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之研究-以国际性服饰品牌为例,硕士论文,大叶大学国际企业管理学系。Dobni, D. 1990, In search of brand image: A foundation analysi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3(17),110-119Javalgi, ., Traylor, M. B & Gross, . & Lampman, E. 1994. Awareness of sponsorship and corporate imag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3(4), 47-58。Kalra, A., Ronald, C. Goodestin. 1998, The impact of advertising positioning strategies on consumer price sensitiv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5(5), 210-224。Schmitt, R.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5(1), 53-67。Steven, S. P ,Frank, R. K, David, M. S & Gavan, J. F,2005,When Brands are Judged in Isolation from Competitors, Blissful Insularity,16(2).Urde, M. 1994, Brand orientation-a strategy for survival,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ing, 11(3), 18-32。附录亲爱的受访者 您好!首先感谢您愿意拨出时间参与本问卷之填答,此份问卷的研究主题为「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这是份学术性问卷,采匿名方式填写,数据仅供学术研究,感谢您拨空填写!敬祝 平安喜乐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观光管理系 林加琪 敬上第一部分人口统计变项变项名称 答案项内容性别 □男 □女年龄 □20岁以下 □21-30岁 □31-40岁□41-50岁 □51-60岁 □61岁以上教育程度 □国小及以下 □国中□高中职 □专科□大学 □研究所以上职业 □20,000以下 □20,001-30,000□30,001-40,000 □40,001-50,000□50,001-60,000 □60,000以上收入 □军 □公 □教 □工 □商□农林 □渔牧 □学生 □家管 □其它__第二部分品牌的认知项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多来自于电视媒体 □ □ □ □ □相信新型的网络通路上也有品牌的存在 □ □ □ □ □若有品牌专属的标志更容易辨认记住 □ □ □ □ □对于较具知名的品牌抱持着较高的期待 □ □ □ □ □认为国外的品牌水平高于本国 □ □ □ □ □产品构面 对于较具知名的品牌抱持着较高的期待 □ □ □ □ □认为国外的品牌水平高于本国 □ □ □ □ □第三部分购买行为项目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消费行为 会挑选较具知名的品牌 □ □ □ □ □周年庆等促销活动会加强购买意愿 □ □ □ □ □会在意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 □ □ □ □ □公益形象良好的品牌会增加购买意愿 □ □ □ □ □

117 评论

喝酒当喝汤

消费者市场的概念及特点消费者市场是指为个人生活消费而购买或取得商品和劳务的全部个人和家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消费者市场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购买动机是直接驱使消费者实行某种购买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研究和分析消费者购买动机对于提高企业效益,满足消费者需求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类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因素,提出了针对不同消费者动机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 消费者 购买动机 营销策略

一、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类型

1、生理性购买动机

生理性购买动机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维持、保护、延续及发展自身生命,产生购买能满足其需要商品的动机。这些动机多数建立在生理需要的基础上。

2、心理性购买动机

心理性购买动机是指由消费者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引起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购买动机,可分为情绪动机、情感动机、理智动机和惠顾动机。心理性购买动机较之生理性购买动机更为复杂多变,难以掌握。

(1)情绪动机。其是指由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引起的购买动机。情绪动机下产生的购买行为一般具有冲动性、情景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2)情感动机。其是指由人的道德感、群体感和审美感等人类的高级情感而引起的购买动机。例如,人们出于爱国情感购买本国产品。这种购买行为一般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特点。

(3)理智动机。其指消费者经过对商品的质量、价格、用途、款式、品种等进行分析、比较后而产生的购买动机。它是建立在消费者对商品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的。在理智性购买动机驱使下的购买活动,比较注重商品的质量,讲究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要求价格便宜、使用安全、服务周到等。理智动机推动下的购买行为具有客观性、周密性和控制性的特点。随着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原来属于理智性购买动机的商品会逐步转化为情感性购买动机的商品。

(4)惠顾动机。其是指建立在以往购买 经验 基础之上,对特定的商品、品牌、商店等产生特殊的信任和偏爱,使消费者重复地、习惯地前往购买的一种购买动机。它具有明确的经常性、习惯性特点。

3、从众购买动机

从众购买动机是指在购买某些商品方面受其他消费者影响而盲目跟风购买的动机,所以也叫模仿购买动机。具有这种购买动机的消费者,其购买动机是在参照群体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产生的,以与众人一致为追求目标,往往缺乏市场信息和选购经验,认为从众可以避免个人决策失误,有安全感。

4、求便购买动机

求便购买动机是以追求商品使用方便、购买方便或维修方便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具有这种购买动机的消费者对时间、效率特别看重,厌烦反复地挑选比较,希望能快速方便地买到适合需要的商品。同时,他们也希望购买的商品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维修方便,能减少麻烦。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职场 竞争的日益激烈,具有求便买动机的消费者在社会各阶层中越来越多。

二、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因素

1、消费者自身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首先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即消费者的收入、存款与资产、借贷能力等;消费者的职业和地位,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与 爱好 往往不尽一致;消费者的年龄与性别;消费者的性格与自我观念。

2、商品本身的因素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消费者购买的核心内容,因此,商品本身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最主要的因素。商品要符合当时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目的,能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使用价值。

3、社会因素

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社会因素包括 文化 因素、社会阶层、相关群体等。

三、消费者购买动机的激发

1、努力开发有特色的商品

消费者各有所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开发有特色的商品有利于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

2、利用 广告 宣传,向消费者传递信息

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任何广告的本质属性都是通过一定的媒体向社会大众传播一种信息。广告是最大、最快、最广泛的信息传递媒介,能激发和诱导消费、较好地介绍产品知识、指导消费,并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

3、发挥购物环境和营业员的服务水平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诱导作用

基于营业员礼貌周到、信誉良好、提供信用及劳务、品种繁多、价格适当、商店地点便利、店面布置美观等因素,消费者会产生购买动机。

四、针对不同消费者动机的营销策略

探询消费者购买动机的最简单的 方法 ,就是直接询问,市场研究人员可直接询问消费者选择、购买以及使用某个或者某类商品的原因,这种方法可用于常规性的调查项目。例如,在针对某品牌服装的调查中,可以直接询问消费者“在众多品牌中,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品牌”?消费者的答案可能有“因为这个品牌的代言人是某某,我很喜欢这个明星”,“这个品牌的质量好又好看,穿着舒服”,“衣服都差不多,这个牌子在我家附近就有专卖店”等等。对这些答案进行 总结 和归纳,就可得出消费者购买此品牌服装的动机受“名人效应”、“产品功能”或者“购买方便”等因素影响。此外,由于消费者有时不愿意说出自己的购买动机,或者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购买动机时,研究人员还可采用投射法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例如,告知消费者一个品牌或广告词,让其讲出第一个联想到的单词或一系列联想到的单词,或者让消费者填充一个 句子 ,如女性消费者购买某某化妆品是因为什么,或者要求消费者依据某种原则对提供的品牌或产品进行选择或予以排列。然后调查员记录这些单词及反应的时间以及消费者填充的内容和排序的先后,用以研究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在市场研究中,投射法常要求被调查者帮助他人在一种特定情况下进行决策,这样,虽然被调查者有时不愿意承认或者说出自己的态度和愿望,却在推断他人的动机和态度时,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动机和态度表达了出来。 当我们发现消费动机以后,必须针对这些动机设计营销策略,包括产品设计、营销沟通等。首先,由于动机往往是多重的,所以产品应呈现多种优点,产品广告应传达多重优点的信息。例如,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香奈儿的广告,除了强调其品质优越能满足消费者的显性动机外,还强调了消费者使用该品牌出入高端场所可显示其高贵地位的潜在动机。其次,不同的产品或品牌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动机,所以营销策略必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1、基于多重动机的市场营销策略

当消费者购买一种产品或者消费一种服务时,并不仅仅是一种动机的驱使,可能会有多种动机。消费者会通过购买一种产品来满足个体的多种需要。企业常会根据多重动机的现象来开发商品,以及进行相关商品的营销。

首先,企业会根据消费者的多重动机来开发商品。这类产品通常是在一种产品中复合多种功能,来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要。例如,M&M巧克力的广告语为:只溶在口,不溶在手。这是著名广告大师伯恩巴克的经典之作。它既反映了M&M巧克力糖衣包装的独特,迎合广大爱吃巧克力一族不愿把手弄脏的显性动机,同时暗示M&M巧克力口味好,所以才让人们不愿让巧克力融化在手中,而要马上吃掉。其次,企业还会根据消费者的多重动机来进行组合营销。例如,电信和移动等通讯公司与苹果、三星等手机品牌通过组合销售等等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产品捆绑策略,在满足消费者的多重需要的同时,也成功地提升了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2、基于动机冲突的市场营销策略

动机冲突实际上是指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购买动机,其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例如,消费者经常会面临几种同时欲求的产品、服务或活动难以取舍的问题。消费者如何解决其面临的冲突,直接影响产品、服务的销售。许多情况下,企业可以对消费者面临的冲突进行分析,提供缓解的办法,以吸引消费者选择本企业的产品或品牌。动机冲突的形式主要有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

(1)双趋式冲突。也称“利利冲突”,或者“正正冲突”。它是指消费者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消费动机,这些动机都会给消费者带来相应的利益,但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同时满足这些动机,只能实现其中的一种,这就是双趋式的冲突。例如,购买者在购买过程中,对于两个不同产品的质量、款式、功能、价格都觉得难分伯仲或各有千秋,一个可能款式新,质量好,另一个可能价格低、经济实惠,也可能质量、款式、价格、功能都比较接近,所以,就难以决断到底购买哪一个最好。两种被选目标和相应商品的诱发力和激励越大,动机的冲突就越强。

对于双趋型冲突,可以通过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来解决。例如,在广告宣传中强化购买此产品能得到的价值与利益,或通过打折促销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决策过程中,起到首要决定因素的就是产品的视觉表现力。良好的商品展示效果会给消费者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从而引发消费欲望。特别是在有相似竞争品牌存在的市场,提高产品的展示效果更为重要。因为大多数消费者的大部分购买行为多为无计划消费,许多消费者是在看到产品实物陈列后才临时决定购买,因此,好的产品展示从短期看能通过视觉冲击力诱导消费者实现购买行为,从长期看能促使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品牌联想,形成良好的品牌记忆,最终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形象,甚至实现消费者重复购买的良性循环。

(2)双避式冲突。它是指消费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费动机,这些动机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利的后果以及利益上的损失,但消费者不能同时回避这些不利的后果与损失,只能回避其中的一种,这就是双避式的冲突,也称“负负冲突”,或者“害害冲突”。如有的消费者对于电器发生故障的时候,既舍不得花钱去买一个新的,付费 修理 又觉得不划算,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双避式冲突。

针对这种双避式的冲突,企业可采用以旧换新的方式,让消费者在花更少的钱买到新产品的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旧产品的价值。

(3)趋避式冲突。也称作“正负冲突”,或者“利害冲突”,指消费者面临一个积极与消极并存的情境,一种消费行为既带来利益,同时也带来负面结果,这就出现了动机的正负冲突,是消费者在趋近某一目标时又想避开而造成的动机冲突。当产品既有令人动心的特征,又有某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时,趋避冲突就会由此而生。例如,当普通大众购买某些高档品牌的时候,并不能像有钱人一样豪掷千金,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会再三考量价格的因素,以及买了之后质量是否有所保证,一旦出现故障,售后服务能否完善。一些消费者正是在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下放弃了购买。

企业针对趋避式冲突可提供更长时间的免费售后服务,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小赠品,保证在一定时期内如果购买者发现商家以更低价格出售同一产品,就多倍返回差价等。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一定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采取适应的营销策略,让购物环境、产品、促销、服务等都能充分顺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争取更多的销售机会,并建立忠诚的客户群体,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生辉: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李晴、田雨、荀启明:消费者行为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摘要: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人们开始不断的认识并使用网络信息,从起初人们使用网络信息办公到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投入并使用网络信息,特别是近年来,网上购物风靡一时,网络市场消费者购物模式引起了越来越多电子商务专家的关注与研究,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网络消费者购物模式,为我国网络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助一臂之力。

关键词:网络消费;消费者;购物模式

0 引言

目前,网络购物已发展成为一种新潮时尚的消费机制,并逐渐朝着常态化方向发展。随着网购消费者数量的增多以及网购个性化的发展,深入研究网络消费者购物模式对网络消费市场消费者购物具有现实意义。确定影响网络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从中找出可控因素加以调控,创造出一种在“买家市场”下顾客青睐的形象,是销售管理寻求差异化的主要路径,也是销售管理的宗旨所在。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 渠道 更为广阔,消费渠道更为多样化,电子商务的出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利的购物流程,这使的商业、企业不得不及时转变商业思维,大胆涉足网络营销领域,通过分析网购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来调整营销策略,以期从虚拟的网络市场获取更多的利益。网络营销者在中国是新型的消费群体,与传统的消费群体有着不同的特征,商业、企业要想在网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了解和把握网络消费者的心理活动特征及消费行为特征,分析消费者消费的心理动机,尽可能多的获取消费行为相关数据,为营销活动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网络消费,网上交易不仅可以与遥远的国际市场对接,而且可以在同城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不再被人们视为遥不可及的虚拟世界,它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越来越多的人在自觉不自觉的享有网络消费带来的便利。网络营销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交易,与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者去商场购物模式基本相同,有所不同的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达成从买到卖的整个过程,此过程从选购产品、了解产品外观、了解产品性能、到最终的购买都是通过虚拟平台进行交易。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民从起初的寥寥无几,到现今已增长到亿人次,网购交易金额增长到亿元,且这种购物方式越来越受到更广泛的人群的青睐,人们的这种购物模式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见,网络消费行为与模式已是商家不得不关注的另一大消费市场。

1 网络消费者购物模式分析

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是指用于表述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中全部或局部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图式理论描述,西方学者通过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模式表达方式。其中以EKB模式和Howard Sheth模式尤为著名。

EKB模式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三位教授,和于20世纪70年代在《消费者行为》一书中提出来的。模式特别强调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在模式中,消费者大脑成为“中央控制器”,外部刺激信息包括产品的物理特征和社会压力等方面的无形因素输入消费者大脑后,通过处理,便可产生“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结果,即购买决定。由此消费者完成了一次购买决策活动。

Howard和sheth在1974年提出了一种消费者购买模式。他认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程序的主要因素有输入变量刺激或投入因素、知觉过程、学习过程、输出变量、外因性变量等。这些因素连续作用的过程表现为消费者受到外界物体不明朗的刺激后,进行探索,引起注意,产生知觉倾向,进而激发动机。同时通过对商品品牌商标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购买态度,从而坚定购买意图,促成购买行为。

网络消费者消费模式按照刺激理论学说,激变量归为三类:营销刺激(如促销、引人入胜的图片)、情境因素(当前情绪状态、金钱)和冲动特质,当消费者遇到这三种因素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综合作用时,会自发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购买欲望。人们在遇到环境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会引发内在的评价,继而产生趋近或规避的行为反应。网络购物者在面对网站上商品相关社会互动刺激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主要包括浏览行为、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在以往网络购物研究中,消费者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可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当他们碰到刺激物时,他们会产生一种突然的、不可抗拒的购买欲望。接着,消费者个人决定是否购买此物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也就是说,实际冲动购买行为只能在消费者体验到冲动购买欲望后才能发生。在此消费模式中,我们将冲动购买欲望定义为消费者在逛购物网站前,并没有购买某些商品的打算,但在看过商品有关的评论信息和产品销量后所产生的购买倾向和欲望强度;而实际冲动购买行为则反映了他们决定购买上述物品来满足自己欲望的消费行为。

2 网络消费者网络社会互动

网络消费者的网购决策

当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他们更容易被自身与其他人的社会交互所影响。他们通过其他消费者的评价信息以及先前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行为来评估质量,从而做出决策。例如,当个体选择购买某种物品时,他们的决策有可能受到朋友推荐的影响,或者仅通过观测这种物品的己有购买人数来决定是否购买。根据相关资料得知,网络社会互动可分为基于意见的社会互动和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前者通常被认为是在线评论,后者则指的是观察学习。在线评论是指消费者在网络上对产品和卖家发表的任何积极或消极的评论,观察性学习则是指消费者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购买行为而做出的购买决策。在线点评是市场营销和信息系统领域的研宄 热点 。

在网络环境中,消费者喜欢搜集其他消费者的产品评论,从而推断产品质量,降低风险。因此,根据本次调查问卷调查研究消费者是否会采纳在线点评、在线点评是否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等问题,这对网络消费者购物行为具有是非常重要的意义。双重加工理论模型认为人们通过两条路径加工信息,即中心路径和外围路径。中心路径强调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的认知努力,而外围路径表示人们只需使用少量的信息就能得到需要的判断。从这个观点出发,在在线点评环境中,评论质量被看作是一个中心路径因素,而评论来源可信度则被认为是外围因素。学者们发现高质量的在线点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类似地,消费者倾向于采纳来源可靠的在线点评。由于这类评论能更好地帮助消费者判断产品质量,因此,消费者更愿意采纳这些评论,从而购买产品。

另一方面,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模式来自于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来源于经济学领域的信息流理论,它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流理论认为,当人们处于不确定的环境中或者当他们得到的信息很有限时,其他人的行为影响比决策者拥有的私有信息的影响要强有力的多。消费者能通过观察先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推断产品的实际价值。积极的观察性学习是指之前的消费者做出的购买选择中累计的人数很多,这很有可能刺激个体消费者做出同样的购买决策。在网络环境中,将观察性学习定义为已有购买行为的消费者总数。先前研究证明产品销售量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网络电商的服务改进

未来,买衣服也许是这样的:你不仅能从平台上直接挑选设计师成衣作品,购买衣服,设计师发货。而且可以把你喜欢的衣服款式,自身的尺寸大小,价位偏好告诉设计师。设计师可以根据你的需求为你量身订制服装。这就是D2C(设计师到消费者)+C2D(消费者到设计师)模式。这样的模式不仅可以减少设计师的库存压力和运营成本,也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服装需求,个性化订制生产。

C2D与C2B有什么不同?顾名思义,C2B(Customer to Business)是消费者到商家,而商家承担的职责更多的商业角色而不是设计师角色。无法过多的满足消费者的设计需求,他们往往会再去联系设计师们,降低了效率并且提高了价格。而C2D(Customer to Designer),是消费者到设计师,让消费者可以直接面对设计师,个性化选择更多、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环节更少。C2B模式下,消费者大多通过网络平台发起的定购活动参与定制,而最后定制出来的选项也是一个特定群体的喜好。所以,C2B的成果往往是家电、电子产品等适合批量化生产的产品。而C2D更加强调“个性化”,消费者和设计师直接对接,省去中间所有不必要的渠道,更适合服装服饰类高度个性化的产品。

3 研究网络消费者购物模式的意义

从消费者消费模式角度来研宄网络消费者购物是一种尝试与突破。网络消费者购物及购物模式一直是学者的研究焦点,很早之前学者们就开始了对传统零售环境下消费者购物产生的过程进行研究,直到本世纪初我国网络购物的兴起之后,才开始关注网络购物环境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并且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市场营销因素的刺激作用。网络消费者购物模式能有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消费者作出最终的购买决策之前,他们常常会关注其他消费者的评价信息和实际购买行为,从而推断产品质量,降低购买风险,提高购物效率。因此,我们从网络消费者购物模式着手,分析消费者在网络购物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帮助商家和消费者更好的沟通,以促成交易的顺利达成,充分发挥网络市场的优势,推动网络购物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冰.网络社会互动对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2]田大伟.网络商品消费价值的感知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

[3]靳炜钰.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网络购物模式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5(03)

113 评论

Nicole6996

得你先调查啊

97 评论

沐小宁橙紫儿

品牌形象对对消费者的导向 具体而言可以从商品的销量,所占的市场份额,顾客的口碑等方面下手。

239 评论

相关问答

  •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论文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经济状况和消费结构密切相关。经济状况和消费结构的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在培养大学生提高理财能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

    黄紫完美搭配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论文

    1.研究文化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目的和意义... - 1 -2.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特点分析... - 2 - 3.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影响的表现... -

    久美雍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特征论文

    你可以做个调查 amn_1111 加入有礼物

    baibailittlelov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品牌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论文

    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之影响The brand image purcha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behavior to the co

    兰生幽荣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论文选题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 艰苦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如何把毕业论

    monica的私人花园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