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9

Cathy傻丫头
首页 > 职称论文 > 动画发展史论文范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安吉拉pig

已采纳

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发展及关系摘要动画片,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它是在生物学,图形图像学,光学等科技的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在动画发展的最早期,它仅仅被应用于工业工程之中。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现在的动画行业。可以很容易看出,动画的发展和同时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息息相关的。本文就是对动画的发展过程作了完整的阐述;而且对于传统的手绘制作动画和利用电脑三维软件制作动画之间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作了多层面的分析。关键词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发展关系动画行业发展的快速和多元化,是和现代高速发展的科技,包括:生物,影像,新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就是对于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动画制作者们和正在学习动画或者将要学习动画的朋友们,来探讨一下:在现在科技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传统的手绘动画方法被利用电脑三维软件制作动画的方法所逐渐替代,现在的人们似乎也对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片情有独钟,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手绘动画方式就不重要了呢?只用掌握好功能强大的三位电脑软件就可以在动画的殿堂立畅通无阻了呢?在学习动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处理和把握呢?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一、动画的发展(一)动画的含义“动画”英文“ ANIMATION ”,和“记录片”、“剧情片”、“实验电影”一样,“动画”是电影的类型之一。它是指把一些原本没有生命(不活动)的东西.经过制作成影片(或电视)并放映后,成为有生命的东西。因此.广义的动画包含了“剪纸片”、“木偶片”等艺术形式。在中国它们也被称为“美术片”或“卡通片”。按照国际通用的解释,是“利用逐格拍摄或制作而成的影片”。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新传媒的诞生、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视听语言的不断拓展、材料与手法的不断创新 使得这一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延伸。现代动画所涉及的领域不再单一,多元化的发展使动画本身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早年间有一位著名的动画理论家曾说过,“动画艺术家是在像上帝一样创造世界。”这句话今天看来更加精彩。(摘自 )它们最重要的特征有两点:1、它们的影像是用电影胶片或录影带以逐格记录的方式制作出来的。2、这些影像的“动作”是幻觉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原本就存在,再被摄影机记录下来的。这种幻觉就是“视觉暂留”现象。当人们看到一件物体时,即使它马上消失了,它在人的视觉中还会停留大约十分之一秒的时间。这非常重要——当投影机以每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投射在银慕上,或录象机以每秒三十格的扫描方式在电视莹光屏上呈现影像时,它会把每格不同的画面连接起来,从而在我们脑中产生物体在“运动”的印象。所以动画大师诺曼.麦克拉伦(NormanMclaren)说:动画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

358 评论

荷兰小乳牛

万氏兄弟早期动画作品 对后世动画作品的影响 以动画片里孙悟空形象来探究它的设计思想等等,你要哪种?

121 评论

黄先生Simon

中国的动画电影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如果说,一部解放前的中国电影史在相当程度上约等于上海电影史。那么也可以说,一部解放前的中国动画电影史也约等于万氏兄弟的动画创业史。万氏兄弟是中国动画片的开拓者、中国动画片之父。从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到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到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这些中国动画电影的里程碑都是由万氏兄弟创造并见证,饱含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无尽的心血。中国的动画电影其实比故事片更早跻身于世界影坛,国际舆论曾盛赞中国的动画电影具有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并将它称为“中国学派”,而这个学派的开创者,正是中国动画电影的鼻祖——万氏四兄弟。中国动画史上的万氏兄弟,作为一个家族创作团体。最初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四个亲兄弟组成,人称“万氏四弟兄”,1937年以后,由于兄弟四人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委托涤寰在后方照顾兄弟四人的家眷,这也就是“万氏三兄弟”的由来。万氏兄弟不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第一部黑自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而且创作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巅峰之作——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他们既是动画艺术的奠基者。也是开创者,在中国动画艺术史上,他们占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位。一、崎岖探索由于受到父母的影响,四兄弟从小就爱涂涂画画,迷恋母亲的手影游戏和皮影戏。四人陆续从美专毕业后,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美术部和影戏部。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动画片传入中国,佛莱西兄弟的《大力水手》引起了四兄弟的兴趣。他们曾写信去美国、法国询问动画的制作过程,却没有得到回音,这反而激起了他们钻研的决心。中国动画的兴起虽然晚于西方国家,但在动画创作的技术方面,万氏弟兄几人却没能站在西方国家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因为“动画电影技术垄断在人家手里”,致使他们“所选择的动画艺术道路从一开始就是十分崎岖曲折的”。万氏兄弟白手起家、节衣缩食,开始试验电影动画。试验是艰苦的。走马灯、皮影戏、活动西洋镜等都成了万氏兄弟们研究的对象,但屡试屡败。万氏兄弟凭着非常有限的电影制作常识以及对洋动画的揣摩,以及一台从旧货摊上买来的经过改装的“安赖蒙”旧摄影机。经过几年的实践以及千百次失败的考验后,终于在一个夜晚。在那间租下来的不足七平米的亭子间狭小的墙壁上映出了动画影像。万籁鸣后来回忆到。“我们兄弟几个分工。又在一本厚簿子的边角上你画老鼠,我画猫,一口气画了几十页猫捉老鼠的图画,猫是猫的动作,老鼠是老鼠的动作,我们故意把猫和老鼠之间的距离越画越近,最后一页画的是老鼠伏在猫的爪下,一动也不敢动。……在迅速下落的画页边角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画稿上的猫和老鼠都活了,只见猫儿飞快地追捕老鼠,老鼠拼命地逃跑。越追越近,最后猫儿一跃而上。老鼠倒在猫儿的爪下。这可真是天大的发现,是个真正的奇迹,那个晚上是我和弟弟们一生中很值得纪念的一个晚上,……我们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发现了动画电影的秘密。”这些制作动画的关键在今天对动画略知一二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简单的问题,在20年代初期却成了长期困扰兄弟几人的大问题。随后万氏兄弟们又为拍摄影片的运动镜头而改造了摄影机,为了使单张的画稿能够位置准确以减少画面的晃动而使用了定位钉。万氏兄弟们的积极探索与创新,无疑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开创做了众多细致的准备工作。同时也在影片实验过程中进一步积累了“制作动画影片的原始经验和极为朴素的动画理论”。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对今日我们的动画工作者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初露锋芒1922年万氏兄弟将动画广告片《舒震东式华文打字机》拍摄成功,这部后来被万籁鸣称为“丑陋可笑”的动画广告片,便是中国美术片的雏形。自此,万氏兄弟迈上了他们动画生涯的漫漫长途。1926年,万氏兄弟摄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27年他们又绘制了《一封书信寄回来》。内容是小纸人把画家寄出去的信的地址改了,信又寄了回来,弄得画家哭笑不得;1930年,《纸人捣乱记》诞生了,这是万氏兄弟们创作的我国第一部动画短片。这三部动画片均是模仿当时欧美动画片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的,这些影片在现在看来,情节简单,质量粗糙,但影片的制作方法既省钱又能快速出片。对处于战乱时期。人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情况下的,萌芽状态中的我国动画电影,是最适合不过的办法了。这几部动画片在上海陆续上映后,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万氏兄弟的动画制作开始从探索阶段推进到试制阶段。在抗日救亡的热潮中的30年代,万氏兄弟受到左翼电影的影响,创作题材逐渐广阔起来。创作的动画片一类是抗日爱国宣传片,多以“抵制日货、救亡图存”为内容。如《同胞《速醒》、《精诚团结》、《国货年》、《勿忘国耻》、《血钱》等;还有以反帝、反封建为题材的宣传片如《狗侦探》、《民族痛史》、《新潮》、《航空救国》等。其中的《民族痛史》于1934年获国民政府部、教育部奖状,这是我国第一部获政府奖的动画片。另一类是根据寓言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如《飞来祸》、《龟兔赛跑》、《蝗虫与蚂蚁》等。这些动画短片的内容大都与时代脉搏比较合拍,艺术上也不断前进,由真人和动画合成转变到了全用动画表情达意。在“欧美搞动画工作的人继续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有着有声动画的资料一点都找不到”的情况下,1935年,万氏兄弟成功地解决了动画片的声、光、画合成的难题,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骆驼献舞》的制作成功,标志着我国动画片进入了有声时代,这是一次质的飞跃。由于声音的加入,使动画片在当时外国资本的压榨和欧美电影的冲击中存活下来,它对于今后中国动画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三、惊人之作1939年,美国迪斯尼卡通名片《白雪公主》正在上海放映,国人竞相观看,上座历久不衰,创造了空前的票房价值。这件事对万氏兄弟震动很大——难道我们中国就不能拍出这样的作品来?他们决心拍一部高质量的动画长片为国争光。万籁鸣和万古蟾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根据《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片断,绘制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在周观武所著的《民国影坛风云录》中提到,这部动画片先后由100多人参加绘制,完成了近两万张画稿,历时一年半,终于完成了长达7600余尺的成片。可放映80分钟。影片中孙悟空的72变,铁扇公主的种种妖法。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此片还将中国的山水画搬上银幕,第一次让静止的山水动起来,并吸收了中国戏曲艺术造型的特点,赋于每个重要角色以鲜明的个性特征,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此片也是首次将孙悟空形象搬上银幕,也是首次在黑白胶片中将火焰染成红色,突出“火”的效果。影片在国内和东南亚上映时轰动一时,获得了极大的票房收益。可见,“本土公主”并不逊于“洋公主”,这是继美国的《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是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一部动画片长片。20世纪50年代。《铁扇公主》在日本东京上映时,观众们反响十分热烈,日本动漫界的鼻祖手冢治虫正是在看过中国动画始祖万籁鸣的《铁扇公主》之后,放弃了医生的职业,拿起了画笔,这也才有了后来的《铁臂阿童木》。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中“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这句鼓舞抗日斗争的话,放映时被当时敌伪的电检机关强行剪去了。但此片后来还是遭到日本军部的禁演,据说日本人也看出了《铁扇公主》的深层寓意,小松次浦刊登于昭和51年(1978年)的文章可证实这一点,文章写道:“……一看就能清楚,地地道道,这是一个体现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地蹂躏中国的日本军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这部影片的意图是一清二楚的。”“从那时上海这个孤岛的险恶形势来看,我们这样的创作意图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如果日本人有所察觉,我很可能是死无葬身之地。”主创者万籁鸣后来回忆到,但毋庸置疑,艺术家的这种爱国主义热情和执著,赢得的是从那时起延续至今的掌声与尊敬。四、鸿篇巨制将《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这部分制成动画一直是万籁鸣的梦想,尤其是《铁扇公主》大获成功时,但直到近二十年后,身为上海美术制片厂导演的万籁鸣才实现了夙愿。1964年《大闹天宫》 由几十位画家历时四年绘制画稿十五万四千多帧图画而完成。该片胶片长达3140米,放映时间117分钟。影片在剧情处理上推翻原著孙悟空的悲剧处置,把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结尾改成了倒戈天宫大胜。导演万籁鸣在谈剧本改编的时候说:“……我自幼对这一情节愤愤不平。经反复研究,我们决意大胆地将这部分全部删除,改为孙悟空踢翻八卦炉,拿起金箍棒,打上灵霄宝殿,几乎使玉帝坐不成宝座,这样就使孙悟空的形象格外的丰满和完整。”这种大刀阔斧的改动,使得动画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尖锐冲突,突出地表现了孙悟空敢做敢当、机智乐观、大胆反抗天威神权的无畏精神,同时也暴露和讽刺了玉帝、龙王、天神天将们的飞扬跋扈和昏庸无能。《大闹天宫》从中国古代铜器漆器等出土文物、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方面汲取了丰富养料,主题鲜明、深刻,基调明朗、昂扬,大量借鉴了民间绘画和民间木刻的特点。洋溢着一种浓重、华美的民族风格,就像中国民间的喜庆乐曲一样,给人以欢快、活跃、热烈的情绪。影片问世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影片荣获第22届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年度杰出电影,以及第二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在内的多个奖项,可谓是“中国学派”的巅峰之作。当时的法国《世界报》称赞道“《大闹天宫》不但具有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艺术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著名影评家凯恩·拉斯金评论“这部影片可以和《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以及希腊的民间传说媲美。它们同样是充满了无穷的独创性,迷人的事件、英雄式的行为和卓越的妙趣。影片通过杰出的美术设计,而成为一部拥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影片的导演万籁鸣在现代动画电影史中的地位,通过该片应该得到国际性的承认。”当时,被尊为“日本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也专程赶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向“中国动画片之父”万籁鸣拜师学艺。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闹天宫》在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民族化道路的攀登上达到了一个高峰。该片不仅成为“中国学派”的扛鼎之作,至今仍被视为衡量中国美术片的标准。迄今为止,这部由万籁鸣导演的杰作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创美术片出口的最高纪录。美猴王已成为世界亿万人民喜爱的艺术典型,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巨大荣誉。五、综论纵观万氏兄弟的创作历程与作品。我们可总结两点特点:1、紧跟时代脉搏。发挥社会教益中国文化自古就有“诗言志”、“文以载道”的传统,中国动画在中国整体文化背景下也相应重视作品思想内涵,形成了自觉追求“寓教于乐”的特征。万籁鸣回顾道:“动画片一在中国出现,题材上就与西方的分道扬镳了。在苦难的中国,我们没有时间开玩笑。要让同胞觉醒起来,我们拍摄了反映受压榨的劳苦人民的生活和激发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的20余部短片。因而形成中国美术片与外国动画迥然不同的特色,我们为了明确的教化作用而强调鲜明的创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应有的含蓄。幽默与娱乐性。这是优势,但客观上对我们后来的发展形成一定局限。”回顾抗日战争时期,万氏动画片多为抗日爱国宣传片,以“抵制日货、救亡图存”为内容,如《同胞速醒》、《精诚团结》、《国货年》、《勿忘国耻》、《血钱》等,相比今日一些缺乏时代精神、无病呻吟、毫无意义的动画电视片、影片。万氏动画是以民族化为魂魄建立起来的,主旨明确,充满激情,令人振奋,是时代强有力的音符,如40年代的《铁扇公主》就曾以纯真的民族形式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唤起了万众一心的抗日热情。但与此同时,我们须明晰“寓教于乐”是动画影片的宗旨。若在这一过程中,教化方式简单粗糙、同类教义一味颠来倒去,或者“教化”意义被过分强调,动画是无论如何让人乐不起来的,而我们的动画艺术便将丧失娱乐性而走向僵化的说教,这也就是万老所提到的发展中的“局限”所在。2、坚持走民族化道路从二十年代我国动画艺术的空白期一路走来,尽管在技术手段上十分简陋,也没有任何外来的技术援助,万氏兄弟仅凭着满腔热情和不懈的钻研精神,克服了众多困难。创造了许多经典大作。虽受美国动画的启发,但在人物造型和动作设计上就注重探索民族风格。强调走民族传统道路。1936年万籁鸣先生写过一篇《闲话卡通》的文章,文中说道,“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万氏兄弟们深刻认识到,动画这种舶来品只有真正深入到民族精神本体,输入本民族的血液,彻底摆脱西方影响,标新立异地发展自己的风格,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他们以超前的技术意识和东方特有的想像力,将属于中国的神话以动画的方式搬上银幕,以一部《铁扇公主》确立了东西方动画电影的明显分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万氏兄弟在20年后,完成了更为宏大的作品《大闹天宫》,其中的民族风格和东方幽默将原著追求自由独立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成为影响后世多年的不朽经典。从此,中国动画片便在世界动画影视长廊里占据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中国学派”也为世人所知,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的确,自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到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到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中国动画的确有过无比的辉煌,但成就却只属于遥远的过去。1991年以来,中国动画已经22年与国际奖项无缘,中国动画片发展到现在陷入了一片沉寂。在我们身边充斥的多是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生活用品、印刷品当中流行的更多是加菲猫、史努比、樱桃小丸子等外来卡通形象,国产动画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今日掌握着先进的动画技术手段的我们,该如何重现中国动画昔日的辉煌,如何诠释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民族化的含义?如何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道路?客观而言,当前的动画发展,需要的是与时代性思考相结合并协同风格形式的现代性开拓。这是现在国产动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此时,我们更应溯本求源。冷静思索前辈艺术家——万氏兄弟的探索历程,并从中获得启发。寻找到答案。

164 评论

永远幸福66

日本动画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其可分为六个阶段一、战前草创期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这段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二、战后探索期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止。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三、题材确定期四、画技突破期日本动画发展至本时期结束时(1987年),剧情、内容、画技皆已达到极高的水准。于是动画进入了成熟期。五、路线分化期路线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动画进入成熟期后,便出现数部佳片。于是自1987年后半年以来,电视上的高年龄层动画逐渐减少,而转向动画电影。以致于造成目前日本电视上找不到几部好片,而电影几科部部精彩的情况。六、风格创新期风格创新期--自1993年到现在。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面都日趋成熟的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时空的构思,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电影《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完全摒弃以往动画明快轻松的风格,阴郁百压抑,冷酷带有对命运的困惑,与人类虽然身处高科技社会,但却无法摆脱不安的未来的彷徨与孤独相呼应。起源:动画的先驱者,不得不首先提到17世纪的耶稣会教士阿塔纳斯·珂雪(Athanasius kircher)。1640年,珂雪发明了“魔术幻灯”(The Magic Lantern)。这可以说是动画,也是所有电影的开始。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摄技术使无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动错觉的影片:是1898年美国维太格拉夫电影公司制作的《矮胖子》 ,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他从小女儿的马戏玩具构思出杂技家和动物的形象,然后用逐格拍摄方法拍成。 第一部剪影电影:是1916年美国布雷画片公司制作的《裁缝英巴特》 ,由C.阿伦.吉尔伯特绘制。 第一部动画片:是1900年J.斯图亚特.勃拉克顿制作的美国动画片《迷人的图画》 美国第一部动画片出现于1907年,至2002年为止,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一.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二.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继而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长片三.1950—1966年是美国动画片第一次繁荣时期。四.1967~1988年是美国动画的蛰伏时期。五.198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成功,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一直持续至2002年。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很多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6个时期: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时期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1957-1965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一个繁荣时期。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动画片最繁荣的年代。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动画片生产的转折时期。进入2l世纪,中国的动画公司、生产企业和动画片产量持续增长。至2002年全国动画制作公司(包括相关企业)已有120多家,比上世纪80 年代末的20多家,增加了5倍。2001年中国共生产动画短片7部,系列动画片42部,总产量约18000分钟,比2000年增长5000分钟;2002 年共生产53部动画系列片及短片,总产量共约17300分钟,接近2001年的水平。详见百度百科 希望能帮你呵

129 评论

相关问答

  • 动画艺术史论文

    动画发展百年历史,作为一个依托于技术而产生的艺术门类,动画艺术从一开始便与动画技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为动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下面是

    紫蝴蝶CYF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家具发展历史论文范文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

    damaodaomao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动画产业发展前景毕业论文

    有大批量投入,但是发展不全面,普遍是儿童动画,低龄幼稚化,没有能够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看的动画~~ 相较于国外动画,中国动画缺少创新,在技术上落后,在剧情和人设上

    开心往前飞tt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动物学发展历史论文

    1、 在中小学课外科技活动,对生物学科的某一专题是某一现象进行探索研究,把研究过程中枢观察纪录的资料,加工整理,综合分析,去会有共,并指出自己的观点。把上述的工

    苏州饭饭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动画发展论文范文

    动画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时间过得真快,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大家都要写毕业设计,在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

    薛苏一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