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1

花开旭航
首页 > 医学论文 >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明天努力找吃喝

已采纳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具有某些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但又不符合任何一种特定疾病的诊断标准。它可能属于某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早期阶段或顿挫型,在部分患者也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UCTD发病年龄多在18~67岁之间,育龄期女性多见。性别与发病有关,男女比例为1:4~1:6。就诊科室内科多发群体18~67岁之间,育龄期女性常见症状皮肤病变,关节及肌肉病变,血管炎雷诺现象,肺及心脏病变,血液系统病变,肾损害传染性无病因UCTD的病因不明,相关研究亦较少。但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部分UCTD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或系统性硬化(SSc)的早期阶段,因此其病因应与这两种疾病相同。研究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是一些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化学试剂等作用于易感个体的结果。在其发病过程中,环境和遗传因素均占有重要地位。临床表现本病常隐匿起病,从出现临床症状至就诊的平均时间为2~3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较轻,乏力、低热、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常见。一些较大规模的临床调查发现,最常出现的症状为关节肿痛、雷诺现象和皮肤黏膜损害,而重要脏器,如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受累者少见。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可随病程及治疗而波动,多呈逐渐缓解趋势,但总体而言病情活动度变化不大。1.皮肤病变相当常见,而且疹型的表现多样,部分患者以皮疹为首发症状。(1)盘状红斑比在SLE患者中更为常见。表现为身体暴露部位的高于皮面的红色丘疹,以头颈部最常见。皮疹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表面多有鳞屑,愈合后遗留瘢痕,局部皮肤萎缩。(2)颧部红斑发生率约为10%,为面颊部红色斑丘疹,可呈典型蝴蝶样分布,也可形状不规则,好转后多不留瘢痕。(3)光过敏的发生率在13%~24%之间。约有18%的患者出现口干及眼干。(4)黏膜溃疡较SLE发生率低,均在3%~13%。双手可有弥漫肿胀及皮下结节。2.关节及肌肉病变此病变较为常见。患者可出现关节痛或关节炎表现,多为非侵袭性多关节炎,很少有发生关节破坏致畸形者。其可累及全身各大小关节,包括指间关节、跖趾关节、下颌关节等,但以大关节炎更为常见。可伴有晨僵,但多半时间较短。关节滑液检查多提示为炎性渗出液,细胞数少,蛋白含量高时可呈黄色,细菌培养为阴性。肌肉受累多见,多表现为四肢近端肌群的肌痛和肌无力。3.血管炎雷诺现象是UCT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见于约50%的患者,并可能作为惟一的临床症状持续多年。表现为发作性肢端苍白、青紫和潮红,伴局部疼痛或麻木,发作前多有受凉或情绪激动等诱因,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后逐渐缓解,小动脉痉挛是其病理基础。长期频繁发作者可出现局部软组织萎缩坏死等营养不良表现,严重者出现肢端骨吸收。 肺及心脏病变浆膜炎最为常见,但发生率较SLE稍低,可表现为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两者同时出现。病情轻重程度不等,轻症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心脏压塞,浆膜腔穿刺检查常提示为漏出液,抗核抗体可呈阳性。其他肺部表现还有肺间质纤维化和间质性肺炎等,如内源性类脂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多起病隐匿,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心脏病变可累及心脏全层,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内膜炎等。临床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5.血液系统病变约20%的患者有此病变,可表现为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减少及贫血,以白细胞计数中度降低和非溶血性贫血最为常见。约7%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且可相当严重。个别病例有明显出血倾向,甚至造成死亡。溶血性贫血少见,多为慢性病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也可见。6.肾损害发生率在11%左右,伴盘状红斑及ANA阴性的患者较为少见。临床表现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和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等,但很少有造成严重肾功能不全者。7.神经系统损害少见可表现为偏头痛、抽搐行为异常和幻觉等精神病症状,也可出现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表现,如外周神经炎、头痛、偏盲、感觉和活动障碍等。检查1.血象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贫血。溶血性贫血者可有Coombs试验阳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尿常规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可见血细胞沉降率加快及γ-球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常提示自身免疫性肝损害。2.血清学检查以ANA阳性最为常见,阳性率在55%~100%,平均58%左右。荧光核型以斑点型最为常见,均质型和核周型均较少见,而滴度与SLE相似。少部分患者可出现类风湿因子、抗RNP抗体、抗SSA或SSB抗体阳性。抗RNP抗体的出现常与雷诺现象和关节炎有关,而抗SSA抗体阳性者常伴口干燥,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抗磷脂抗体阳性和补体降低少见。3.其他辅助检查B超可见肝脾淋巴结肿大,B超和X线检查还可能发现心包或胸腔积液。肺功能异常。治疗

310 评论

海派小小甜心

保持良好心态,好心情是最好的良药,结缔组织病虽然不好治,但只要得到有效控制就没什么大问题。我的同学有得红斑狼疮的,很严重,吃激素股骨头坏死什么的,但经过治疗,和我一样上了大学,成绩优异,个性坚强,热爱生活,所以姐姐你要有信心,多看些灵修的书,给你推荐一本《勇气与恩宠》,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一起加油。如果有需要,我的q号是:535095698,注明:病友。加油!PS:由于病友加我的比较多,我建了一个群。现在请病友们加群,大家一起讨论,群号:254907369祝大家早日恢复健康!

271 评论

舞动的骷髅

建议:治疗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病情长期缓解及预防不良转的归。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应注意个体化的原则,

285 评论

坚强的T123

您好: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是指具有一项以上典型的风湿病症状或体征,伴一项以上高滴度自身抗体阳性,但不符合任何其他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标准。 临床有一两个结缔组织病的表现,最常见的是有轻的四肢关节肌肉酸痛,晨僵不明显,或者有不典型的雷诺现象,以往常笼统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ANA阳性,或RF阳性,或SS-A阳性,或Rib阳性,尚不能确诊为哪一个结缔组织病。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待病情演变后才能确诊。这是结缔组织病的早期轻症表现,是中医中药治疗的最佳时期。用中药来控制可取得守全缓解,将病情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本病相当于中医行痹范畴。治疗参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以养阴清热的红斑汤为主,结合临床表现加味。如关节痛加岗稔根、羌活、威灵仙等;口腔溃疡加土茯苓、川连等;雷诺现象加丹皮、川芎、鬼见羽等;口干加石斛、鲜茅根、鲜芦根等。如果使用西药,可用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药,不要过早的使用皮质激素。

100 评论

爽爽小无敌

简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UCTD)已被人们所认识。本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具有某些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但又不符合任何一种特定疾病的诊断标准。它可能属于某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早期阶段或顿挫型,在部分患者也可能健康搜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未发现UCTD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UCT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本病是否为另一种结缔组织病仍需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UCTD的概念最早由LeRoy等在1980年提出。但是,直至1989年以后,相关的临床研究才逐渐增多。有人称之为隐匿性狼疮、不全型或顿挫型狼疮、早期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和未分化结缔组织综合征等各研究者推荐的诊断标准也不完全一致。国外对本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异常及其转归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编辑本段]流行病学中国外尚无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初步的临床研究显示,UCTD并不少见,应当引起临床医生尤其是风湿病专科医生的充分重视。已发表的临床研究表明,UCTD发病年龄多在18~67岁之间,育龄期女性多见。性别与发病有关,男女比例为1∶4~1∶6。本病可见于所有种族。国外的一些研究认为,在白色人种中的发病率可能较高。 由于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文献报道的UCTD患病率也有很大差异。1991年,Alarcon等报道在病程小于1年健康搜索的41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中52%(213例)符合早期未分化结缔组织病(EUCTD)。Mosca等统计了1979~1998年就诊的91例结缔组织病患者,其中约20%左右的患者符合UCTD,患病率明显低于前者的研究结果其原因可能与该两项研究中人选病例的诊断标准及病程不同等有关。在Alarcon等的研究中患者的病程均小于12个月,且多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ANA阴性,多关节炎为主的患者中有10%在1年内完全缓解。因此,最初诊断UCTD的部分患者可能为某种类型的关节炎患者。[编辑本段]病因不明UCTD的病因不明,相关研究亦较少但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部分UCTD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或系统性硬化。(SSc)的早期阶段。因此其病因应与这两种疾病相同。研究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是一些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化学试剂等作用于易感个体的结果。在其发病过程中,环境和遗传因素均占有重要地位。在1998年Lacey等人对205例UCTD患者及2095例正常人对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05例女性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患者中,25%(52/205)的研究对象有明确的化学溶剂接触史,而种族构成、受教育程度、婚姻经济状况和烟酒嗜好等因素匹配的2095例对照中仅有17%(364/2095)有明确的化学溶剂接触史。通过病史的详细研究发现,化学试剂、美容产品、药物、橡胶制品、油漆及颜料等与UCTD发病显著相关。接触油漆、清洗剂和松节油等也可能与UCTD发病有关。Lacey等的研究进一步提示,导管、人工关节和矫形手术的金属固定支架等医用植入物也可增加发病风险。以上研究均提示环境因素在UCTD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编辑本段]发病机制与多数结缔组织病一样,UCTD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遗传基础。一些研究表明,部分患者有自身免疫病家族史。1988年Ganczarczyk等比较了22例UCTD患者和211例SLE的HLA亚型,发现UCTD患者HLA-B8及HLA-DR3亚型的阳性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而最终进展为SLE的7例患者的HLA-DR1亚型阳性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与SLE患者类似。提示HLA-DR1亚型可能是抗UCTD基因。 Mosca等的研究发现UCTD患者在妊娠期复发率增加。在22例研究对象中,有6例(24%)在妊娠期间病情复发或加重,而对照组中仅有7%的患者病情出现反复。因此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或雌孕激素比例失衡很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编辑本段]临床表现综述本病常隐匿起病从出现临床症状至就诊的平均时间为2~3年,平均38个月。患者健康搜索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常较轻,乏力、低热、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常见。一些较大规模的临床调查发现,最常出现的症状为关节肿痛、雷诺现象和皮肤黏膜损害,而重要脏器如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受累者少见。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可随病程及治疗而波动,多呈逐渐缓解趋势,但总体而言病情活动度变化不大。皮肤病变1.皮肤黏膜病变。皮肤病变相当常见,而且疹型的表现多样,部分患者以皮疹为首发症状。 盘状红斑比在SLE患者中更为常见,约出现于约34%左右的患者。各种族中均可发现,在黑人患者中发生率更高。表现为身体暴露部位的高于皮面的红色丘疹,以头颈部最常见健康搜索。皮疹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表面多有鳞屑愈合后常遗留疤痕局部皮肤萎缩。 颧部红斑发生率约为10%为面颊部红色斑丘疹,可呈典型蝴蝶样分布,也可形状不规则健康搜索好转后多不留疤痕。 光过敏的发生率在13%~24%之间。约有18%的患者出现口干及眼干健康搜索。黏膜溃疡较SLE发生率低,均在 3%~13%左右。双手弥漫肿胀及皮下结节也有报道。关节及肌肉病变2.关节及肌肉病变。此病变较为常见。约37%~80%的患者可出现关节痛或关节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炎的表现,平均发生率为55%,而关节炎的平均发生率为42%。多为非侵袭性多关节炎,很少有发生关节破坏畸形者。可累及全身各大小关节,包括指间关节跖趾关节下颌关节等,但以大关节炎更为常见。可伴有晨僵,但多半时间较短。关节滑液检查多提示为炎性渗出液,细胞数少,蛋白含量高时可呈黄色,细菌培养为阴性。 肌肉受累多见多表现为四肢近端肌群的肌痛和肌无力。个别报道甚至可出现肌酶轻中度升高但肌电图无异常或轻度肌源性损害,肌活检无明显异常,不符合肌炎或其他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标准。血管炎雷诺现象3.血管炎雷诺现象是UCTD最常见健康搜索的临床表现之一见于约50%的患者,并可能作为惟一的临床症状持续多年表现为发作性肢端苍白、青紫和潮红,伴局部疼痛或麻木发作前多有受凉或情绪激动等诱因,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后逐渐缓解小动脉痉挛是其病理基础。长期频繁发作者可出现局部软组织萎缩坏死等营养不良表现,严重者出现肢端骨吸收。 另外,约有5%的患者可出现高血压,影像学检查局部血管壁有增生或狭窄重要脏器血管炎如心脏血管炎、肾动脉狭窄、动静脉栓塞等、。肺及心脏病变4.肺及心脏病变。浆膜炎最为常见,但发生率较SLE稍低,约11%,可表现为胸腔积液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心包积液或两者同时出现。病情轻重程度不等,轻症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心脏压塞浆膜腔穿刺检查常提示为漏出液,抗核抗体可呈阳性。 其他肺部表现还有肺间质纤维化和间质性肺炎等少见表现如内源性类脂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多起病隐匿,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肺功能提示弥散功能减低。运动肺功能和胸部高分辨率CT较为敏感,可协助早期诊断。 心脏病变可累及心脏全层,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内膜炎等临床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心电图可有各种心律失常及ST-T改变等。血液系统病变5.血液系统病变。约20%的患者有此病变可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贫血以白细胞中度降低和非溶血性贫血最为常见健康搜索。约7%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且可相当严重。个别病例有明显出血倾向,甚至造成死亡。溶血性贫血少见,多为慢性病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也可见。肾损害6.肾损害发生率在11%左右,在伴盘状红斑及ANA阴性的患者较为少见。临床表现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和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等,但很少有造成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其他神经系统损害7.其他神经系统损害少见,可表现为偏头痛、抽搐行为异常和幻觉等精神病症状也可出现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表现,如外周神经炎、头痛、偏盲、感觉和活动障碍等。[编辑本段]并发症1.雷诺现象长期频繁发作者可出现局部软组织萎缩坏死等营养不良表现,严重者出现肢端骨吸收约有5%的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还可出现重要脏器血管炎如心脏血管炎、肾动脉狭窄动静脉栓塞等。 2.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两者同时并发。 3.个别病例有明显出血倾向,甚至造成死亡。[编辑本段]诊断标准尚无统一的UCTD诊断标准。表3列举了UCTD的名称及其诊断条件,供临床及研究工作参考。根据国外的报道及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70例UCTD患者的分析,UCTD的诊断应具有一项以上典型的风湿病症状或体征,伴一种以上高滴度自身抗体阳性,病程两年以上,并除外任何其他CTD。 对国外及本院有限的病例分析提示,符合UCTD的临床特点健康搜索,但病程较短者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其他CTD的典型临床表现或实验室异常如有雷诺现象伴ANA阳性的患者可能在一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二年内,甚至在诊断UCTD后数年出现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硬皮病的表现,此类病例并非少见。因此,病程在两年以内的患者不宜轻易诊断本病。即使病程较久、诊断明确的病例,亦应密切随访,注意其发展为其他CTD的可能性。 对于较早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的弥漫性CTD病患者,由于病情部分控制,可能不表现出其他CTD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异常而符合UCTD的诊断条件。这种治疗后病情的“顿挫”本身是治疗有效的反映,但也容易由此忽视对患者的进一步检查及正规治疗健康搜索。因此,临床上对此类患者仍应进行较系统的实验室检查,如对怀疑皮肌炎者的肌肉活检,怀疑SLE者的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检测等,以便正确诊断,并及时给予正规的治疗。 临床上,应注意将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与重叠综合征及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区分开来。重叠综合征指同时或先后出现两种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并符合各自的诊断标准。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有国际上认可的诊断标准,可有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或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等的临床症状,但不满足其诊断标准,并以雷诺现象、肿胀手肺部受累及高滴度的nRNP抗体等为特征。[编辑本段]实验室检查UCTD患者可出现多种实验室检查异常。但是对每一个体而言,大多数UCTD患者仅有某一两种化验异常自身抗体谱较单一。 血象检查可见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贫血。溶血性贫血者可有Coombs试验阳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尿常规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可见血细胞沉降率加快及γ-球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常提示自身免疫性肝损害。 血清学检查中以ANA阳性最为常见,阳性率在55%~100%,平均58%左右。荧光核型以斑点型最为常见,均质型和核周型均较少见,而滴度与SLE相似。 少部分患者可出现类风湿因子抗RNP抗体、抗SSA或SSB抗体阳性。抗RNP抗体的出现常与雷诺现象和关节炎有关,而抗SSA抗体阳性者常伴口干燥健康搜索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和补体降低少见。 其它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方面,B超可见肝脾淋巴结肿大,B超和X线检查还可能发现心包或胸腔积液。肺功能异常者少见。 相关检查: >Coombs试验 >凝固时间测定 >抗RNP抗体 >抗Sm抗体 >抗核抗体 >狼疮细胞 >类风湿因子 >脱氧核糖核酸染色 >苏丹黑B染色>血小板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编辑本段]治疗方法UCTD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较轻,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病情长期缓解及预防不良转归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应注意个体化的原则,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1.对症治疗乏力、发热、关节痛或关节炎者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一般而言,症状较重者首选双氯芬酸等抗炎效果较好者;症状较轻或长期用药者可选择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的缓释非甾体抗炎药,如美洛昔康及萘丁美酮等;有上消化道炎症、溃疡等病史者宜选用罗非昔布及塞来昔布等选择性COX-2抑制剂。 出现雷诺现象的患者需注意保暖,并视病情程度给予扩血管药物如钙通道拮抗剂等治疗。症状严重或伴有肢端溃疡者可静脉给予前列腺素及雷吉停等改善循环药静点,临床观察在多数患者有较好疗效。有光过敏患者应注意避免阳光直晒。 2.肾上腺皮质激素面部皮疹者可局部应用激素类软膏。难以缓解的关节炎也可给予关节腔局部注射倍他米松(得宝松)醋酸去炎松等抗炎治疗。 有器官受累如心包炎、血小板减少或溶血性贫血等可应用全身激素治疗,但不宜采用大剂量激素。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泼尼松(kg·d)即可使病情改善,此时应尽快减至10mg/d以下的小剂量维持,以减少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欧洲抗风湿联盟的调查发现,有38%的患者在初次诊断后口服泼尼松治疗,但激素量均≤10mg/d,1年和2年随访时该比例分别为43%和27%。 1989年Jonathan等总结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仅需非甾类抗炎药治疗的患者占47%(18/38)局部激素治疗者为11%(4/38),口服激素治疗者为32%(12/38),使用羟氯喹或氯喹治疗者为29%(11/38),需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仅1例,占3%。除1例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外,口服激素的剂量多在20mg/d或以下,并可很快减量。 3.免疫抑制剂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也可试用免疫抑制剂,针对其临床治疗经验的报道较少健康搜索。一般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参照其他结缔组织病的治疗给予不同方案。但宜采用小剂量短疗程方案。常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甲氨蝶呤和硫唑嘌呤等。 1995年Wise等报道,对多关节炎和激素减量困难的患者可试用甲氨蝶呤治疗,剂量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类似。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53%有效以多关节炎和皮肤黏膜病变改善最为明显。60%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3%的患者不得不因此而中断治疗。在25mg/周剂量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机会致病菌感染,发生隐球菌脑炎,该患者同时服用泼尼松30mg/d健康搜索。总体而言,注意采用较低剂量并能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密切随访,甲氨蝶呤治疗的安全性尚可。此外,在难治性UCTD患者,给予适量来氟米特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可能有效但尚需更多临床研究的证实。 4.抗疟药对于伴有发热面部皮疹、关节炎的患者可试用抗疟药治疗,并可与非甾体抗炎药合并应用。羟氯喹的常用剂量为200~400mg/d。在此剂量下,极少出现眼底的损害。但是,为慎重起见,应在用药前和用药后每3~6个月进行1次眼科检查注意视野变化和眼底等病变的发生。 2000年欧洲抗风湿联盟的调查发现,在112例UCTD患者中接受抗疟药治疗者约占17%但2年后该比例上升至32%左右。该结果提示患者对抗疟药治疗健康搜索的顺应性良好,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低可以长期应用。[编辑本段]预后预防研究表明,本病肺间质纤维化、肾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内脏受累发生率较低,预后相对较好长期随访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可完全缓解。 1.去除诱发本病的诱因,注意卫生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感染。 2.早诊断早治疗,在疾病缓解时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159 评论

缘来是你69

我和你一样也是25岁,也没有结婚,也没有生小孩,我6年前就开始病了,是在大二时病的,当时差点休学了,后来咬咬牙坚持下来,成绩也算不错地毕业。吃了一年半的药,中间好了3年,但是去年复发了,有时也很悲观,你加吧,83062022,其实楼主不必太悲观,人生是很短暂的,再不开心也只有几十年,虽然我们不幸,但是比我们不幸的人还是很多的,你现在所郁闷的今天是死去的人所期盼的明天,只要好好吃药,积极锻炼,放松心情,我觉得还是会有希望的。我现在有时也很难受,但是也在坚持上班,因为人闲了,更会乱想。

86 评论

相关问答

  • 结缔组织病相关论文

    是因为身体受到感染所引起的,在发病的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特别疼痛。严重的话患者会引起肾脏肺脏器官病变。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病。

    清砖淡瓦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药学院组织结构分析论文

    对于 企业管理 来说,企业组织架构管理的创新,可以充分提升企业整体协调能力,改变企业内部沟通方式,让企业在沟通过程中更加高效和迅速,提升企业协同工作的能力。

    悠悠lvying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口腔组织病的论文

    临近毕业,很多大学生最忧愁的就是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了,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好了,我送福利的时间到了,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临床医学毕业论文,欢迎广大毕业生们阅读参

    Christybeaut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有关论文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具有某些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但又不符合任何一种特定疾病的诊断标准。它可能属于某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早期阶段或顿挫型,在部分患者也

    反叛的路鲁修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结缔组织病的病友互动论文

    您好!我是广西的一位病友,于2009年初在一次洗澡时无意中发现一手指的无名指趾端苍白,当时并不在意,而后相继出现四个小手指端同时出现同样的症状,时候曾经到过上级

    家D玫瑰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