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8

I小蘑菇I
首页 > 医学论文 > 狂犬病病毒致病机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eipei1222

已采纳

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146 评论

夏沫儿6652

多数动物实验证明,在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并不出现病毒血症,狂犬病的发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一)局部组织内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的横纹肌肌梭感受器神经纤维处聚集繁殖,以后再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从局部伤口至侵入周围神经的间隔时间一般为3日以内,也有认为病毒在入侵处可停留2周之久,甚或更长(占潜伏期的大部分时间)。(二)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浆向心性扩散,其速度约每小时3mm。到达背根神经节后,病毒即在其内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三)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其中尤以唾液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临床上可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乃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引起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突然死亡。

252 评论

xyz小鱼子

病毒入侵破坏人的中枢神经,患者会死于中枢神经破坏后而导致的肾脏衰竭。

157 评论

思念你的情意

每年在世界上都会有很多人死于狂犬病,是致死率最高的动物传染病,很多人都很好奇它的致死率为什么会这么高,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它的病理,让大家对它有全新的认识。

狂犬病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特性,那就是它的嗜神经性。狂犬病病毒的复制都会在神经元里,并且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它的发展过程是,首先被咬伤之后,感染病毒,病毒在伤口复制,然后侵袭神经系统,在向心性移动,从而在大脑中引起全脑炎。

一般侵入过程分为了三个时期。

1.繁殖期在被咬伤或者抓伤之后,病毒从受伤部位侵入,在伤口处的神经纤维处繁殖,最后还会侵袭其附近的末梢神经。一般这个时期最短为3天,长的可停留几周,甚至几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2.侵入期病毒在侵入伤口处的神经系统后,向心性扩散,进入背根神经节后,病毒就会大量繁殖,然后就会入侵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3.发散期病毒成功侵入神经系统后,就会逐渐入侵人体的组织器官,从而出现很多症状,从而造成死亡。

狂犬病出现的来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没有任何表现。一般在30到90天。

2.前期。感染者逐渐出现身体不适的感觉,出现发烧,呼吸困难,头晕,烦躁等情况。伤口处出现奇怪的感觉。

3.兴奋期。出现高度兴奋,说活口齿不清,心率加快,不过患者还不是完全神志不清。一般为1到3天。

4.昏迷期。在这个期间患者昏迷不醒,后面大多数都会因为器官衰竭死亡。

所以在被咬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消毒,去医院接种疫苗。

266 评论

相关问答

  • 狂犬病病毒的论文选题

    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

    1024个西瓜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狂犬病病毒的论文

    科学家找到压制狂犬病关键开开关有什么意义,这个可以可以就一直到以后人们防预防况且病的发生。

    十四不是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狂犬病病毒论文感悟

    抗体是不能直接进入细胞里的,先需要效应T细胞使受感染的靶细胞裂解,使病毒暴露出来,然后抗体发挥作用(抗体实际是免疫球蛋白),使病毒形成集团沉淀,让它不能繁殖失去

    列那的小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狂犬病病毒论文

    科学家找到压制狂犬病关键开开关有什么意义,这个可以可以就一直到以后人们防预防况且病的发生。

    carryalo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狂犬病病毒与免疫论文

    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

    en2012070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