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4

魔都魔都
首页 > 医学论文 > 武警医学杂志副主编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45度向上傾斜

已采纳

刘昌伟刘昌伟,1959年11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副主任。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国际循环-聚焦血栓杂志》编委;《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武警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审稿人。中文名:刘昌伟外文名:changweiliu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吉林省长春市出生日期:1959年11月职业:医生毕业院校: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主要成就:多项临床和基础的实验研颇有成就代表作品:血管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人物履历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1984年8月到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工作;1989年担任外科总住院医师;1990年晋升为普通外科主治医师;1992年开始重点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9月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1996年和1998年先后两次赴美国进修学习血管外科临床技能,特别是在手术技巧和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支架治疗技术和各种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刘昌伟在协和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近22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自1992年开始主要从师于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管珩教授。致力于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刘昌伟先后发表论文近20余篇,多次获得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和科研成果奖、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疗成就奖等。研究方向1.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外科手术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髂动脉闭塞、股_动脉闭塞等)的外科手术和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腔内介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血栓栓塞等外科治疗等;特别是近7年来在国内率先开展的术中血管腔内介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近来在糖尿病足的血管腔内治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2.大动脉疾病的外科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主要包括:腹主动脉瘤、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支架治疗和外科手术等;胸腹主动脉瘤等的外科手术等;3.颈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包括颈动脉闭塞、颈动脉瘤、颈动脉体瘤等)的外科手术、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植入,特别是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方面获得很好临床效果;4.肾动脉狭窄、肠系膜动脉狭窄和闭塞等内脏血管疾病的外科手术和腔内介入治疗;5.各种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布加氏综合症的外科手术和腔内介入治疗等,急、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外科手术、腔内介入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6.在实验研究方面,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基金课题,开展了多项临床和基础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门诊时间每周一、五上午为教授门诊日,周三上午为特需专家门诊日;每周二、四为手术日。

151 评论

KingkonG19870210

参与多部学术专著的编写,包括《协和内分泌代谢学》、《临床疾病诊疗常规》、《老年病学》和《内分泌病治疗临床禁忌》等专著的编写为《糖尿病现代治疗学》副主编发表论文及综述80余篇其中发表在Diabetes Care等在内的Sci文章8篇.主持申请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现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特邀编委,《中国糖尿病》、《中华糖尿病》、《国际糖尿病》、《继续医学教育》、《武警医学》和《医学参考》等杂志编委。

139 评论

雨天啾啾酱

李泽坚李泽坚,男,1935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合浦县,国务院特殊微贴,当代名医,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处科主任。1953年就读于同济医学院医疗系,1983年在美国加州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完成胸心外科博士后学习。1990年起任硕士导师,1993年任博士导师。1993年被卫生部派遣,在杭州浙江医科大学、美国罗马琳达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先后任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和中方院长,参加开院、建院工作。当代名医名院专家指导委员、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联合会(中国艺联)健康专家委员。编辑出版《实用临床胸外科学》和参加主编《心房颤动的现代治疗》。他先后参加6部胸心外科巨著的编写工作。中文名:李泽坚出生地:广东省合浦县出生日期:1935年10月职业:北京协和医院胸外处科主任毕业院校:同济医学院代表作品:《实用临床胸外科学》学习工作1953年毕业于广东省省立廉州中学。1954年在汉口中南冈X医学院医疗系一年级学习。1955年被选拔赴苏联留学,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学习。1956—1961年赴苏联留学,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第二医学院医疗系。1961年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工作至今。1981年—1983年,在美国王林王达大学医学院胸心血管外科,完成博士后学习。1990年至2000年任北京协和医院胸处科主任。1993年晋升胸心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获国务院特殊微贴。1993年被卫生部派遣,在杭州浙江医科大学、美国罗马琳达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先后任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和中方院长,参加开院、建院工作。1995年返北京协和医院,继续参加医院教研工作。2000年办理退休手续后,继续反聘参加工作至今。技术特色从事研究和临床应用:风心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肺癌、食管癌、贲门癌及胸腺。职位中华胸心血管处科学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全国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北京医学会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奖青年医学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评审专家;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肺癌杂志常务编委食管外科杂志副主编;武警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审稿专家;当代名医名院专家指导委员、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联合会(中国艺联)健康专家委员。技术水平在外科治疗方面风心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肺癌、食管癌、贲门癌及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等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擅长治疗擅长外科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和先心病、肺癌、食管癌和贲门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和先心病,肺癌,食管癌,贲门癌,胸腺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纤维胆道镜取石与疑难疾病的诊治从事临床工作以来深入呼吸内科专业领域诊治了大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表彰荣誉2009年表彰胸外科老专家——李泽坚李泽坚教授1934年在广东合浦出生,1953年考入汉口中南同济医学院医疗系,1954年经高教部选拔,赴苏联留学,1961年从苏联医学科学院院长、著名胸外科教授巴库耶夫领导下的国立莫斯科第二医学院毕业回国,被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工作。师从宗师曾宪九教授,先学习外科临床基本技术,1970年确定胸外科专业后,紧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兼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黄家驷院士,学习和研究胸外科领域的难题。1974年至1976年,参加由周恩来总理委派的进驻西藏阿里地区北京医疗队,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翻山越岭,为西藏牧民同胞看病,曾在5500米高原上成功剖胸做动脉导管结扎术和肺切除术,并在高原作尸检,发现高原也有传染病流行,但较易控制,受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表扬。1980年被派赴美国洛杉矶罗马琳达大学附属怀特医院进修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次年又到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在胸外科宗师普鲁尔三世和著名心外科李·贝利教授的精心指导下,成功完成由联合国主导的异种婴儿心脏移植(狒狒心脏换人婴儿心)的前期科研工作和冠心搭桥临床实践。1983年完成胸心血管外科博士后学习,按时回国。1985年在黄家驷院长和徐乐天教授领导下,参加组建北京协和医院胸心外科学系,并获“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1987年李泽坚参加由卫生部陈敏章副部长领队的赴老山前线春节慰问团,从火线上挽救了复杂胸外伤战士的生命,获卫生部“救死扶伤”奖章。自1983年起,他一直是美国LymanBruwerⅢ国际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会员。1993年至1995年,由卫生部派遣,浙江医科大学和美国罗马琳达大学聘请,出任该二所大学附属的杭州邵逸夫医院中方院长兼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参加建院办院工作。1996年被美国加州国际交流学院评为该院“杰出人士”,2004年在邵逸夫医院开院10周年庆典上,李泽坚被授予“功勋职工”称号。1990年他晋升胸心外科主任医师,连任北京协和医院胸心外科主任至2000年。1993年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他办理退休手续后,仍坚持医、教、研一线工作至今。李泽坚在北京协和医院这个疑难病诊治中心,经历了48年的临床实践,艰苦奋斗一生,学会了诊治胸部疑难病的本领,擅长外科治疗风心瓣膜病、胸主动脉瘤,以手术为主个体化综合治疗中晚期肺癌、食管癌、贲门癌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1987年起,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论文奖、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北京协和医院肺肿瘤综合治疗组荣获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先进集体奖,李泽坚获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个人奖。他仍是中华医学会全国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李泽坚积极参加教学工作,1990年起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胸心外科硕士生导师,1997年起任胸心外科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了临床硕士生4名,临床博士生8名。他门下的子弟都如今都已经成为国内各个医院胸心外科的栋梁人才。2006年在高教部本科生教学水平评审工作中,被评为“迎评先进个人”。他负责高教部多本教科书中胸外科部分的编写工作,包括第一部研究生用书《前沿与争论》(2003年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第一部5年制医学生规划教材《外科学》(2004年)及第一部8年制医学生规划教材《外科学》(2006年)。2002年主编临床外科急诊学,2007年主编《实用临床胸外科学》和参加主编《心房颤动的现代治疗》。他先后参加6部胸心外科巨著的编写工作。李泽坚教授也重视临床基础研究,1959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分离单根脊神经作电生理研究破伤风的发病机理,发现破伤风毒素直接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而发病,荣获“1961年苏联大学生科研奖”。70年代在黄家驷院长领导下,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左心辅助泵的动物实验研究,创立术后实验动物生存11天的国内纪录。1998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的指导下,他与博士生郭慧琴在国内外首先发现贲门癌特异基因的三个片段,证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已为美国国立信息中心基因库收录注册,并获北京协和医院科研进步二等奖。90年代,他从事肺移植后早期排异反应的诊断研究,近10年来,他主要从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生物学及综合治疗的研究工作,已取得良好的疗效。他曾担任《中华胸心外科杂志》和《食管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肺癌杂志》常务编委,还是《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武警医学杂志》和《中华全科医生杂志》特邀编委、当代名医名院专家指导委员、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联合会(中国艺联)健康专家委员。2005年获《中华医学杂志》创刊90周年贡献奖。1992年以来,李泽坚连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第三至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秘书长,积极支持正、副主任委员,认真做好所负责的工作,特别是2001年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国际肺癌学术会议,他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2003年在南宁召开的第三次国际肺癌学术会议,他担任大会主席,200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4届国际胸心外科医师学术大会,他担任大会秘书长,具体负责会议的各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工作,收效显著,每次会议均成功召开,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李泽坚热情支持中青年胸外科医师的工作。2002年在广东佛山任第二届胸腔镜外科研讨会主席,极力支持在我国开展胸腔镜微创外科技术治疗早期肺癌。2005年在台湾召开的世界华人胸外科医师学术会议,他提出世界华人胸外科发展的方向,2005年在中华医学会90周年庆典会上被评为“优秀学会工作者”。他仍为我国胸外科的发展继续努力奋斗。

175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民武警主办的医学杂志

    报刊名称: 人民武警报 负 责 人: 姜自申 英文名称: People's Armed Police 主 编: 主管单位: 报刊刊期: 周3报 主

    Alice兔籽宝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嘉兴医学杂志的主编和副主编

    韩雅玲,女,1953年6月生,山东省淄博市 人,生于辽宁沈阳,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全军心血

    加菲慢半拍o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武警医学杂志的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主管单位:武警后勤学院主办单位:武警后

    TracyJunl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武警医学杂志社

    刘昌伟,1959年11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副

    游客小孩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武警医学杂志尤主编

    武警总医院其前身最早是中央军委警卫营卫生所,组建于1937年,曾辗转于革命圣地延安和西柏坡,于1949年进驻北京。之后随部队多次改编,先后为公安二师医院、解放军

    0脾氣钚壞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