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94

淡定的机车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华重症医学杂志邱海波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唐尼小姐

已采纳

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6篇

你了解过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五类,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徐振明,男,汉族,1925年7月生,中共党员,原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离休干部。

徐振明是战斗英雄,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转业地方后,他以忠诚卫忠魂,父子两代人默默付出,守护杨靖宇烈士陵园____余年,用一生点燃信念的火种,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是守护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典范。1942年,不到18岁的徐振明参加了八路军,在山东多地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战斗,后来又参加了解放战争、____战争,转战大江南北,留下累累伤痕,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1958年,徐振明转业到地方,本可以有待遇更高、岗位更好的选择,但他毫不犹豫选择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守陵。徐振明承诺,要一辈子守护靖宇陵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徐振明踏查山前山后,规划设计绿化方案,带着陵园职工一起挥锹抡镐、植树种花。几年后,陵园夏日繁花盛开,冬季满眼苍翠,每一棵树木都见证了他的执着与坚守。徐振明爱陵、护陵,把家安在陵园边上,把心放在陵园里面,离休后又申请回到陵园做门卫,直到身体行动不便,仍不时回到陵园看看。离休时,他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到陵园工作,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他。一家两代守护陵园63年,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徐振明既是民族英雄的守陵人,也是英雄事迹的宣传员。他利用休息时间踏访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地方,寻找抗联遗物,整理抗联故事。每年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徐振明走进学校、部队、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作专场报告,主动为青少年、部队官兵讲授革命传统教育课。他还应邀在几所学校兼任校外辅导员多年,为孩子们讲述杨靖宇将军的英雄故事,深受师生欢迎。徐振明荣获“时代楷模”、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朱丽华,女,汉族,1957年10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丽华中医诊所所长。一级视力残疾的朱丽华,30多年来省吃俭用,穿36元两双的鞋,一件白大褂穿10多年不舍得扔,却资助寒门学子587人次;她是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创办丽华中医诊所,服务23万余人,为百名脑瘫患儿做康复治疗,帮助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她免费为现役军人服务4000多人次,各类捐款累计450万余元,被当地人称为“新乡贤”。

1985年,朱丽华参加浙江省中医推拿培训后,被分配到嘉兴市福利院医务室工作,一干就是22年,成为嘉兴市首位盲人中医师。她视病人如亲人,精心为每一个脑瘫患儿做康复治疗。2008年,她创办了丽华中医诊所。为帮助更多残疾人“谋前程”。她不仅无私传授技术还包食宿,先后帮助100多位残疾人就业。不少残疾人学成后自己创业,从家庭的“包袱”转变为“顶梁柱”。朱丽华从事爱心助学已经有30年了。1991年的一天,她第一次从广播里听说了“希望工程”,就立刻拿出近3个月工资寄到了云南,资助了两名贫困孩子,这让她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从此,她开始了30年的爱心助学之路,就像母亲一样惦记着自己资助的孩子,经常联系他们,事无巨细,样样都管。多年来,朱丽华给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初中捐赠热水器,为马尔康市67名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捐赠万元助学金和67床鸭绒被,“爱心榜单”上受助贫困学子已达587人次,助学资金达几百万元,一路播撒爱心的她也成了几百名贫困学子心中的“好妈妈”。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她捐出了两个月工资;汶川大地震,她交上了10万元“特殊党费”;武汉市发生新冠疫情,她带头捐款捐物;50户困难家庭改造卧室,她出资53万元。2018年,她签下了器官捐献协议。她说:“作为红船旁的一名共产党员,我的财产、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将奉献给社会!”朱丽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当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邱海波,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南大学副校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邱海波是我国重症医学学科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临床教学一线,精心救治患者,倾情培育人才,推动我国重症医学学科开创性发展。2020年,作为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他五度逆行出征新冠疫情高风险地区,累计210天冲锋在抗疫前线,用无畏担当诠释了“时代英雄”的精神内涵。

大医精诚,他是学科的带头人和推动者。邱海波是我国第一批重症医学博士之一,上世纪90年代,重症医学在国内还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将重症医学做成独立学科,做大做强,一直是邱海波的奋斗目标。邱海波对医疗服务、教学科研精益求精,带领团队将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做到了全国顶尖、世界一流。中大医院ICU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ICU,每年抢救重症患者2000余例,会诊患者4000余人次;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已成为首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报国为民,他是屡次出征的白衣战士。30多年来,邱海波始终怀着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先后参与了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抢救工作,多次担任国家医疗专家组组长,成功挽救了众多生命。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邱海波作为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坚守在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等医院重症病区,近距离救治重症患者。邱海波参与制定的第二版到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规范了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有人说,作为专家,每天到病房亲自诊治,有些大材小用。邱海波说:“ICU医生是为重症患者而生,重症患者在哪,我就应该在哪。”2020年4月24日,武汉重症患者清零,他从武汉直接前往哈尔滨指导黑龙江省抗疫工作,连续奋战17天。5月中旬,吉林舒兰输入性疫情发生,他又从黑龙江奔赴吉林抗疫一线。6月5日,终于回到南京进行短暂休整。7月18日,又赶赴新疆,指导乌鲁木齐和喀什开展医疗救治与疫情防控工作。

邱海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何巧,女,汉族,1984年11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磁器口派出所民警。

何巧担任社区民警以来,面对辖区161名聋哑人聚居实际,满腔热情地为聋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架起警民连心桥,被誉为聋哑群众的贴心人。

何巧所在的社区是原重庆市高压开关厂所在地,厂子改制搬迁后,161名聋哑职工就地集中安置。2014年9月,何巧担任社区民警后,第一次入户走访聋哑家庭时,就因无法交流吃了“闭门羹”。在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交流中,何巧认识到,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尤其是为聋哑群众办好事、服好务,必须下苦功练好手语,过好沟通交流这一关。她制定学习手语计划,一有空就又学又练,不仅实现了与聋哑人无障碍沟通,还结合亲身经历总结出与聋哑人交流的要领。“有困难找何巧”“要办事找何警官”,成为社区聋哑群众常常比画的动作。

用爱点燃聋哑群众暖心之“火”。何巧从摸清实情入手,逐户上门走访社区聋哑人家庭,详细了解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实际困难和现实需求,逐一建立工作档案,制定帮扶措施,做到有求必应、有事必办、有难必帮。何巧先后为聋哑群众排忧解难300余件(次),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他们心里。2020年4月23日傍晚,辖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79岁聋哑人付某外出不慎走失,正在医院输液的何巧得知情况后,立即拔掉针头赶回社区,和社区居民一起逐街逐巷仔细寻找,终于在次日凌晨把老人找到并送回家。13岁的聋哑少年小李因为残疾感到很自卑,一度产生辍学甚至轻生的念头。何巧三天两头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半年后终于让小李走出心理阴影,重拾生活信心。

在何巧的积极推动下,2019年初,集警务办公、纠纷调解、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无声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聋哑群众专用的助听器、手写板、急救药品等一应俱全,让聋哑群众有了相对固定的交流活动场所。沙坪坝区公安分局300余名社区民警也主动投入到关爱帮扶聋哑群众工作中来,掀起“学手语、办实事、献爱心”热潮。

何巧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重庆市最美渝警楷模称号,入选“重庆好人”。

孙景坤,男,汉族,1924年10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村民。

革命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经历生与死的考验,用热血青春诠释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和平建设时期,他深藏功名、扎根乡村,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他把一生投入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事业中,用敬业奉献彰显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许党报国,戎马生涯战功赫赫。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和____战争。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被授予____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2年10月,在配合上甘岭战役的一场战斗中,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和战友们在增援161高地战斗中英勇作战,展现出过人智慧和胆识。

艰苦奋斗,带领村民共同致富。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作为生产队长的孙景坤,早出晚归,奔波忙碌。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加强山城村建设,用几年时间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洪水侵蚀农田,他带领村民建起简易大坝,挡水造田。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他带头用筐挑、用肩扛,运送土石,不仅建起大坝,保住集体财产,还改造耕地100多亩,增加了集体收入。改革开放以后,他组织乡亲们成立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还把自己分到的40亩地无偿分给从外省迁来的贫困户。他把好耕地让给乡亲们,把好房子让给贫困户,把招考机会让给其他人。在他心里,群众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即便是后来不再担任村干部,孙景坤仍然深受村民敬重。

淡泊名利,深藏功名无私奉献。孙景坤将功勋荣誉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就连儿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知道父亲是一位老兵、上过战场。孙景坤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要过待遇。2016年5月,丹东____纪念馆征集历史文物资料,孙景坤捐献自己的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老照片。这时,他的英雄事迹才广为人知。

孙景坤荣获“时代楷模”、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入选“辽宁好人”。

李俊贤,男,汉族,1928年3月生,中共党员,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原院长、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是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聚氨酯工业奠基者之一,著名化工合成专家。60多年来,他矢志不渝献身国家科研事业,以国家利益为先,苦干实干,勇于创新。他研制的产品助力“两弹一星”发射,至今仍广泛应用在长征系列火箭等大国重器和汽车、建材、家居等国计民生行业。他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忠于信念、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李俊贤对党忠诚、以身报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国家需求出发,这是第一位的。”这是李俊贤始终如一的人生追求。1966年,他奉命来到青海省一个山沟里筹建黎明化工厂,开始航天推进剂的研制工作。他带领团队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克服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科研条件,成功研制出卫星发射化学推进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助力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直到今天,该推进剂在国内仍是重要推进剂品种。

李俊贤热爱科研、勇于创新。他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将科研目标锁定在满足国防科研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李俊贤研发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鱼雷796燃料,推动我国先进鱼雷研制时间明显提前。20世纪80年代,他开创国内聚氨酯研制,填补多项研究空白,打破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李俊贤敬业奉献、淡泊名利。他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直到2018年90岁高龄时才正式脱离工作岗位,一直坚持工作了68年。他的同事说,李俊贤的加班时间甚至超过一般人20年的法定工作时间。李俊贤生活简朴,所在单位要给他配专车,被他拒绝。在90岁高龄之际,他毅然捐赠毕生积蓄300万元用于设立基金,以支持科研创新和帮扶困难同事。

李俊贤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河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315 评论

工藤新之助

管向东 ,康焰,邱海波 ,这些人已经去当地进行帮助,更好地渡过难关。

134 评论

霸王V风月

分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康焰、东南大学副校长邱海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这三位,他们将为上海疫情指导工作。

203 评论

快乐尚龙

人吃五谷杂粮,就很容易生病,不过现在又出现了新冠病毒,这种病毒会影响人的肺部和呼吸道,严重的还会造成生命危险。有病情的地方,就会有医生,现在上海的疫情比起其他地方来说,要严重的多,感染的人太多了,人们的心里难免会有一点你的恐慌。不过“重症八仙”已经有三位到达了上海进行支援,有了他们在那里,人们的心情变得不那么的压抑,也不是那么的紧张了。所谓重症八仙指的是在武汉疫情的时候,从全国各地去往武汉进行支援的八名医生,他们都是重症科的专家。那么这重症八仙指的都是谁呢?

一、童朝晖和杜斌

童朝晖是北京朝阳医院的副院长,杜斌是北京协和医院里的ICU主任,也是一名教授,这两位都是重症八仙里面的人员。童朝晖主要从事的就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和肺疾病以及哮喘等方面,对于这次的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他能够给予非常大的帮助。杜斌获得过医学博士学位,有着非常丰富的医学经验。

二、管向东和赵蓓蕾

管向东是中山大学附属的第一医院里面的外科ICU主任,也是多重身份,在2003年的时候,被中山大学聘为了重症医学的教授。赵蓓蕾是东部战区的总医院呼吸和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医师,她的职称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和教授,也获得过医学博士学位,是南京总医院里的ICU协作中心的副主任。

三、康焰和姜利

康焰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任,是重症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导师,也是教授和主任医师,他有着非常丰富的医学经验。在2005年的时候,去过美国的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Barnes's 医院,进修自己的能力,主要进修的是麻醉和重症医学科。姜利是北京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任,是副教授,也是BASIC的认证教师。

四、郑瑞强和邱海波

郑瑞强是苏北人民医院里的重症医学科的主任,也是副教授,也是一名有着贡献的青年专家。邱海波是东南大学的附属中大医院的副院长,重症医学科的主任,是江苏省非常优秀的重点人才。这八名都是非常有名的人才,都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你知道他们吗?

218 评论

佳音音乐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副院长邱海波,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杜斌,向东,赵蓓蕾,姜利,郑瑞强,康焰。

177 评论

hdgjcxsgbjj

第一位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是东南大学急诊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所长,我国第一位危重病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危重病会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铁道部科技拔尖人才、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同时也是纪委书记、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2017年获得过“白求恩奖章”。

第二位是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留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呼吸危重症专家。主要从事呼吸系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呼吸内镜及介入诊治技术、间质性肺疾病、哮喘等方面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熟练地掌握呼吸专业特别是上述领域的理论知识、新进展、新技术和临床诊疗工作。在国内外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SCI文章7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壹等奖一项。

第三位是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杜斌,他先后进行过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医院获得性血行性感染等系列研究。其中有关限制抗生素使用降低耐药细菌感染的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发表在2003年的Critical Care Medicine杂志上。该课题于2001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并于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他在重症患者医疗救治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被选为国际亚太危重病医学协会秘书长。

第四位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近十年来,管向东教授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文2篇;获国家、省、部、厅、校级科研基金支持项目十余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与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1999,2000年);主编与研制CAI课件《心肺脑复苏》200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广东省ICU管理与医疗技术规范》2008年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并参编专著十余部。负责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家级重症医学学习班”五届。

第五位是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赵蓓蕾,他是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呼吸病学会ICU和呼吸机治疗学组副组长;南京军区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委,主要擅长呼吸系统危重病肺真菌病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和肺癌的诊治,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项主编专著部参编专著部发表论文余篇。

第六位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1992年开始从事危重病治疗与研究,研究方向为重症病人脏器功能监测与支持,在MODS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重症感染、临床营养支持、镇痛、镇静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承担四川省卫生厅课题、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获发明专利三项。曾获“亚洲医院管理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等奖项。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共发表论文逾百篇。

第七位是北京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从事重症医学的临床工作27年余,在重症患者的脏器支持技术,特别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20年3月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第八位是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兼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兼总干事、扬州市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扬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华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编委。2020年3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7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

    1975-1978医学学士浙江大学医学院1979-1985住院医师上海市海员医院1986-1994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绍兴第二教学医院1995-2001副主任

    爱多肉的milk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华重症医学杂志费用

    这个百度文库有关医学会培训的联系方式,你可以找他们邮购:

    廊坊电器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华重症医学杂志邱海波

    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6篇 你了解过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

    淡定的机车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sci

    第一位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是东南大学急诊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所长,我国第一位危重病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

    春天里吃大米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邱海波重症医学杂志

    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6篇 你了解过2022第八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

    落叶无声2015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