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6

啊阿阿陽不是阳
首页 > 医学论文 > 奶牛酮病论文2000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呵呵呵达

已采纳

奶牛酮血病是泌乳母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代谢疾病,本病的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病牛表现不食、昏睡或兴奋,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有时发生运动失调。本病发生在舍饲的高产母牛,大多发生在产后6周内,少数在产后10周内仍发病。在高产牛群中,呈现亚临床酮病的奶牛约占产后母牛的10%~30%,可导致酮血和乳酮含量升高,泌乳量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发病率增高,这类牛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但血酮浓度增高至10~20毫克/分升。

【病因】

在母牛产犊后的早期泌乳阶段,泌乳高峰出现最快,约在产犊后40天达最高峰,而食欲不良的母牛直至产犊后70天才达泌乳高峰。产犊后10周内若奶牛食欲较差,能量和葡萄糖的来源不能满足泌乳消耗的需要,假如饲料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即碳水化合物摄食不足及蛋白质和脂肪摄食过多,或者三种营养物质均摄食不足,就会产生能量负平衡及生糖先质缺乏,呈现临床和亚临床酮病。

酮病的发生基本上是由两种不合理的饲养引起,一种是动物摄食高蛋白和高脂肪饲料及低碳水化合物饲料,使泌乳早期营养不平衡,优先动员肝糖原,随后动员体脂肪和蛋白而产生大量酮体,称自发性或营养性酮病。另一种是动物在产前就存在高度营养不良的情况,在多胎妊娠的后期阶段大量动员体贮而发生酮病,称为母羊妊娠毒血症;或是产前就存在过度肥胖,在产后泌乳早期由于高度营养缺乏而大量动员体贮备导致酮病,称为母牛消耗性酮病。

【症状】

酮病的症状常在母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出现,包括食欲缺乏,便秘,粪便上覆有黏液,精神沉郁,凝视,体重显著下降,产奶量降低,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乳状,有与呼吸、排尿相同的酮气味,加热时更明显。牛迅速消瘦,病牛呈拱背姿势。大多数病牛嗜睡,少数病牛可发生狂躁和激动,但还能饮水,表现为转圈,摇摆,舐、嚼和吼叫,感觉过敏,强迫运动及头执拗。这些症状间断地多次发生,每次持续1小时。往往呈现低糖血症、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尿呈浅黄色,水样,易形成泡沫。

临床病理检查,特征为低糖血症、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有些母牛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可能是由于组织的糖原异生加速的结果。血糖不平由正常的50毫克/分升下降到20~40毫克/分升,由于其他疾病继发的酮病,血糖水平约在40毫克/分升以上,并往往在正常以上。血酮水平由正常的10毫克/分升以下,升高至10~100毫克/分升,而继发性酮病虽亦增高,但很少高于50毫克/分升。尿酮定量试验,由于尿浓度变动范围很大,测定结果可能不满意。正常母牛,尿酮可升高至70毫克/分升,尽管通常低于10毫克/分升。奶中丙酮水平很少产生变动,由正常3毫克/分升到有病母牛平均40毫克/分升时糖原水平低,葡萄糖耐受曲线正常。挥发性脂肪酸水平在血液和瘤胃中都比正常母牛为高,并且瘤胃中丁酸和乙酸与丙酸比较,显著增高。至于能量状况的估计,通常根据血糖水平而定,也可根据血液挥发性脂肪酸或β-羟丁酸水平来估计。从牛群营养平衡的代谢图像可以发现,因血液羟丁酸平均水平高及葡萄糖平均水平低而能证实临床酮病流行较高的牛群,但酮病发生的严重性和症状出现的快慢,与血浆丙酮+乙酰乙酸或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关系没有它与血浆葡萄糖水平的关系那样密切。血钙水平稍降低(降到9毫克/分升)可能由于因酸中毒而尿中碱基代偿性损失增多。白细胞计数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高至15%~40%),淋巴细胞增多(可高至60%~80%)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低至10%)。严重病例,谷草转氨酶活性增高,其原因还不了解。

【诊断】

当血清酮体含量在10~20毫克/分升时为亚临床酮病的指标,在20毫克/分升以上时为临床酮病的指标。继发性酮病(如在子宫炎、乳房炎、创伤性网胃炎、皱胃变位等引起食欲下降而发生者)时,血酮水平亦可增高,但很少高于50毫克/分升,乳酮和尿酮试验,也有诊断意义。酮体定性试验阴性,可排除酮病。试验阳性最好再行定量。继发性酮病对葡萄糖或激素治疗无良好反应。

【治疗】

大多数病例,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痊愈,不过有一些病例,对治疗的反应是暂时性的,以后可能复发。还有一些病例属于继发性酮病,则应着重治疗原发病。

治疗方法包括代替疗法和激素疗法,但在严重病例中所发生的低糖血症性脑病和血浆中氢化可的松水平增高,这些疗法都没有效果。对已发现明显症状的母牛,应立即用丙二醇或甘油治疗,其余未发现症状的母牛,应每天检查,视其有无酮病的迹象。

(1)代替疗法

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对大多数母牛有明显效果,但须重复注射,否则可能复发。其所以可能复发,是由于高糖血症迅速消失,或由于剂量不足而乳糖又从奶中丧失之故。果糖溶液(每千克体重克,配成50%溶液,静脉注射)可延长反应时间,但有些果糖制剂会引起特异反应,呈现呼吸急促,肌肉震颤,衰弱和虚脱,而这种反应更常于注射过程中发生。克服这种反应,则需重复给予丙二醇或甘油(每天2次,每次500克,连用2天;随后每天250克,连用2天),灌服或饲喂,效果很好。这些给药方法,最好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之前进行。注射葡萄糖溶液或饲喂甘油,能抑制乳中脂肪成分,节约能量,使葡萄糖和甘油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须注意,采用口服方法应用葡萄糖,无效或效果很小,因为瘤胃中的微生物使糖发酵而成为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丙酸只是少量的,因此治疗意义不大。

丙酸钠在糖原效用上应该是适合于治疗需要的,每天120~240克口服,但在牛的疗效很慢。乳酸盐也是一种高糖原效用药物;但乳酸钙或乳酸钠(第一次720克,随后每天360克,连用7天,口服)和醋酸钠(每天125~250克,口服),其效果不及丙酸钠。乳酸铵(200克,每天一次,连用5天,口服)已用之甚广,效果很好。

(2)激素疗法

用于体质较好的病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效果是确实的。因为ACTH兴奋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类固醇的分泌,既能动员组织蛋白的糖原异生作用,又可维持高血糖浓度的作用时间。并且应用ACTH 200~600单位,肌内注射,方便易行,也不需要同时给予葡萄糖先质。然而ACTH也有一些缺点,它是在消耗身体其他组织的同时刺激产生糖原异生作用的,还可能在移除过剩酮体的同时消耗草酰乙酸。此外,应用葡萄糖肾上腺皮质激素(剂量相当于1克可的松,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来治疗酮病也非常满意,但往往伴同发生一定的泌乳量抑制,尽管泌乳量抑制是缺点,但却有助于病的迅速恢复。至于胰岛素(每千克体重单位,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的应用,过去常与葡萄糖肾上腺皮激素同时进行,但未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其他治疗

水合氯醛早就在牛的醋酮血病和绵羊的妊娠毒血症中应用多时,首次剂量在牛为30克,加水口服,能继之再给予70克,每天2次,连续几天。若首次剂量较大50克,通常用胶囊剂投服,继则剂量较小,放在蜜糖或水中灌服。水合氯醛的作用在于能破坏瘤胃中的淀粉及刺激葡萄糖的产生和吸收,同时通过瘤胃的发酵作用而提高丙酸的产生。氯酸钾(30克于250毫升水中,每天2次,口服)用之已广,且引起高度重视,虽被看成具有特效的抗酮作用,但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况且常常引起严重的腹泻。维生素B12(1毫克,静脉注射)和钴(每天100毫克硫酸钴,放在水中或饲料中,口服)可用于治疗酮病,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标准治疗联合应用。由于在牛的酮病中怀疑辅酶A缺乏,因此有人提出可试用辅酶A的一种先质半胱氨酸(盐酸半胱氨酸克配成500毫升溶液,静脉注射,每3天重复一次)治疗酮病,效果较好。

【预防】

对容易发生酮病的母牛,在产犊前应摄食能量比较高的饲料,在分娩后能量水平还应进一步提高。根据一种最适当的饲养原则是,视体况而定,使之既不要过肥,也不宜过瘦。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应该适中,可占约16%。对舍饲母牛,每千克产奶量应给精饲料约3千克。

对维持体况每天吃食的干草应按每100千克体重3千克干草。粗饲料必须质量好、口味好、易消化和富营养。湿青贮和霉败的干草富含丁酸,是引起高产母牛酮血症的一种常见的生酮先质。在瘤胃中能产生大量丙酸的日粮,如能在产前和产后饲喂几个星期,有助于防止酮病,例如饲喂一种磨得很细的和做成小丸子的苜蓿干草加上一种蒸过的谷类(如玉米片、大麦片等)的日粮。这种日粮中干草与蒸谷的比率大致8∶1,有产生大量丙酸的效果。因为用了这种日粮后,就不必再喂长的干草、稻草,铡短的或其他未磨碎的粗饲料。当饲喂大量青贮时,利用干草代替青贮有好处。此外,还可饲喂丙酸钠(120克,每天2次,口服,连续10天)。

189 评论

雨霖霖i

如果不严重的话我们在家里也可以治疗,可以请兽医到家里来给奶牛输液,毕竟他们是专业的,一定可以治疗好奶牛。

270 评论

卷毛先生老杨

首先就是要寻求专业兽医的治疗,而且也可以采用相应的医疗手段,还有就是要将发病的牛和其他的奶牛分隔开,而且一定要及时注射疫苗,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226 评论

yannychan108

奶牛酮病在临床上表现消化机能障碍,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低血糖以及血、乳、尿中酮体含量增高为特征。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奶牛酮病发病原因是什么,奶牛酮病怎么治疗。一、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1、饲喂高蛋白和高脂肪饲料,而日粮内碳水化合物饲料(纤维素、淀粉)不足时。2、饲喂低蛋白和低脂肪饲料,而碳水化合物饲料不足时。3、长期饲喂含丁酸多的青贮料、含乙酸30%以上的半干青贮料,以及饲喂含大量丁酸的糟、渣类饲料。4、长期饲料单一,瘤胃代谢紊乱,维生素b12合成不足,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致使体内产生的酮体不能有效地被利用。5、长期舍饲,缺乏运动和日光照射,以及应激反应等,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二、奶牛酮病怎么治疗治疗奶牛酮病的根本是能量负平衡,因此治疗酮病首先应提升血糖浓度,同时增加生糖先质供给。治疗酮病主要有3种方法:1、静脉注射葡萄糖静脉注射葡萄糖在血液中只维持2~3h。临床性酮病葡萄糖的用量为50%葡萄糖500mL,除神经型酮病每4~6h重复使用一次外,其他牛注射一次即可。2、口服丙二醇、甘油、丙酸钙等丙二醇经瘤胃壁直接吸收后肝脏将其转化为糖,一般治疗剂量为500mL/d,经口灌服,持续3~5d。丙二醇适口性差,因此不能将其同饲料一起饲喂,而灌服时可引起牛应激,所以好在牛采食结束后灌服。3、注射地塞米松地塞米松能够增加葡萄糖的生成,持续时间为2~4d,但是具有免疫抑制及导致流产的风险,因此仅限用于产后5~50d发生临床性酮病的牛,使用1次即可,应避免重复使用。三、奶牛酮病的发生规律1.与围产期有关一般在分娩后1~2周内发生,但也有在泌乳后期或产后2~3天发病的。也可发生于干奶期。2.与季节有关通常在冬季或早春季节多发,而入夏以后则减少。3.与奶牛个体有关(1)年龄6~9岁奶牛发病率较高。(2)营养据调查,肥胖奶牛发病率占21%,瘦牛仅占5%。(3)胎次3~6胎发病率较高,据调查资料,3胎以下牛占32%,4胎以上牛占67%。(4)产奶量年产奶量1万千克以上的高产奶牛容易发病。

122 评论

相关问答

  • 奶牛酮病课程论文

    Genetic analyses of blood β-hydroxybutyrate predicted from milk infrared spectra

    贪吃的晨晨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奶牛酮病

    奶牛酮病的最新疗法一、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于产后的第一个泌乳月内,各胎次的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二、发病原因本病的发生与饲料的种类、品质的好坏、日粮的组成有关,特

    樱花卫厨ks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奶牛酮病论文5000字

    奶牛酮病的最新疗法一、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于产后的第一个泌乳月内,各胎次的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二、发病原因本病的发生与饲料的种类、品质的好坏、日粮的组成有关,特

    高小贱大琪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奶牛酮病论文10000字

    奶牛酮病治疗原则是:迅速补糖和应用生糖物质,促进糖原异生作用,缓解酸中毒以及采用对症疗法。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奶牛酮病的症状表现及其治疗方法。一、奶牛酮病的症状1.

    夏筱筱筱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奶牛酮病论文50000字

    奶牛酮病在临床上表现消化机能障碍,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低血糖以及血、乳、尿中酮体含量增高为特征。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奶牛酮病发病原因是什么,奶牛酮病怎么治疗。一、奶牛

    扬帆飘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