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59

好心坏丫头
首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药物剂量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旺财爱小旺财

已采纳

儿童 生病要吃药,但是 儿科 常 用药 物用法用量你知道多少?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儿科常用药物用法用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儿科常用药物用法用量

能在儿科使用的药物,其 说明书 上多标注有儿童用药计算方法,按公斤体重药量乘以患儿体重,则等于目前每天用药量,再按说明书要求分次使用即可。

如果说明书上无儿童用量,只标注:儿童酌减。则常用儿童体重(公斤)÷50(约定成人体重值)× 成人药量,即可得到目前儿童所用药量。

儿科常用药物 注意事项

1. 氨基糖苷类

在儿科,所有氨基糖甙类的抗菌素,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等的所有剂型,因其耳肾毒性,均列为禁用。

目前仍常见到有使用庆大霉素颗粒口服或者其针剂雾化吸入、小诺霉素肌注者,现在可以替代的药品很多,不要因其不需要皮试而盲目选择。

2. 喹诺酮类

所有喹诺酮类抗菌素,如: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等的所有剂型,因其对幼年软骨的影响,在儿科均列为禁用。

3. 止吐药

吗丁啉(多潘立酮)、盐酸普鲁卡因、胃复安(甲氧氯普胺)等,因其锥体外系的的副作用,在儿科,尤其是 3 岁以下的婴幼儿,应该谨慎使用。

实际上,呕吐的症状,在病因缓解前,用止吐药效果很差,如:秋季 腹泻 前期的呕吐,主要发生在进食后,适当补液、控制饮食,呕吐常在 1-2 天内缓解,少用止吐药物。

4. 金刚烷胺

金刚烷胺及含金刚烷胺的制剂(如“好娃娃“氨酚烷胺颗粒、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等),在 1 岁以下禁用。

5. 止泻药

任何形式的止泻药,如,含苯乙哌啶制剂,一定要谨慎使用因为腹泻实际起到了引流毒素的治疗、代偿作用,有其积极意义,盲目止泻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儿科临床工作中,极少使用止泻药物。

其实,在其它部位,如果药物破坏了机体本身的“引流、排泄代偿作用”时,均应该谨慎或者禁用,如止咳药(事实上,儿科很少需要使用止咳药物,化痰药物使用相对更多)、止吐药,以及气道分泌物多时、使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的药物(如异丙嗪类抗过敏药、山莨菪碱(654-2)为代表的莨菪类药物等等,尤其是“喉气管支 气管炎 ”时,因可能加重内生性异物阻塞,更应列为禁忌)。

6. 退热药

如尼美舒利各种制剂,在新的规定将其解禁前,在儿科禁用。肌注退热药安痛定(复方氨林巴比妥),除非患儿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其它退热剂(如抽搐、昏迷等)、必须退热时,才可慎重选择使用,且在使用前一定要向家属解释其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用后建议严密观察 1-2 个小时。

另外,为了达到安慰发热患儿家属的目的,常见加用激素类药物退热,而激素的使用适应征中,无退热这一项。 疾病 的轻重与发热高低无直接关系,一定不要把激素作为退热剂来使用。

7.肌注给药

小龄儿童尽量不要肌注给任何药物,尤其是预计要多次给药治疗时,如现在社区常用的肌注抗菌素类药物、反复肌注退热药物等。

原因有:(1)小儿的 神经 走行、解剖可能有异于成人,在儿童肌注,更易出现大神经的损害,如果不是紧急抢救、来不及开通静脉通道,尽可能不要采用肌注的方式给药。

(2)小儿的肌肉薄嫩,且肌注时药物都原药浓度、稀释很少,就像化肥散到娇嫩的叶片上,比成人更容易引起肌注部位的肌肉永久性的伤害,像臀大肌萎缩等。

8. 复方制剂

现在常用的各种中成药种类繁多,其中所含的药物很多都相同,且其中不能像西药一样明确各种成份的含量。如果我们要开这些药物,建议不要多种中成药同时服用。

西药中也有复方制剂者,如各种 感冒 颗粒,一定要注意不同商品名称、却为同一种药的叠加服用。

像 VC 银翘片、三九感冒灵、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都含有退热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又像复方锌布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不同退热剂中都含有“氯苯那敏(扑尔敏)”等等。

所以一定要熟读 药品说明书 ,熟悉常用药物在儿童的用法、用量;熟悉常用复方制剂中各种成份的含量;熟悉公认的用药禁忌。

9. 药物叠加的副作用

有些药物有着相似的副作用,如一个发热、 咳嗽 的孩子,可能会用到:异丙嗪、克咳敏(二氧丙嗪)、止咳颗粒类 中药 、退热类的复方制剂(氨酚黄那敏颗粒等),其中都可能会有镇静的副作用,患儿这样“综合治疗”3-4 天后,会出现嗜睡, 几天才缓解。

儿科常用的西药类“感冒颗粒”如小儿三九感冒灵、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锌布颗粒、护彤颗粒等,其主要目的为退热,如果不发热,只有打喷嚏、流清涕等 鼻炎 表现,并不推荐以上复方制剂,如果其有效,也是其中的“氯苯那敏”在起作用,还不如用氯苯那敏口服治疗来的直接。

发热时,不要把两种退热药一起服用,常见到患儿发热时一起服用复方锌布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尤其是,常见到医生交待把以上的某种退热药一天三顿,不管有没有发热,都配合使用。可能在病初,患儿一天都在发热,这样用倒也不算很差,可是家属往往拿了药、不再发热就不复诊了,常见其把退热药配合抗感染药物一直服用 7-8 天以上。

所以,开药后,一定多交待几句,减少患儿服错药的机会,发现家属可能有误解的情况,一定在下次交待病情、指导用药时说清楚。

10. 其他

有些疾病本身无特效治疗,如大多数的病毒引起的 呼吸 道感染、病毒性腹泻等,此时不宜在药物的使用上抱太大的希望,而应该作对对症、 营养 、补液支持的工作。

如秋季腹泻时,一定要把口服补液提到第一位来,开始患儿常有呕吐、食欲下降,可以不用任何药物,但一定要指导其口服补液。

不要只笼统的告诉家属“回家喝糖盐水”,结果,有很多的家属,自己回家“摄一点盐、抓一点糖”加到水里,就成“糖盐水”了,这样管用吗?效果应该很差,如果没有正规的口服补液盐,还不如交待家属回家用“稀面汤或米汤 + 盐”让家属更容易执行。

温馨提示:以上处方请在医师/药师指导下使用!

348 评论

吃货2015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儿科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儿科论文 范文 一: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及评价构建

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专家课程设计及评价体系构建问题。 方法 :采用专家调查法,选取的20名儿科护理专家,包括儿科临床护理、儿科护理管理以及儿科医学专家。结果:研究组20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均认为组织课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分析得出,专家认为专业素质指标最为重要,意见较统一。结论:我国应注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强化护理专家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关键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临床护理专家(CNS)通常是指在某一专科领域护理水平较高的护理人才,其通过设置课程教学、实施临床护理以及会诊等方式加快护理学的发展进程。护理专家课程的设置能够提升护理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护理专家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其护理工作的重要标准,需要进行有效构建和实施。本文以20名儿科护理专家为研究对象,对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 报告 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象

20名儿科护理专家,包括儿科临床护理、儿科护理管理以及儿科医学专家。成立咨询专家组,专家组人员均具有该领域十年以上工作 经验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

方法

查阅文献及资料,设置调查问卷,参照国内外CNS认证评价的综合分析结果,征求护理专家建议,并根据我国儿科护理情况,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将调查问卷分别分发给20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待完成填写后统一收回。本次20份调查均收回,且均有效。

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数据录入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判断得出P<具有显著差异,该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儿科临床护理课程设置的认识情况

研究组20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均认为组织课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

儿科护理专家权威程度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分析得出,专家认为专业素质指标最重要,意见较统一。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护理的质量,特别是儿科护理,患者起病较急,年龄较小、感知能力较低,不注重临床护理工作会造成意外情况的发生,给患者家人和医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开始出现,其作为儿科临床护理的权威,在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方面较普通护理人员均有明显提升。护理专家是指在某一专科领域护理水平较高的护理人才,其可通过设置课程教学、实施临床护理等方式提升护理水平[1]。儿科临床护理专家是儿科临床护理的权威人员,因而其在专科护理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应具有更高的水平,能够在临床工作当中及时发现儿科患者潜在的危险,对临床中存在的复杂护理问题通过商讨进行解决,通过与医护人员的团结协作使护理质量获得有效提升[2]。本研究中,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儿科临床护理、儿科护理管理以及儿科医学专家对儿科临床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基本相同。依据国内外相关经验得出,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上,如儿科护理学、小儿外科护理学、婴幼儿病情观察、婴幼儿急救护理学等,这就说明我国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应将儿科专业护理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作为重要的评价体系中的重要评价指标。儿科临床护理中最基本的亦是最重要的专业素质便是临床实践技能,其不仅可作为临床护理专家的职业特征,亦是开展课程教学,实施护理 教育 和护理管理工作的支撑。儿科临床护理专家的评价指标还包括护理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教育能力等,因而临床护理专家不仅需要做好解决复杂护理问题、提升护理质量工作,还应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和 健康知识 宣传任务。儿科专科课程设置一般设置儿科护理学、婴幼儿病情观察、婴幼儿急救护理学、儿科护理诊断学、小儿外科护理学、 儿童 健康评估等课程,此外还应根据专科教学的特点合理的设置其他课程,强化专家课程教学工作,构建良好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好的促进临床护理学的发展。本文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分析发现,儿科临床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且所有专家的意见比较统一,均认为专业素质是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评价指标,这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我国应注重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强化护理专家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提升整体护理水平[3]。

参考文献:

[1]樊落,席淑华.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4-146.

[2]'sresponsibilityforpatientquality,safety,[J].Nurseleader,2009,8(6):34-43.

[3]查丽玲,王建宁,江榕.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3,28(17):10-12.

儿科论文范文二: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探究儿科患者接受临床用药安全护理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14年4一12月所收治的关于药物治疗儿科患者1200例,将其定为实验组,对患儿及其家属实施护理干预。并将同期所收治的另外120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对患儿及其家属关于 用药知识 掌握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充分的调查,并做好记录工作。结果在患儿及其家属在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组都比对照组占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安全责任意识的强化,并进行日常的培训,进行系统化和责任化的管理,将合理用药安全护理干预正确应用到患儿上,可以促进患儿及其家属对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取得较好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临床用药;用药安全;儿科;护理干预

将合理的药物治疗实施在患儿身上,这是儿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点。针对临床上所使用的药物,一方面要确保具有实际的疗效,另一方面还需要确保合理性和安全性所在,因为这些因素与患儿的健康密切相关。从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来看,相当一部分患儿的病情比较轻微,因此只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便可以得到治愈。这也就成为了药物治疗成为儿科比较普遍的治疗方法,患儿疾病的康复有赖于正确的用药。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是保证患儿健康安全的一大保障,如果在临床上出现用药不当的行为,那么就会对患儿的健康构成威胁。合理用药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不合理用药则会产生治病害人的不良影响。当前实施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就是护士,因此,护理要做到足够的细心,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严密谨慎。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与患儿药物治疗效果产生挂钩关系,护士始终系整个过程中的第一线地位。本文就儿科临床用药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实验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于2014年4一12月所收治的关于药物治疗儿科患者1200例,列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儿687例,女性患儿513例;l岁以内的患儿有478例,l一5岁患儿有450例,5一12患儿有272例,平均年龄为岁。并将同期所收治的另外120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

将护理干预实施在患儿及其家属身上,做好调查和记录工作,了解其对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的情况。

加强患儿及其家属关于用药知识的普及

对患儿群体特点和常见小儿疾病进行 总结 ,可以适当在病房的一些位置贴上小海报,这些小海报主要涉及儿科常用药物、药物用法和用量、用药常识和禁忌的食物等,鉴于儿科患者的缘故,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和一些卡通人物在海报上。每天责任护士一定要对工作负责,在每次给药之前,都需要向患儿及其家属耐心地讲解药物的基本信息,要求是易懂、通俗和避免复杂化。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结合具体的疾病,对患儿及其家属细分为不同的群体,再对每一个群体实施集中的讲解,实现短时多效的目的,让患儿及其家属尽量在短时间内了解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护士还应当在给药的时候,特别强调服药的时间,叮嘱患儿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服药,这是因为,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家长都存在给药时间越长越好的错误观点,这与正确的给药方法是有偏差的。药效的发挥和用药的安全性与用药时间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并不是用药时间越长越好。

强化学习,适应当前临床工作

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就是护士,而护士在药学方面的学习则与患儿的安全用药和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强化护理对各种药物的适用性的认识。当前儿科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在增加,用法和用量除了要依据 说明书 以外,还需要遵医嘱。儿科患儿通常都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在用药方面,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再加上药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护士原有的药学知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临床工作的需要,那么就需要护士加强自身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类常用药物的知识,关注新药物的用法和应当注意的事项,确保儿科用药的安全性。如果护士对于某些药物的用法含糊的话,就需要咨询相关的医师,避免影响患者健康的问题出现。

3结果

在患儿及其家属在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组都比对照组占有明显的优势。在用药知识掌握程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组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的情况为100%,对照组则为8233%(988/120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的情况为100%,对照组则为92%(1104/1200)。

4讨论

相当一部分患儿的病情比较轻微,因此只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便可得到治愈。因此出于患儿健康的考虑,在选用药物的时候,除了要确保一定的疗效外,还需要兼顾安全性和合理性。合理用药可以解决患儿疾病问题,但是不合理用药则会威胁到患儿的健康。随着当今新药种类不断推出,药品也在不断更新,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进行系统化管理,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知识的培训,可以减少患儿受到伤害的现象出现,让疗效更佳明显。综上所述,对护士加强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不断更新其知识体系,接受定期的培训,让知识有足够多的储备,在规范化管理下,才能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利于患儿用药的安全,让疗效充分体现出来,还有利于解决医患矛盾,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参考文献:

[1]段桂仙.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风险管理[J].儿科药学杂志,2015(06).

[2]李继红.护理干预在儿科呼吸道疾病吸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6).

[3]杨红红,胡雁,周英凤.住院患儿用药差错护理预防策略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08).

儿科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2. 免费护理论文范文下载

3. 本科护理论文范文精选

4. 本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5. 儿科护士述职报告范文3篇

145 评论

相关问答

  • 儿科加药剂量方面的论文

    [摘要] 本文从儿童患者的特殊生理结构出发,分析药师在门诊药房配发药物时,提醒患者家属在药物使用方法、剂量、特殊贮存等方面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保证儿科临

    我与食俱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儿科药物制剂设计原理论文

    [摘要] 本文从儿童患者的特殊生理结构出发,分析药师在门诊药房配发药物时,提醒患者家属在药物使用方法、剂量、特殊贮存等方面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保证儿科临

    吃货终结者041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动物药学药剂学论文

    卵磷脂和聚山梨酯80配合使用可中和抑菌剂,中和后的产物对细菌及培养基无太大影响,因此在稀释液和冲洗液中加入这些物质可有效的降低药品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同时促

    小脸欠捏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糖尿病药物剂型与制剂论文

    浅析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摘要: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

    朗姆薄荷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儿科用药剂型论文答辩PPT

    答辩PPT怎么做??

    hanrui200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