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1

小七的妈妈
首页 > 学术论文 > 水稻插秧机研究与发展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妖乐乐10

已采纳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讲,水稻都是我国的第1大粮食作物。下面是我整理的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摘 要: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与我国粮食安全有紧密联系。提高水稻产量,特别是单产,对于稳定粮食总量有直接作用。水稻栽培技术与产量、品质关系甚密,本文培肥地力,浸种、催芽,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7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旨在为提高我国水稻的产量、品质提高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讲,水稻都是我国的第1大粮食作物。我国有大约2/3的人口是以稻米作为主食。在我国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了和。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南方沿海城市和一些大城市城郊的稻田被占用,导致水稻总产量减少。

1 新世纪水稻栽培发展的目标

进入21世纪,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已经由单一的追求高产,发展成为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一综合目标。面对新目标,水稻栽培种植技术必须要有新发展[1]。控制人口、节约用地,只能暂时缓解稻米现阶段的供需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还得不断提高稻米的单产。提高稻米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稻米总产量才是解决我国稻米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探求水稻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势必成为我国水稻栽培发展的重要方向。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就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论证。

2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培肥地力

土壤地力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高地力的稻田通常能获得高产。培肥地力的主流方法是通过采用稻麦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通常的做法是在秋冬季用秸秆还田、春季施用有机肥、插秧前施用化肥的三段连续培肥法[2]。

对于育秧的秧田通常需要施用厩肥、饼肥、绿肥和人粪尿等作为底肥。值得注意的是,有机肥必须要经过充分腐熟后无害化后方可施用,否则会对秧田带来较大的危害。为了加快秧苗的早期生长,施用适量的硫酸铵、尿素和磷胺、过磷酸钙等肥料,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科学浸种、催芽

通常,在浸种催芽前需要将种子置于太阳下晒1~2d。为了能去掉瘪种、黑粉病的种子,应将晾晒后的种子置于盐水中。然后,用稀释1000倍的50%多菌灵浸种1~2d对种子进行消毒、杀菌。在催芽前10d左右应将种子捞起、晾干,避免消毒液对种子正常发芽造成影响。

水稻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在27~38℃。值得注意的是,早稻催芽通常在气温很低的春季,因此采用必要的保温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种子破胸阶段的温度以不超过35℃为宜,催芽温度控制在25~28℃较好。在催芽的过程中,应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催根”的准则。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合理调节播期,将水稻灌浆期调节和光、温、水、肥等条件吻合,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对于增加水稻产量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水稻种植的株行距控制在13cm×26cm,每穴3~5基本苗,每667m2的基本苗以6万~8万株为宜。此外,插秧的深浅应基本一致,栽插深度以2~较为合适,应做到穴正而行直、不丢穴、不漂秧[4]。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应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因施肥过多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避免因施肥不足导致减产的情况。调整肥料的结构和施用量,应遵循稳定前期用肥量,适当控减后期用肥量的总则。穗肥应以抽穗开花期追肥为主,施肥一定要准施、不可迟施,以防止出现贪青晚熟的不良现象[5]。通常来讲,优质稻品种的双季稻施肥量每667m2每季施用纯氮量应在10kg左右。基肥和追肥比例控制在为5:5或6:4,基肥的肥料种类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除了保证充足的氮素供应外,还需要配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配合施用一定数量的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对于提高稻米品质作用甚佳。

合理灌溉

灌溉对稻米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合理灌溉是保证稻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管水应遵循“薄水插秧、大水活苗、浅水分蘖、够苗晾田”的总原则。如果稻田水分不足,对稻草的千粒重有显著影响,从而造成减产的局面。此外,稻田水分不足还能降低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从而严重影响稻米品质[8]。

病虫害防治

为了确保大米的优质无公害化,在病虫防治上应特别注意农药带来的污染。首先,应做好病虫害的及时观察,做到“有病及早治”。防治手段应以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应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量。如9月中旬防治稻飞虱、卷叶螟等,应避免使用有机磷类的高毒高残留类农药,并且应保证最后一次用药时间距离收获期至少要大于35d[6]。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对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收获过早,籽粒充实不足、产量下降;收获过迟,稻米的透明度下降、垩白增加,稻米品质下降。收获期的确定有的以稻谷含水量来定,有的以穗后天数来定。对于浙江省的实际情况,以稻谷含水量在22%~25%时收获为宜,早稻以齐穗后25~30d,中稻为30~35d,晚稻为45d左右收获的产量和品质较好。

3 发展展望

科学的栽培技术,是获得高产、优质稻米的必要保证。在2013年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栽培技术的更新;应注重对现有的栽培技术进行推广,而不是仅仅的停留在文章中、技术规程文件上。研究新的栽培技术和推广,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高产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05(1):3-7.

[2] 陈晓燕,陈利,段坤.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17-117.

[3] 雷武逵.优质稻保优增效高产综合栽培技术[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4):942-945.

[4] 张宏.江淮中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71-272.

[5] 周日明.浅析施肥对水稻优质栽培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2(1):68-70.

[6] 张栩,薛应征,王书玉,等.河南省沿黄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9):15-16.

作者简介:祝平(1977-),男,浙江海宁人,助理农艺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范文

98 评论

马路口的miraale

赵匀 蒋焕煜 武传宇 尹建军 . 双季稻高速插秧机偏心链轮分插机构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 . 机械工程学报 , 2000(3): 37- 40 ( EI 收录)李革,赵匀,俞高红 . 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机理分析和计算机优化 . 农业工程学报 , 2000(4) : 78~81蒋焕煜,赵匀 . 双控制分插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优化分析 . 农业工程学报 , 2001(2) : 88~91赵匀 蒋焕煜 武传宇 , 偏心链轮传动的设计和应用,机械设计与研究(增) 应义斌 , 赵匀 . 偏心齿轮行星系水稻分插机构的分析研究 . 农业工程学报 1997 ( 3 ): 130~134赵匀 , 俞高红,李革 . 旋转式水稻分插机构的结构创新、参数优化和试验验证 . 机械设计与研究 ,赵匀 , 喻擎苍 . 农机常用机构计算机建模方法的探讨 . 机械传动 1996(2) : 30~33应义斌 赵匀 等,插秧机分插机构动力学模拟与曲柄平衡块优化设计 农业工程学报 1994 , 10 (增刊): 85~90赵匀 等,插秧机推秧装置凸轮和拨叉的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农机化研究 1990 ( 2 ) :22~28赵匀 .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农业机械学报 1991(3):20-24赵匀 应义斌 郭林松 , 往复运动机构计算机模拟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 . 机械设计与研究 ,1994 ( 4 )(增刊): 450~453赵匀,李相林,宋世贵 . 农业机械学统编教材中几个理论问题的质疑和探索 . 农业机械学报 1993 ( 2 ): 13~17赵匀 等 . 刚体相对运动微分方程及其规则和应用 . 农业机械学报 , 1992,22(3): 56~60马旭,赵匀,王剑平,马成林 . 凹形铲刀转刀辊升抛土能力的模糊预测研究 . 农业工程学报 , 2001(4)李革,赵匀,俞高红 . 倾斜气流清选装置中物料的动力学特性、轨迹和分离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6)骆光林 赵匀 阮俊华等,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农业,农业工程学报 1999(1)赵匀 . 试论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动力学平衡问题 . 农业机械学报 , 1984(4): 34~45赵匀 , 程革 . 四爪园盘丢秧部件的研究 . 种植机械专辑 ( 第 3 期 ) 赵 匀,刚体平面复合运动的动力学分析。东北农学院学报 1992 ( 1 ): 64~67郭林松 , 赵匀 . 平面连杆机构分析解析法的改进及应用 . 机械设计与研究 , 1995(2) : 25~29李建平 赵匀 , 曲柄滑道机构计算机建模方法的探讨 . 机械传动 1996 ( 2 )应义斌 , 赵匀 , 傅宾忠 . 半悬挂犁受力和结构参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 农业机械学报 , 1997, 13(3): 164~169应义斌 , 赵匀 , 张强 . 悬挂犁传统受力分析方法的质疑和计算机辅助分析 . 农业机械学报 , 1994, 25(3): 61~65应义斌 , 陈贵祥 , 赵匀 . 牵引犁受力分析的解析方法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20(5): 477~481李建平 , 沈永仁 , 赵匀 . 物料在振动筛与抖动输送板上运动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 , 农业机械学报 ,1998,(3)李建平 , 赵匀 . 物料在振动筛面上抛起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 , 农业工程学报 ,1997,13(4)李建平 赵匀 饶秀勤.小型收割机切割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及惯性力平衡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7 , 23 ( 3 ): 234~236李建平 , 赵匀 应义斌 . 振动输送板上物料移动速度和位移的计算机模拟与实验验证 . 农业工程学报 ,1998,(2)盖玲 赵匀 谷物扬场机分离过程物料的空间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农业工程学报 ,1998,(2)陈均 赵文波 应义斌 赵匀 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模式,农业工程学报 1998(4)应义斌 景寒松 马俊福 赵匀等 . 黄花梨果形的机器视觉识别方法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1999(1)应义斌 景寒松 马俊福 赵匀等 . 机器视觉技术在黄花梨尺寸和果面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1999(1)赵匀 , 应义斌 , 李建平 . 农机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初探 . 农业工程学报, 1996 ( 4 ): 177~180杨文珍 , 赵匀 , 竺志超 , 李革 , 俞高红 . 虚拟现实技术和基于虚拟现实的机械虚拟概念设计 . 机械设计与研究 ,武传宇 , 赵匀 . 行星轮曲柄摇杆分插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优化分析 . 机械设计, 2002(11) : 37~38汪亚明,赵匀,周志宇,曹丽 . “ 基于 C 均值聚类及α - β - γ滤波的多目标跟踪” . 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将于 2002 年 9 月刊出;汪亚明,赵匀 .“ 基于动态图像序列的下肢运动参数测量” . 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将于 2002 年 9 月刊出 .武传宇 , 赵匀 , 蒋焕煜 . 农业自动行走车引导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农机化研究 , 2002(3)汪亚明,吴国忠,赵匀,胡觉亮 . 基于模糊熵及遗传算法的图像增强与农业应用 . 农业机械学报, 2003(3)李革 , 赵匀 , 俞高红 . 倾斜气流清选装置中物料的动力学特性、轨迹和分离研究 . 农业工程学报 . 2001,(6).-22-25赵匀,武传宇,胡旭东,俞高红 . 农业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1) : 20~24杨文珍,赵匀,李革,俞高红 播种制体机的研究与展望 . 农机化研究, 2003(1) : 56~57,59邬小撑,赵匀。第三方物流在农业机械化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 农机化研究, 2003(1) : 42~45俞高红 , 赵凤芹 , 武传宇 , 赵匀 . 正齿行星轮分插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 . 农业机械学报 , 2004,35(6) :51,55~57陈建能,赵匀,俞高红等 . 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推秧装置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5):71~76俞高红,陈建能,赵凤芹,赵匀。正齿行星轮分插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农业机械学报, 2005,36(4):51~55武传宇胡旭东赵匀 . 农业机器人开放式结构控制系统的研究 . 农业工程学报 , 2003 陈建能赵匀 .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研究进展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尹建军 , 赵匀 , 张际先 . 高速插秧机差速分插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 CAD/CAE. 农业工程学报 , 2003(3):90~94杨文珍 , 赵匀 , 李革 , 俞高红 . 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螺旋轴回转轨道优化设计 . 农业机械学报 , 2003,34(6): 167~168,175陈建能 , 赵匀 . 高速插秧机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参数优化 . 农业机械学报 , 2003,34(5):46~49尹建军 , 赵匀 .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创新设计 .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1,22(5):5~7,68喻擎苍 , 赵匀等 . 农机人机工程的电路等值与求解 . 农业工程学报 . 2001,17(3):53-56杨文珍 , 赵匀 , 陆秋君 . 精密播种制钵机计算机分析与设计 . 农机化研究 , 2004(1).-31-34

104 评论

最好的我~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行业的营销体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业机械行业是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和大显身手的地方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农业机械方面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生产的规模以及作业的组织模式与农业生产燃油消耗密切相关,作业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可以减少机具田间转移,降低机具空转运行的时间,可以有效降低农机作业过程中的油耗。

一、作业规模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我国农业机械的作业条件相对较差,农机作业规模较小也会导致农机油耗的增加。据对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手进行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农机作业规模与农机作业油耗密切相关。

1.机耕燃油消耗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机耕燃油消耗,除了跟机耕面积显著相关以外,还跟劳均耕地面积显著负相关,即劳均耕地面积增加,燃油消耗减少。这表明,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能够带来机耕燃油消耗的一定幅度下降。从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也应该鼓励市场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研究发现,地形条件对燃油消耗不显著,可能由于机耕燃油消耗在平地和丘陵之间的差异并不大,或者目前的机耕作业主要在平地上进行。水稻、玉米的 种植 比例对机耕燃油消耗影响也不显著,可能由于无论种玉米还是水稻,机耕环节所耗燃油差异不大。

2.机播燃油消耗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机播燃油消耗,除了跟机播面积显著相关以外,还跟劳均耕地面积和水稻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显著负相关,即劳均耕地面积增加,燃油消耗就减少。这仍然表明,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能够带来机播燃油消耗的一定幅度下降,从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应该鼓励市场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同时,由于水稻插秧机单位作业面积燃油消耗远低于旱作物机械播种单位作业面积燃油消耗,因此,水稻种植比例与机播燃油消耗也呈负相关,表示相对旱作物,水稻机械种植环节的单位作业面积燃油消耗要低于旱作物。

3.机收燃油消耗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机收燃油消耗,除了跟机收面积显著相关以外,还跟劳均耕地面积显著负相关,即劳均耕地面积增加,燃油消耗就减少。这表明,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能够带来机收燃油消耗的一定幅度下降。从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也应该鼓励市场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农机作业规模对农机作业油耗的影响,是因为农户田块较小,同时,土地不规则、机耕道短缺等多种原因,导致农业机械作业中田间转弯、转移等无用耗工过多,农业机械作业中无效行使时间较多。据研究,一个的地块大约长200m、宽20m,用中型 拖拉机 作业时30%的时间用在地头转弯、地块转移上,机器效率只能发挥70%。而1000m长的地块,转弯、转移时间只占10%左右,机器效率可以发挥90%。同时,作业规模过小,使得机器不能满负荷作业,油料利用率低。如:某农户分到一块长300m、宽6m的地块,需要播10行玉米,用4行玉米播种机播一个来回后剩下2行,下一次播种机只能播2行,还要空行一趟跑回来。播种机跑4趟只有趟工作,趟是空跑。另外,作业规模较小,其分散作业和土地划分细碎使机器进行同样的作业需要消耗更多的油料。据调查,联合收割机在大地块收获小麦,顷均油耗24kg,而在一家一户小地块顷均油耗30kg,高出20%;大地块旋耕作业顷均耗油15kg,一家一户小地块顷均油耗~,高出30%~50%。此外,我国农机作业条件也较差,其耕地不规则、机耕道路配套差。在规则(长方田)、平整的大地块作业,与在不规则、不平整的小地块作业,其生产率及油耗相差可以高达50%。如把l00m长左右的地块,整合到400m长,中型机器作业有效利用率提高15%,油耗降低6%左右。此外,我国机耕道路短缺,田间转移常常要绕路行驶,路面条件差,行驶速度慢,也导致油耗增多。

二、组织模式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根据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对农机作业组织模式的调研数据,对“是否加入地方农业机械行业协会或农业机械合作社”这一单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在燃油单价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组织模式的样本顷均燃油费存在明显差异,参加农业机械行业协会或农业机械合作社的农机户要比不参加的农机户平均低元。这表明,加入地方农业机械行业协会或农业机械合作社的农机户可获得行业协会或合作社提供的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服务,维修保养知识培训和更多的交流机会,因此,是否加入地方农业机械行业协会或农业机械合作社,即农机作业组织模式影响了农机户作业单位面积燃油费。

摘要:

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机化的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农机推广部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重点分析了现代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创新工作思路,开展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农机人员的专业素质等 措施 ,保障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有效开展,实现农机化工作顺利推进。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技术人员

0引言

农机化是解除现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进行有序流动的重要保障,国家也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政策和措施都有效地推进了现代农机化的发展[1-2]。根据农技推广法的要求,设立国家、省、市、县、乡镇,甚至村级农机推广机构是农机化发展的主要方式。因为一种适用技术需要在一个地区得到群众的认可,就必须提高推广工作的力度,现实情况是现代基层的农机推广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存在的问题

推广经费与示范推广工作内容不匹配

基层的农机推广工作主要由相关农机化技术的引入,试验示范,宣传培养等诸多环节,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如新机具技术的引入,需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外地进行先进、适用、安全机具的调研,甚至需要农机推广部门自己先购买进行试验示范,在试验示范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试验地的问题,对周边农户进行示范带动需要推广部门有自己的试验田,进行试验示范,另外每年需要组织相关的现场演示会,机具操作培训会都是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目前,基层农机推广部门普遍感觉工作经费明显不足,不能满足推广工作的需要。

基层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基层农机推广部门的财政供养很多地区还存在问题,人员编制都不能有效落实,他们的工资待遇不能满足现实社会需要,另外他们的社会地位不能得到有效体现,社会认可度不高,同时现在一些地方的职称评定偏向高学历、多成果,对于基层倾斜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造成他们职称评定存在严重困难,这些问题大大打击了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普遍存在工作满意度不高的现象[3]。这种社会地位、工资待遇使得高层次人才不愿意进入农机推广队伍,现有的人员存在知识更新速度缓慢,人员年龄老化等情况,对于新技术、新机具的学习劲头不足,不能满足推广工作的需要,他们的专业素养存在严重问题,学历结构明显偏低。

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推广工作的需要

有效开展推广工作需要一块田、一辆车、一个教室、一组设备,这是最为基本的配置,也是农技推广法要求的。然而很多地区的农机推广部门连自己固定办公的地点都不确定。更谈不上田、车、教室、设备的配置了。很多地方一方面是财政的确存在一定困难,但更多的还是对农机推广工作的不认可,认为这样工作的重要性不是很强,可以向后边排一排,主要原因还是农机推广工作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另一方面在效果产生方面不明显,很多地方政府看不到经济效益,对其重视程度就明显下滑,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

2对策措施

创新工作思想,开展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是农技推广法赋予农机推广部门神圣的使命,是对引入的新机具、新技术的适应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实践检验,更是用事实带动周边农户使用新机具、新技术的有效手段,在进行试验示范的时候,由于一些地方的经费相对紧张,可以依托国家农业科技项目的支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同时利用农机大户、合作社的田块进行试验示范的工作创新,农机大户有使用新机具的热情,同时他们也有现成的田块进行试验示范[4-5]。因此,依托国家的农业科技项目和农机合作社的支持,实现试验示范的工作机制创新,是解决目前部门工作经费紧张的有效举措。

拓展工作 方法 ,组织技术培训

试验示范是进行推广工作的一种主要方式,组织技术培训更是一种最为直接技术推广工作。目前一些地区的办公条件相对紧张,需要进一步拓展工作机制,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资源重组,保证培训有场地,有老师,目前,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农机校,这些地方都有自己的一些教室和教学设备,另外还有一些培训 经验 丰富的教师队伍,技术培训可以依托农机校的一些现有设备进行。这样就解决了教学场地和教师队伍的问题,实现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和农机校的资源重组,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有效组织保障。目前国家关于农民、基础农机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项目相对较多,基层的农机推广部门需要积极向农业部门靠拢,积极争取相关的培训项目支持,这样一来,相应的培训经费将得到有效解决,保证培训工作质量。

提升农机推广人员的推广能力

针对目前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需要不断拓展对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国家、省级、市级需要加大对县级、乡镇、村级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每年有计划地组织相关内容的培训,实现循环化、制度化的培训过程,利用几年时间,将基层技术人员轮训一遍。同时在职称评定方面向基层倾斜,保证基层人员有上升的空间,保证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在学习相关先进技术、新机具方面更有动力。

3结束语

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各级政府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认可度不高,因此作为农机推广部门需要从自己原因抓起,扭转社会对该行业的错误认识,具体来说还是需要从农机推广的重点环节抓起,创新工作思路开展试验示范,拓展工作领域组织技术培训,另外还要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保证推广技术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申佩怀.宏观调控政策扶持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浅析解除我国农机流通“大服务”现状的对策[C]第九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七届亚洲农机峰会、全国农机流通第九次优质服务表彰大会、2009年农机政策与市场 报告 会、我国农机行业服务三农战略与政策研究座谈会文集,2009:95-99.

[2]王克俊.构建社会化农机服务体系促进三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从“金色服务”战略谈我国农机服务体系建设[C]第九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七届亚洲农机峰会、全国农机流通第九次优质服务表彰大会、2009年农机政策与市场报告会、我国农机行业服务三农战略与政策研究座谈会文集,2009:145-146.

[3]张 立春 .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机行业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9):58.

[4]高浩.新常态下农机化推广工作浅析[J].江苏农机化,2015(5):28-30.

[5]田效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1):22.

农业机械方面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2.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3. 小议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论文

4. 机械类论文范文

5. 机械专业论文范文

96 评论

相关问答

  • 水稻的研究与应用论文

    1960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块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便萌生了要搞杂交水稻研究的大胆设想。杂交水稻研究属于世界性难题。因为传统理论认为,水稻为自

    小xiao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论文模板

    计算机类的论文一般要做实验,验证idea的有效性,然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成论文

    日光浴的懒猫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水稻插秧机研究与发展论文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讲,水稻都是我国的第1大粮食作物。下面是我整理的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摘 要:水稻是我国

    小七的妈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机制砂的发展与研究论文

    制砂机设备是生产建筑用砂和公路用砂的专用机械设备,制砂处理后的成品砂颗粒形状较好,级配合理,完全满足当前建筑用砂的需求。在天然砂逐渐枯竭的今天,机制砂无疑成为理

    小懒虫苗啊苗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水稻抛秧机毕业论文

    教师爱岗敬业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事迹材料,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

    护手霜adb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