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60

壹只头俩只脑
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题目未来房价的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荷兰白瓷猪

已采纳

论房价持久战中国的楼市,有房产商、二奶经济学家、某些政府官员、房产中介等大量的谎言,也有一些房奴的无奈之语。在本人博客中,已经就大多数房价要继续上涨的扯淡一一加以批驳:1、土地的稀缺性谎言:土地当然是稀缺的,可是人民币更是稀缺的。如果仅此原因房价要涨的话,那再涨10万倍,仍不能改变土地稀缺的事实。其实任何一种商品都是稀缺的。铁矿、石油,都是越用越少。2、城市化拉高房价的谎言:中国的城市化是必然的,可是农民买得起城市的商品房吗?所以要城市化,房价必然大跌。3、人民币升值拉高房价的谎言:美元年利率比人民币高出个百分点,就是人民币一年升以上的,把美元换成人民币才有收益,并且要扣除货币兑换费用。如果通过炒房获利的话,还要扣除契税(目前北京是3%,则一买一卖就是6%,上海是,《契税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是3%-5%,低于3%的会随时恢复到法定水平)、营业税(五年内转让5%)、所得税、中介费。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是升值的,对欧元却是贬值的。人家外国基金是不是象一些糊涂的,不喜欢深入思考的中国傻老百姓那样笨呢?外国基金是在几年前买中国房产还是现在买?现在是抛售获利,还是买入?正巧,今天2007年7月18日(本文其实已经完成至少三个月了)的《东方早报》报道“上海经贸委公布的数据表示,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上海吸引外资合同金额为亿美元,同比下降”,是什么意思,想想吧。4、国际化大都市的谎言:现在不少人,包括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简直笑死人了。国际市大都市有几项标准,上海符合了几项?去对照一下嘛。就算不知道的话,难道不想想周围的人有多少收入水平达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纽约是国际化大都市,去年华尔街的分红就超过了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润,上海呢?有10%的人年收入超过10万吗?这些批驳文章均在我的博客中,并被各网站和论坛广泛转载,搜索我的名字即可得到。中国的房价一定会跌的,一定!详细理由可以参考我的《中国房价必跌的40个理由》,约有15000字,这是我所知道的中国最全面,最有理有据的阐述房价必跌的文章。也曾看到不少房价必然上涨的N个理由,房价不可能下跌的N个理由,基本上就是干嚎,要么根本没有理由,要么就是钢丝绳上的鸡蛋。并且从最近中国房价重新上涨的态势来看,房价硬着陆,并引发经济危机的概率比较大,非常大。列宁说:必须要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而这些年来的房价调控,其实是空调,一方面地方政府阳奉阴违;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没有魄力,怕泡沫破灭的可怕后果,不敢正视这个问题。这是没有用的,一个脓包,不看它并不表示不存在,不去挤的结果是变得更大,最后不得不挤的时候,会造成更大的疼痛。而中国房价下跌之路,也必然要经历过度上涨、价格相持、持续下跌三个阶段。1、房价过度上涨阶段: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价格明显高于价值的情形不可能持续存在,价格泡沫一定破灭。马克思说:一时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所以当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的时候,就吸引众多资金参与投机,并有实际需要房子的人为避免以后以高价买入,实现低成本买入而提前购买,于是价格一定会涨过合理价位,价超所值。这和股市是一样的。这里可以参考惯性理论。一种商品,生产周期越长,社会投入的资金越多,它上涨或下跌的状态就越难改变。上涨的时候,很难停下来。于是虽然中国的房价早就有了泡沫,可是楼市的供应量的大幅增长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炒房人、买房人、银行贷款的大量介入,也足以推动房价的持续上涨。2、房价相持阶段。这时的供应量远比以前多,而社会购买力已经被大量消耗,新的购买力短期难以形成;因房价不再持续快速上涨,炒房人和未来才有需求的人,因不再预期未来房价象以前一样上涨,不再急于入市,而是观望;原来买得起的人,因房价上涨,无力购买;营业税、所得税的征收极大限制了投资购房;限制外资政策的出台减少了洋鬼子的需求量;银行利率几次提高增加了买房的成本;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抑制了银行贷款数量的增长;股市大涨分流了进入楼市的资金;对大户型的限制导致同一块土地可以建成更多的房屋……还有其他各种因素,虽然单个因素不能让房价明显地下跌,但量变终于成为质变,房价总会进入基本不涨,基本不跌的僵持状态。3、房价下跌阶段。当初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陆续不再起作用,而推动房价下跌的因素开始起作用。如原本利率很低,现在利率有所提高;原来炒房有利润,而房价处于相持阶段后,不再有明显的利润,同时还要缴交营业税和所得税,这样原本为炒房人准备的供应量就大大多余了,并且有房在手的炒房人因还贷增加,市场略有下跌或不再上涨,不再有房价大涨抛售取得暴利的预期,又有物业费等现金流的支出,导致部分明智的炒房人选择抛售,同样增加了市场供给;原先提前购买的购买力已经被提前透支;一旦房价开始下跌,有住房需求的人因预期未来更便宜而延迟购买,更减少了市场需求量……总之高房价将无可奈何花落去,开始持续漫长的下跌。这里要说明的是,指望短期内房价暴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发生的。拿日本来说,房价连续下跌十五年左右,下跌幅度是70%左右;中国香港1997年开始,连续下跌了6年左右,跌幅达65%;中国台湾下跌约10年,跌幅也在50%以上;就是广州,在约2003年开始上涨之前,连续下跌8年。房子这种商品有远比其他商品有更大的价格惯性。一旦上涨的势头形成,会持续上涨很多年,涨幅在一倍以上,而一旦下跌,也不可能一个月两个月就跌到位。不管是什么商品,其上涨和下跌的时间是相称的。房子之所以不能在短期内暴涨和暴跌是因为房子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一个楼盘从拿地到售出,要两三年时间,所以市场上供应量不能在短期内发生明显的改变,这样因供不应求而上涨后,因供应量的增加不是几个月的事情,所以供不应求的状态很持续较长时间,也就能涨很长时间。这是中国,也是美国、澳大利亚、欧洲、日本等地区已经反复验证的事情。而下跌,因为供应量的下跌,也不是马上会实现的,已经在建的楼盘多半会建成,而不是选择损失巨大的烂尾楼,则供大于求的状态不可能马上改变,价格也会持续下跌。而有些商品的价格能快涨快跌,主要也是因生产周期短。假如一个地方的呼拉圈因某种宣传效应或明星效应,一个月价格上涨2倍,则生产厂家马上一天24小时加班生产,而其他厂家也会建生产线,不要一个月,市场供应量增加2倍并不是难事,很快会供大于求,则在一个月内价格下跌80%也是很正常的。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有些人看不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必然结局,于是选择做亡国奴,甚至汉奸,要么在战场上成为日本鬼子的炮灰,要么在抗战结束后被秋后算账,典型的如臭不要脸的川岛芳子。而目前有些人,不了解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以为房价只涨不跌,选择做了房奴。在重大决策面前,不努力探寻事物的客观规律,详细了解客观情况,并独立思考,结果未必如李嘉诚说的“房价上涨的时候未必会死人,房价下跌的时候却一定会死人”一样,不过破财是不可避免的。就好比广西北海的地价,曾从100万元/亩跌到5万元/亩,那么在高位买进的人,怎么会不破财呢?上次公布《理财的正面与反面教材》后,那个非常富有,收入颇丰,但仍租房住上海年青人,前两天在网上又碰到他,给他我那个文章的链接,他说已经看到了。另提到最近有两天接待几个从日本来的人,其中一个是老板,自然非常有钱,可是他们从人民广场看完展览后,去河南路的酒店,居然是走了20多分钟去的。在他们看来,能走到的地方决不做出租车。我在我博客中反复提到几个例子:比尔盖茨因为嫌停车费贵而把车子开走;李嘉诚穿的是七年前买的皮鞋,戴的是普遍的精工手表;索罗斯的西装是四十年(具体时间忘了)前买的。奇怪的是人均储蓄存款只有14000元(注意,占中国人口左右的人占有了中国近60%的财富)的中国穷光蛋们,居然在买房子。(就我个人而言,虽然目前可以全额付款在上海买套小一些差一些的破房子,不过,就算我有1亿元,也不会买。就是价格下跌50%,我买房的概率也小于30%。)以后房价下跌一半左右以后,请这些房奴不要骂银行,不要骂建设部,也不要骂房产商,因为他们没有用刀架在你们的脖子上逼你们买房。

159 评论

燕园小西

那您的还要设计吗?

295 评论

气球飞哇

你先看一下这些信息看能不能帮上你~~~~一、房地产开发市场日渐呈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态势,一度膨胀至1675家的广州市房地产企业至今大幅压缩,截至2000年底止,广州市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减少为1356家。据有关管理部门的权威人士预测,广州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最终压缩至100家左右。二、经营规模 广州市建委新近公布的房地产开发三十强企业,其经营规模约占据广州市房地产经营的半壁江山。三十强以广州房地产企业百分之二的数量,上缴了该行业近七成的利税,销售面积和经营收入分别占到近四成和近四成二,四成购房者住在这三十家房地产公司提供的住房内。 三、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大型房地产企业集中,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主宰了开发市场。2000年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一级14家、二级723家)完成投资额分别为亿元和亿元。一、二级资质企业个数只占企业总数的%,但完成投资则占总投资的%。在全市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中,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分别为万平方米和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量比重分别为%和%。

185 评论

眼角落下的泪

Google百度

198 评论

提琴小13

网上流传“房地产崩盘时间表”显示中国地产走势与1991年日本崩盘前颇相似房地产频遇调控,一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也开始在网上流传。它回顾日本1985年~1991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发现与中国2005年~2008年房地产市场走势颇为相似,最后更预言中国房地产会在明年崩盘。然而,多位专家却表示,两地银行体系、人口结构、城市化程度不同,“崩盘”可能只是“预言”而已。雷同房价飞涨、货币面临升值压力、低消费率、高储蓄率、宽松货币政策、稳健财政政策。日本国土交通省本月公布调查显示,日本地价在去年连续第二年下滑,商业用地价格跌至纪录低位。经济起飞晚了近30年的中国,金融危机过后地产价格依然火热。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3%。“现在的楼市,确实和当年的日本非常相似。树长不到天上去,这样下去早晚要出问题。”曾在亚洲开发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现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不无忧虑地表示。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总经理沈建光也表示,近期确实有部分投资者认为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经济过于依赖出口、货币面临升值压力等等,都与上世纪8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前的日本类似。此外,中国也与当年日本有相似的低消费率、高储蓄率。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方面,中国也和以前的日本雷同。差异政府对银行和企业的控制力、市场广度、银行体系和人口结构等都不相同。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看来,当前高房价症结在难以抑制的投机性需求。中国大量二、三线城市如今还可以吸引投机资金。所以这几年房地产整体还难以遭到崩盘的结果。“但是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果将会比日本更严重”。戴德梁行策略研究顾问部董事黎庆文更认为,内地楼市10年内都不会崩盘。中国内地金融体系与美国、日本甚至中国香港地区不一样,央行对房地产信贷的控制力更强。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总经理沈建光也指出,泡沫前,日本政府并没有对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监管。中国政府对银行和企业有很强的控制力,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出台政策打压房地产泡沫。沈建光认为,另一个视角是人口结构。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达高点,城市化接近尾声;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处于加速阶段。只要吸取日本经验教训,采取有效及有前瞻性的政策,历史就不会重演。专家视点房价须建容忍指标去年底开始,从信贷到土地,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无一不指向“高烧”的房价。房地产调控全世界都是失败者?不过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看来,过去对房地产的调控,全世界的政府应该说都是失败者。不然的话,美国也不会在次贷危机面前栽下这么大的跟头,日本也不会出现20年经济低迷的。英国、爱尔兰、希腊、迪拜目前还在因房地产崩盘而苦苦挣扎。更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国家都多次地绊倒在房地产这一块“石头”上。汤敏认为,内地以前如70/90这样的调控政策,大多过于微观,难以起到有效调控的作用。而且对房地产的调控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调控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是保证人人有住房?还是人人有房住?目标很不清楚。调控房价建立房价指标体系“要用调控通胀的机制来调控房价,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房价指标体系,建立城市的普通住房价格指数。同时,设立不超过居民年收入增长率的房价容忍指标,一旦超过这一指标,相关部门就要马上启动调控机制,例如调整房地产贷款利率、增加土地供应、提高购房首付。”汤敏认为,具体的调控手段可以再作探讨,中国有条件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调控房价体系。“这一容忍指标也要设立下限,房价大跌同样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他说,最理想的状态是通过这一体系,让中国房价在四五年内实现“软着陆”。日本房价未跌到位日本房地产价格持续低迷和经济持续萧条密不可分。去年,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居民及企业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导致需求不振及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资金供给不足加上老龄化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不振,遭遇“失落的二十年”。不少分析都指出日本整体房价虽然并没有完全跌到位,但在大量欧美房产资金撤出后,日本众多房产项目停工、市场交易冷清,一些日本房地产中介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 (来源:广州日报)

280 评论

相关问答

  • 服装设计的未来论文题目

    建议你去幸福校园看看 里面有些样子 你可以参考 服装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既是人类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又是人类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最直接、最丰富、也是最生

    小小亦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房价论文题目

    论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角色与职能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我国房地产存在的问题,并对突出问题进行了阐释;随后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弊病提出了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应承担的角

    无锡捞王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房价的论文题目

    论房价持久战中国的楼市,有房产商、二奶经济学家、某些政府官员、房产中介等大量的谎言,也有一些房奴的无奈之语。在本人博客中,已经就大多数房价要继续上涨的扯淡一一加

    喊姐姐~给糖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未来房子在海底研究论文

    未来的房子现在的房子,有许多缺点:家里没有人,小偷来家里偷东西家里的人都不知道;如果下雨了,家里没有人,就会把家里淋湿;就算家里有人,下雨了,把窗户关上,家里的

    贝贝花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未来教育论文题目

    教育资讯化是目前各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资讯科技的突飞猛进带动了学校教育资讯化的发

    文武大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