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4

beetleleon
首页 > 学术论文 > 杂志社编委会座谈会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香喷喷的耗子

已采纳

金秋十月,恰逢长假,秋高气爽,春华秋实。黄墓人文风貌项目组与编委会在南陵县许镇镇黄墓居委会(原县黄墓区委驻地,拆区并镇后改称许镇镇)会议室召开了《一抹乡愁黄墓渡》发行座谈会。尽管是节假日期间,许多关心支持新书编辑与发行的领导与有关文化团体都特意赶来参加,作为组织者之一,我深受感动。市委统战部调研员、海联会执行副会长张国槐先生,原南陵县黄墓区委书记许嘉旺老先生专程赶来参加并看望大家,县美丽办重点局负责人王恩东局长,许镇镇党委专职副书记刘骏作为家乡政府代表参会并积极协助座谈会召开。此外,还有许多家乡老领导老同志,文联、文化社团的主要负责人都热情参与。部分与会者的感言摘录: 阳光和煦,秋高气爽。《一抹乡愁黄墓渡》发行座谈会在黄墓街隆重召开。来自市县的宾客如云,气氛热烈,发言踊跃,为书籍的发行献上美好的祝愿,让乡愁在人们心中永存!------蒋闽平老先生(曾任黄墓区文化站站长)一抹乡愁黄墓渡,今天发布座谈述。 交流热闹感情浓,展望未来还有叙。 《参加一抹乡愁座谈会有感》-------俞新生老先生(本书编委、作者之一)正是江南好风景,落叶时节又逢君。幸运参于《一抹乡愁黄墓渡》发行座谈会。看到曾领导过我的上级尊者,看到了抚育我成长的亲切老师,看到了曾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看到了满满的乡音传承与漫延!整个座谈会气氛浓烈,洋溢热情,有对逝去时光的低呤,有对家乡文化崛起的展望,有对经济腾飞的希翼。有对未来发展的描绘与期盼。踊跃献语,坦诚表述,各抒情怀!这是情感的交汇,这是文化的传承,这是物质与文化并行发展的启迪与导向。所有尽收眼底的目睹,无不勾引起我无尽的遐想——岁月的磨炼,雕琢,沉淀,让我感受些许欣慰的同时也感受到岁月如驹过隙的慨叹!------朱华峰先生(许镇镇新渭村委主任)

273 评论

美食风中沙鸥

一、进行政策调整,努力实现政工职评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1.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市政工职评办在继承政工职评工作传统的基础上,对现行政策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先后起草完成了《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评审工作实施办法》、《关于非公有制企业政工职称评定工作补充意见》、《天津市政工职称评审政策规定问答》、《天津市政工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专业人员受聘在岗履职情况考核实施意见》、《天津市政工职评工作评比表彰办法》及关于《天津市政工职称评审政策规定问答》的补充规定等8个文件,并经市政工职评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于2003年开始实行。新修定的政策在保留原职称评审的基本条件、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申报人员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考评,构成了对政工专业能力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使政工职称的评审和聘任、政工专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政工职评部门和政工专业人员的管理,有了可考核、检查、评鉴的依据,健全了评、聘、管、训的工作机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政工职评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迈进了一步。2.扎实稳妥地搞好高级政工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的评审工作。为保证新政策的顺利实施,经市政工职评工作领导小组同意,从4月9日至5月18日,在我市商业系统和和平区进行中、高级政工职称评审工作试点。试点中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政策,并及时总结推广了5个试点单位评审工作的经验。在此基础上,6月18日召开市政工职评工作会议,以会代训,培训政工职评工作骨干。申报评审过程中,市政工职评办多次深入基层指导工作,讲解政策、咨询服务、排忧解难。还组织了市高评委学习会,介绍政策,汇报审阅卷情况,并听取和落实了高评委会的指示和要求。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级政工职评部门认真负责,严把政策,严格标准,经过层层推荐筛选经高评委会通过,有563名政工人员获得高级政工师任职资格。今年,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职称的首评年。根据怀远部长要“严格把握政策,要少而精”的指示进行了首评试点。在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申报对象推荐小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申报对象参评作品评阅小组”及申报、推荐、答辩、作品评阅、审卷评审等评审程序的同时,对申报对象进行了摸底,经推荐小组推荐已有10名同志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申报人。现已按政策规定和评审程序进行报卷。天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开创了我市政工职称评审的先例,是市委实施人才战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调动广大政工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今年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了政工职称的评审,并制定了《关于非公有制企业政工职称评定工作补充规定》,按照规定的条件,有20名在非公企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被评定为高级政工师,加强了党对非公企业的领导,对促进非公企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深化继续教育,提高培训水平今年的继续教育克服了SARS的影响等诸多困难,培训的范围更加深入广泛,培训的人数也最多,是质量最好的一年。1.举办了第三周期继续教育培训班。按照《天津市政工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要求,政工师进修学院组织了4次培训班,并对第一、二期漏训人员进行了补训。各郊区县、塘、汉、大、开发保税区自行组织了培训。全市共培训政工人员11494人,为历年培训之最。通过培训使广大政工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有所提高,联系实际开展工作的能力有所增强。2.开办了申报中、高级政工职称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班。为落实国家人事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和《2003-2005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纲要》,经市政工职评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从2003年开始,对申报中、高级政工职称的人员,增加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试,并把考试成绩作为能否申报政工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经协商,市政工职评办委托天津市科技进修学院负责组织培训和考试。共培训1479人,其中26人考试不及格,占‰。大部分人员成绩合格,领取了合格证书。3.组织了外语培训。共培训1140人,有27人考试不及格,占‰。4.开设了“政治学与行政学”专科、专接本科学历班教育。为进一步帮助广大政工专业人员提高学识水平,经市委宣传部、市政工职评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市政工职评办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共同开办了“政治学与行政学”专科、专接本科成人教育,为学历低的政工人员提高学历层次提供了方便。上半年,市政工职评办还会同市自考委、市电大对“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大专班的助学情况进行了检查,起草了“致政工大专班学员的一封信”,鼓励学员要勤奋学习,善始善终,争取取得好的成绩,强化了教学管理。三、策划编撰了政工专业理论、计算机、外语知识培训教材为提高政工专业人员教育培训的质量,规范政工专业教材,在怀远部长的关怀支持下,市政工职评办协调中共中央党校、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党史研究室、中纪委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共同组织编撰了《面向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等三册政工专业丛书,此丛书是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科学委员会主任张蔚萍和肖怀远部长任主任,中央党校党建部负责人及15个省(市、自治区)宣传部主管政工职评工作的副部长任副主任,29个省(市、自治区)政工职评办主任任编委组成的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于今年8月在成都市召开了编委会会议,研究修定了专业丛书修改稿。现《面向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书已于上半年由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其它两册年底前将陆续出版。《面向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政工专业人员的培训教材,已有14个省(市、自治区)指定使用,尚有12个省(市、自治区)准备使用。这套政工专业丛书对加强政工专业学科建设,完备和规范政工培训教材发挥了重要的辅导作用。填补了政工专业培训尚无规范专业教材的空白。为了搞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职称外语的培训,市政工职评办与天津市科学技术进修学院重新编写了《天津市政工职称培训计算机应用基础专用教材》和《天津市政工职称外语等级考试专用教材》,使政工专业技能培训走上了规范化道路,自我鉴定《职称评审自我鉴定》()。四、整顿提高刊物质量,充分发挥杂志的指导作用按照中办发[2003]19号文件的要求,政工师指南杂志社认真进行整顿。调整了编审人员,疏理了办刊思路,决定从2004年进行全新改版。将设立栏目库,储存100个栏目,涵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方方面面,每期将选用栏目不少于30个。为了提高办刊质量,促进发行量,市政工职评办与杂志社分别于10月22日、24日、28日在塘沽、西青、天津港务局召开政工职评工作和提高办刊质量座谈会,通报了刊物整顿情况,研究探讨了提高刊物质量,促进发行量的具体措施。杂志社积极努力做到在保证正确办刊方向的同时,努力增强刊物的可读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赢。五、召开全国政工职评工作研讨会、《政工师指南》联络会暨《政工专业丛书》编委会,扩大了天津政工职评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市政工职评办、《政工师指南》杂志社于8、9月份分别在青岛和成都市组织了全国政工职评工作研讨会、《政工师指南》杂志联络会和政工专业丛书编委会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14个省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4个大单位的政工职评部门的领导和编委会的成员。会上共同研讨和交流了当前政工职评工作发展的状况和工作经验,对杂志的发展、政工专业丛书的编撰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天津介绍的政工职评政策调整的情况,受到全国同仁的关注和赞许,会议后,我们起草了会议纪要,连同会议交流材料汇编成册,上报中宣部、全国政工职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发各地政工职评办,受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政工职评部门的欢迎,也引起了中宣部有关部门领导的关注。六、编辑出版2003年《政工师论文集》,共发稿1684篇,660万字七、建立政工职评工作网,提高现代化办公水平为使政工职评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市政工职评办投资建立了“天津政工职评工作网”注册了国际域名()。政工职评工作网的设立对扩大天津政工职评工作的知名度、促进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更好地为广大政工人员和政工职评部门服务提供了方便,也提高了市政工职评办办公自动化水平。该网站设有政工职评工作领导机构、政工师进修学院、政工师指南杂志、政工师协会等一级栏目。一级栏目下分设有若干子栏目,现在网络运转正常。八、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制度,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思想工作水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为基层排忧解难,协助基层培训政工职评工作人员,搞好咨询服务、讲解政策、化解矛盾。接待来信来访,做好重点人的工作,受到了各级职评部门的欢迎。加强了党支部建设,有2位同志入党,有3位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配备了办公用计算机,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办好政工职评简报,发简报19期,发挥了简报在交流信息,通报情况,指导工作中的作用。2004年工作安排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工作,勇于创新,努力使政工职评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要求,做到职称评审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工作中心由重职称评审向重教育培训转变;工作方法由只评不管向评管结合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职能作用,为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推进实施政工人才工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做出新的成绩。一、完善好政策,全面提高政工职称评审工作水平一是召开高级政工师评审结果通报会,广泛听取新政策实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政策,职称评审在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二是搞好政策的宣传工作。协助基层搞好工委、区、县政工职评工作领导小组、中评委成员和政工职评工作人员的培训,熟悉和掌握政策,严格评审条件,提高职称评审水平。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评委会委员考察学习活动。三是加大对初、中级政工职称评审检查的力度,严格初、中级评审的程序,提高初、中级评审的质量。四是召开全市政工职评工作会议,布置工作任务。2004年政工职称评审还将实行申报指标控制,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并试行对大专学历和科级以下单位申报高级政工职称人员进行指标内控制比例的办法,提高参评高级政工职称人员学历和企事业单位规模的层次。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高级政工师职称的评审质量。二、落实《天津市政工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加大培训力度,灵活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搞好职称晋升前的专业理论、计算机、外语的培训。专业理论培训以《政工专业丛书》三本基本教材为主,并实行闭卷考试,考试合格方可参评。计算机、外语的培训要改变中、高级合用一本教材,层次不分、内容重复培训的弊玻并和助学单位共同研究和探讨继续教育教、管、研的教学管理办法,提高培训水平。二是指导基层搞好政工专业人员的经常性教育,落实《条例》规定的年度培训时间,制定初、中、高级的培训规划,确定培训内容,讲究灵活的培训方法。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推动全市政工专业人员经常性教育的开展。三是拓宽学历教育渠道,为低学历政工人员提高学识水平创造便利条件。在办好“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高自考大专班的同时,与师范大学共同办好“政治学与行政学”专科、专接本科成人教育学历班。积极动员低学历的政工人员参加提高学识水平的成人教育,并研究提高学历教育与职称评审的优惠政策,努力提高政工专业人员提升学识水平的积极性。三、举办高级政工师研修班,为培养高级政工专业人才创造条件为培养新世纪适应新形势,胜任新任务的高级政工人才,市政工师进修学院与市外办国际交流中心共同举办高级政工师研修班。拓宽教育渠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教育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优秀政工师和具备申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条件的高级政工师以及年终评比中被评为政工职评工作先进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先进个人,在国内和到国外进行培训考察。培训考察把学习新知识与完成课题研究相结合,重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创新能力,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待报市政工职评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精心组织实施。四、搞好政工专业教材的编辑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汇编在做好“政工专业丛书”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同时,组织人力编辑出版“政工专业相关学科知识读本”,不断丰富政工专业人员从专业理论知识到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学习条件。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优秀成果和工作经验材料的汇编和推广,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有效资源,促进全市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五、落实好《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专业人员受聘在岗履职情况考核实施意见》和《天津市政工职评工作评比表彰办法》,加强对在岗政工专业人员和政工职评部门的管理对在岗政工专业人员履职情况考核是各级政工职评工作领导小组和政工职评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对政工专业人员评后管理的有效办法。各级要严格落实《考核实施意见》,认真组织,搞好协调,评管结合,提高管理水平。开展政工职评工作评比表彰,是加强政工职评工作部门管理的有效方式,明年是评比年,各单位要按照《评比表彰办法》搞好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评比和推荐工作,促进政工职评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六、提高杂志的办刊质量,把《政工师指南》办成在全国政工职评界有影响的刊物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和办刊方向。把杂志办成体现政工师意志、反映政工师呼声、颂扬政工师业绩、保护政工师权益的良师益友;增强政工师能力、提高政工师素质、促进政工师成长的知识摇篮。发挥好杂志在上情下达,传递政工新精神;采集信息、荟萃政工新情况;推动研讨,探索政工新视点;交流互通,拓展服务新途径的有效作用,推动政工职评工作的开展。努力提高刊物质量的同时,力争刊物发行翻番。七、开好全国政工职评工作研讨会暨《政工师指南》杂志联络会天津连续8年组织的全国政工职评工作研讨会和《政工师指南》杂志联络会,已深受全国政工职评界的赞许和中宣部、全国政工职评办的支持和关注。2004年的会议重在交流政工职评工作经验,沟通政工职评动态信息,介绍《政工专业丛书》和杂志改版情况,推动教材和杂志的发行,扩大天津的影响,促进政工职评工作的深入开展。八、筹备好政工师协会的换届工作召开市政工师协会理事会,选举新一届协会领导人。发挥好协会的作用,组织政工人员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协调有关方面帮助政工人员解决各种困难,维护政工师的合法权益。九、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探索政工职评工作的新方法总结新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及政工职评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现已下发调研提纲,并有重点地研究和解决疑难问题,力争取得好的调研成果,以指导面上的工作。积极探索国家机关公务人员政工职称评审和企业文化管理的新途径,为机关人才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文字十、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职能作用制定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计划,筹备建立图书阅览室,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组织参加研修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强思想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职责意识、服务意识、质量和效率意识,努力为广大政工专业人员和政工职评部门服好务。

356 评论

小小小黄鱼

我是来自香港的邓祐才,是香港邓氏宗亲会荣誉会长、中港皮业集团董事长。我谨代表参加此次活动的香港邓氏宗亲代表和所有的香港邓氏宗亲向这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故里的父老乡亲和与会的海内外宗亲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天下邓姓源于湖北襄阳邓城,早在3200年前曼公德阳封于邓地,建立曼姓邓国,子孙以国为姓,邓姓从此诞生。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邓氏后人已遍布世界各地,人口达700多万,居中华百家大姓第29位,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邓氏族人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生生不息,曾孕育出了数以万计的忠贤英良。始祖曼公、中兴之君吾离、高密侯邓禹、邓芝、邓艾、邓攸、邓世昌等都是深受世人崇敬的邓氏先贤。一代伟人邓小平,更是族人骄傲。他们都为推进历史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永远值得后世敬仰。我们邓氏后人有报本返始、慎终追远、崇先敬祖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为邓氏先祖塑像揭幕,共同祭拜先祖,就是要告慰先祖、永不忘本、承继美德、励志共进。邓州市委、市政府重视邓氏先祖吾离陵寝(假坟)的保护建设,为邓氏后人探亲谒祖提供了平台,今天落成的邓氏先祖塑像更为我们祭拜先祖提供了精神依托,这不仅为我们寻根问祖、拜祭先贤提供了便利,对凝聚邓族人心、弘扬邓姓文化、增进族人情谊、促进故里发展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欺邓氏人的大量金钱。 湖北襄阳邓城遗址 是邓氏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回报故里,建设家乡,是我们每个邓氏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我们身居何地,都应时刻关心故里的发展,加强同家乡的联系,经常回来看一看,为祖居地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祝邓氏先祖塑像揭幕仪式暨拜祭邓氏先祖活动圆满成功!祝福各位宗亲、各位嘉宾: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发达!我是来自香港的邓伟章,今天有幸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宗亲们欢聚一堂,我感到无比的高兴。非常感谢邓州市委市政府为我们邓氏宗亲提供这样难得的相聚机会,给我提供这个与大家交流、向大家学习的机会。我这是第二次在这个大厅里参加这样的邓姓文化交流活动了,记得也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有幸被邀请参加邓姓文化交流座谈会,并不揣浅陋做了交流发言。常常为参加那次盛会而感动、高兴。常想着能再回来看看,此次的成行了却了这桩心愿。更有幸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为能多次见到故里的领导、宗亲而高兴。在深圳举行《邓姓文化》杂志首发式,4月在香港举行香港邓氏宗亲会理监事就职典礼时,分别见到了殷中玲主任、朱艳红部长、邓洪军理事长以及闫富传局长等多位家乡的亲人。在为见到你们而高兴的同时,也为你们不辞劳苦大力宣传弘扬邓姓文化的精神所感动。一年来,邓州在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接待了无数邓氏后人,让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不到一年,出版了4期《邓姓文化》杂志,为宣传邓姓文化、增进宗亲之间的交流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邓氏先祖塑像的落成,更是让天下邓氏后人感到无比的荣耀。故里的政府、领导和乡亲们如此重视邓姓文化工作,让我时刻惴惴不安,为不能为故里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汗颜。基于此,我经常和身边的宗亲们讲,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回邓州去看看,那里是我们的祖籍地,有我们祖先的陵寝。不仅要祭祖,还应尽力的帮助支持家乡建设。这次我们香港代表团中就有许多企业家,我希望我们的企业家们能来邓州投资。也请家乡政府和领导们多宣传我们这里的优势和优惠的投资政策,吸纳更多的有识之士来这里发展。同时也请家乡的领导和乡亲们到我们那里去考察指导。我愿略尽绵薄之力,为故里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宗亲、朋友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发达! 邓晴文本(十二)月七日上午,承台湾邓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邓芳男,嘱撰文稿供《邓姓文化》杂志刊登。八日上午,暨承河南省邓州市《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来电约稿,希将所撰文稿速传其汇编,以利月底出版。乃立就内心数点感想,伧促为文,惟拙文中所述,也许是大多数宗亲的同感,倘有疏漏不妥,尚希雅正。宜以饮水思源之心回馈邓姓发源地所谓:“木本水源,慎终追远”。这是我国重视家族而不致数典忘祖的传统美德,又先贤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充分显示家庭的重要性,我国似以家庭为基础,进而扩展成国家、民族。我们邓氏族人,历经数千年来的迁徙繁衍,虽然散居在海内外各地,但内心却常常系念着自己原自商朝武丁皇帝封季父曼公于邓国(今邓州市)的始祖,虽离始祖发源地的邓州路途遥远,然不少宗亲在家中都设有“邓氏历代高曾祖考妣神位”的神龛,不管信佛或天主、耶稣、回教,每天早晚都会上香叩首,虔诚教敬祖宗,并率同家人春节祭祖、清明扫墓、中元焚烧钱纸、冬至祭祖,这些传统节日,未尝不是显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民间习俗和坚强的凝聚力,值得自我肯定并引以为荣而倍感自豪!我们散居各地的邓氏宗亲们,均应以饮水思源般的心怀回馈始祖发源地,为邓州的繁荣进步,共同竭尽智能而奉献心力,如已在邓州寻根祭祖或参加会议,所受热忱的接待照顾和所见进步繁荣实况或优良政绩,宜多述介宣扬,以吸引更多宗亲前往寻根祭祖。如现经营企业,不妨前往实地考察,选择较佳项目投资设厂,生产制造优良产品,增加当地同胞就业机会,开创盈利和外汇收入,利己利国。邓州市领导重视弘扬邓姓历史文化从多次出席河南省邓州市所召开的会议或举办各项活动,深切体会到中共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市长刘树华,市委副书记赵云杰,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中玲,市政协主席王杰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禇清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朱艳红,市委常委、副市长、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邓姓文化》编委会主任邓洪军以及《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邓州市文化局局长闫富传等领导,均极重视并大力弘扬邓姓历史文化,成立邓姓文化研究会,礼聘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探讨弘扬。曾在邓州市举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邀请各地邓氏宗亲会理事长或资深宗亲们出席,达到宣介弘扬邓姓历史文化之功效,并增加宗亲们相互认识和尔后彼此联系,使能促进宗谊情感。创办《邓姓文化》杂志季刊,于广东省深圳市举行首发会,架起了邓姓宗亲文化沟通和促进宗谊的桥梁。曾在武汉市举办《邓姓文化》杂志研讨会,邀请各地邓氏宗亲出席会议,广泛征求意见,诚如深圳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腾在会中致辞所说:《邓姓文化》杂志的创办发行,收到了发掘邓姓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邓姓文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增进宗亲联谊和情感等诸多效果。笔者以为各地宗亲,阅览各期《邓姓文化》杂志后,更增加了对邓姓历史文化的了解,其所刊登表扬邓族各杰出宗亲奋斗创业成功事迹或行善义举,确对年轻族人产生激励效法的功能。其发表各地宗亲所撰文稿,构建了“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文字结缘之宗谊桥梁,将收到相互砌磋策勉力求上进的效果。确如《邓姓文化》杂志第四期所刊《收获》宏文中编辑部所言:已成为邓姓文化交流与宗亲联谊的平台……激励更多的邓氏后裔努力开创新的天地。市长刘树华、市委宣传部部长朱艳红、市文化局局长闫富传等,曾莅台湾参观访问,受到台北市和桃园县的邓氏宗亲会理事长和理、监事热烈欢迎,并设宴洗尘,促进了两岸宗谊情感交流。宜踊跃响应捐建先祖吾离陵园工程款收阅《邓姓文化》杂志第四期,见《功德捐助,千古流芳》一文中,号召邓氏宗亲捐款兴建邓氏第十九世祖吾离园第二期工程,将刻石留名,并颁发炎黄邓氏特别贡献奖证书,以表彰垂芳。各地宗亲览此讯息,必将各自衡量自己的经济状况,量力而为的踊跃响应,慷慨解囊捐款,以收集腋成裘共襄盛举之效,宗亲的捐款不拘多少,均足以表示对先祖吾离公陵的敬意。笔者为退休公务员,现支领的退休俸(工资)虽不多,愿于今(九)日完成此拙文后,即汇款贰佰美元以供吾离陵建设之用,藉表敬祖之忱。憾未参与始祖曼公等塑像竣工揭幕庆典现虽已耄耋之年,因感深受国家社会培植,故欲以余年回馈社会,于公职退休后,被选任多项义工(不支工资或任何津贴的工作)由于当选任台北市江西同乡会常务理事,乃应邀于二○一○年八月廿二日陪同理事长黄耀甫,出席江西省政府在赣州举行的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暨在南昌市所举办的中国晋、皖、豫、鄂、湘,赣中部六省博览会。继于会后返乡探亲祭祖,及偕同小女月明、侄女彬莲、外孙女周艳萍,参观上海世界博览会。并顺道参加旅行团苏杭等地区八日游,因此在大陆迨留两月余,于十月廿四日才随同旅行团,返回台北寓所,由于旅途劳累而感冒咳嗽,虽承理事长邓芳男征询:是否愿意于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前往邓州参加始祖曼公、第十九世祖吾离公、第四十七世祖邓禹公塑像竣工揭幕庆典,当时因患感冒咳嗽,不便远行而婉谢。后承邓州组委会多次电话相邀,除说明因贱躯不适前往,笔者亦曾直接拨电话给原欲前往而因与侨联会召开理、监事会时间雷同之荣誉理事长邓之鑂,其它宗亲因有事而无法出席,以致邓州市所举办曼公等塑像揭幕的空前盛大庆典,台湾缺乏宗亲参与,笔者深感遗憾!结语走笔至此,虽文长二千多字,但言犹未尽,因杂志组稿时间之限,只得匆匆结束,并致谢忱与歉意。 2010年11月14日下午,当邓福恩走上“邓姓文化交流座谈会”发言席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是在用掌声由衷的感谢这位从马来西亚远道而来、热心邓族事业的宗亲。邓福恩宗亲此次来故里邓州参加“邓姓文化交流活动暨邓氏先祖塑像揭幕仪式”已是第六次来到邓州,是海外邓氏宗亲回过故里邓州次数最多的宗亲之一,与邓州和许多宗亲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邓福恩祖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龙华镇,是马来西亚第四代华侨,著名客家侨领。现任马来西亚沙巴暨纳闽客家公会联合会主席、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副总执行会长、拿督、沙巴州邓氏宗亲会会长,河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顾问。邓福恩宗亲第一次来邓州是2002年5月,正值吾离陵一期工程施工之时,在郑州参加客家文化交流活动的邓福恩抽身来到邓州,据他讲,他早就知道邓族人的老根儿在邓县(1913年——1998年,邓州称邓县),后又听说邓县改为邓州。此次就是专程来邓州看看,希望能联系到宗亲。他到邓州后发现邓州在进行加固吾离陵修复的一期工程,感到非常高兴。当得知吾离陵一期工程完工时将举行庆典的消息后,马上表示,到时一定会约请部分宗亲回邓州参加活动。2002年9月15—16日,在吾离陵修复一期工程竣工之际,举行了盛大的“邓国侯吾离陵一期工程竣工典礼暨邓氏宗亲联谊会”。邓福恩宗亲应邀参加庆典,在吾离陵庆典现场代表与会宗亲宣读了祭拜吾离陵文,并为吾离陵建设踊跃捐款。参加此次活动的宗亲来自深圳、东莞等地,河南省社科院、侨联、地方史志协会、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省文物考古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应邀出席。邓福恩宗亲此次是一年中第二次来邓州,也是参加活动的唯一一位海外邓氏宗亲代表。2005年3月4日,邓福恩宗亲第三次光临邓州,他这次到邓州除到邓国侯吾离陵祭拜先祖外,另一主要目的就是来商讨马来西亚邓氏宗亲组团来邓探亲祭祖事宜,经商定,决定于4月中旬组团来邓州祭祖联谊。2005年4月16日,邓福恩宗亲如约组成由马来西亚和台湾宗亲参加的12人代表团来到邓州,其中马来西亚宗亲4人,台湾宗亲8人,邓州市委、市政府举行欢迎宴会热烈欢迎各位宗亲代表。马来西亚沙巴州斗湖邓家宗亲会会长邓国威及台湾邓氏宗亲总会副会长邓芳世、副秘书长邓晴文等宗亲都是初次来到邓州,在恭祭邓氏十九世祖、邓国侯吾离陵后,还为保护建设吾离陵慷慨捐款。之后还到夏集邓营村看望宗亲,为邓营村“邓氏故里碑”揭碑。2009年11月,邓州举办邓姓文化交流座谈会时,邓福恩宗亲于百忙中应邀第五次回到邓州。他积极参与了活动的主要议程:恭祭邓氏十九世祖、邓国侯吾离陵和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与来自泰国、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地有关邓氏宗亲代表一道参加刘朝瑞书记等邓州市领导召集的座谈会,为更好开展邓姓文化交流活动、建设邓国侯吾离陵园等建言献策。他曾在发言中说:“广布海外的邓氏后裔,虽然居不一方,但是我们都心系故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同家乡的联系,关心支持祖籍地的建设,把先祖开基创业之地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也会为尽最大的力量,把吾离陵园建设得更完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这次会议之后,邓州创办了《邓姓文化》杂志,邓福恩宗亲多次来信来电,不仅就如何办好杂志出谋划策,还请多给他邮寄杂志,以便他在马来西亚送发给更多的宗亲,让更多的宗亲了解邓州。他还一再表示,只要故里邓州举办大型的邓姓文化交流及宗亲联谊活动,他都将积极参与,并尽力动员其他宗亲参加。就在参加这次邓姓文化交流座谈会之前的10月份,邓福恩宗亲还带领一个马来西亚的客家文化交流代表团,应邀前来河南省平顶山市,参加一年一度的河洛文化节。邓州市文化局局长闫富传专程到平顶山看望邓福恩一行,向他介绍了召开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的筹备情况,同时邀请邓先生等马来西亚的宗亲参会。鉴于时间原因,我们想到邓先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再次回大陆有困难,希望邓先生慎重考虑是否参会,没想到在闫局长发出邀请后,邓先生爽快的接受了邀请。其实后来才知道在邓州召开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的同时,他在马来西亚的客家联谊会也正在举行一项活动,他这种热心支持邓族事业的举动,让大家为之感动和敬仰。2010年11月13日至15日,在邓州举办“邓姓文化交流活动暨邓氏先祖塑像揭幕仪式”时,邓福恩宗亲再次拨冗、越洋过海回到故里参加活动。他总是那样的繁忙:13日下午风尘仆仆的赶到邓州,14日上午在“邓氏先祖塑像揭幕仪式及拜谒邓氏先祖活动”活动上亲自为先祖塑像揭幕,下午因为赶飞机航班,只参加了“邓姓文化交流座谈会”的前半段会议,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后,就离开了邓州,屈指算来在邓州停留的时间还不足24小时。他之所以如此匆忙的赶回马来西亚,是因为他所在的马来西亚沙巴州将在15日举行邓氏宗亲祭祖活动,作为会长他必须出席主持。就是这样,我们尊敬的邓福恩宗亲为了支持故里邓州举办活动,不辞劳苦,经过在马来西亚的转机、再经过马来西亚到广州和广州到郑州的多次转机、再乘车来到邓州,这个过程是何等的辛苦可想而知,况且邓先生已年届古稀,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往返于马来西亚与邓州之间,是什么动力在支撑着他?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邓先生有一颗情系故土、心系祖国的滚烫赤子之心!多少年来,邓福恩宗亲为进行文化交流、宣传祖国传统文化奔波,北至京津,南至琼岛,足迹遍及祖国大陆。在中华文明摇篮的中原腹地——河南,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古都安阳、洛阳、郑州、开封等地是邓先生经常去的地方。他所开展组织的文化交流和商务考察活动,其目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海内外同胞凝聚力、向根力,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做贡献。邓先生说到了,也做到了,他为发展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为联谊邓氏宗亲做出了杰出贡献,真无愧是邓族人的骄傲,客家人的榜样。 2010年11月13日至15日邓州市成功举办“中国·邓州邓姓文化交流活动暨邓氏先祖塑像揭幕仪式”。此次活动由邓州市委、市政府主办,邓姓文化研究会、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邓州市文化局承办。为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成立了由邓州市人大主任殷中玲任主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褚清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朱艳红,市委常委、秘书长党建凯,市委常委、副市长邓洪军,市人大副主任赵秀荣,市政协副主席齐群强,市公安局局长丁建民任副主任,市文化局、发改委、财政局、城建局等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组委会。参加此次活动的邓氏宗亲代表有来自美国、马来西亚、香港的邓氏宗亲,泰国邓氏宗亲会、加拿大邓高密公所的代表,北京、辽宁、广东、广西、湖北、四川、江西、安徽、海南、天津、贵州等地宗亲代表共200余人。出席活动的领导有南阳市人大副主任秦俊、南阳市人大原副主任邓桦,邓州市领导有刘树华市长,赵云杰副书记,殷中玲主任,褚清黎常务副市长,邓洪军副市长,赵秀荣副主任,齐群强副主席以及全国人大代表、邓州市中医院院长、著名中医专家唐祖宣等。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邓姓文化研究会会员、邓州市文化系统部分干部职工、各乡镇(街、区)文化服务中心人员等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内容有:邓氏先祖塑像揭幕仪式暨祭拜邓氏先祖活动、邓姓文化交流活动暨邓氏先祖揭幕仪式欢迎酒会、邓姓文化交流座谈会、炎黄邓氏宗亲联谊会议及参观等。 我是来自美国华州美中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的邓日华,今天有幸参加由邓州市委、市政府主办,邓姓文化研究会、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邓州市文化局承办的“中国·邓州邓姓文化交流活动暨邓氏先祖塑像揭幕仪式”,感到十分荣耀。邓州是邓姓发源地,始祖曼公在这里开基立业、十九世祖吾离寝陵巍然矗立,海内外邓氏宗亲到邓州寻根拜祖早已蔚成风气,这里是我们邓姓族人心目中不朽的圣地。今天有机会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终于了却了我多年的夙愿。在这里我要向支持我们邓族联谊、宗亲交流的邓州市各位领导和邓州的父老乡亲们真诚地说一声:“辛苦了!谢谢你们!”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回到邓州,但邓州市对于我们邓姓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对邓氏遗迹的保护,对所有邓氏宗亲的情谊早已闻名遐迩。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邓州先后组织举办了“邓国侯吾离陵园第一期工程竣工典礼”、“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中国·武汉邓氏宗亲联谊暨邓姓文化研究系列活动”、“《邓姓文化》杂志首发暨炎黄邓氏宗亲联谊会”等诸项活动,对邓姓文化研究、邓氏故里宣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邓州在海内外邓氏宗亲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次活动内容丰富,组织严谨,让我亲自体会到了这浓浓的亲情。我本身是从事新闻宣传的,在美国担任《西城时报》的总编辑,为介绍五千多年来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中美经济文化交流出过一点力。通过这一次的相会,我愿意发挥自身所长,尽自己的所能与大家一道共同发扬巍巍先祖功德,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及社会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邓州共世祖,吾离血脉牵,作为邓氏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慎终追远、拜谒始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邓姓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借此机会,增进友谊、共谋发展!最后祝愿故里邓州繁荣昌盛!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邓光全木有本,本荫而叶茂,水有源,源积而流长,念祖追恩,敦宗睦族,乃我邓氏后人之本分,查我邓族,受姓始祖乃古邓国(今河南省邓州市)曼公侯德阳商武丁皇之季父也,至47世邓禹公辅佐刘秀灭王莽复东汉为天下第一功臣,封高密侯。从此邓氏累世封侯拜将,成为当时天下第一望族。禹公生十三子,邻水邓氏除石永一支为禹公幼子鸿公后代,余皆禹公六子训公之后,而我龙安邓氏则为三国魏大将军54世邓艾之后,艾公多谋善用兵,至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滨,忠贞可嘉。传90世大猷公为宋御前侍卫挂将军印,皇帝亲赐匾额“山河带励膺新宠,文武箕裘震世勋”,大猷公是为福建始祖,至97世东福东禄兄弟涉广东乳源县梅花镇(今乐昌市梅花镇),子孙繁衍,迁涉全国各地,龙安邓氏就是东福公后裔,入川肇祖朝爵公之子107世祖礼寿公从江西崇义县文英乡于1711年入川到大竹县长乐乡云池里冷水垭唐家湾佃田耕作,又于1715年移邻水县龙安乡长滩坝自买田业耕作。礼寿公号元昌,受职邓应二郎,为我龙安邓氏入川始祖也。礼寿公配肖氏,生四男二女,子仁彪、仁彬、仁恒、仁相,由仁相公传109世祖君仕、君伦、君伯三兄弟,龙安邓氏皆为三大房之后,君仕公之子定安公迁广安明月乡公花里水井湾,传天美、天林弟兄又返邻水王家一支居住至今。从入川肇祖朝爵公起,龙安邓氏已传至十三代(亨字辈通族118世)宗亲人数数千人,根深叶茂,无穷尽也。念天地之悠悠,感先祖之恩泽,今集礼寿公后裔联谊会之力,宗亲捐款,为礼寿公重新立碑为照,望我邓氏后人永世铭记!南阳邓氏第115世裔孙:光全拜撰 邓斌《邓姓文化》杂志出版两期了,比我想象的好。我看了以后,首先感到信息量比较大,每个栏目都动了很多脑筋,花了很多心思,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很不容易。这说明我们《邓姓文化》杂志编辑人员文化素质高,能力强,更说明我们故土邓州是一块人才济济的宝地。很多文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得很精彩,可读性很强,这说明《邓姓文化》编委会付出了很大的辛劳,更展示了我们的才华。作为外地宗亲,看了《邓姓文化》杂志后,感到很欣慰,就像几位宗亲所说的那样,《邓姓文化》杂志增加了我们的幸福感,增加了我们的幸福指数,看了以后不仅收获了知识,愉悦了精神,而且慰藉了心灵。总之,我们《邓姓文化》杂志办得非常不错,为了使我们这个杂志长久的办下去,我提以下两点建议:一做好《邓姓文化》杂志资金筹措,希望广大邓氏宗亲共同支持,大家齐心协力办好杂志。二多征求各地宗亲意见,了解大家想法,争取做到真实性,文学性,历史性,趣味性的完美统一。(邓斌系武汉市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湖北邓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

108 评论

相关问答

  • 解剖学杂志十二届编委会

    他是我同学也是我同桌的爸爸

    哎呀呀biubiubiu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烟草杂志社座谈会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不是一次活动。从4月底开始,在国家局、总公司机关,行业各直属单位,各地市级局(公司)、卷烟工

    小布丁儿012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学报编委会委员

    学报编委会由10位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组成,均为副教授。编辑部成员专业结构合理。学报编辑部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编:院长王晖,西安理工大学毕业,副教授,主要成果

    在路上嘚吧嘚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

    山东社会科学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出版周期:月刊ISSN:1003-4145CN:37-1053/C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

    snowberry9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新药杂志编委会

    高永良研究员,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就职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曾担任该所药物制剂、分析、代谢研究室室领导十余年,是国内知名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药物制剂学

    福嘟嘟的脸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