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8

飞天小懒猫er
首页 > 学术论文 > 纤维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izzandwzy

已采纳

综上所述,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建筑结构适应环境能力弱的缺点,将建筑结构需要人为检测转向建筑结构带自我检测、调整和适应功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材料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通过学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应该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开阔了视野;既掌握了本课程的知识,又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搞好“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

一、课堂教学

(一)突出重点

“土木工程材料”较多的课程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全部讲解,应根据专业性质,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以程云虹等主编的《土木工程材料》[1]为例,课堂重点讲解的内容是:绪论,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二章(无机胶凝材料),第三章(水泥混凝土),第四章(砂浆),第六章(土木工程用钢),第七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通过绪论的学习,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有一个梗概的认识,对“土木工程材料”这门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一章让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耐久性能等,同时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即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及其与材料性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及第七章分别讲解工程中最常用的几种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及应用。而第五章(砌筑材料)、第八章(木材)、第九章(合成高分子材料)及第十章(建筑功能材料)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但教师应适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并勇于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把重点讲解的内容讲深讲透,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做到学有所获;避免面面俱到,不求甚解。而且,有了重点讲解的内容作为基础,学生自主学习其他章节才不会感到困难。突出重点的课堂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又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意识。

(二)科学讲解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内容比较松散,讲解时容易产生平铺直叙的感觉,甚至索然无味;如能精心安排、科学讲解,效果会大不一样。比如,通用硅酸盐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如果按照教材一种水泥接着一种水泥地讲,学生学起来会感到重复、堆砌、凌乱,甚至不知所云。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要进行科学整合,重点把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水化及凝结硬化过程、技术性质等等讲解透彻;而在介绍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时,抓住活性混合材料的潜在活性及掺活性混合材料水泥的二次水化反应,然后用对比的方法给出各种水泥的共性和个性,这样内容紧凑了,脉络清楚了,学生掌握起来也就轻松了。了解了技术性质的异同点,进一步掌握各种水泥的工程应用就会很容易。再比如,在现代水泥混凝土技术中,外加剂已经成为水泥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因此,为了内容的系统和完整,一般教材(如文献)都将“外加剂”放在“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来介绍。但外加剂是用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如果不了解混凝土的性能,很难深入理解外加剂的作用,因此,在讲授时,应作适当调整,把“外加剂”放到“混凝土拌和物的主要性能”和“硬化混凝土主要性能”的后面来讲,这样会更加方便学生对相关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总之,科学地组织和讲解课程内容,对于做好“土木工程材料”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从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土木工程材料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其实,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积累了很多相关经验,只是由于不具备专业知识,而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比如,某一水泥砂浆地面破损了,用水泥砂浆修补以后,需要浇水覆盖一段时间。相信很多人都见过这种做法,但不一定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为什么。在讲解水泥的水化、凝结及硬化过程时,提到这一现象,学生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养护,并及时让学生了解养护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及时间。这样,把学生来自于生活的直接经验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消除学生对课程的陌生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大量列举工程实例。典型的工程实例是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的最有效方法,注重材料的工程应用背景,避免脱离工程孤立地讲解材料。比如,在讲到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时,实例之一:北京三元立交桥桥墩,建成后不到两年,个别地方发生“人字形”裂纹,经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发生了碱-骨料反应;实例之二: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泄漏,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另外,还可以用数字来说明,“在工业发达国家,建筑工业总投资的40%以上用于现存结构的修理和维护,60%以下用于新的设施”。通过大量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性,了解到很多混凝土结构的过早破坏不是由于强度不足,而是由于耐久性不足。最后,重视实验教学。实验课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实验课上,学生对从书本上学到的材料有了直观的认识,对材料的性能进一步了解,在自己动手做实验过程中,提高应用材料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验证基本理论,学习实验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关注学科新进展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但教材的更新需要时间,而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非常迅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土木工程材料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并适时补充到教学中。同时,随着新材料及新技术的不断问世,有关材料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也会随之更新,亦应将这部分内容及时补充到教学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拓宽专业视野,培养创新意识,激发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工程意识

二、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巩固和补充作用。通过课后作业,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并能对所学内容活学活用。本课程中,一部分课后作业来自于教材每章后面的复习思考题,需要教师紧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中精选,比如,混凝土骨料颗粒级配,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教师要对作业认真批改,并总结,使学生不是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而是做到真正掌握。另一部分课后作业是综合性、讨论性的。比如,程云虹等主编的《土木工程材料》中的“开放讨论”部分,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即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围绕这一内容查阅文献,深度思考,自由讨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

三、结束语

通过学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应该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开阔了视野;既掌握了本课程的知识,又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搞好“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国际大型土木工程承包项目投标风险定量评估刘睿天津大学2003-06-0155

2、土木工程中锚杆支护机理研究现状与展望贾颖绚,宋宏伟岩土工程界2003-08-3053

摘要:

关键词:

1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光导纤维在混泥土材料的监控

光导纤维材料,是一种光通信介质,其最大优点是传输速度快、信号衰减低和并行处理能力较强,经常被用于高要求的通信传输中。光导纤维和光纤传感器在土木工程中,主要用于对混泥土固化的监控。混泥土结构最大的缺点是抗拉强度弱、内部钢筋容易被腐蚀等,在大面积浇筑过程中由于混泥土结构内部和外部温度差异而导致混泥土块体出现裂缝。这种情况下,将光纤作为传感元件埋入混泥土结构中,对结构的强度、温度、变形、裂缝、振动等可能引起混泥土结构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诊断、预报。更进一步,如果控制元件能接入信息处理系统,并引入形状记忆类金属等智能材料,形成完整的控制系统,将能实现混泥土材料的自适应功能———这正是目前智能材料结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前沿课题。

压电材料

压电材料一般是指在收到压力后,材料两端会出现电压的晶体材料。压电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对于结构的静变形控制、噪声控制和抗震抗风等领域。传统的压电材料使用方法是通过压电传感元件对结构的震动进行感知,利用传感器输出结果,从而实现对于震动的感知和预警。在此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控制算法对压电体的输入进行控制和定量,从而实现对于结构震动的控制,这是目前压电类智能材料的研究前沿。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压电类的智能结构土木工程中的应该越来越广泛。

压磁材料

压磁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磁流变材料和磁致伸缩材料。基于磁流变材料的原理,当磁场的强度高于临界强度时,磁流变在极短时间内从液态向固态转化。在介于固液体之间可根据磁流变液特点具有的快速、可控及可逆性质,控制流体特性实施时需要较低的能量,因此在智能结构中通常将磁流变液作为动器件的主要材料。基于这点,磁流变材料可用于高层建筑的结构中,实现对地震的半主动控制。因为潜在应用前景的广阔,使得磁致伸缩材料近年来得到很大关注。磁致伸缩材料具有强烈的磁致伸缩效应,这种材料可以在电磁和机械之间进行可逆转换,这种特性使其可以用于大功率超声器件、声纳系统、精密定位控制等很多领域。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智能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被改变后,在一定条件下能激发其形状记忆效应,这一过程中,材料产生高于700兆帕的回复应力及8%左右的回复应变,同时具有较强的能量传输储存能力。基于这一特性,形状记忆合金在土木工程中最大的用处是用于各种结构中来实现结构的自我诊断、增加材料的韧性和强度等、增强材料的适应控制。形状记忆合金还可以被研制成智能驱动器,用于对结构变形、裂缝和振动方面的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较高相变回复力,结合该特性能够研制开展形状记忆合金被动耗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相变伪弹性性能,可在土木工程结构中用于耗能抗震的被动控制。目前的土木工程实践中,通常在结构层间或底部等受地震作用较大的位置安置形状记忆合金被动耗能控制系统,用于实现耗能系统对结构的层间变形的感知,进而起到消耗地震能量的作用。

2智能材料的优点局限性

土木工程中应用的智能材料具有反馈信息、自我诊断、自我修复、自适应能能力,实践也表明,智能材料在实际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使得工程结构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等特点,同时能智能化地执行指令,能较好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但上述的光纤、形状记忆合金、压电和压磁等材料,本质上属于高智能复合材料,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使用成本很高,造价太贵。这一缺点,使得目前对于智能材料的应用智能局限于档次较高、标准较高的建筑工程,智能材料在普通民居建筑中的应用还遥遥无期。另外,智能材料的应用需要相应的技术和配套材料设备的配合支撑,在施工中对于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较高。因此,但就目前看,对智能材料的应用还不可能实现全方位的广泛普及,但是,智能材料可能是未来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建筑结构适应环境能力弱的缺点,将建筑结构需要人为检测转向建筑结构带自我检测、调整和适应功能。目前智能材料的应用还局限在少部分高要求和高标准的建筑项目,科学界对于智能材料以及相关技术和配套设备的研究,是未来智能材料能广泛应用与土木工程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思考胡秀兰;祝明桥;刘锡军;程火焰;高等建筑教育2006-03-2556

190 评论

我叫鑫小鑫

采用添加聚丙烯纤维的方式可达到抑制裂缝的目的。聚丙烯纤维添加于混凝土中有很大的防裂作用,混凝土的渗透性降低,磨耗减小,对防止爆裂和抗冲击等也有帮助。一、聚丙烯纤维的特性聚丙烯纤维是由不饱和的碳S化合物及衍生物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经过干燥、溶融、纺丝、卷取、切断,并加以处理,成为不同性质的纤维产品。其本身具有绝佳的化学性、耐酸碱性、抗腐蚀性及耐水性。依据工程应用的需求,一般有不同粗细和长度的单股恒长纤维、多股恒长纤维、棉状纤维和纤维束等。在混凝土工程中,聚丙烯纤维掺入后经与粗骨料的碰撞冲散,均匀分布于混凝土中,具有拌合、施工的方便性,是应用颇多的纤维材料。目前,工程上使用的聚丙烯纤维产品一般有单丝纤维、纤维束、纤维网以及纤维加强筋等,各产品又可依据需求制成不同长细比的纤维形式。表1为聚丙烯纤维的一般特性。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工程性质及其应用范围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的影响根据抗压试验结果可知,聚丙烯纤维掺人一般混凝土后,对早期抗压强度的成长具有负面的影响,对于晚期强度,呈现约为10%的增长趋势。就整体而言,聚丙烯纤维的掺入造成的强度增加有限,且纤维添加量过多时,其强度增加减缓。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纤维添加量大导致混凝土工作性降低,使试体捣实、制作出现问题。怎样在工作性与纤维添加量之间取得平衡,使其既兼顾施工的要求又能符合纤维添加的目的,实需慎重考对于抗弯强度的影响:一般混凝土中由于聚丙烯纤维的添加,短龄期抗弯强度呈降低趋势,如1d龄期内甚至会降氏30%;长龄期其抗弯强度呈现5%左右的增长。而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无论长短龄期皆呈现降低的趋势。对收缩的抑制作用混凝土体积的稳定t生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体积的稳定性问题一般有初、终凝水化反应造成的体积收缩。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温度、湿度以及风速变化,造成新浇筑混凝表1聚丙烯纤维的一般特性直径长度密度弹性模数(GPa)包桑比抗拉强度(GPa)破坏应变纤维用量(%)软化点熔点单细丝纤维束加强筋土不正常,水分蒸发产生的塑性收缩以及凝固后水分进出形成的干缩等。根据实验的结果显示,聚丙烯添加量在的混凝土,对于高气温、高风速以及低湿度下易产生的塑性收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上述实验在32~38的气温、的环境风速以及30%~60%的相对湿度状态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相对于控制组的单位面积裂缝长度,可减少80%以上,且随纤维量增加,在容许的工作性状态下,呈现效果增加的趋势。而对于干缩的抑制,在40d龄期状况下,纤维混凝土收缩量减小15%.说明聚丙烯纤维对于混凝土的收缩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其用于防止混凝土塑性收缩和干缩,可发挥很大的作用。可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系数加入聚丙烯纤维约于一般混凝土中,将有效地使混凝土的渗透性系数降低约30%,其效果明显。此渗透性系数降低是因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均匀分布,造成渗透水路的延长,达到水量通过的减小。降低磨耗及提高抗冲击ft能就磨耗、抗冲击性能的效果而言,在一般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中也有不同的状况。就磨耗来说,添加体积含量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可减少15%的磨耗;但掺在高性能混凝土中,不但无帮助,还会增加约10%的磨耗量,这说明纤维的添加应与混凝土性能一并考虑。另外,就抗冲击的状况而言,添加 ~的体积含量聚丙稀纤维于一般混凝土中,会使混凝土承受撞击至破坏的总撞击次数较未添加纤维者高出约1~3倍。火灾爆裂抑制效果佳混凝土中,由于聚丙烯纤维的加人,其软化点、熔点约在150~200之间,当火灾发生随温度升高的同时,聚丙烯纤维于混凝土中占有的空间,由于软化、熔解而释放,形成压力卸载的通道,达到抑制爆裂的目的。根据研究显示,在单位体积添加量为以上时,抑制爆裂的效果明显。一般在工厂地坪、下水管、桥面栏墙、板材、储水箱、连续壁等工程均可应用。三、工程应用注意事项一般在使用单丝纤维抑制塑性收缩、千缩时,纤维添加量为即有相当程度的效果。用于爆裂抑制时仅需.如使用纤维加强筋于抗冲击,用量以15~2kg/m3为佳。掺加聚丙烯纤维的种类、长度不同,呈现的效果也有差异,且导致的工作性变化也不同。单丝掺入混凝土中出现较大的坍落度折减,但可取得裂缝抑制成效。纤维束、纤维网掺入后造成纤维混凝土:t丹落度折损较单丝纤维少,但防裂、抗渗功能降低5%~10%.纤维的长度一般从5等,一般随选择的纤维长度减小获得好的拌合均匀性。而在纤维加强筋的选择上,通常以比骨材粒径小的长度为宜,对工作性影响不大,如为加强裂缝抑制效果,需加较多含量的纤维。

336 评论

相关问答

  • 桥梁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论文怎么写

    只要是桥梁工程类的学术论文就行

    天蝎工科男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耐热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土木工程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土木工程

    思美味52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论文

    1王立久,曹明莉,任铮铖,王宝民 粉煤灰活化剂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0.Vol 40 (4),P489-491 EI收录2王立久,艾红梅(学

    SilveryBullet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毕业论文浅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GB/T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3.1.2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2 有利

    贪吃的小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防水混凝土研究论文

    为了保证地下工程在峻工后的正常使用,以及减少维护费用,解决好地下工程的防渗漏工作是关键。通过对一些地下工程施工过程及竣工后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造成地下工程渗漏的

    金吉小酉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