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202

清水颐园
首页 > 学术论文 > 莉莉玛莲读者文章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壮壮长大

已采纳

还有:客心 CHRRY BUDDY LING 坛九 于彦舒 王小洋 猪乐桃 寂地 等等等

159 评论

我爱微辣

靠。。。不是吧。。。他很出名迈。。我怎么不知道。。?

344 评论

阿里上市前

声明:此文章纯粹自由书写,无任何政治目的和民族歧视。伟大而又敬爱的元首我的心底深深地埋藏着一份尊崇,每次当那一副副万字旗帜遮天蔽日时心底的信仰便疯狂地跃动着,我会把自己的右臂倾斜而笔直的指向天空,即便这份忠诚迟来至几十年以后!从德意志潺潺流淌的莱茵河到法兰西浪漫温存的塞纳河,从广阔无垠的波德平原到杂草丛生的东欧平原,再从茂密深暗的阿登森林到地势崎岖的巴尔干,帝国的褐色铁流曾经轰然地把它们踩在脚下!还依稀记得您在波德开战前集会上坚毅的脸庞和笃定的话语,我可以给帝国一千年的幸福!可是,几十年之后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翻动着您自传触抚着您未了的梦想。黑色的制服中包裹着一张张英挺的日耳曼人棱角分明的脸庞,不再犹豫却略带着点点的忧伤,他们即将奔赴战场可能一去不还,可是他们的爱人为何不将他们遗忘!空气里充满了血腥肃杀的气味,战刀上染满的是波兰骑兵的斑斑血迹,凯旋门下书写的是帝国斗士们满载赞誉的诗篇,连整个欧罗巴大陆都在元首艺术性的战略推进中走向毁灭后的新生!烈日炎炎的北非大陆用一种灼热的沉默记住了我们的辉煌,大不列颠岛屿在一片废墟中苦苦维系着他们最后的尊严,连强硬的南欧民族也卑恭着向元首低下了他们傲慢的头颅,在令人窒息的暗淡死寂中我们开始了与斯拉夫民族的血战!忘不了斯图卡战斗机那充满激情的旋律和轰炸之后敌人绝望的哭泣,忘不了意志的战车掠过东欧平原时的激情四溢,我们一路高歌来到了莫斯科城下,而那一年的冬天却悄然来临。东方的曙光在渐渐消逝,命运之神不再向我们伸出橄榄枝,年轻涌动的血液慢慢冰冷,我们的年华我们的天空在那一个冬天支离破碎。失败,失败,终究是失败,随着铁十字光辉的黯淡战士的期许渐渐迷茫,只有我们的元首执着地守望着黎明,他知道土砾深处掩埋着雅利安人崇高的信仰!柏林城外传来炮火的轰鸣,天空密集的战机贪婪地啄食着帝国淌血的心脏,忠诚的党卫军悲壮的守卫着每一寸帝国的疆土,而我们的元首,却只是一个人走向了没有未知的黑暗。湮灭了世俗的地平线边缘隐约亮起了微微的火光,硝烟弥漫的战场深处是命运主宰者在叩问胜利伊始的茫然,那个充满的疯狂和激情的时代被历史的尘埃覆盖,孕育着自由和平的莉莉玛莲的靡靡之音又是谁在奏响?王者在无奈地叹息,犹太人在惊恐之后又重新露出了贪婪的面目,强权的烙印重印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是他们忽略了我们的信仰还会续写新的篇章!!!

248 评论

szcarol617

我找了大半天,还是没找到,这么一点资料不知对有用否?万能土豆泥-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既然土豆泥这么迷恋德国,那么我也就顺水推舟地把他端上我心目中耽美界的法斯宾德的位置罢。说实话,法斯宾德的大部分作品比大卫·芬奇的还叫我不能忍受。太残酷太冷血,用他一部著名电影的题目作个总结就是“爱比死更冷”。法斯宾德一生只活了37岁,又吸毒又搞同性恋,还残酷地逼死了自己的情人,最后自己也死于用药(说这么好听其实就是吸毒啦)过量,简直是个亚神经病。他信奉卑鄙的爱情等级论,认为被爱的就是可以对爱人的为所欲为,单方面付出的感情既然这么义无返顾,被残酷地践踏也就心安理得理所当然了。不过这不妨碍他在短短的人生中拍出了43部作品拿了成堆的奖杯,成为德国乃至世界最有名的导演之一。当然,土豆大人绝对没那么糟,他顶多是有点糟。不过我怀抱着最美好的愿望相信他会好起来,跟法斯宾德先生一样多产,却不像他这么短命。不管法斯宾德在人生上干得有多失败,他的事业毋庸置疑是成功了。目前看来土豆离他的距离还有些远,不过只要“是金子就会发光”这句俗套话不是谎言,那么这位作者还是很值得期待的。BTW,我希望他能在写多尔夫上尉的故事时,不要把MV的修缮放任掉,另外,我也很好奇什么时候棉布会出新章,如果觉得继续不下去干嘛不把它了结了呢?万能土豆泥代表作:《Reinhard’s Elegy》(待修)《MeinVerbrechen》(待修)《再见列宁》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代表作: 《爱比死更冷》《当心圣妓》《莉莉玛莲》《水手奎雷尔》关键字:错乱,冷酷,意识流

266 评论

潘潘吃吃吃啊

日本的CLAMP可以麽?不过她们是团体的。华丽的年代,她们朴素着。周围所有人都在画着繁琐而精美的东西:蔷薇开了满屏,眼睛散发星光,他和她衣角的蕾丝细碎又漂亮。她们反倒悄悄省略了网点,简化了线条。用黑色的墨勾在了白色的纸上,一页一页翻过去,人物清清爽爽,故事荡气回肠。19889,她们出道。整整20年的纸上感动,和着岁月的烟土,掺着时光的书齿痕,从笔尖涌出来的面容,张张好、俱是青春。作品:《翼》 《魔卡少女樱》 《X战记》 《东京巴比伦》 《圣传》等等。

100 评论

爆米花也是花

我也认为你是个瓜娃儿

274 评论

我许你一世安好

《再见列宁》——BY 万能土豆泥用万能土豆泥自己的话来说,用这么个题目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取回帖”。这的确符合此作者的思维模式——尽管很难说这里有多少人从头到尾看过那部出色的德国片。要谈文前我任性地选择先谈谈自己眼中的这位作者本身。把她的文从浩如烟海的耽美文库中挖出来不靠点巧合还真不太容易办到,也不知是因为这位作者实在太低调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冷门”一词用于她之后可以把其他许多的“冷门”作者毫不犹豫地推去冷热分界线的那一头。因此初看她的文时被狠震了一下——文章和人气的落差太诡异了。落差一大,难免生出些被主观意识夸张化了的感觉来。其实冷静下来看,此作者的行文流畅度,情节设计安排及文笔水准都不至于叫人眼镜跌得如此彻底。真正叫人跌眼镜的只有矛盾,充满落差的矛盾,南辕北辙的矛盾。可巧的是,作者土豆泥不光与外界充满了不和谐的矛盾,自己本身就是个大大的矛盾综合体。就好象她的文一样,缺少水乳交融的柔滑,充斥两极相撞的电火花。如果你期待的是看春花秋月长相厮守或者流水落花情意绵绵,那么土豆泥的文章铁定会是你的绝顶大雷。她不是不罗曼蒂克,而是把这种玩意儿太不当回事儿,残酷地乱搁乱放不算还拿来垫桌子脚糊厕所窗。看她的文章如果心理承受力不够忍受气度欠缺是很难坚持到最后的,我自认还算善于自我调节,却依然被她的那些长篇短篇(尤其是长篇)搞得心浮气躁肝火上升,有时候简直是一边看一边骂,上一分钟愕然下一分钟汗,前一章都快坚持不下去想X网页了,下一章有本事拿雷把你感动得发抖(当然一半可能还是因为气的),等到你回心转意了又恶劣地逗得你去呕血……这位作者,从文章到主角到自己本身都近乎疯癫。看她的文就像跟个疯狂导游一起乘过山车参观疯人院,旅程光怪陆离却因疯狂而有趣。让人不由想起法斯宾德的电影,充满病态的古怪和疯狂的激情,却有着鸦片般的恶劣效应。这种味道在看她的Mein Verbrechen时尤其强烈,有很多回我实在被她那些说好听点叫意识流说难听点就是随心所欲无的放失的文字涂鸦折磨得不堪忍受,笑骂着见鬼去吧试图停止看下去,到如今却很寒地发现原来自己不光把Mein Verbrechen本文看完了,连M前传性质的Reinhard’s Elegy也没放过|||||||||||||||||||Orz|||||||||||||||||||||真不知道该佩服这样还坚持写作的作者还是这样还坚持看完的自己。所以作为一个厚道的荐者,我绝不会推荐你去看她那些要人命的疯狂长篇,短篇绝对是更明智更适合大众的选择。譬如final solution, 譬如我在这里要强推的再见列宁,不过绝对不会是《棉布》以及《棉布之后续》——那文太KUSO太彪悍了,应当跟惊声尖笑之流一起打上R,放到远离CJ群众的柜台角落里去。(顺便抖一下,总觉得土豆泥大人很可能食髓知味,从此放弃正常文——相对的正常——而在KUSO的歧路上越走越远|||||||||||)突然发现说了这么多,居然还没有说到《再见列宁》本身……我有罪|||||||||Orz|||||||反正此文是既没讲东西德合并,也不跟戈尔巴乔夫交权相关。起篇便是惨烈的车臣战争,作为反政府组织的雇佣兵进入格罗兹尼的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在此感慨一下此君恶劣的取名癖好=_=b)顺应时代地成为屠杀可怜的俄军士兵的一员,却不巧际遇旧上司(主人?)库兹涅佐夫·扬科维奇·弗拉基米尔。后者由于恼怒前者的叛国立场与不道德行为威胁要把雇佣兵先生送上军事法庭枪毙掉。小伙子阿列克谢虽然表面顺从,心里却根本不想那么早就去见上帝,于是对生命的执着战胜了对主人的忠诚,他给了优秀的弗拉基米尔上校一闷棍之后又跑路了(我为什么要说又?=_=)。令上校齿冷的是这厮并不甘心改邪归正,雇佣兵先生把恐怖事业当作了宿命职业,可身为军部精英的上校先生对此却是相当不能忍受。于是一个要抓,一个要逃,到最后又演变成了两人一起逃……又一个典型的土豆泥风格的故事,尽管我理解此文中的她已相当收敛。承袭了Mein Verbrechen中的无道德感无政府主义之双无风格,《再见列宁》虽然不能说是纯粹的战争文,却是基于一定社会现实基础上将现代巷战,恐怖胁持,追踪逃亡一炉熔就的作品,金属和火药味道十足。另一方面由于作者大人虽然道德感缺与作者自觉双重缺失却仍然不失为一个少有且上佳的近现代热战写手,两者都保证了《再见》一文的可看性。估计是基于长年CS的后遗症,该作者对武器战斗描写的矜熟甚至超越了Fox^^在《生死之间》作到的。而在危机现场,丛林追杀这些绝大多数耽美写手力不从心的场景描写上,此君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加之他个人风格浓重的法斯宾德式残酷温柔,在这些因素多重作用下诞生出来的作品,自然叫此类风格作品爱好者看起来相当过瘾。曾经在该作者一友人的评价中看到了“镜头感强”的赞赏,那褒扬总体上我觉得是有些过了头。于这点却是是心有戚戚,将土豆泥的所有作品列在所有我所看过的耽美文中作比,其电影感也是强烈到名列前茅。虽然她的作品由于文章组织上的过度随意个人好恶化而碎片得厉害,然而基于作者在碎片上灵光乍现式地奇异闪光这些碎片不再意识流得叫人难以接受而换化为了成批诡丽的蒙太奇。当它们在眼前浮光掠影飞过时,你能联想到成串五光十色的电影片段。与之并不谐调的是,这位作者的写作虽是在公共论坛上进行却是非常的私人化。用dome大的话来说就是OTAKU化|||||Orz|||||||这形容对此作者确是恰如其分。只是OTAKU们只对自己和小范围内的同好负责,针对性越强的操作往往有着相当严格的规范,不考虑对绝大多数读者负责的文章在作者自身OTAKU化严重的情况下,能达到的效果往往是好得出奇——一个在这方面比你高明的作者并不需要也不应该接受业余又无聊的读者众的指手画脚。这种这种兴之所至的任性杜绝了不必要的外界干涉和对俗气狗血需求的妥协——因为作者只向他自己妥协,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但在作者比读者高明的情况下多半是好事。这种任性一旦积累到达一个临界点时,就可以质变成“疯狂”,这位作者离这个点算是满近了,甚至在他的私坛上有这么个签名“严禁歧视疯子。”但这里需要作个注脚的是:梵高跟疯子只一线之隔。而我目前既不认为土豆大人是疯子,也不觉得她到达了樊高的境界。这位作者的文章并不成熟,构思天马行空,结构也很散漫。尤其是长篇作品,简直是四处漏风,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网络小说最难以避免的一个问题——“烂俗”,这位大人算是低空飞过了。法国剧作家亚陶曾经说过“在本质上,残酷代表着精细、严格、勤勉、努力以及不屈不挠的意志与永不回头的坚定决心。”这句话我在这里把它送给万能土豆泥大人。如果到现在她还是坚持并继续坚持自己是无规律无纪律的疯子,那么我还有一句话可以附赠“这是病,得治!”万能土豆泥-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既然土豆泥这么迷恋德国,那么我也就顺水推舟地把他端上我心目中耽美界的法斯宾德的位置罢。说实话,法斯宾德的大部分作品比大卫·芬奇的还叫我不能忍受。太残酷太冷血,用他一部著名电影的题目作个总结就是“爱比死更冷”。法斯宾德一生只活了37岁,又吸毒又搞同性恋,还残酷地逼死了自己的情人,最后自己也死于用药(说这么好听其实就是吸毒啦)过量,简直是个亚神经病。他信奉卑鄙的爱情等级论,认为被爱的就是可以对爱人的为所欲为,单方面付出的感情既然这么义无返顾,被残酷地践踏也就心安理得理所当然了。不过这不妨碍他在短短的人生中拍出了43部作品拿了成堆的奖杯,成为德国乃至世界最有名的导演之一。当然,土豆大人绝对没那么糟,他顶多是有点糟。不过我怀抱着最美好的愿望相信他会好起来,跟法斯宾德先生一样多产,却不像他这么短命。不管法斯宾德在人生上干得有多失败,他的事业毋庸置疑是成功了。目前看来土豆离他的距离还有些远,不过只要“是金子就会发光”这句俗套话不是谎言,那么这位作者还是很值得期待的。BTW,我希望他能在写多尔夫上尉的故事时,不要把MV的修缮放任掉,另外,我也很好奇什么时候棉布会出新章,如果觉得继续不下去干嘛不把它了结了呢?万能土豆泥代表作:《Reinhard’s Elegy》(待修)《MeinVerbrechen》(待修)《再见列宁》找了好久,没找到,不好意思

103 评论

萌萌尛宝贝

韩露 姓名:韩露 性别:女 生日: 血型:自己也不知道|||||||||||| 兴趣:听人八卦,逛街 特别习惯:常用的东西样式不得更改 得意技:磨人工夫 弱处穴:看见人哭 最喜欢的东西:夹子,女孩子的长发,普京(这个诡异……||||||||),用指甲乱划身边近的东西 最讨厌:说谎的人 格言:死猪不怕开水烫 2000。8 《失乐园童话》 2001。2 《大激战》 2002。1 《浸食(上)》 2002。2 《浸食(下)》 2002。4 《迷镜》 2002。8 《迷墙》 2002。11《浸食2(上)》 2002。12《浸食2(中)》 2003。1 《浸食2(下)》 2003。3 《迷唇(一)》 2003。4 《迷唇(二)》 2003。5 《迷唇(大结局)》 2003。7 《1945战争启示录(一)》 2003。9 《1945战争启示录(二)玩具(上)》 2003。10《1945战争启示录(二)玩具(下)》 2003。11《1945战争启示录(二)归宿》 2004。1 《罪》《佛心》(收录在别册中) 2004. 4~~~7 《噬骨蝶》 《战争启示录 雨季(上)》 《战争启示录 雨季(下)》 《战争启示录 莉莉玛莲(上)》 《战争启示录 莉莉玛莲(下)》 《瞳之住人》 韩露作品:《当男孩遇到女孩》、《受难宝贝》、《宝儿乖乖门儿开开》、《天使飞呀飞》、《大激战》、《失乐园的童话》、《浸食》、《红茶》、《1945战争启示录》、《迷墙》、《迷镜》、《迷唇》、《罪》、《激战情人节》、《天使和恶魔》、《佛心》、《四人牌局》、《饥饿》、《噬骨蝶》 《零号病院》、《烟》、《妖狐》、《江口》。 笔名: 林莹 性别: 女 生日: 4月6日 籍贯:山东省菏泽市人 星座:白羊座 血型:O型 喜欢的颜色:绿色、银灰色、黑色 爱好:收集COSPLAY照片 宗教艺术听广播 1997年在《卡通先锋》上发表处女作《对不起》 其后陆续发表了《希望》、《钱包》、《好事多磨》、《第五百颗幸运星》等短篇作品 1998年又在《卡通王》上发表了《最后的父爱》、和《勿忘我》 1999年,开始在《卡通王》上刊载《摩尘》。目前还在连载中。2001年和林夕、阿明联合推出《游戏》。 《摩尘》系列:《魔鬼的塑像》、《复仇女孩》、《木偶娃娃》、《苦涩雨季》、《双重追踪》、《奇境》、《隐身草》 游素兰个人资料: 姓名: 游素兰 血型: 很善变,很活泼,很好动,很多管闲事的那一种…… 生日: 11月19日 星座: 很容易被误解的善良天蝎座. 愿望: 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自己的作品. 梦想: 每三秒就会蹦出一个新的梦想,唯一亘古不变的是当航天员. 兴趣: 画漫画,写生,水彩,幻想,编故事,写小说,聊天,唱歌,跳舞,打网球,爬山,睡觉…… 喜欢: 家人,朋友,狗,漂亮的东西(包括人,事,物),心地善良的人…… 厌恶: 大喇叭,喜欢说长论短的家伙,不实的事,,喜欢利用人的小人

287 评论

辣椒与泡菜~

妹尾河童,日本当代具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1930年生于神户,1954年因舞台设计而崭露头角,此后活跃于戏剧、歌剧、芭蕾舞、音乐剧、电视等表演艺术领域,曾获“纪伊国屋演剧”、“山多利音乐”、“艺术祭优秀”、“兵库县文化”等众多奖项。妹尾河童一回家就捧起河童的书来看实在是个可爱的老头窥探高手 好奇到病态会买十几种方便面试吃会搞分赠遗物 制作假钞很好玩附上一点他的介绍希望看到的朋友都会喜欢舞台设计家的妹尾河童妹尾河童,台湾读者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应该是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少年H》吧。虽然是以小说.随笔家的身份在台湾出现,但妹尾河童的本行其实是舞台美术设计。1930年出身神户的妹尾河童,与著名的日本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同样,都是以自修的方式习得专业领域的一技之长在身。志愿成为画家的河童河童的父母都信仰基督教,与外国人的来往非常频繁,对小孩的教养也采西方的开放式教育。父亲因自己哥哥挥霍败光了家产,深深体会到「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因此在十五岁那年离开家乡广岛,到神户学做西服。间接受此影响,像父亲一般早早自力更生对河童来说似乎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放弃从旧学制的中学五年级转到新学制的高中三年级,在十七岁时踏入美术设计领域。另一个原因是,河童从小就喜欢画画,志愿是成为画家。但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五个月前的神户大空袭中,河童的家毁於一旦,父母无力供给他继续上学,因此他放弃进入美术学校,而选择了半工半学的道路。河童在以画家奥村隼人为首的广告招牌店开始他第一份工作。这里聚集了几位画家,白天接受委托制作招牌,每周有两个晚上围著模特儿作画。对於当时的河童来说,可以持续地画画,不啻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在招牌店工作约两年后,河童又经由绘画的启蒙恩师小矶良平介绍,进入大阪的「朝日会馆剧场」担任平面设计工作,负责剧场公演的海报、宣传册等,连文案都自己动手撰写。在美术的世界里,不凭资历、只看作品的好坏,这让河童充分发挥才华;甚至在二十岁的时候,他以实力取代了主任,负责设计小提琴大师曼纽因战后首次赴日公演的音乐会海报。人生的转捩点河童人生的转捩点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到来。当时日本的歌剧巨星藤原义江看到他所设计的《波希米亚人》海报,很是称赞。三个月后到大阪时问河童:「你要不要来东京啊?」河童居然反问,「您问我要不要去东京,是连住处都要帮我打点?」结果回答是,「可以啊。来吧。」这个回答反而让河童吓了一大跳。由此机缘,河童便赴东京发展,住进藤原义江家里,成为帮忙打点杂务的助理,起居与藤原家人一起,受到许多照顾。藤原义江似乎在这个活力十足、狂妄得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身上看到过往的自己,因此十分投缘。河童同时继续做平面设计,帮藤原歌剧团画公演海报。但工作对他来说,简直像是游乐一般。从事舞台设计的契机这样过了两年半,有一天,藤原义江大胆地将歌剧《托斯卡》的舞台美术设计交由二十四岁的河童全权负责,而公演时间就在两周后,四天内要看到设计成果。「您没头没脑说些什麼啊!我是搞平面设计的,可不是舞台设计耶!工作内容完全不一样嘛!」「你啊,工作虽然不一样,可是你喜欢歌剧吧?而且你会画画啊。那就试试看吧。机会可不是没头没脑就冒出来的。那些老在抱怨『幸运之神都不降临我身上』的家伙,其实是自己没发现近在眼前的机会。人生啊,是会因为一个小小契机就有大大转变的哪。」河童原本并没有打算成为舞台设计者;但听到「机会就是没头没脑地来临」这样的话,也哑口无言。而且仔细想想,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忽然找一个完全新手赶鸭子上架,实在也太匪夷所思了。这是有缘由的。向来负责的舞台设计师因为一直没拿到酬劳,终於忍不住拒绝为这次演出设计。理亏的藤原一气之下说出「你不干就算了」,潇洒地转身就走。其实,这是因为剧团已经赤字连连,债台高筑,才付不出设计费啊。知道是这样的状况,就算再怎麼没自信,平时多受照顾的河童怎能袖手不管呢?於是硬著头皮上阵,三天三夜没睡,总算在正式公演前完成了恩人所交付的任务。看到河童的成绩,藤原义江十分满意:「看吧!要做就可以办得到嘛!很棒的处女作呀!」「还真敢说哩!拜托拜托,不要再有第二次了!」如果失败了,怎麼办?先前的紧绷一下子松懈,也难怪河童生气了。二十岁时在朝日会馆剧场帮忙画舞台道具的经验,让他了解了舞台美术的设计要领与道具的制作过程;他将之活用,当然还加上天分与努力,初试啼声就得到传媒不错评价,连平日以严苛利嘴出名的剧评家都在报纸上多加赞扬。出乎意料之外的各方肯定,让他又是不好意思又是高兴;优秀的表现连芭蕾、舞台剧等都接二连三找上他了。结果原本只打算救火一场《托斯卡》的他,当年就设计了五出戏,隔年更接了十一出。但是,年轻的河童并没有被接踵而来的工作冲昏了头。他知道舞台设计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这之前他并没有费心钻研,因此对忽然获得的掌声,河童是抱持著疑问的:是不是因为自己年轻好用又便宜,价格只是前辈设计师的四分之一,所以才有这麼多案子可接?虽然恩人藤原义江说,「催生年轻的舞台设计者是我的梦想,现在已经实现了!」但河童心里不免想,真这麼觉得,那应该给我多点时间啊!为了测试自己是否真适合成为一位舞台美术设计者,他立下了三大工作原则,要求自己三年内皆须遵守。一、设计绝对不超过制作预算。二、不把钱浪费在没有舞台效果的设计上。三、设计费只要五千圆即可。但是,三年之后,设计费要涨为三倍。如果三年后接不到舞台设计的工作,那就表示只是因为「便宜」才有工作的;这样的话就回到原本平面设计的领域。没想到三年后,接到的舞台美术设计委托并没有减少。间接肯定了自己实力的河童,开始不顾预算,在提案中放入自己真正想做的东西,设计费也涨高了不少;但还是有制作人陆续上门找他合作。如果你喜欢他的风格,那可是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接受。河童也就从此终身以舞台美术为业。成功的舞台设计之路步入舞台设计领域至今,除了一鸣惊人的《托斯卡》之外,河童还参与了《塞维亚的理发师》、《卡门》、《小飞侠彼得潘》、《莉莉.玛莲》、《雪国》、《欲望街车》、《马克白》、《唐吉诃德》……,种类遍及歌剧、舞台剧、音乐剧、芭蕾舞剧,还从富士电视台开播起便担任美术设计长达二十年,活动范围广泛,而且得到多种奖项肯定。日本知名的音乐家富田勋这麼描述与河童合作的经验:「与河童先生初次见面是在一九八一年举办的神户港博览会场。某个展览馆演出木偶剧,我俩分别是该剧的舞台设计与音效制作。那个会馆的音响效果可说是糟糕极了。建筑内部像个倒盖的碗,声音会在半球型的空间里胡乱反射,根本没法子测量和计算音响效果。」然而,河童先生布置出一座深邃的森林,在树枝上黏了几万片树叶,当然树叶是假的。由於茂密的树叶完全吸收了胡乱反射的杂音,一下子就把最不利的条件给扭转过来,令人兴奋不已,也使我达到经验中最棒的音效境界。当年的喜悦至今仍然未能忘怀。」河童甚至还写了一本《舞台的表与里》,针对舞台上的各种面向,例如美术设计、视觉效果、布景、道具、照明、舞台监督、乃至於剧场的硬体设计与建筑,都以他一贯的风格与表现手法,深入浅出地介绍给一般大众。拥有对舞台的热爱、对专业技术的娴熟掌握、丰富经验与无限的创造力,这就是身为舞台美术设计家的妹尾河童。趣味横生的作家马世芳(文字工作者,站长)妹尾河童真的是个有趣极了的作家。相信许多人在去年《窥看欧洲》发行的时候,就已经被他的工笔插图和妙趣横生的散文迷倒了。这个人彷佛有著十百倍於常人的精力与好奇心,《河童旅行素描本》是他九○年代杂志连载专栏的结集,延续著三十年前《窥看欧洲》那股累不死的精神,这位今年满七十岁、以舞台设计为正职的老家伙,仍旧保持著旺盛无比的好奇心和死缠烂打穷究到底的脾性,实在令人叹服。妹尾河童自谓前世「或许是吃河豚而死的吧」,看他坚持要试试是否每种花都能吃,结果吞了一肚子花瓣、腹痛如绞满地打滚,犹张开沾满花粉的嘴巴替自己辩解,「河豚说」实在良有以也。我们要是在他这个岁数、还能拥有他十分之一的兴致,也该算是幸福无憾了吧。很难想像谁会不喜欢这本书∶左页的工笔素描配上手写的说明文字,和右页的散文相映成趣,十分讨好。河童的工笔插画令人联想到十八世纪欧洲博物志里精细的动植物素描,比照片更能「传真」,假如把这些素描换成照片,全书必定大大减色。至於配套的散文,有的解释图中物件的身世来历、有的则只是睹物私情的自由联想。河童写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对这个爱捡破烂的老爹如何百般容忍,实在令人捧腹(似乎爸爸们总是有著捡破烂当宝贝的本能);此外,他搜集的东西实在太多,於是发明了「生前遗赠」的把戏,凡看中他的任何物件,都可以要求河童先生在上面签字注明「送给某某」,等他百年之后,这个东西就是你的了。书中这群互赠古怪物品、交换旅游心得、分享恋物癖的忘年交,使书里原本默然无语的物件,倏然有了人情的趣味与历史的深度。然而《河童旅行素描本》绝对不只是「寰宇搜奇」之类的书,妹尾河童那颗温暖、热情的心,让这本书有了超乎坊间一般旅游搜奇书的境界。书里的各色物品泰半不是「精品搜藏家」看得上眼的东西,却能被河童的生花妙笔渲染出动人的丰采∶可以挂上大锁的二手印度便当盒、香港地铁车票、只有熊本县杂货铺才买得到的特殊印花火柴盒、用硬纸板组合的头盖骨模型、从丹麦、土耳其到巴基斯坦机关结构各异的捕鼠器……,这些未经解释只会让人莫名其妙的东西,其实都锁著一段曲折的身世。真正有段数的「搜藏家」理该如此∶所谓「品味」,本该建构在知识与涵养上面,这种对「识得好货」累积数十年功力的境界,是再多钱财都换不来的。比起迷信「品牌即品味」的新时代雅痞,妹尾河童实在可爱太多了。顺带一提,这本书也替我解开了不少疑惑。比如「玛黛茶」这个阿根廷人的「国饮」,秘鲁小说家巴加斯?略萨故事里的人物也一天到晚喝个不停。以前看小说附注说玛黛茶要用银制的吸管饮用。然而这样茶叶不会堵住吸管吗?泡茶的茶壶呢?翻到《河童旅行素描本》页111终於豁然开朗,原来吸管尾端是类似筛子的结构,可以滤去茶渣,而喝茶是把茶粉揉成一团、中间弄个凹洞再冲热水,和中国茶或英式下午茶的喝法完全不一样。所以现在我知道切?格瓦拉在《革命前夕的摩托车之旅》封面照片里喝的那杯东西的底细了。此外,你知道点一支火柴就可以消除厕所里的臭味吗?拜河童先生之赐,我家的厕所近来确实清爽多了呢。姜淑玲的译笔生动风趣,读来毫无翻译书常见的滞涩之感,值得鼓掌。远流的编辑处理本书的版型也煞费苦心,中文字体、纸张、内文格式的挑选,都让这本书成为一趟悦目舒适的阅读经验,也保留了原作的精神,与妹尾河童不惮其烦的「龟毛」性格十分相称。相信连作者本人也会喜欢这个中译本的!(本文原刊於《明日报》阅读版)

134 评论

邱shannon

你去这看看吧 应该有你想要的

140 评论

相关问答

  • 嘉莉妹妹论文题目

    【摘 要】德莱塞生活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开始盛行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的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飞速发展,一方面,商品经济和人们的物质生

    lisalisa喵喵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张丽莉议论文素材

    热点素材引入作文,既能使文章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又能彰显考生对社会的关注,因而受到阅卷老师的好评。但是,有的热点过于新闻化,有的热点事件繁杂、头绪众多,并不适合直

    忘忧毛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经济毕业论文张莉

    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优秀的毕业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

    叽叽咕咕喳喳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小马宝莉论文研究

    一是寿命论,二是很多小马都结婚了官方自己打脸,以前信誓旦旦说紫悦有寿命,不会有寿命论,结果大结局出来,紫悦成了飘柔公主,随便可以活几千年,另外就是很多小马结婚了

    一知蓝色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昕薇杂志模特莉娜

    藤井莉娜是一名混血儿,凭借可爱甜美的外形和时时刻刻亲切甜美的笑容,赢得了日本国内外的超高人气。Lena的穿衣搭配风格、妆容等也越来越受到年轻少男少女们的追捧。2

    karastt82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