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4

姐的烂手机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童声乐教学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猪妈妈1964

已采纳

浅谈少儿声乐教学

针对儿童声乐技巧的训练,只能以生活中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训练歌唱器官的协调及配合。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浅谈少儿声乐教学的介绍文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几岁学习唱歌最好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孩子们常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们,声带很稚嫩,如果在没有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去唱歌,会导致声带受损,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幼儿期歌唱器官特征:四至六岁学习声乐的孩子,他们的喉头和声带是成人的一半或不到一半,胸腔很小,呼吸较浅,多用头腔共鸣,听起来声音响亮、甜美而透明,这么稚嫩的嗓音就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此时如果家长急于求成、用声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今后的歌唱生涯,最好能自然发展。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可以让孩子多欣赏音乐和学唱一些儿歌,让其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出一定的乐感,同时,也可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容,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及表现力。

儿童期从七岁开始学习声乐最好,这个阶段的孩子,能独立学习声乐技巧,并能基本控制好歌唱器官,对声音有一定的辨别力,对歌曲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这样在不断提高歌唱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儿童学习声乐的兴趣,有利于长时间地持续学习和发展声乐歌唱艺术。

二、初级训练时的现象

很多家长都说过:我的孩子唱歌跑调,节奏不在点儿上,像他这样的,能唱歌吗?其实儿童在初级阶段唱歌时,就存在着音准及节奏不稳的现象,起因很多,如:歌曲速度较快或较慢、节奏较复杂、音域太高或太低、对歌曲的熟悉程度等,都会影响到音准和节奏。

演唱歌曲的先决条件是音准和节奏,因此训练音准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重视视唱练耳。耳朵听不准音,就谈不上唱准音;演唱时跟不上音乐节奏,就谈不到表现音乐。因此,基础视唱训练和声乐训练要一同抓起,对音准、节奏有了准确的认识之后,在演唱歌曲时,才有可能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唱歌跑调还受其它方面的影响,如:歌唱气息支持不够、歌唱位置不够、换声点没有充分的准备等等,通过不断加强歌唱技巧的训练,才能正常地发挥出演唱技巧及演唱风格。

三、单项练习方法训练童声

儿童理解事物能力较差,没有概念性,但模仿能力较强,一味的模仿教师的范唱,必然会模仿出成人唱歌时的声音,模仿音色宽的容易压喉,失去童声的音色;模仿音色甜美的容易挤、压喉头,都会形成不规范的发声习惯。儿童对身体上的歌唱器官大多没有感觉,如对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管、以及唇、齿、舌、牙、喉等,基本上是模糊的,对控制身体各歌唱器官的能力更是比较差。

针对儿童声乐技巧的训练,只能以生活中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训练歌唱器官的协调及配合。运用单项练习来进行声乐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声乐技巧。例:歌唱呼吸练习、放松喉部练习,咬字吐字练习、歌唱时面部自然放松练习以及歌唱时的表现能力练习等,分别进行单项练习,学生会有更深刻的概念性,同时也能记住和保持住歌唱的正确状态,并在大脑中确定正确的信息记忆,在歌唱时可以有效地使歌唱器官协调配合,保留住儿童自然、明亮、甜美的音色,在高、低声区上达到声音统一、位置统一的目的。

346 评论

小猪行天下1212

目前,社会上各类音乐培训机构不计其数,这类机构中,音乐学习往往都比较传统,即凭借老师的经验和感觉,儿童声乐教学更是如此,教与学的双方常常都要付出较大的体力代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催生了各种教学手段,多媒体软件课程教学就是其中非常重要且应用广泛的一项。许多教育机构开始研发这类应用于音乐教学的多媒体软件技术并推向市场,例如:古筝、钢琴、尤克里里、非洲鼓等都已开始应用于各类音乐培训机构。在这些软件技术的支持下,儿童声乐启蒙课程也应运而生,并给我们的儿童声乐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完成了声乐教学观念的转变

长久以来,我们的传统声乐课教学始终保持在教师“弹”学生“唱”,教师“唱”学生“模仿”的状态。对演唱的声音技巧、歌曲内容的理解等都是以心口相传的授课方式进行的。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儿童在一段时间后对声乐学习失去了兴趣,并且受这种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儿童声乐教育并没有从音乐审美角度出发,而是纯粹的进行声乐教育,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多媒体软件课程给我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声乐教学模式,和时代相接轨的触屏系统让课堂更加贴近我们现在的智能生活。软件中的表演示范视频、K歌模式、乐理讲解等等,无一不在说明现在的声乐教学是以声乐演唱为主旨,并集合生理、心理、语言、表演、体态、音响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学科。在声乐学习中让儿童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才是学习声乐的最终目标。这种美与快乐还包括环境的布置,学习中除了要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还要给儿童提供练唱环境和舞台实践环境。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使传统的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儿童学会学习、应用、创新才是当代声乐课程的关键。教学内容从单一的、狭窄的音乐技能转向多学科结合的世界音乐文化教学,教学活动的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的探索和创新者。此类多媒体软件教学系统等现代教学媒体资源从主要为教师示范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进行学习创新的工具。

二、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儿童声乐教学强调儿童声乐基础的训练,教师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和上课内容辅以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方面的学习。而许多教师只重视儿童声音音准、技巧等歌唱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和表现。然而声乐是表演艺术,发声的方法只是歌唱表演的基础训练之一,其最终目的是用美妙的声音把歌曲的内容以及情感传达给听众。多媒体声乐课程软件的开发,系统全面的设计了课程内容,较为合理的安排了乐理、视唱练耳等知识的讲解,每节课还配有热身运动、发声练习等。例如中央音乐学院设计研发的课程体系“艾范儿”,整个课程体系设计有162节乐理知识讲解,48节视唱练耳,120节发声和气息练习,76节歌曲解析,48首考级曲目、歌曲MV、热身运动、K歌模式等,每节课都有专业老师录制的视频教学。这种系统的课程体系不仅让儿童学习了专业的声乐演唱,还大大提升了儿童的舞台表现力,增强了儿童的心理素质、舞台形象、与伴奏的配合、演唱的肢体语言等综合能力,同时儿童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强化了整体素质的培养。

三、开启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声乐教学教师通过讲授和示范,利用有限的教学手段钢琴、黑板等方式表现,这种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儿童的'自我思考能力,在有些较抽象的问题上,不容易理解透彻。多媒体软件课程与时代同步,采用智能的触屏模式,整合了上课所需的多种教具,如钢琴、节拍器、黑板等。整个内容由动画故事的形式开启讲授,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环节让整个教学生动。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整节课都是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了知识,体验了声乐的美妙。多媒体数字软件课程中的动画技术,不仅解决了声乐演唱技巧和乐理中的抽象内容,练声曲也利用各种辅助技术手段,在屏幕上呈现出模拟键盘,每一条发声练习都配有不同乐器的伴奏模式,利用音色的变化使单调的发声训练更加生动、具有歌唱性。录音技术,让儿童在学习完歌曲后可以进行K歌比赛或录音,并且通过这种录音模式,可以让儿童以听众的角色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客观的评价,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四、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与综合素质

这种多媒体软件课程的研发,每个章节内容都设计到位,还有专业教师录制的视频讲解,对于专业院校出身的教师来说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但很多社会培训机构引进此软件后,具体实施的教师音乐专业性不强,只是经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就上岗教学,过多依赖软件课程内容,按部就班,这样的结果自然达不到我们的教学预期。多媒体软件课程只是我们的一种教学手段,利用现代的科技,使我们的教学与时代同步,它只是让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但不能让它主导我们的课堂。为了更好地使用它,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音乐专业修养,对声乐具备一定的理论与演唱能力,熟悉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并不断的学习,吸收先进的理念为教学提供支撑。

(二)注意个体差异的教学

在一些比赛担任评委的时候发现,很多机构或者老师教出来的孩子,无论是演唱还是表演都千篇一律,这种多媒体软件课程的应用,更是让教学可能出现复制性,每节课的内容,方法,模式都一样,孩子的演唱,表演也都按照软件设计好的内容进行,让孩子缺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利用软件教学的同时,教师更要合理设计自己的课程,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及所擅长的音乐素质和声乐能力,量体裁衣,对儿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儿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演唱方式与学习方法。这类软件在儿童声乐大课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便利。但在声乐大课的教学中,儿童的年龄、程度、性别等因素都是我们要考虑到的。多媒体软件课程,歌曲、表演等模式都比较有限,教师在利用软件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到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性,例如对于男生和女生的歌曲选择、表演等都应有所区别。尤其是男生的声乐演唱,从歌曲的选择到表演都应选择符合男生男子汉气概的歌曲与肢体动作。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关注到每一个儿童,避免“复制”性教学,除了共性还要有个性化的展示。

(三)注意对儿童嗓音的保护

儿童的生理有别于成人,身体各个机能都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包括我们声乐学习的重要器官声带、喉头、胸腔等,适度的开发是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但过度则会对儿童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儿童在歌唱时的表现,时常提醒学生不要使劲喊着唱,或大声吼叫,一定要控制声音保护好自己的嗓子。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各年龄段的儿童进行适量的训练。研究显示,4—6岁是幼儿期,声带非常稚嫩,音域较窄,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那么这个阶段的声乐学习应以兴趣爱好为主,让孩子欣赏和学唱一些儿歌,顺其自然的发声。7岁以后是儿童学习声乐的最佳年龄,刚开始学唱要小声歌唱,不要模仿成人歌曲的唱法,训练时注意把握适度原则,演唱时间不要过长,演唱曲目不要太难。变声期更是要注重对声带的保护,处于变声期的儿童,由于发声的持久性差,所以容易产生疲劳感。教师应科学合理的安排声乐教学进度,并且根据儿童身体不同发育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五、结语

在时代与科技的进步下应运而生的各类教学软件,是为我们的教学更好服务的。在软件辅助的同时,还需教师过硬的专业和精心的课程打磨,使才能我们的教学充满趣味性,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声乐,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妙享受。

249 评论

相关问答

  • 浅谈儿童声乐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浅谈歌唱的发声练习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浅谈歌唱的发声练习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专 业: 音 乐 学指导教师: 一、

    陌唯言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儿童声乐教学论文

    浅谈少儿声乐教学 针对儿童声乐技巧的训练,只能以生活中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训练歌唱器官的协调及配合。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浅谈少儿声乐教学的介绍文章,大家一

    姐的烂手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儿童声乐论文题目大全

    《试谈国剧京剧的艺术魅力》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谈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

    柚子chatmonke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小学音乐声乐教学论文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范文2000字 论文摘要: 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

    笔岸四叶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小学音乐论文声乐

    音乐创作让小学生“乐”起来_音乐论文 音乐创作让小学生“乐”起来 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是陶冶他们性情、滋养他们心灵的一副良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

    雪莉小姐的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