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6

小小亦儿
首页 > 学术期刊 > 英国戏剧论文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江苏友道木业

已采纳

摘 要:丁西林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戏剧家,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创作了大量的戏剧文学作品,被称为“独幕剧圣手”,他选择创作独幕喜剧,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关键词:丁西林;喜剧;独幕剧;英国文学;理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6-00-01 丁西林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剧作家,“在二十年代以至整个中国话剧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是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戏剧家,面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各种不同的西方戏剧流派,他选择了不同于其他剧作家的戏剧创作世界。在以悲剧为主体的戏剧界,他选择了喜剧;而且中国的现代话剧以多幕剧为主,他却选择了独幕剧。“中国现代话剧是以悲剧为主体的,他是为数不多的喜剧家之一;在戏剧领域里他又独创了机智与幽默喜剧”, 并且创作出了堪称典范的戏剧作品。 一、丁西林选择喜剧探析 1.留学英国经历的影响。丁西林为什么会选择喜剧,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是学术界的共识,即丁西林的创作深受英国世态戏剧的影响或者是深受英国喜剧文学的影响,比如洪深认为“丁西林下笔恰到好处, 作风极像英国的”;王瑶先生认为“他能把握住喜剧的情调, 以极经济的用法和精粹的对话, 写出亲切而轻松的场面。下笔恰到好处,‘趣味’是含蓄的而非刺激的, 完全是英国幽默风的手法”;朱栋霖本认为“丁西林喜剧创作受近代英国喜剧, 主要是世态喜剧、亦称机智喜剧的影响, 如米伦、王尔德喜剧的影响。”虽然学术界对于丁西林创作师承的作家各有说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丁西林的喜剧创作是受到了英国戏剧作品的影响。 2、理性思维方式的影响。当然,英国文学对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但这只是外因。丁西林之所以会选择喜剧,他本人内在的特点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就一般说来学习科学的人会比较理性的思考问题,选择喜剧这种戏剧形式与他身上浓重的理性思维特点有密切关系。他是一位物理学家,他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创作,所以他选择喜剧与他学习物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丁西林选择独幕剧的原因 丁西林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创作了大量的戏剧文学作品,而且他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独幕剧,因此他被称为“独幕剧圣手”。中国的戏剧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是多幕剧,因为通过多幕剧比较容易产生戏剧冲突、表现人物性格和表达中心思想,那么为什么他会选择独幕剧来进行创作呢? 1、独幕剧篇幅较小、情节简单。首先,独幕剧篇幅较小,这就要求独幕剧的不可以设置太多复杂的情节。虽然独幕剧的篇幅小、情节简单,但是一种短小轻便的形式,却也能表现较重要的、尖锐的主题,反映深邃的、具有哲理性的思想 , 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有益的启迪。 当然更可以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表现生动的生活情趣和感受,就如丁西林的戏剧文学作品。 丁西林在戏剧创作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了独幕剧的优势。首先体现在他的独幕剧情节比较简单,很少有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戏剧情节。大多数都是普通市民或者知识分子生活的横断面,从中截取一小部分进行刻画。他的作品中并没有传统的善于恶的对立,或者某种立场与思想 口号 的宣扬,有的只是普通人的生活的普通的场景刻画。丁西林的《一只马蜂》、《酒后》、《亲爱的丈夫》、《瞎了一只眼》等剧作,展示了中国上层知识界的社会风尚与生活情趣,刻画的只是知识分子生活中的小小片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几乎都是无事中产生细小的矛盾冲突。比如《酒后》写妻子一时冲动要丈夫答应她趁客人醉倒吻他一下,丈夫“慨 然”地同意了,但妻子却终没有勇气做到。《瞎了一只眼》写先生跌了一跤,眼睛出血, 太太以为眼睛跌坏了,情急中写信告知朋友。结果先生的眼睛根本无事, 担心的朋友却已急匆匆从天津赶到。太太为了面子急中生智要先生装瞎。在这些剧作中作品的社会意义是次要的, 作者所要极力营造的是一种氛围, 或表达一种微妙的心态。 2、独幕剧戏剧精巧的戏剧结构。独幕剧的容量小,所以对于情节简单的独幕剧来说,如何安排戏剧结构就显得十分重要。独幕剧要求戏剧结构紧凑、手法简洁 。丁西林创作的独幕剧善于从主题的中心切入,捕捉剧情开始的最佳时机,力求把情节安排得精炼、紧凑,令人不觉得读起来无趣、冗长。他的戏剧在开端善于制造悬念,在戏剧的发展过程中层层渲染,步步紧逼,把冲突推向极致,从而造成了一种矛盾的双方都僵持不下的局面,最后却用一个特殊的结尾,使冲突产生突变,安排一个完全出乎观众意料的喜剧性的结尾。这种独特的戏剧结构使作品篇幅较小,情节紧张,而且读起来生动有趣。比如《一只马蜂》就是这种戏剧结构的典型代表,戏剧的开端,在吉氏母子因为写信引起的一场谈话中交代了了人物之间的关系,而且戏剧也由此直接进入了戏剧的主题中心,将枯燥的前情介绍去除,将其化为为眼前的戏剧行为;男女主人公在医院中谈情说爱这一重要的情节的交代,与他们在回忆中进一步表白自己的爱情戏剧动作交融在一起,推动场上剧情的发展;吉老太太来探望儿子、企图包办儿子的婚姻、表侄多次托媒等情节,都是在戏剧发展过程中一一交代的,不仅不多余而且又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全剧人物较少,线索比较单一,结构精致、合理,而且又富于变化。很好地发挥了独幕剧的结构精巧的优势,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品。 三、 独特戏剧创作选择的评价 丁西林的独特的戏剧创作在中国的现代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创作的独幕喜剧对中国的喜剧创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幽默喜剧,李健吾指出:“第一道纪程碑属诸丁西林,人所共知,第二道我将欢欢喜喜地指出,乃是杨绛女士”,他为中国的现代戏剧创作融入了更多的理性精神,用科学工作者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并以科学、理性达观的态度审视周围世界,为时代赋予的理性内容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表达范式。丁西林创作的喜剧不仅大大地提升了中国现代喜剧的艺术品位,而且还影响了后来的袁牧之、徐訏、杨绛等人的喜剧创作,为中国喜剧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引领了路向。他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最早形成独特风格并产生较大影响的喜剧作家。丁西林早期的喜剧创作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实绩,对于中国现代喜剧的创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成为中国现代喜剧的开拓者。 参考文献: [1]、陈瘦竹.《丁西林的喜剧》.原载1957年《戏剧论丛》第3辑. [2]、 吴启文.《丁西林谈独幕剧以及其他》.《剧本》.1957年8月. [3]、丁西林.丁西林剧作全集: 下[ M ]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

105 评论

小小亦儿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戴维 洛奇 小说的艺术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高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 文艺学美学法论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黄晋凯主编 荒诞派戏剧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霍夫曼 佛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王宁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7

拉曼 塞尔顿编 文学批评理论 刘象愚,陈永国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霍纳 韦勒克 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李维屏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柳鸣九编选 新小说派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吕同六主编 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罗伯特 斯皮勒 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集 王长荣译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

罗德 霍顿 美国文学思想背景 房炜等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梅佛里德曼 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米兰 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 孟湄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5

史志康主编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徐葆耕 西方文学 心灵历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殷企平 小说艺术管窥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包惠南,包昂编.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北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陈延佑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崔永禄 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杜成南,文军主编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辜正坤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郭建中编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黄龙 翻译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姜治文,文军编著 翻译批评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孔惠怡,扬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孔惠怡 翻译 文学 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霍叶敏.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1:197-198.

[2]陈庆华,魏茂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3-124+127.

[3]毛新.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管窥[J].华夏教师,2016,02:65.

[4]汪慧.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06-107.

[5]高建霞.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3.

[6]赵玉鑫.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8]刘娜.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1:49-51.

[9]吕硕.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小学英语形象联想教学法的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6,10:135.

[13]张春燕.新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6,10:202.

[14]李安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6,12:90.

[15]王朝梅.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校园英语,2016,12:107-108.

[16]张敏.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盲区”的突破[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3:105-106.

[17]黄琳.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29.

[18]韩立霞.小学英语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04:33.

[19]王赫微.小学英语课堂分级阅读教学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95.

[20]张琪.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43.

[21]李爱平.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变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79-80.

[22]陈金业.构建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6,21:229-230.

[23]盛敏.小学英语各板块预习模式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73-74.

[24]梁君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71.

1.柯东霞(2005).交流与互动一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

2.曹逸韵(2012).浅析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输入假说与互动假说.《琼州学院学报》(4).

3.付凤文(2000).分阶段听力教学.《国外外语教学》(2).

4.方子纯(2006).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8).

5.卢仁顺(2002).“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4).

6.陈丽清(2010).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民主与互动性教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

7.梁岁林(2004).图式理论下的听力课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

8.董明(2004).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5).

9.金海玉(2012).浅析语言输入、互动、输出假说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海外英语》(18).

10.方申萍(2000).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培训.《国外外语教学》(4).

11.沈昌洪.刘喜文.季忠民(2010).《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宫力(2010).《交互式语言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3.顾伟勤(2010).论“互动假说”的发展与局限.《外语学刊》(5).

14.何培芬(2003).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12).

15.李慧敏(2006).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8).

16.刘玉红(2010).英语课堂教学生生互动模式管窥.《教学与管理》(9).

17.李燕.贾放(2001).“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语言文字应用》(S1).

18.吕玉明(2000).改进听力教学的三个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

19.穆育凤(2002).《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外语电化教学》⑵.

20.邱采真(2002).试论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

[1]费巧莲.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2]李征娅.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06:78-80.

[3]李莉.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彦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16,01:40.

[5]何轶君.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东芳.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68.

[7]韩笑.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8]宋丽敏.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9]杨进.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10]刘妲治.小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67-268.

[1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玛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国.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01+112.

[15]刘思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56-57.

[16]王凤英.浅谈小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方法[J].才智,2016,04:193.

[17]沈丽萍.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63.

[18]岳凌云.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85.

[19]周海玲.浅谈小学英语教材插图资源的有效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8.

[20]卢林,张传福.论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6,10:146-147.

312 评论

好吃不懒做也

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在欧洲兴起。英国的浪漫主义主要表现在诗歌和小说领域,但对戏剧也有影响,即产生了当时统治着英国舞台的情节剧。情节剧从法国传入英国开始音乐成分十分重要,对话也有音乐伴奏,后来音乐不再成为重要因素,而以曲折离奇、富有浪漫色彩的情节和富丽堂皇的布景吸引观众。情节剧日益商业化,许多严肃的作家对此不满;同时,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开展,学术界对莎士比亚的评价越来越高。这样,一些浪漫主义诗人开始照莎士比亚或希腊戏剧的风格创作诗剧,如.雪莱(1792—1822年)写作了《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年)、《沈西》(1819年),.拜伦(1788—1824年)写作了《曼弗雷德》(1817年)、《该隐》(1821年)。但这些诗人的诗剧不适合演出,对戏剧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1843年,“戏剧检查法”被废除,剧院和观众不断增加,但作家更致力于小说创作,戏剧领域并无优秀作品。情节剧走向末路,剧院里上演的剧目大多是法国戏剧,或从司各特等人的小说改编的剧本。莎士比亚的作品也在上演,但大多数演员地位低下,缺少修养,对莎剧的理解肤浅,还随意删动。E.吉恩(1787—1833年)是少数优秀演员之一,他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和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物。 从60年代起,英国戏剧逐步出现了一种现实主义倾向,.罗伯逊(1829—1871年)的社会喜剧带来了第一股新鲜空气,他的《社会》(1865年)、《等级制度》(1867年)描写下层群众的日常生活,揭露和讽刺了社会弊病,语言也自然朴素。从70年代起,W.阿契尔(1856—1924年)等人把H.易卜生戏剧陆续翻译介绍到英国,80年代,伦敦演出了易卜生的《群鬼》和《玩偶之家》。在易卜生的影响下,一些剧作家创作了英国的社会问题剧。.琼斯(1851—1929年)的《圣人和罪人》(1884年)、《经纪人》(1889年)都描写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讨论宗教和道德问题,引起普遍的注意。A.皮奈罗(1855—1934年)的《第二位坦科雷太太》(1893年)在英国以及法、德、意等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情节剧的外衣下包含着严肃的社会内容。罗伯逊、琼斯和皮奈罗给长期沉闷的英国戏剧界带来了生气。与此同时,欧洲大陆正在形成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戏剧潮流。除易卜生外,H.贝克(1837—1899年)、G.豪普特曼(1862—1946年)、契诃夫(1860—1904年)等人的剧作也都先后影响了英国戏剧界,英国戏剧的复兴正在酝酿之中。阿契尔、琼斯、萧伯纳(1856—1950年)的一系列戏剧评论或论文为这一复兴进行了理论准备。 90年代英国戏剧有了重大转折,此后到20世纪初,逐步形成了英国戏剧史上的又一个高峰。90年代初,萧伯纳的重要剧本《鳏夫的房产》(1892年)、《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年)相继问世,它们不但根本不同于流行的情节剧,而且比琼斯等人的作品前进了一大步。萧伯纳揭露了当代社会的尖锐矛盾,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个性,在幽默风趣中寄寓深刻的讽刺。当时英国出现了各种思潮:社会主义、费边主义、女权主义等各自提出社会主张,进行激烈的争论。萧伯纳的社会问题剧反映了争论对于戏剧的影响,从而吸引了大批知识界的观众,帮助提高了戏剧的思想和艺术水平。与萧伯纳同时,O.王尔德(1856—1900年)另树一帜。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鼓吹者,但在他的喜剧创作中,却表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批判态度。他的《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892年)、《认真的重要》(1895年)等剧作对上层社会的虚伪进行了揭露和嘲讽,但其中尚有情节剧的痕迹。王尔德反对英国戏剧中存在已久的粗制滥造现象,在创作上刻意求工,语言机智风趣,情节的发展出人意料而又轻松自然。风俗喜剧在王尔德的笔下发出光辉。19世纪下半叶的演员中,H.欧文(1838—1905年)极富才情,他出色地扮演了莎剧中的许多人物,提高了观众对莎剧的兴趣。他还同著名女演员.泰丽(1847—1928年)合演并长期经营莱西姆剧院。

161 评论

好吃的深海鱼

"他的戏剧在很多方面都是英国戏剧的原创,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他可以称的上是英国戏剧的鼻祖"狗屁不通。莎翁的作品主要都是改编外国的故事跟传说。此外,不管怎么拍莎翁也不是鼻柱,你把马娄仍哪去了?框且马娄之前还有很多重要作家。莎翁是人文主义作家。他的戏剧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在他之前是古典主义。要求严格遵守三一律,莎士比亚打破了这个规矩。此外,在这之前,悲剧主要是人物命运的悲剧,是英雄的悲剧,这些英雄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毫不畏惧的,但是由于神(也就是命运)的关系,才有了悲壮的结局。但是到了莎士比亚开始,他更加注重人物本身,性格导致了他的下场。莎翁的戏剧是英国戏剧的顶峰,由于在他死后,英国政府下令拆除戏院禁止民间演出团体实行非常严格的剧本审查制度,倒是在这之后英国的戏剧就没有什么发展了。所以说它对英国戏剧的发展起时没什么作用,但是对世界戏剧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呢,莎翁的剧本对后来的戏剧有很大的影响,他创作的很多东西已经成为母本了。士比亚的戏剧足英国文学史中的瑰宝,在他不朽的传世经典中,莎士比亚将反讽这一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引起历代批评家的关注将反讽导入世界,并给它命名的,是苏格拉底两干多年来反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多蕴意的术语,并于18世纪在欧洲获得空前发展莎士比亚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并以他高度的艺术自觉巧妙娴熟地将反讽融于其作品之中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莎士比亚作品《第十二夜》的分析,探讨莎翁反讽艺术在其戏剧创作,尤其是喜剧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反讽技巧应用的巅峰之作,它融合了几乎所有莎翁在之前的喜剧创作中曾经使用过的反讽技巧,颇具代表性 反讽理论在《第十二夜》中成功的运用,对于本剧在人物刻画,结构设置,和喜剧效果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总的来说,通过莎翁在剧中言语反讽,戏剧反讽和情境反讽的应用,揭示了主题,塑造了人物,优化了结构,增强了喜剧效果本文将致力于通过对《第十二夜》的分析,解读反讽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尤其是喜剧创作中的巨大作用 论文共分三个部分论述 第一部分通过分析言语反讽在《第十二夜》中的应用,展现它在对于剧中男女主人公薇奥拉和奥西诺个性塑造上的突出作用广义的言语反讽在剧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莎翁着力通过人物对话中的隐含意义,达到反讽效果,起到塑造人物个性的作用乔装改扮的薇奥拉为情势所困,其言语中多具有隐含意义,从而使其个性特征更加鲜明在对奥西诺的个性刻画上,莎士比亚也不遗余力的突出了这一特点 第二部分叙述了戏剧反讽在《第十二夜》中的应用,及其在烘托喜剧气氛上的效果通过对戏剧反讽概念的介绍,我们得出喜剧效果的产生源于观众的知,与剧中人物的不知而形成的鲜明对比在《第十二夜》中莎士比亚采用了三种有效的途径达到这一对比换装或伪装,孪生兄妹和恶作剧,正是由于剧中人物对于身汾的误认,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从而笑料百出尤其在对于管家马伏里奥形象的塑造上,他的荒谬虚伪的个性在一场恶作剧中暴露无遗,引发出观众的阵阵笑声 第三部分洋细分析了情境反讽在《第十二夜中》的使用,以及它对于剧中人物的刻画和剧情结构设计所起到的突出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情境反讽与情节设置通常是紧密相联的情境反讽可以被细分为事件反讽和对照反讽通过对管家马伏里奥不切实际的期望被一次次挫败过程的描述,不仅将他的虚伪个性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且成功地建构了情节发展的副线薇奥拉和奥丽维亚的截然相反的个性特征也通过对照反讽一览无余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223 评论

相关问答

  • 黄梅戏戏剧论文的参考文献

    中西方丑角在正戏和民娱中的功能差异与嬗变、刘文峰 (2013) 中国戏曲史. 三联书店, 北京, 593.    、刘文峰 (2013) 中国戏曲史. 三联书店

    lovelymand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戏剧类期刊

    1、电影文学剧本发表杂志有:《电影文学》,还有《剧本》杂志,中国戏剧家协会出版的。2、《电影文学》(半月刊)创刊于1958年,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旗下的刊物之一。创

    黄金哇塞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中国戏剧论文范文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

    林麓是吃货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不属于211大学,也不属于985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江苏有11所211大学,2所985大学,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

    小精灵92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戏剧史论文选题

    如果楼主觉得多,可以自己删。戏剧起源关于戏剧起源,有九种说法。在此,我们只详细讨论各种关于戏剧起源的歌舞说的观点。歌舞说,此说又可析为三种:(1)宫廷乐舞说,清

    Angelcat93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