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6

王玉娜大王
首页 > 论文发表 > 苹果造耳朵的论文发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秋天)Amy

已采纳

优点:外观设计不错,佩戴舒适度很好,兼容性也不错,我用的是三星的手机,音质方面也还可以,三频均中,高音清亮,中音足,低音量感不错,声场也够,在一百多元这个价位是非常不错的一款耳机。新版苹果低音表现较好,舒适度较好。

293 评论

小胶带儿

苹果耳机的优点是:1.外观比较好看,苹果耳机无论是有线耳机,还是蓝牙耳机颜值都比较高。2.戴着舒适度很好。苹果耳机人体工学做的不错,戴着后对耳朵没有太大的压迫感。3.苹果耳机的音质还可以。毕竟价格在那里,音质也不会太差。这就是我觉得的苹果耳机的优点。

251 评论

南噶希先生

关于科技论文写作的意义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科技论文写作的意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技论文写作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反应,生产实践是科技论文写作产生并赖于发展的源泉。学完这门课程以后,了解到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史。就是科技大发展史,也是科技论文的发展史,因其能培养读者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高读者科学素质而开设看的一门学科。

虽然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看,但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贯彻科教兴国之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意识日趋深入人心,科技的发展,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数量的增加,科技队伍也随之扩大,科技写作的发展的今天已有规律可循。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民众的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创新发明活动越来越普及,科技论文写作也成为一种必要。掌握科技写作的知识,可以更好的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以此,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的要求。同样对学术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是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即将面临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本专业的理论体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学会如何阅读消化文献、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结果分析,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提高科技论文写作的专业素质。科技论文写作课,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语言工具课程,主要讲授科技论文的特点、作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选题、资料检索、表达方式及语言的运用、科技创新思维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内容。

1)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有的科技工作者在接受科研任务时,往往认为他们接受的只是“1项”任务即科研;实际上,他们开始就应当认为接受的是“2项”任务——科研和写作,科技工作者应当建立起这样一个概念。法拉第说得好,“开拓,研究完成,发表”,可见写作与发表对一个科技工作者有多么重要。

不少作者往往把写作论文当作课题研究最后阶段的事来做,因而常常听到他们说:“等课题完了再写吧!”其实,写论文不是为了“交差”、“还帐”,也不只是为了发表;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一种手段,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好的作法是,课题研究的开始就是论文写作的开始,即不要等课题完了才写,而应在课题研究一开始就写,因为思考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借助于写作效果会更好些。写,就是用文字符号把思考的过程一一记录下来,让它们在纸面上视觉化,便于反复琢磨与推敲,使飘浮、抽象、混乱的思维清晰起来,具体化和条理化起来,使思维更缜密。如果把写作贯穿在整个研究工作中,边研究,边写作,则可及时发现研究工作的不足,补充和修正正在进行的研究,使研究成果更加完善;同时也还有这样的可能,即写作灵感的突发,将导致研究方案的重大改进,从而最终提高研究成果的水平和价值。

2)科技论文的发表可以促进学术交流。英国文学家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那你和我仍各有(只有)一个苹果。但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那我们将各有两种思想。”写作与发表的科技论文则正是科技工作者之间进行科学思想交流的永久记录,也是科学的历史,它记载了探索真理的过程,记载了各种观测结果和研究结果,而科学技术研究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连续性的工作,一项研究的结束可能是另一项研究的起点;因此,科技工作者通过论文写作与发表形式进行的学术交流,能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3)科技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有利于科学积累。科技论文写作是信息的书面存储活动,通过论文的写作与发表,信息的传递将超越时空的限制,研究成果将作为文献保存下来,成为科学技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同时代人和后人提供科学技术知识,由整个人类所共享。人类整个科学技术历史长河就是由这样一个个浪花汇集而成的。

4)科技论文的发表是发现人才的重要渠道,是考核科技工作者业务成绩的重要依据。一篇论文的发表,可能使一个原来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被发现并受到重用,这在科技史上和当今的事例是很多的。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科技工作者学识水平与业务成绩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考核他们能否晋升学位和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211 评论

木木夕-琪

作者 | 陈巍 千芯 科技

编者注: 苹果于3月9日公布其迄今最强自研电脑芯片M1 Ultra,它将两个M1 Max芯片拼在一起,使得芯片各项硬件指标直接翻倍,这背后的关键技术即是苹果创新定制的封装架构UltraFusion。千芯 科技 董事长陈巍通过分析苹果公司与其芯片代工厂台积电的专利和论文,对这一先进封装技术进行解读。

2022年3月,苹果又一次触动了 芯片界的 游戏 规则 。苹果发布的M1 Ultra芯片,是迄今为止该公司最强大的芯片,却是一个“ 拼装货 ”。尽管很多计算芯片已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提升性能,但“拼装货”M1 Ultra的性能还是让 PC界震撼 了。

M1 Ultra支持高达128GB的高带宽、低延迟统一内存,支持20个CPU核心、64个GPU核心和32核神经网络引擎,每秒可运行高达22万亿次运算,提供的GPU性能是苹果M1芯片的8倍,提供的GPU性能比最新的16核PC台式机还高90%。

苹果的新M1 Ultra芯片“拼装”性能之所以成为可能,要归功于其 UltraFusion架构 。其实,UltraFusion功能早已内置于之前发布的苹果M1 Max芯片中,但直到3月的苹果Peek Performance活动才被明确提出。

苹果公司M1 Ultra的UltraFusion架构

M1 Ultra芯片的UltraFusion架构使用 硅中介层(Silicon Interposer) 和 微型凸块(Micro-Bump) ,将芯片连接到超过10,000个信号。

该技术提供2.5TB/s的超高处理器间带宽,以及低延迟。这一性能是其他多芯片互连技术带宽的4倍多。这个速率带宽也明显领先于英特尔、AMD、Arm、台积电和三星等众多行业巨头组成的通用芯粒互连联盟(UCIe)当前的性能。

英特尔等巨头主推的UCIe

根据苹果公司和台积电已发表的专利和论文,我们从2.5D/3D互连和技术层面解析UltraFusion封装架构。

一、芯片封装走向2.5D/3D互连

按摩尔定律描述,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24个月翻一番。这对于CPU、GPU、FPGA和DSA依然适用。

芯片晶体管数量逐渐增长(Y. H. Chen et al., 2020)

随着芯片算力呈指数级增长,芯片尺寸逐渐 超出光刻掩模版尺寸 ,系统级封装(System on Package,SoP),特别是Chiplet技术,成为维持摩尔定律,超越掩模版限制的有效方式。(Y. H. Chen et al., 2020)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也非常重视Chiplet技术,在2020年指导成立了中国自己的 Chiplet产业联盟 ,该联盟与北极雄芯共同为国内设计企业提供Chiplet交流合作的平台和高性价的解决方案。

高性价比的Chiplet方案(北极雄芯/中国Chiplet产业联盟提供)

通过快速发展的片间互连技术和封装技术,摩尔定律从单独的晶体管缩放(摩尔定律1.0)演变为系统级缩放(被业界戏称为 摩尔定律2.0) 。

片间互连技术逐年快速发展(Y. H. Chen et al., 2020)

封装从2D(二维)逐渐发展到 2.5D和3D 。集成电路从扩大面积和立体发展两条路来提升整体性能。

封装从2D(二维)逐渐发展到2.5D和3D(Kuo-Chung Yee et al., 2020)

二、从苹果台积电专利论文,解析UltraFusion架构

从M1 Ultra发布的UltraFusion图示,以及苹果及其代工厂(台积电)的公开专利和论文来看,UltraFusion应是基于台积电第五代CoWoS Chiplet技术的互连架构。

苹果公司Chiplet专利与M1 Ultra(参考专利US 20220013504A1)

Chip-on-Wafer-on-Substrate with Si interposer (CoWoS-S)是一种基于TSV的多芯片集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HPC)和人工智能(AI)加速器领域。

随着CoWoS的进步,可制造的中介层(Interposer)面积稳步增加,从一个全掩模版尺寸(大约830mm2)到两个掩模版尺寸(大约1700mm2)。中介层的面积决定了最大的封装后的芯片的面积。

第5代CoWoS-S(CoWoS-S5)达到了大至三个全光罩尺寸(~2500mm2)的水平。通过 双路光刻拼接 方法,该技术的硅中介层可容纳1200mm2的多个逻辑芯粒和八个HBM(高带宽内存)堆栈。芯粒与硅中介层的采用面对面(Face to Face,互连层与互连层对接)的连接方式。

CoWoS技术所能承载的总芯片面积逐渐增大(P. K. Huang 2021)

在UltraFusion技术中,通过使用 裸片缝合(Die Stitching) 技术,可将4个掩模版拼接来扩大中介层的面积。在这种方法中,4个掩模被同时曝光,并在单个芯片中生成四个缝合的“边缘”。

UltraFusion架构互连技术(单层与多层,参考专利US 20220013504A1/US 20210217702A1)

根据苹果公司的专利显示,在这一技术中,片间互连可以是单层金属,也可以是 多层金属 。(US 20220013504A1/US 20210217702A1)

三、六大技术特别优化

UltraFusion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连接结构。在这一封装架构中,有几项特别优化过的技术。(P. K. Huang 2021)

1)低RC互连

在UltraFusion中,有新的低RC(电容x电阻=传输延迟)金属层,以在毫米互连尺度上提供更好的片间信号完整性。

与多芯片模块(MCM)等其他封装解决方案相比,UltraFusion的中介层在逻辑芯粒之间或逻辑芯粒和存储器堆栈之间提供密集且短的金属互连。片间完整性更好,且能耗更低,并能以更高的时钟速率运行。这种新的中介层互连方案将走线电阻和通孔电阻降低了50%以上。

跨中介层传输的互连功耗控制(US 20210217702A1)

2)互连功耗控制

苹果的专利显示,UltraFusion使用了可关闭的缓冲器(Buffuer),进行互连缓冲器的功耗控制,有效降低暂停的互连线的能耗。

3)优化TSV

高纵横比的硅通孔(TSV)是硅中介层技术另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UltraFusion/CoWoS-S5重新设计了TSV,优化了传输特性,以适合高速SerDes传输。

4)集成在中介层的电容(iCAP)

UltraFusion在中介层集成了深沟槽电容器(iCap),帮助提升芯片的电源完整性。集成在中介层的电容密度超过300nF/mm2,帮助各芯粒和信号互连享有更稳定的供电。

5)新的热界面材料

UltraFusion通过集成在CoWoS-S5中的新型非凝胶型热界面材料(TIM),热导率>20W/K,覆盖率达到100%,为各个高算力芯粒提供更好的散热支持,从而增强整体散热。

通过Die-Stitching提高良率并降低成本(US 20220013504A1)

6)通过Die-Stitching技术有效提升封装良率降低成本

UltraFusion中,仅将KGD(Known Good Die)进行键合,这样避免了传统的WoW(Wafer on Wafer)或CoW(Chip on Wafer)中失效的芯粒被封装的问题,进而 提升封装后的良率 ,降低了整体的平均成本。(坏的芯片越少,在固定的流片和研发费用前提下,单芯片平均成本就越低)

四、结语:为更强算力芯片提供想象空间

本文中,我们从苹果公司和台积电的专利和论文出发,对UltraFusion技术进行了初步的解析。

UltraFusion充分结合了封装互连技术、半导体制造和电路设计技术,为整合面积更大、性能更高的算力芯片提供了 巨大的想象空间 ,为计算架构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助力和参照。

202 评论

美味偏执狂

选题就是决定论文写什么和怎么写。选题是写好科技论文的关键,选好题目就等于写好论文的一半。 很多一线工作人员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写起论文来却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选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选题方向与专业对口。怎样去发现问题,确定论题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从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 二是选题要考虑主客观条件,应对自己有正确的客观估计。如自己掌握材料的深度和广度,驾驭材料的能力,对课题的理解程度等。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爱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主观优势。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如本课题研究已有的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及迫切程度,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趋势等等。只有把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结合起来,才能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课题来。 三是选题时间适宜,选题要尽量早些,以便有充分的时间积累材料。但又不宜过早,过早选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较单薄,如果在对本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状况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贸然选题,难免失之偏颇。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不至于茫然无从,又可以比较从容地准备,读书、积累材料,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探讨。如果到评职称时才考虑选题,就会显得很仓促,无暇把问题考虑成熟,研究透彻,投稿成功的几率就很小。 四是课题难易、大小要适度。选择的课题难易要适度。难度大的课题当然更有科学价值,但对参加工作不久的人来说,往往力不胜任,难以完成。 在选题时,要根据本人的专业基础和时间及其它相关因素,如资料条件、经费等,综合考查以选择大小适当的课题。否则,课题过大,问题难以研究深入,可能导致虎头蛇尾,草草收摊;题目过小,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论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和深度。 具体来说,选题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问需求——罗列需求问题 针对你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细细地分析以下问题: 1) 年轻同志:目前工作还存在那些不足?那些地方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别的同志、别的单位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我还有那些东西该懂但还不懂?下面应该怎么办? 2) 已工作多年的同志,除上述问题外,更应该考虑:曾经关注过那些问题?在哪些方面倾注了心血?哪些方面有与人不同的经验和体会?我自己的新想法和新做法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和推广? 从上述问题中选定研究方向,学习有关知识,下功夫进行探讨和研究,选题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3.2 深——深入一步 选题前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关于本题目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前人的思想和重要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存在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和问题和症结;论争各方的代表性观点、人物及其著述;研究的薄弱环节及尚待开拓的领域;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之要从大面上摸清本问题的基本情况,这样就会头脑清醒,方向明确,开拓新的研究领地。一句话,就是站在前人的肩上,而不是盯住前人的脚底。站在前人肩上,一方面是指在对前人知识与研究成果深刻了解与掌握的前提下,去选取那些“前沿性”课题;另一方面是指从前人思想或研究中获得启迪。有勇气去研究前人刚刚开始接近而没有解决与提出的问题,这是选题的一个主要思路。这样的选题,既意味着继承,又意味着发展。深入一步,往往就意味着创新和突破。 3.3 奇——从容易被忽略处选题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并不是一次完结的,永远处在一个过程之中,需要不断深入与发展。在许多被人们认为是平淡无奇的现象中,往往存在可供研究的新的境界,而又最容易被人们忽略。勤学好问的人遇事总要问个为什么,被人们忽略的地方是大量存在的,有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能认真与细心地观察各种事物,并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就很容易找到需要研究的课题。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即是如此。 3.4 新——从开拓创新中选题 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科学研究中,要善于探索,敢于开拓新领域。选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人们创造力的强弱,取决于知识贮存的多寡、应用知识的技巧与想象力是否丰富。如果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就敢于从自己熟知的学科跨入到生疏的学科,就敢于冲击所谓不可逾越的禁区。这类课题的选择,除了选择者具有学识之外,还必须有胆略,没有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精神是不行的。只有专心致志,勇于探索,不怕困难,才能开拓出科学技术的新领域。 3.5 巧——从意外获得中选题 科学研究在探索着一个又一个新课题,在这些研究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偶然的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后,不要轻易纠正它、排斥它,而应该去深入研究它。即使是不属于自己研究课题范围的内容和所从事的专业问题,也应该去深入地探讨它。这种意外的发现会给我们以新的启迪,如果追踪下去,往往会产生新的有价值的课题。如X射线就是从一次意外中发现的。 3.6 实——从实际工作中选题 有人认为,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是专业科研工作人员的事,这是极其片面的。其实,除科研工作者外,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工人、农民等,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撰写科学技术论文。结合实际工作的选题是十分广泛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结合实际工作撰写的论文,题目可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诸如理论性的推导和探索,实践经验的分析和总结,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中的问题研究,科技研究的阶段总结,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和深化,对产品、工艺、组织、管理的建议和设想,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讨等等。非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应该破除对科研工作和科技论文写作的神秘感,勇于实践,敢于写作,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更加繁荣兴盛。 3.7 改——从改革进步中选题 我们有幸处于改革开放的年代,置身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洪流之中,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改革进步的触动。政治体制的改革使国家更加民主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使人民实现小康,科技创新使我们迎头赶上。所有这些,都为我们选定论题提供了广阔天地。港口科技工作者在工艺改进、质量攻关、技术改进方面,在学习、消化推广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方面,在防止和排除重大隐患方面,在大型和高精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保养方面有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确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成果,虽不是创造发明,但为企业及社会创造了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都可以写。从中选择自己最擅长、最突出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命题的内容,然后再从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某一项进行整理、浓缩,作为自己命题内容的基础材料。 只要我们以强烈的责任心、上进心和创新意识审视一切事物,启迪智慧、激发灵感、捕捉信息,就一定遴选出合自己探索、研究的课题,为写好科技论文奠定坚实基础。 祝你成功!对我有帮助

224 评论

相关问答

  • 谢耳朵和艾米共同发表论文

    谢尔顿弦理论在第一季第一集中就闪亮登场了。因为谢耳朵的主攻方向就是弦理论,所以弦理论一词在前面七季中反复出现。不过剧情发展到第七季时,谢耳朵却突然放弃了弦理论,

    木糖不纯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苹果发表学术论文

    大家好!我是福爸,执业医师,专注研究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余年。希望我的文章对您有用。 苹果是最大众化的水果之一,可就是这么普通的水果,却被认为有很好的

    qq小妹头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苹果发表论文

    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ipad不适合来写论文。如果你是在读研究生的话,Ipad肯定是不行的,至少会让你的论文写作效率降低,特别是如果要发表论文的话,对论文格式要求

    密室娱乐小伙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苹果x怎么发表论文

    1、打开word文件,点击右上角的“…”符号,选择“用其他应用打开”。2、选择“用Pages导入”。3、打开文件就可以随意编辑了,最后点击左上角“完成”即可保存

    芳菲七月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苹果笔记本发表论文

    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ipad不适合来写论文。如果你是在读研究生的话,Ipad肯定是不行的,至少会让你的论文写作效率降低,特别是如果要发表论文的话,对论文格式要求

    小树旁的小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