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45

内务府大总管
首页 > 论文发表 > QCC发表论文发表流程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ewelleryz

已采纳

QCC是早期的QQ虚拟物品C2C交易,是一个QQ用户自己创造内容(如QQ空间皮肤等虚拟物品),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其他用户作自由交易,而从可获取一定丰厚的利益的模式以及平台。QCC简介编辑腾讯QCC.只要您有创作能力,会使用flash编辑,您就可成为QCC的商家,您就可拥有自己独家的QCC小店。原先您设计的flash也许只能在网站展示给其他人看,现在您制作的flash将能会被诸多QQ空间的用户使用在他们的空间中。在09年时因腾讯取消了QCC服务,也就意味着,300多个QCC商家不能再继续发布及销售QCC,而千万级的QCC用户,在取消后一段时间内,还是能使用的,但后来随着腾讯空间的升级等。QCC已彻底无法继续使用,而后这些QCC发烧友都深遗憾无法再使用这么好的产品。但时隔多年,QCC的关注度虽然也有降了,但还是每天都有很多人去搜索QCC看是否还能使用,所以就有了现在的QCC平台,QCC平台是第三方研究创办的平台,它不受制于腾讯,但腾讯的FLASH模块现在暂时无法使用,现在的QCC用的比较多的是图片QCC,图片QCC也非常不逊色;具体想了解效果的请自行查找了。而做得比较好的平台是QQC2C[1] ,这个平台可谓是用心去做,QQC2C官方团队是以前原腾讯QCC商家,服务公认。也有其他平台,但其他的平台之前基本都是互相复制模防早期的平台,具体也请去自行了解了。QC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 Circles的缩写,汉译过来名为“品管圈”。品管圈又名质量控制圈、品管圈、质量小组、QC小组等。品质圈概念源自于美国,在日本发扬光大。在过去的36年中,品质圈概念被引入了多达100多个国家。其特点是由基层员工组成的小组,通过适当的训练及引导,使小组能通过定期的会议,去发掘、分析及解决日常工作有关的问题。品质圈是一种工作小组,其中,在第一线工作场所工作的人们,持续提高并维护产品、服务、工作的质量。该小组推动这种行为的方式是自主管理,利用质量控制概念和技术或其他技术,展示创造力,形成自我发展和相互发展。该活动目的在于:发展他们的能力,实现品质圈成员的自我实现,使工作场所充满生机和活力。增加客户满意程度,做出社会贡献。为了使品质圈活动成功,领导和经理亲自为发展企业,组成、实施公司范围的TQM或类似的活动贡献力量。本着对人性的尊重,他们提供活动的环境,并持续地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支持,旨在人人参与,并将活动定位为对人力资源发展和工作场所利用非常重要。最早是美国的一个博士于1950年提出的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理论,即用统计的手法进行品质管理,最初也有许多企业把它作为提高品质管理水平的方法应用。但是这种手法只有搞QC的专业人员才能应用,对现场生产的作业人员难以理解掌握。 后来,东京大学的石川馨( いしかわかおる)教授,把SQC的理念与日本的风俗、文化相结合,于1962年在日本的季刊志上发表了《现场与QC》的文章,系统地介绍了QC的理论和应用。之后,在日本不断得到普及与推广。特别是从70年代开始,在日本的钢铁、电机、汽车、化学等基础工业部门,被广泛引入。后来,又在金融、服务性行业等非制造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92 评论

夕颜无照

QCC全称为品管圈。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QCC的工作职责包含以下内容:

一、全面品管控制

1、制定检验标准、规定,确定质量标准。

2、确定产品、物料品质检测标准。

3、确定从设计至产品生产完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4、设计品管控制表单。

二、品质检验。

1、了解各种类型的检验并灵活运用。

2、实施来料检验。

3、实施并监控过程检验。

4、实施关监控最终检验。

5、作好检验记录和日报表。

6、作好检验分析。

7、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控制。

三、品质计量管理。

1、计量器具有配备。

2、计量器具分级管理。

3、计量器具校准。

4、计量器具操作技能培训。

四、品管技能提升。

1、来料品质特性认识。

2、质量缺陷认知。

3、品质计量仪器操作技巧。

五、品质与记录管理。

1、样品鉴定、检验、测试。

2、样品使用控制、数量控制。

3、样品保管。

4、品质记录编写。

5、品质记录保管。

六、质量分析与改善。

1、运用QC手法进行质量分析。

2、提出改善办法并追踪改善效果。

七、质量体系运作。

1、ISO 9000质量体系运作。

2、6Sigma应用。

扩展资料:

品质圈概念源自于美国,在日本发扬光大。在过去的36年中,品质圈概念被引入了多达100多个国家。其特点是由基层员工组成的小组,通过适当的训练及引导,使小组能通过定期的会议,去发掘、分析及解决日常工作有关的问题。品质圈是一种工作小组,其中,在第一线工作场所工作的人们,持续提高并维护产品、服务、工作的质量。

该小组推动这种行为的方式是自主管理,利用质量控制概念和技术或其他技术,展示创造力,形成自我发展和相互发展。该活动目的在于:发展他们的能力,实现品质圈成员的自我实现,使工作场所充满生机和活力。增加客户满意程度,做出社会贡献。

为了使品质圈活动成功,领导和经理亲自为发展企业,组成、实施公司范围的TQM或类似的活动贡献力量。本着对人性的尊重,他们提供活动的环境,并持续地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支持,旨在人人参与,并将活动定位为对人力资源发展和工作场所利用非常重要。

最早是美国的一个博士于1950年提出的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理论,即用统计的手法进行品质管理,最初也有许多企业把它作为提高品质管理水平的方法应用。但是这种手法只有搞QC的专业人员才能应用,对现场生产的作业人员难以理解掌握。

后来,东京大学的石川馨( いしかわかおる)教授,把SQC的理念与日本的风俗、文化相结合,于1962年在日本的季刊志上发表了《现场与QC》的文章,系统地介绍了QC的理论和应用。之后,在日本不断得到普及与推广。

特别是从70年代开始,在日本的钢铁、电机、汽车、化学等基础工业部门,被广泛引入。后来,又在金融、服务性行业等非制造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QCC (品管圈)

298 评论

hellosnow.

QCC,是QQ公司,为了不失去个性空间爱好者,又要封杀代码的前提下,推出的个性空间服务1

326 评论

橙橙小狐狸

1.什么是品质圈?(Quality Contrl Circles)品质圈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名称如:质量控制圈、品管圈、质量小组、QC小组等。品质圈概念源自于美国,在日本发扬光大。在过去的36年中,品质圈概念被引入了多达100多个国家。其特点是由基层员工组成的小组,通过适当的训练及引导,使小组能通过定期的会议,去发掘、分析及解决日常工作有关的问题。品质圈是一种工作小组,其中,在第一线工作场所工作的人们,持续提高并维护产品、服务、工作的质量。该小组推动这种行为的方式是自主管理,利用质量控制概念和技术或其他技术,展示创造力,形成自我发展和相互发展。该活动目的在于:发展他们的能力,实现品质圈成员的自我实现,使工作场所充满生机和活力。增加客户满意程度,做出社会贡献。为了使品质圈活动成功,领导和经理亲自为发展企业,组成、实施公司范围的TQM或类似的活动贡献力量。本着对人性的尊重,他们提供活动的环境,并持续地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支持,旨在人人参与,并将活动定位为对人力资源发展和工作场所利用非常重要。品质圈的概念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a.与工人相关联的方面。b.与管理责任以及需要管理层执行的方面。与工人相关联的方面:1.持续改进、维护产品、服务、工作等的质量。 2.自主管理。 3.利用质量控制概念和技术,即利用基本的统计系统和计划工具等。 4.通过发展基层被雇佣者的能力来实现他们的自我发展,相互发展,达到自我实现。 5.使工作场所更好,充满活力。 6.使他们独立工作,从而增加客户满意度。 7.客户的满意来自于物美价廉、没有缺陷的产品,及时的送货与快速的服务。 8.社会贡献。 与管理层相关联的方面:1.经理应当自行实施TQM或类似的哲学,以便他们能够实现他们对企业的主要责任。 2.获得的这类知识有助于向品质圈行为提供所需的环境。 3.不断地给予恰当的支持与指导。 4.这类情况有助于创造对人性的尊重。 5.同时能够使每个人都参与进去。 6.这类情况对于人力资源发展和工作场所利用非常重要。 品质圈概念现今对企业的发展有何关系?技术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地球变越来越小,国界也更加的模糊。但随之而来的是竞争加剧。随着人们的发展、需求和期望值的提高,昨天是奢侈品的东西,今天可能已经是必需品。如今,产品和服务的发展令人头痛,没有一个组织能够轻松下来。持续的警惕,产品、服务的精益求精和新发明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这就要求有新的机制方法。传统的方法不再有用。警觉并跟随这些变革是企业高层管理的责任,他们将对组织产生影响,并应据此做出决定。他们应当决定未来的工作路线。然后,去把这些想法变成工作计划和系统将是中层管理的责任。在此之后,进行所需的变革并适应新系统将是初级管理和工人的责任。这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人能负担忽视这个系统造成的损失。这意味着企业应当创造一个环境并采取一种方法来保证所说的事情变成一种功能方法。在此处起决定作用的人工将必须拉近这个组织。最好、最简便的达到这一点的办法是在组织内实施品质圈概念。品质圈的组织结构对于任务执行来说,结构是必须的前提。对于任何有意义的结构,它应当首先开始于高级管理层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制定应当是与组织的目标和目的向关联的。下一步就是制定出通过结构和系统达到目标和目的,这些结构和系统要明确指定来实现结果的共同努力的作用。一个组织如何来引入这些概念呢?正确的引入品质圈的方法是TQM的一个部分。1.进行机构调查。 2.与高层管理讨调查结果。 3.向决策者执行特殊计划。 4.从各个部门挑选主管人员进行特别深度的培训计划。 5.要向对此问题拥有最好能力的人员进行培训。 6.在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培训后,在高级管理层中形成质量改进小组,解决主要的组织机构问题。 7.通过协调部门,由培训者对所有工人进行质量概念的意识培训。 8.协调部门保持自愿组成品质圈的工人的记录。 9.组成部门级别、班组级别品质圈,并进行培训。 组织中各个层次在提高质量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高级管理层由主席,总裁,职能总监以及其他董事会成员组成。它制定形成品质圈的政策将其作为TQC功能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负责实施该政策,进行指导,审查政策的实施以及其结果。它同时清楚的阐明实现成就或结果的策略与系统。一个包括由组织首席执行官领导的小组所组成的筹划指导委员会也是高级管理层的一个部分。 筹划委员会(SteeringCommittee)的职能:筹划委员会是一个由组织领导人带领的监控小组,对品质圈职能进行指导,检查与提高。通过定期与经常性的检查,委员会使得各职能领导对各自领域内品质圈健康地行使职能负有责任。各职能领导随后使得各辅导员负起责任。协调员(Coordinator)的功能:1.提供品质圈注册。 2.召集筹划委员会会议。 3.保持记录,组织系统的文件。 4.组织各种培训计划。5.组织定期考察。 6.协助委托人员进行研讨会,内部会议,外部会议,发表会等。 7.安排内部发表会。 辅导员(Facilitator)的职能:他/她是某个区域的指定高级人员,他/她应当催化并促进品质圈。他/她的作用是象父母一样照顾自己的孩子。即使没有品质圈,一个高级人员的作用也是要发展与他/她一起工作的人员,使他们能够成功并给他们成功的自豪感。他/她应当是一个行为模范,是一个价值观塑造者。圈长(Leader)的职能:一个领导应当是由该领域成员一致挑选的人员担任。一个领导若想发挥有效的作用,他应当具备基本的领导教育和培训,并且能够发挥领导的素质与技巧。由于品质圈从概念上讲也是基层的“应用管理”,这些人同样要接受管理方面的培训。除了辅导员之外,品质圈的成功还取决于领导人如何领导这个群体。领导人的其他重要职能:1.定期举行会议。 2.会议中保持平和。 3.让所有成员参与。 4.保持小组的凝聚力。 5.协调。 6.带领小组向目标前进。 7.兼顾到: 1.小组的任务行为。 2.团队维护。 3.小组内破坏性或消极性行为。 圈员(Members)的职能:对于品质圈概念拥有充分理解之后,并在自愿基础上,成员加入小组。如果他们希望得到发展,他们应当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全心全意参与的渴望。只有当一个人充满热情与团队其他成员一道进行努力时,他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刺激。品质圈(QualityCircle)的功能原理品质圈成员应为多少?理想的成员人数是八到十位,但最多也可达到十五个成员。成员太多将造成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每一个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言。成员太少也会使整个圈失去活力。轮值工作的工人能否成为品质圈的成员?理想条件是他们与同一班的人员构成一个品质圈。如果数目不够,看看是否能于甚至其他部门的成员形成一个结合圈。这要认真去做。其他部门应为相联系的部门,功能至少要被全体工人知道。它不应是一个工程和生产小组。但如果有一些工程人员附属于部门,也要将他们考虑进去。指导思想是,成员必须找到自己的身份,不应在那个组内感到陌生。如何对待不同班值的成员?这是自愿的,如果成员们不感到受此不便的影响,毫无疑问他们是可以组成一个品质圈的。但公司要保证在任何有必要时,为班值外的人员方便。品质圈要在工作时,还是在下班后碰面呢?品质圈主要是为了雇员的提升,但它也是通过工作地点的提升来达到的。因此,作为一个原则,此类活动应在工作时间内进行。然而,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程序使得组织不允许品质圈在工作时间内碰面,他们就要在工作时间以后碰面。毕竟是自愿的如果工人们愿意下班晚一些,是不能反对的。但应进行诸如合适的会议地点,运输工具等必要的安排。品质圈如何运作?品质圈要定期见面。会议周期视情况而定,每次一至两小时。辅导员(Facilitator)不必每次都参加,但他要与成员保持联系,特别是要在会前,会后与领导人联系。至少偶尔有一次当会议正进行时,他要参加一会儿,以显示他对成员们的关心。品质圈如何使用A,B,C分类来解决问题?以脑力激荡法,产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利用A,B,C的分类来依次优先考虑这些问题。A类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是,涉及的其他部门最少。B类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是,一定要涉及其他部门。C类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是,需要管理层的核准和支持。当品质圈活动在一个组织中开始以后,所有的人都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兴趣,并期望迅速产生结果。即使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也会有助于所有的人。他们从A类问题开始。一般它们都是一些简单的问题,所需的技术知识最少。解决此类问题会使他们很有信心。然后他们开始解决难度要大一些,所需技术知识也要多一些的B类问题。到他们解决C类问题时,他们已非常有信心,并掌握了所有的技术。如果在起始阶段就匆匆忙忙地选择主要问题,最终会证明品质圈是无用的。解决问题所涉及的步骤在一个领域中,通过脑力激荡法找出一系列问题。将问题范围上述的A,B,C类。从A类中选出一个问题。一但问题选出之后,品质圈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借助流程图表,对问题进行定义。通过搜集数据,来分析问题。确定原因。通过数据的搜集与分析,来找到最深层的原因。确定解决办法。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预见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在试验的基础上实施解决办法,并检查其实施情况。定期实施。追踪/回顾。★开始前,要用一个里程图表(时间表)来规划以上行动所需时间。品质圈使用下列简单的解决问题所需工具: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流程图表(FlowDiagram)搜集数据(DataCollection)曲线图(Graphs)柏拉多分析(ParetoAnalysis)因果分析图/鱼骨图(CauseandEffectDiagram)分层(Stratification)散布图(ScatterDiagram)直方图(Histogram)控制图表(ControlChart)品质圈成员获得的全部利益是什么?成员会获得许多利益。他们提高了他们的知识。他们学会了合作。他们学会了交际。他们还学会了在管理层面前展示他们的案例研究。这有助于大大提高他们的士气和信心。他们学会了系统地工作。他们也学会了计划自己的行动。最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一些简单技术,这些技术有助于有效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并最终帮助他们在工作领域中防止出现问题。什么叫做“发表会”(Presentation)?“发表会”就是指品质圈的领导或成员向他们的管理层描述他们正从事的的项目,以及他们希望对此作出的建议。参与者使用他们自己准备的图表。这一行动代表了所有人员的参与,交流和认可的最令人兴奋的形式。“发表会”为什么如此重要?“发表会”可促进交流。经理们亲自了解了工程,品质圈的成员得到了对他们的努力的认可。通过获得定期与经理们直接接触的机会,并被保证获得对他们的行动的支持,雇员们的士气被大大提高了。 2.QCC,即QQ虚拟物品的C2C交易。是由拍拍网组办,由众多具有FLASH创作,编辑技能的QQ空间爱好者通过报名参加审核来成为QCC商家,成为认证QCC商家后,可在拍拍网上出售自己原创的QQ空间全屏整站FLASH作品,现在又在陆续推出QQ空间欢迎动画等更多QQ空间作品,QCC的出现,再次丰富了众多QQ空间爱好者的空间。也给众多爱好者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241 评论

冰比冰水冰1025

QCC的工作内容如下:

1、借助流程图表,对问题进行定义。

2、通过搜集数据,来分析问题。确定原因。

3、通过数据的搜集与分析,来找到最深层的原因。

4、确定解决办法。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

5、预见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6、在试验的基础上实施解决办法,并检查其实施情况。

7、定期实施。

8、追踪/回顾品管圈解决问题的工具。

QC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 Circles的缩写,汉译过来名为“品管圈”。品管圈又名质量控制圈、品管圈、质量小组、QC小组等。

品质圈概念源自于美国,在日本发扬光大。在过去的36年中,品质圈概念被引入了多达100多个国家。其特点是由基层员工组成的小组,通过适当的训练及引导,使小组能通过定期的会议,去发掘、分析及解决日常工作有关的问题。

品管圈概念现今对企业的发展有何关系?技术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地球变越来越小,国界也更加的模糊。但随之而来的是竞争加剧。随着人们的发展、需求和期望值的提高,昨天是奢侈品的东西,今天可能已经是必需品。如今,产品和服务的发展令人头痛,没有一个组织能够轻松下来。持续的警惕,产品、服务的精益求精和新发明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这就要求有新的机制方法。

传统的方法不再有用。警觉并跟随这些变革是企业高层管理的责任,他们将对组织产生影响,并应据此做出决定。他们应当决定未来的工作路线。然后,去把这些想法变成工作计划和系统将是中层管理的责任。在此之后,进行所需的变革并适应新系统将是初级管理和工人的责任。这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人能负担忽视这个系统造成的损失。

这意味着企业应当创造一个环境并采取一种方法来保证所说的事情变成一种功能方法。在此处起决定作用的人工将必须拉近这个组织。最好、最简便的达到这一点的办法是在组织内实施品质圈概念。品质圈的组织结构对于任务执行来说,结构是必须的前提。对于任何有意义的结构,它应当首先开始于高级管理层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制定应当是与组织的目标和目的向关联的。下一步就是制定出通过结构和系统达到目标和目的,这些结构和系统要明确指定来实现结果的共同努力的作用。

QCC (品管圈)百度百科

335 评论

baicaitee909

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品管圈的一般活动流程:1.组圈(1)根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同一班次之原则,组成品管圈。(2)选出圈长。(3)由圈长主持圈会,并确定一名记录员,担任圈会记录工作。(4)以民主方式决定圈名、圈徽。(5)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并向QCC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2.活动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1)每期品管圈活动,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进行,结合部门工作目标,从品质、成本、效率、周期、安全、服务、管理等方面,每人提出2~3个问题点,并列出问题点一览表。(2)以民主投票方式产生活动主题,主题的选定以品管圈活动在3个月左右能解决为原则。(3)提出选取理由,讨论并定案。(4)制定活动计划及进度表,并决定适合每一个圈员的职责和工作分工。(5)主题决定后要呈报部门直接主管/经理审核,批准后方能成为正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6)活动计划表交QCC推行委员会备案存档。(7)本阶段推荐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甘特图。3.目标设定(1)明确目标值并和主题一致,目标值尽量要量化。(2)不要设定太多的目标值,最好是一个,最多不超过两个。(3)目标值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行性。(4)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4.现状调查数据收集(1)根据上次的特性要因图(或围绕选定的主题,通过圈会),设计适合本圈现场需要的、易于数据收集、整理的查检表。(2)决定收集数据的周期、收集时间、收集方式、记录方式及责任人。(3)圈会结束后,各责任人员即应依照圈会所决定的方式,开始收集数据。(4)数据一定要真实,不得经过人为修饰和造假。(5)本阶段使用查检表。5.数据收集整理(1)对上次圈会后收集数据过程中所发生的困难点,全员检讨,并提出解决方法。(2)检讨上次圈会后设计的查检表,如需要,加以补充或修改,使数据更能顺利收集,重新收集数据。(3)如无前两点困难,则圈长落实责任人及时收集数据,使用QC手法,从各个角度去层别,作成柏拉图形式直观反映,找出影响问题点的关键项目。(4)本阶段可根据需要使用适当之QC手法,如柏拉图、直方图等。6.原因分析(1)在圈会上确认每一关键项目。(2)针对选定的每一关键项目,运用脑力激荡法展开特性要因分析。(3)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要求具体、明确、且便于制定改善对策。(4)会后落实责任人对主要因素进行验证、确认。(5)对于重要原因以分工方式,决定各圈员负责研究、观察、分析,提出对策构想并于下次圈会时提出报告。(6)本阶段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特性要因法。7.对策制定及审批(1)根据上次圈会把握重要原因和实际观察、分析、研究的结果,按分工的方式,将所得之对策一一提出讨论,除了责任人的方案构想外,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吸收好的意见。(2)根据上述的讨论获得对策方案后,让圈员分工整理成详细具体的方案。(3)对所制定的具体对策方案进行分析,制定实施计划,并在圈会上讨论,交换意见,定出具体的步骤、目标、日程和负责人,注明提案人。(4)圈长要求圈员根据讨论结果,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提出具体的改善构想。(5)圈长将对策实施计划及合理化建议报部门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不参加合理化建议奖的评选,而直接参加品管圈成果评奖)。(6)如对策需涉及圈外人员,一般会邀请他们来参加此次圈会,共同商量对策方法和实施进度。(7)本阶段使用愚巧法、脑力激荡法、系统图法。8.对策实施及检讨(1)对所实施的对策,由各圈员就本身负责工作作出报告,顺利者给予奖励,有困难者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修改计划。(2)对前几次圈会做整体性的自主查检,尤其对数据收集、实施对策、圈员向心力、热心度等,必须全盘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3)各圈员对所提出对策的改善进度进行反馈,并收集改善后的数据。9.效果确认(1)效果确认分为总体效果及单独效果。(2)每一个对策实施的单独效果,通过合理化建议管理程序验证,由圈长最后总结编制成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报告书,进行效果确认。(3)对无效的对策需开会研讨决定取消或重新提出新的对策。(4)总体效果将根据已实施改善对策的数据,使用QCC工具(总推移图及层别推移图)用统计数据来判断。改善的经济价值尽量以每年为单位,换算成具体的数值。(5)圈会后应把所绘制的总推移图张贴到现场,并把每天的实绩打点到推移图上。(6)本阶段可使用检查表、推移图、层别图、柏拉图等。10.标准化(1)为使对策效果能长期稳定的维持,标准化是品管圈改善历程的重要步骤。(2)把品管圈有效对策纳入公司或部门标准化体系中。11.成果资料整理(成果比较)(1)计算各种有形成果,并换算成金额表示。(2)制作成果比较的图表,主要以柏拉图金额差表示。(3)列出各圈员这几次圈会以来所获得的无形成果,并做改善前、改善后的比较,可能的话,以雷达图方式表示。(4)将本期活动成果资料整理编制成“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5)本阶段可使用柏拉图、雷达图等。12.活动总结及下一步打算(1)任何改善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总还存在不足之处,找出不足之处,才能更上一个台阶。(2)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所以问题改善没有终点。(3)按PDCA循环,品质需要持续改善,所以每完成一次PDCA循环后,就应考虑下一步计划,制定新的目标,开始新的PDCA改善循环。13.成果发表(1)对本圈的“成果报告书”再做一次总检讨,有全体圈员提出应补充或强调部分,并最后定案。(2)依照“成果报告书”,以分工方式,依各人专长,分给全体圈员,制作各类图表。(3)图表做成后,由圈长或推选发言人上台发言,并进行讨论交流。(4)准备参加全公司品管圈发表会

185 评论

luoyue1231

参考文献: 1. 胡福贵. 商品管理圈:产品成功的重要标志.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7. 2. 李晨, 郑鹏. 商品管理圈: 实现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 商业经纪, 2016(3): 68-71. 3. 陈林, 余继栋. 商品组合优化与目标设定的研究及应用[J]. 管理评论, 2004, 16(7):95-97. 4. 王春超, 王建民. 目标层次化管理机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2, 28(6):651-655.

80 评论

相关问答

  • QCC发表论文选题

    如何开展QCC小组活动众所周知,QCC活动在日本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在中国情况就有所不同,许多企业开展了这项活动,但是活动成效并不令人信服,特别是全员自主参与方面

    lily完美lil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QCC发表论文网站

    (1)发表论文网站很多,百度一搜,出来一堆,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不靠谱的很多,好消息是确实有比较靠谱的但比较难找。(2)我跟论文网站打交道有

    浩予妈妈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QCC发表期刊投稿流程

    A Tuft Cell-Like Signature Is Highly Prevalent in Thym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芋仔疙瘩牛牛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QCC发表论文

    另一种QQ空间的形式 只是别人做好的FLASH 和一些FLASH模块很像

    花usahana兔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QCC论文发表

    两次。2019年7月份开始,在比亚迪公司品质处的推进主导之下,QCC发表活动由每年的一次改成了每年两次,成员们努力的成果有了更多展示的机会与舞台。比亚迪股份有限

    爱吃哒小胖纸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