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9

NightWish431
首页 > 论文发表 > 江淮论坛在哪里看论文发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文哥哥哥哥哥

已采纳

您这是寻找论文呢?还是自己想发表论文呢?

157 评论

傲慢的猩猩

额~历史系?你是说的东湖校区人文学院的里面有。理工有两个学院:一个是老校区(元和校区),一个是东湖校区。网址里有联系电话、系部介绍什么的,你可以去看看至于主任是谁,我找了半天没找到,很遗憾%>_<%我能帮你的只有这些了,希望能对你有用,O(∩_∩)O~ 学院教授简介 许 霆:1951年生,男,江苏太仓市人。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8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8年8月上海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课程班结业。1998年晋升为教授。任编委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列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博士点重点项目《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撰稿;主持过“十四行体在中国”等6项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研究》、《文学评论》、《文学理论研究》、《新文学史料》、《上海社会科学》》、《江海学刊》、香港《诗双月刊》和《诗网络》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理论专著《新格律诗研究》(与鲁德俊合作),《十四行体在中国》(与鲁德俊合作)、《新诗理论发展史(1917—1927)》、《中国新诗的现代品格》、《中国现代诗学史论》、《中国现代主义诗学论稿》、《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等,多次获得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刘华民:1952生,男,山东牟平人,中共党员。2001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要著作有《文天祥诗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宋词导读》(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论语》导读》(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参撰《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宋词艺术技巧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实用文写作》(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0世纪古诗研究新思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并在多家学报和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还撰写出版散文集《逝水钩沉》(雅园出版公司,2008年版)。曾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系统百名勤政廉政好干部等荣誉称号。科研成果曾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丁晓原:1958年生,江苏常熟人,文学博士,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从事报告文学研究的主要学者和从事散文研究的重要学者。1982年1月本科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2001年6月博士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2000年晋升教授。江苏省省级优秀学科梯队、常熟理工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报告文学和散文。主持7项省(含省教育厅)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社科规划项目。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2篇为《新华文摘》转载,20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中心复印,30篇为CSSCI收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首次发布的(2000年)作者年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排序列全国文学学科第一。出版专著5部,主编著作(作品)5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厅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全国曾宪梓优秀教师奖,中国文联优秀文艺评论奖,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苏州市首届“东吴中青年学者”。 李铁匠:1944年1月生,男,江西新建人。北京大学伊朗研究所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中古史等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工作。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有:《中国大百科-外国历史》伊朗部分条目(1990年版);国家社科基金65规划重点课题《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分册(1986年版);国家社科基金75规划重点课题《外国帝王传》伊朗和以色列部分;国家社科基金95规划重点课题《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伊朗部分(1999年版);95规划重点课程《中国外交大辞典》伊朗部分。近年来,撰写出版的史学著作有《长河落日--巴比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古波斯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承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中国军事通信百科全书》古代伊朗部分条目。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 张浩逊:1949年生,男,江苏省无锡市人。2000年被评聘为教授。主要从事唐诗研究。已出版《唐诗分类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唐诗导读》(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著作5种。参撰《唐诗艺术技巧词典》、《唐代文学百科词典》等7种中型工具书。在《中国韵文学刊》、《中国典籍与文化》、《文学遗产》、《红楼梦学刊》、《社会科学评论》、《古典文学知识》、《杜甫研究学刊》等刊物发表唐诗研究论文50多篇,其中1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唐代文学研究年鉴》、《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复印、介绍、摘登。目前正在进行专著《唐诗接受研究》的写作,国内尚未见同类著作出版。 张道理:1947年出生,男,安徽定远县人。1969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1996年晋升为教授。曾任安徽科技学院思政室主任、社科部书记、党委宣传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1998年调入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现任常熟理工学院教授。社会兼职有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张道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在常熟理工学院期间主要担任“伦理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教程”、“思想政治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领导科学”、“人生哲学新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专著《人生哲学新论》、《法律基础教程》;主编《思想道德修养》等;参编《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形势政策学》等多部教材。先后在《高校理论战线》、《中国高等教育》、《江淮论坛》、《黑龙江高教》、《高等农业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等70余篇,在《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发表论文、述评多篇。完成了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全国职大学生思想观念调查研究”课题,其成果获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战线科技成果一等奖。多篇论文被全国地方院校德育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参编的《大学生思想修养》获安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曹培根:1957年10月生,男,江苏吴县人,现任常熟理工学院宣传部部长。中国索引学会会员、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员、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员。2006年聘为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以来从事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与研究工作。参撰《江苏艺文志•苏州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古籍提要》丛书卷(中华书局)等,独立承担教育部师范教育科研课题"高师学生的科研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司〔1997〕40号)、常熟文献史研究"(苏教财「1996」27号)、"文献检索与用户教育史研究"(苏教财[1997]98号)等。有论文集《文献史料论丛》,编纂《黄人集》(原国家教委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标校《重修常昭合志•艺文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完成教育部、江苏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吴中历史藏书概述》、《汉语史料学》等多项。主要著作有《文献检索知识概要》、《书乡漫录》等6种。主持标校《重修常昭合志》,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札记百余篇,其中多篇全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 何东亮:1952年出生,男,江苏常熟人。主要从事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开设过心理学、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主持的“苏南发达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综合实验研究”课题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江苏省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发表专业研究论文“学习因素诊断测验在苏南地区的试用报告”(心理科学)、“人格理论的两个核心范畴”(南师大学报)、“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中的辨证思想”(苏州大学学报)等二十多篇;出版编著、教材有:师范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管理心理学。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心理学会理理事,江苏省教师教育研究会理事。 杨景龙:1962年生,男,河南省安阳市人。是安阳市“名师工程”首批名师、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社科专家、市管优秀专家。长期从事中国诗歌教学研究工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诗探索》、《词学》、《古籍研究》、《文史知识》、《名作欣赏》等刊发表古代诗词曲和现当代新诗研究文章70余篇,出版独著、合著多部,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蒋捷竹山词校注》、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古典诗学与新诗名家》,另参与国家社科项目、省社科项目多个。论著获1997年度、200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市1997年度、2004年度、2006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独著的《古典诗词曲与现当代新诗》一书,在上海“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文学遗产》论坛”上受到好评,被誉为“中国诗学研究领域贯通古今的具有学科创新性质的专著”,获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张幼良:1963年生,男,江苏省无锡市人。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馆长。200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教育厅项目两项,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两项。近五年来在《江海学刊》、《江汉论坛》、《江苏社会科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1篇,CSSCI期刊收录10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篇,为各类文章和学术机构选录4篇,出版专著1部,合作出版专著3部。张 永:1967年生,男,江苏句容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民俗学研究、沈从文诗学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等。1993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6月入伍,先后在解放军炮兵学院基础部、政治部工作,中校军衔;199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1年到2003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朱晓进教授进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04年到2007年,在扬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文艺学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沈从文小说的民俗世界”(2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2005)。在权威期刊《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发表论文三篇,其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其中《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民间意象》一文获2003年度《文学评论》学术提名。论著《民俗学与20世纪20、30年代乡土小说》(25万字)即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周 宏:1962年生,男,江苏省吴江市人,哲学博士。人文学院院长、社会科学部主任,《常熟理工学院学报》主编、编辑部主任;江苏省333工程科学技术带头人,校学术带头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校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分配到校担任哲学教师至今。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高校理论战线》、《南京大学学报》、《道德与文明》和《江海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编,发表《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现代西方哲学论略》、《哲学:智慧的地平线》、《唯物史观的返本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知识经济》、《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等著作10余部;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和省厅级科研项目,6次获国家和省厅级奖励;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获得江苏省精品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员,江苏省哲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伦理学会理事,江苏省政治学会理事。 张锡庚:1957年生,男,江苏省江阴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常熟市文化局副局长、常熟市书画院院长、常熟市文联副主席、常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书法作品入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五、六、七、八、九届书法展;第一、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展、全国三、四、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并在四、五、八届获奖。2006年获全国首届行书展一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二等奖,入选国际和全国的名家邀请展、编入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并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杰出艺术奖、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银奖”、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获苏州市“五个一”工程奖、苏州市“十佳”书法家称号。被《书法》杂志评为“中国书法2006十大年度人物”。 论文发表于《文物》、《中国书法》、《书法》、《书法世界》等专业刊物。出版著作有《张锡庚书法作品集》、《书法与文化》、《行书经典十讲》、《书法教与学》、《大学生书法》、《怎样学书法》、《古代名帖临摹》、《难得糊涂——郑板桥和他的书法艺术》等十余种。《中国书法》、《书法》等专业杂志为其作品作过专题介绍,被《书法》杂志选为特邀点评嘉宾。《书法之友》为其举行创作研讨会。三度应邀赴美参加“国际书法教育研讨会”、举办个人书法展并讲学,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应邀赴日进行书法交流。学院领导及行政人员 周 宏:人文学院院长、社会科学部主任 丁晓良: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 黄 斐:教学工作副院长 徐志坚:学生工作副院长 党总支副书记 张锡庚:副院长顾国梅:学院办公室主任 王莉莉:教务秘书 蒋 超:学院分团委书记、06级辅导员 陈清森:07级辅导员 负责学生军训 宿舍管理 体育锻炼 范 莉:08级辅导员 负责日常管理 学生奖惩 档案管理 王 梓:05级、09级辅导员 负责学生就业 勤工助学 学生考勤

216 评论

傻兮兮的呆呆

政治理论好 国际政治也不错的 都难考的。怎么说我们学校也是985 大学啊呵呵再说政治学方向 我们学校是很强大的师资 齐卫平 , 男,1953年出生,浙江慈溪人,研究生学历,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自1993起招生,已培养硕士研究生近30名。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潮变迁、共产党执政实践和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 主编、合著、参编著作十余部,主要代表作有:《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1937:悲壮抗战》、《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参与主编《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研究荟萃》、《中国共产党80年事典》、《邓小平理论辞典》等多部工具书。先后在《中共党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海党史党建》、《党史研究与教学》、《近代史研究》、《史学月刊》、《江淮论坛》、《江海学刊》、《江汉论坛》以及各种学报和党史杂志上发表论文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 其中《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合作与分离》、《试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纵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探索模式的思路演变》、《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等4篇论文获上海市第一届、第三届、第四届、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几个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世纪党的建设》等2篇文章获上海市第一届、第五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04年获上海市育才奖。近年来先后主持重大研究课题近10项,主要有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轨迹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子课题“中国共产党与文化现代化”。 现兼任全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中共上海市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共上海市市委党校兼职教授、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咨询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高校党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张 云 男,1953年3月生,浙江嘉善人,1983年华东师大政教系毕业,研究生学历。现任法政学院思政/公关教研室主任、教授;学科点负责人、校精神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第三届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策划研究院研究员。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主要著作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张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公关心理学》(张云著,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3),主编《公关心理学教程》(张云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大学德育》(邱伟光、张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在《社会科学》、《理论月刊》、《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想教育研究》、《中外管理》、《企业经济》、《企业研究》、《上海企业》、《经济论坛》、《江汉论坛》等期刊发表论文及文摘近20篇。1994年以来深入各地各类企业,相继为雅戈尔、乐百氏、草原兴发、古越龙山、长安汽车、沱牌曲酒、珠峰圣茶、大庆大丰、中联重科、山工机械、巢湖药业、齐银水泥、华信房产、先锋(中国)等几十家企业提供服务。近年来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中连续三年都有人先后考上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华东师大教育学博士和华东师大法学博士。刘杰,男,1965年1月生,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和人权问题。现任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关系室主任。2007年起受聘于我院政治学系教授,成为我校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首批双聘教授之一。 学术成果有:《国际机制理论及其国家主权的相关性研究》(课题主持人)、《比较人权体制》(课题主持人)、《西方敌对势力在人权、民主、自由、宗教、民族问题上对我攻击及影响》(课题主持人)、《人权国际化与新干涉主义》(课题主持人)等。先后出版《国际人权体制》、《当代美国政治》、《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等个人专著7部,主编《中国政治发展进程》(年度报告)、《执政策论》等著作多部,发表《美国与国际人权公约》、《国际关系中的普遍管辖权问题》、《秩序重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等学术论文近200篇,学术成果400多万字,曾10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优秀学术成果奖。 朱华 兼职教授,1985年毕业于华东师大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现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育长、研究生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中国现代史、上海史。主要学术兼职:上海市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上海高校都 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中共党史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从兴业路到天安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合著《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在《探索与争鸣》、《上海党史》、《党政论坛》及《人民日报内部参阅》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近年来偏重于党建理论与党建史的研究,主持完成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中共党史与党建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出版),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转载或摘要。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课题“上海地下党基层组织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参著《上海近代史》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987年出版);《上海一百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中国》、《史林》、《档案与历史》、《上海研究论丛》等刊物上发表论(译)文30余篇,其中的《九一八以前上海民族资产阶级对国民党政权的态度》、《杜月笙其人》、《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条件再探讨》三文,分别获得上海市 第一、二、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

118 评论

相关问答

  • 看论坛在哪儿看论文好发表

    在企鹅号发表文章不用怕别人抄袭,发现有抄袭的文章可以在后台发起投诉.打开企鹅号。点击下面的创作,找到图文---编辑---点击下一步,根据提示完成就可以发布了。

    nellie022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论文发表论坛在哪里

    中文免费论文地址集锦 一、 综合类 1、蓝之韵论文 门类较全。 2、学生大论文中心 3、蜂朝无忧论文网 门类很全。 4、论文下载中心 门类很全。 5、论

    梦叶草20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江西发表论文去哪里看

    综述:可以在知网上查到自己发表的论文。 1、百度搜索:中国知网,选择下面的网站打开也可以直接百度搜索这个链接。 2、打开中国知网后,在首页下面位置找到“出版物检

    韩食小神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淮北教育论文发表在哪里

    大部分论文都在期刊上发表,CN期刊。 少数的是发表到国外的期刊,或者直接是在杂志的官网上线,比如SCI。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表CN期刊就可以了。 期刊,定期出版

    米苏and妮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在哪里发表论坛论文

    中文免费论文地址集锦 一、 综合类 1、蓝之韵论文 门类较全。 2、学生大论文中心 3、蜂朝无忧论文网 门类很全。 4、论文下载中心 门类很全。 5、论

    爆米花也是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