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1

羋修羋修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影响因子按发表时间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冬雨霏霏nz

已采纳

SCI论文影响因子要看出版当年的,不是看第二年的。SCI影响因子计算方法如下:每年(以2020年为例)公布的期刊SCI影响因子,其实算的是上一年(以2019年为例)的IF值,具体来说就是该期刊2017年和2018年发表的文章在2019年平均引用情况,计算公式为:IF2019=C2019/(N2017是上一年的,如2016年的影响因子其实是2015年的。都是统计前一年的。

335 评论

黑粉精灵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232 评论

瞳言無忌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

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扩展资料: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

(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

(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

(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

(4)检索系统因素,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对于特定刊物来说,在中外的检索系统中,由于其所收录的期刊群体组成的差异较大,因而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同一刊物在不同语种的检索系统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298 评论

:小小的菇凉

仅供参考先说说影响因子的定义:2021年6月JCR发布的是期刊2020年的影响因子,其值等于(该期刊2018+2019年的所有类型文章在2020年的被引数)除以(该期刊2018+2019年所发表的可被引文章的数量)。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2020年的影响因子来自于该期刊2018年和2019年所发表文章的贡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2018年和2019年发表的文章其实都可以采用今年最新发布的影响因子。按照这个思路,2020年和2021年的情况还未可知,所以也可以采用最新的影响因子。上面是理想情况,也是最合理的情况,但是实际操作中有时候要求填写文章发表当年的影响因子,即2020年发表的文章按今年发布的最新影响因子填报,而2021年由于尚不可知,所以也填写最新影响因子。总结一下:① 2020年和2021年发表的文章,100%可以按今年最新发布的影响因子为准。② 建议政策制定者,2018年和2019年发表的文章也可以采用今年最新的影响因子,这是比较合理的方式。③ 如果填报要求没有做出任何规定,一律以最新的影响因子为准(当然,如果最新的IF比发表当年的IF还要低,那你还是填当年吧,就高不就低)。这一点虽有些牵强,但毕竟以自身利益优先,你不这样填,万一别人这样填了呢?另外,对于一些新刊,要2~3年后才出影响因子,要是非要按当年,岂不是都不作数了?当然,你填报的几篇文章肯定要采用同一标准,不能第一篇发表当年高,就用当年的,第二篇今年最新的高,就用今年的,那就有点太不地道了啊。④ 有明确规定的情况,按规定执行。分区先说说中科院分区的计算方法:根据该期刊前3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按学科分类设定阈值,分出1~4区。也就是说,2020年底,中科院分区的数据来自于期刊在2017,2018,2019三年的影响因子。而由于2017年的影响因子又来自于2015年和2016年文章的贡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2015~2020年的文章均可采用2020年底中科院发布的最新分区。同样地,上面只是理想情况,实际操作中有时候要求填写文章发表当年的分区,即2020年发表的文章按2020年底的分区,2021年发表的文章在2021年底分区出来之前以2020分区为准,出来之后以2021分区为准。但这种方法其实很不科学,因为直接否定了三年平均影响因子这个概念,所以最起码的,2017-2019的文章都应该可以按2020年底发布的最新分区来算。总结一下:① 2020年发表的文章,100%可以按2020年底发布的分区为准,2021年发表的文章,在2021年底新分区出来之前,100%可以按2020年底发布的分区为准,2021年底新分区出来之后,100%可以按2021年底发布的新分区为准。②建议政策制定者,2017-2019年发表的文章也可以采用2020年底发布的分区,这才是符合分区定义的方式。③ 如果填报要求没有做出任何规定,一律以最新分区(或根据发表当年分区,就高不就低)为准,理由同影响因子。④有明确规定的情况,按规定执行。

286 评论

相关问答

  • 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

    看第几作者,看什么类别,论著还是META还是综述,看该杂志在中科院属于哪个分区。如果是第一作者,那么10分很牛,论著很厉害,meta和综述是回顾性研究所以没有创

    Leven小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

    影响因子的概念: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

    !首席1233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发表影响因子10

    看第几作者,看什么类别,论著还是META还是综述,看该杂志在中科院属于哪个分区。 如果是第一作者,那么10分很牛,论著很厉害,meta和综述是回顾性研究所以没有

    鹿脸脸舅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nature发表论文影响因子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1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为7.396,2022年影响因子上涨到10分档,后续一直在10分以上。 影响因子排名位列榜

    大有小没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文信息影响因子

    期刊名称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382 0.214CT理论与应用研究 159 0.274Internationa

    许清池7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