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高中物理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高中物理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发布时间:

高中物理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写这种文章啊,看看《物理教师》这本杂志很有帮助

一道题目有好多的方法去做。没有固定的方法与题目

题目:关于焦耳定律实验的讨论摘要:焦耳定律Q=I^2Rt是中学物理中重要的电学定律,对于焦耳定律的实验演示,教材或教参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传统的煤油吸热法.将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串联后插入盛有相同质量煤油的量热器中,通电后看哪个量热...

惯性的物理论文参考题目:1. 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的实验验证。2. 谈谈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3. 惯性系与非惯性系中物理学规律之间联系的讨论。4. 生活中的惯性力,科里奥利力,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科里奥利效应。5. 谈谈角动量守恒及其应用。6. 质心参照系的利用。

物理力学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多给你几篇吧!参考参考一下 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典型质量差距深解 摘要:本文应用了电磁力也是引力,引力也是电磁力之学说的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差距。 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典型质量差距深解 云南 云维集团 电仪公司 黄兆荣 曲靖 (655338) 摘要:本文应用了电磁力也是引力,引力也是电磁力之学说的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差距。 关键词:重力、引力、电磁力、质量。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applied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also the attraction, the attraction is also theor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explanation fundamental particle gravity and its typical quality disparity. key word: Gravity, attraction, electromagnetic force, quality. 一、概述:在地球上,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即: F = m g 二、实验: 1、用各种电压表测量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电压,或物体与大地之间的电压,均有电压读数,在之间。在同-物体之间测量其电压值。只要它的内阻大于一定值时(如500欧),电压表就会测量这个物体两点之间的电压值。这就是说任何两个物体间、物体两点间都有电磁力的存在。 测量房子墙上的电压发现,等距离上有等电压。将绝缘绳上等距离固定金属片,测量各相等分之间的电压值,发现各等分之间的电压值相等。 2、用一块永久磁铁与一个小铁片来检测任何-个物体是否含有磁场中的磁元素,将物体放在永久磁铁与小铁片之间,移动永久磁铁,观看小铁片是否与永久磁铁一起运动,结果是小铁片跟随磁铁-块运动。说明任何一种物体都含有磁元素。 宇宙和地球均是大磁场,在磁场中物体必含有磁元素,那么必受地球的电磁力作用,离地球越远,磁力线越稀,电磁力越小。离地球越近,磁力越密,电磁力越大。 三、分柝: 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在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引力也就是电磁力,即电场力与磁场力之和。在某一固定的区域,电场力和磁场力是线性,即电磁力是线性的。 F引力 = F 电磁力 即 F 电磁力 = m g 地球也是一个带电体。根据实验测试,在地球表面存在一个垂直向下的稳定电场,电场强度E约为100伏/米,场强的大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弱。晴天时在地面附件的电场强度为120V/m。另外,根据实验测试,在地面附近大气的电导率σ0约为3×10-14西蒙/米,且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电场力则为: F 电场力 = q * E = 100 * q 地球的磁性,是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之一。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在其周围形成磁场,即表现出磁力作用的空间,称作地磁场。地磁场强度很弱,这是地磁场的另一特性,在最强的两极其强度不到10-4(T),平均强度约为(T),而它随地点或时间的变化就更小,因此常用(γ),即10 -9(T)做为磁场强度单位。 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荷受到的洛仑兹力等于零;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荷受到的洛仑兹力最大。 [1]马英卓:引力是产生出来的,〈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8年第五期。 [2]马英卓: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9年第三期。 [3]马英卓: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2000年第七期。 [4]马英卓:等效原理的对与错,《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5]马英卓:万有引力真的失灵了吗?《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6]马英卓:用惯性力学三定律解力学习题。《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多多看看吧```

哎~~看来真的是没人比你更缺了

物理小论文(力学)世界上有确定的东西吗?正如大家所知,1927年3月,海森堡在《量子论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知觉内容》论文中,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另一种测不准关系,海森堡认为,科学研究工作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时,会遇到测量仪器是宏观的,而研究对象是微观的矛盾,在微观世界里,对于质量极小的粒子来说,宏观仪器对微观粒子的干扰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无法控制点额,测量的结果也就同粒子的原来状态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微观系统中,不能使用实验手段同时准确的测出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时间和能量。由数学推导,海森堡给出了一个测不准关系式: 。对于微观粒子一些成对的物理量,在这里指位置和动量,时间和能量,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愈确定,则另一个就愈不确定。所谓测不准关系,主要是普朗克常量h使量子结果与经典结果有所不同。如果h为零,则对测量没有任何根本的限制,这是经典的观点;如果h很小,在宏观情况下,仍然能以很大的精确性同时测定动量与位置或能量与时间的关系,但是在微观的场合就不能同时测定。实验表明,决定微观系统的未来行为,只能是观察结果所出现的概率,测不准关系已经被认为是微观粒子的客观特性。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关系后,立即在哥本哈根学派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泡利欢呼“现在是量子力学的黎明”,玻尔试图从哲学上进行概括。1927年9月,玻尔在与意大利科摩召开的国际物理学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互补原理”,用以解释量子现象基本特征的波粒二象性,它认为量子现象的空间和时间坐标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不能同时在同一个实验中表现出来,而只能在互相排斥的实验条件下出来不能统一与统一图景中,只能用波和粒子这些互相排斥的经典概念来反映。波和粒子这两个概念虽然是互相排斥的,但两者在描写量子现象是却又是缺一不可的。因此玻尔认为他们二者是互相补充的,量子力学就是量子现象的终极理论。“互补原理”实质上是一种哲学原理,称为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30年代后成为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波恩称此为“现代科学哲学的顶峰。”1927年10月在布鲁塞尔第五届索尔卡物理学会议上,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为许多物理学家所接受,同时也受到爱因斯坦等一些人的强烈反对。爱因斯坦为此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理想实验,企图超越不确定关系的限制来揭露量子力学理论的逻辑矛盾。玻尔和海森堡等人则把量子理论同相对论作比较,有利地驳斥了爱因斯坦。1930年10月第六届索尔卡物理学会议上,爱因斯坦又绞尽脑汁提出了一个“光子箱”的理想实验,向量子力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光子箱的结构很简单,一个匣子挂在弹簧称上,一个相机快门一样的装置控制匣子内光子的射出。每次射出光子的时间由快门控制,弹簧称上可以读出整个盒子因光子出射而减少的质量,根据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质能关系: 得出光子的能量,这样原则上时间和能量不存在不能同时确定的问题。 据说玻尔看到这个装置登时口吐白沫,经过紧急抢救时的输氧加上彻夜的苦思之后,玻尔终于搬来了救星,呵呵,那竟然是爱因斯坦本人的广义相对论。发射出光子后,光子箱的质量减少纵然可以精确测出,然而弹簧秤收缩,引力势能减小,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理论,箱子中的时钟会走慢,归根到底时间又是不确定了。 这次轮到爱因斯坦吐血三天了,他费尽心思找来的实验居然成了量子力学测不准关系的绝妙证明,还被玻尔等人堂而皇之的载入他们的论文之中。 既然在微观状态下,存在测不准关系,那么在宏观状态下,还存在测不准关系吗?这个我们应该能得出结论:当然存在测不准关系。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一旦到了处理实验数据就要同时算出相应的不确定度。这是为什么呢?测量结果都具有误差,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科学实验和测量的过程之中。任何测量仪器、测量环境、测量方法、测量者的观察力都不可能做到绝对严密,这就使测量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有误差产生。因此,分析测量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尽可能可消除其影响,并对测量结果中未能消除的误差做出估计,就是物理实验和许多科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我们只能尽力减小误差,却不能消除它。从上面可以看得出,世界上是不存在测得准的东西的,正所谓世界是辩证统一的,事物是相互影响的,既存在相对性,又存在绝对性。事物的测不准关系,就因为它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某某物重多少,高多少,等等看似绝对的数据其实是相对的。在某一个时段里,物体趋向于某个值的概率最大,因而我们就把这个值称作在这个时段里的相对准确值,它本是使不可能测准的。事物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作用,因而又由于相互作用是具体的,因而是有限的,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而本体则是抽象的,因而是无限的,并不具有任何确定的认识意义。所以,世界上并不存在确定的东西。参考文献:张三慧,《大学物理学<量子物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二版34页35页李士本,张力学,王晓峰《自然科学简明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68页.72页黄理稳,李学荣《科学技术发展简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136页全林,《科技史简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213页,214页周建,《没有极限的科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102页吴平,《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4页

摘要:关于刚体平面平行运动的解题方法可以从多方面去考虑,从而求得所需求的物理量。关键词:无滑滚动、质量、半径、粗糙斜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道例题。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匀圆柱体,沿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自静止无滑滚(如图),求质心,加速度ac法一:用平面平行运动动力学方程考虑斜面方向的运动,用f代表静摩擦力,据质心运动定理,有mgsinα-f=mac对于质心重力的力矩等于0,只有摩擦力的力矩,从而fr=icβ=1/2mr2刚体上的p点同时参与两种运动:随圆柱体以质心速度vc平动,和以线速度rω绕质心转动。无滑动意味着圆柱体与斜面的接触点p的瞬时速度为0,由此得vc=rω上式两边分别为对时间求导得d/dt·vc=rd/dtω所以有ac=rβ③由①②③推出法二:如图,通过该圆柱体对定点a的角动量定理,因为静摩擦力f对定点a的力矩为零,所以有la=3/2mvcr=3/2r2ω只有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的力矩,设为τaτa=msinα*r据角动量定理有dla/dt=τa即(3/2)mr2β=(3/2)mrac=mgsinα*r所以有ac=(2/3)gsinα法三:用动能定理解题设圆柱体沿斜面滚过的距离为s时的速度为vc由于是无滑滚动,既是纯滚动vc=rω所以有ω=vc/r圆柱体的滚动后获得的总动能为t则t=tc+trc=(1/2)mvc2+(1/2)icω2=(1/2)mvc2+(1/4)m(rω)2=(3/4)mvc又由于初动能为0据动能定理有t-0=mgsinα*s(3/4)mvc2=mgs*sinα上式两边分别为时间t求导,得3mvc2/4dt=mgsinα*ds/dt所以有(3/2)ac=gsinα所以ac=(2/3)gsinα通过对上题的解答,我们运用到了力学中的刚体力学,角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所以要想学好力学就得善于发散思维!参考文献:①赵凯华、罗茵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卢新平简明普通物理学

高质量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想要选择一个比较好一些的论文题目,首先就要从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入手,然后再尽量多的阅读相关的材料和资料,这样自己就有一个底气去写这个文章。

题目,也称整篇文章的标题,一般是对通篇论文中心论点的简要、生动、鲜明的概括,令人耳目一新。

想要选论文题目。有一个论文的高质量选题,必须重视几个问题。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整个研究的开始,决定了整个研究的价值、趋势和发展空间。在正式写论文开始之前,我们必须把论文选题放在首位。在研究过程中,许多人在研究过程中对课题进行了改变,不仅增加难度。它也消耗了很多动力和乐趣。那么如找到高质量论文选题呢?论文选题的本身要求是客观需要,现实可能作用。本文对论文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选择自己熟悉的课题课题的选择应尽可能与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相一致。这些课题通常不是从零开始,一般都有科研的基础:或者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新的出发点,可以进一步深化;或者本课题以前还没有开展过,但对相关工作有一定的积累,为提出的课题做了理论或方法上的准备。2.了解国内外该题研究概况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历史,包括前人是否从未研究过和有没有明确的答案,假如有人研究过,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分歧或争议在哪里。还需要讨论哪些问题;从以前的相关工作中,在科研思路、技术方法等方面可以借鉴哪些有用的东西,从中找出新的突破点。从全局来看,在有把握的前提下,选择不仅要避免重复,还要发挥自己擅长的方面。3.选择现实性强的科目和现实性强的科目。即国内外医疗保健、卫生预防、教学、科研工作亟待解决,包括热点,争议问题通常是学科前沿的新问题。有许多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如果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有相当大的地位,他们应该继续深入相关领域。相反如果研究人员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就不适合在别人后面做低水平的科学研究重复。4.选题要量力而行。选择题目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根据自己的能力。应充分考虑开展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包括研究方法的实用性。选题失败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意义不大的题目,不管你花了多少精力,写得多好,它的价值和收获都微乎其微。可想而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都被浪费了,而这项工作也是徒劳无功的。第二,如果你选择不熟悉这个课题,你可能无法做出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要换选题。第三,如果我们选择一个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大而空的话题,我们可能无法开始,也没有线索,而且效果很小。因此无论是科研招标还是自主选题,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最后,我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他们最喜欢的优质主题!

论文写作题目的选择非常关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直接影响论文能否达标毕业。

一、研究方向

首先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本专业)或者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论文写作的时间较长,不管是搜集资料还是切身做研究都会比较繁琐和枯燥,所以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自己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二、题目要新颖,研究方向要细化。

新颖的论文题目首先在感官上给人以视觉冲击,是吸引人看下去的诱饵,不管对于研究者还是阅读者,都有种想要深入了解他的欲望。每年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大众化的研究方向已经很难研究出新的领域,难度较大,重复率较高。研究方向包含过多内容,很难每个都剖析清楚,要找准新颖的突破口,逐步细化分解。

三、准备好备选研究方向 虽然用到的比较少,但以备不时之需。

以本科为例,同校同专业毕业人数有的就高达几十甚至上百,难免选择到相同的研究方向,再加上很多不可抗因素,还是要有自己的备选方案。

生物钟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给你的论文题目如下所示:海洋宝宝毒性的研究温州市区工业废气废水对绿豆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菜头肾的组织培养试验不同体色田鱼生长率的差异研究家庭中快速检测肉类制品中土霉素和四环素残留的方法植物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初步筛选控制桂花害虫的植物试用水葫芦汁进行无土栽培的实验研究研究探讨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苔藓桃叶的灭蚤功能试验研究一种基于“凯氏定氮法”的乳品中非蛋白氮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冰块可以减轻预防针的疼痛吗?——不同环境温度对疼痛影响的研究常见品牌洗衣粉洗涤效果的调查研究报告关于温州市区盲道、红绿灯、指路标实地考察以及调查分析台球室手套被细菌污染情况的调查温州水心部分居民对蜚蠊侵害及认知水平的调查如何有效的驱赶黑蚁龙湾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及其处理情况现状调查报告通过改变投食时间调整浣熊生物钟的研究杨梅如何保鲜横溪河水资源污染情况调查报告可监测水体污染程度的植物种子筛选对影响陀螺螺旋转时间的几个因素的研究我校同学健康营养知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落叶着地瞬间的朝向研究环保,从身边做起——节约使用塑料袋花卉变色试验及其应用的探索关于生活中测量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塑料袋与人体健康调查报告一次拔河比赛引起的思考水火箭的研制洞一中“临河”的污染调查与污水处理研究关于瞿溪华侨中学学生对三聚氰胺认知情况的调查思考健康的牙齿,灿烂的微笑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对微生物滋生的影响抛物线运动保护堤坝农村学校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初中生睡眠质量的调查与研究阳台水上生态种植模式研究手部触觉敏感程度的差异对眯眼和斜视的探究数据拟合质疑冷却定理瓯北五中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羊栖菜常见的敌害生物的调查研究关于昆阳镇城西片泉井资源情况调查报告关于荆溪山“青山白化”现象的调查研究报告我校师生的用水情况与对水资源保护关于亿万学生冬季长跑活动的调查分析不同贮藏方式对果蔬品质的影响浅析校园常见的五种绿化植物扦插技术关于“热水器浪费水资源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城市防雷的调查报告酸雨对水稻的生长及收成的影响永嘉县城交通堵塞情况调查和建议如何科学洗手展望未来之路——洞头公交优化方案关于今年浙江无热带气旋袭击的研究分析为什么水瓶比沙瓶跑的快用人机学理念改进三溪中学学生宿舍浴室的布局的研究探究粉尘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关于中学生对环境污染的看法颜色和心理情绪关于物体运动时空气阻力大小因素对学校周边小吃卫生调查玉壶的铁扫帚成份初探和畅想家庭节约用水之我见有关我国氢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的研究报告香蕉保鲜的实验观察有关空气对流现象的探究探究永动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 这些是这几年温州市、浙江省其中一部分的获奖论文,我把自己获奖的两篇也插了进去,其中的一些比较新颖的题目可以供你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如果文笔好,就写个传记故事类 《牛顿与他的第一个苹果》 查查牛顿的生平或者草读他的传记,然后自己发挥一下应该就能写出来。2 如果注重科学性,可以写一个东西的分析与实现 《记里鼓车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这个是我前一阵在电视上看到的,比较适合初高中学生。你可以查查什么是记里鼓车,然后分析一下他的原理,能分析出来多少写多少就好了。如果还有能力,就提出一种实现方法。

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例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4时最低,18时最高,相差1℃多。人体的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改变,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矫正节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所谓智力生物节律,就是人一天中有时记忆力好,有时则差,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人早上5—9时记忆力好,而另一些人则是晚上记忆力好等等)。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适。BY--Starblacker有趣的生物钟现象许多生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生物钟现象。例如,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它每过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来推算时间,称为“鸟钟”;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称为“虫钟”。在植物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因此当地居民称其为“活树钟”;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种野花能报时,每到初夏晚上8点左右便纷纷开放,被称为“花钟”。不仅如此,微小的细菌也知道时间。据美国最新的《自然》杂志介绍,某些单细胞生物体内不仅存在生物钟,而且这些生物钟十分精确。人体内的“隐性时钟”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什么是人体生物钟?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奏等。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种,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上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他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大约过了20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期的。于是,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出了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被形象地喻为一曲优美的生命重奏。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生物钟:人的第三只眼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传统的观点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褪黑素是由松果腺所分泌,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后来产生了外界信息所导致的外源说、生物体内在因素决定的内源说和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说等。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对夜间活动的仓鼠的试验表明,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如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条件下,仍然有相似的节律。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因此,人的生命节律是由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综合说是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12个生物钟基因12个生物钟基因:揭开生物钟神秘面纱据专家介绍,人类已经发现了12个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生物钟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在治疗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71年英国科学家在其研究的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特殊果蝇,它的生物钟只有21小时。科学家花了14年时间,直到1985年才找到了引起这个果蝇生物钟异常的基因。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这个基因被命名为period———“周期”。科学家一直试图克隆该基因在其他物种,尤其是哺乳动物的类似基因,但一直未能成功。1997年《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科学家通过对上万只实验鼠的研究,发现了一只实验鼠的生物钟周期是27小时,并定位克隆了这个核酸发生变异的基因,命名为“时钟”基因—ClockGene。与此同时,孙中生博士等为了克隆乳腺癌基因,对17号染色体基因进行大规模的筛选。他们发现,其中有一个基因与果蝇的生物钟基因“周期”呈现一定的序列类似性,因此假设该基因是果蝇“周期”在哺乳动物中具有同等功能的类似基因。通过动物实验,他们发现“周期”基因有24小时表达节律,同时该基因的表达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变化。这一发现因揭示了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10大科技突破之一。近年,国际上对时间生物学研究十分重视,提出了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和时间治疗学等概念,生物节律已成为研究临床、预防及基础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中科院计划在我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时间生物学研究基地,推广时间生物学在我国医学临床的应用。研究表明人类生物钟一天慢18分人类的生物钟同时钟并不同步。日本科学家近日发表研究论文说,他们发现人类生物钟的周期是24小时18分。而其它动物和植物的这种生物钟与时钟差距更明显,一些动物的生物钟周期是23小时至26小时,而植物是从22到28小时。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可以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以鸟儿为例,如果它严格按照时钟作息的话,那么当它每天早上醒来觅食时会发现,树上的虫子已经被先飞入林的鸟儿吃得差不多了。所以严格守时的生物会面临最大的竞争压力,最终趋于灭亡。但是为什么生物钟与时钟的不同步不会累计起来最终打乱我们的生活规律,让我们醒来得一天比一天晚?研究者说,光线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和体温等不断重新设定生物钟。研究者用计算机做了一个模拟生物钟进化的实验。实验证明,那些对竞争最有利的生物钟周期的确是接近24小时,但又不是特别接近。动物皮肤里藏着生物钟日本神户大学冈村均教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哺乳动物的皮肤组织里存在生物钟,而且与脑内的生物钟步调一致。这一发现有可能用于诊断由生物钟紊乱导致的各种病症。这位科学家在对老鼠的实验中发现,老鼠的皮肤粘接组织的成纤维细胞里有大量的生物钟基因存在。他把存在于脑丘下部的生物钟叫做“母钟”,把皮肤等组织细胞里的生物钟称为“子钟”。他还发现,子钟和母钟连动,而且作用机制也相同。据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哺乳动物的生物钟结构与机制大致相同。 近日来自萨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新研究中发现了连接人体生物钟与糖代谢系统的关键环节,他们证实参与调控机体生物节律的cryptochromes蛋白可与某些抗炎药物靶向的代谢开关分子互作。发现crytopchromes不仅在生物钟的调控中起关键性作用,它们还参与调控了糖皮质激素功能,由此揭示了生物钟与日常营养物质代谢相互作用的关键机制。研究发现也为研制出避免直接靶向糖皮质激素开关的新型抗炎药物提供了可能。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该研究或还能帮助研究人员解析机体睡眠与营养代谢之间的关键机制,解开某些与昼夜工作时间相关的高风险疾病例如肥胖症和糖尿病的疾病机制。

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兴趣,比如:我选这个题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个人特别感兴趣关于这个论文的问题,我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说,撰写毕业论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如果毕业论文的题目过大或过难,就难以完成写作任务;反之,题目过于容易,又不能较好地锻炼科学研究的能力,达不到写作毕业论文的目的。因此,选择一个难易大小合适的题目,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然后研究这个题目对于我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扩展资料

注意

1、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众人所关心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和阶段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我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意义。

2、小的理论问题。

学术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其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重要区别。非学术论文是对学术论文的一种传播和宣传、介绍,而不是原始性的创造。

比如报纸杂志上刊登的评论、政论等是典型的非学术性论文。非学术论文的主要功能是对学术性论文的稀释和宣解,但有时也可能会成为学术性论文的先导。

论文写作题目的选择非常关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直接影响论文能否达标毕业。

一、研究方向

首先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本专业)或者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论文写作的时间较长,不管是搜集资料还是切身做研究都会比较繁琐和枯燥,所以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自己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二、题目要新颖,研究方向要细化。

新颖的论文题目首先在感官上给人以视觉冲击,是吸引人看下去的诱饵,不管对于研究者还是阅读者,都有种想要深入了解他的欲望。每年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大众化的研究方向已经很难研究出新的领域,难度较大,重复率较高。研究方向包含过多内容,很难每个都剖析清楚,要找准新颖的突破口,逐步细化分解。

三、准备好备选研究方向 虽然用到的比较少,但以备不时之需。

以本科为例,同校同专业毕业人数有的就高达几十甚至上百,难免选择到相同的研究方向,再加上很多不可抗因素,还是要有自己的备选方案。

选题大没问题,但要避免大而全,那么既然要避免大而全的话,到底如何选题呢?为了让大家方便理解,我们着重给大家找两篇关于财经类、会计类、刊物类的做一个样板,我们来分析一下,因为我们都知道学术刊物有很多,北大核心期刊来说对于我们大众化写论文呢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让我们来看看几本学术刊物的选题。首先我看一下会计类最顶级的刊物《会计研究》,相关专业的可能都知道,在这个里呢我们随意的从查重软件里找到其中某一期它的这个文章,我们来看一下它文章的题目有什么样的特点,通过这个题目来看一下,这一期的刊物呢一共是有十三篇文章,当然了对于我们来说呢正儿八经能够看到的也就是前12篇,但是从这些刊物中来看的话,哪一些题目比较适合我们将来发表或适合于我们大学生写毕业论文作出一个合理的选题呢?其实你多观察一些题目就会发现,有些题目有很明显的题目特征,比如:XX(控制)研究-基于XX的视角,一般来说前面就是我们的主标题,基于这个视角呢往往是什么样的理论,那么第二类题目同样也带二级标题的基于,它是XXX与XXX(对比分析)-同样呢也是基于XX(数据)研究,第三类没有二级标题,直接就是基于XX的XX管理研究,就是后面的中心语,我们要着重写这一篇文章的管理方面的内容,那么通过这三个题目我们发现了一个共性,首先来说前两个题目,它们的标题显得非常的大,但是为了避免大而全所以它后面加了基于两个字,这样就把题目巧妙的缩小话了,而第三类题目是直接将内容缩小了,因为后面的中心语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而前面的基于相对来说就给整个内容缩小话了。

论文选题从如下几个方面选择:

1. 论文题目最好是作者本人经过科研活动以后,对某一问题比较感兴趣,有些想法由自己来确定。如果他人指定题目,写作效果不会太好。甚至有些作者也不会自主地确定自己的科研课题,而是追着各种项目的课题指南跑,甚至是追着各种学术会议的议题跑。

2. 选题新不新首先体现在论文题目,因而题目要抓眼球,要准确、规范。要简洁,不能太长。但是由于期刊评价体系的数据原因,最好是从主流论题的大学科、大方向中选题,这方面小学科和小方向的选题不占优势。那些长期得到关注的选题以及热门但非短期性的选题比较受编辑的青睐。

3. 最好不要论及时政,避免政策批评的出现。无论什么期刊,其都是公开出版物,报纸要遵循的要求,学术期刊一样要遵循。

4. 虽然论文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新性上,但不能因此而出现“为创新而创新”的误区。无论怎样,选题的基本原则应该牢记,那就是需要原则、学术原则和可行原则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5.最好不要选择时事话题作为论文题材,特别是一些敏感的题材,比如群体性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具有一定的社会争议性,虽然非常适合作为论文研究的对象,但由于涉及无法定论的社会热点话题,往往会被期刊所排斥。

  • 索引序列
  • 高中物理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 物理力学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 高质量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 生物钟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 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