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83

马铃薯菇凉
首页 > 期刊论文 > 科技期刊是循证医学的基础吗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眉要加油

已采纳

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港台地区也译为证据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循证医学创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在2000年新版"怎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中,再次定义循证医学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目的

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包括发病与危险因素→认识与预防疾病;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疾病的正确合理治疗→应用有疗效的措施;疾病预后的判断→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合理用药和促进卫生管理及决策科学化。

核心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 临床证据主要来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系统性评价(systematic review)或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249 评论

niuzhirong

1、出版社不同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部出版的图书。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涵盖范围不同

中文核心期刊:包括各个学科领域。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受科技部委托,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遴选指标体系建设

1、定量指标: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

2、定性指标:一是编辑队伍考核。对编辑人员从数量到质量进行严格审核,这是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的基础。执行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必须具备该专业期刊高级职称或相当于该职称的学术水平,并在本专业有持续的在研项,使其学术水平有不断的提高。

期刊编辑部要有良性的经济循环和较高的社会效益考核;期刊在评定期内的获奖情况,以及期刊中论文获奖情况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60 评论

小小乖肉球

循证医学(英语:Evidence-basedmedicine,缩写为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港台地区也译为证据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245 评论

蔡一诺1989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它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循证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医学专业知识,它只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由Cochrane协作网创建的Cochrane Library已成为获取循证医学资源的重要数据库,其高质量的系统综述被誉为提供科学证据的最佳来源。由于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和生物医学信息学的飞速发展,许多著名的生物医学数据库,如:MEDLINE、EMBASE、BIOSIS、SC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纷纷由光盘转向网络,使广大医学专业人员可在网上进行全面、无偏倚的文献检索,进而获取有关某一临床具体问题的摘要,但是文摘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循证医学系统综述的信息需求。目前网络期刊的大量涌现,已促使信息服务机构和出版商开始提供从关键词查询-文摘-原文的一体化服务,为医学专业人员在网上直接获取原文提供了机会,其中不乏有提供循证医学资源的著名全文库数据库OVID、中国最大的全文库中国期刊网等。此外,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其网站也日趋完善,几乎囊括了循证医学的各个方面:系统综述数据库、临床实践指南数据库、循证医学期刊、Meta-分析软件、循证医学教学资源和导航等,其中许多资源可免费获取,一些已成为临床医生查阅循证医学资源的重要网站。

242 评论

夏日风清凉

一、什么叫循证医学,它和临床睡眠医学的关系 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 Medicine)是国际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学说。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新近最佳临床科学研究证据(current best evidence)的基础之上。简言之,即是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目的是保证临床医疗决策的科学化。循证医学强调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和根据所收集质量较高的 RCT研究作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s),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践循证医学须寻找最佳临床证据。常用最佳临床证据的来源有:(1)APC杂志俱乐部(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 Club,ACPSC)及循证医学杂志:对结论真实而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文章,以结构式摘要的形式二次出版,并附有专家评述,通常符合标准的文献仅占据2%;(2)系统综述:系统、全面收集杂志上发表RCT文章,经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评价,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应用荟萃(Meta)分析方法进行定量综合,从而提高结论把握度和正确性,对临床具有导向作用。Cochrance协作网的建立,Cochrance图书馆为系统综述做了大量工作。循证医学的发展反映了临床医学已从经验医学走向循证医学的新阶段,将会大大提高临床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水平。当然循证医学的发展并不排斥临床经验的重要性。因此循证医学对临床睡眠医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临床睡眠医学临床的研究应当提供更多高质量的RCT文章,为实践循证医学打下基础。睡眠病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应建立在循证医学原则上。总之,循证医学的发展为我们睡眠科医师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式。二、应用证据指导睡眠疾病的诊治睡眠病的诊断特别需要依靠各种诊断试验,对各种诊断试验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评价其确实性和实用性,将会提供许多有益的证据,从而提高睡眠病的诊断水平,同时也是制订各种诊断标准的依据。既往对新的诊断试验的研究有二个最主要的缺点:(1)没有和金标准进行独立的盲法比较,因此缺乏对诊断试验确实性的了解;(2)一项新的诊断试验往往在健康人和典型患者中进行测定,来决定其鉴别诊断的价值,这实际上并没有告诉读者关于这一诊断试验真正临床使用价值。一项诊断试验只有在达到能鉴别容易混淆疾病或状态时才能被认为真正是有用的。为了探索简便、临床易于推广应用的睡眠呼吸障碍疾患的诊治手段,黄席珍等(华结核和呼吸病杂志1998年8月第21卷第8期)对11例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同步进行经典的多导睡眠图监测和自动持续正压系统监测,将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对23例已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使用自动持续正压系统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各监测指标比较最高及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AHI)指数等监测结果,各参数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评价,自动持续正压系统诊断OSAS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100%。此外,平均和最高压力与95%可信压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认为自动持续正压系统使用简便,并减轻了技术员监测时的劳动强度;在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时间采用95%可信限所需的压力。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往往使特异性降低,对于一项诊断实验,可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各参数的诊断价值,但是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AHI指标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其诊断价值都是最高的,并且不需要设立两种标准。实验设计科学和正确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可认为是可靠的,为了评价CPAP治疗的疗效,Lajander等[Chest 1996 Jul;110(1):114-9]应用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nCPAP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对OSAS的疗效,并随访一年,得出结论认为nCPAP治疗效果较手术治疗疗效明显高。nCPAP治疗的最大问题是患者的依从性。因此,此后的研究针对如何改善患者应用CPAP治疗的依从性、适应症等方面进行了较充分研究,包括教育措施等。使cPAP治疗成为OSAS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从以上的工作可以看出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诊断试验的评价,即和金标准进行独立的盲法比较,可以获得有关论断试验的最佳证据,应用这些结果来指导临床诊断能大大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正确性。三、临床实践指南的产生 治疗建议的形成可来自系统综述、决策分析或实践指南。现将实践指南作一介绍。以循征医学为基础的实践指南(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医疗质量,给予最佳治疗和合理治疗;(2)减少不同医疗机构和个同医师间医疗水平的差异;门)减少医疗费用;(4)有助于继续教育;(5)作为医疗质量检查的依据;(6)作为医疗保险的凭证。一项好的临床实践指南应具有确实性(Validity)、可靠性(Reliability)、可重复性(Reproducibility)、临床实用性(Clinical applicability)、临床灵活适应性和明目标性(Clinical flexibility,clarity)、系多学科参与制作(Multidisciplinasy process)、文件式(Documentation)、应复习过所有的证据。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作过程:(1)成立工作组,参加者包括临床专家、有关份床科研工作人员、基础研究者、统计学家、临床经济学家及医学决策专家等;(2)资料收集及文献复习(Medline,其它databases,原著,药厂提供,自接和作者联系);(3)按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文献评价。临床证据的分类和分级(表l,2);(4)工作组集体讨论,取得一致意见,最后形成指南草案;(5)报请学会批准(药厂要回避)。()每年依据新文献进行修改。表1 证据分类类别 证据来源Ⅰ 从多个设计良好的RCT通过荟萃分析获得;或来自把握度高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Ⅱ 至少有一项设计良好的RCT;或来自把握度较低的随机对照实验Ⅲ 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前后对照、队列研究或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半实验性)Ⅳ 来自设计良好的非实验性研究,如对比性和相关性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分析Ⅴ 来自病例报道和临床实例表2.证据分级分级 证据来源A Ⅰ类证据或多个Ⅱ、Ⅲ、Ⅳ类证据且结果均一致B 来自Ⅱ、Ⅲ、Ⅳ类证据且结果基本一致C 来自Ⅱ、Ⅲ、Ⅳ类证据但结果不一致D 缺乏证据或证据甚少 应用这一方法,我们可对临床睡眠医学中常遇见的诊治问题,如失眠的治疗等制作治疗指南,如药物治疗选择指南,剂量增减指南等。所有这些均相当详细和具体,并且指南中的每一条均应有证据的分类和分级,如安定治疗时的药物依赖性发生率“10%”,证据:老年人I类,A级,儿童,I类,C级等。 由于睡眠医学为临床实践很强的学科,循证医学与临床睡眠医学关系非常密切。循证医学可理解为一种学说、一种观点,但贯彻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又非常具体。贯彻循证医学原则在我国临床医学界还刚刚开始,任务还非常艰巨.要很好实践循征医学,须有大量的“最佳证据”,这就是对临床睡眠医学研究者提出的要求。目前睡眠医学情况尚不尽人意,质量较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章还较少,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诊断试验评价还不普遍,还需要广大临床睡眠工作者经过艰苦的努力,以为循证医学的实践铺平道路。

332 评论

小牛丫头

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之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别列出的核心期刊表和统计源期刊表是国内作者发表论文应用最广的选刊标准,它们都是经过一定的选刊原则筛选出的高质量的期刊目录,也是科研院所进行学术成果评价时最常利用的参考工具。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本文以2004年版《报告》与《总览》为依据,以其中的生物医学类期刊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1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照其登载相关论文数量的减序排列时,可以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区,位于核心区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广义的统计源期刊是指被各类检索系统、数据库等收录而作为其文献统计来源的期刊。《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成果,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统计与定量评价,同时结合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的定性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成果。《总览》所确定的核心期刊表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报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1576种(2004年版)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下文所说统计源期刊即指此目录。2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相同点2.1 理论依据相同 两者都以加菲尔德引文分布规律与布拉德福分布规律为理论依据,因此可以认为都是经过严格的文献计量学标准而获得的核心期刊。2.2 均采用多指标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2004年版《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由7 个评价指标组成。2004《统计源期刊》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期刊引用计量指标与来源期刊计量指标两部分共15项指标。2.3 两者研究成果均不能作为金标准使用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都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由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的局限性、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以及统计方法的不全面性,都会使评价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其研究结果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密,因此两者只能起参考工具作用,不能作为检验期刊质量的"金标准",过分夸大其作用只会带来负面影响。3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区别3.1 编辑出版单位不同 《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而成,属于民间性质;而《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息研究所完成,具有一定官方性质。3.2 学科分类原则不同 两者都采用分学科统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方法。学科划分对期刊评价结果影响很大,学科划分过大,小学科学术性强的期刊会被淹没;划分过细,小学科的一般性期刊就会进入核心区。《总览》基本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划分学科,同时考虑学科期刊的数量、期刊性质等多种因素,共设学科类目74个。《统计源期刊》则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的学科分类原则,同时考虑综合性期刊情况及各学科期刊数量与学科性质差异,增设了综合类和理工大学、工业综合类、管理学类,对农业学科及医药卫生类学科作了进一步细分,共设55个学科类目。3.3 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 《总览》以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统计文献量总计达943万篇,涉及期刊1.2万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定性评价,取各学科专业期刊数量的15%和进入统计的期刊数量的2%,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学科(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技术等),但未收录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统计源期刊》来源期刊的选择综合参考了国外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的情况及国内已有文献计量分析成果、国内大型检索工具、各学会学报及其重要期刊等各种期刊表,并征询了专家意见,每年根据期刊文献的被引用情况等因素对来源期刊表进行一定的调整。期刊入选原则是:①期刊文献的同行评审;②期刊文献计量指标;③期刊的社会和学科影响;④期刊文献是否反映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⑤照顾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⑥适当的地区性考虑;⑦在国际和国内的显示度。《统计源期刊》仅包括国内出版的科技类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但不包含社会学科期刊。3.4 评价指标体系不同 《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选择了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专家定性评审力度大,共选聘1871位评审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的评审。而《统计源期刊》定性评价力度相对小,虽然经过一定的同行评审,但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研究结果的客观性。2004年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两部分共15项指标:①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子、引用期刊数、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主要显示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②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通过来源文献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该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3.5 收录期刊数量 《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798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总数1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两者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之比较,见表1,属于《总览》核心期刊而非统计源期刊者,见表2。 表1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比较 学科类目名称 《统计源期刊》(略)3.6 出版周期不同 《总览》每4年出一新版,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大约滞后2.5年,反映期刊变化不够及时。《统计源期刊》每年更新,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3.7 对综合性学科与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评价效果不同 由于《总览》是分学科评价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学科期刊会因为刊载的论文学科分散而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表。2000年版开始通过增加综合性学科类目,将综合性期刊分散在各学科的数据汇总一起进行评价,产生综合性核心期刊表,较好解决了综合性期刊问题。但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优秀期刊进不了核心区的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统计源期刊》选择入选期刊时给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一定考虑,并适当、《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能入选统计源期刊。4 注意合理使用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术期刊评价比较客观公正,从而成为国内目前比较公认的期刊评价工具。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只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没有完全绝对的量化指标,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参考工具,可以作为读者投稿的参考工具,但如果作为衡量论文水平的绝对标准来用,就可能发生谬误。从个体角度看,发表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高,而发表在非核心期刊、非统计源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低,应该根据评价项目具体情况请学科专家来评价论文本身学术价值。因此,使用两种期刊表时应避免因片面夸大其作用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之比较(2)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 11:223.3 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 《总览》以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统计文献量总计达943万篇,涉及期刊1.2万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定性评价,取各学科专业期刊数量的15%和进入统计的期刊数量的2%,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学科(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技术等),但未收录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统计源期刊》来源期刊的选择综合参考了国外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的情况及国内已有文献计量分析成果、国内大型检索工具、各学会学报及其重要期刊等各种期刊表,并征询了专家意见,每年根据期刊文献的被引用情况等因素对来源期刊表进行一定的调整。期刊入选原则是:①期刊文献的同行评审;②期刊文献计量指标;③期刊的社会和学科影响;④期刊文献是否反映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⑤照顾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⑥适当的地区性考虑;⑦在国际和国内的显示度。《统计源期刊》仅包括国内出版的科技类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但不包含社会学科期刊。3.4 评价指标体系不同 《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选择了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专家定性评审力度大,共选聘1871位评审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的评审。而《统计源期刊》定性评价力度相对小,虽然经过一定的同行评审,但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研究结果的客观性。2004年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两部分共15项指标:①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子、引用期刊数、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主要显示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②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通过来源文献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该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3.5 收录期刊数量 《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798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总数1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两者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之比较,见表1,属于《总览》核心期刊而非统计源期刊者,见表2。 表1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比较 学科类目名称 《统计源期刊》(略)3.6 出版周期不同 《总览》每4年出一新版,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大约滞后2.5年,反映期刊变化不够及时。《统计源期刊》每年更新,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3.7 对综合性学科与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评价效果不同 由于《总览》是分学科评价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学科期刊会因为刊载的论文学科分散而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表。2000年版开始通过增加综合性学科类目,将综合性期刊分散在各学科的数据汇总一起进行评价,产生综合性核心期刊表,较好解决了综合性期刊问题。但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优秀期刊进不了核心区的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统计源期刊》选择入选期刊时给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一定考虑,并适当照顾期刊的地区性。因此诸如《中华男科学》、《颈腰痛杂志》、《循证医学》、《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能入选统计源期刊。4 注意合理使用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术期刊评价比较客观公正,从而成为国内目前比较公认的期刊评价工具。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只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没有完全绝对的量化指标,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参考工具,可以作为读者投稿的参考工具,但如果作为衡量论文水平的绝对标准来用,就可能发生谬误。从个体角度看,发表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高,而发表在非核心期刊、非统计源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低,应该根据评价项目具体情况请学科专家来评价论文本身学术价值。因此,使用两种期刊表时应避免因片面夸大其作用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262 评论

lincolnsuper

阅读?具体是要做什么吗,你可以跟我们了解下

113 评论

相关问答

  • 循证医学发文章

    根据多年的SCI论文写作经验和审稿经验,很多人不能发表出SCI论文的原因,要么最起码的英文写作不行,要么逻辑不清晰导致写作混乱写出的东西别人看不懂,要么工作没有

    dp73242962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科技期刊是循证医学的基础吗

    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港台地区也译为证据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

    马铃薯菇凉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循证医学类期刊有哪些

    1. 中华医学杂志2.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3. 中国药学杂志4.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5. 中国肿瘤防治杂志6. 中国老年学杂志7.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8. 中国妇幼保

    嗯哼,嗯哼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循证医学方面的论文

    中药学是我国医学的一块瑰宝,中药学专业是中医药院校主要学科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大专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一:《中药学研究

    爱美食的飘飘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循证医学是核心期刊吗

    G549 癌变·畸变·突变 G481 癌症进展 A00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K027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

    榴莲恋上冰激凌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