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论文心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论文心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

论文心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一般在研究心理学问题是采取的各种途径和一系列手段都可以称之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常见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临床个案法等。 扩展资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目前比较常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自然观察法、实验法、临床个案法、测验法和调查法。自然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临床个案法是通过个案研究来获取信息的方法。测验法是通过一些精密的仪器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自然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等。

1、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

2、实验法

指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3、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4、测验法

即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测验有:能力测验、品格测验、智力测验、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在管理心理学中的研究中,心理测验常常被作为人员考核、员工选拔、人事安置的一种工具。

5、临床法

用实验方法去研究抑郁精神错乱等精神障碍问题是很困难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实上,很多心理学实验在道德上令人难以接受,或者是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个案研究来获取信息或许是最好的方法。

扩展资料

1、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2、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3、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4、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以上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测试法、调查法、个案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级别量表法;记叙性描述。

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观察法的定义:

定义1: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

定义2: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定义3:这是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语言、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定义4: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为了弄清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控制一定的条件和创设相关情景而进行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又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优点是可重复检验、实验中的各个指标都准确数量化,得出的结论科学可靠。缺点是被试的主观能动性可能会影响实验的客观性。

常用的实验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事前事后对比实验:

这是最简便的一种实验调查形式。采用这一方法是在同一个市场内,实验期前举蜜祖纸在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测量,收集必要的数据;然后进行现场实验,经过一定的实验时间以后,再测量收集试验过程中(或事后)的资料数据。从而进行事前事后对比,通过对比观察,了解实验变数的效果。

控制组同实验组对比实验:

控制组,是指非实验单位(企业、市场),它是与实验组作对照比较的,又称对照组;实验组,系指实验单位(企业、市场榆戒试)。

控影记凳制组同实验组对比实验,就是以实验单位的实验结果同非实验单位的情况进行比较而获取市场信息的一种实验调查方法。采用这种实验调查方法的优点在于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现场销售对比,不需要按时间顺序分为事前事后,这样可以排除由于实验时间不同而可能出现的外来变数影响。

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体重鸦对比实验:

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是指控制组事前事后实验结果同实验组事前事后实验结果之间进行对比的一种实验调查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单纯的在同一个市场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也不同于在同一时间的控制组同实验组的单纯的事后对比实验。

这一实验方法,是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在不同的企业、单位之间,选取控制组和实验组,并且对实验结果分别进行事前测量和事后测量,再进行事前事后对比。这一方法实验的变数多,有利于消除实验期间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实验变数的准确性。

3、测试法。

测试法是以信度和效度为指标,利用科学的测验量表或仪器来测试被试心理品质的一种研究方法。优点是实验迅速、科学且公平,缺点是结果可能会被滥用和曲解。

4、调查法。

调查法是利用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途径,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优点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与分析。缺点是被试的回答可能不客观。

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测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其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同时调查很多对象,获取大量资料,并能对资料进行量化处理,经济省时。其主要缺点是被测试者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对问题作出虚假或错误的回答。

5、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某个体或群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进行调查的方法。优点是调查深入、具体,缺点为耗费时间较长。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1:观察法

2:心理测验法

3:实验法

4:个案法

心理学的起源: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研究方法的特点: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观察者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受到观察者所带来的“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被观察者现实的真实状况。

心理测验法: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测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调查需要大量实验对象,实验对象需要无特殊性,普遍性等。例如一些街头调查问卷。

实验法:

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例如一些动物实验。

个案法:

比较特别,针对某一个人进行深入的记录与调查,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同时并不有大众性,方法比较古老。

心理学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实践性、系统性、伦理性。

研究方法

1、活动产品分析法。对被试完成的产品进行心理学分析,来了解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特点的方法。活动产品的心理分析是观察的一种变式。

2、问卷法。一种通过书面回答问题来了解心理活动的方法。在研究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性格特点等问题中被广泛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大量被试中同时进行,以便广泛搜集材料。

3、测验法。不同于上述研究方法,它是用来考查被试完成某种活动的准备水平和某些心理品质的方法。通过测验可以揭示被试是否具有某些能力和技能,查明对某种工作的准备程度。

扩展资料

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到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方面 的论文在 轻风论文网 很多的哦,之前我就找上面的老师帮忙指导的。相对于网上很多个人和小机构要好很多,我之前找的 轻风论文 王老师 咨询的,非常专业的说这里还有些资 料,你看看心理学公众形象与专家形象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学的公众 形象关注很多。自1892年组织召开第一届美国心理学会(APA)开始,他们便有意识地了 解心理学的公众形象。美国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学公 众形象作了大量研究,他们发现:最初,学术领域之外很少有人对心理学有所了解,公众将心 理学与神视(千里眼)、读心术和招魂术等同起来。他们所做的心理学公众形象 调查也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对心理学的认识也有所增长。但总体而 言,公众并不了解心理学家所 从事的活动以及大部分心理学家期望发生的潜在影响。调查表明,公众没有提及心理学的大部分研究 领域。公众观点仅反映 了心理学所涉及领域的很小的一部分。公众对 心理学的整体态度是积极的;公众对心理学的了解有较大差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公众对心理学的本质的了解 和理解是有欠缺的。而且他们普遍认 为,目前心理学的形象远远不能被大众所接受,作为一门科学和职业的心理学一直遭受形象的影 响。 我国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历了几十 年的历程,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心理学在我国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人们都看到了心理学的功用与价 值。在我国,公众对 心理学到底有着怎样的认识?他们对心理学的态度和评价是怎样的?心理学在我国是否也存在着如同美国心理学家研究所发现的心理学公众形象问题?以及我国心理学专家对心理学有着怎样的看法和态度?这是心理学工作者必须研 究和直面的元理论问题。 我们国家目前还未有对心理学形象的专门和系统的研究。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旨在了解我国心理学的公众形 象和专家形象,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发展。 1在我国,公众对心理学有着什么样的认识和态度。 2我国 心理学专家对心理学的理解和评价是怎样的。 本研究包括两个调查,分别 考察上述两个问题。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我 国心理学的公众形象和专家形象有如下的特点: (1)心理学的公众形象 ①公众不了解心理 学。主要表现为: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把握不清;将心理学等同于心理咨询学、 心理治疗学等不懂的你上轻风 论文网自己看吧

有关于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有关于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式。而论文的研究方法则是为了论文的写作去进行调查、实验等的一种研究方式,下面分享有关于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获得大量数据,进而对调查中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典型例子

调查法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问卷调查法。它是通过书面提问收集信息的一种方法,即调查人员编制调查项目表,分发或邮寄给相关人员,询问答案,然后收集、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典型例子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就是通过观察法提炼总结出来的;儿童心理学创始人——普莱尔,也是在一次次地使用观察法后,提出了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的诸多理论。

(3)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经过精心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从而发现变量间因果关系以验证预定假设的研究方法。核心在于对所要研究的对象在条件方面加以适当的控制,排除自然状态下无关因素的干扰。

典型例子

采取实验法的一个典例是罗森塔尔效应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发现人们对他人行为的期望通常可以导致他人向期望方向改变。

1、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是对事物或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常见的定量分析法包括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数学模型法等等。

典型例子

企业管理中时常采用定量分析法,比如企业信用结果的得出,就是采用定量分析法,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数据来源,按照某种数理方式进行加工整理的结果。

2、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揭示事物运行的内在规律,包括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

典型例子

德尔菲法是最典型的定性分析法,该方法按照规定的程序,背靠背地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结论,是一种主观预测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 1、参与观察者: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 2、非参与观察者: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 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人在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利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 二、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三项变量: 1、自变量: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 2、因变量:实验者预定要观察、记录的变量,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三、调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其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趋向。 调查法又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四、测验法metric method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来确定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 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应用范围很广。 上述四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独自的优点,但同时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不能仅凭某一种方法,应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选用多种方法,使之互相补充。

教育心理学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提供一个开题报告范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你开题报告写作能有帮助。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2、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确定观察对象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我们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见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他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表格的内容;如发现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规定统一性标准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逐段提出观察提纲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统计。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究课题。调查法 :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在实际的抽样操作中,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如下步骤: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4.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5.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7.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8.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9.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10.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11.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12.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取到的部分;样本是随便选取的;样本由自愿被调查的人员组成;等等。但对这样得到的样本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结论也要慎重,应充分利用其它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在教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经验和抽样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获取好样本的关键。测验法: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从而考虑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评估、诊断和预测。(举例,如XXX老师所做的“学生自学能力测验(试验)”,就是为了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所谓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验法是教育和心理学测量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测验的控制,在不同时间对于同一个被试,或同一时间对于不同的被试,其意义都应该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观性则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如周文琴老师在做这一测试前邀请我去在他们的家长会上的讲话,目的就在于排除和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排除测验的随意性和不真实性,实现评测标准的同一性)。推论的客观性指对同一结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论应该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的所做解释应该相同。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另一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几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具体说说操作方法:(一)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教学或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三)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四)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五)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六)总结评价:首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 分利用录象、录音等现代化手段。总结评价实际上是对行动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经验总结法: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要注意经验的 先 进 性(观念必须更新)二、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三、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四、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文献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这是清华开题报告写作的讲座,看完后有用请赞,收集整理有手打不容易,谢谢!)

《教育心理学》是一本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权威著作。目前已经出版到第12版,并被全球多所高校选用为教材。本书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有关儿童发展、认知科学、学习、动机、教学和评估等各方面研究中所蕴含的教育启示和应用。你从本书中可以了解到,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获取的信息和理念运用于解决日常的教学问题。关于作者安妮塔·伍尔福克,国际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任教于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曾担任美国心理学协会(APA)教育心理学分会主席,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教学与教师教育分会副主席。安妮塔的研究主要关注动机和认知,尤其是学生和教师的效能感以及教师对教育的信念。学什么?如何培养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孩子中国有句老话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材。然而,在一味追求成绩的同时,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被忽略掉了。近来一些高材生违法犯罪的新闻屡见不鲜,不仅让人反省: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究竟该怎样养育孩子?《教育心理学》是一部教育心理学经典。这样一本将近500页的专业老书,豆瓣评分高达。书中包含大量的案例、课堂片段、个案研究和实践指南,还归纳了很多有经验的教师自己总结的教学法宝,这些都更有助于解决日常的教学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巨大的实用价值。你还会发现·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好处;· 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在这一节里,我们主要讲述以下几个问题:了解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当今的教育心理学是什么样的,教育心理学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些人认为,教育心理学只不过是将心理学中的知识简单地运用到课堂实践中;还有人认为,教育心理学就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课堂学习和学校生活。其实,教育心理学的内涵要远比这两种理解宽泛得多,它并不是通常理解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简单机械稼接。教育心理学存在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400多年的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已经开始讨论关于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习的本质和学习中的情感作用等主题,而这些主题到现在仍然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我国同样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春秋时期,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在《孟子·尽心上》中,就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说法,《说文解字》解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明确了教育中教者示范,学者仿效的互动关系,以及教育的目的就是导人向善。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端一般认为是在1890年。当时,有“美国心理学之父”之称的威廉·詹姆斯在哈佛大学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并开展了名为“与教师们谈心理学”的一系列讲座,这些讲座最初是为美国教师的暑期培训课程而开设的,讲座的文稿在1899年集结发表,成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最初文本。后来,威廉·詹姆斯的学生斯坦利·霍尔创建了美国心理学会,他的博士论文研究了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在研究过程中,众多教师帮助他搜集了大量数据,霍尔鼓励教师们继续深入观察学生的发展,为教育心理学的进一步系统化打下了基础。威廉·詹姆斯的另一个学生爱德华·李·桑代克,在老师和霍尔的影响下继续对教育心理学深入研究,于1903年撰写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并在1910年创办了《教育心理学杂志》,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之后,教育心理学的关注领域开始逐步扩展和深化。在1940—1950年代,教育心理学开始关注个体差异性、评估方式和学习行为;在1960—1970年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转向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关注的是学生怎样进行概念学习和记忆。近年来,教育心理学家开始探索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以上,就是现代教育心理学大致的发展脉络。那么,当今的教育心理学是什么样的,又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呢?前面我们讲了,现代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和研究技术。教育心理学家们研究的重点是学习和教学,目的是改善教育实践。为了更好地理解学习和教学,教育心理学家们致力于探索教育提供者、教学内容、受教育者、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学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社会与文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评估与测验等等各种主题。为了更加科学和系统地理解学习过程和促进学习结果,教育心理学家设计并进行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目前,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描述性研究。顾名思义,这个方法就是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描述。这种方法不能用于精确预测,也不能用于解释因果关系。描述性研究法还可分为三类:观察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调研法。简单来说,描述性研究就是根据已有案例进行推导,从大量的案例中总结出一些共性的问题和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在现实中最常的就是各种统计分析,比如人口普查报告、GDP数据报告、福布斯排行榜等等。第二种是实验研究。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设计一个模式,来做实验。比如,桑代克设计的著名的“猫开笼实验”,也叫“桑代克的饿猫”实验。将饿猫关入笼中,笼外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的鱼,但要想打开笼门,饿猫必须连续完成三个分离的动作。首先要提起门闩,然后是按压一块带有铰链的台板,最后是把横于门口的板条拨至垂直的位置。实验中,猫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时,拼命挣扎,或咬或抓,试图逃出迷箱吃到那条鱼。终于,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并完成后续的动作,吃到了食物。在多次的努力和尝试中,饿猫可能无意中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果让自己吃到了鱼,在重复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入迷笼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门,吃到鱼。桑代克把“猫开笼实验”中,猫在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教育心理学的第三种研究方法是微观发生研究。所谓微观发生的意思是,行为要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也就是说,被观察的行为需要被反复检验。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需要花费很多年时间,但它的准确度和可参考性通常也是最高的。比如,1966年,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博士设计的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对60名受试儿童进行了跟踪研究,最后得出了“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决定了人的成败”这样的结论,虽然现在又有心理学家跑出来说,米歇尔博士的“棉花糖实验”的结论不太可靠,原生家庭的影响才是决定孩子成败的关键,但无论结论是什么,任何人要想推翻米歇尔博士的结论,恐怕他仍然要用到同样的微观发生研究法去证明自己是对的。了解了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三种方法。接下来我们再谈谈为什么要学点教育心理学?作者安妮塔·伍德沃克认为,为了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每个人都应该学点教育心理学。教育是一门大学问,一个人的成长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行为层面的投入、认知和动机层面的投入、情感层面的投入、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行为策略等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栋梁之才,但要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谈何容易?这需要对孩子的成长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至少要先跳出那些错误“常识”的陷阱。比如,现在到处泛滥的“公众号科学家”拍脑门想出来的所谓“科学知识”:有人说,我们人类只开发了10%的大脑,爱因斯坦聪明是因为他的大脑开发了15%,这完全是胡扯,事实上,普通人的大脑和爱因斯坦的大脑都是100%完全开发的,大脑里面神经元的工作的机理也是完全一样的。还有人说,听莫扎特的音乐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事实上,这种说法最初是一个音乐学校为自己打的广告,听音乐不会让人变得更聪明,但是学好一门乐器的确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还有人说,有些人是“右脑人”,而有些人则是“左脑人”;玩数独能防止大脑退化;酒精饮料会杀死脑细胞……等等,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非常能迷惑人,科学实验证明,我们从事的活动都需要大脑两半球的协同合作;游戏玩多了只会让你更沉迷于游戏,锻炼身体才是延缓衰老的最好方法;酒精也不会直接杀死脑细胞,但它会损害神经末梢的树突,从而导致大脑中信息传递的过程出现问题。如果不读这本书,你可能都不知道这些知识是错的。所以,学习教育心理学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摒弃那些错误知识,教给我们真正科学的教育法则,谁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耳聪目明、身心健康呢?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接下来我们来讲讲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成长有什么样的规律。重点介绍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让·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一个天才,他从小就对生物学非常有兴趣,他正式发表第一篇论文时只有10岁,写的是关于白化症麻雀的观察。后来他又对软体动物产生了兴趣,如牡蛎、蛤蜊、章鱼、蜗牛、乌贼等,这期间他发表了很多关于这些小动物的论文。日内瓦历史博物馆曾邀请他担任负责软体动物收藏的馆长,但他婉拒了博物馆,理由是他希望完成高中学业。1915年,19岁的皮亚杰获生物学学士学位。随后,他继续攻读生物学博士,并同时攻读哲学博士学位,他认为生物学和哲学的融合是通向认识论的捷径,1918年,21岁的皮亚杰获得了生物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毕业后的皮亚杰参与了阿尔弗雷德·比萘实验室有关儿童智力测验的研发工作,在测验中,“儿童为什么会给出错误答案”这一问题深深吸引了皮亚杰,促使他开始研究答案背后的思维过程,而这也成了他后来主要的研究方向。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皮亚杰以大量的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创立了“发生认识论”体系,并架构出一个模型,用以描述人类是如何通过收集和整理信息来理解外部世界的。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模型将儿童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这四个阶段的特征。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时期孩子的特征是:通过反射、感觉和动作等与环境的互动来学习,开始出现模仿和记忆,逐步向符号思维过渡。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还不需要教育,主要是保证孩子的营养和健康。2.前运算阶段:2-7岁左右。这时期孩子的特征是:语言能力和符号思维能力逐步发展;难以对未来和过去进行思考,思维是当下的;能够进行单向的逻辑思维;难以理解别人的观点。教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尽可能使用具体的实物道具,比如:用糖果、小石块教孩子做加减法;带孩子到动物园、公园、剧场、音乐厅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鼓励孩子把看到的内容讲出来。让儿童进行大量的基本技能练习,为将来学习复杂技能打基础。比如拿着纸片,让孩子学习组词。等等。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左右。这时期孩子的特征是:能用逻辑的方式解决具体的问题;能理解各种定律,能分类和排序;能进行逆向思维;能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教育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还是要用具体的道具,难度可以适当加大。比如,教孩子做简单的实验,制作蜡烛,烤面包之类的。教孩子学会使用时间轴,三维空间模型,用图表说明问题。让孩子将故事分成几个部分:作者、故事、人物、情节、主题、地点和时间。学会对复杂的物体和观念进行分组或归类。4.形式运算阶段:是从青少年时期一直到成人。这时期孩子的特征是:能用假设和演绎的方式思考问题,思维更具科学性;能用逻辑的方式解决抽象的问题;能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个人问题以及公平公正。教育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提供机会,让孩子探索一些假设性问题。比如,让孩子谈谈对环境、经济、社会问题的见解,然后大家一块儿讨论。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和科学推理的机会。应该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已经相当完备了,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他没有解释为何幼儿能在他们擅长的领域进行“超前思维”,比如我们以前介绍过的天才数学家冯·诺伊曼,他在小学时就熟练掌握了微积分这类很多大学生都搞不定的艰深知识。但总体来说,皮亚杰的这套模型对于绝大多数智商正常的普通人还是很有指导价值的。三、如何进行差异化教学我们最后这一部分,讲述的是如何进行差异化教学。为什么要差异化教学呢?我们来讲一个案例大家就明白了。鲁迅先生讲过一件他小时候经历的事:有一年,村里搞迎神赛会,鲁迅跟小伙伴们约好,一块儿去看。就在这时,鲁迅的父亲走了出来,强迫他背诵《鉴略》,背不出来就不让去。鲁迅吓得心惊胆战,但最后还是成功把这段书背下来了,虽然大家都很高兴,鲁迅也能去看赛神会了,但他已经没什么兴趣了。在鲁迅眼里,他的父亲是一个严厉、刻板的人,但在鲁迅的两个弟弟周作人和周建人眼里,他们的父亲却是一个很开明、很和蔼的人。同样一个父亲,之所以在三兄弟的眼里有这么大的不同,是因为周家这哥仨的性格、脾气、秉性不一样,鲁迅更敏感、更细腻,所以他能感受到父亲更强的压力,对待这样的孩子,不妨温柔一点,细心一点。相反,对于一些“神经大条”的孩子,就需要一定的压力和严肃的态度,不然的话,他可能对你的要求根本就不会往心里去。另外,现在的教育环境和学生们获得资信的方式与以往也有很大区别。使用手机或Pad移动上网,有问题查百度或谷歌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很多学校都有电子教室,学生作业也可以使用便携式电脑来完成和提交,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对自我的认知和对成功的理解更加多元。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就是,老师不再是传统教育中唯一且绝对的权威,学生也更加追求个性的解放。大家可以看到,如今的课堂是非常多元化的。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语言、社会经济地位、文化、种族和民族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他们优势不同、能力不同,完成学习任务时面临的挑战也不同。很多教育专家认为“一个班级应该包含有不同需要、不同成绩水平、不同学习兴趣和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而有效的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差异,而不是忽略它们”。差异化教学就是一种超越对上述学习者差异性的适应,而将多样性看作有效建构知识优势的一种取向。差异化教学的基本思想是:教师们不仅需要考虑到他们所教学科的不同,也需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差异化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的进度不同,他们所选择的学习内容也不同,同时,对于他们学习成果的评价指标也不同。谈到差异化教学,就不得不提孔子,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可以说是差异化教学的典范。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的教育分为四科,每一科都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比如,德行方面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方面有:宰我、子贡;政事方面有:冉有、季路;文学方面有:子游、子夏。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孔子能做到因材施教。比如有一次,子路和冉有向孔子问了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给予二人的回答却截然相反,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但他对冉有却说:听到了很好的主张,当然要马上去做啊。其他弟子很纳闷,为什么同样的问题,答案却不一样呢?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意思是说,冉有这个人做事很谨慎,这样的人就该多鼓励;子路就不一样了,他这个人做事好冲动,所以才让他遇事多想想,多问问,做到深思熟虑再行动。孔子就是凭借这套方法,培养出来大批各具才能的好学生,他们后来都成了国家的栋梁。差异化教学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有寻求目的、挑战、归属、力量和贡献的倾向。自信的老师会将这些不同的学生需求看作机会而不是问题,并以邀请参与、积极投入、坚持不懈、持续反思等作为回应。同时,教师会为每个学生制定专门的、参与性的、高要求的、有重要意义的、支架式的课程和教学。当然,进行差异化教学对老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古代那些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的教育家都是不世出的高人。孔子就不提了,战国时期,鬼谷子培养的人才里,既有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也有孙膑、庞涓这样的军事家。隋朝大儒文中子也是一位高人,他为唐朝培养了大批人才,据说房玄龄、魏徵、李靖都是他的学生,这几个人的才能也是各不相同,房玄龄是谋略家,魏徵是纵横家,李靖则是军事家。培养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要求老师也必须具备相应的各类知识,这对于以前的老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在则不同了,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任何领域都有相应的高水平导师可以追随,实在不行,网上还有汇集名校名师的“慕课(MOOC)”,书店里还有海量的专业书籍供我们自学,应该说,我们是赶上了学习的最好时代。总结安妮塔·伍尔福克这本《教育心理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全书467页,知识密度非常大。像这样一本经典好书,是很难只用30分钟把所有精华都展现出来的,我们只能捡重点的、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来讲述一下,想要更加深入了解这本书,大家不妨找来原书精读一番。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用在学生身上也很合适,学霸的成长环境大都相似,学习不好的学生各有各的问题。比如,最近“国民才女”,《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武亦姝刷爆了朋友圈,这位以613分考上清华大学(上海高考总分是660分)的学霸就是个典型例子。了解武亦姝的中学老师说,武亦姝高一时候的书单是:沈复《浮生六记》、王国维《人间词话》、陆游《剑南诗稿》《放翁词》、晏几道《小山词》,此外还有《聊斋志异》、《红楼梦》、《庄子》等等,当别的同龄孩子还在追韩星,炫耀自己“王者荣耀”的等级段位时,武亦姝崇拜的三大“男神”却是陆游、苏轼和李白。所以,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不是没缘由的。这也算给天下的父母提了个醒,与其报各种培训班,不如营造一个“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读书氛围,种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教育心理学》金句:教学的目的是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能力。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天平倾斜的角度稍稍变小。

以下资料供你参考,希望有所帮助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在19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近代西方教育思潮倾向于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这是促进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前提条件。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科书》等书,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起到开拓作用。虽然当时尚未使用“教育心理学”这一名称,但实际上已把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赫尔巴特在教学理论中,把教学分为教育的教学和非教育的教学两种,前者指伦理、道德、意志、性格的培养,后者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智育活动,这两方面都必须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讨论教育和教学问题时,他特别重视“兴趣的引起”,并把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等六种。这些心理状态,可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定向,并引起心理快感,促进思想活泼和精神旺盛。对兴趣的研究成为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联结起来的一个重要联结点。赫尔巴特之前的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上对启发后来的教育理论家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上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影响。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另一重要条件,这导致实验教育学的出现。实验教育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产物。德国的莱和莫伊曼都把实验心理学的理论广泛地与教育和教学理论相结合。莱所著《实验教学论》一书,实际上是以教育心理学为内容的著作,为教育心理学成为心理学中的独立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测验学在教育心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触媒作用,它促使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为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教育学上常提到因材施教原则,是由于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如何适应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共同课题。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是实行班级教学制度所必须掌握的两种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和教学效果的工具。学校招生和入学后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对学生的个案研究,都要应用各种测验。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应该归功于桑代克。他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20年代前后,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学派的学说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教育学产生一定影响。格式塔学派介绍到中国以后,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顿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再局限于尝试错误、刺激与反应等联结主义,心理学所提出的教育心理学问题,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桑代克的学习三大定律之外的“顿悟”问题,也将格式塔学派的“整体的概念”,“转移的概念”、“精确律”、“完成原则”等等原理、原则应用到教育上来。行为主义理论则促使30年代的中国教育心理学界重视人的行为的研究,注意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使教育心理学重新重视意识的研究,特别是潜意识和下意识问题。教育心理学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心理卫生知识引进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都是受这一学派的影响。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鸾ダ┏洹=逃睦硌г诜⒄钩跗谄赜谘靶睦淼难芯亢脱奥傻奶致郏⑶掖蠖嗉杏谥怯矫娴奈侍狻K孀沤逃匀说娜娣⒄沟娜找嬷厥樱簿驮嚼丛街厥拥赖滦形⒌赖虑楦幸约吧竺狼楦械呐嘌?nbsp;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家曾对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对象提出具体建议。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对教育心理学研究进行规划的委员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应包括五个方面,即人类生长和发展,包括遗传与环境,一般生长和发展,社会与情绪的发展,动机的基本理论,智慧、性向与兴趣,以及个别差异等;学习,包括学习的本质,影响学习的因素,学习的动机,技能,推理与问题解决,态度,特殊科目的学习,以及训练的转移等;人格与适应,包括情绪,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卫生,特殊儿童,品格,以及社会活动;测量与评价,包括测量的基本原则,智力与性向的测量,学习的测量,适应的测量,以及测量结果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包括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统计技术,以及为教师所提供的研究方法。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观察的实施是在班级集体的活动中或在个别交谈中进行的,可以对外部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观察,也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或对学生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调查分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前者是对全班级或全学校进行调查,后者又分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比重抽样等多种。调查的方式可分为问卷法和晤谈法。问卷法是通过编制种种不同的测验,调查各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测量各种不同人的智商、性向和性格的方法比问卷法可更深入地了解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的心理特质的变化。各种测验的编制及各种量表的使用,应保证其效度和信度。对比研究一般是在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中进行。把实验对象分成各种条件(智力、学力、年龄、心理素质等)基本相同的两个组,一组叫实验组,另一组叫控制组,在实验组的学生面前提供新的刺激物,例如新教材,而控制组则保留经常使用的教材。经过一段教学时间,然后测量两组的学习成绩、学习速度、理解程度,比较两组的特点和优劣。对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其他种种教和学的问题,都可以作不同的设计,进行不同的实验。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验,这可以减除在实验室的实验中人为造成的不必要的压力,反映被试的正常心理状态,但对有关变量难以做到严格控制。当今,中国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育心理学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我要调查网,让调查更简单方便!

心理健康研究的方法有哪些论文

健康的大学生群体,无疑是建设和谐校园、健康校园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又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措施。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调查报告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调查报告全文如下:

[摘要]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三所学校的本科学生作为被试来研究近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着重在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学校四个维度进行探讨。通过本次研究帮助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现阶段的困惑,并积极应对。做一个心理积极健康的合格大学生。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应对措施

大学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现阶段的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遇事容易冲动,而且没有了老师家长的束缚,在应对各种状况时容易产生偏 *** 绪。[1]由此出现许多的问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许多的困扰。不禁让人们深思: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如何给大学生正确定位,他们又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家庭学校社会又是怎样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本研究致力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物件

本研究选取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三所学校的本科学生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717份,其中男生238,女生477,2人未报告性别。其中实际回收吉林大学197份,东北师范大学177份,吉林农业大学343份。

二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是为了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状而设计的。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通过九个维度对大学生的基本健康状况做一个调查。

三主要研究方法

①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71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②文献查阅法:通过书籍、网路查阅了相关文献。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 软体包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Scl-90总分方面,总分大于160占;最少有一项因子分大于等于3的占,其中每个因子分所占的比例如下: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

F检验显示,男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六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如表1所示:

*在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水平上显著相关,下同。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表2所示:

四在学校上,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的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

农大较吉大东师而言,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更加突出一些。如表3所示: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年级上的差异

低年级在躯体化、抑郁两个维度的平均水平低于高年级,如表4所示:

三、讨论

一性别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六个维度差异显著,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症状两个维度存在极其明显的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可能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男生在社会中要面临更多的压力,在人际交往方面比女生更加复杂。可能会更容易去猜忌,不轻易相信别人。[2]

二是否独生子女

在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在此三个维度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由此可以看出非独生子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他她们需要得到学校社会更多的关注。

三学校差异

研究发现,不同大学之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个维度上面存在显著差异。今年北京小学开始实施“快乐教育”[3]可以说是中国的教育改革迈出了一大步,或许以后可以在全国的中小学中拓展开来。但是作为大学,应该本着为国家培育顶尖人才的目的,因此大学教育制度应该更加的严谨。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应该更加的严格,如果以后“快乐教育”在全国开展,中小学生的负担变得轻了,上大学以后,还是继续轻松的话,恐怕中国的教育和西方国家相比只会越走越远,而不是赶超。因此大学应该严谨办学,为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尽一份力。

四年级差异

研究显示高年级尤其是大四的学生在躯体化和抑郁两个维度较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加的显著。大四要面临择业问题、考研问题、婚姻问题等,因此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焦虑。而低年级的学生则相反,还处在步入大学的欢乐中,因此没有太多的困扰。在这里希望学校和社会多开展一些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性格上的成熟。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帮助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以免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

四、结论

本研究调查了长春市3所高校的800名“90后”大学生。选择调查了有自己鲜明特点的“90后”群体;在被试选择上也充分考虑到学校、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做了相应调查。

研究表明,在性别、年级等维度上存在差异,男生、大一大四学生、非独生子女和教学资质较低的大学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大学生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要学会做一个性格成熟,有素质的人,先有了素质,才能谈学知识。而帮助大学生做到性格成熟,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4]需要家庭、学校、个人、社会等方面共同去努力。心理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环境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学校社会方面应该帮助学生营造一种积极乐观的氛围。父母更是应该去帮助子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符合自身兴趣发展的目标。再者,大学生个人更是应该学会选择、学会拒绝社会中的诱惑,做一个性格成熟、有素质的大学生。最后大学生是祖国事业的接班人,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通过大学教育,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素质、性格稳重成熟的人才。

论文有哪些研究方法有哪些

最近我也在写论文的开题报告。下面是我复制的,百分之百正确。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数量研究法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模拟法(模型方法)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探索性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系统科学方法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毕业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毕业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在写论文的时候需要用到研究方法,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使用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以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毕业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的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现在用户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调查法主要是通过用户系统化的搜集有关研究课题的现在状况或者历史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研究成果的方式。

2、观察法

观察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户借助自己的感官和一些其它的辅助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的观察,记录数据内容,以此来获得研究论文课题的方式,很多大型的科研机构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3、实验法

实验法相信只有接触过化学课程的用户都是可以理解的,实验法主要是通过控制实验对象的各方面要素来明确研究对象间的关系,这是现在很多用来发现研究对象间关系的方法之一。

4、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是通过不断的搜集该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此来得到研究数据的方法,但是用户一定要知道挑选的论文文献资料一定要全面,这样才能全面的分析研究成果。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因果分析法 :就是分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引起结果的辩证思维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内因与结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

要注意结果与原因的逆关系,一方面包括“用原因来证明结果”,同时也包括“用结果来推论原因”。不同的事物,一般都一身二任,既是原因,又是结果,而且一个结果往往有不同层次的几个原因。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所分析的问题必须寻根究底。

  • 索引序列
  • 论文心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 心理学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 教育心理学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 心理健康研究的方法有哪些论文
  • 论文有哪些研究方法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