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仪器仪表学报换主编了

仪器仪表学报换主编了

发布时间:

仪器仪表学报换主编了

王威琪 ( -)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海门市。1961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现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工程技术学部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信息分委主任、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他还担任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兼医学超声分会名誉主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医疗器械杂志》编委会主任、仪器仪表学报副主编及其他十余种学术刊物编委。他曾荣获世界医学生物超声联合会(WFUMB)的Pioneer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其他省部级奖10多项。他发表论文290余篇,曾担任东京工业大学等日本4所国立大学的客座教授和世界医学生物超声联合会学报(UMB)荣誉编委。主要成果:发明了两种超声定量测量血流速度的方法;综合心电、超声,研制无损伤诊断的方法和系统;把理工方法转移到医学诊断中(例如将分形、数学形态学、数量化理论、极点轨迹等首先引入围产医学,找出新的敏感参数,形成独特的方法);在基础研究上也取得不少成果(例如指出传统医学超声多普勒公式的不足,建立了声源、血浆、血细胞三者相对运动时的新公式;导出医学超声多普勒系统中噪声的主要来源,分析假频移来源和信号保真的解调方法;对血流窄带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和模型特征的全面分析)。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威琪,1939年5月30日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海门市。1961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

张钟华,1940年7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57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59年转入电机系。1962年毕业后考入本校电机系研究生班。由于在精密电测量方面的成就,张钟华于199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1年因在基本电测量标准方面的贡献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科学技术奖。2003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张钟华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60多篇,并参加了6种学术专著的编写工作。现兼任“仪器仪表学报”、“计量学报”、“电测与仪表”等学术刊物的主编,为本领域内的学术交流作了大量工作。他积极参加学会活动。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分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2011年4月起,担任江苏省质量安全工程研究院专家顾问。 2013年2月4日,受聘为河北大学特聘教授。张钟华院士,精密电磁测量专家。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名誉教授。1940年7月2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65年由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计量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仪器仪表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分会理事长等职。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9年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7年被评选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张钟华长期从事电磁计量基、标准的研究。七十年代担任国家“计算电容基准”主体研制工作,提出“变动边界微扰法”,解决了电极几何形状误差的计算问题。计算电容基准的建成使我国的交流阻抗标准有了独立自主的溯源根据。该课题成果1982年获原国家计量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980年和1998年我国的电容标准量值参加了由国际计量局组织的电容量值国际循环比对,我国的数据为国际比对最佳结果之一。1983年——1988年负责“建立超导强磁场标准”课题,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六项主要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研究中提出的“抑制法”突破了超导强磁场核磁共振信号难以长距离传输的难题。此课题社会效益和经产济效益明显,为我国几十台超导磁体定了标。1992年课题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起负责“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课题,在国际上首次解决了任意截面形状的霍尔样品中的电磁场计算法。1988年所测得的量子化霍尔电阻的国际单位制量值被国际计量委员会正式采用作为确定国际推荐值的依据之一。1992年课题装置通过鉴定,为国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1993年发现并解决了当前阻碍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的准确度提高的主要误差来源。并制成居国际领先水平的超导电流比较仪。1994年应国际上要求,用我国的计算电容测定了量子化霍尔电阻的国际单位制量值。此量值在1998年的新一轮国际基本物理常数平差时被正式采用,为确定基本物理常数的准确数值作出了贡献。近年来还在一些重要的工业测量项目中提出新方法解决了技术难题。张钟华在中外重要技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50多篇。还担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工卷电磁测量分卷》以及《电磁测量及仪表》丛书的副主编。

仪器仪表学报编辑邮箱

TH机械、仪表工业类核心期刊表1机械工程学报2中国机械工程3磨擦学学报4机械科学与技术5机械设计6仪器仪表学报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8润滑与密封9机械传动10机床与液压11工程机械12机械设计与研究13起重运输机械14轴承15流体机械16光学精密工程17制造业自动化18机械设计与制造19水泵技术20液压与气动21制造技术与机床22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3压力容器TB一般工业技术类核心期刊表1复合材料学报2无机材料学报3材料研究学报4功能材料5材料导报6材料科学与工程7摩擦学学报8材料工程9工程设计(改名为:工程设计学报)10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1振动工程学报12应用声学13计算力学学报14玻璃钢/复合材料15材料科学与工艺16振动与冲击17真空18噪声与振动控制19低温工程20计量学报21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2声学技术23制冷学报24低温与超导25包装工程26工程图学学报

郭隐彪,黄元庆,粱锡昌. 免修整柔性金刚石砂轮的磨削性能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 , , 2001: 775~777郭隐彪,黄元庆,田波,庄司克雄. 非轴对称非球面平行磨削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EI收录02447178250)郭隐彪,黄元庆,粱锡昌. 超精密研磨砂轮的优化设计. 重庆大学学报, , , 2002 : 8~10郭隐彪,张翊,庄司克雄. 研磨轮结构参数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中国机械工程, : 1724~1726 (EI收录02507271598)张翊,郭隐彪,庄司克雄. 超精密平面研磨加工参数对精度的影响.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2(10):37~39厨川常元,郭隐彪,庄司克雄.Study of Ultra-precision Plane Honing. Japan Society of Abrasive Technology, Sizioka, Japan, 2002: 177~178郭隐彪,徐雅珍. 机电学科新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增刊, 教学论文专辑: 168~170洪永强,郭隐彪,蒋文芳. 基于CCD的高精度非球面测量与控制技术. 仪器仪表学报 2002, (增刊):184~185仲进安,郭隐彪,张翊. 超声波微加工间隙在线测控技术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 2002, (增刊): 367~368张翊,郭隐彪,庄司克雄. 微小振动影响超精密非球面加工精度的研究.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No3,2003:17~20(EI收录03327585136)郭隐彪,张翊,徐雅珍,庄司克雄. 圆弧金刚石砂轮的修形及修锐技术研究. 制造技术与机床, No4, 2003: 39~40王振忠,郑琳,郭隐彪. 超精密磨床系统振动监控及平衡技术研究. 机电技术 增刊, 省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分会论文集, 2003: 128~131纪跃波,郭隐彪. 虚拟式多功能时频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机电技术 增刊, 省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分会论文集, 2003: 132~137仲进安,郭隐彪. 光学非球面自动对焦测量系统研究. 机电技术 增刊, 省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分会论文集, 2003: 138~141谢仁宁,郭隐彪,黄浩. 基于高精度非球面测量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 机电技术 增刊, 省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分会论文集, 2003: 205~208黄浩,郭隐彪,谢仁宁. 高精度非球面制造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 机电技术 增刊, 省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分会论文集, 2003: 209~212黄浩,郭隐彪,王振忠,谢仁宁. 轴对称非球面加工进给速度控制技术研究.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 2004: 20~24(EI收录04308283557)黄浩,郭隐彪,谢仁宁. 高精度非球面制造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2004: 179~182范剑红,周学才,郭隐彪,邹琴.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重庆大学学报, , , 2004: 9~12谢仁宁,郭隐彪,黄浩. 基于高精度非球面测量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2004: 339~343朱立秒,龚子伟,郭隐彪. 基于远程制造的多功能数控接口设计及实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2004: 628~631杨小潘,郑琳,郭隐彪. 超精密磨削加工微小振动模拟系统研究.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张翊,郭隐彪,庄司克雄. 超精密平面研磨加工速度对精度的影响. 制造技术与机床, , 2004: 56~59魏丽珍,郭隐彪,苏秋丽,龚子伟. 非球面镜超精密加工系统控制软件的研究.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4: 111~114谢仁宁,郭隐彪,黄浩. 基于非球面加工的砂轮表面误差测量技术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黄浩,郭隐彪,王振忠,谢仁宁. 高精度非球面加工砂轮均匀磨损技术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郭隐彪,兰劲,龚子伟. 远程制造的多功能数控接口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与齿轮学术会议中国齿轮制造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年11月6-7日重庆,pp:10~14郑杰,郭隐彪. 嵌入式系统中的低功耗设计. 机电技术, 2004增刊, 省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 69~72林荣川,郭隐彪. 液压缸临界载荷计算. 机电技术, 2004增刊, 省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 89~92王振忠,郭隐彪. 虚拟制造技术浅析. 机电技术, 2004增刊, 省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 140~145董亮,郭隐彪. 空调冷水机组参数的分析. 机电技术, 2004增刊, 省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 245~249邹琴,郭隐彪,范剑红. 一种开放式智能化数控系统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2004: 797~801邹琴,郭隐彪. 多功能数控砂轮修整系统. 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04:142~146.郭隐彪,兰劲,龚子伟. 远程制造的多功能数控接口技术. 现代制造工程 , 2005:42~45仲进安,郭隐彪. 高精度非球面表面测量技术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2005:176~180(EI收录:05149025347)邹琴, 郭隐彪. 多功能数控砂轮修整系统. 机电21世纪,,2005:34~36

三个。仪器仪表学报,一般有三个审稿人参加。《仪器仪表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仪器仪表学科的学术性刊物。是中国仪器仪表领域的顶级学术刊物。

仪器仪表学报修改两次了

这个因人而异,人家总是有自己的道理说不通。

三个。仪器仪表学报,一般有三个审稿人参加。《仪器仪表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仪器仪表学科的学术性刊物。是中国仪器仪表领域的顶级学术刊物。

仪器仪表学报是国内该领域内顶级期刊,要求比较高,仪器仪表学报是3个专家外审,一个不过就被拒稿。仪器仪表学报拒稿很快,最录用很慢。

本期刊毕竟属于自动化检测与测量仪器领域,所以对被审文章所做研究工作的实际价值要求较高,仪器仪表学报基本上属于国内最好的几个期刊了。比他更厉害的的如电机工程学报,电路与系统学报,电子学报等期刊,这些期刊的审稿期为1年很正常的,甚至更长。

《仪器仪表学报》编辑要求及排版规范

鉴于该论文学术水平已被仪器仪表学报认可,请将重点内容深入分析论述,排版后页面在6-8页。文章结构要求:引言部分应言简意赅,概述性阐述研究背景等相关介绍。

尽量删减基础理论知识介绍,请删除广为熟知或能在书本教材中容易查阅的公式和图表,重点突出自己的主体实验研究部分和创新点,给出明确的实验分析结论。中文摘要200字以上,目的、方法、结论、结论一应俱全。英文摘要内容与之对应。文中所有的图题、表题请务必为中英文对照。

大约6dm吧。给个好评吧

仪器仪表学报点评

。《仪器仪表学报》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的结果综合影响因子为。复合影响因子为。《仪器仪表学报》是中国仪器仪表学科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性刊物,获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

仪器仪表学报是国内该领域内顶级期刊,要求比较高,仪器仪表学报是3个专家外审,一个不过就被拒稿。仪器仪表学报拒稿很快,最录用很慢。

本期刊毕竟属于自动化检测与测量仪器领域,所以对被审文章所做研究工作的实际价值要求较高,仪器仪表学报基本上属于国内最好的几个期刊了。比他更厉害的的如电机工程学报,电路与系统学报,电子学报等期刊,这些期刊的审稿期为1年很正常的,甚至更长。

《仪器仪表学报》编辑要求及排版规范

鉴于该论文学术水平已被仪器仪表学报认可,请将重点内容深入分析论述,排版后页面在6-8页。文章结构要求:引言部分应言简意赅,概述性阐述研究背景等相关介绍。

尽量删减基础理论知识介绍,请删除广为熟知或能在书本教材中容易查阅的公式和图表,重点突出自己的主体实验研究部分和创新点,给出明确的实验分析结论。中文摘要200字以上,目的、方法、结论、结论一应俱全。英文摘要内容与之对应。文中所有的图题、表题请务必为中英文对照。

信息滞后,有一定参考作用

仪器仪表学报相当于sci三区。SCI三区包括《自动化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仪器仪表学报》、《电子学报》、《系统工程学报》、《中国图像图形学报》、《计算机学报》、《电工技术学报》、《软件学报》(含上述期刊的英文版)等。

仪器仪表学报外审

要看你所做的工作倾向于实验测试还是理论分析,个人认为仪器仪表与精密工程倾向于理论模拟类的文章,而光电子激光则较为注重实验,所以三者之间不存在可比性。仪器仪表学报拒稿很快,我所知道的最短的记录是交了300块审稿费后10天。但“仪器”与“精密”之间大概还是“仪器”比较容易,审稿应该是光电子激光最慢,有人最长等了五个月的。

《传感技术学报》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和东南大学联合主办发行的学术性月刊,是中国在介绍传感器理论和应用领域方面的刊物。 [1] 据2018年6月《传感技术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传感技术学报》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委员10人,特约海外编委6人,特约科学院编委人7人,委员37人。 [2-5] 据2018年6月14日中国知网显示,《传感技术学报》共出版文献6540篇、总被下载1297300次、总被引56465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据2018年6月1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传感技术学报》载文量为5771篇、被引量为43850次、下载量为271258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

要看你所做的工作倾向于实验测试还是理论分析,个人认为仪器仪表与精密工程倾向于理论模拟类的文章,而光电子激光则较为注重实验,所以三者之间不存在可比性,但“仪器”与“精密”之间大概还是“仪器”比较容易,审稿应该是光电子激光最慢,有人最长等了五个月的

  • 索引序列
  • 仪器仪表学报换主编了
  • 仪器仪表学报编辑邮箱
  • 仪器仪表学报修改两次了
  • 仪器仪表学报点评
  • 仪器仪表学报外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