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圆柱模板论文

圆柱模板论文

发布时间:

圆柱模板论文

国庆节中的一天,我和爸爸吃完午饭玩24。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是我赢,爸爸说:“你有什么技巧?”我说: “巧算24点”是一种数学游戏,游戏方式简单易学,能健脑益智,是一项极为有益的活动.巧算24点的游戏内容如下: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如果初练也可只用1~10这40张牌)任意抽取4张牌(称牌组),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么算式为(9—8)×8×3或3×8+(9—8)或(9—8÷8)×3等. “算24点”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还应注意计算中的技巧问题.计算时,我们不可能把牌面上的4个数的不同组合形式——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给你介绍几种常用的、便于学习掌握的方法:1.利用3×8=24、4×6=24求解.把牌面上的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如3、3、6、10可组成(10—6÷3)×3=24等.又如2、3、3、7可组成(7+3—2)×3=24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2.利用0、11的运算特性求解.如3、4、4、8可组成3×8+4—4=24等.又如4、5、J、K可组成11×(5—4)+13=24等. 3.在有解的牌组中,用得最为广泛的是以下六种解法:(我们用a、b、c、d表示牌面上的四个数) ①(a—b)×(c+d) 如(10—4)×(2+2)=24等. ②(a+b)÷c×d 如(10+2)÷2×4=24等. ③(a-b÷c)×d 如(3—2÷2)×12=24等. ④(a+b-c)×d 如(9+5—2)×2=24等. ⑤a×b+c—d 如11×3+l—10=24等. ⑥(a-b)×c+d 如(4—l)×6+6=24等. 游戏时,同学们不妨按照上述方法试一试.需要说明的是:经计算机准确计算,一副牌(52张)中,任意抽取4张可有1820种不同组合,其中有458个牌组算不出24点,如A、A、A、5. 不难看出,“巧算24点”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对于培养我们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很有帮助.” 爸爸说“真棒!我送你一个航模。” 看来,生活真离不开数学! 感悟数学 曾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r²,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 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²=9²∏+6²∏=117∏,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²=15²∏=225∏,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减速器概述 、减速器的主要型式及其特性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在动力机与工作机之间作为减速的传动装置;在少数场合下也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这时就称为增速器。减速器由于结构紧凑、效率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使用维护简单,并可成批生产,故在现代机措中应用很广。 减速器类型很多,按传动级数主要分为:单级、二级、多级;按传动件类型又可分为:齿轮、蜗杆、齿轮-蜗杆、蜗杆-齿轮等。 圆柱齿轮减速器当传动比在8以下时,可采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大于8时,最好选用二级(i=8—40)和二级以上(i>40)的减速器。单级减速器的传动比如果过大,则其外廓尺寸将很大。二级和二级以上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布置形式有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等数种。展开式最简单,但由于齿轮两侧的轴承不是对称布置,因而将使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匀,且使两边的轴承受力不等。为此,在设计这种减速器时应注意:1)轴的刚度宜取大些;2)转矩应从离齿轮远的轴端输入,以减轻载荷沿齿宽分布的不均匀;3)采用斜齿轮布置,而且受载大的低速级又正好位于两轴承中间,所以载荷沿齿宽的分布情况显然比展开好。这种减速器的高速级齿轮常采用斜齿,一侧为左旋,另一侧为右旋,轴向力能互相抵消。为了使左右两对斜齿轮能自动调整以便传递相等的载荷,其中较轻的龆轮轴在轴向应能作小量游动。同轴式减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故箱体长度较短。但这种减速器的轴向尺寸较大。圆柱齿轮减速器在所有减速器中应用最广。它传递功率的范围可从很小至40 000kW,圆周速度也可从很低至60m/s一70m/s,甚至高达150m/s。传动功率很大的减速器最好采用双驱动式或中心驱动式。这两种布置方式可由两对齿轮副分担载荷,有利于改善受力状况和降低传动尺寸设计。关键词:减速器 刚性 零部件 方案

我们曾学过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掌握的都很清楚。今天,我又学了两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计算,那就是圆柱与圆锥。掌握了这两个立体图形体积与表面积是如何求解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它们的体积与面积。圆柱体积的计算很简单,公式是:底部面积x高。利用这个公式,就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如果开始只知道底面的半径或者直径,那么就要先算出部面的面积,再来计算圆柱的体积。接下来,再来看圆柱的表面积。圆柱表面积的求法,就比体积要复杂一些。因为,先要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再来求圆柱上底与下底的面积,再把三者相加,方能求出圆柱的表面积。虽然它的表面积求法复杂一些,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方法与公式,今后熟能生巧,一定会做得很快。下面,我们来学圆锥。圆锥就是底面是一个圆,一直向上伸,直到顶部成尖尖的形状。其实,圆锥的体积也很容易求,只比圆柱的体积多出一个三分之一,就是:底面积x高?3。因为,所有圆锥,都是同底面同高度的圆柱的体积的1/3。所以先算出圆柱的体积,再除以3,就是圆锥的体积了。圆锥的表面积书上虽然没有讲,但是我知道。

首先是格式 请您耐心点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学位论文的标准格式二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6,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如何选题获取最佳论文选题的途径 1,选择你有浓厚兴趣,而且在某方面较有专长的课题. 2,在不了解和了解不详的领域中寻找课题.3,要善于独辟蹊径,选择富有新意的课题.4,选择能够找得到足够参考资料的课题.5,征询导师和专家的意见.6,善于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为读者选题提供了便利条件. 论文的核心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写法,一般一篇论文论述一个核心问题(综述除外)论文的核心是作者根据国内外发展和自己工作梳理出来的,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元部件和系统,理论分析和实验,系统特性和测试,方案设计和实现等;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新途径,新方案,新进展,不同看法.文章结构和长度结构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致谢(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等文章长度并无明确规定,一般科技期刊文章在4000-8000字(含图表),根据杂志和文章类别而定.综述文章多由编辑部门邀请权威撰写,涉及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内容广泛,可以较长.科技论文的篇名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明确无误篇名简短,不超过20个字少用研究和空洞应用之类字避免用不熟悉的简称,缩写和公式等关键词4-6个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词组第一个为本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或二级学科第二个为本文主要成果名称或若干成果类别名称第三个为本文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名称,综述或评论性文章应为"综述"或"评论"第四个为本文采用的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名称避免使用分析,特性等普通词组引言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why)介绍论文背景,相关领域研究历史与现状,本文目的一般不要出现图表正文论文核心,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一般正文应有下述几个部分组成本文观点,理论或原理分析实现方法或方案(根据内容而定)数值计算,仿真分析或实验结果(根据内容而定)讨论,主要根据理论分析,仿真或实验结果讨论不同参数产生的变化,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符的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结论文章的总结,要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以正文为依据,简洁指出由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决的问题与以前已经发表的论文异同在理论与实际上的意义对近一步研究的建议致谢对给予本文研究的选题,构思,实验或撰写等方面给以指导,帮助或建议的人员致以谢意;由于论文作者不能太多,所以部分次要参加者可不列入作者,表示致谢;一般资助单位应在文章首页下脚加注,一般不再致谢.参考文献文章中引用他人成果或文章内容应注明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规格应按国标或出版社编辑部格式作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附录附录不是文章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可为深入了解本文人员提供参考主要提供论文有关公式推导,演算以及不宜列入正文的数据和图表等注意事项-缩写词,外文字母摘要和正文中的缩写词第一次出现都必须写出全称外文字母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和上,下角正体:计量单位(cm, kg)斜体:物理量,坐标,函数符号 R,L,C注意事项-量和单位使用国际标准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一篇文章不要用一个符号表示两个或多个物理量,如用C同时表示常数和电容首次出现(公式)的符号应在其后说明物理意义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字母,如阈值电压(Threshold Voltage) 不能用TV ,应当用 Vt 组合单位的斜线不能多于1个,W/m2/k应为W/( m2· k)或W·m-2·k -1 注意事项-图,表图表内容及含义,坐标名称量纲清楚图和表内容不应重复,一种数据用图或表一个表示应按顺序连续编号 Fig. 1, Fig. 2, Table 1…图框宜细,曲线应粗表格应用三线表基本入手途径(一)1.选题最关键一定要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题目,可拓展性强的领域要尽可能选择研究学科交叉点不要盲目追随研究热点,强调独立选择.2.创新之路提出自然的,很简单的,具有直觉性的解决方法,做深下去考虑自己感兴趣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点做下去要广泛粗看,少量精看基本入手途径(二)3.提高论文写作能力背诵科技英文段落及常用句式由浅入深,勤于动笔向国外投稿,得到反馈科技论文的摘要简明扼要, 200字左右,无废话;用第三人称写,说明文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应出现"本文","我们","作者"字眼,也不要有"首先" , "最后" , "简单" , "主要"和"次要"等修饰词;文摘可单独发表,应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不得使用文章中的章节号,图号和表号等;第一句不要重复文章篇名或已表述过的信息;不能写常识性内容,过去情况和未来的计划,只写最新进展.三,关于英文文摘英文摘要(Abstract)SCI,ISTP和EI等索引主要是根据英文题名和文摘选录文摘长度一般为100-200 words.内容要求与中文大体相同,主要讲目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内容要精练,不要将结论译成英文作摘要.文章题目第一词切不可用冠词The,A,An和And(单位名称也不用The Institute …)四,怎样读文章怎样读文章(一)在读文章前,确信它是值得的.先看题目,然后是摘要,如果没有完全失望,继续看介绍和结论(title->abstract->introduction->conclusions)在掌握所有细节之前,浏览整个文章,尽量找到那些关键点(the most implortant points).如果还觉得它是有关和值得的,就回去继续看(当然如果是老板要你看的重要文章,跳过前面的内容,直接读就行了). 高的效率从结论开始,浏览图示和表,看看他的引用. 只在你觉得相关或者你觉得能给你不同的观点的时候才读其他部分. 跳过你已经知道的部分(比如背景和动机). 怎样读文章(二)积极主动的思考作者怎么想出这个念头的 这件工作到底完成了什么 它和这个领域的其他工作有什么关系 其中重要的引用文献是哪些 在这个工作的基础上合理的下一步工作是什么 相关领域的什么想法和这个主题相关 有什么不同 这些想法怎样帮助解决自己的研究问题 怎样读文章(三)总结所读的每个主题关键问题key problems 所描述问题的不同表达形式 不同方法之间的关系 替代的方法 读完以后,看一下表述的问题 什么使得这篇文章易读 文章解决了哪个级别的细节问题 什么例子用来阐述重要的概念 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结果能够一般化(推广)吗 怎样读文章(四)良好的组织习惯一个有用的方法是,用笔记录自己读过和听过的东西.写下自己的想法(speculations),感兴趣的难题,可能的解决方法,要查看的参考数目,笔记,文章的概要,有趣的印证.阶段性的复习可以发现这些思想是不是开始走在一起(fit together).即使那些笔记没有用,也会帮助我们集中精力,找到重点和进行总结.(You may find yourself spending over half of your time reading, especially at the beginning. This is normal.) 怎样读文章(五)发展自己的IDEA确认所描述的思想真的有用(而不是仅仅理论上成立,或者是一些不重要的例子上面成立)真正理解文章,就要懂得问题的动机,解决方法的可能选择,解决方法基于的假设.这些假设是不是现实,它们是不是可以在使方法有效的情况下移除,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实际完成或者实现的工作,理论判定或者实验验证的有效性,扩充和延伸算法的潜力. 保存读过的文章,建立在线的参考书目.增加关键字的的域,文章的位置和感兴趣的文章的总结.这对以后写文章以及给其他的研究生很有用. 怎样读文章(六)阅读,思考,再阅读,再思考每周留一定的时间看看是不是可以想出研究想法 每周至少到图书馆看一下相关领域前面杂志的摘要.选择一两篇仔细阅读并且批判. 每周进行一次调查,利用电子资源或者图书馆寻找领域相关的技术报告,选择性批判性的阅读. 参加一个研讨会或者讨论组,批判性的听取. 了解研究的进展要注意你清楚这个领域的所有文献,如果你不经常复习一个月以前的文献,你可能发现自己对别人的思想不清楚了.另外一方面,也不要让别人的想法限制了你的创造力. 要注意避免的方面主动(活跃)的听和读需要被当作贯穿你整个事业的"不间断教育".不要愚蠢的认为在你开始研究前应当读完所有的文献,而应该选择性的阅读.一开始从经典的文章(询问你的老师或者同学从而得到一些最有用的杂志和会议)和最近几年的杂志和会议开始. 五,开始写作开始写作(一)读一些最新的论文,尤其是那些发表了的.学习它们的内容和表达,注意它们里面的-进一步工作.(future work) 仔细的记笔记.记下每一个新的结果,即使没有重要的和有帮助的东西. 写出一个纲要,它以后会经常改变,经常在头脑中保持一个新的构想对以后平滑的过渡很有好处. 开始写作(二)第一章:导言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重要 别人做了什么工作 自己方法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文章的其他部分是怎样组织的 第二章:问题问题定义术语介绍基本属性讨论第三章:主要想法1……第k+2章:主要想法k第k+3章:结论重述完成的工作讨论进一步的工作开始写作(三)不要总认为文章必须从第一页写.直接写主要想法big idea,记录怎样和其他部分组织在一起.一个组织各章的方法是展现给你的实验室同学(fellow students),如果你能够将它们组织成连贯的"一小时报告",那就表明你可以写你的文章了.开始写作(四)无休止的修改格式而不是内容也是常犯的错误.要避免这种情况 清楚自己想说什么.这是写清楚要的最难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写出笨拙的东西,不断的修补,就表明不清楚自己想说什么.确信你的文章真的有思想(ideas).要说清楚为什么,不仅仅是怎么样. 从每一段到整个文章都应该把最引人入胜的东西放在前面.让读者容易看到你写的东西(Make it easy for the reader to find out what you've done).注意处理摘要(carefully craft the abstract).确定(be sure)说出了你的好思想是什么.确定你自己知道这个思想是什么,然后想想怎么用几句话写出来.开始写作(五)不要大肆夸耀你自己做的事情. 得到反馈如果你加入讨论组,会收到很多别人的文章,他们请你评论.知道别人对论文的意见很重要.你给别人帮助,别人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而且,自己也能提高.为文章写有用的评论是一门艺术.你应当读上两遍,第一遍了解其思想(IDEAS),第二遍看表达. 如何减少写论文的痛苦写下自己的想法是完善它的好方法.你可能发现自己的想法在纸上会变成一团糟. 慢慢 地你也发觉它清晰起来.记住你写得草稿很可能要全部推翻.着重于内容而不是格式不要追求完美记住:写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你发现所写的不是你开始想写的,写下粗稿,以后再修补.写粗稿可以理出自己的思想,渐渐进入状态.如果写不出全部内容,就写纲要,在容易写具体的内容时再补充.如果写不出来,就把想到的东西全部写出来,即使你觉得是垃圾.当你写出足够的内容,再编辑它们,转化成有意义的东西.另一个原因是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有序的写出来(in order).次序是不一定的.你可能要从正文写起,最后在你知道你写的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再写简介.写作是很痛苦的事情,有时候一天只能写上一页.追求完美也可能导致对已经完美的文章无休止的修改润饰.这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把写作当作和人说话就行了. 积极的动力积极的反馈定下每天,每周,每月的目标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尽可能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及时的交流要与人分享你的想法或者给别人以建议分而治之 在写论文时,不是写整个的文章,而是一节,一段,一章的写.一次实现一个部分,找出那些一个小时里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果不确信,不要让它们阻止你完成一些东西——一天一次.记住:你完成的每一步工作都使你接近完成.六,论文写作辅助工具论文模板绘图工具的使用公式编辑器实验七,一个例子及常见问题学士论文例子基于对等网络的即时消息系统在写之前把目录做好终点就是起点.以终为始,以始为终.学士论文常见问题1.论文格式不合要求或字数不够 2.第一章改为: "绪论"或"概述"或许要好一些,这一单应分为几个小节.概述最好写到4页以上.,概述写清背景,动机以及本文的工作安排.也可以把本文的贡献放上去, 3.对于论文的实验结果,应给出实验结果的详细分析,而不应是仅仅罗列一些结果.4.有的论文描述算法时给出了算法的代码,最好不要大段地拷贝代码,而尽量用流程图或伪代码.并对代码给出分析. 5.论文尽量少用或不用"我,我们"之类的词,尤其尽量不要用"我"这一字眼 6.你的情况,借本课本多从课本上找依据,再搞几个数学名著的理论用名著撑面子~然后是范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都要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和教学过程等,甚至对自己的语言、表情、和板书等都有所考虑,对于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和接受所要讲解的知识。有了多媒体技术,这一切都变得更容易实现了。因为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具体的说,在现在各科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如下几点作用: 一、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然而许多的教学内容通常本身较为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每位教师善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老是运用公式计算面积,学生感觉比较厌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道“智慧爷爷”出的思考题:把一个正方形裁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裁成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与正方形周长有何变化?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又有何变化?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想象,然后再电脑演示。演示过程中,画面不断闪烁,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周长的变化。同学们一看,兴趣来了。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解决了该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 二、形象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异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针对这些情况,运用多媒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锄禾》这课,在导入新课时,可以用一组“动画”:“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辛勤的农民手拿锄头用力地耕种,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滴入稻田里。”此情此景,学生已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随后,我又在图画上方出示古诗,诗句和图相对照,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对于刚才“明于心而不明于口”的心理状态,立刻解决带点字锄、汗、粒等的解释已是一触即发了。 三、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这一重点,电脑演示把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通过动画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体)。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的体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通过动画演示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与圆柱的底面积、高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求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生动有趣地复习巩固了新识。 总之,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才可以说是得多媒体教学之精髓了。

柱模板论文

其实实习论文和一般的学术论文写作方法是一样的,还是不是先定个题目,然后写摘要,再写引言和研究背景,然后写文章的正文,最后写一个结束语。你如果还是不知道怎么弄,可以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很多关于论文写作的技巧教程,可以多学习下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常见问题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常见问题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先进施工技术的引进,使得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要看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一些先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引进,使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获得了极大的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得到极大的保证。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严重影响着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

1、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管理,这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个项目的合理、有序开展,也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及整体质量,所以必须要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特别是在建筑工程前期论证与设计阶段所制定的一些规范,必须要严格执行,所有规章制度必须严格落实到位。同时,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增强其技术管理的意识,提高其技术管理的水平,对违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人,一定要严格处分,绝不姑息。

2、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桩基施工技术的问题

桩基是一栋建筑中最基础的部分,对一栋建筑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桩基的施工也就成为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对桩基施工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桩基的设计与施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所以桩基施工有一套严格的施工标准与技术规范,但是在实际的桩基施工中,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却无视这些规章制度,仅仅是按以往的经验进行桩基施工,这就为建筑工程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建筑的倒塌,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模板使用中的问题

模板的使用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极为重要和基础的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对梁模的设计问题。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使用木质材料做模板,在梁模的'设计中,由于相关设计人员对模板设计的不重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就会出现梁的跨度很大而梁的宽度却很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就要在梁下使用支撑物。但是如果这时出现梁的跨度超出了自身可以承受的极限,就需要考虑对梁的底部模板进行起拱设计,以杜绝梁部可能出现的下垂。

(2)对柱子模板的设计问题。由于在柱子的模板设计中,柱子的横断面、高度等都是重要的参数,所以在柱模板的实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柱子各方面参数以及由此面带来其他影响,比如其中的混凝土所产生的压力等,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设计中,很多的建筑企业对柱子模板的设计工作并不重视,这就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在拆除柱子模板时,经常会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为建筑工程以后的使用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整个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混凝土,而恰恰就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最多。

(1)混凝土原材料存在问题。沙石与水泥是组成混凝土的原料,而现实中这两种原材料存在着严重的隐患。一方面有一些水泥生产企业,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对国家的水泥生产标准置若罔闻,而这种不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水泥却可以销到全国各地,被使用到各类建筑工程施工中;另一方面,一些建筑工程施工方,为了节省成本、追赶工期,经常将一些未冲洗干净的沙石使用到混凝土中去。这就造成了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2)混凝土生产与维护的技术落后。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在生产与维护的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里面主要的原因便是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专业技术不过关,比如在混凝土日常养护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不过关,或是养护的意识不足,不能及时的浇水。所有这些都影响到了混凝土的质量,也为未来建筑的使用留下了安全隐患。

4、改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建议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1)要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督促相关施工人员的各项行动,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相关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加强外部的监督力量。监理机构做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监督机构,要切实负起监督的责任,监督相关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各项施工,要把好建筑工程的质量关,对一切会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3)所有责任落实到人。对规章制度中的所有章程要落实到人,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工作,都要指定负责人员,对于这部分负责人员要有相应的奖惩制度,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在人力素质上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改进桩基施工工艺

(1)桩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桩基施工要有详细的设计,要有完整的设计方案;在桩基施工前,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的清理,清除所有可能影响到桩基施工的障碍物;在正式的桩基施工前,要先进行实验,并详细记录相关的数据、参数,根据这些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以最终确定桩基的施工方案;同时也要注意到桩基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相应的排水措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工作,也是极易被忽视的一项工作,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2)桩基施工中的工作。在桩基施工中,要对各项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并及时根据这些数据对桩基的施工进行跟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为将来的升级、改造打下数据基础。经过以上的步骤,保证桩基施工科学、有序、安全的推进,从而为建筑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把好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关

(1)对施工原材料要严格把关。在建筑施工中要使用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水泥,坚决杜绝劣质的水泥进入施工现场;要保证沙石的质量,并做好相应的冲洗工作,不可以工期等为借口,不冲洗或不完全冲洗沙石。要认识到施工原材料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要有一套完整的检查、检验制度与手段,要从源头上杜绝一切的质量问题,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混凝土养护意识,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混凝土的养护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决定作用,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需要,以确定混凝土养护的具体时间与措施,对混凝土要及时浇水,同时对养护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5、结语

国民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建筑业是一个机遇,但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决定了建筑的质量及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所以正日益成为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就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就改进措施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所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涂长明.浅析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的具体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269.

[2]李洪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2015(06):99~100.

[3]程嘉.论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3(03).

建筑构造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综合性,它涉及到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装置、建筑物理、建筑施工等各方面的知识。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议房屋建筑构造柱

摘 要:构造柱在房屋建筑中的使用,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建筑物整体性和抗震能力,文章介绍了构造柱的效能和作用,在构造方面的要求,施工时的常见问题以及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整体性;构造柱;质量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一种措施。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许多施工单位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过程中没能注意施工质量。这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带来不利影响,给建筑物带来隐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1构造柱的效能和作用

设定钢筋混凝构造柱是提高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物能力的一种措施。构造柱在水平面上一般布置在外墙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并与每层圈梁有可靠的连线;在竖向则要求沿整个建筑物高度对正贯通,通过圈梁构成一个类似“小框架”的空间体系。它对提高多层砖混结构砌体的抗剪强度和抵抗水平推力的位移以及减少地震变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据有关构造柱试验研究资料表明,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中设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般墙体抵抗外力的强度最大可提高20%,墙体延性可增大3倍以上。当墙体发生约12 cm的侧向位移时,仍可承受035MPa的垂直压力而不倒塌。构造柱和圈梁的共同作用,可对砌体变形起约束作用,并能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

2构造柱在构造方面的要求

多层砖房构造柱应符合以下要求: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mm,纵筋宜采用4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纵筋宜选用4414,箍筋@≯200ram,房屋四角处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构造柱与墙体连线应砌成马牙槎并沿墙每隔500mm设2根拉结筋,每边伸入墙体内 构造柱应与每层圈梁连线,隔层设定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楼层增设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定构造柱时,配筋砖带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问:其它情况下,配筋砖带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接通。配筋砖带的截面高度不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低于M5。

构造柱按构造设定,不需单独没置基础。当基础顶部设有圈梁时,构造柱可锚固基础圈梁中。

3构造柱的质量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

箍筋、拉接筋设定不能满足规范规定

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第50cm设定2根水平拉接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在构造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构造柱的竖向钢筋可用绑扎接头,其绑扎接头长度1d,一般为35d,在绑扎段内的箍筋间隙不应大于10cm上述几点除墙体拉接筋尚能保证***也不完全是间距50cm***其它如箍筋加密等几乎均最有做到,究其原因是施工管理水平低、技术素质差。

楼层间构造柱轴线错位

在浇注混凝土时不认真调整钢筋骨架,在这层砌筑完毕而进行下层砌筑前的放线时,便发现下层构造柱歪了,因此在这一层又给到正位,便造成了上、下层不贯通,轴线移位的现象。

造成构造柱“乱根”的原因

因构造柱的施工过程是,砌筑完一层后,往预留的“柱腔”内浇注混凝土。由于“柱腔”经历了整个一层的砌筑时间,其根部普遍夹有砂浆、砖渣等杂物,又由于混凝土是浇注到圈梁一平,在吊装完楼板,砌筑完墙体后,在构造柱根部出现比楼板低12mm的“柱坑”,在“柱坑”内的杂物很难清除干净,浇注混凝土后便在此处形成“烂根”现象。

构造柱断条

由于构造柱内的箍筋、墙体拉接筋、圈梁钢筋等交织在一起,而且钢筋排放、绑扎又不规则。在圈梁和构造柱同时浇注的过程中,定会阻碍混凝土的下落;在筑施工时有时会不小心在“柱腔”内掉进并卡有砖渣,阻碍混凝土的充填;施工圈梁和构造柱时,所采用的河石又往往都是级配不好的砂漏,如果有大石块存在,也会使构造柱造成“断条”现象。

4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接搓不好。混凝土浇捣前未清除模板内的木屑、碎砖、落地灰等杂物,也不用水清洗,使前后两次浇灌的混凝土不能紧密相接,构造柱的整体性不能保证。

露筋和麻面。支模前,钢筋骨架上没有绑扎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致使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同时,有的钢筋位置不准,造成露筋现象;混凝土浇注前,模板和马牙搓砖墙未作充分溼润,混凝土中的部分水分,被砖墙和模板吸走,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和酥松现象。

“跑浆”。一方面马牙搓两侧面的砖墙表面不平整,模板与砖墙之间缝隙大,另一方面,模板拼缝不严密,形成“跑浆”。

空洞和“断层”。有的浇捣混凝土不使用插入式振动器,盲目采用摇晃钢筋骨架和敲打模板,代替振捣,造成严重质量问题:一是混凝土普遍不密实,马牙搓内混凝土不到位,砖墙与构造柱结合不紧密,拆模后,空洞和“断层”现象多;二是钢筋骨架普遍出现“散架”和移位。

5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首先要提高施工单位对增设混凝土构造柱必要性的认识。根据工程的不同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有针对性地制订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具体措施如下:

对于嵌在墙体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般是先砌纵、横墙,在墙体砌完后形成“柱腔”,即预留构造柱的位置。构造柱随着墙体和圈梁的分层砌筑和浇注,进行分柱段施工。为了,保证构造柱的中心线在同一条重直线上,必须使预留的“柱腔位置准确。因而砌筑时要经常检查构造柱钢筋骨架的垂直度,钢筋骨架吊直校正后立即用墙体拉结筋固定其位置。然后在浇筑、振捣混凝土前将构造柱中心线引向圈梁模板或”柱腔“上口上,使钢筋骨架中心与柱中心线对齐。这样才能保证构造柱的正确位置。

设计为马牙搓的构造柱,从每层柱脚开始,砌筑时必须严格执行先退后前的原则,阻保证柱脚为大断面。每一马牙搓的齿高一般约为30cm***5层砖高***,齿深不小于6cm。当齿深为12cm时,其上口采用一层进6cm、再一层进12cm的方法,使马牙搓上口死角的混凝土能保证浇捣密实。

钢筋骨架应随分柱段施工面分段梆扎,绑扎点要牢固可靠,避免错位和滑移。竖向搭接头长度一般为35d.构造柱箍筋应在圈梁上下均不小1/6层高或45cm高度内,箍筋间距不大于10cm.对于沿墙体每隔500mm设定一道2根06拉结筋的要求,必须严格要求砌筑者随砌随放,并保证放入固定在密实的砂浆水平灰缝中。

严格执行配合比搅拌工艺要求。粗骨料位径宜用2cm下,坍落度宜控制在5—7cm.分段浇注时要按规定留置相应试块。

构造柱混凝土通常是分段浇灌的,一般每层作为一个施工段,柱段的施工高度不宜大于2m.每层柱的底部预留清扫口,便在浇灌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碴等杂物。新的混凝土柱段浇筑、振捣前,对衔接处的旧混凝土面需铲除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再用构造柱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灰砂量配置咸水泥砂浆,铺在旧混凝土面上,厚度为1~2cm,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有可靠的质量。

构造拄振捣操作要设专人负责。浇注过程中设人对浇注柱段进行观察,以免出现漏浆、过振、中间受阻混凝土浇注不到位等现象。浇捣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实。振捣棒随振随拨,分层振捣厚度不超过300mm_为宜。振捣时严禁振动砖墙、钢筋,以免造成墙体松动、拉结筋脱开或钢筋骨架变位。浇注前必须浇水淋溼砖砌体和木模板,并封闭清扫口。构造柱与圈梁相交处必须同时浇捣。

总之,正确使用构造柱,是改善砌体结构抗震效能的重要措施,它与圈梁共同作用约束了砖砌体的开裂,使裂缝不致进一步扩充套件,既使开裂也不致于倒塌,使之由很脆的材料组成的结构获得可观的抗变形能力。

>>>下页带来更多的

摘要:住宅工程的质量通病一屋面渗漏也尤为突出,我国的建筑防水工程多年来一直以纸胎石油沥青油毡为主要防水材料。自八十年代以后,各种新型的防水材料发展迅速,我国通过自力开发或引进技术等方式,建立了多种新型防水材料的生产方式,其中部分材料的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在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同时还对一些基本的施工控制措施作了论述。 关键词:屋面防水建筑工程技术施工引言采用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相结合的办法,理论上可提高屋面的防水,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够重视底层刚性防水层的心理,使得刚性防水层开裂,起鼓或渗漏,这样刚性的防水层形同虚设,加上柔性防水层也存在其自身的缺点,因而“双重保险” 也不能有效防止屋面渗漏。 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1分格缝的设置及做法分格缝应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的交接处,并应与屋面板缝对齐,使防水层因温差的影响,砼干缩结构变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层裂缝,集中到分格缝处,以免板面开裂。分格缝的设置间距不宜过大,当大于时,应在中部设一“V”形分格缝,分格缝深度宜贯穿整个防水层厚度。当分格缝兼作排气道时,缝可适当加宽,并设排气孔出气,当屋面采用石油、沥青、油毡作防水层时,分格缝处应加200mm~宽的油毡,用沥青胶单边点贴,分格缝内嵌填满油膏。 .2屋面找平层做法屋面采用建筑找坡与结构找坡相结合的做法。先按3%的结构找坡后,再在结构层上用1:6水泥炉渣或水泥膨胀砼石找坡,再做25mm厚1:2 5水泥砂浆找平层,建筑找坡时,一定要找准泛水坡度,流水方向,将最高点与泄水口之间用鱼线拉直、打点、打巴、泄水口处厚度不得低于3Omm。浇砌时,~ 定要用滚筒和尺方滚、压赶、使其密实。 .3屋面隔离层的做法在施工中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把面上的这一层二布三油卷材防水层做在找平层与刚性层之间,既起了隔离层的作用,又不被日晒雨淋,既防止油膏老化,又起了防水作用。在做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注意好以下几点①基层上涂刮基层处理剂,要求薄而均匀,一般干燥后,当不粘手才能铺贴卷材; 卷材防水层的铺贴一般应由层面最低标高处向上平行屋脊施工,使卷材按水流方向搭接,当屋面坡度大于1O%时,卷材应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铺贴方法剥开卷材脊面的隔离纸,将卷材粘贴于基层表面,卷材长边搭接保持50ram,短边搭接保持7Omm,卷材要求保持自然松弛状态,不要拉得过紧,卷材铺妥后,应立即用平面振动器全面压实,垂直部位用橡胶榔头敲实l4、卷材搭接粘结卷材压实后,将搭接部位掀开,用油漆刷将搭接粘接剂均匀涂刷,在掀开卷材接头之两个粘接面,涂后干燥片刻手感不粘时,即可进行粘合,再用橡胶榔头敲压密实,以免开缝造成漏水, 防水层施工温度选择5。C以上为宜。 .4钢筋网片及细石砼刚性防水层的做法在混凝土防水层中,应配双向中5@200X 200的冷拔钢筋网片,并在分格缝处断开,以增强防水层刚度和板块的整体性,钢筋网片在防水层中的布置应在尽量偏上的部位,因为防水层表面受温差变化影响大而易产生裂缝,同时考虑表面碳化对钢筋的影响,因此,钢筋网片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Omm。 细石砼防水层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且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砼的水灰比不应大于O 55,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 砼的厚度不应小于4Omm,如过薄,砼失水很快,水泥不能充分水化,从而降低砼的抗渗性能。防水层的表面处理要重视,面板要求厚薄一致,排水坡度要符合规范要求,砼收水后进行二次压光,以切断和封闭砼中的毛细管,提高抗渗性。抹压面层时,严禁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以防龟裂脱皮降低防水效果。 防水砼浇筑12小时~24小时,即可进行养护,覆盖时间不小于小时。养护初期不得上人,砼的养护是细石砼防水层的极其重要的最后一道工序。养护不好会造成砼早期脱水,不但降低砼的强度,而且会由于干缩引起砼内部裂缝表面起砂,使抗渗性能大幅度降低。 屋面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屋面混凝土结构本身的防水能力是工程防水的根本,也是关键。 因此,必须从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开始抓起,确保混凝土结构板的密实性及控制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的自防水能力。 .1模板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屋面模板采用胶合板作面板,用方木作面板的肋骨和支承。屋面梁采用胶合板侧包底进行安装,梁模板的定位采用柱模板上口直接开口定位和通过用线锤引测相结合,梁侧底部压骨及顶部压骨均选用50×100mm方木压条,通长布设支撑梁底格栅为50×1OOmm 方木、间距300mm,梁侧模采用圆钢为对拉杆件,上下共设置两道:面板安装时,根据计算的标高在次梁模板的两侧外弹水平线,钉上托木,托模上口与水平线相齐,将搁栅等分摆上,最后在搁栅上铺钉模板;在模板铺设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屋面坡度。 钢筋质量控制施工时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绑扎钢筋,严格控制板支座负筋的保护层厚度,严禁在浇捣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在负筋上来回走动,主要采取架设跳板马凳来避免踩踏负筋,控制板支座负筋的有效高度。绑扎坡屋面受力主筋时,注意在屋脊处应弯起锚入屋脊梁中,伸入坡面的长度不小于300mm,在坡屋面板上除板两端的负弯距钢筋部位,中问设置 6@300ram 的构造架立筋,主要用以抵抗混凝土终凝前由于自重引起的拉裂缝。 .3混凝土浇捣质量控制严格控制进场混凝土水灰比。浇捣前做好混凝土板厚控制标准点,以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厚度和板厚均匀。 浇筑自下而上从坡脚处开始向上浇筑,振捣时先用振动棒振捣,振点均匀,快插慢拔,为确保混凝土浇捣的密实性,再用微型平板振动器从下到上按1/3搭接振捣,直至表面不明显下沉,不出现气泡并泛出灰浆为止。 屋面泛水、滴水、管道周边以及其它节点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施工,泛水平整光滑,滴水无缺棱掉角,管道周边做到嵌缝密实,表面密封处理,檐口顶粱和外侧面事先找平及粉刷面层,做好水电管路、避雷带的预埋工作,严禁在混凝土板浇捣后随意凿打。对个别后置穿板管道周边,必须二次分层灌浆,孔洞应凿成上大下小的喇叭口,光滑塑料管应先拉毛表面后安装,确保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和密实性。

关于圆柱与圆锥的研究小论文

我们曾学过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掌握的都很清楚。今天,我又学了两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计算,那就是圆柱与圆锥。掌握了这两个立体图形体积与表面积是如何求解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它们的体积与面积。圆柱体积的计算很简单,公式是:底部面积x高。利用这个公式,就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如果开始只知道底面的半径或者直径,那么就要先算出部面的面积,再来计算圆柱的体积。接下来,再来看圆柱的表面积。圆柱表面积的求法,就比体积要复杂一些。因为,先要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再来求圆柱上底与下底的面积,再把三者相加,方能求出圆柱的表面积。虽然它的表面积求法复杂一些,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方法与公式,今后熟能生巧,一定会做得很快。下面,我们来学圆锥。圆锥就是底面是一个圆,一直向上伸,直到顶部成尖尖的形状。其实,圆锥的体积也很容易求,只比圆柱的体积多出一个三分之一,就是:底面积x高?3。因为,所有圆锥,都是同底面同高度的圆柱的体积的1/3。所以先算出圆柱的体积,再除以3,就是圆锥的体积了。圆锥的表面积书上虽然没有讲,但是我知道。

知道了什么?

你最后应及时说清

例如,我们去超市购物,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品,酒瓶的下端是圆柱形,薯片的盒子是圆柱形,果冻盒子,用圆柱形做得小帽子,等等

二级圆柱减速器毕业论文

前 言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在机械工程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要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培养了我们机械设计中的总体设计能力,将机械设计系列课程设计中所学的有关机构原理方案设计、运动和动力学分析、机械零部件设计理论、方法、结构及工艺设计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进行综合设计实践训练,使课程设计与机械设计实际的联系更为紧密。此外,它还培养了我们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的能力,增强了机械构思设计和创新设计。本课程设计的设计任务是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减速器是一种将由电动机输出的高转速降至要求的转速比较典型的机械装置,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矿山、冶金、石油、化工、起重运输、纺织印染、制药、造船、机械、环保及食品轻工等领域。本次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及其他先修课的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练,使已学知识得以巩固、加深和扩展;学习和掌握通用机械零件、部件、机械传动及一般机械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在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手册、 图册)进行经验估算及考虑技术决策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同时给了我们练习电脑绘图的机会。最后借此机会,对本次课程设计的各位指导老师以及参与校对、帮助的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缺乏经验、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及同学提出宝贵意见。带式输送机概论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燃料的机械。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所以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在矿山的井下巷道、矿井地面运输系统、露天采矿场及选矿厂中,广泛应用带式输送机。它用于水平运输或倾斜运输。使用非常方便。输送机发展历史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17世纪中,开始应用架空索道输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输送机相继出现。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带式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输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材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输送机的特点带式输送机是煤矿最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与其他运输设备(如机车类)相比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尤其对高产高效矿井,带式输送机已成为煤炭开采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装备的关键设备。带式输送机主要特点是机身可以很方便的伸缩,设有储带仓,机尾可随采煤工作面的推进伸长或缩短,结构紧凑,可不设基础,直接在巷道底板上铺设,机架轻巧,拆装十分方便。当输送能力和运距较大时,可配中间驱动装置来满足要求。根据输送工艺的要求,可以单机输送,也可多机组合成水平或倾斜的运输系统来输送物料。带式输送机广泛地应用在冶金、煤炭、交通、水电、化工等部门,是因为它具有输送量大、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通用性强等优点。带式输送机还应用于建材、电力、轻工、粮食、港口、船舶等部门。一、 设计任务书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1. 总体布置简图2. 工作情况工作平稳、单向运转3. 原始数据运输机卷筒扭矩(N•m) 运输带速度(m/s) 卷筒直径(mm) 使用年限(年) 工作制度(班/日)350 380 10 14. 设计内容(1) 电动机的选择与参数计算(2) 斜齿轮传动设计计算(3) 轴的设计(4) 滚动轴承的选择(5) 键和联轴器的选择与校核(6) 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7)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5. 设计任务(1) 减速器总装配图1张(0号或1号图纸)(2) 齿轮、轴、轴承零件图各1张(2号或3号图纸)(3)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二、 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为了估计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的传动机构和拟定传动:方案,可由已知条件计算其驱动卷筒的转速nw:三. 电动机的选择1. 电动机类型选:Y行三相异步电动机2. 电动机容量(1) 卷筒轴的输出功率(2)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传动装置的总效率式中, 为从电动机至卷筒轴之间的各传动机构和轴承的效率。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以下未作说明皆为此书中查得)表2-4查得:V带传动 ;滚动轴承 ;圆柱齿轮传动 ;弹性联轴器 ;卷筒轴滑动轴承 ,则故(3) 电动机额定功率由第二十章表20-1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由表2-1查得V带传动常用传动比范围 ,由表2-2查得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范围 ,则电动机转速可选范围为可选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的电动3000 。根据电动机所需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只有一种使用的电动机型号,此种传动比方案如下表: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电动机转速传动装置传动比Y100L-2 3 同步 满载 总传动比 V带 减速器3000 2880 2三、 计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1.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2. 分配各级传动比取V带传动的传动比 ,则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按展开式布置考虑润滑条件,为使两级大齿轮直径相近由图12展开式曲线的则i所得 符合一般圆柱齿轮传动和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的常用范围。四、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按电动机轴至工作机运动传递路线推算,得到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各轴转速:2.各轴输入功率:Ⅰ~Ⅲ轴的输出功率分别为输入功率乘轴承效率,卷筒轴输出功率则为输入功率乘卷筒的传动效率,计算结果见下表。3. 各轴输入转矩:Ⅰ~Ⅲ轴的输出转矩分别为输入转矩乘轴承效率,卷筒轴输出转矩则为输入转矩乘卷筒的传动效率,计算结果见下表。综上,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整理于下表:轴名 功率转矩转速传动比效率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电机轴 2880 轴 轴 201. 轴 卷筒轴 第三章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齿轮传动设计§ 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按以上的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运输机为一般工作,速度不高,故选用8级精度(GB 10095-88)。3) 材料选择。考虑到制造的方便及小齿轮容易磨损并兼顾到经济性,两级圆柱齿轮的大、小齿轮材料均用45钢,大齿轮为正火处理,小齿轮热处理均为调质处理且大、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分别为260HBS,215HBS。4)选小齿轮的齿数 ,大齿轮的齿数为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设计公式进行试算,即(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1) 试选载荷系数2) 由以上计算得小齿轮的转矩:3) 查6-12(机械设计基础)表选取齿宽系数 ,查图6-37(机械设计基础)按齿面硬度的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4)计算应力循环次数5) 按接触疲劳寿命系数(2) 计算:1) 带入 中较小的值,求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的最小值为3) 计算齿宽: 取 ,4) 计算分度圆直径与模数、中心距:模数: 取第一系列标准值m=分度圆直径:中心距:5) 校核弯曲疲劳强度:符合齿形因数 由图6-40得 =, =弯曲疲劳需用应力:1) 查图6-41得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 ;2) 查图6-42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3)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得4) 校核计算:<<故弯曲疲劳强度足够确定齿轮传动精度:圆周速度:对照表6-9(机械设计基础)根据一般通用机械精度等级范围为6~8级可知,齿轮精度等级应选8级§ 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按以上的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运输机为一般工作,速度不高,故选用8级精度(GB 10095-88)。3) 材料选择。考虑到制造的方便及小齿轮容易磨损并兼顾到经济性,两级圆柱齿轮的大、小齿轮材料均用45钢,热处理均为正火调质处理且大、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分别为200HBS,25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40HBS。4)选小齿轮的齿数 ,大齿轮的齿数为 ,取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设计公式进行试算,即2)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1) 试选载荷系数2) 由以上计算得小齿轮的转矩3) 查表及其图选取齿宽系数 ,由图6-37按齿面硬度的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4)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5) 查图6-42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按接触疲劳寿命系数模数: 由表6-2取第一系列标准模数分度圆直径:中心距:齿宽:校核弯曲疲劳强度:复合齿形因数 由图6-40得6)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得校核计算: <<故弯曲疲劳强度足够确定齿轮传动精度:圆周速度:对照表6-9(机械设计基础)根据一般通用机械精度等级范围为6~8级可知,齿轮精度等级应选8级对各个轴齿轮相关计算尺寸表6-3高速轴齿轮各个参数计算列表名称 代号 计算公式齿数 Z模数压力角齿高系数顶隙系数齿距 P齿槽宽 e齿厚 s齿顶高齿根高齿高 h分度圆直径 d基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中心距表6-3低速轴齿轮各个参数计算列表名称 代号 计算公式齿数 Z模数压力角齿高系数顶隙系数齿距 P齿槽宽 e齿厚 s齿顶高齿根高齿高 h分度圆直径 d基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中心距V带的设计1)计算功率2)选择带型据 和 =2880由图10-12<械设计基础>选取z型带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由表10-9确定 <械设计基础>1) 验算带速因为 故符合要求2) 验算带长初定中心距由表10-6选取相近3) 确定中心距4) 验算小带轮包角故符合要求5) 单根V带传递额定功率据 和 查图10-9得8) 时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增量:据带型及 查表10-2<械设计基础>得10)确定带根数查表10-3 查表10-4 <械设计基础>11) 单根V带的初拉力查表10-512)用的轴上的力13带轮的结构和尺寸以小带轮为例确定其结构和尺寸,由图10-11<械设计基础>带轮宽§ 轴系结构设计§ 高速轴的轴系结构设计一、轴的结构尺寸设计根据结构及使用要求,把该轴设计成阶梯轴且为齿轮轴,共分七段,其中第5段为齿轮,如图2所示:图2由于结构及工作需要将该轴定为齿轮轴,因此其材料须与齿轮材料相同,均为合金钢,热处理为调制处理, 材料系数C为118。所以,有该轴的最小轴径为:考虑到该段开键槽的影响,轴径增大6%,于是有:标准化取其他各段轴径、长度的设计计算依据和过程见下表:表6 高速轴结构尺寸设计阶梯轴段 设计计算依据和过程 计算结果第1段(考虑键槽影响)第2段(由唇形密封圈尺寸确定)20()50第3段 由轴承尺寸确定(轴承预选6004 B1=12)2023第4段24()145第5段 齿顶圆直径齿宽3338第6段2410第7段2023二、轴的受力分析及计算轴的受力模型简化(见图3)及受力计算L1= L2= L3=40三、轴承的寿命校核鉴于调整间隙的方便,轴承均采用正装.预设轴承寿命为3年即12480h.校核步骤及计算结果见下表:表7 轴承寿命校核步骤及计算结果计算步骤及内容 计算结果6007轴承A端 B端由手册查出Cr、C0r及e、Y值 Cr=计算Fs=eFr(7类)、Fr/2Y(3类) FsA= FsB=计算比值Fa/Fr FaA /FrA>e FaB /FrB< e确定X、Y值 XA= 1,YA = 0, XB =1 YB=0查载荷系数fP 计算当量载荷P=Fp(XFr+YFa) PA= PB=计算轴承寿命小于12480h由计算结果可见轴承6007合格.表8 中间轴结构尺寸设计阶梯轴段 设计计算依据和过程 计算结果第1段由轴承尺寸确定(轴承预选6008 )第2段(考虑键槽影响)45()第3段第4段99109第5段4639考虑到低速轴的载荷较大,材料选用45,热处理调质处理,取材料系数所以,有该轴的最小轴径为:考虑到该段开键槽的影响,轴径增大6%,于是有:标准化取其他各段轴径、长度的设计计算依据和过程见下表:表10 低速轴结构尺寸设计阶梯轴段 设计计算依据和过程 计算结果第1段(考虑键槽影响)(由联轴器宽度尺寸确定)()142第2段(由唇形密封圈尺寸确定)64()50第3段6616第4段 由轴承尺寸确定(轴承预选6014C )7024第5段7875第6段208820第7段齿宽+1080()119§ 各轴键、键槽的选择及其校核因减速器中的键联结均为静联结,因此只需进行挤压应力的校核.一、 高速级键的选择及校核:带轮处键:按照带轮处的轴径及轴长选 键B8X7,键长50,GB/T1096联结处的材料分别为: 45钢(键) 、40Cr(轴)二、中间级键的选择及校核:(1) 高速级大齿轮处键: 按照轮毂处的轴径及轴长选 键B14X9GB/T1096联结处的材料分别为: 20Cr (轮毂) 、45钢(键) 、20Cr(轴)此时, 键联结合格.三、低速级级键的选择及校核(1)低速级大齿轮处键: 按照轮毂处的轴径及轴长选 键B22X14,键长 GB/T1096联结处的材料分别为: 20Cr (轮毂) 、45钢(键) 、45(轴)其中键的强度最低,因此按其许用应力进行校核,查手册其该键联结合格(2)联轴器处键: 按照联轴器处的轴径及轴长选 键16X10,键长100,GB/T1096联结处的材料分别为: 45钢 (联轴器) 、45钢(键) 、45(轴)其中键的强度最低,因此按其许用应力进行校核,查手册其该键联结合格.第四章 减速器箱体及其附件的设计§箱体结构设计根据箱体的支撑强度和铸造、加工工艺要求及其内部传动零件、外部附件的空间位置确定二级齿轮减速器箱体的相关尺寸如下:(表中a=)表12 箱体结构尺寸名称 符号 设计依据 设计结果箱座壁厚 δ 11考虑铸造工艺,所有壁厚都不应小于8箱盖壁厚 δ1 ≥8 箱座凸缘厚度 b δ 箱盖凸缘厚度 b1 δ1 箱座底凸缘厚度 b2 δ 地脚螺栓直径 df 24()地脚螺栓数目 n 时,n=66轴承旁联结螺栓直径 d1 18箱盖与箱座联接螺栓直径 d 2 (~)df 12轴承端盖螺钉直径和数目 d3,n (~)df,n 10,6窥视孔盖螺钉直径 d4 (~)df 8定位销直径 d (~) d 2 9轴承旁凸台半径 R1 c2 16凸台高度 h 根据位置及轴承座外径确定,以便于扳手操作为准 34外箱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l1 c1+c2+ (5~10) 42大齿轮顶圆距内壁距离 ∆1 >δ 11齿轮端面与内壁距离 ∆2 >δ 10箱盖、箱座肋厚 m1 、 m m1≈δ1 = m≈δ= 7轴承端盖凸缘厚度 t (1~) d3 10轴承端盖外径 D2 D+(5~) d3 120轴承旁边连接螺栓距离S120第五章 运输、安装和使用维护要求1、减速器的安装(1)减速器输入轴直接与原动机连接时,推荐采用弹性联轴器;减速器输出轴与工作机联接时,推荐采用齿式联轴器或其他非刚性联轴器。联轴器不得用锤击装到轴上。(2)减速器应牢固地安装在稳定的水平基础上,排油槽的油应能排除,且冷却空气循环流畅。(3)减速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必须仔细对中,其误差不得大于所用联轴器的许用补偿量。(4)减速器安装好后用手转动必须灵活,无卡死现象。(5)安装好的减速器在正式使用前,应进行空载,部分额定载荷间歇运转1~3h后方可正式运转,运转应平稳、无冲击、无异常振动和噪声及渗漏油等现象,最高油温不得超过100℃;并按标准规定检查轮齿面接触区位置、面积,如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2、使用维护本类型系列减速器结构简单牢固,使用维护方便,承载能力范围大,公称输入功率—6660kw,公称输出转矩100—,不怕工况条件恶劣,是适用性很好,应用量大面广的产品。可通用于矿山、冶金、运输、建材、化工、纺织、轻工、能源等行业的机械传动。但有以下限制条件:1.减速器高速轴转速不高于1000r/min;2.减速器齿轮圆周速度不高于20m/s;3.减速器工作环境温度为—40~45℃,低于0℃时,启动前润滑油应预热到8℃以上,高于4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3、减速器润滑油的更换:(1)减速器第一次使用时,当运转150~300h后须更换润滑油,在以后的使用中应定期检查油的质量。对于混入杂质或变质的油须及时更换。一般情况下,对于长期工作的减速器,每500~1000h必须换油一次。对于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h的减速器,每1200~3000h换油一次。(2)减速器应加入与原来牌号相同的油,不得与不同牌号的油相混用。牌号相同而粘度不同的油允许混合用。(3)换油过程中,蜗轮应使用与运转时相同牌号的油清洗。(4)工作中,当发现油温温升超过80℃或油池温度超过100℃及产生不正常的噪声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检查原因。如因齿面胶合等原因所致,必须排除故障,更换润滑油后,方可继续运转。减速器应定期检修。如发现擦伤、胶合及显著磨损,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制止或予以排除。备件必须按标准制造,更新的备件必须经过跑合和负荷试验后才能正式使用。 用户应有合理的使用维护规章制度,对减速器的运转情况和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做认真的记录 。小 结转眼两周的时间过去了,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忙忙碌碌终于把机械设计做出来了。我通过这次设计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对机械设计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为刚结束课程就搞设计,还没有来得及复习,所以刚开始遇到好多的问题,都感觉很棘手.因为机械设计是把我们这学期所学知识全部综合起来了,还用到了许多先前开的课程,例如金属工艺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首先,我们要运用知识想好用什么结构,然后进行轴大小长短的设计,要校核,选轴承。最后还要校核低速轴,看能否用。键也是一件重要的零件,校核也不可避免。所有这些都用到了力学和机械设计得内容,可是我当时力学没有学好,机械设计又没完全掌握,做这次设计真是不容易啊!.但通过这次机械设计学到了许多,不仅是在知识方面,重要是在观念方面。以往我们不管做什么都有现成的东西,而我们只要算别人现有的东西就可以了,其实那就是抄。但现在很多是自己设计,没有约束了反而不知所措了。其次,我在这次设计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经过常老师得指点,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他并且给我们讲了一些实际用到的经验.收获真是破多啊!最后就是我们大学的课程开了这么多,我们一定要把基础打牢,为以后的综合运用打下基础啊.这次机械设计课程就体现了,我们现在很缺乏把自己学的东西联系起来的能力.最后我总结一下通过这次机械设计我学到的。实践出真知,不假。通过设计我现在可以了解真正的设计是一个怎样的程序啊.而且其中出现了许多错误,为以后工作增加经验。虽然机设很累,但我很充实,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我增加了社会竞争力,我又多了解了机械,又进步了。总之,这次机械设计虽然很累,但是我学到了好多自己从前不知道和没有经历的经验。参 考 文 献1 <<机械设计>>第八版 濮良贵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1版 . 王昆,何小柏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3 <<机械原理>> 申永胜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4 <<材料力学 >> 刘鸿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5 <<几何公差与测量>>第五版 甘永力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6 <<机械制图>>

我觉得这个内容很多啊,但是你的具体要求好像又有差异,建议你网上找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原始资料一、设计题目热处理车间零件输送设备的传动装备二、运动简图图11—电动机 2—V带 3—齿轮减速器 4—联轴器 5—滚筒 6—输送带三、工作条件该装置单向传送,载荷平稳,空载起动,两班制工作,使用期限5年(每年按300天计算),输送带的速度容许误差为 ±5%.四、原始数据滚筒直径D(mm):320运输带速度V(m/s):滚筒轴转矩T(N•m):900五、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2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六、设计说明书内容1. 运动简图和原始数据2. 电动机选择3. 主要参数计算4.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5. 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6. 机座结构尺寸计算7. 轴的设计计算8. 键、联轴器等的选择和校核9. 滚动轴承及密封的选择和校核 10. 润滑材料及齿轮、轴承的润滑方法11. 齿轮、轴承配合的选择12. 参考文献七、设计要求1. 各设计阶段完成后,需经指导老师审阅同意后方能进行下阶段的设计;2. 在指定的教室内进行设计. 一. 电动机的选择 一、电动机输入功率 二、电动机输出功率 其中总效率为查表可得Y132S-4符合要求,故选用它。 Y132S-4(同步转速 ,4极)的相关参数 表1额定功率 满载转速 堵转转矩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额定转矩 质量二. 主要参数的计算一、确定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查表可得V带传动单级传动比常用值2~4,圆柱齿轮传动单级传动比常用值为3~5,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初分传动比为 , , 。二、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本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有三轴,依次为Ⅰ,Ⅱ,Ⅲ轴,则1、各轴转速2、各轴功率3、各轴转矩表2项目 电机轴 高速轴Ⅰ 中间轴Ⅱ 低速轴Ⅲ转速 1440 576 功率 转矩 传动比 效率 三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一、确定计算功率 查表可得工作情况系数 故 二、选择V带的带型根据 ,由图可得选用A型带。三、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并验算带速 1、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查表8-6和8-8可得选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2、验算带速 按计算式验算带的速度 因为 ,故此带速合适。3、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按式(8-15a)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根据教材表8-8,圆整得 。4、确定V带的中心距 和基准直径 (1)按计算式初定中心距 (2)按计算式计算所需的基准长度 =1364mm查表可选带的基准长度 (3)按计算式计算实际中心距 中心距的变化范围为 。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6、计算带的根数(1)计算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 由 查表可得 根据 和A型带,查表可得 、 、 。故 (2)计算V带的根数Z 故取V带根数为6根7、计算单根V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 查表可得A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 应使带的实际初拉力 。8、计算压轴力 压轴力的最小值为 四 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一、高速级齿轮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按图所示的传动方案,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2)运输装置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7级精度。(3)材料选择:查表可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 (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40HBS。(4)选小齿轮齿数 ,大齿轮齿数 ,取 (5)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 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按计算式试算即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①试选 ,由图10-26 , 则有 ②小齿轮传递转矩 ③查图10-30可选取区域系数 查表10-7可选取齿宽系数 ④查表10-6可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⑤查图10-21d得按齿面硬度选取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⑥按计算式计算应力循环次数⑦查图可选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 。⑧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 ,按计算式(10-12)得(2)计算相关数值①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由计算公式得 ②计算圆周速度 ③计算齿宽 及模数 ④计算总相重合度 ⑤计算载荷系数 查表可得使用系数 ,根据 ,7级精度,查表10-8可得动载系数 ,由表10-4查得 的值与直齿轮的相同,为 , 故载荷系数 ⑥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按计算式得 ⑦计算模数 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按计算式(10-17)试算即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①、计算载荷系数 ②根据纵向重合度 ,查图10-28可得螺旋角影响系数 。③查图可选取区域系数 , , 则有 ④查表取应力校正系数 , 。⑤查表取齿形系数 , 。(线性插值法)⑥查图10-20C可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⑦查图可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 。⑧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按计算式(10-22)计算得⑨计算大、小齿轮的 并加以计算大齿轮的数值较大。(2)设计计算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故取 ,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有 取 ,则 4、几何尺寸计算(1)计算中心距 将中心距圆整为 。(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因 值改变不多,故参数 、 、 等不必修正。(3)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4)计算齿轮宽度 圆整后取 , 。二、低速级齿轮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按图所示的传动方案,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2)运输装置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7级精度。(3)材料选择,在同一减速器各级小齿轮(或大齿轮)的材料,没有特殊情况,应选用相同牌号,以减少材料品种和工艺要求,故查表可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 (调质),硬度为52HRC;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45HRC.(4)选小齿轮齿数 ,大齿轮齿数 (5)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 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按计算式试算即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①试选 ②小齿轮传递转矩 ③查表10-7可选取齿宽系数 , 查图10-26可选取区域系数 , , 则有 ④查表可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⑤查图得按齿面硬度选取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⑥按计算式计算应力循环次数⑦查图可选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 。⑧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 ,于是得(2)计算相关数值①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由计算公式得 ②计算圆周速度 ③计算齿宽 及模数 ④计算总相重合度 ⑤计算载荷系数 查表可得使用系数 ,根据 ,7级精度,查表可得动载系数 , , , 故载荷系数 ⑥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按计算式得 ⑦计算模数 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按计算式试算即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①计算载荷系数 ②根据纵向重合度 ,查图可得螺旋角影响系数 。③计算当量齿数④查表可取齿形系数 , 。⑤查表可取应力校正系数 , 。(线性插值法)⑥查图可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⑦查图可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 。⑧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按计算式计算⑨计算大、小齿轮的 并加以计算大齿轮的数值较大。(2)设计计算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故取 ,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有 取 ,则 4、几何尺寸计算(1)计算中心距 将中心距圆整为 。(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因 值改变不多,故参数 、 、 等不必修正。(3)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4)计算齿轮宽度 圆整后取 , 。五 轴的设计计算一、高速轴的设计1、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高速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d 2、选取材料可选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3、计算轴的最小直径,查表可取 应该设计成齿轮轴,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连接大带轮处,为使 与带轮相配合,且对于直径 的轴有一个键槽时,应增大5%-7%,然后将轴径圆整。故取 。4、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草图方案(见下图)5、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根据前面设计知大带轮的毂长为93mm,故取 ,为满足大带轮的定位要求,则其右侧有一轴肩,故取 ,根据装配关系,定 (2)初选流动轴承7307AC,则其尺寸为 ,故 , 段挡油环取其长为,则 。(3) 段右边有一定位轴肩,故取 ,根据装配关系可定 ,为了使齿轮轴上的齿面便于加工,取 。(4)齿面和箱体内壁取a=16mm,轴承距箱体内壁的距离取s=8mm,故右侧挡油环的长度为19mm,则 (5)计算可得 、(6)大带轮与轴的周向定位采用普通平键C型连接,其尺寸为 ,大带轮与轴的配合为 ,流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过渡配合保证的,此外选轴的直径尺寸公差为m6.求两轴承所受的径向载荷 和 带传动有压轴力 (过轴线,水平方向), 。将轴系部件受到的空间力系分解到铅垂面和水平面上两个平面力系图一 图二 图三 [注]图二中 通过另加弯矩而平移到作用轴线上图三中 通过另加转矩而平移到指向轴线同理 6 、求两轴承的计算轴向力 和 对于 型轴承,轴承的派生轴向力 故 7、求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和 对于轴承1 对于轴承2 查表可得径向载荷系数和轴向载荷系数分别为:对于轴承1 , 对于轴承2 , 8、求该轴承应具有的额定载荷值因为 则有 故 符合要求。9、弯矩图的计算水平面: , N,则其各段的弯矩为:BC段: 由弯矩平衡得M- CD段: 由弯矩平衡得铅垂面: 则其各段弯矩为:AB段: 则 BC段: 则 CD段: 则 做弯矩图如下 从轴的结构图以及弯矩和扭矩图中可以看出截面 是轴的危险截面。现将计算出的截面 处的 、 及 的值列于下表 表3载荷 水平面 垂直面 支持力 弯矩 总弯矩 扭矩 10、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 )的强度。根据计算式及上表的数据,以及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 ,轴的计算应力 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表可得 ,因此 ,故安全。11、键的选择和校核高速轴上与大带轮相配合的轴上选择键连接,由于大带轮在轴端部,故选用单圆头平键(C型)根据 ,从表6-1中查得键的截面尺寸为:宽度: 高度: ,由轮毂宽度并参考键的长度系列,取键长为: 键、轴承和轮毂材料都为钢查表可得 取其平均植, 键的工作长度 键和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 则 ,故合适。所以选用:键C GB/T 1096-200312、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取轴端倒角为 ,各轴肩处圆角半径为2。二、中间轴的设计1、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因为高速轴的小齿轮与中速轴的大齿轮相啮合,故两齿轮所受的 、 、 都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则大齿轮上所受的力为 中速轴小齿轮上的三个力分别为2、选取材料可选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3、计算轴的最小直径,查表可取 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轴承处,为使轴承便于安装,且对于直径 的轴有一个键槽时,应增大5%-7%,然后将轴径圆整。故取 。4、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草图方案(见下图)5、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初选滚动轴承7008AC,则其尺寸为: 故 用挡油环定位轴承,故 段右边有一定位轴肩,故 低速级小齿轮与箱体内壁距离为16 ,与箱体内壁距离为8 ,故左边挡油环长为24 ,则 (2)低速级小齿轮轮毂为95 ,即 取两齿面的距离为8 ,即 (3)右边也用挡油环定位轴承和低速级大齿轮,故 。 段轴长略短与其齿轮毂长,又毂长为55 ,故取 、 、 各有一定位轴肩,故依次可取 (4)计算可得 6、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低速级大齿轮的轴采用普通平键A型连接。其尺寸为 齿轮与轴的配合为 ,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过渡配合保证的,此外选轴的直径尺寸公差为 。求两轴承所受的径向载荷 和 将轴系部件受到的空间力系分解到铅垂面和水平面上两个平面力系图一 图二 图三 7、求两轴承的计算轴向力 和 由齿轮中计算得, 对于 型轴承,轴承的派生轴向力 算得 所以 8、求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和 对于轴承1 对于轴承2 查表可得径向载荷系数和轴向载荷系数分别为:对于轴承1 , 对于轴承2 , 9、求该轴承应具有的额定载荷值因为 则有 故 符合要求。10、弯矩图的计算水平面: 。AB段: 则 即 BC段: 则 CD段: 则 。铅垂面: AB段:BC段:CD段:做弯矩图如下从轴的结构图以及弯矩和扭矩图中可以看出截面 是轴的危险截面。现将计算出的截面 处的 、 及 的值列于下表 表4载荷 水平面 垂直面 支持力 弯矩 总弯矩 扭矩 11、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 )的强度。根据计算式及上表的数据,以及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 ,轴的计算应力 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表可得 , ,故安全。 12、键的选择和校核一般的8级以上精度的齿轮有空心精度要求,应选用平键连接,由于齿轮不在轴端,故选用圆头普通平键(A型) 取键长 ,键、轴承和轮毂材料都为钢查表可得 取其平均植, 键的工作长度 键和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 则 ,故合适。所以选用:键 GB/T 1096-200313、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取轴端倒角为 ,各轴肩处圆角半径见365页……三、低速轴的设计1、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因为高速轴的小齿轮与中速轴的大齿轮相啮合,故两齿轮所受的 、 、 都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则2、选取材料可选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3、计算轴的最小直径,查表可取 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轴的直径 ,为了使所选的轴直径 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配合,且对于直径 的轴有两个键槽时,应增大10%-15%,然后将轴径圆整,故取 。并选取所需的联轴器型号联轴器的计算转矩 ,查表可得,考虑到转矩变化小,故取 其公称转矩为 。半联轴器的孔径 ,长度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 4、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草图方案(见下图)5、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①为了满足半联轴器安装的轴向定位要求,Ⅰ-Ⅱ轴段右端需制出一轴肩,故Ⅱ-Ⅲ段的直径 。 ②查手册99页,选用 型弹性柱销联轴器L③初选滚动轴承7051AC,则其尺寸为 故 左边轴承安装处有挡油环,取其长度为20mm,则 ④挡油环右侧用轴肩定位,故可取 ⑤取齿面与箱体内壁距离 轴承座距箱体内壁距离为 。用挡油环对齿面定位时,为了使油环可靠的压紧齿轮, 段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取 所以取 ⑥齿轮左侧用轴肩定位,取 则 ,轴换宽度 ,取 。⑦由装配关系可确定 ⑧计算得 , , 。6、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普通平键 型 连接。轴与齿轮连接采用平键 ,L=70 ,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 。同样半联轴器与轴连接,采用键 。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 。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由过渡配合保证的,此外选轴的直径尺寸公差为 。7、轴上齿轮所受切向力 ,径向力 ,轴向力 , 。8、求两轴承所受的径向载荷 和 将轴系部件受到的空间力系分解到铅垂面和水平面上两个平面力系图一 图二 图三 9、求两轴承的计算轴向力 和 对于 型轴承,轴承的派生轴向力 故 10、求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和 , 。查表可得径向载荷系数和轴向载荷系数分别为:对于轴承1 , 对于轴承2 , 因轴承运转载荷平稳,按表13-6, ,取 则 。 。11、求该轴承应具有的额定载荷值因为 则有 预期寿命 故合格12、弯矩图的计算水平面: , .AB段:弯矩为0BC段:CD段:铅垂面: , .AB段弯矩为0BC段:CD段:做弯矩图如下 从轴的结构图以及弯矩和扭矩图中可以看出截面 是轴的危险截面。现将计算出的截面 处的 、 及 的值列于下表 表5载荷 水平面 垂直面 支持力 弯矩 总弯矩 扭矩 13、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 )的强度。根据计算式及上表的数据,以及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 变应力,取 ,轴的计算应力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表可得 ,因此 ,故安全。14、键的选择和校核选键型为普通平键(A) 根据 ,从表6-1中查得键的截面尺寸为:宽度 =25 ,高度 。取键长 。键轴和毂的材料都是钢,有表6-2查得许用挤压应力 ,取平均值 。键的工作长度 ,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 , 故选取键A: GB/T 1096-20037、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取轴端倒角为 ,各轴肩处圆角半径为2。六.箱体结构的设计减速器的箱体采用铸造(HT200)制成,采用剖分式结构为了保证齿轮佳合质量,大端盖分机体采用 配合.1. 机体有足够的刚度在机体为加肋,外轮廓为长方形,增强了轴承座刚度2. 考虑到机体内零件的润滑,密封散热。因其传动件速度小于12m/s,故采用侵油润油,同时为了避免油搅得沉渣溅起,齿顶到油池底面的距离H为40mm为保证机盖与机座连接处密封,联接凸缘应有足够的宽度,联接表面应精创,其表面粗糙度为 3. 机体结构有良好的工艺性.铸件壁厚为10,圆角半径为R=3。机体外型简单,拔模方便.4. 对附件设计 A 视孔盖和窥视孔在机盖顶部开有窥视孔,能看到 传动零件齿合区的位置,并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能伸入进行操作,窥视孔有盖板,机体上开窥视孔与凸缘一块,有便于机械加工出支承盖板的表面并用垫片加强密封,盖板用铸铁制成,用M6紧固B 油螺塞:放油孔位于油池最底处,并安排在减速器不与其他部件靠近的一侧,以便放油,放油孔用螺塞堵住,因此油孔处的机体外壁应凸起一块,由机械加工成螺塞头部的支承面,并加封油圈加以密封。C 油标:油标位在便于观察减速器油面及油面稳定之处。油尺安置的部位不能太低,以防油进入油尺座孔而溢出.D 通气孔:由于减速器运转时,机体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为便于排气,在机盖顶部的窥视孔改上安装通气器,以便达到体内为压力平衡.E 盖螺钉:启盖螺钉上的螺纹长度要大于机盖联结凸缘的厚度。钉杆端部要做成圆柱形,以免破坏螺纹.F 位销:为保证剖分式机体的轴承座孔的加工及装配精度,在机体联结凸缘的长度方向各安装一圆锥定位销,以提高定位精度.G 吊钩:在机盖上直接铸出吊钩和吊环,用以起吊或搬运较重的物体.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如下:名称 符号 计算公式 结果箱座壁厚 10箱盖壁厚 9箱盖凸缘厚度 12箱座凸缘厚度 15箱座底凸缘厚度 25地脚螺钉直径 M24地脚螺钉数目 查手册 6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M12机盖与机座联接螺栓直径 =() M10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 10视孔盖螺钉直径 =() 8定位销直径 =() 8 , , 至外机壁距离 查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表4 342218 , 至凸缘边缘距离 查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表4 2816外机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 + +(8~12)50大齿轮顶圆与内机壁距离 > 15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 > 10机盖,机座肋厚 9 轴承端盖外径 +(5~) 120(1轴)125(2轴)150(3轴)轴承旁联结螺栓距离 120(1轴)125(2轴)150(3轴)七. 润滑密封设计对于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因为传动装置属于轻型的,且传速较低,所以其速度远远小于 ,所以采用脂润滑,箱体内选用SH0357-92中的50号润滑,装至规定高度.油的深度为H+ H=30 =34所以H+ =30+34=64其中油的粘度大,化学合成油,润滑效果好。密封性来讲为了保证机盖与机座联接处密封,联接凸缘应有足够的宽度,联接表面应精创,其表面粗度应为 密封的表面要经过刮研。而且,凸缘联接螺柱之间的距离不宜太大,国150mm。并匀均布置,保证部分面处的密封性。八、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三的学生,我觉得能做类似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三的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面?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数查阅大量的设计手册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机械设计手册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作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我们是工程师,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 作为一名专业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制图软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本次大作业要求用 auto CAD制图,因此要想更加有效率的制图,我们必须熟练的掌握它。虽然过去从未独立应用过它,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我发现效率好高,记得大一学CAD时觉得好难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放在使用者的角度,单单是为了学而学,这样效率当然不会高。边学边用这样才会提高效率,这是我作本次课程设计的第二大收获。但是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老师批评指正。参考文献〔1〕濮良贵,纪明刚. 机械设计. 7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张策,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3] 吴宗泽,罗胜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 王伯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2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数据科学支柱论文模板

数学建模论文格式模板以及要求

导语:伴随着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下面是我分享的数学建模论文格式模板及要求,欢迎阅读!

(一)论文形式:科学论文

科学论文是对某一课题进行探讨、研究,表述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见的文章。

注意:它不是感想,也不是调查报告。

(二)论文选题:新颖,有意义,力所能及。

要求:

有背景.

应用问题要来源于学生生活及其周围世界的真实问题,要有具体的对象和真实的数据。理论问题要了解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价值。要做必要的学术调研和研究特色。

有价值

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理论价值,或教育价值,学生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掌握必须的科学概念,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

有基础

对所研究问题的背景有一定了解,掌握一定量的参考文献,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所研究问题的数据资料是能够获得的。

有特色

思路创新,有别于传统研究的新思路;

方法创新,针对具体问题的特点,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结果创新,要有新的,更深层次的结果。

问题可行

适合学生自己探究并能够完成,要有学生的特色,所用知识应该不超过初中生(高中生)的能力范围。

(三)(数学应用问题)数据资料:来源可靠,引用合理,目标明确

要求:

数据真实可靠,不是编的数学题目;

数据分析合理,采用分析方法得当。

(四)(数学应用问题)数学模型:通过抽象和化简,使用数学语言对实际问题的一个近似描述,以便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所研究的对象。

要求:

抽象化简适中,太强,太弱都不好;

抽象出的数学问题,参数选择源于实际,变量意义明确;

数学推理严格,计算准确无误,得出结论;

将所得结论回归到实际中,进行分析和检验,最终解决问题,或者提出建设性意见;

问题和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和展望。

(五)(数学理论问题)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了解透彻

要求:

对问题了解足够清楚,其中指导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

问题解答推理严禁,计算无误;

突出研究的特色和价值。

(六)论文格式:符合规范,内容齐全,排版美观

1. 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主要内容的逻辑组合。

要求:反映内容准确得体,外延内涵恰如其分,用语凝练醒目。

2. 摘要:全文主要内容的简短陈述。

要求:

1)摘要必须指明研究的主要内容,使用的主要方法,得到的主要结论和成果;

2)摘要用语必须十分简练,内容亦须充分概括。文字不能太长,6字以内的文章摘要一般不超过3字;

3)不要举例,不要讲过程,不用图表,不做自我评价。

3. 关键词:文章中心内容所涉及的重要的单词,以便于信息检索。

要求:数量不要多,以3-5各为宜,不要过于生僻。

(七). 正文

1)前言:

问题的背景:问题的来源;

提出问题:需要研究的内容及其意义;

文献综述: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的回顾和存在的问题;

概括介绍论文的内容,问题的结论和所使用的方法。

2)主体:

(数学应用问题)数学模型的组建、分析、检验和应用等。

(数学理论问题)推理论证,得出结论等。

3)讨论:

解释研究的结果,揭示研究的价值, 指出应用前景, 提出研究的不足。

要求:

1)背景介绍清楚,问题提出自然;

2)思路清晰,涉及到得数据真是可靠,推理严密,计算无误;

3)突出所研究问题的难点和意义。

5. 参考文献:

是在文章最后所列出的文献目录。他们是在论文研究过程中所参考引用的主要文献资料,是为了说明文中所引用的的论点、公式、数据的来源以表示对前人成果的尊重和提供进一步检索的线索。

要求:

1)文献目录必须规范标注;

2)文末所引的文献都应是论文中使用过的文献,并且必须在正文中标明。

(七)数学建模论文模板

1. 论文标题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使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一般说来,摘要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研究的主要问题;

②建立的什么模型;

③用的什么求解方法;

④主要结果(简单、主要的);

⑤自我评价和推广。

摘要中不要有关键字和数学表达式。

数学建模竞赛章程规定,对竞赛论文的评价应以:

①假设的合理性

②建模的创造性

③结果的正确性

④文字表述的清晰性 为主要标准。

所以论文中应努力反映出这些特点。

注意:整个版式要完全按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的要求书写,否则无法送全国评奖。

一、 问题的重述

数学建模竞赛要求解决给定的问题,所以一般应以“问题的重述”开始。

此部分的目的是要吸引读者读下去,所以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要过于分散、琐碎,措辞要精练。

这部分的内容是将原问题进行整理,将已知和问题明确化即可。

注意:在写这部分的内容时,绝对不可照抄原题!

应为:在仔细理解了问题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将问题描述一篇。应尽量简短,没有必要像原题一样面面俱到。

二、 模型假设

作假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为问题有帮助的所有假设都应该在此出现,包括题目中给出的假设!

②重述不能代替假设! 也就是说,虽然你可能在你的问题重述中已经叙述了某个假设,但在这里仍然要再次叙述!

③与题目无关的假设,就不必在此写出了。

三、 变量说明

为了使读者能更充分的理解你所做的工作,

对你的模型中所用到的变量,应一一加以说明,变量的输入必须使用公式编辑器。 注意:

①变量说明要全 即是说,在后面模型建立模型求解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变量,都应该在此加以说明。

②要与数学中的习惯相符,不要使用程序中变量的写法

比如:一般表示圆周率;cba,, 一般表示常量、已知量;zyx,, 一般表示变量、未知量

再比如:变量21,aa等,就不要写成:a[0],a[1]或a(1),a(2)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要特别突出你的创造性的工作。在这部分写作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①一定要有分析,而且分析应在所建立模型的前面;

②一定要有明确的模型,不要让别人在你的文章 中去找你的模型;

③关系式一定要明确;思路要清晰,易读易懂。

④建模与求解一定要截然分开;

⑤结果不能代替求解过程:必须要有必要的求解过程和步骤!最好能像写算法一样,一步一步的.写出其步骤;

⑥结果必须放在这一部分的结果中,不能放在附录里。

⑦结果一定要全,题目中涉及到的所有问题必须都有详细的结果和必须的中间结果!

⑧程序不能代替求解过程和结果!

⑨非常明显、显而易见的结果也必须明确、清晰的写在你的结果中!

⑩每个问题和问题之间以及5个小点之间都必须空一行。

问题一:

1.建模思路:

①对问题的详尽分析;

②对模型中参数的现实解释;这有助于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同时也会使数学公式充满生气,不再枯燥无味

③完成内容阐述所必需的公式推导、图表等

2.模型建立:

建立模型并对模型作出必要的解释

对于你所建立的模型,最好能对其中的每个式子都给出文字解释。

3.求解方法:

给出你的求解思路,最好能想写算法一样,写出你的算法。

4.求解结果:

你的求解结果必须精心设计(最好使用表格的形式),使人一目了然。

结果必须要全,对于你求解的一些必须的中间结果,也必须在这里反映出来。

5.模型的分析与检验

在计算出相应的结果之后,你必须对你的结果做出相应的解释。 因为你的结果往往是数学的结果,一般人无法理解。 你必须归纳出你的结论和建议。 这里主要应包括:

①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是否达到了建模目的?

③模型的适用范围怎样?

④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何?

问题二:

问题三:

问题四:

问题五:

五、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这一部分应包括:

①你的模型完成了什么工作?达到了什么目的?得出了什么规律?

②你的建模方法是否有创造性?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什么思路?结果有什么理论或实际用途?

③模型中有何不足之处?有何改进建议?

④模型中有何遗留未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这一部分一定要有!

六、参考文献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

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七、附录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资料都收集在这里。 应包括:

①某一问题的详细证明或求解过程; ②流程图;

③计算机源程序及结果;

④较繁杂的图表或计算结果(一般结果只要不超过A4一页,尽量都放在正文中)。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并保证最终解释权。

格式上要有标题 概述 关键词 指导者内容参考如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一直都处于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经历了几起几落…… 长久以来,人工智能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它却吸引了无数研究人员为之奉献才智,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到IBM公司,再到日本的本田公司、SONY公司以及国内的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全世界的实验室都在进行着AI技术的实验。不久前,著名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还将这一主题搬上了银幕,科幻片《人工智能》(.)对许多人的头脑又一次产生了震动,引起了一些人士了解并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 在本期技术专题中,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的几位研究人员将引领我们走近人工智能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智能"源于拉丁语LEGERE,字面意思是采集(特别是果实)、收集、汇集,并由此进行选择,形成一个东西。INTELEGERE是从中进行选择,进而理解、领悟和认识。正如帕梅拉·麦考达克在《机器思维》(Machines Who Thinks,1979)中所提出的: 在复杂的机械装置与智能之间存在长期的联系。从几个世纪前出现的神话般的巨钟和机械自动机开始,人们已对机器操作的复杂性与自身的某些智能活动进行直观联系。经过几个世纪之后,新技术已使我们所建立的机器的复杂性大为提高。1936年,24岁的英国数学家图灵(Turing)提出了"自动机"理论,把研究会思维的机器和计算机的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也因此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是从1956年正式开始的,这一年在达特茅斯大学召开的会议上正式使用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个术语。随后的几十年中,人们从问题求解、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博弈、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以及机器人学等多个角度展开了研究,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不同程度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系统,例如能够求解微分方程、设计分析集成电路、合成人类自然语言,而进行情报检索,提供语音识别、手写体识别的多模式接口,应用于疾病诊断的专家系统以及控制太空飞行器和水下机器人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熟知的IBM的"深蓝"在棋盘上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就是比较突出的例子。 当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因计算机计算能力的限制无法模仿人脑的思考以及与实际需求的差距过远而走入低谷,但是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以指数级增长,同时网络技术蓬勃兴起,确保计算机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条件来运行一些要求更高的AI软件,而且现在的AI具备了更多的现实应用的基础。9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研究又出现了新的高潮。 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史忠植研究员,请他和他的实验室成员引领我们走近人工智能这个让普通人感到深奥却又具有无穷魅力的领域。 问: 目前人工智能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那么现在有哪些新的研究热点和实际应用呢? 答: AI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人工智能理论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计算机硬件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计算机速度的不断提高、存储容量的不断扩大、价格的不断降低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原来无法完成的工作现在已经能够实现。目前人工智能研究的3个热点是: 智能接口、数据挖掘、主体及多主体系统。 智能接口技术是研究如何使人们能够方便自然地与计算机交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计算机能够看懂文字、听懂语言、说话表达,甚至能够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因此,智能接口技术的研究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又有基础的理论意义。目前,智能接口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文字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像识别、机器翻译以及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已经开始实用化。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三根强大的技术支柱: 数据库、人工智能和数理统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发现算法、数据仓库、可视化技术、定性定量互换模型、知识表示方法、发现知识的维护和再利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的知识发现以及网上数据挖掘等。 主体是具有信念、愿望、意图、能力、选择、承诺等心智状态的实体,比对象的粒度更大,智能性更高,而且具有一定自主性。主体试图自治地、独立地完成任务,而且可以和环境交互,与其他主体通信,通过规划达到目标。多主体系统主要研究在逻辑上或物理上分离的多个主体之间进行协调智能行为,最终实现问题求解。多主体系统试图用主体来模拟人的理性行为,主要应用在对现实世界和社会的模拟、机器人以及智能机械等领域。目前对主体和多主体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体和多主体理论、主体的体系结构和组织、主体语言、主体之间的协作和协调、通信和交互技术、多主体学习以及多主体系统应用等方面。 问: 您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了几十年,参与了许多国家重点研究课题,非常清楚国内外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情况。您认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的研究情况如何? 答: 我国开始"863计划"时,正值全世界的人工智能热潮。"863-306"主题的名称是"智能计算机系统",其任务就是在充分发掘现有计算机潜力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计算机在应用中的缺陷和"瓶颈",用人工智能技术克服这些问题,建立起更为和谐的人-机环境。经过十几年来的努力,我们缩短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和人才基础。 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特点是: 课题比较分散,应用项目偏多、基础研究比例略少、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需求结合不够紧密。选题时,容易跟着国外的选题走; 立项论证时,惯于考虑国外怎么做; 落实项目时,又往往顾及面面俱到,大而全; 再加上受研究经费的限制,所以很多课题既没有取得理论上的突破,也没有太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今后,基础研究的比例应该适当提高,同时人工智能研究一定要与应用需求相结合。科学研究讲创新,而创新必须接受应用和市场的检验。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发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迫切需要满足的市场需求。 问: 请您预测一下人工智能将来会向哪些方面发展? 答: 技术的发展总是超乎人们的想象,要准确地预测人工智能的未来是不可能的。但是,从目前的一些前瞻性研究可以看出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模糊处理、并行化、神经网络和机器情感。 目前,人工智能的推理功能已获突破,学习及联想功能正在研究之中,下一步就是模仿人类右脑的模糊处理功能和整个大脑的并行化处理功能。人工神经网络是未来人工智能应用的新领域,未来智能计算机的构成,可能就是作为主机的冯·诺依曼型机与作为智能外围的人工神经网络的结合。研究表明: 情感是智能的一部分,而不是与智能相分离的,因此人工智能领域的下一个突破可能在于赋予计算机情感能力。情感能力对于计算机与人的自然交往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一直处于计算机技术的前沿,人工智能研究的理论和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今天,已经有很多人工智能研究的成果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将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教育等带来更大的影响。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也称机器智能,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出人造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AI理论的实用性 在一年一度AT&T实验室举行的机器人足球赛中,每支球队的"球员"都装备上了AI软件和许多感应器,它们都很清楚自己该踢什么位置,同时也明白有些情况下不能死守岗位。尽管现在的AI技术只能使它们大部分时间处于个人盘带的状态,但它们传接配合的能力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改进。 这种AI机器人组队打比赛看似无聊,但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通过这类活动可以加强机器之间的协作能力。我们知道,Internet是由无数台服务器和无数台路由器组成的,路由器的作用就是为各自的数据选择通道并加以传送,如果利用一些智能化的路由器很好地协作,就能分析出传输数据的最佳路径,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网络堵塞。 我国也已经在大学中开展了机器人足球赛,有很多学校组队参加,引起了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研究的兴趣。 未来的AI产品 安放于加州劳伦斯·利佛摩尔国家实验室的ASCI White电脑,是IBM制造的世界最快的超级电脑,但其智力能力也仅为人脑的千分之一。现在,IBM正在开发能力更为强大的新超级电脑--"蓝色牛仔"(Blue Jean)。据其研究主任保罗·霍恩称,预计于4年后诞生的"蓝色牛仔"的智力水平将大致与人脑相当。 麻省理工学院的AI实验室进行一个的代号为Cog的项目。Cog计划意图赋予机器人以人类的行为。该实验的一个项目是让机器人捕捉眼睛的移动和面部表情,另一个项目是让机器人抓住从它眼前经过的东西,还有一个项目则是让机器人学会聆听音乐的节奏并将其在鼓上演奏出来。 据网站报道,比利时的Starlab正在制造一个人工猫脑,这个猫脑将有7500万个人造神经细胞。据称,移植了人工猫脑的小猫能够行走,还能玩球。预计它将于2002年制作完成。

  • 索引序列
  • 圆柱模板论文
  • 柱模板论文
  • 关于圆柱与圆锥的研究小论文
  • 二级圆柱减速器毕业论文
  • 数据科学支柱论文模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