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陇西秧歌的论文参考文献

陇西秧歌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陇西秧歌的论文参考文献

歌名:我要去烧香歌手:徐海琴看着周围的有钱人活得多滋润当初都和我一样也是贫农苦出身如今都成了大富翁享受着人生只有我还在原地感慨流逝的青春财神还不来敲我门让我很纳闷他们比我更勤奋还是天生我愚笨一天我遇见一高人解开我苦闷带我来到了普陀山走进了庙门烧香 烧香我要去烧香烧得汗水里也有也有那含金量烧香 烧香赶快去烧香烧出金山和银山人丁子孙旺看着周围的有钱人活得多滋润当初都和我一样也是贫农苦出身如今都成了大富翁享受着人生只有我还在原地感慨流逝的青春财神还不来敲我门让我很纳闷他们比我更勤奋还是天生我愚笨一天我遇见一高人解开我苦闷带我来到了普陀山走进了庙门烧香 烧香我要去烧香烧得汗水里也有也有那含金量烧香 烧香赶快去烧香烧出金山和银山人丁子孙旺烧香 烧香我要去烧香烧得汗水里也有也有那含金量烧香 烧香赶快去烧香烧出金山和银山人丁子孙旺

十炉香(陇西秧歌)歌词:一炉的香上炉的种一个善人往前修菩萨爷把门开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二炉的香上炉的种两个善人往前修菩萨爷把门开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三炉的香上炉的种三个善人往前修菩萨爷把门开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四炉的香上炉的种四个善人往前修菩萨爷把门开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五炉的香上炉的种五个善人往前修菩萨爷把门开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六炉的香上炉的种六个善人往前修菩萨爷把门开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七炉的香上炉的种七个善人往前修菩萨爷把门开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八炉的香上炉的种八个善人往前修菩萨爷把门开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九炉的香上炉的种九个善人往前修菩萨爷把门开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十炉的香上炉的种十个善人往前修菩萨爷把门开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南无佛弥陀佛众生上香来

关于陇西秧歌论文范文资料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参加全国第八届桃李杯的比赛中让我领会到民间舞在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和内涵上的深入浅出,由于很多原因我对东北秧歌的认知及感受比其他民族民间舞蹈更为深刻。 东北秧歌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所有民族民间舞的第一堂基本课程。也就是说要想跳好中国民族民间舞首先要学会跳东北秧歌!作为一名舞蹈演员,怎样跳好东北秧歌呢?肯定很多人首先意识到的就是肢体训练,这种想法固然对,但是我认为跳好东北秧歌应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我们要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在了解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基础上在从内心、动作上感受并掌握东北秧歌在民间舞中的韵律特点,其次再艺术化的节奏处理。虽然我们有时觉得前两点没必要,而且有很多人会觉得这跟跳不跳好东北秧歌根本没什么关系或觉得根本不必知道也不用知道,但是我觉得这跟跳好东北秧歌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把东北秧歌跳好了那也是外在的,而且没什么欣赏价值。因为他在表演的时候内心永远都不会感受到东北人的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心情感和表达方式!但事实上,如果你这些都了解了我想你会是一个素质全面的舞蹈演员或是一名舞蹈教员。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我想会达到不同水准的艺术境界,舞蹈演员也只有通过这样的道路才能致胜千里。 一、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 东北秧歌流传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它以热烈、火爆、逗趣、诙谐的独特风格特点。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其中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 东北秧歌流传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它热烈、火爆、逗趣、诙谐的独特风格特点。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东北秧歌有其特定的,这种风格存在于各种动作之中。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阔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活泼),浪中俏,俏中艮,总体归纳为“艮、俏、浪。不管春夏秋冬都有自发的秧歌队伍在路边或活动中心翩翩起舞,如果不同秧歌队伍相逢时,就会鼓乐齐鸣,以礼相拜,接着就是一通各显高低的竞技性表演。观者为之叫好,表演者自娱其中,忘我投入,情趣万千。同时它的表演形式一共有三种:“大鼓秧歌、小鼓秧歌、地秧歌 (一)大鼓秧歌 大鼓秧歌在三种形式中流传最广,尤其以辽南地区的营口、海城及盖县等地更为盛行。主要通过使用的道具来与小鼓秧歌区分。 (二)小鼓秧歌 小鼓秧歌分“天津高跷”和“小鼓高跷”两种。表演者脚踩一尺六寸左右的木制跷腿,因为两者都以腰鼓和手锣伴奏,所以统称小鼓秧歌。 (三)地秧歌 地秧歌是一种不踩高跷表演的秧歌,现在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都属于地秧歌。地秧歌又叫“地蹦子”,主要流传于沈阳、抚顺一带。 二、从动作及内心感受来了解并掌握东北秧歌的韵律特点 人们的思想、审美、情感、观念都随着这个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作为一名舞蹈演员也深刻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蒙、藏、鲜、维等等,可想而知民间舞的丰富多彩,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舞蹈风格。而这个风格恰恰就是跳好民间舞的关键所在。东北秧歌也一样,有其特定的风格,失去了这种风格就不再是秧歌舞。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阔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活泼),浪中俏,俏中艮,总体归纳为“艮、俏、浪。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这些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 “艮、俏、浪”在东北秧歌的含义。只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著作中对于“艮”的介绍,少之又少,而且据我了解这个“艮”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所以我查阅了很多关于东北秧歌的资料但是释义很少。所以我凭自己在学习和实践当中的不断总结我觉得应该是膝盖规律性的“顿劲”和舞动翻转时的“利索劲”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动律,称为“艮(gen)劲”。动作中最能体现东北秧歌特点的是前踢步、后踢步和手绢花。 东北秧歌的前踢步,蕴含了许多特有的风格特征,比如:收回正步移中心的那一瞬间,体现出了女孩特有的细腻与体态表现了柔情似水的美感。其实舞蹈就像一道菜,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人炒就会炒出不同的味道。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表达出的情感各不相同! 原来的东北秧歌以“小”为美。但是随着东北秧歌现代发展趋势,对于东北秧歌的动作训练在课堂就已经按照舞台的感觉、人们的审美观和发展趋势来要求。比如:以前东北秧歌有很多幅度大的动作和幅度小的动作,但现在要求幅度“大”的动作要更大。而幅度“小”的动作要更小。使其更能适应现代舞蹈者的内心体验和意境追求。舞蹈是人类心灵的表达,我觉得只有了解东北秧歌才能从内心真正感受到风格。才能将风格展现出来。 三、处理节奏——舞技意义上的再升华 节奏表现在所有的艺术中,尤其是在表演艺术更为显著。在舞蹈中,节奏是舞蹈力度、感情的基础。因此处理好东北秧歌的节奏,是为了突出东北秧歌的韵律特点。并且,它可以视作是舞技意义上的再升华。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在掌握了东北秧歌韵律的一定程度上,那么下面的任务就是学会恰到好处的处理节奏,力求把东北秧歌的风格、韵律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表演尽善尽美。处理节奏,标志着舞者对动作风格特点把握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准。如东北秧歌中经常出现的前踢步、后踢步,这里包含着一连串均衡动作,在稳中有浪、浪中有艮的表演形式和风格特点中,演员绝对要有一针见血的速度和力量来控制身体,这样才完成各种完美的舞姿造型。处理节奏还标志着演员能在感情色彩的不同发挥,事实上,表现情感本身也体现出演员自身的情感素质。 我想能够恰到好处的处理节奏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在跳东北秧歌时,必须不断体会力量,动作的对比与幅度的快慢,不断圆润舞技,深化舞蹈意识。具体来说,在舞蹈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幅度的强弱、快慢、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交替与重复,导致含有各种感情动作姿态的体现,注意通过节奏把各种动作按照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联系起来,为表现舞蹈的内容服务,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如东北秧歌的前踢步加单臂花,它的高低、快慢都有独特的节奏,演员必须通过节奏的处理,结构出不同视觉层面意象和心理层面的情感内蕴,这样的舞姿,才能焕发感人的艺术魅力。 舞蹈离不开节奏,正如生命离不开呼吸,聪明的合格的演员以恰到好处的节奏去构造舞蹈,正如调整呼吸以使生命稳健而顺畅。另外,处理节奏不仅要学会从舞蹈本体上下功夫,正如老师强调的“别忘了功夫在舞外”对音乐理论素质的培养以及对充满节奏韵律的生活的关照,都是修炼节奏意识的必要手段。 四、跳好东北秧歌的的重要意义 (一)陶冶情操,愉悦他人。 作为美的代言人,舞蹈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美学追求是无与伦比的。她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东北秧歌是东北人心灵的表达,生命情感的自由宣泄的一种方式。同时讲述东北人自己的故事,当观众看完东北秧歌都会有一种逗趣、热烈、放松、豪放的感觉! (二)对自身的美感训练再提高。 自身的美感是通过训练出来的,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关节都要通过训练来达到完成。比如东北秧歌的前踢步它能训练出腿的速度,屈伸训练大腿的肌肉,摆身训练肋条骨的灵活性等等,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使自身的美感不断提高。 (三)对将来东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 东北秧歌涵盖面非常广,从上身的动律,腿的步法到手绢花的挽法及技巧运用,无不体现出东北人民的智慧与辛劳。是东北人民长期劳动,总结出的经验果实。对东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要求我们新一代的舞蹈学者们不仅要抓住其动作风格和精髓,更重要的是开发出适应现代审美要求与价值取向的新动作,从而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东北秧歌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舞蹈演员,要跳好东北秧歌,并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必经经过:认真学习与了解,脚踏实地的进行每一次课堂专业训练、把握和培养内心与动作上的韵律情感和动作节奏处理的技术把握。那么我想成为一个出色的舞蹈演员和未来教员将不再是奢望与梦想!

北京传统文化保护的历史性进步北京作为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50多年建都史的六朝古都,拥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好古都北京的文化遗产是北京对国家、对人类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从1978年到2008年,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程。30年来,北京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无疑是不可忽略的进步和成果之一。30年来,北京市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经历了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进一步推进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阶段,继承文化传统、传承文化血脉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关注和响应,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共识。加紧抢救和保护北京的优秀文化遗产,对确保北京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对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而特殊的意义。一、传统文化保护在“文革”的废墟上开始起步“文化大革命”使北京市的文化遗产资源遭到空前的破坏,尤以“破四旧”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最为严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北京市开始全面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并在当时思想禁锢的情况下,大胆解放思想,逐步打破了传统文化的禁区,使人们对保护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加强。标志一:传统文化活动恢复举办“文革”结束后,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活动恢复举办,其中在改革开放之初举办的一些活动对当时打破“文革”的禁锢、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一是北京京剧团1977年5月为纪念《讲话》发表35周年演出的京剧历史剧《逼上梁山》,这是“文革”后北京乃至全国第一次上演的古装戏。二是北京丰台、顺义等郊区县在1978年2月春节期间举办的民间花会演出,这是“文革”中被禁止的北京民间花会首次公开表演。三是文化部1978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部分省、市、自治区民族民间唱法会演,这是文革后民族传统音乐的第一次大规模展示。四是北京市文化局1982年7月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中日两国民间艺术交流活动,这是北京市组织的第一次国际间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标志着民族民间文化在经历了文革劫难之后的全面恢复,并且为后来进行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北京的庙会、灯会曾是京城最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到春节,人们举家逛庙会、灯会成为节日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志。文革期间,庙会全部销声匿迹。1985年春节,东城区借传统庙会的模式率先举办了北京地坛春节文化庙会,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此后,龙潭庙会、白云观庙会、东岳庙庙会、厂甸庙会以及燕山元宵节灯会、龙庆峡冰灯艺术节等陆续举办,并逐步成为北京市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品牌。标志二:传统文化保护得到推进改革开放30年来,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各级文化部门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工作,收集了一大批具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宝贵资料。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进行的、被称为“中国民族文化万里长城”的“十大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1979年,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等单位联合发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织的“十大集成志书” 编纂工作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北京市于1981年8月率先启动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北京卷》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两部集成的编写工作,其他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也在其后陆续展开。在此后的十几年间,数以千计的文化工作者深入到农村地头田间,搜集整理和录制了一大批录音录像资料,成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留存下来的最为珍贵的原始资料,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抢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标志三 传统文化艺术得到发扬光大保护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这些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获得新的生命,焕发时代光彩。北京市文化局从2000年起就开始投入力量对传统民间花会的项目进行科研改造,昌平的“花钹大鼓”、门头沟的“太平鼓”、延庆的“旱船”、房山的“小跑跷”、怀柔的“竹马”等项目都先后被列为科研项目,由市文化局组织专家对这些民间舞蹈项目从表演、服装、道具、音响等各方面进行改造创新。其中“花钹大鼓”和 “太平鼓”参加了2001年在北京举行的“居庸关长城杯”中华民间鼓舞大赛,“花钹大鼓”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山花奖。秧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但由于在表演风格、表现形式、服装化妆等方面都缺乏时代感和美感,为此,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群众艺术馆从2001年起组织民舞专家进行创编,完成了“彩带秧歌”、“扇花秧歌”、“拍打秧歌”等8个创新秧歌,并通过出版光盘、盒带、举办培训班以及媒体宣传等形式向全市普及推广,使古老的民间秧歌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传统文化保护登上新的台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前都定位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从2005年起,这项工作的名称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法概念逐步替代了“民族民间文化”的提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继续,并且保护力度更加深化、社会反响更加强烈。应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历史性进步。2003年3月,文化部在全国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一项全国性的政府工程。为此,文化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等文件,并于2003年11月、2004年10月两次召开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专门会议,相继确定了40个保护工程的试点项目。北京门头沟区的“京西幡乐”、北京民俗博物馆的“老北京商业民俗”2个项目入选其中。北京市文化局也于2004年和2005年先后确定并公布了北京市的2个综合性试点区、1个综合性试点乡和21个试点项目。这些试点项目积极探索保护方式,为以后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2005年6月,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1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自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从2005年起,北京市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也进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阶段。2006年1月,北京市召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围绕普查、传承、文献等三项工程全面展开,以不断促进全市保护工作的开展。2005年7月,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在全市18个区县展开,至2007年上半年基本完成。2006年12月和2007年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了两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各区县也先后建立了本区(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基本建立。根据国务院的通知精神,2006年—2008年,北京市连续举办3届“文化遗产日”活动。2006年6月10日,北京市文物局和文化局联合在首都博物馆新馆举行庆祝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大型活动开幕仪式,全市各区县、各相关单位共举办各类宣传展示活动73项;2007年“文化遗产日”期间,北京市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身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展览”、“咱老北京的玩意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等活动。除了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展示活动外,北京市还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俗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等各种文化载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使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为了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北京市文化局自2004年起先后举办了5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题培训班,全市各区县及相关部门的人员300余人次参加学习。2006年4月至2007年1月,北京市文化局社文处、北京群众艺术馆与西城区文化馆等单位联合举办“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级研讨班”,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赵书、刘锡诚,群众文化专家刘波,著名学者沈望舒等前来授课,29名学员获得北京市人事局颁发的《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撰写30余篇论文由民族出版社结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纵横谈》一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同吹响了对传统文化加强保护的号角,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都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赢得了一个超过以往的大好机遇。这项工作的继续进行,对推进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提高全民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三、北京市民族民间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累累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民族民间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1、建立了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机制自2003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任务、明确了责任。2006年6月,北京市成立了由文化局牵头,市发改委、建委、民委等十余个市委办局参加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以及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领导和指导。自2005年起,北京市每年均投入大量专项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2008年已达2000多万元。2006年底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2008年北京市文化局非遗保护处成立,各区县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这些都为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造了条件。2、编辑出版了十大文艺集成志书(北京卷)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十大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其中,《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北京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北京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北京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北京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卷》、《中国戏曲志•北京卷》和《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等8部已完成出版工作。《中国歌谣集成•北京卷》于2007年通过终审,现已付梓印刷;《中国民间谚语集成•北京卷》已完成编辑工作,现正在终审中。此外,全市各区县也同时组织编辑出版了民间艺术分卷以及相关的成果汇编。门头沟区2001—2006年整理编辑出版了《门头沟文化丛书》3套20余本,朝阳区编辑出版了《温榆水经》、《武士春剪纸集》,西城区编辑出版了《西城民间艺术丛书》一套4本等,北京市民协先后组织出版了《北京风物传说》、《香山传说》等民间文学丛书10余种。3、初步完成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按照文化部的部署,北京市于2005年7月开始至2007年6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普查。其间,全市18个区县组织培训了近2000名普查员,深入全市社区和村落等最基层单位进行深入走访调研,初步摸清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底数。据统计,全市共完成普查项目6000余项,经过甄别和合并,有近3000个项目进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区县分卷本),共21卷。此次普查,不仅培养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干部队伍,同时抢救保护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料和珍贵实物,为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建立完善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要求,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08年6月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市第一批有13个项目入选,第二批有61个项目(含扩展项目16项)入选,使北京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74项。2006年12月和2007年6月,经申报、论证、评审、审批等程序,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了两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为48项,第二批为105项,共153项。此外,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全市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已经初步建立,全市18个区县共公布区县级名录315项。5、组织评选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文化部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的基础上,组织进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并于2007年6月和2008年1月先后公布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777名,北京市共有26人入选。2008年5月,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正式公布,共有94人入选。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过的历程,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相信,今后中国定将无愧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文明古国的赞誉,北京也将无愧于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朝古都的称谓。参考文献:1、宋海波主编:《北京志.文化艺术卷.群众文化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2、周一兴主编:《当代北京简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3、潘德千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大事记》(资料),北京,20034、周述曾主编:《全国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北京卷编纂纪事》,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网上可以查到很多资料不过我想你如果要写出有血有肉的东西我建议你亲自去安塞去考察一次

东北秧歌音乐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参加全国第八届桃李杯的比赛中让我领会到民间舞在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和内涵上的深入浅出,由于很多原因我对东北秧歌的认知及感受比其他民族民间舞蹈更为深刻。 东北秧歌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所有民族民间舞的第一堂基本课程。也就是说要想跳好中国民族民间舞首先要学会跳东北秧歌!作为一名舞蹈演员,怎样跳好东北秧歌呢?肯定很多人首先意识到的就是肢体训练,这种想法固然对,但是我认为跳好东北秧歌应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我们要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在了解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基础上在从内心、动作上感受并掌握东北秧歌在民间舞中的韵律特点,其次再艺术化的节奏处理。虽然我们有时觉得前两点没必要,而且有很多人会觉得这跟跳不跳好东北秧歌根本没什么关系或觉得根本不必知道也不用知道,但是我觉得这跟跳好东北秧歌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把东北秧歌跳好了那也是外在的,而且没什么欣赏价值。因为他在表演的时候内心永远都不会感受到东北人的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心情感和表达方式!但事实上,如果你这些都了解了我想你会是一个素质全面的舞蹈演员或是一名舞蹈教员。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我想会达到不同水准的艺术境界,舞蹈演员也只有通过这样的道路才能致胜千里。 一、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 东北秧歌流传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它以热烈、火爆、逗趣、诙谐的独特风格特点。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其中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 东北秧歌流传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它热烈、火爆、逗趣、诙谐的独特风格特点。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东北秧歌有其特定的,这种风格存在于各种动作之中。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阔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活泼),浪中俏,俏中艮,总体归纳为“艮、俏、浪。不管春夏秋冬都有自发的秧歌队伍在路边或活动中心翩翩起舞,如果不同秧歌队伍相逢时,就会鼓乐齐鸣,以礼相拜,接着就是一通各显高低的竞技性表演。观者为之叫好,表演者自娱其中,忘我投入,情趣万千。同时它的表演形式一共有三种:“大鼓秧歌、小鼓秧歌、地秧歌 (一)大鼓秧歌 大鼓秧歌在三种形式中流传最广,尤其以辽南地区的营口、海城及盖县等地更为盛行。主要通过使用的道具来与小鼓秧歌区分。 (二)小鼓秧歌 小鼓秧歌分“天津高跷”和“小鼓高跷”两种。表演者脚踩一尺六寸左右的木制跷腿,因为两者都以腰鼓和手锣伴奏,所以统称小鼓秧歌。 (三)地秧歌 地秧歌是一种不踩高跷表演的秧歌,现在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都属于地秧歌。地秧歌又叫“地蹦子”,主要流传于沈阳、抚顺一带。 二、从动作及内心感受来了解并掌握东北秧歌的韵律特点 人们的思想、审美、情感、观念都随着这个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作为一名舞蹈演员也深刻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蒙、藏、鲜、维等等,可想而知民间舞的丰富多彩,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舞蹈风格。而这个风格恰恰就是跳好民间舞的关键所在。东北秧歌也一样,有其特定的风格,失去了这种风格就不再是秧歌舞。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阔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活泼),浪中俏,俏中艮,总体归纳为“艮、俏、浪。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这些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 “艮、俏、浪”在东北秧歌的含义。只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著作中对于“艮”的介绍,少之又少,而且据我了解这个“艮”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所以我查阅了很多关于东北秧歌的资料但是释义很少。所以我凭自己在学习和实践当中的不断总结我觉得应该是膝盖规律性的“顿劲”和舞动翻转时的“利索劲”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动律,称为“艮(gen)劲”。动作中最能体现东北秧歌特点的是前踢步、后踢步和手绢花。 东北秧歌的前踢步,蕴含了许多特有的风格特征,比如:收回正步移中心的那一瞬间,体现出了女孩特有的细腻与体态表现了柔情似水的美感。其实舞蹈就像一道菜,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人炒就会炒出不同的味道。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表达出的情感各不相同! 原来的东北秧歌以“小”为美。但是随着东北秧歌现代发展趋势,对于东北秧歌的动作训练在课堂就已经按照舞台的感觉、人们的审美观和发展趋势来要求。比如:以前东北秧歌有很多幅度大的动作和幅度小的动作,但现在要求幅度“大”的动作要更大。而幅度“小”的动作要更小。使其更能适应现代舞蹈者的内心体验和意境追求。舞蹈是人类心灵的表达,我觉得只有了解东北秧歌才能从内心真正感受到风格。才能将风格展现出来。 三、处理节奏——舞技意义上的再升华 节奏表现在所有的艺术中,尤其是在表演艺术更为显著。在舞蹈中,节奏是舞蹈力度、感情的基础。因此处理好东北秧歌的节奏,是为了突出东北秧歌的韵律特点。并且,它可以视作是舞技意义上的再升华。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在掌握了东北秧歌韵律的一定程度上,那么下面的任务就是学会恰到好处的处理节奏,力求把东北秧歌的风格、韵律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表演尽善尽美。处理节奏,标志着舞者对动作风格特点把握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准。如东北秧歌中经常出现的前踢步、后踢步,这里包含着一连串均衡动作,在稳中有浪、浪中有艮的表演形式和风格特点中,演员绝对要有一针见血的速度和力量来控制身体,这样才完成各种完美的舞姿造型。处理节奏还标志着演员能在感情色彩的不同发挥,事实上,表现情感本身也体现出演员自身的情感素质。 我想能够恰到好处的处理节奏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在跳东北秧歌时,必须不断体会力量,动作的对比与幅度的快慢,不断圆润舞技,深化舞蹈意识。具体来说,在舞蹈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幅度的强弱、快慢、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交替与重复,导致含有各种感情动作姿态的体现,注意通过节奏把各种动作按照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联系起来,为表现舞蹈的内容服务,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如东北秧歌的前踢步加单臂花,它的高低、快慢都有独特的节奏,演员必须通过节奏的处理,结构出不同视觉层面意象和心理层面的情感内蕴,这样的舞姿,才能焕发感人的艺术魅力。 舞蹈离不开节奏,正如生命离不开呼吸,聪明的合格的演员以恰到好处的节奏去构造舞蹈,正如调整呼吸以使生命稳健而顺畅。另外,处理节奏不仅要学会从舞蹈本体上下功夫,正如老师强调的“别忘了功夫在舞外”对音乐理论素质的培养以及对充满节奏韵律的生活的关照,都是修炼节奏意识的必要手段。 四、跳好东北秧歌的的重要意义 (一)陶冶情操,愉悦他人。 作为美的代言人,舞蹈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美学追求是无与伦比的。她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东北秧歌是东北人心灵的表达,生命情感的自由宣泄的一种方式。同时讲述东北人自己的故事,当观众看完东北秧歌都会有一种逗趣、热烈、放松、豪放的感觉! (二)对自身的美感训练再提高。 自身的美感是通过训练出来的,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关节都要通过训练来达到完成。比如东北秧歌的前踢步它能训练出腿的速度,屈伸训练大腿的肌肉,摆身训练肋条骨的灵活性等等,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使自身的美感不断提高。 (三)对将来东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 东北秧歌涵盖面非常广,从上身的动律,腿的步法到手绢花的挽法及技巧运用,无不体现出东北人民的智慧与辛劳。是东北人民长期劳动,总结出的经验果实。对东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要求我们新一代的舞蹈学者们不仅要抓住其动作风格和精髓,更重要的是开发出适应现代审美要求与价值取向的新动作,从而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东北秧歌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舞蹈演员,要跳好东北秧歌,并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必经经过:认真学习与了解,脚踏实地的进行每一次课堂专业训练、把握和培养内心与动作上的韵律情感和动作节奏处理的技术把握。那么我想成为一个出色的舞蹈演员和未来教员将不再是奢望与梦想!

1、东北秧歌的风格:

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

2、东北秧歌的风格:

东北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的特点,又有稳静、幽默的特点。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浪,即欢快俊俏之意),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稳,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

东北秧歌音乐的传统乐曲十分丰富。其美学原则可用三个字加以概括,即‘顺”、“活”、“韵”。“顺”意为通顺。旋律的各种变化,乐曲的连接,调性、调式的变换都要“顺”。“活”即要具有高度的即兴演奏的能力,使音乐灵活多变。“韵”即韵律感及风格味道。

当地的民间乐队一般有高音唢呐2人及打击乐器若干人组成。唢呐以七寸五(指唢呐杆长)简音为a’的高音唢呐最常用。

扩展资料:

东北秧歌的历史由来:

东北秧歌是东北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杨宾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写的《柳边纪略》中,对当地人民的秧歌活动有过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

东北秧歌分地蹦子和高跷两类。地蹦子又称地秧歌,流传面较广;高跷盛行于辽南,特别是营口(大石桥)、海城和盖县一带。说的是某地有某水田农民插秧时唱田歌,叫秧歌。

秧歌起源于擂秧耕田的劳动生活,也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析福攘灾时所唱的颂欣、镶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特点的意思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篇1 东北秧歌的动律风格可概括为“稳中浪”,具有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情感特征,是汉族民间舞中最具北方特色的舞蹈,而舞蹈中的艮劲儿、美劲儿给这一舞种增色不少。 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与习俗,东北秧歌行成了稳中带艮,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东北秧歌的“浪”,体现在身上的动律;“艮”表现在踢步的“出急落稳”中,“踢步”的节奏感特别强,单一的踢步在一拍里有三种不同的变化,踢出的那一瞬间是非常快的用力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个快吸气,落脚时仿佛突然呼吸的顷刻,但很快地又转化为一个长叹似的重心移动。在这三种变化中,踢出的一刹那体现了艮、俏、泼辣、爽快、干脆的特点,落地与重心移动充分地体现了稳、美、浪的动律风格特点,由此可见,踢步不仅表现了“艮”,同时也表现了“浪”。“浪”使人联想起弧线。 东北秧歌的重心移动其实就是一个小弧线,做前踢步重心移动是下弧线;做后踢步与侧踢步,重心移动的感觉是上弧线。把这些弧线连贯起来,就是“浪”的弧线型动感了。 而音乐的特殊性又使舞蹈动作突出“点”,延伸“线”,动静相宜。节奏明快富有弹性鼓点,则激发出泼辣的情绪,使东北女性特有的“稳中艮”得以更充分的表现。花样繁多的“手巾花”是东北秧歌富有表现力的重要因素。手巾花与舞姿,动态结合,细致地刻画出女性性格的不同侧面。“里外片花”带着内在的秀美;“出手花”的抛接体现出东北女性的泼辣果断。 秧歌的核心动作“扭”,有扭腰之意,即扭在腰眼上,扭,最能反映出东北人的奔放、欢快、乐观、豁达、浪俏、幽默的性格。扭之稳,是指流动的稳,即流动中的动作突然静止,它不是绝对的静止,应是这一动作的延续和下一动作的起式;是流动中的动作的戛然停顿,它应是这一动态中的情感延续和下一动态的情感转换。 至于稳也是应踩在稳上。艮、俏、幽、稳、美的韵律风格及脚快、落脚稳、膝盖关节屈伸、富有弹性等,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有的风格及动作特点。如在手巾花的训练中,为强化和烘托出东北秧歌火爆热烈的艺术气质,在基本动态恒定的前提下,加强手巾花的技巧训练,从而扩大这一道具的使用范围,拓展了缘物寄情的手段,增强了表现力。 另外,东北秧歌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社会变迁直接影响的。由于历史时期不同,秧歌的表演内容、形式和伴奏音乐也有所区别。因此我们要灵活的运用其表演形式来表现不同的内容,在不失去原有风格和艺术魅力的前提下,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篇2 秧歌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云南花灯、鼓子秧歌。北方的秧歌质朴热烈,场面壮观;南方的秧歌则显得秀丽精致、婀娜多姿且一般都手持扇子、手巾花、彩绸等道具。 东北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有关,具有强烈的北方地域色彩,乡土气息浓郁,多表现为广大人民喜爱的群众性歌舞形式,以脚下“艮劲儿的踢步”,带动“上肢的扭”“手腕的绕花”。舞蹈贯穿着“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表现出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篇3 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 (一)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 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使膝部规律性的顿性和手绢花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律动,即人们称之的“眼劲”,这种“眼劲”与本地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如王晓燕跳的《大姑娘美》通过她的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一颦一笑,嗔怪娇状,再加上爽朗的舞蹈动作,将一个泼辣、任性又对爱情充满执着的东北gu娘的哏、俏、幽、稳、美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东北秧歌动律的基本特征: 高跷,不仅是形成舞蹈体态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形成秧歌律动的根本原因。秧歌的基本动律表现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绢花等主要动作元素中。 (1)“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有“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舞蹈表演中在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哏、俏等美的慰藉。 (2)“稳相”在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 (3)“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 (4)“手绢花“动作有挽花、片花、胸花、缠花、跷花、抖花、甩花、分合花等几十种,还有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回旋花等高难度舞蹈手绢花技巧。如荣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特别奖的群舞《绢花》,红、黄、蓝、绿色的手绢花,如真如幻,似花似蝶,若火若云,在舞者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头顶、肩侧、肘旁、膝下、怀中、腰际、背脊、面庞到处闪耀开放,使整个舞台呈现出翻飞流逸的景象。尤其是那舞者向外抛出一丈多远后如魔术般又回到演员手里的回旋花,更是妙不可言。如在吉林省第一届艺术节吉林市女中的学生表演的舞蹈《下雪了》,演员身穿天蓝色的服装头戴白色的围巾,手上是白色的手绢,在《下雪了》的舞蹈音乐中,16名女孩转动手中的手绢,运用东北秧歌中手绢花的技巧“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加上队形的变化,背景是我们吉林市的江边的雪柳,满台是白色的手绢在飞,好似雪花在漫天飞舞,象一幅画展现在我们眼前,真是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好一片北国风光,真是太美了。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篇4 1 东北秧歌的舞蹈风格研究 东北秧歌是东北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相传在康熙三十年,现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中记载的“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镫(伞灯)卖膏者为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乃舞,达旦乃已”,说的就是当时当地人民扭秧歌的情景。 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诙谐、柔美、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绚丽的手绢花融合秧歌本身带有的节奏使舞蹈更加有味道,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北秧歌哏、俏、幽、稳等特点。在原生心态的制约下,对于体态、韵律、节奏与步法进行调整,积极地表达内心情感是东北秧歌的主要特征。 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 东北秧歌在表演过程中对体态具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身体必须保持微微前倾的状态,下颚向里收,进而保证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以此展现出女性身体上的三道弯,更好地表达出情绪的变化,每一个动作都应当蕴含充沛的情感。因此,东北秧歌的表演应当准确把握东北女性的心理活动特点;而东北男人则应当强调“逗哏”,也就是洒脱和情趣性,释放男性的阳刚之气。东北秧歌在很多情况也被称之为“扭秧歌”,根据这一词汇可知,在秧歌表演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腰部的扭动,通过“扭”这一体态充分展现出东北人民奔放、欢乐、热情和幽默的性格特征。 东北秧歌的节奏特征 通过分析发现,东北秧歌的传统节奏以2/4拍尾数,混合有少量的1/4拍以及4/4拍。且节拍的重音并不是一定存在于每一节的第一拍,偶尔会在小节的中间或是最后部分出现。这就意味着东北秧歌的节奏变化较大,尤其是大量运用附点音符,使表演中的节奏韵律非常丰富。在慢速或者中速的乐曲中应用较多。受到这种节奏特征的影响,东北秧歌的舞蹈动作特征表现出“落脚稳、出脚快”的特点,旋律和韵味协调,具有非常独特的味道。 东北秧歌的步法特征 东北秧歌的基本步法有前后踢步、顿步、侧踢步、颤不、跳踢步等,并且在做踢步动作的过程中,表演者膝盖部分的全身动作必须要有弹性,这一过程非常短促,要求踢腿的动作小、速度快,两腿的交换力度集中、身体稳健,在踢步过程中保持体态不变,也就是上身要微微前倾,将腰胯适当上提,真显出“重心慢移”,但是落脚稳和出较快的反差,从而体现出东北秧歌的“稳中浪”以及“浪中哏”。这一系列特征都与东北踩高跷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强烈的收放、动静和强弱的对比也能够展现出东北人民心理活动的起伏特点。 东北秧歌的动律特点 东北秧歌的动律通常分为前后动率、上下动律以及划圆动律,这三种动律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每两个动律的连接都应当通过腰部下弧线的缓慢移动而完成,进而形成快速、稳健的舞姿。有人总结,东北秧歌最为基本的动律是走相、稳相以及鼓相。首先是“走相”,指的是流畅的步伐,在走动的过程中保持膝盖松弛,后位的脚腕微微向上勾起。在落地的时候对力度进行控制,产生有劲的感觉,而步伐的大小不受到拘束;二是“稳相”,具体指的是静态动作,但是强调静而不止,意思是稳相并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连接前后动作的相对状态,强调延续和开端;三是“鼓相”,主要构成部分有连鼓、叫鼓、鼓相和翻身,需要对每一个层次进行精细的处理,保持利落、一气呵成、层层递进。 2 东北秧歌表演形式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传统东北秧歌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改造,前后最大的不同就是现代秧歌的动作幅度较大。动作幅度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舞蹈的表现能力,尤其是展现在舞台上的时候,新鲜元素的融入促使东北秧歌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舞者的内心,整体上增强了观赏性与艺术性。例如在重心转移的过程中,增加原有步伐的动作幅度,表演者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最大化动作幅度,进一步体现出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以及东北人的热情与奔放。 3 结论 根本秧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东北人民的审美心态及艺术情趣,是情感、信仰和文化的综合体。通过本文分析,东北秧歌的主要特征有“逗”和“哏”,舞者在表演之前应当充分了解这些特征,感受东北人们的生活气息,才能够表达出东北秧歌蕴含的文化内涵。 ;

东北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的特点,又有稳静、幽默的特点。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稳,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当地的民间乐队一般有高音唢呐2人及打击乐器若干人组成。唢呐以七寸五简音为a’的高音唢呐最常用。

东北秧歌音乐的传统乐曲十分丰富。其美学原则可用三个字加以概括,顺、活、韵。“顺”意为通顺。旋律的各种变化,乐曲的连接,调性、调式的变换都要“顺”。“活”即要具有高度的即兴演奏的能力,使音乐灵活多变。“韵”即韵律感及风格味道。

扩展资料

节拍节奏:东北秧歌的传统乐曲多为2/4拍,亦有4/4拍或1/4拍(流水板)。节拍重音不一定在每小节的第一拍,有时出现在小节中间(4/4拍子的第三拍)或最后一拍。节奏富有变化,特别是在中速或慢速的乐曲中,这样的音乐与舞蹈“出脚快、落脚稳、膝盖带艮劲”的韵律特点十分协调。

还有一种节奏处理也很有特色,唢呐慢吹与打击乐器紧打相结合。唢呐吹“浪头”长音(常用“破工”技巧演奏),用传统换气方法边演奏边换气,而同时打击乐器配以各种鼓点或即兴演奏,这种紧打与慢吹的结合,使秧歌表演的气氛热烈,情绪激动,很有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秧歌

秧歌论文答辩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1860年后,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全国15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胶州市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 “胶州秧歌”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州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其舞蹈、音乐曲牌和情节剧在中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但胶州秧歌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

网络上答辩是:网友用语,谐音梗,即大便,又称屎。一般用于吉吉国民关于otto的相关创作中,指创作内容过于抽象,质量低下,与otto本人一样毫无营养,是一坨一坨一坨史。答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ábiàn,意思是应答别人的提问,进行辩解。解释1.应答别人的提问,进行辩解。进行论文答辩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参加全国第八届桃李杯的比赛中让我领会到民间舞在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和内涵上的深入浅出,由于很多原因我对东北秧歌的认知及感受比其他民族民间舞蹈更为深刻。 东北秧歌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所有民族民间舞的第一堂基本课程。也就是说要想跳好中国民族民间舞首先要学会跳东北秧歌!作为一名舞蹈演员,怎样跳好东北秧歌呢?肯定很多人首先意识到的就是肢体训练,这种想法固然对,但是我认为跳好东北秧歌应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我们要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在了解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基础上在从内心、动作上感受并掌握东北秧歌在民间舞中的韵律特点,其次再艺术化的节奏处理。虽然我们有时觉得前两点没必要,而且有很多人会觉得这跟跳不跳好东北秧歌根本没什么关系或觉得根本不必知道也不用知道,但是我觉得这跟跳好东北秧歌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把东北秧歌跳好了那也是外在的,而且没什么欣赏价值。因为他在表演的时候内心永远都不会感受到东北人的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心情感和表达方式!但事实上,如果你这些都了解了我想你会是一个素质全面的舞蹈演员或是一名舞蹈教员。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我想会达到不同水准的艺术境界,舞蹈演员也只有通过这样的道路才能致胜千里。 一、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 东北秧歌流传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它以热烈、火爆、逗趣、诙谐的独特风格特点。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其中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 东北秧歌流传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它热烈、火爆、逗趣、诙谐的独特风格特点。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东北秧歌有其特定的,这种风格存在于各种动作之中。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阔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活泼),浪中俏,俏中艮,总体归纳为“艮、俏、浪。不管春夏秋冬都有自发的秧歌队伍在路边或活动中心翩翩起舞,如果不同秧歌队伍相逢时,就会鼓乐齐鸣,以礼相拜,接着就是一通各显高低的竞技性表演。观者为之叫好,表演者自娱其中,忘我投入,情趣万千。同时它的表演形式一共有三种:“大鼓秧歌、小鼓秧歌、地秧歌 (一)大鼓秧歌 大鼓秧歌在三种形式中流传最广,尤其以辽南地区的营口、海城及盖县等地更为盛行。主要通过使用的道具来与小鼓秧歌区分。 (二)小鼓秧歌 小鼓秧歌分“天津高跷”和“小鼓高跷”两种。表演者脚踩一尺六寸左右的木制跷腿,因为两者都以腰鼓和手锣伴奏,所以统称小鼓秧歌。 (三)地秧歌 地秧歌是一种不踩高跷表演的秧歌,现在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都属于地秧歌。地秧歌又叫“地蹦子”,主要流传于沈阳、抚顺一带。 二、从动作及内心感受来了解并掌握东北秧歌的韵律特点 人们的思想、审美、情感、观念都随着这个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作为一名舞蹈演员也深刻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蒙、藏、鲜、维等等,可想而知民间舞的丰富多彩,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舞蹈风格。而这个风格恰恰就是跳好民间舞的关键所在。东北秧歌也一样,有其特定的风格,失去了这种风格就不再是秧歌舞。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阔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活泼),浪中俏,俏中艮,总体归纳为“艮、俏、浪。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这些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 “艮、俏、浪”在东北秧歌的含义。只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著作中对于“艮”的介绍,少之又少,而且据我了解这个“艮”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所以我查阅了很多关于东北秧歌的资料但是释义很少。所以我凭自己在学习和实践当中的不断总结我觉得应该是膝盖规律性的“顿劲”和舞动翻转时的“利索劲”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动律,称为“艮(gen)劲”。动作中最能体现东北秧歌特点的是前踢步、后踢步和手绢花。 东北秧歌的前踢步,蕴含了许多特有的风格特征,比如:收回正步移中心的那一瞬间,体现出了女孩特有的细腻与体态表现了柔情似水的美感。其实舞蹈就像一道菜,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人炒就会炒出不同的味道。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表达出的情感各不相同! 原来的东北秧歌以“小”为美。但是随着东北秧歌现代发展趋势,对于东北秧歌的动作训练在课堂就已经按照舞台的感觉、人们的审美观和发展趋势来要求。比如:以前东北秧歌有很多幅度大的动作和幅度小的动作,但现在要求幅度“大”的动作要更大。而幅度“小”的动作要更小。使其更能适应现代舞蹈者的内心体验和意境追求。舞蹈是人类心灵的表达,我觉得只有了解东北秧歌才能从内心真正感受到风格。才能将风格展现出来。 三、处理节奏——舞技意义上的再升华 节奏表现在所有的艺术中,尤其是在表演艺术更为显著。在舞蹈中,节奏是舞蹈力度、感情的基础。因此处理好东北秧歌的节奏,是为了突出东北秧歌的韵律特点。并且,它可以视作是舞技意义上的再升华。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在掌握了东北秧歌韵律的一定程度上,那么下面的任务就是学会恰到好处的处理节奏,力求把东北秧歌的风格、韵律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表演尽善尽美。处理节奏,标志着舞者对动作风格特点把握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准。如东北秧歌中经常出现的前踢步、后踢步,这里包含着一连串均衡动作,在稳中有浪、浪中有艮的表演形式和风格特点中,演员绝对要有一针见血的速度和力量来控制身体,这样才完成各种完美的舞姿造型。处理节奏还标志着演员能在感情色彩的不同发挥,事实上,表现情感本身也体现出演员自身的情感素质。 我想能够恰到好处的处理节奏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在跳东北秧歌时,必须不断体会力量,动作的对比与幅度的快慢,不断圆润舞技,深化舞蹈意识。具体来说,在舞蹈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幅度的强弱、快慢、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交替与重复,导致含有各种感情动作姿态的体现,注意通过节奏把各种动作按照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联系起来,为表现舞蹈的内容服务,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如东北秧歌的前踢步加单臂花,它的高低、快慢都有独特的节奏,演员必须通过节奏的处理,结构出不同视觉层面意象和心理层面的情感内蕴,这样的舞姿,才能焕发感人的艺术魅力。 舞蹈离不开节奏,正如生命离不开呼吸,聪明的合格的演员以恰到好处的节奏去构造舞蹈,正如调整呼吸以使生命稳健而顺畅。另外,处理节奏不仅要学会从舞蹈本体上下功夫,正如老师强调的“别忘了功夫在舞外”对音乐理论素质的培养以及对充满节奏韵律的生活的关照,都是修炼节奏意识的必要手段。 四、跳好东北秧歌的的重要意义 (一)陶冶情操,愉悦他人。 作为美的代言人,舞蹈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美学追求是无与伦比的。她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东北秧歌是东北人心灵的表达,生命情感的自由宣泄的一种方式。同时讲述东北人自己的故事,当观众看完东北秧歌都会有一种逗趣、热烈、放松、豪放的感觉! (二)对自身的美感训练再提高。 自身的美感是通过训练出来的,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关节都要通过训练来达到完成。比如东北秧歌的前踢步它能训练出腿的速度,屈伸训练大腿的肌肉,摆身训练肋条骨的灵活性等等,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使自身的美感不断提高。 (三)对将来东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 东北秧歌涵盖面非常广,从上身的动律,腿的步法到手绢花的挽法及技巧运用,无不体现出东北人民的智慧与辛劳。是东北人民长期劳动,总结出的经验果实。对东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要求我们新一代的舞蹈学者们不仅要抓住其动作风格和精髓,更重要的是开发出适应现代审美要求与价值取向的新动作,从而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东北秧歌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舞蹈演员,要跳好东北秧歌,并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必经经过:认真学习与了解,脚踏实地的进行每一次课堂专业训练、把握和培养内心与动作上的韵律情感和动作节奏处理的技术把握。那么我想成为一个出色的舞蹈演员和未来教员将不再是奢望与梦想!

一、胶州秧歌舞蹈的起源 种稻插秧是我国农村最重要最普遍的农事劳动,广大劳动人民在从事插秧劳动的同时,创造了秧歌舞,用来消除疲劳,调节气氛,这显示了劳动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密切关系。后来有的农民从插秧、耕田的步法中受到启发,演变出最初的秧歌舞步法。 胶州秧歌,又名“地秧歌”、“跑秧歌”,被称为秧歌的八大流派之一,是山东省三大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之一。它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建国后为了与其它地区的秧歌区别,人们就把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的秧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 二、胶州秧歌舞蹈风格特点的形成 民族民间舞蹈就是指“某个民族和某个地区独有的,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它们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表现的也大都是生活中的事物”。①中华民族在山东胶州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了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绚丽的民间舞蹈文化——胶州秧歌舞蹈,而儒学精神和农耕劳动是胶州秧歌风格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人们把这种儒学精神很自然地融入到秧歌的表演中,用“提拧步”、“正反倒钉子拧步”、“嫚扭平步转扇”等动作来表达,其动作充分体现了“儒学精神”的内涵。儒家重德、务实、自强、宽容的精神从整体上熔炼了胶州秧歌坚韧、挺拔、舒展的舞蹈风貌。在老艺人的加工提炼下,对抗性拧动中的“三道弯”体态、曲线运动路线及快发力、慢延伸的风格特点也就因此形成了。 三、胶州秧歌舞蹈本体风格的特点 胶州秧歌主要是以动力脚的脚掌或脚跟的碾动作为运动的支点,从而使上身扭动,形成在流动中的曲线特征。如正丁字碾步,起法儿时,动力脚抬起向里关,膝盖弯曲也向里关,这就形成了曲线。这也使胶州秧歌的“扭断腰”和在流动中的“三道弯”体态都离不开曲线,体现了当地女性奔放洒脱、外粗内秀的性格特点。 “拧”是物体在空间运动的一种方法。一种是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拧动,另一种是对抗性的拧动。在儒学精神和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胶州人民崇尚曲线美的审美心理,这也就出现了女性舞蹈动律的“三道弯”体态,而这种体态又是在拧、碾的同时形成的。因为胶州秧歌的动力根源来自脚下自上而下的的拧、碾,由此延伸到腰,引起肩和髋与其相反方向的扭动,在这种对抗性的拧动中就形成了整体线条上的流动中的“三道弯”体态。山东的胶州地区受齐鲁文化和生活风俗的影响,形成了头部动态最有代表性的腆腮的动态,而且这个腆腮动态的本身就是三道弯中的一道弯,通过这个动态,把胶州女性害羞含蓄、温柔多情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胶州秧歌舞蹈表演的风格与特点 胶州秧歌的角色主要分为“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五种,“翠花”代表青年妇女和姑娘,表演时动作大方、舒展,表现妇女的泼辣、开朗、大方、温柔、娴静的性格。“小嫚”表现的是少女,表演动作天真、活泼、俏丽。“鼓子”和“棒槌”表现的均为中年人和男性青年,“鼓子”潇洒诙谐,“棒槌”英武矫健。这些角色特点融入了胶州秧歌的表演之中,给胶州秧歌增添了很多趣味性的色彩。 手绢和扇子是胶州秧歌常用的道具,它们的由来也颇有趣味。就手绢而言,中国封建社会的纺织手工业是妇女的最主要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缝绣技术成为评价女性聪明与才智的最主要标志。就扇子而言,在封建社会富家少爷常手握扇子,农民很看不惯他们不干活拿着扇子晃来晃去的样子,因此开始时,老艺人把他们的形象丑化的搬到了舞台上。后来经过老艺人的不断加工,淡化了这些内容,有了新的表现内容。扇子也是手语的延伸,并逐渐成为塑造各种不同人物的带有象征意义的道具。 五、胶州秧歌舞蹈的发展和创新 建国初期,舞蹈事业的发展较缓慢,停留在比较滞后的阶段。舞蹈工作者们对老艺人的动作形态只能进行模仿和尝试着跳胶州秧歌,体会其动作的韵律和特点。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大舞蹈工作者勇于创新,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和生命情感的作品。他们以“翠花”、“扇女”、“小嫚”等人物的动态特征和风格特点作为依据和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升华,把风格特点归结为拧、碾、抻、韧四大方面。舞蹈《摊煎饼的小嫚》(1982年)就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代表作,舞蹈从一群姑娘摊煎饼生活的侧面切入,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里的青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风采。 九十年代末,舞蹈编导察觉到在现代社会个人意识急剧突现的情况下,传统的胶州秧歌很难被城市人接受,应该使胶州秧歌焕发出现代的气息。这样编导们就开始大胆创新,在胶州秧歌固有的风格基础上融入其它舞种的动律来重新搭建结构,创作出既有传统民族特色又****出现代气息的胶州秧歌作品《一片绿叶》。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扭断腰”、“三道弯”和“胶州大秧歌”,单从称谓上就能想象到胶州秧歌有着独特的魅力。再看: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这一当地人的传唱,是给胶州秧歌一个形象而又真实的写照。胶州秧歌从村头广场登上舞台,走进课堂,并成为高校民间舞课的重要部分。这主要在于她表现出的挺拔、舒展、细腻、刚柔相济的动作质感和齐鲁女性的温柔妩媚、贤淑含蓄、质朴憨厚、坚忍不拔等文化质感。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恰到好处地舞出胶州秧歌的动律神韵,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仅要强化其动作的训练,更应注重学生对胶州秧歌的内心体验的训练。一、熟悉胶州大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 胶州秧歌萌生于鲁东半岛胶州一带的乡村,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淳朴、厚道。尤其是女性,貌美贤淑,坦诚待人,尊老爱幼,任劳任怨。她们跟男性一起参加农耕生产,流汗于田间地头,欢笑在丰收场上,憧憬着美好生活。同时,还要主持家务,饲养家禽,经受着生活的洗礼。胶州秧歌的许多动作就是从这些朴素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如摊煎饼、颠簸箕、洗衣服等。反映了胶州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艺术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胶州秧歌。山东素称“齐鲁文明之邦”,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而且另一位大思想家—孟子也诞生在齐鲁大地。后人用他犷辆人的名字命名儒学为“孔孟之道”。儒学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在胶州秧歌中得到充分的渗透。如“刁馒”的动作表现得羞羞答答、遮遮掩掩,这是封建礼教的熏染;“扇女”的动作时收时放,有含苞欲放之感,表现出体贴、上敬下爱、对生活充满向往。而“翠花”的动作是大大咧咧,显得爽快泼辣,尽显“婆婆”威风,却又掩饰不了胸襟开阔、不畏困苦、力挽波折的精神风貌。胶州秧歌是齐鲁儿女生活的描绘、精神的写实、智慧的火花、美的篇章。详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是提高艺术内涵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二、准确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动作个性 课堂教学不仅仅要严格规范动作,更重要的是应强调胶州秧歌的“味儿”。这就需要准确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情感,这是学习胶州秧歌的核心环节。胶州秧歌在人物角色的分配上比较细,传统上分六个行当: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娱、棒糙和鼓子。在高校舞蹈课堂上,一般主要学习“小馒”、“扇女”、“翠花”三种人物。她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即身体挺直,头部微含(含羞),两臂在体侧微夹两肋的站立体态和“三道弯”的动作体态。但是,由于三个角色的年龄段、在家庭中的地位、生活阅历等不同,她们的动态又各具特色。“小馒”指农村小姑娘,其性格特征是活泼,温柔,有朝气。由于尚是未“过来人”,加其受儒家礼教的影响而“羞羞答答”。所以“小馒”的动作多以欢快、扭捏为主,给人以清纯、秀气、细腻之美。“刁边曼三步拧”是这一角色的代表动作,它的由来是模仿旧时裹小脚的少女走路的样子,又像小姑娘撒娇时拧脚甩臂,心里却喜滋滋、情依依的样子。把握住这种神态和情态就容易作出“味儿”来。“扇女”是农村小媳妇的形象,因她在舞蹈中常以扇子、彩巾为道具而得此名。与“小鳗”相比“扇女”已较为成熟,尚存青春气息,追求美满生活,既要精心哺育自己的小宝宝,还要尽心孝敬公婆。因此,其性格特征为积极乐观,温柔贤惠,偶有张扬却不失身份。其动作的个性特征是温柔淑静,舒缓而有朝气,给人以舒展、婀娜、亭亭玉立之美感。“翠花”这个角色(也称“大老婆,’),是农村中老年妇女的形象。她们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其性格爽朗、大方、泼辣。动作特点是幅度大、放得开。如走场动作:上身两臂划“00”字,腰部以上随臂左右扭动,脚上是夸大了的丁字拧步或行进步,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甚至是风风火火,然而却又不失温柔、纯朴之美感。 三、分析和掌握胶州秧歌的音乐特点 我国古代“乐”、“舞”是不分开的,“乐”包括“舞”。如“霓赏羽衣舞”叫《霓赏羽衣曲》,唐代的战阵舞蹈称《破阵曲》。今天,尽管音乐和舞蹈成为两门艺术,但舞蹈仍离不开音乐(即使有少数的无音乐舞蹈,也必须有鼓点或脑子里的节奏)。因为,只有音乐创造的听觉形象和形体创造的视觉形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融合,才能构成舞蹈艺术形式。今天课堂上的胶州秧歌是从“扭扭唱唱”的小调秧歌发展而来的,音乐的风格特点和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就像歌唱与伴奏一样谐和一致,并相互促进、相互增色。因此,掌握胶州秧歌的音乐特点对把握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一般说来,舞蹈音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作品的内容写出的,一种是现成的或者是根据现成的音乐进行适当改编的。在日常教学中,一般大都采用现成的音乐。胶州秧歌选用的曲子具有典型的“山东味儿”,但并不是随手拿来一首有“山东味儿”的曲子就可用于胶州秧歌,我们应该从三方面来分析胶州秧歌的音乐特点。(1)旋律特点:旋律线起伏跌宕,曲调婉转细腻,亲切自然,洋溢着内在、朴实之美。(2)节奏特点:多采用四二拍子。有慢板、快板之分,慢板时感觉舒展不呆板,慢而不拖沓;快板时节奏明快、活泼而无急躁感。在音乐中符点和切分用的比较多,这一特点使音乐富有动感和神劲,往往通过音乐节拍的强弱变化,使一些组合动作的神劲儿和扭劲儿表现得淋漓尽致。(3)音乐表达的思想情感:胶州秧歌的音乐大都是通过对家乡的赞美来表现人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憧憬未来的毫无遮掩的感情宣泄。掌握了以上特点,从而在舞蹈中感受音乐,领会音乐,沉浸在音乐中,让动作像音乐那样流畅,富于歌唱性。另外,在音乐的选择上,除了一些反复使用的传统民间小调以外,应多选择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各个时期的优秀民歌和有处理、有发展变化而又比较完整的音乐,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音乐的风格和思想情感。 舞蹈艺术包括技术和表现力两个方面。技术是为表现力服务的,没有较好的技术,表现力就会受到制约。但是具备了较好的技术,并不意味着表现力就随之迎刃而解了。因此,学好胶州秧歌绝不单单是熟练地掌握其动作要领,还要以“韵味”为核心,培养学生内心对胶州秧歌的感受力,从而达到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东北秧歌的论文题目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参加全国第八届桃李杯的比赛中让我领会到民间舞在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和内涵上的深入浅出,由于很多原因我对东北秧歌的认知及感受比其他民族民间舞蹈更为深刻。 东北秧歌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所有民族民间舞的第一堂基本课程。也就是说要想跳好中国民族民间舞首先要学会跳东北秧歌!作为一名舞蹈演员,怎样跳好东北秧歌呢?肯定很多人首先意识到的就是肢体训练,这种想法固然对,但是我认为跳好东北秧歌应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我们要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在了解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基础上在从内心、动作上感受并掌握东北秧歌在民间舞中的韵律特点,其次再艺术化的节奏处理。虽然我们有时觉得前两点没必要,而且有很多人会觉得这跟跳不跳好东北秧歌根本没什么关系或觉得根本不必知道也不用知道,但是我觉得这跟跳好东北秧歌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把东北秧歌跳好了那也是外在的,而且没什么欣赏价值。因为他在表演的时候内心永远都不会感受到东北人的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心情感和表达方式!但事实上,如果你这些都了解了我想你会是一个素质全面的舞蹈演员或是一名舞蹈教员。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我想会达到不同水准的艺术境界,舞蹈演员也只有通过这样的道路才能致胜千里。 一、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 东北秧歌流传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它以热烈、火爆、逗趣、诙谐的独特风格特点。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其中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 东北秧歌流传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它热烈、火爆、逗趣、诙谐的独特风格特点。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东北秧歌有其特定的,这种风格存在于各种动作之中。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阔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活泼),浪中俏,俏中艮,总体归纳为“艮、俏、浪。不管春夏秋冬都有自发的秧歌队伍在路边或活动中心翩翩起舞,如果不同秧歌队伍相逢时,就会鼓乐齐鸣,以礼相拜,接着就是一通各显高低的竞技性表演。观者为之叫好,表演者自娱其中,忘我投入,情趣万千。同时它的表演形式一共有三种:“大鼓秧歌、小鼓秧歌、地秧歌 (一)大鼓秧歌 大鼓秧歌在三种形式中流传最广,尤其以辽南地区的营口、海城及盖县等地更为盛行。主要通过使用的道具来与小鼓秧歌区分。 (二)小鼓秧歌 小鼓秧歌分“天津高跷”和“小鼓高跷”两种。表演者脚踩一尺六寸左右的木制跷腿,因为两者都以腰鼓和手锣伴奏,所以统称小鼓秧歌。 (三)地秧歌 地秧歌是一种不踩高跷表演的秧歌,现在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都属于地秧歌。地秧歌又叫“地蹦子”,主要流传于沈阳、抚顺一带。 二、从动作及内心感受来了解并掌握东北秧歌的韵律特点 人们的思想、审美、情感、观念都随着这个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作为一名舞蹈演员也深刻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蒙、藏、鲜、维等等,可想而知民间舞的丰富多彩,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舞蹈风格。而这个风格恰恰就是跳好民间舞的关键所在。东北秧歌也一样,有其特定的风格,失去了这种风格就不再是秧歌舞。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阔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活泼),浪中俏,俏中艮,总体归纳为“艮、俏、浪。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这些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 “艮、俏、浪”在东北秧歌的含义。只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著作中对于“艮”的介绍,少之又少,而且据我了解这个“艮”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所以我查阅了很多关于东北秧歌的资料但是释义很少。所以我凭自己在学习和实践当中的不断总结我觉得应该是膝盖规律性的“顿劲”和舞动翻转时的“利索劲”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动律,称为“艮(gen)劲”。动作中最能体现东北秧歌特点的是前踢步、后踢步和手绢花。 东北秧歌的前踢步,蕴含了许多特有的风格特征,比如:收回正步移中心的那一瞬间,体现出了女孩特有的细腻与体态表现了柔情似水的美感。其实舞蹈就像一道菜,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人炒就会炒出不同的味道。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表达出的情感各不相同! 原来的东北秧歌以“小”为美。但是随着东北秧歌现代发展趋势,对于东北秧歌的动作训练在课堂就已经按照舞台的感觉、人们的审美观和发展趋势来要求。比如:以前东北秧歌有很多幅度大的动作和幅度小的动作,但现在要求幅度“大”的动作要更大。而幅度“小”的动作要更小。使其更能适应现代舞蹈者的内心体验和意境追求。舞蹈是人类心灵的表达,我觉得只有了解东北秧歌才能从内心真正感受到风格。才能将风格展现出来。 三、处理节奏——舞技意义上的再升华 节奏表现在所有的艺术中,尤其是在表演艺术更为显著。在舞蹈中,节奏是舞蹈力度、感情的基础。因此处理好东北秧歌的节奏,是为了突出东北秧歌的韵律特点。并且,它可以视作是舞技意义上的再升华。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在掌握了东北秧歌韵律的一定程度上,那么下面的任务就是学会恰到好处的处理节奏,力求把东北秧歌的风格、韵律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表演尽善尽美。处理节奏,标志着舞者对动作风格特点把握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准。如东北秧歌中经常出现的前踢步、后踢步,这里包含着一连串均衡动作,在稳中有浪、浪中有艮的表演形式和风格特点中,演员绝对要有一针见血的速度和力量来控制身体,这样才完成各种完美的舞姿造型。处理节奏还标志着演员能在感情色彩的不同发挥,事实上,表现情感本身也体现出演员自身的情感素质。 我想能够恰到好处的处理节奏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在跳东北秧歌时,必须不断体会力量,动作的对比与幅度的快慢,不断圆润舞技,深化舞蹈意识。具体来说,在舞蹈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幅度的强弱、快慢、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交替与重复,导致含有各种感情动作姿态的体现,注意通过节奏把各种动作按照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联系起来,为表现舞蹈的内容服务,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如东北秧歌的前踢步加单臂花,它的高低、快慢都有独特的节奏,演员必须通过节奏的处理,结构出不同视觉层面意象和心理层面的情感内蕴,这样的舞姿,才能焕发感人的艺术魅力。 舞蹈离不开节奏,正如生命离不开呼吸,聪明的合格的演员以恰到好处的节奏去构造舞蹈,正如调整呼吸以使生命稳健而顺畅。另外,处理节奏不仅要学会从舞蹈本体上下功夫,正如老师强调的“别忘了功夫在舞外”对音乐理论素质的培养以及对充满节奏韵律的生活的关照,都是修炼节奏意识的必要手段。 四、跳好东北秧歌的的重要意义 (一)陶冶情操,愉悦他人。 作为美的代言人,舞蹈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美学追求是无与伦比的。她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东北秧歌是东北人心灵的表达,生命情感的自由宣泄的一种方式。同时讲述东北人自己的故事,当观众看完东北秧歌都会有一种逗趣、热烈、放松、豪放的感觉! (二)对自身的美感训练再提高。 自身的美感是通过训练出来的,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关节都要通过训练来达到完成。比如东北秧歌的前踢步它能训练出腿的速度,屈伸训练大腿的肌肉,摆身训练肋条骨的灵活性等等,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使自身的美感不断提高。 (三)对将来东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 东北秧歌涵盖面非常广,从上身的动律,腿的步法到手绢花的挽法及技巧运用,无不体现出东北人民的智慧与辛劳。是东北人民长期劳动,总结出的经验果实。对东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要求我们新一代的舞蹈学者们不仅要抓住其动作风格和精髓,更重要的是开发出适应现代审美要求与价值取向的新动作,从而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东北秧歌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舞蹈演员,要跳好东北秧歌,并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必经经过:认真学习与了解,脚踏实地的进行每一次课堂专业训练、把握和培养内心与动作上的韵律情感和动作节奏处理的技术把握。那么我想成为一个出色的舞蹈演员和未来教员将不再是奢望与梦想!

紧扣主题和中心,抓住其中一个重点写就行了。没有必要面面俱到,那样的话很难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你可以切入一个点写,比如,你写东北秧歌(女孩儿)的一个动作的动律特点,上身的上下、前后、划圆动律与下身的前踢步、后踢步是怎样形成的?第一:语汇来源 动作的根元素和心态特征第二:历史背景 动作的形成,形态与神态或者就写 “踢步”的重心移动与“东北秧歌”动律风格的关系。第一:东北秧歌——这是民族性第二:动律特点——这是语汇特性

不要夸大范围,抓住你最熟悉的舞蹈及其民族。了解此民族的小历史,和舞蹈的意义。便可入手

  • 索引序列
  • 陇西秧歌的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陇西秧歌论文范文资料
  • 东北秧歌音乐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秧歌论文答辩
  • 东北秧歌的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