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牧草远缘杂交研究进展论文

牧草远缘杂交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牧草远缘杂交研究进展论文

C基因多样性(老师说过)

C基因多样性

广泛的公民参与可以充实公共管理的内容和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它是现代公共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促使公共部门实现其公共责任和良好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公共管理硕士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范文 一: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强化问题分析

实验研究作为较成熟的研究 方法 ,可以引入公共管理学科;实验研究作为一种知识创造的方法,其本身也需要结合所应用的学科特征被研究而发展。基于这两个层面的考虑,借助于本期的两篇公共管理实验研究 报告 ,这里对实验研究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概要性讨论,以图引起公共管理学者的深度关注。

一、公共管理学科应加强的实验研究

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对自然、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等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及其应用。其中,关键和困难的环节是对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机制的解析,而这,在现代科学研究范式意义上,体现为对其因果关系及其机理的分析与验证。由于自然,尤其是社会现象的复杂性,自然情形下的观察是被动的、表面的。因此,如何主动地、深度地、操控性地进行因果关系机理研究,就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有效方法论的追求目的。基于西方____宗教信仰中的理性学派传统,萌芽于文艺复兴后期,成形于近代资本主义早期,完善于科学理性昌盛的20世纪中期的实验研究方法,目前已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其影响力如此之强,以致如哲学这样高度抽象的学科,也出现了如“实验哲学”这样的研究方式(Knobe,2012)。政治科学与公共管理的实验研究进展较为滞后。有人对《美国政治科学评论》(APSR)所发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估,发现该刊所发表的真正实验研究论文出现于1992年以后。1950—1992年,美国政治科学三大主流刊物《美国政治科学评论》(APSR)、《美国政治科学杂志》(AJPS)、《政治学杂志》(JOP)共发表实验方法类论文58篇,但之后的1993—1997年5年间,却发表了实验 文章 28篇,占到1950—1992年所发表的实验类论文的33%。21世纪头5年,政治学实验论文更是快速发展,三大刊物所发论文47篇,这还不包括14篇问卷实验(SurveyExperiments)论文。政治科学的实验研究已从偶尔为之,发展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和有影响力的研究范式。实验研究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也有不少应用(Hyde,2015)。政治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LinOstrom)之所以能够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其实验方法的娴熟应用不无关联(Morton&Williams,2010)。至于公共管理学科,实验研究较为滞后,直到近期,才有意识地推进这方面的工作(Jilke,etal.,2014)。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的实验研究,是值得大力推动的、有巨大学术潜力的研究方式和领域。基于实验研究的优势,《公共行政评论》本期推出以中国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实验方法为手段的专栏。之所以推出以实验研究方法为主题的专栏,旨在凸显本刊的学术意图———推进实验研究方法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推动具有中国学术气息的公共管理实验研究。

二、实验研究方法的基本逻辑与问题

如今,实验研究方法已成为成熟的学科,全面介绍其状况、学理是本导语不能胜任的,然而,为推动这方面的研究,提纲挈领式的核心思想介绍又是必要的。实验研究方法的含义有诸多种界定,一般是指理论驱动(即理论判断验证为研究目标)下,在典型或人为特定的条件下,采用科学仪器、设备,主动干预和控制研究对象,获取因果关系科学事实,验证理论假设的研究方式(Webster&Sell,2007)。实验法的基本逻辑是:①确定研究问题,构建理论框架;②理论操作化,包括理论命题变量指标化,因果规律的自变量、因变量操作化,指标数据化,统计方法适应性选择等;③实验操作与监控;④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形成理论结论。这是一个从理论意图到变量操作,因果关系解释,形成理论的多阶段过程。其不同阶段的具体方法、方式(如理论构建、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构成了实验研究的方法论知识体系。随着自然和社会科学实验研究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包括诸多实验方法和统计方法的庞大、复杂学科体系。实验法之所以被视为科学研究的经典方式,在于其人为性、随机性(Randomization)和操控性(Manipulation)的特征。人为性指实验研究往往是通过人为设定环境或条件,构造“纯”理想的事件环境,并在此环境下观察、测量被试的行为变量;操控性指对理论的变量关系进行呈现、控制、强化等,使所研究的因果关系得以重复展现,以发现其内在因果机制;随机性则是以随机原则控制被试、条件,保证因果关系不是偶然的、内生的或外在系统误差带来的,保证因果变量的普遍性。正是运用这些方式的综合应用,使科学研究最为关注的因果关系可以从复杂的社会 文化 背景下被抽离出来,以操控的方式进行验证,从而对不确定世界的内在机制给出确定的解释(Palfrey,2009)。实验研究最为人所诟病的问题是外部效度问题。外部效度指科学研究中的实验结果类推到真实社会情境中的其他母体或环境的有效性(Webster&Sell,2007)。用更通俗的话说,即人为实验条件下的研究发现推论到现实情境所产生的失效现象。对于实验研究的外部效度问题,学术界有不少争论或解释(Webster&Sell,2007)。

作者认为,应这样理解:一是,实验研究的优势是内部效度而非外部效度。应当承认,实验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的实验研究,外部效度困境确实存在,但不能因此而对实验研究的价值完全否定。实验研究的根本特质是以操控的方式对所研究的理论问题进行因果关系呈现、验证,从而对事物的规律进行理论解释。所罗门•阿希()的从众实验情境在真实生活几乎不会发生,但恰恰是实验室的从众研究给出了如此令人震惊的从众现象(Asch,1955)。二是,实验研究的结论有特定的逻辑界限。每一种研究方法的结论在推论上均有其逻辑依据,如果说问卷调查法的结果适合分布式推论,个案研究方法的结论适合结构式推论,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发现则只适合因果关系性推论。因此,实验方法做出的结论不应是分布式推论或结构式推论。而这一点,不要说刚刚从事实验研究的学者,甚至是有 经验 的学者,也可能无意识地把因果推论逻辑转变为分布式推论逻辑,从而带来外在效度的严重误差。此外,实验研究还有一个常常为人批评的问题,即研究结果发现往往是“不过如此”的常识验证。对此,人们可能会说:“我感觉就是如此,还需要做实验吗?”实验研究的确有这种现象,即通过细致、严格、大量的实验,证实了常识。对于这一似乎费时费力、似无必要的现象,学术的理解应这样:一是,生活常识的证实即是科学活动的一部分。人类是有智慧的动物,即使一个资质一般的人,通过对生活经验的深度 反思 ,对某一现象的分析、解释也可能是对的,但在科学的因果关系验证标准看来,这是不可靠的,对其检验乃是人类理解自身的学术任务;二是,对于生活常识的判断,学术的研究往往能够给出常识之外的新理解。如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知道,人有服从性。这是对的。但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Milgram)经典服从实验不仅证实了这个生活经验判断,还给出了令人震惊的新发现。在进行实验之前,米尔格兰姆曾就被试的服从比例对其心理学家同事进行了调查,他的同事判断,只有少数几个人,甚至只有1%的被试会完全服从实验指令,直到使用最大伏特电力进行惩罚。但结果却是,在第一次实验中,就有65%(40人中超过27人)被试完全服从惩罚指令,直到450伏特的最大惩罚度。尽管被试在服从命令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不太舒服,甚至说想退回实验的报酬,但没有被试在到达使用300伏特电击之前拒绝服从指令(Milgram,1963)。该类实验的元分析(Meta-analysis)发现,被试愿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数的比例约在61%至66%之间(Blass,1999)。由此可见,实验研究能够对常识判断有深度的补充。

三、公共管理的实验研究应有自己的学科特征

如今,实验研究已成为成熟的研究方法,甚至不少学科已形成了有自己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体系。如心理学、经济学、社会性、政治科学等。公共管理科学开展实验研究,虽然存在汲取与追赶这些学科的任务,但也要注意形成自己的实验研究特色:首先,应依据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使用实验方法。实验研究虽然涉及大量的技术甚至技巧问题,但根本看,是以理论构建为驱动的,而理论构建,不同学科的逻辑基础是不同的。就公共管理而言,即使从最直接、简单的定义理解,公共管理的特征是政治—文化—社会性的。显然,这不同于个体性的心理学研究,也不同于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研究。由此,简单借用心理学或经济学的实验理论或方法就可能出现底层的的不契合问题。那么,该如何以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进行理论构建?不同学者会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如果要在这里给出具体的建议,笔者的建议是,采用“问题中心,公共管理 思维方式 ”的研究策略,即从公共管理的真实社会情境中,发现研究问题,以其总体性状态和内在逻辑为基础,以公共管理学科的思维方式来构建理论框架。现代学科有分别和界限,但“问题”总是在“那里”,“问题”是不分学科的,故而,若简单地以某一学科或某种理论为解释框架,有可能肢解“问题”,使研究“问题”失真。但是,现代学科毕竟有自己学科立场,而学科立场突出体现在学科的思维方式上。如心理学的思维方式突出表现在以还原分析的方式研究心理活动的因素及其机制。公共管理学科的思维方式虽然有不同理解,但大概可以理解为,以合法性和有效性检视公共管理活动与政策的恰当性,以此为内在依据,构成公共管理研究的“问题框架”。至于具体的构建方式,因素—结构—功能的此为策略是可资借鉴的方式(景怀斌,2011),即从公共管理的视野看,所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是什么?要素间的结构是什么?结构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其功能在合法性与有效性方面的表现如何?等等。进而,采用实验方法验证理论判断。其次,公共管理也应注意形成自己学科特有的实验方法。不少社会科学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实验方法。如,心理学实验方法的成熟,与其早期心理物理学的实验研究历程分不开。而且,心理学不断汲取新的技术方法扩充实验方式,如心理学汲取了脑神经研究手段,形成了脑认知研究实验技术。类似地,公共管理能否结合自己的学科特征形成自己的实验方法?理论上是完全可能的。当然,这需要艰苦的学术努力才能实现。第三,同任何方法都有局限一样,实验研究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实验研究虽然需要大力推进,但它不是“包打天下”的唯一“法宝”,应根据研究任务与问题“采用”,而不是为显示“高大上”而不分青红皂白地“套用”。本期的两篇实验报告是这方面的尝试。其中,《观念形态激活对公共问题决策的影响与机制》即体现了“问题中心,公共管理思维方式”的研究策略。

所谓“问题中心”,既是以中国社会出现的观念形态争论为研究对象———试图回答“人们为何以掌握真理的感觉有偏见地认知”社会现象的理论机理,形成了观念形态如何扭曲公共问题决策的研究议题,“公共管理思维方式”即以把此问题置于合法性与有效性检视来设计具体研究问题,而不是借用已有的心理学理论来研究。在这一思维方式下,采用3(“左”“中”“右”观念形态)×2(激活、未激活)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观念形态激活控制,验证了观念形态激活后对公共问题决策的扭曲现象,进而分析了其机制,为公共问题决策提供了若干建议。另一篇实验论文《如何有效征税:来自纳税遵从实验的启发》则从实验经济学的角度,考察税率对人们纳税遵从以及国家税收收入的影响。实验分析,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法定税率越高,纳税人逃税越多,但纳税额却越高的结论。作者针对A-S模型或者道德—契约模型的解释局限,以“前景理论”来解释这一发现,将纳税决策过程看成纳税者受到“逃税利益”和“心理机制”双重影响的结果,纳税人会以“法定税负”为其决策参考点,逃税可以带来额外心理收益,纳税人又对这部分收益表现出敏感递减的趋势。这就说明其为何在较高税率时,即便逃税更多、自愿纳税却也更多,从而为如何有效征税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总之,公共管理的实验研究已成趋势,需要跟进,但公共管理又如何在此趋势中形成自己的方法论特征,更是学科任务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公共管理的实验研究面临着引进与创新的双重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公共管理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二:创新文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分析

1文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在内容方面,文化必然会给公共管理活动带来一些作用,比如针对社会成员建立行动规范,将其观念限制在一定范围或是方向上,构建社会文化环境等,也就是说它让公共管理系统的思维和动作能够和文化环境匹配在一起,达到平衡的状态,否则就会失衡。拿行政活动来说,这种活动的最终效果,大大受到行政人员综合能力的影响,比如其知识技能、思想观念、做事态度等。也就是说,在公共管理活动这一领域,文化环境和行政系统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不仅仅限于管理主体方面,而且还会对其客体产生作用。考虑到管理主体的一切活动都处于文化环境下,所以,要确保主体所进行的公共管理工作在质量和效率方面有所保障,必须确保主体本身有一定的文化积累。也就是说要让主体和文化彼此间能够变换,让文化催生主体的改变。文化对客体所产生的作用力是通过社会传递给客体的。在社会环境下,文化倾向是决定物质转换关系的原因之一。在社会中占据主流优势的文化,会让其他文化朝着自身倾斜和发展。比如,市场经济理念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和竞争,因此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公共管理活动越来越提倡民主、公正、服务。由此可见,文化观念确实会对公共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形式方面,由于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多样化,这一性质的存在使得公共管理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如果文化环境对公共管理系统提出了正面的要求的话,就会让系统的思维和动作逐渐向前者靠拢,公共管理系统要实现综合绩效的全面提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将文化所拥有的正面价值和要求纳入进来。文化之所以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和很多因素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历史、政治、民族等。比如,国内很多政府机构和部门作为一种实体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去,政府部门人员在其中兼任某些职务。又或者是政府部门合法地利用手中的公权力,获取一些经济收入,比如售卖公共服务等。这些现象都是文化特征的具体体现。因此,如果要提升政府管理部门体系的效能,并使其拥有更高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必须在文化决定公共管理精神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重点塑造文化环境。纵观中华民族政治变迁历史,一些历史上的有识之士所提出的“洋为中用”、“托古改制”等改革理念,其本质就是以文化环境的革新为切入点,实现行政框架的改变。另外,在进行变革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文化,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冲撞,结果或是继续排斥,或是融合在一起,因此会给公共管理系统造成多样化的影响。如今,我国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各种符合时代特征的改革 措施 得到执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种新思想不断涌现,无法避免地和历史遗留下的老思想、老观念产生冲突。比如勇于创新和墨守成规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就是我国文化具有多样化特征的最有力的佐证,它们揭示了文化和社会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向民众传达了政府公共管理的特征受到文化影响的认识。文化对公共管理活动所产生的作用会一直存在,因此对文化的利用以及研究也必须得到重视,不能中断。

2创新文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公共管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将公共文化以及市场文化融合在一起。

公共管理理论行政文化创新的核心是市场理念与公共理念的融合:

根据公共管理理论可知,从本质上看,市场文化和公共文化融合即为对政府公共管理效率的要求,这是政府公共管理市场效率理念的重要基础。在以往的公共行政观念中,政府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公平、公正方面,以将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为追求,忽视了自身所制定的政策在市场的执行效率,忽视了资金的市场价值。公共管理理论没有否定公平、公正、预算的作用,而是将部分政府注意力转移到资金市场效率方面,也就是在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所以,在进行公共管理革新时,政府会将更多的关注倾向于服务质量方面。

公共管理理论的行政价值观念创新:

公共管理对公共行政内部所包含的关系进行审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构建和更新自身对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人民等多种关系认识的过程,这是对以往公共行政理论所倡导的价值观的进一步延伸。公共管理认为,公共行政应该追求公共价值以及市场价值,而且努力将两种价值归于一个方向上。公共管理理论是由“公共理论”和“管理理论”所构成的。前者突出显示公共管理组织所具有的公共性,认为公共行政的需要承担起对政治和公民的责任。后者的理论来源于现代经济学以及 企业管理 理论,它将企业这种经济主体的管理经验应用到公共部门中来。过去的行政学理论,往往都是在“公共”和“管理”二者中择其一,这种问题在公共管理理论中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把公共管理理论引入到行政学中来,有效地将“公共”和“管理”同时纳入到行政学范畴内。公共管理所追求的价值即为提升行政民主政治责任意识,它以议会和行政、政党和行政等多种关系为切入点,全面研究在既定的政治背景下,行政所表现出的适应性以及敏感性。以往的行政管理在寻找将行政和政治分隔开来的方法,该怎么样确保行政不受政治的影响;而公共管理理论却提倡让行政去主动适应政治,同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公共管理理论十分重视政府外部的正式生态环境因素,对公共管理产生的复杂的作用。“公共理论”从管理人员面对的公共生态环境入手,强调公共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对环境的敏感性,特别是当政治中混有多元民主时,公共管理人员必须能够意识到环境的变化并据此调整策略方向。“公共理论”一直在尝试寻找一条实现行政官僚体系和民主共存的途径。对于欧美国家所实施的民主体制而言,文官的选拔并没有采取选举制或任命制,不过他们被法律赋予了行政和政治权力,这是他们执行社会价值分配的必备基础。在实践中权力的度是很难把握的,这一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对政府的期望存在很多矛盾的地方,他们希望政府在社会经济建设方面有所作为的同时,又希望政府将重点精力放在革除弊病方面。因此才会构建很多程序来对政府进行约束。在民主政治体制背景下,官僚行政组织对民主的控制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赋予立法机构对行政部门的监控权;第二种为政务领导,也就是构建政务官和常任文官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公共管理的行政组织文化创新:

利用公共管理理论作为行政组织体制改革的指导,具体措施为将决策权和执行权赋予不同的机关。成立在人事和财务方面能够自我管理的行政执行局,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实施行政执行管理。执行机构体制或执行局制作为一种行政执行体制,其主要的特征在于对决策和执行实施分权而治,具体来说,将位于现行科层制中的中下层组织单独抽离出来,让其实现独立经营,并将编制、人事、财务等权限赋予掌控经营大权的经理。也就是说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从上下级变成了合同关系。行政执行局的成立有法律作为依据和保障,其主要职能在于执行政府政策以及向公众提供服务,在技术、专业、监管等方面表现出自身的特性,业务之间的关联更小,不再具有政府职能部门的性质和属性,但必须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执行机构不能制定政策。执行机构的正式成立,说明政府组织机构已经转向执行机构包裹核心政策司的形式,其中核心政策司的主要作用是制定政策,执行结构的职责为确保政策能够落实,并提供服务,这和以往作为下级单位直接听命于上级部门和领导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从行政角度来看,执行机构和政策核心司不是前者隶属于后者。后者对前者的领导是通过合同实现的。将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开来的思想,实际上是公共管理中公共文化和市场文化融合在一起后产生的。在进行这种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组织内部就的行政组织文化也会慢慢发生改变,主要特征在于让行政组织更加重视绩效、服务质量以及商业价值。绩效指的是在承担行政责任的前提下,行政管理必须追求更高的绩效,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比如合同管理、组织结构简化等,促进行政组织理性和灵活性的全面提升,最终实现组织效率的大幅提高;服务指的是行政组织要转变对公民的看法,将公民当做顾客一样为其提供服务。只有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公民满意度才会相应地提高;商业指的是要将公共服务当做一种商品,然后再推向市场。让更多的政府部门甚至是私人部门参与到公共服务建设中来,实现市场竞争目的。

公共管理的行政治理观念创新:

公共管理使得公共文化和市场文化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将二者引入到行政改革建设领域,在政府内外部展开改革。内部改革即为执行局的成立和实施,外部改革即为号召公民参与进来,充分利用公民和社会的作用。后者体现了公共管理对行政治理的颠覆性认识。在公共管理领域,有两种思想是极力推崇这一点的,即“重塑政府理论”以及“治理与善治理理论”。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管理理论就是“重塑政府理论”。该理论认为,政府改革的主导者必须拥有企业家的精神,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和力量。具体来说:首先,在改革过程中对政府进行重新定位,政府不应该成为改革的执行方,而是应该把握改革方向。通过购买的方式,将改革执行任务交由其他组织,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公共服务产生和提供的过程。其次,对于改革中的资源来说,政府要做的事即为穿针引线,充分调动各种稀缺资源,完成改革。政府利用民主程序,为社会需要指定目标。同时,发挥私人部门的优势,不断进行商品和劳务的制造,引入非政府组织,提供更加全面的公共服务。这里提到的非政府组织指的是第三部门,即志愿或非营利性组织(不包括以往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这些组织的所有者或控制者往往都是个人,它们能够提供能够满足公众需求的服务或产品,但目的不在于赚取经济利润。最后,政府服务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呈现出来:传统形式,比如制定并实施的法律法规、税费收缴、发放经济补助等;创新形式,比如和民间组织构建合作关系等;先锋派形式:成立基金、市场重构、号召志愿者为公众利益服务等。公共管理理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多具体的理论成果。上世纪九十年代,治理与善治理论开始崭露头角。在该理论框架下,公共事务管理的措施有:合作、协商、整合目标等。从本质上看就是构建符合市场规律、满足公众利益的合作关系。它所构建的管理机制用合作网路的权威取代了政府的权威。该理论所倡导的观点为:第一,除了政府之外,其他公共和民间机构也扮演着公共管理主体的角色。它否定了国家权力中心即为政府的观点,如果公共和民间机构对合法权力的应用受到民众的肯定,那么它们也会因此成为权力中心,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所属层面的差异。第二,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开始和公民、社会共同承担责任,这就会导致国家和社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彼此间权力和责任慢慢混为一谈。第三,对于集体行为而言,其所包含的所有社会公共部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为了促进彼此目标的实现,这些机构和部门往往都会进行资源的交换,并通过交流寻找目标的共性,这样所有的参与者就会和政府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帮助政府处理一部分行政事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四,善治模式实际上是非常理想的。善治指的是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不断促进公共利益的提升。从本质上看就是由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进行共同管理。为了能够让公民肯定公共管理活动质量和成果,管理机构和活动必须尽最大努力解决公民和政府、公民内部的利益矛盾。要达到善治这一目标,政府和公民都必须进行奋斗并且开展合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权利,和政府构成公共权威并共同构建和维护公共秩序。

有性生值,有性生值

除草剂研究进展论文

稀土对花卉植物开花期的影响 上海宝山区海滨二中 张蕾菁 吴军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花的需求也增加了。鲜花色彩艳丽,清香宜人,但都有花期不长久的缺陷。人们为延长鲜花的保鲜期,曾使用过不少试剂,如阿斯匹林等。我们则尝试用稀土来延长植物的开花期。 稀土是一类稀有元素。农用稀土主要是镧和铈元素的化合物。它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为了解它对花期和花的大小有否影响,我们做了以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 农乐粉状物(一种稀土肥料),金盏菊,烧杯。 二、实验过程和记录将农乐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将金盏菊朵插入,另外设一对照组。列表如下:花直径为3—4cm 农乐溶液 情况记录 对照 50mg/100ml 花盛开,1周后凋谢 花6天后谢 100mg/100ml 花刚开,2周后谢,花盛开 时比对照组略大 花6天后谢 15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20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300mg/l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三、分析和讨论 从上述实验记录可以认为:稀土对鲜花的开放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从50mg/100ml稀土溶液到3OOmg/100ml稀土溶液都有一定的延长开花期的作用,而且使花朵的直径也略有扩大。金盏菊施加稀土后一般能延长开花2--4天。我们认为,这与稀土能促进植物生命活动,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加有机物合成(加稀土溶液的植物叶色较深)有关。稀土也许有促进植物生殖器官吸收有机养料的作用。我们还发现,稀土浓度越高(在300mg/l00ml以下),延长花朵开放的时间也越长。至于浓度到达多高才会有负作用,我们还得在以后作进一步研究。 稀土是一种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吴二位同学用农用稀土——农乐做延长花卉植物花期的试验,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从文章来看,这两位同学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嘉可勉。 当然,和大多数初次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同学一样,他们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报告的表述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不过这没关系,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多看一些课外书籍,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他们已经领先一步了。 首先,从报告的内容来看,作者只进行了一种花卉——金盏菊的花期实验,所以,报告的题目似改为“稀土对金盏菊花期的影响”更贴切一些。要知道,植物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在科学研究报告中是不能随意乱用的。把稀土对某一种植物有作用看作是对所有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不行的。这叫以偏概全,往往会酿成大错。 第二,极稀溶液的浓度应用ppm(百万分之一)表示,如文中的“50mg/lOOml"可表示为500ppm。 第三,在报告中应该明确记录用金盏菊做试验的数量和次数(至少10株金盏菊,反复多次)。 第四,花的开放有始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它们的具体日期要记录明确、完整。注意,实验记录中的数据必须是明确的,如“6天”“23小时”等,不能出现“1周多”“10多天”之类比较含糊的数据,要不然“稀土越浓,花期越长”有何根据? (选自《中学科技》1994年第4期) 二 整篇作文 自选题目,利用最近一段课余时间(半个月或—个月),尝试写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 题目的选择很重要,可结合自己特别有兴趣的某门学科的学习、钻研,或者结合学科课外兴趣小组的课题研究活动,或者根据自己平时对某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研究,选择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适合自己水平、条件的题目。然后参照课文中提出的一些要求和注意点,去认真搜集并分析材料,提炼出有一定价值的观点,安排好合适的结构,快速起草并细心修改,最后认真誊清。课文后所附例文可供参考;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参读一些报刊上新近发表的科学小论文。 下列题目供参考: 1.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 2.××江的污染小议 3.怎样防止土地荒漠化 4.也谈敬畏生命 5.析生物链

我可以帮你找些论文资料,网上有版权限制,我就不贴上来了。可以传给你,给我你的邮箱。你选择一下,我可以帮你下 题目:抗除草剂棉花研究进展我国水稻产量相关功能基因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水稻遗传转化研究及应用进展小麦抗旱节水研究进展抗小麦条锈病基因研究取得进展小麦蓝矮病的研究进展

考研吗?如果考研的话,都是基础知识,初试阶段跟导师没什么关系,也不用找他们的论文;复试阶段也是考察基础知识,而且录取后选导师是双向选择,复试时,面试你的老师不一定是谁,所以个人认为,不要把精力放到这里,重在基本、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

茶园杂草防治技术探讨摘要防治茶园杂草是茶树栽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量大,季节性强。茶园杂草的生长在对茶树生长造成极大危害的同时,也对茶园内生物链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茶园杂草的防治措施和生草综合利用二个方面阐述茶园杂草防治技术。关键词茶园杂草防治技术探讨明溪县茶园滋生杂草种类多、分布面积广,生长繁殖快,大多数恶性杂草常与茶树争光争肥、覆盖茶树蓬面,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造成“草包茶”,使茶园荒芜,对茶树生长构成严重危害,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不但花工量大,而且还会破坏茶园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茶树病虫害暴发。实践证明,只有采取农艺、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做到除养结合,趋利避害,及时控制杂草生长,才能确保茶树的正常生长,保持茶园生态平衡。目前,茶园杂草种类主要以禾本科、菊科、防己科三类杂草为常见,还有石竹科、蓼科、莎草科、玄参科、十字花科等。本文根据当地茶叶生产实际,对防治茶园杂草谈几点粗浅意见。1茶园杂草防治措施防治茶园杂草,必须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杂草品种和季节,采取人工、生物和机械等方法,做到有除有养,除养结合,以生草代替绿肥、保护天敌等综合措施控制茶园杂草生长。要改变搞“四面光”的观念和见草就锄、有草就喷、杀灭所有草种,严重破坏茶园生态平衡的行为,严格控制使用化学药剂除草,防止残留。主要防治途径清整园地时挖除深根顽固性杂草的根系。新开辟的茶园,在茶树种植前,或对荒芜的茶园垦复时,对园内杂草特别是深根、藤本等恶性杂草,如白茅、蕨、防己等植物的根,必须及时清除。防止草种子的传播。在茶园施用的栏肥、堆厩肥、畜禽粪等农家肥,应经无害化处理,充分堆制腐熟后再施用,尽量减少杂草种子传播繁衍。适时控制杂草生长。及时挖除生长在茶树树冠内和缠绕在茶树上的杂草;生长在畦面、梯壁、水沟边和路边等空地上的杂草,必需在生长旺盛时期、开花结实前割青。主要方法人工除草。一是用手工拔除(带草根)在茶树树杆周围和缠绕在茶树树冠上及茶丛间的杂草;二是用刀或割草机割除生长在茶园畦面、梯壁、路边、水沟边等空地上与茶树争光争肥的杂草;三是用锄头挖除茶园树冠内和畦面上的白茅、蕨、象草、防己、葛等深根恶性害草;四是除草时期应根据草的生长情况和劳力安排方便时进行,选择在杂草旺盛时期、开花结实前、茶叶采摘前或后进行;五是选择晴天和阴天进行;六是除下的杂草除作防旱覆盖物外,其余的要及时摊晒,待草失水后翻埋在茶树树冠滴水线下作沤肥。机械除草。就是在春茶、暑茶、秋茶采摘后用机械割除茶园害草。可选用浙江永康市顶城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CG415割草机、江苏常洲武星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割草机。但是,茶树树杆周围、缠绕在茶树树冠上和茶丛间的杂草要用人工拔除,避免割伤茶树枝杆。计划使用机械化除草的新建茶园,最好是采取宽距离的种植方式,即:双株单行种植,株、行距控制在50×150—180cm范围的茶园较方便机械化操作。生物防治:在茶园生草期采取放养适量食草动物控制杂草生长。茶园放养动物的目的在于控制杂草过量生长,放养的动物不宜过量,否则易造成茶园土壤板结,不利于茶树生长。具体放养数量应根据动物的种类大小和茶园草量来确定。如在茶园内养鸡10-20只/667m2或鹅3-5只/667m2,也可以养羊1-2只/667m2。2茶园生草综合利用茶园生草是天然优质绿肥和防旱覆盖物。“见青就有肥、腐烂就有肥”这句农谚,是劳动人民用来说明野生草作为绿肥的种类丰富、肥效好。茶园杂草是自然生长,抗逆性极强,形成的自然群落比较繁茂,叶多茎枝柔嫩,可直接多次割取,成本极低,不易带进外地的病、虫和害草等有害生物。在春茶、暑茶后和冬季清园时茶园劈除的废弃杂草,是茶园防旱调节温度的廉价、优质有机覆盖物;生长在畦面、梯壁上株形矮小的嫩草和地稔等匍匐性益草,都是茶园理想的活体覆盖物。合理养草,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茶园杂草品种繁多,如:日本菁等花期长的草种十分有利于寄生蜂的繁殖和活动,牛筋草、早熟禾等茎叶柔软的草种有利于鸟类筑巢繁衍后代。留养茶树害虫的转寄主草。茶树害虫的食性较杂,根据实地观察,茶园内大部分杂草在幼嫩期被害虫危害的程度比茶树重。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卷叶蛾等害虫都是茶、草兼食(吸)的害虫。为此,要及时割青,使杂草长期保持幼嫩,把茶树上的害虫引至草上,发生量大时可直接在草上用人工捕捉,如果暴发时,可以在草上直接使用药剂防治,可以减轻害虫对茶树的危害程度,避免在茶树上使用农药。共检索到 10 条读者推荐文章[1] 邱化义,赵红霞. 浅析果园杂草的危害与综合防除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 , 2005,(11) . [2] 张平,彭琴,姜丽红,万海清,彭友林,. 豇豆田间杂草不同调控方式对产量的影响[J]. 长江蔬菜 , 2006,(03) . [3] 张觉晚. 茶园杂草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J]. 茶业通报 , 2004,(02) . [4] 徐泽,彭萍,候渝嘉,胡翔. Mon78860对茶园杂草的防除效果[J]. 福建茶叶 , 2004,(01) . [5] 王忠武,. 农田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J]. 杂粮作物 , 2006,(02) . [6] 黎健春,. 龙眼杂草的化学防治技术[J]. 广西热带农业 , 2005,(06) . [7] 陈月仙,钟华军,邱诞根,吴善琪,张益熊,朱彩虹. 20%龙卷风防除茶园杂草药效试验[J]. 江西植保 , 2004,(02) . [8] 李向东,赵国晶,邹炳礼,. 丁草胺防除移栽水稻田杂草应用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 , 2006,(03) . [9] 沈海波,刘万全,高宇昆,. 几种除草剂对马铃薯田杂草防除效果比较[J]. 农药科学与管理 , 2006,(01) . [10] 史有艳,. 果园杂草及其防除技术[J]. 农药市场信息 , 2005,(10) .

望远镜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应英国皇家学会会刊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的邀请,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与CME理论研究团组倪蕾副研究员,撰写了综述论文《部分电离环境下磁重联研究进展》(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Partially Ionized Plasmas),这是目前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关于这个课题的综述之一。论文已于4月22日正式发表。 磁重联是行星磁层、恒星大气、星际介质等不同等离子体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物理过程,是导致地磁暴、太阳和其它恒星大气中的耀斑和喷流等剧烈磁能释放现象发生的主要机制。磁重联发生时,磁场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同时磁能转化为等离子体的动能和热能。 自上个世纪50年代磁重联这个概念被提出至今,完全电离环境下磁重联机制的理论和数值实验、等离子体实验装置中的实验、地磁层和太阳大气中的观测等方面有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很多天体环境中的等离子体是部分电离的,因此中性粒子和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磁重联机制完全不同于完全电离的等离子体环境。考虑中性粒子的作用将使得磁重联机制更加复杂,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近几年,随着太阳望远镜的分辨率不断提高,大量的、与磁重联有关的太阳低层大气小尺度活动被观测到,国际上也逐渐研制了一些用于研究磁重联的、部分电离等离子体实验装置,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引起重视。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与CME理论研究团组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走在了国际同行的前列。 这篇综述论文从理论模型、数值实验、观测和实验室等方面,对不同的部分电离等离子体环境中的磁重联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讨论。首先,该综述从理论上介绍了中性粒子对磁扩散系数的影响,中性粒子和带电粒子之间分离而导致的双极扩散效应、非平衡电离效应对磁重联的影响,中性粒子对霍尔磁重联和湍流磁重联的影响等。然后,该综述着重总结了太阳低层大气中与磁重联有关的各种小尺度活动(例如:埃勒曼炸弹、针状体/色球喷流、紫外暴等)在不同波段的观测特征,数值实验和理论模型在研究这些小尺度活动形成机制方面的进展,探讨了这些活动中导致快磁重联发生和等离子体加热的有效物理机制。该综述还描述和讨论了,在其他恒星色球、星际介质、原恒星和行星盘等天体环境中,关于部分电离环境下的磁重联现象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也列举了实验室中部分电离环境下快磁重联研究的最新进展。 最后,这篇综述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进行了展望。 本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2月25日下午, 科技 部发布了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米光学望远镜观测发现的“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入选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该研究成果由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完成,利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米光学望远镜首先发现,云南天文台的易卫敏博士负责了该类星体的观测和前期数据处理。相关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推荐论文发表在2015年2月26日出版的《Nature》杂志上。 丽江米光学天文望远镜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 科技 部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三方联合出资建设。2008年4月通过验收后开始试观测运行,2012年元旦正式面向全世界开放。到目前为止该望远镜共发表100多篇研究论文,共发现36个高红移类星体、100多颗超新星等,近10名博士研究生基于该望远镜开展研究获得博士学位。 科技 部新闻发布会报道()

水稻杂交技术研究进展论文

分析杂交水稻种植特点论文

一、分蘖和有效穗

1978、1979年秋季,我们在福建的龙海、平和等县进行了杂交水稻高产的调查,较完整地掌握了52块田的资料,结合该地区农业局验收整理的388块田的资料;从中选出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相差3T5公斤/公顷之内的197块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汕优2号、四优2号的早、晚季都表现产量与总粒数的偏相关达显着水准(公式略)根据穗数和穗粒数计算标准偏回归系数,说明增穗的增产潜力大于增粒的增产潜力。我们又调查了全省6个地区11个县的晚季杂交水稻有效穗数与产量的关系。得出每公顷产3了50公斤以下的有效穗数为135~180万。每公顷产6250、6000公斤的为225~24D万,每公顷产6750、7500公斤的为270、28与万;每公顷产9750、12000公斤的为300、345万。这说明有效穗多产量高,有效穗少产量低。197块田的资料分析指出:基本苗数、最高茎莫数、分集成穗率分别与有效穗数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

(一)秧苗案质与甚木苗19T7年进行了秧苗素质研究。设秧苗素质与本田施氮量两种处理。试验结果产量差异显若。兹将其中四个处理分析如下:扁蒲秧2本,210公斤N/公顷,“”.75公斤/公顷三叉秧l本,105公斤/公顷,公斤/公顷扁蒲秧3本,210公斤/公顷,公斤/公顷二叉秧1本,105公斤/公顷,公斤/公顷单秆秧比二叉秧、三叉秧多用1、2倍种子和多l倍氮肥,每公顷仅分别增加150公斤和24.了5公斤。根据考种材料,二叉秧的有效穗数较三本秧少,而穗实粒数则多5D%。故多叉秧具有省种、省肥、大穗的增产作用。我们又分析各节位分孽穗的产量比重,三叉殃2/o、3/O两节位分集穗占总穗数的46%,产量占总产量的49%。多本秧5/0、6/0、7/。三节位分萦的产量占总产量的82%,前者为低节位分莫,穗大、粒多;后者为中节位分孽,穗较小、粒少。莫家让“指出,多叉秧叶绿素含量较无孽秧多,从出苗到黄熟期,多叉秧的光合势较无粟秧高9~33%,根系也较发达,这样,多叉秧的发达恨系吸收氮素与叶绿素含量高的,光合势强的叶片光合产物合成的氨基酸输送到地上部的生长中心。初期促进分集,形成分桑优势,幼穗分化至成熟期壮秆大穗,形成穗粒优势。

(二)最高分藕数与分戴成旅奉19T块田的最高茎葵数为405~540万/公顷,在此范围内,最高茎孽数与有效穗数呈极显着正相关每公顷产IO50D斤以上的69块田的苗、株、穗比例为1,3,2,即每公顷插24、30万丛,基本苗120、180万,最高茎孽数480、540万,最后有效穗330、375万,分粟成穗率65、70%。要实现这种群体动态指标,首先要培育多叉壮秧,在这基础上按杂交稻大田分孽习性进行肥、水管理。19了8年我们观察了四优2号大田分孽习性的结果:1、第一次分孽的成穗率为98%,分布于1/0、9/0节位上。第二次分孽的成穗率为40%,分布于2/0”5/D节上。第三次分萦的成穗率为零。

2、分孽的发育受氮、碳营养影响很大。本田分桑以第7节位分粟的穗粒数最多,7/0节位分粟于5/7出生。第一次追肥于4/28,每公顷施碳锋和过磷酸钙各公斤。按当时气候条件,大约6、7天才能为稻根吸收。这说明第7/O节位分莱的成长与氮素营养密切相关。拔节期具有3个叶片以上的'分禁,一般都能成穗;但若“大封行”出现于孕穗之前,这些分孽会因光照不足而死亡,相对地,抽穗一乳熟期群体“稀疏”,基部透光率增加,植株基部腋芽重新萌发成分萦。这些都说明杂交水稻分萦的成长和消亡与碳素营养密切相关。3、据偏相关分析,节位与各节有效穗数呈显着的负相关即节位愈低,有效穗愈多。以上洁果可作为育秧、整田施肥、插秧和本田肥、水管理的依据。

二、每穗粒数与粒重

1979年我们调查了汕优3号与IR661的穗发育情况(表略)无i仑分化颖花数、抽穗时颖花数或穗实粒数汕优3号都多于IR661;但颖花退化率则高,结实率低。因此,生产上不仅要促花,更重要的是保花,不仅要促大穗,更重要是减少退化,提高结实率。据197块田的资料分析,产量与结实率的偏相关达显着水准,总粒数与结实率呈极显着负相关,也说明保花和提高结实率的重要性。颖花结实率低的主要因素是:1、养分不足,分配不匀。1979年我们以四优2号和红410(对照)为材料,选择生长正常的主穗各20穗,定德定花观察不同位次颖花的生长势,结果四优2弓一的强势花占连,比红逮10减少;中势花,比对照减少;弱势花匕对照多。一说明杂交水稻结实率低是弱势花多造成的。不同位次的颖花结实率也不一致。19了9年我们对四优2号剪除颖花对结实率影响进行了观察。第一次枝梗颖花的结实率为,第二次枝梗颖花的结实率仅49%。剪除第二次枝梗颖花后,第一次枝梗颖花的结实率提高到;剪除第一次枝梗颖花后,第二次枝梗颖花的结实率提高到90%。说明第二次枝梗颖花结实率低是养分不足和分配不匀引起的。1981年的杂交稻种植期研究结果,无论早季种植或晚季种植的杂交水稻,从返青期到幼穗分化期,光合效率和干物质日增量都最大,幼穗分化至抽穗次之,抽穗至成熟最小,此结论与曹显祖报告相一致。这是杂交水稻的一种生理现象。从研究中也看出,晚季种植(6/18播,了/15插,10/15收),出苗到幼穗分化处在28℃/日均温,160小时日照和太阳辐射量“的足光下,充分发挥杂交稻光合强度大的优势(比早季高)。因此,分集块,叶面积大(大倍),干物质日增重,为穗(库)发育提供大量能源。抽穗后,由于气温逐渐下降,光照弱,光合效率较早季植‘厂降快(降40.了%),单位体积干物质积累转化处于劣势,但植株营养体大,总干物质积累仍较早季植为大。因此,有效穗较早季植的增加万/公顷,每穗粒数增加粒,结实率提高,千粒重增加克,产量增加191了.75公斤/公顷。此外,从威优2号、沮l(龙2号后期追肥试验结果看出,在侮公顷施150公斤氮素情况下,提取23%(尿素了5公斤/公顷)为孕穗期追肥,可以明显提高乳熟期的干重、活力和冠层叶叶绿素含量(),光合势和干物质日增长分别比对照提高和lD%,从而使结实率较对照提高。以上说明,杂交水稻由于中后期光合效率下降导致养分不足,弱势颖花多,结实率低。后期追肥可以改变这个缺点,提高结实率。2、受生态条件影响。颖花受情后,谷粒灌浆的养分来源有二。其一为抽穗前贮藏于茎秆和叶鞘的碳水化合物转运到穗;其二为抽穗后冠层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1978年从分期播种试验的资料看出,二者的比例因抽穗后的环境条件不同而异,可分为三种类型:(1)抽穗后20天候平均气温约28℃,日照率75%,相对湿度7D、80%,灌浆成熟期短(31~35天);抽穗前养分占31、39%,抽稗后养分占69~61%。(2)抽穗后20天候平均气温26、28℃,日照率47、51%,相对湿度85%以上;抽穗前养分占42~60%,抽穗后养分占邪、40%。(3)抽穗后20天候平均气温℃,日照足,相对湿度T9%以下,灌浆成熟期达51日;抽穗前后养分各占28%和了.2%。考种结果,高温、足光、适湿的稻穗灌浆成熟期虽短,但结实率高,籽粒饱满,千粒重大,产量高;低温、足光、湿度小,则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高温、多雨、寡照、湿度大,结实率和籽实饱满度都受影响。这是抽穗后气侯条件对杂交稻穗粒发育的影响。因此,调节播种、插秧期使生殖生一长处于最适的光照条件下是提高结实率的关键。19了8~19了9两年的四优2号发育期的温度处理结果看出:从枝梗分化至开花期低温(19℃)处理,结实率都降低。低温处理三天对结实的危害程度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孕德期>抽穗期。无论抽穗、开花或灌浆用35℃或40℃的高温处理3小时,结实率和千粒重都降低。抽穗开花期遇到35℃以上高温,花粉败育不受精;灌浆期高温则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转而形成畸形来。开花期遮光或阴雨则结实率降低,强势花结实率从87%降至58‘4%。由于稻田中各稻穗,稻穗中各颖花的发育并非同步,抽穗开花期35℃处理3小时和40℃处理3小时后,用人工辅助授粉,其结实率分别从、5D%提高到78%、62%。

三、根系发育与叶片生长

根系发育研究结果:四优2号和汕优3号的根量、根粗和根系干重都比穗数型常规稻红410和矮秆大穗型品种大家伙为大(略小于高秆大穗型品种三磅70箩),发根力和根系活力较强。根干重以黄熟期为最大。发根力可持续到孕穗初期,根系活力以黄熟期为高峰。杂交水稻的“浮根”发达。浮根从第11/0叶开始发生,持续至成熟期。四优2号、汕优3号的根可达5次恨,而410、大家伙仅二、三次根。倪文等〔7〕报告,浮根的吸收力比一般根高2一3倍。川田拼“J报告,高次根的发生与穗枝梗及其着生的颖花同步。因此,浮根发达与杂交水稻穗大颖花多有密切联系。杂交水稻在水层灌溉条件F根量大、根粗、干重大、浮根发达,但后期黄根、褐根、黑根多,几乎找不到白根;旱作栽培的根系和干重均小,没有浮根,但白根多;湿润灌溉的介于二者之间。此结论与Das,.等’‘报告相一致。不同组合对缺水的敏感性不同,四优2号大于汕优3号。早期水层灌溉、中期晒田、后斯湿润的,根量、干重、根粗、浮根量都大和发达。收获后一天,o、20cm土层的根系黄褐色,20、40cm土层为黄白色,根的弹性大。因此,合理灌溉以改善土壤环境,发挥杂交水稻的根系优势,为穗多、穗大、结实率高奠定基础杂交水稻根系发育与地上部生长有密切联系。单位时间最天发根增长量出现于分集盛期,无效分孽开始死亡期的单位时间根干重增长量最大,紧接着出现最大茎伤流强度增长量。说明了杂交水稻的发根开始时生长迅速;其次是稻根加粗,内含物充实,干重增大;再次是根系活力的发挥。根系的这种发展过程可作为肥水管理的依据。剪根试验结果表明,4/0“8/。叶期剪根,即剪除1/0、5/0节位根,明显减少了分孽和有效穗数;12/0叶期剪根则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减少;14/0、16/O叶期剪根则影响结实率和粒重。综上所述,出苗—穗分化期的发根力最强,“浮根”发生;在栽培上应该浅水足肥,以促分蔡,增加穗数。穗分化—齐穗期的浮根大量发生,根系活力大,根干重增长快;应适当搁田,足肥以促大穗。齐穗,-一成熟期的根系活力旺盛,需湿润灌溉,补肥,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在叶片生长方面,四优2号和汕优3号的主茎叶可分为三类:(1)1/0、10/0(1l/0)节,包含叶—鞘—节—分萦(缺节间),都是营养生长期发生和生长的。(2)11/0、12/0(12/、13/0)节,包含叶—鞘(缺分孽和节间),为过渡期发生和成长的。(3)13/0~15/0(14/0~16/0)节,包括叶—鞘—节—节间(缺分集),都是生殖生长期生长的。根据主笔叶的叶形、出叶积温、生存期和功能,叶片可分为四组,(表略)1980年对杂交稻根、叶与产量因素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剪除主茎4/0、1。/O叶则影响1~7/0节位分孽;4/0~8/0叶期剪根(剪去1/0、5/0节根)则影响1/0、5/0节位分孽;剪去4/0~10/O叶或12/O叶期剪根(剪去9/O节根),严重降低穗粒数;剪去14/O~16/O叶或12/O期剪很严重降低结实率。水稻叶、根、穗、粒的这些关系,可作为看苗诊断和管理的参考。另外,从两年的分期播种试验和植期研究看出,中熟杂交稻属感温性的基本营养生.长型。生育期间日均温在1T、28℃之间,每升高1℃营养生长期缩短5天,日均温27~28℃的主长期较稳定。安全齐穗温度为23℃。四尤2号全生育期所需的活动积温为3061℃,1/0、16/0叶期的活动积温为1731℃,剑JlJ?—抽穗期的为380℃。抽穗—完熟期为905℃。幼穗分化期的生育积温指数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为,抽德期为。这些结论与浙汀农科院绍兴基点组(19了0)的报告相一致。总之,中熟杂交稻属感温性基木营养生长型,具有分禁力强、根系发达和穗粒多三大优势,三者旧互联系,培育多叉壮秧是发挥三大优势的基础。根据活动积温及生育积温指数调整播种期,使生殖生长期处于光、温、湿最适期,既使茎、鞘、叶贮藏养分顺利运转到穗,又利于穗粒发育。根据叶、孽、根、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肥、水管理,协调促桑保蔡,促花保花,实现穗足、粒多、粒饱、高产的目的。

结论

(一)杂交水稻具有分集力强、根系发达和穗粒多三大优势。多孽壮殃是基础。它具有省种、省肥、根多、秆壮、穗大的增产作用。

(二)节位与有效穗数呈显着负偏相关。2/O、3/O二节位的分孽憾产量占总产量的49%。分菜的发生和增长与碳、氮素营养密切相关。

(三)杂交水稻穗大、颖花多,但结实率不高。其原因是杀分不足和花期对温、光的适应范围较窄。

(四)根多、根重、“浮根”发达。最大发根量和根干重分别出现于分孽盛期和孕穗期。最大伤流强度于黄熟期。前期水层灌溉、中期晒田、后期湿润的根系发达,白根多。

(五)杂交水稻可分为四个叶组:1/0、3/0为秧期叶,决定秧苗素质;4/0~9/D(10/0)为分孽期叶,决定分孽和穗数;10/0(11/0)~12/O(13/0)为拔一节期叶,影响节间干重和穗粒数;13/0(14/0)~15/0(16/0)为穗发育期叶,影响结实粒和粒重。

(六)幼穗分化期生育积温指数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为,抽穗期为户。

(七)总粒数与产量呈显着偏相关。统计分析表明:“四优2号”和“汕优3一号”是在一定穗拉数的基础上增加穗数来增加总粒数增产的。高产田的群体结构是按1,3,2的苗、株、穗比例

前不久在长沙举行的中国稻米高峰论坛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满怀信心地表示,2010年,他主持的超级稻研究项目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而目前,已有个别百亩连片的实验基地,平均亩产创记录地达到980公斤以上。 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一直遥遥领先于国际社会。2004年,袁隆平从以色列领取了“沃尔夫”奖后,又从美国捧回“世界粮食奖”。一年之内连获两项国际农业类最高奖项,其辉煌的背后,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高度认可和赞誉。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赞扬他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现水稻的杂种优势并加以应用而获得成功。他为促使中国由粮食短缺不足转变为粮食充足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研究的杂交水稻以20%的增产幅度在中国得到迅速推广,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数千万人口。 中国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64年,当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水稻的杂交优势。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论文,突破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奠定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基础。此后他和同事埋头研究,于1973年完成三系杂交水稻研究,1976年大面积推广种植成功。1987年7月,安江农校青年教师邓华凤在袁隆平的理论指导下突破了两系法杂交的制约瓶颈,经过七八年的攻关,1995年中国宣告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 袁隆平根据国内外发现的育种新材料,1987年发表了“杂交水稻育种战略设想”的论文,大胆而科学地把杂交水稻育种划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交优势利用;到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再到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为中国杂交稻研究确定了技术路线。1997年中国启动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项目,确立了常规稻和杂交稻并举、三系法和两系法并重、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在着力提高产量潜力的同时,注重改善稻米品质、增强病虫抗性和生态适应性。目前,超级稻研究亩产700公斤的一期目标于2000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二期目标也已于2004年提前实现,目前正在进行三期研究。 我国杂交稻从1976年大面积推广以来,到2003年已经累计种植了45亿亩,帮助农民增收稻谷4亿吨。袁隆平介绍说,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研究或引种杂交水稻,在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多个国家的试种示范都取得了极其显著的增产效果。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国引种杂交水稻后,产量大幅增加。2003年越南种植60万公顷杂交稻,每公顷单产比常规稻高出40%以上;在中国和一些国际组织帮助下,菲律宾种植3000公顷杂交稻,每公顷单产高达8.5吨,比当地水稻平均单产高出近一倍。 早在十五六年前,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被世界粮农组织列为解决世界上粮食短缺国家的首选技术,这项成果还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然而,这项科研成果早期并没有在知识产权方面进行保护。“过去我们的技术都是敞开的,现在知识产权意识逐步加强,我们也开始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袁隆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由于不重视知识产权,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转让中曾蒙受过巨大损失。1981年当中国向美国转让11项杂交水稻核心技术时,美方只承认1项有效。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逐步加强了杂交水稻知识产权的保护,一些杂交水稻研究机构制定了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加强了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以及科技人员流动、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中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袁隆平说,对于这个为人类造福的科技产品,中国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绝不是永久的,只能是保护一段时间。为了让更多的人受惠,目前中国的三系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是完全公开的。

关于鱼腥草的研究进展论文

增强免疫力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抗菌作用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色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为~80mcg/ml,对流感杆菌为。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37RY株为16mcg/ml。在改良的苏通氏半固体培养基上则为25mcg/ml,其钾盐为。合成的鱼腥草素异烟腙对TB杆菌有较强的作用,其MIC为~,对感染TB的小鼠。能明显的延长生存时间,每鼠1mg腹腔注射能使小鼠存活期延长62天,拌食喂饲疗效更好。 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1: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朱宇同报道:用乙醇提取得到几个非挥发油部份。其中鱼腥草素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预防性保护作用,对EMC和HSVⅡ作用不明显,合成鱼腥草素的衍生物亦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鱼腥草提取物(4g生药/ml)对复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而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并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不在挥发油部分,而在非挥发物中。体外实验证明鱼腥草水提液可以抑制1型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具体机理为抑制病毒复制所需的转录因子活性。 利尿作用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亦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和TMP配伍作用和TMP配伍作用的研究,张永恒报道,鱼腥草组和鱼腥草 TMP配伍组对比(t=)P<,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鱼腥草素 TMP配伍组与 TMP组对比(t=)P<,差异显著。说明二者合用的抑菌作用比单用为优,二者有协同作用。鱼腥草挥发油无抑菌作用,鱼腥草挥发油配伍组和 TMP组对比(t=)P<,有极显著拮抗作用,说明鱼腥草挥发油能降低TMP的抑菌作用。但亦有例外,二者配伍能增强抗副伤寒及宋内氏痢疾杆菌的作用,故在肯定拮抗作用的同时,亦不应忽视对个别菌株有协同作用。 病原微生物作用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加热后作用减弱。体外试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对多种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施氏、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油状物, 对各种微生物(尤其对霉菌和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认为,鱼腥草煎剂抗菌作用不甚明显。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对多种细菌、抗酸杆菌及真菌等均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但该种化合物性质不稳定。其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性质稳定而又保留其抗菌活性。中国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鱼腥草素, 在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都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青霉素株、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较为敏感,卡他球菌、伤寒杆菌次之,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痢疾杆菌不甚敏感。对于小鼠的结核菌感染, 鱼腥草素能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另外,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曲菌、着色霉菌、红色癣菌、叠瓦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鲨癣菌等亦有明显抑制作用。人工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称为新鱼腥草素,在体外对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孢子丝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合成崐的鱼腥草素异烟腙在体外及体内对结核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鱼腥草煎剂在试管内对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 并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1: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实验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在非挥发物中。鱼腥草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用灌胃和滴鼻给药途径均有明显效果;但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对免疫系统的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家兔及患者血清备解素水平。 抗肿瘤作用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效果可能与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水平有关。实验表明:在不同时间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新鱼腥草素,其癌细胞总数、癌细胞分裂指数、腹水量均有明显降低,而癌细胞内的cAMP水平却有增高。抗炎作用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脚肿有显著抗炎作用,亦能显著抑制人γ-球蛋白在Cu++存在下的热变性;鱼腥草素能显著抑制巴豆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HCA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染料渗出也有显著抑制作用。鱼腥草所含槲皮素、槲皮甙及异槲皮甙等黄酮类化合物亦有显著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亢进。其它作用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慢反应物质(SRS-A)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对豚鼠回肠的收缩,并对豚鼠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鱼腥草水溶液皮下注射有轻度的镇静、抗惊作用,能抑制小鼠的自发运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士的宁所致惊厥;20~40mg/kg 静注于犬可使其血压下降40~50mmHg(~),并能抑制离体蟾蜍心脏。鱼腥草煎剂能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并有镇痛、止血作用。腹腔注射对氨水喷雾所致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但无祛痰平喘作用。鱼腥草尚有镇痛、镇咳、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伤愈合促进红皮病、银屑病的好转等作用,蕺菜碱有刺激皮肤发泡的作用。皮下注射鱼腥草水溶物还具有轻度的镇静、抗惊作用,能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士的宁所致的惊厥,20~40mg/kg 脉注射于犬可使血压下降40~50mmHg。 副作用鱼腥草毒性甚小,口服后有鱼腥臭味,肌注时局部可出现疼痛;对阴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鱼腥草注射液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有药物性皮炎、末梢神经炎、过敏性紫癜等。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003年8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发现了鱼腥草注射液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对该品种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通报,并提醒临床应用时务必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按照药品适应症范围使用,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静脉滴注时不应与其他药品混合使用,并避免快速输注。2006年6月,鱼腥草注射液等七种中药注射液被叫停,以及连续不断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鱼腥草含马兜铃酸内酰胺,而马兜铃酸可能导致肾脏纤维化和尿路上皮癌。毒性鱼腥草毒性很低,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是±,给体重17~20g的小鼠静脉注射的鱼腥草素(相当于人体注射剂量的200倍左右),观察1周无死亡现象,且90%体重增加,经解剖亦未见病变发生。对犬静脉滴注38~47mg/kg不致引起死亡,剂量增至61~64mg/kg则可引起死亡,解剖可见肺部有严重出血和血栓。给犬皮下注射每日80~160mg/kg,连续1月,可见有大量的流涎,早期常出现呕吐,对食欲、血象及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的影响。给犬灌胃,每日80~160mg/kg,连续1个月,可见有大量流涎现象,早期常出现呕吐,此外则未见异常。另,鱼腥草含有马兜铃内酰胺,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和导致上尿路上皮癌,故不长期食用! 性状鉴别茎扁圆形,皱缩而弯曲,长20~30cm;表面黄棕色,具纵棱,节明显,下部节处有须根残存;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多皱缩。展平后心形,长3~5,宽3~;上面暗绿或黄绿色,下面绿褐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成鞘状。穗状花序项生。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以叶多、色绿、有花穗、鱼腥气浓者为佳。显微鉴别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多角形,有较密的波状纹理,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油细胞散在,类圆形,周围7-8个表皮细胞呈放射状排列。腺毛无柄,头部3-4个细胞内含淡棕色物,顶部细胞常已无分泌物、或皱缩。非腺毛(叶脉处)2~4(-10)个细胞,长180~200μm,基部直径约40μm表面有条状纹理。下表皮气孔、非腺毛较多。叶肉组织中有小簇晶微在。直径6~10μm。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置小试管中、用玻棒压紧,滴加品红亚硫酸试液少量至上层粉末湿润,放置片刻,自侧壁观察,湿粉末显粉红色或红紫色。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min,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滴,置水浴中加热,显红色。 薄层色谱①取粉末1g,加甲醇1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洪试液。另取金丝桃甙少许,甲醇溶解后作对照液。分取供试品及对照品适量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乙醚-甲醇-水()展开,用1%的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淡黄色斑点,紫外光灯下呈暗棕色斑点。②取本品粉末2g,加水10ml及8%氢氧化钠8滴,冷浸2h,不断搅拌,滤过。滤液置于分流漏斗中,加醋酸乙酯10ml,7%盐酸溶液6滴,振摇5min,静置,分取醋酸乙酯提取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癸酸乙醛对照品,加醋酸乙酯溶解制成每1ml含2mg溶液,作对照液。吸取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苯-无水乙醇(7:2)展开,喷以5%三氯化铁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鱼腥草的味道正如它的名称一样,这种味道也劝退了很多,想要尝试鱼腥草的人群,但在中医的角度来讲,鱼腥草是一种非常好的清热败火,抗病毒的中医药材。

近两年来,因为鱼腥草被很多的人欢迎,所以频繁的进入大家的视野当中,但也有关鱼腥草会致癌的言论在不停的发酵,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呢?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

现在鱼腥草会致癌的言论,是因为在网络上流传着一篇关于鱼腥草当中含有的马兜铃酸是致癌物,在这篇文章当中讲述了鱼腥草当中含有马兜铃酸。

很多国外的人因为这种成分已经不再食用鱼腥草了,只有我们国人还把鱼腥草当作一剂药材,分析了马兜铃酸对人体的危害。#夏方 养生 指南#

尤其在重庆四川等地区,鱼腥草是比较受欢迎的,人们会通过凉拌,吃火锅的时候都会加一些鱼腥草来增加饭菜的香味。

有过相关动物实验表明,马兜铃酸在单独摄入小白鼠体内是会让小白鼠在较短的时间内引发癌症,摄入的剂量越多,患癌的风险就越高,并且速度也越快。但我国相关科学家指出,在实践当中所用的小白鼠还属于幼鼠。

老鼠跟人的体型相比他是较大的,并不能够通过简单的动物试验就来判断马兜铃酸对人体的器官有的非常严重的危害。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十几年前就被 社会 组织列入一级致癌物的名单当中,马兜铃酸长期在人体内无法排出时,就会增加我们肾脏的功能运转。长期摄入马兜铃酸,很有可能增加患肾癌的风险。

也正是因为马都灵山被列为致癌物,让大家对鱼腥草能否正常食用产生了怀疑,马兜铃酸并不只有一类,而是有好几种,其中包括的内酰胺也不止一种,在马兜铃酸当中内酰胺l对人体的肾脏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鱼腥草当中的内酰胺并不是l类。

鱼腥草当中的马兜铃酸内酰胺属于内酰胺II。虽然两者都属于马兜铃酸内酰胺氮对人体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可以说名称一样,但不是同种物质。

对于这些传言一定要理性对待,用科学的角度来判断传言是否属实,不要因为没有经过证实的言论就引起过度的担心跟恐慌。鱼腥草有着清热去火、利尿的作用,每天适量地吃鱼腥草,对身体的先天代谢跟血液循环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1、利尿

鱼腥草在摄入人体后,能够起到很好地促进毛细血管扩张的作用,当毛细血管扩张后人体血管的血流量就会有所增加。

水分跟氧气量也有相应幅度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跟肾脏功能的运转,达到很好的利尿效果。

2、提高人体免疫力

人体的免疫力跟人的生理跟心理都有一定的关系,鱼腥草可以提升人体当中白细胞的数量,但白细胞数量有所增长是人体的免疫力的免疫系统也会更加强壮,能够更好地抵御外界病毒。

3、抗辐射

鱼腥草对于一些长期在高辐射环境工作的工作人员有着很好的抗辐射作用。

所以以这些特殊资源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多吃一些鱼腥草来帮助自己抵抗辐射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4、预防炎症

鱼心草晒干之后泡水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咽炎的发生,是属于长期的患者,用鱼腥草泡水能够缓解慢性咽炎带来的负面效果能达到清热祛痰的作用。

结语:

鱼腥草当中的马兜铃酸并不会让人中毒,也不会致癌,要对虚假的传言要正确理性地对待,不要轻易听信。

  • 索引序列
  • 牧草远缘杂交研究进展论文
  • 除草剂研究进展论文
  • 望远镜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 水稻杂交技术研究进展论文
  • 关于鱼腥草的研究进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