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美学概论论文之悲剧之美

美学概论论文之悲剧之美

发布时间:

美学概论论文之悲剧之美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观自然风物,山川之壮美,花草之秀美,令人心旷神怡。赏艺术天地,《二泉映月》之凄美、《蒙娜丽莎》之恬美,令人沉醉流连。看社会万象,崇高人格之美、丰沛心灵之美,令人油然起敬。览科技领域,技术工艺之美、理性精神之美,令人赞叹不已。美是任何人都能充分体验、尽情享受的,它使我们欢欣鼓舞,使生活更有意义。因此,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样说道:“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无私地爱着美,我们喜欢它,如同喜欢亲爱的人一样。”①正是因为美对于人类如此重要,我们不仅感受美、追求美,而且创造美、思索美。美学——简单说来,就是人类思索美的理论体系。尽管它不像美的享受那般亲切诱人,但是通过领悟历代哲人、美学家的智慧之思,通过考察美的来源、性质和形态等问题,我们可以在理性层面认识美,提高美的鉴赏力,从而以更加理智和虔诚的心,去创造美的生活和美的世界。那么,什么是美学呢?让我们从对美学史的回顾和对其学科对象及研究方法的考察中寻找答案。一、美学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对美的探讨源远流长。自从人类通过劳动摆脱了动物的状态,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原始审美活动的时候,人类的审美观念和最初的美学思想就已经产生了。因此,它几乎与人类的起源一样古老。至于美学这门学科的渊源,至少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奴隶社会。在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及史书中就已经出现了对美的谈论。一般认为,《国语》中楚国臣子伍举论美,是我国历史上关于美的最早论述。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他强调了美和善的关系。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孟子“充实之谓美”的论断以及老庄对美丑辩证关系和审美态度的表述,都对我国历代的美学思想有着深刻的启示。《乐论》则更可以称得上是美学的专门著作,其中关于人类审美心理活动和客观事物的审美特性的论述,极为精辟。此后,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出现了大批的诗论、画论和书论等文艺理论著作,无不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不过,在讲求整合会通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美学并没有建立起独立规范的学科。如何发掘和整理古代美学思想,一直是当代美学界共同为之努力的理论课题。在西方,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PythagoIas)学派在探求宇宙本原时最早谈到美的问题,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苏格拉底(Socrates)论述美和善的关系,为了解美的本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其后的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人。柏拉图明确区分“美的事物”和“美本体”,开创了西方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的传统。其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首先从文艺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的美学理论。他们提出了以后美学思想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和审美教育等。可以说,柏拉图的“美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以“艺术摹仿说”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美学的发展。

分点论述。 性格悲剧之幸与不幸 命运,性格使然。若由性格所定,则或内敛,或外漏,或暴烈,或温顺,或恣意妄为,或从规守旧,皆逃不过悲悯的大结局

几点,可以参考1 没学和哲学的关系2 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 美学对个人的成长的影响

孩子 这个要自己手写

论文学之美

美作者:孙达钧美是对己有益,美是看着顺眼,美是吃着有味,美是觉得舒适,美的也是好的。-人因美而追求,人追求的不一定美,人追求的自有美在。-美是一种好的感觉,美是一种愉悦的体验。美是人的美,对人有用人才觉得美。-好的是美的,凡是好的都可说成是美的,人追求好也是追求美。人有追求,人因美而追求,人图穿好吃好住好用好都是在美,想穿的美吃的美住的美玩的美。-好的不一定是美的,比如吃苦受累人就觉得不美,尽管吃苦受累对财有利,人想时有美,可感觉不美,感觉上有不好在,有多亏了自己,美中有不美,不美中有美。-美最直观,人事事处处都觉着美丑,眼看到美丑,耳听到美丑,鼻闻到美丑,嘴可品美丑,身体可感触美丑,它们是好看动听好闻味美舒适,它们是漂亮动听香的好吃自在。-人好追求美胜过追求好,美有心情带感情。美的情过于好的情,好的是判断,美是经验体验,美之于人更直接,美的反应更迅速,美比好动作大。-男的理性倾向好,女的感性倾向美。女的对美更敏感,女的更看重美。-美比好范围大,美比好更直观,美比好感觉多,美比好反应大,美比好更需要。-有人将完美当做作神,神是完美,人上美就是在近神。宇宙有规律美有序美和谐美,美美相通,美的世界很广,美的世界广阔无边。美是信息,美是讯息,人的心灵向往美,美的世界会滋养抚慰他的心。

文学的美,小而言之是外美,即文字修辞之美;其次,是所状之物美,即笔美;所谓之大美是内涵美,即余味无穷、道义深远之美。

前两天群里讨论文学的美,说怎样的文学史美的文学。 私以为审美是非常个人的,独特的,所以才会有各种美的角度。倘若所有的美都是一个角度一种看法,那么便不成为美,美之为美,在于个人的偏见。但是这偏见,需建立在美的基础共识上,例如我们认同唐诗宋词的文学之美,有喜欢唐诗,有喜欢宋词,有欣赏豪放的壮美,有喜欢婉约的柔美,这都是文学范畴的不同个体的独立审美。即便同一作品,每个人都有不同角度的不同见解,因此,讨论文学的美之前,我们要承认这个题目是没有答案只有角度。 有朋友说,文笔好的作品便是美的文学,那么,怎样才算文笔好呢?因为这问题也是无解的,敷华掞藻,文采斐然,当然是美, 如古文中的《滕王阁序》,《与宋元思书》,都是文辞华美的佳作。但另外如《项脊轩志》《陈情表》,也同样是文学的另一种美。所谓美,是能透过表里,在读者与作者之前横跨时间与空间的桥梁,直达彼此的灵魂产生共情。那么,文辞的华美能使人觉文字组合的美感,动人深情的白描也同样是文学之美的另一表达。即如我们看画,听乐,都是以的客观条件创造个人风格的主观审美。 这位朋友举三岛由纪夫为例,认为这是美的文学,毫无疑问,三岛由纪夫是堪称日本文学阴柔之美的集大成,但夏目漱石的俏皮里透着深刻人生讽喻,何尝不是文学的美呢?艺术的美的创造,都是在丰富人生的空虚,精神上的共识,是超越了时间空间限制,这中间的距离,也是美。苏东坡初读庄子便感胸中话语被说尽,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叫复起,起复坐,我认为,这就是文学的美,而在这过程当中,又创造了另一种美。 又有朋友说修饰的好,便是美。这当然是的,文学的美当然包含了修饰词语,可是以修饰的好坏而定文学的美丑,是狭隘而非独特。文学之美囊括了修饰,但觉不仅仅限于修辞。修辞是文本创造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唯一。如果这样,只要是指一物而喻另一物,便为文学的美,我想这是说不通的,文学之美是海纳百川,然后纷呈各异的美。 就如开头所言,美的本身就在于多元。月季和海棠,菡萏和牡丹,都各具神韵,各张其美,若尊此而抑彼,其结果只能是一叶障目,井底观天,不识美之为美,乃以己之愚陋而为喜矣!

文学之美,美在言为心声的真实,美在寄情于辞的畅达。这种美不是凝固的,单一的,而是变化的,多元的。文学之美,在于优美的文字,在于饱满的情感,更在于那种可以令人感同深受,从每个字体中透露出来的扑面而来。文学之美,无可述说,难以描述,但却令人心理震撼。文学可以令人振作,可以令人感动,可以让懵懂的婴儿识得江山的美丽,可以让走在钢丝上跳舞的人幡然醒悟。

化学之美论文

《畅谈我们心中的化学》论文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世界专利发明中,有20%与化学有关;发达国家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中,化学与化工专家占一半左右;它是我们中考所要考的,学好它很难,但又很简单。

学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培养对化学的乐趣,当你产生了乐趣之后,学化学便不再是一件难事。化学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所以我们经常能在化学课上接触到许多有趣的实验,但化学的美妙并不仅仅如此。如果你真正的陷进化学中去了,你会情不自禁地运用化学的思维方式。

比如在某地发现了一种矿泉水,商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来赚钱;学地理的首先想到的是矿泉水是来自哪个岩层;生物学家想到的是矿泉水里面有哪种细菌;而化学家想的的是里面有哪些特殊的元素;倒开水是一个常见的事情,如果你有一个化学的潜意识,你在倒开水时会把活塞倒放。

学化学的人也许会缺少浪漫,比如说见到一堆篝火,诗人会情不自禁的写下千古名篇,而你可能会冷冷的丢下一句:只不过是剧烈的氧化反应而已。但化学不会缺少热情,当你有了这种对化学的热情,当使用化学成为习惯,把化学不只定位在学习上,而是生活上。那时你一定会发现化学是那么有趣。

在有了兴趣之后,还要有方法。我觉得学化学很简单,首先要把该背的全背了,在背好之后就要多做题目,做题目关键的是要掌握技巧,掌握一种做题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有用,对于不会的要多问。

我学化学已有一年时间了,在学了化学后觉得自己很渺小,不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过化学确实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受。

写作思路:确立中心,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具体如下:

化学是什么呢?或许在某些人心中,化学是一种罪恶的象征,也许在另一些人心中,化学只不过是一门学科,毫无意义,当然,在一部分人心里,化学却是一种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学科,它能让垃圾变成珍宝,能让丑陋变为美丽,她无所不能又无所不在,它便是天使。

至于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是这么理解的,之所以认为化学是恶魔,可能是由于童年时所看到的化学阴暗面有所关联,这时候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对化学作为一门很正常的科学学科的恐惧,常把她与邪恶的巫师挂上了钩,认为化学就是一种见不得光的阴谋,而并不能用合理的解释,恐惧之感就油然而生。

诚然,化学却实有它不利的一面,这我并不否认,例如,我们在使用含硫的煤作为燃料时,会产生酸雾,腐蚀大地,威胁生物的生命以及健康。

原来亲切可人的外表在刹那之间就变得多么陌生与丑陋,散发着恶臭,那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这也同样无可厚非。既然这样难道化学就那么一无是处吗?我想不是的,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

由于人类社会在发展化学的过程中,在一定的特殊历史时期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带来的工业污染,虽然是化学带来的危害,但是为了解决这一污染,只有掌握了化学知识,才能利用化学来解决这一难题,因此不能太过于片面地看待化学。

具体什么要求,格式有没有,什么时间需要,写明要求,资料有一些可以发给你参考下。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美国的悲剧毕业论文

【摘要】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986-1940)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爵士乐时代重要的代表人物。兼为爵士乐时代的局内人和局外人,菲茨杰拉德尽情享受了这一时代的物质财富、放荡生活和各色诱惑,同时又洞察到这个社会的腐朽本质,冷眼旁观其同时代人的生活。《了不起的盖茨比》虽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英语名著之一,但是它起初并不引人注目。出版初期的销售量和报刊评论都不是很理想。直到三十年代,尤其是菲茨杰拉德死后,其销售量才开始稳步上升。如今,它每年的销售量都有近百万册,同时也激发了大量的关于菲茨杰拉德和《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的理论研究和讨论,甚至连续有三个不同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版本出现。说到这部小说的强烈而持久的吸引力,一些评论家认为是来自菲茨杰拉德超群的小说描写技艺使然,而另一些评论家则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其长久不衰的魅力。本论文试图从一个更新的文学理论和历史文化研究角度——新历史主义角度来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美国文学著作。本论文写作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首先在引言部分,论文简要介绍了作家菲茨杰拉德和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并探讨了这部小说的国内外研究趋势和基本状况。在第一章至第三章的论文主体部分,论文按照“理论-文本分析”的结构,从新历史主义理论出发,根据新历史主义的两大核心概念——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了详细的解读。第一章首先简述了新历史主义这一理论框架及其背景,为接下来的文本分析做理论准备。本章还就这一理论的发展背景,以及新旧历史主义中“历史”的不同内涵进行了比较研究。本章最后讨论了新历史主义的两位主要代表:一位是该文学理论的创始人史蒂芬·格林布拉特,另一位是提出新历史主义核心概念(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的路易丝·阿德安·蒙特罗斯。第二章在历史的文本性这一理论概念引导下,探索这部小说中的真实历史事件,并阐释了这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新历史主义理论认为文本记录了历史,并成为我们了解过去的一个窗口,但是由于每个历史记录者兴趣、意识形态和认知力不同,文学文本又不可避免的掺杂了主观性。本章写作选取了其中两件历史事件,并根据新历史主义理论解读这背后的意义:一是富勒-麦吉案件,它揭露了神秘财富的来源,并牵扯出了一个涉及多领域的庞大腐败网络;二是菲茨杰拉德与金妮维亚之见的爱情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以追求金钱及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目标而导致的悲剧结局的。论文第三章从文本的历史性这一角度出发,探究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的外部因素,以及它对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新历史主义认为,文学文本会受到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性格、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的影响,同时文本也有塑造历史的力量。论文指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社会经历了迅速的变化,菲茨杰拉德的特殊家庭背景也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受到了艾略特、斯宾格勒等作家的影响。这些特点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所体现,作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部伟大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对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整体回顾了这篇论文,并重点介绍了论文的现实意义和写作价值。根据新历史主义理论,文学研究和批评不仅会受到文本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还会受到文学研究评论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因此,新历史主义鼓励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持续性文学研究。当今中国社会在某些方面与爵士乐时代十分相似。作为一种理论研究方法,新历史主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历史与文本关系的视角。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旨在以作品主人翁错误的人生追求导致的人生悲剧的教训警示世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新历史主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 爵士乐时代

picturedapljksnnxnxkjxnnyuhsxnbasdhcicjd

毕业 时期,英语专业论文写作成为热门,面对导师的严格要求,要想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拟定 一个优秀的英语专业论文题目必不可少。下面我给大家带来英语专业优秀论文题目_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点击获取更多"论文"相关内容↓↓↓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英语教学法论文题目 ★

★ 毕业论文答辩发言稿 ★

★ 大学毕业论文评语 ★

英语本科论文题目

1、汉语对 英语写作 词汇的负迁移作用

2、《美国悲剧》的消费 文化 分析

3、从二语习得角度对比分析英语习语学习中的翻译导向模式与文化导向模式

4、礼貌原则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5、南方哥特式小说特征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体现

6、城市公示语的汉译英探索

7、归化与异化理论在汉语 歇后语 翻译中的应用

8、《婚礼的成员》中弗兰淇?亚当斯双性同体现象的研究

9、论《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共存

10、 广告 语言模糊性的语用研究

11、利用美剧进行 英语听力 自主学习

12、大学生 英语口语 学习动机研究

13、从文化视角看中国白酒广告

14、从功能翻译看《围城》英译本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15、对《达罗卫夫人》中克莱丽莎和塞普提默斯形象的研究

16、公示语汉译英错误及对策探析

17、探究美国安利公司的 企业文化 :基于其网站内容的文本分析

18、运用写长法促进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19、中美“面子文化”对比分析

20、英汉恭维语和告别语的对比分析

21、英汉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

22、新闻英语汉译的翻译技巧浅析

23、中美家庭文化比较

24、从文化的角度浅析中美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的差异

25、华中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高级 英语学习 状况调查

26、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馈赠礼仪刍议

27、解读《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28、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消费主义

29、从戴姆勒克莱斯勒事件看文化因素对跨国企业合并的影响

30、对中美离岸外包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案例的分析

31、从"老友记"中看合作原则在英语称赞语及其回应语中的应用

32、浅论美国文化与美语词汇 98 英汉植物词语联想意义的跨文化对比

33、一个被忽视的“准则英雄”--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

34、从文化的角度看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

35、英语娱乐新闻的文体特点

36、自然主义视野中《儿子与情人》主人公保罗的性格分析

37、美国价值观对《老友记》中主要角色的影响

38、中西文化中礼貌语的对比研究

39、广告双关语的作用

40、中美交流思维模式的差异

41、浅析《灶神之妻》中的多元文化主义

42、合作原则在英语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43、透过“超女现象” 反思 美国大众文化对中国传统精英文化的影响

44、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45、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6、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47、中西方文化差异点滴

48、中西方送礼与受礼文化之差异

49、中西方思维差异与写作风格对比分析

50、中西方企业理财环境的差异分析

51、中西方广告创意水平差异刍议

52、中西方管理者收购差异及其在中国实施的建议

53、中西方古代哲学思维的差异及对音乐的影响

54、中西方古代对天体变速运动的认识差异

55、试论中西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

56、求职网络的性别差异:以失业群体为例---兼论社会资本的中西差

57、浅议中西古典园林的起源及差异

58、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59、浅谈中西绘画的差异

60、中西选举制度的差异及其相关性

优秀 商务英语 本科论文题目

1、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2、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

3、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国际商务谈判中应注意的文化因素

5、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

6、试论普通英语与商务英语的差异

7、商务谈判中的语言艺术

8、试论文化因素对商务活动的作用

9、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10、从文化视角比较中英文广告语言

11、国际商务英语信函话语分析

12、经贸英语的语言特点

13、浅论经贸英语的文体风格

14、经贸英语的语体特点与翻译

15、英语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

16、经贸英语在中国加入WTO后的新趋势

17、商务英语学习中的文化习得

18、浅谈如何有效学习经贸英语词汇

19、文化习俗与跨文化交际学对经贸英语学习的影响

20、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1、试论文化导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2、中英文广告传播之语言特色及跨文化问题

23、商品译文的品牌形象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24、试论商务英语写作的简洁礼貌原则及写作技巧

25、现代商务英语书信的写作风格和语法特点

26、从修辞方面浅探商务英语的语言特色

27、商务英语书面语篇词汇特点分析

28、从语境角度分析英汉互译中语言的得体

29、商务英语函电的文本特征

30、经贸英语合同的语言特色

31、商务合同英语的文体特征分析

32、经贸英语信函话语基调分析

33、中西文化差异与交际障碍

34、试谈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35、文化差异对经贸英语翻译的影响

36、经贸英汉互译中的矛盾与对策

37、经贸英语词汇特点与翻译

38、根据词义和逻辑关系谈涉外经济合同的翻译

39、商业 英文书信 所使用的 词语分类 浅析

40、一些普通词汇在经贸英语中的特殊意义及翻译

41、常用名词在经贸英语中的语义变化特征

42、浅谈经贸英语会话中的言语交际技巧

43、论国际经贸活动的语言交际技巧

44、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体系研究

45、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的影响

46、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

47、试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48、关于网络广告英语与报刊杂志广告英语词汇比较

49、商号、商标、公司名称等的翻译?

50、商标名称的美学特征及汉语商标名称的翻译

优秀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航海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

2、医学检验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

3、“微时代”下的军事 医学英语 微课教学研究

4、浅析中医五行学说一些术语的英译

5、传统美学视角下的 散文 翻译中情感美的传递

6、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

7、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翻译研究价值——以《穆斯林的葬礼》为例

8、《长恨歌》中认知隐喻的翻译

9、高罗佩《武则天四大奇案》英译之诗学探析

10、诗歌翻译中的“意、音、形”之美——唐诗《江雪》四种英译的对比分析

11、《红楼梦》角色姓名“归化”译法探究

12、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

13、《越人歌》的审美再现——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

14、早期西方汉学家英译《聊斋志异》中的跨文化操纵

15、“西语哲”视域下的英汉 句子 形态的差异及启示

16、中英文日常交际用语的差异探析

17、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18、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听力作业设计研究

19、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

20、高校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渗透和本族语文化的回归研究

21、新课改下高校 教育 硕士(英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22、中小学英语衔接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3、信息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整合研究

24、探究基于计算机辅助模式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因素

25、开元数字化平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26、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互动特征分析——以实习教师课堂为例

27、西部农村中学英语写作在线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的对比研究

28、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生态化研究'))));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生态化研究

29、小学英语课堂激励 方法 的应用策略研究

30、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31、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语体特征多维度对比分析

32、MOOC下的中国职业英语教育改革探索与应对

33、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初探

34、西北地区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浅见

35、浅议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36、试析模块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7、英语词汇增长路线图理论研究

38、语法及语法教学: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变——D.拉森-弗里曼的语法观及语法教学刍议

39、周作人的直译观及其嬗变

40、新教学环境下的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分析

41、论翻转课堂模式下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的转变

42、支架式教学模式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43、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警务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44、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45、从目的论视角浅谈英文电影片名中译

46、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47、论《论语》英译中的语用充实

48、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汉语典籍英译——以《论语》英译为例

49、英美影视作品中“神翻译”的定义及方法探析

50、电影片名翻译的跨文化解读

51、“讨论”与“演讲”相结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52、单词 配对 法对双语词汇翻译的影响

53、素质教育视野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与学生英语学习的关系

54、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元认知策略

55、语境中语块的加工及其影响因素——以中级汉语学习者为例

56、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之管见

57、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58、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

59、平行文本视域下的企业简介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60、文化差异的导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英语专业优秀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英语专业优秀论文题目

★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英语专业方向的论文题目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文化

★ 英语专业文化类方面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2021英语专业各方向论文题目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整理

★ 英语专业不同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

英语毕业论文之英美文学研究论文(共54篇2008年5月30日更新)1.海丝特与卡米拉爱情观的对比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ttitudes Towards Love Between Hester and Camilla.解读《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On the Imperialistic Consciousness of Jane Eyre .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The Creation of Splendor in Adversity like Robinson Crusoe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和《教父》对考利昂的描述对比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epiction of Zhuge Liang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Corleone in The Godfather.论《美国悲剧》中萝贝塔的悲剧性The Tragedy of Roberta in American Tragedy.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 The Decisive Effect of Character on Fate From Robinson Crusoe.《哈姆雷特》戏剧中的悲剧因素The Tragedy Aspects in Hamlet .从电影《美丽人生》看完美男人形象 About the Perfect Man Viewed from the Movie Life Is Beautiful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与成长 The Tragedy and Growth of the Black Women Embodied in Beloved.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Harry Potter and the Growth of Children .苔丝的反叛精神The Rebellion of Tess .一位坚强独立的女性简爱A Tough and Independent Woman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Causes of Tragedy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浅析苔丝之死The Death of Tess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The Inquiry of the Symbol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论《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Hemingway’s Unique Writing Style in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浅析爱默生的《论自助》人生自主的源泉On Emerson’s Self-reliance —The Source of Life’s Reliance .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透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 The Disillusionment for Gatsby American Dream Analysis of Love in Reality.从《西风颂》看英国积极浪漫主义的特征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British Positive Romanticism from the Poem of Ode to the West Wind.我看简爱的爱情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Jane Eyre’s Love .谈如何理解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On Hemingway’s Short Story A Clean, and Well-Lighted Place .从《简爱》看知识改变女性命运Knowledge Changes Female’s Fate Through Jane Eyre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 The Love under Asceticism in The Scarlet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解读《皆大欢喜》中的浪漫主义An Analysis of Romanticism in As You Like it .基于作品人物浅析菲茨杰拉德 Elementary Analysis on Fitzgerald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of The Great Gatsby.《老人与海》的悲剧色彩:对完美主义的质疑 The Tragic Color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Challenge to the Perfectionism.分析简爱的美An Analysis of the Beauty in JaneEyre .论《红字》中的孤独因素On the Aspects of Loneliness in The Scarlet Letter .从《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看20世纪初女性的社会地位 Social Status of Wome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Reflected from Caddys Tragedy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论福斯塔夫的性格The Character of Falstaff .斯佳丽:旧时代的新女性Scarlett:A “New”Woman in the “Old” Time .美国社会的葛朗台现象 Grandet Phenomenon in America.透过《飘》看现代女性对待生活的态度 Analysis of modern females attitudes toward life through Gone with the Wind.从迷茫的玛尔特的悲剧看女性存在的社会价值 An Analysis of the Social Value of Womens Existence from the Tragedy of Confused Mathlide.从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看现代爱情观 About the Notion of Modern Love from ElizabethⅠs Love Experience.《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Feminism in Love in a Fallen City and Gone With the Wind.《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 Romanticism in Jane Eyre.从《鲁宾逊漂流记》看创新精神和知足长乐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Satisfaction-The Thought of The Life and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从《变形记》透视家庭环境对塑造儿童健康心理的影响 The Family Influence on Molding Childrens Healthy Psychology Through The Metamorphosis41.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Analysis on Love and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从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看恋母情结 Mother Fixation in and His Work Sons and Lovers.论雪莱的自由之路Analysis of Shelley's Freedom Road .《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论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On Inevitability of Gatsby’s Tragedy .从《喜福会》透视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 The Cultural Conflicts and Blending Embodied in the Joy Luck Club.《乱世佳人》对21世纪女性的启示 Enlightenment for Women of 21st Century from Gone with the Wind.《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A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Maternal Love in the Joy Luck Club .试析《老人与海》的悲喜色彩 An Analy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ragic and Delightful Facets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解析《长腿叔叔》少女茱蒂 成长的日志A Girl’s Growing- up Story in Daddy-Long-Legs .莎士比亚的悲剧世界的分析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Tragedy World .《鲁滨逊漂流记》中殖民文化对殖民地文化影响解读 the Women’s Status Seen in Pride and Prejudice Fixation in and His Work Sons and Lovers

论文学之美1000字

用词、谴句、表达

文学的美这是在圈圈圈沙龙里由周越申提出的话题:文学到底是怎样使人产生感动的。我根据当天的讨论笔记以及我的些许思考,整理成以下这段文字。必须申明的是,我既没有即使是相当粗浅的文学修养,也没有康德式的高屋建瓴的勇气去对文学之美作出纯学理的批判。我只是借此整理一下众人的智慧,引出一个话题。讨论文学怎样使人产生感动的,首先让我们来定义文学。当时立即有人分别提出两种定义:文学是作者的情感加语言、文学是读者的情感加语言。这里的语言指的是话语和文字。前者认为文学是作者表达自己对于世界和生活的认识的方式,其美存于自身;后者强调文学的美只有在被读者感知时才有意义,离开受众而谈美是没有意义的。最后,双方一致认为,将文学定义为作者情感+语言+读者情感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可以使讨论继续有效地进行下去。同时,把作者情感和语言的结合称为文学创作,把读者情感和语言的结合称为文学欣赏。第二阶段的讨论围绕文学美感的来源,文学的美是存在于语言中还是作者或读者的情感中。这里有一个问题,读者所感受到的究竟是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还是其自身的生命体验。拿稼轩词作个例子,如果我们简单地将其分解为两个层次的主题:民族屈辱和壮志难酬。那么稼轩给我们今天大多数的读者感动更深的应该是“把阑干拍遍”而不是“梦回吹角连营”。我认为,读者的感动,是其已有生命体验被文学作品唤醒而造成的。如果读者不是先有体验,就不能与作者发生共鸣。并且我认为这是读者与作者对于已成形的作品具有相等发言权的根据。当然,我们决不能忽视文字的音乐性造成的美感。这种音乐性是不以文体为界限的,大量的诗歌、散文、戏剧甚至小说的文本,都包含了很强的音乐性。我们可以从生理的角度来认识音乐性对读者审美过程的影响。同时,我们可以适当假设,汉语的美丽形象(即使是印刷品)也会影响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总之,我们的结论是,文学的美是多方位的,作者的感情是发源,文字是载体和辅助,读者的感情是最终的原因。第三阶段的讨论中我们对于第二阶段的结论作出两个补充。第一,文字只有与人发生关系时才能产生意义。概念不是文字本身的,它因读者而改变。因此可以说,读者参与概念的创造。第二,音乐本身还是有可能被解释成一种能指,也会在不同的受众中产生有时甚至是毫不相干的效果。那么文字的音乐性就有可能同时是作者情感的表达,而不仅是作者对美感的追求。

文学之美作者:DNA12344 文学之美,有优美、壮美、凄美。 优美者令人陶醉,如古人之孟浩然、王维,今之徐志摩、冰心。读其文字,如行山阴道上,如游西子湖中,恍惚徜徉,心旷神怡。 壮美者令人激昂,如古人之辛弃疾、陆游,今之郭沫若、殷夫。读其文字,如闻金弋铁马,如见惊涛骇浪,会情不自禁地心跳加速,热血奔涌,拍案而起,顾盼自雄。 三美之中,最能打动人的是凄美。她是暮春的残花、深秋的败叶,她是离群的孤雁、末路的行者。她没有优美者的国色天香,也没有壮美者的黄钟大吕。她是那样的柔弱、伤感,却又是那么善于牵动敏感者的心弦。她是一把哀怨的二胡,她是一抹似血的残阳,她是一柄班驳的断剑。她是李商隐诗中的蜡炬、春蚕,她是马致远曲中的瘦马、枯藤,她是曹雪芹笔下的千红、万艳,她是李叔同歌中的古道、长亭。优美令人陶醉片刻,壮美令人奋发一时,唯有这看似卑弱的凄美,会让人一次又一次地为之心颤、为之伤神…… 何止是文学呢?蒙古人的长调、华彦钧的二泉,凡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的作品,大概都带着点这样的色彩吧!文学风景线上的七色彩虹——文学之美放谈 固然,文学之美可以表述为各种鲜明的主题词:思想之美,智慧之美,机趣之美,内涵之美,爱情之美,语言之美,典型之美,虚构之美,想象之美,神奇之美,魔幻之美,讽喻之美,崇高之美等等。这样的审美方式深入而细致,具体而生动,说服力不谓不强。我们从中受到许多启发和教益。然而,它是不是触及文学之美的本质,好象还有商榷的空间。 依我的看法,单刀直入的剖析,如果掌控不严免不了挂一漏万,弄不好就顾此失彼。所以,想另找一个视角,从博采众长、兼具众美来探讨文学之美——美不胜收的文学,具有综汇之美。 无论翻开那一本世界文学史,《荷马史诗》总是独占鳌头,总把他作为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它的功绩在于描写因美女海伦所引发的那场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以及在战争中发生的英雄故事。这是文学和历史最为完美的联姻。或者说,历史的乳汁第一次赋予文学强健的体质和秀丽的容颜。所以说,文学具有历史的创化离奇之美。文学作品的最高荣誉属于史诗。 文学还有心理学的深幻莫测之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本有七卷长,如果没有主人公因为一只小蛋糕,一块小石头、一段小乐曲、一株小山楂,甚至一点点小气味所引发的过去时光的活生生的回忆,没有绵长的意识流和细腻丰富的心理活动,此书的美学价值荡然无存。当然,《红与黑》中,于连看见市长夫人德瑞那时的心理活动更加广为人知,那是爱情心理和个人奋斗心理的交融。司汤达象《查达莱夫人的情人》的作者劳伦斯一样,对爱情有非同一般的研究。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为我们展示了文学富丽堂皇、恢宏博大的建筑学之美。一部《神曲》,它整齐、系统而又脉络分明的形式,它精致、细密而又环环相扣的结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地狱》、《炼狱》、《天堂》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又由三十三篇组成,加上地狱序篇共一百篇。每篇140句左右,长短大致相当,均采用三韵句——三行一段,三段相连,前段中的一句与中段前后两句押韵。美国诗人朗费罗在翻译此书时,把《神曲》比作一座宏伟的大寺院,认为用石头建造的建筑杰作与用语言建造的文学杰作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文学的千姿百态,凭借想象的翅膀而美辉闪耀。科幻小说鼻祖儒勒.凡尔纳一生绝大部分时间躲在书房里写作,美洲他只去过八天,气球只乘过24分钟,虽然有一条船,但是从来没有用来航行。然而,他那支生幻妙笔,以天马行空的雄姿,谱写了《地心之旅》、《气球上的五星期》、《海底两万里》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依我们现代的眼光看,他用文学的手段开创了未来学的研究,他的预测预想,他的前瞻前卫,拓展了文学美的新天地。有人评价:“没有凡尔纳,我们很可能永远不会想象到月亮上去”。 谈到文学之美,不能离开物质基础,不能忽视经济学。这方面的典范作家,非《人间喜剧》的创作者巴尔扎克莫属。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曾经高度赞扬,从巴尔扎克作品中所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比看经济学著作还要多。这并非过誉之词,因为经济学书上的东西都是干巴巴的,枯燥无味;而文学作品中的经济学,有血肉,有人物,有贪欲,有激情驱使下形形色色的众生相,有人难以割舍的经济动物的本质特征。高老头、严贡生、夏洛克,和莫里哀笔下的〈吝啬鬼〉只是经济动物的一个系列,他们象一面哈哈镜,映照出现实生活中的千脸百孔,呈现的是一种“丑美”——从反面教育中得到审美的享受。 蒙田说过:“世界由废话和语言组成”。废话,大多数是凡夫俗子的专利;而语言则是文学大师傲视于世的魔杖。这话虽然不大中听,但是,也不无道理。莎士比亚的语言丰沛无涯,繁星般的词汇灿照天下。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的语言天才,在他的诗歌和小说中闪闪发光,成为后继者的楷模。海明威电报式的简洁语体,雨果宫殿般的华美绚丽……离开了语言的根须,文学这颗参天大树能枝繁叶茂?语言学的光怪陆离之美在福楼拜的作品中达到几乎完美的体现。写作《包法利夫人》他花了4年零4个月的时间,正反两面的起草稿有1800页之多。但最后定稿时,总共剩下不到500页,每一个字都是他呕心沥血的结果。他说“一句好的散文应该同一句好诗一样,是不可改动的,是同样有节奏,同样响亮的”。可以这样说,是文学大师们“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共同志向,营造了文学之美的珠峰。 在柏拉图《理想国》中,哲学家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社会科学的范畴里,哲学享有统领一切的荣耀。而文学之美的佳、艳、娇、惠,就在于它具有哲学的光辉灿烂之美。歌德的《浮士德》,塞万提斯的《堂吉珂德》,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以三个“德”字收尾的三部名著,把它们集合在这里,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哲学品质的认识。这三本名著样式不一,但是指归相同——为我们提供了三种不一样的人生导向。《浮士德》代表着不顾任何限制地追求卓越的个人抱负。堂吉珂德揭开了人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斗争的特性,尽管梦想不可能实现,但是理想不能陨落。而恰尔德.哈罗德,则是“拜伦式英雄”的写照,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其实,哲学灵魂或隐或显地主宰着文学作品,或多或少地决定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文学之美和哲理之美是不可分离的比翼鸟。 文学所包含的百科全书式的博美,远远不止上面这些内容。因为题目中用了“七色彩虹”,所以,选择了比较容易、比较老熟、比较能够说明问题的历史学、心理学、建筑学、未来学、经济学、语言学和哲学这七门学科来阐明主题。索福克勒斯说过:“奇异得不可思议的东西无数,但比人类更奇异更不可思议的却没有”。顺此话头,我们可以说:艺术世界中奇美得无以复加的作品无数,但比古典、经典文学作品更奇美更无以复加的作品还没有。

文学之美是从美学角度对文学的欣赏。

文学之美以文学艺术作为对象,从审美关系出发,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

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艺术,音乐是凭借听觉感受它的美,雕塑是凭借视觉感受美,当然感受不同艺术的美同样需要经过各种艺术欣赏的思维训练。

之所以说文学的特殊,是因为文学的虚构与想象的特征。文学作品是一个目的性的活动欣赏而存在,受到价值的衡量。为了“欣赏”而创作,就是要求作品必须要有一定的美感。

文学之美代表人物:

1、屈原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常以“美人香草”自况,抒发其高洁情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2、李白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被贺知章称为“诗仙”。

其诗内容广泛,各体皆工,尤擅绝句与乐府诗,风格雄浑豪放,亦有清新俊逸的一面,对后世影响巨大。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等。

3、苏轼

苏轼是北宋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通晓儒、释、道三家,是诗、书、文、画的集大成者。

其诗词壮阔豪放,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多有开拓创新,为豪放派的开创者,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代表作有《念奴娇》。

  • 索引序列
  • 美学概论论文之悲剧之美
  • 论文学之美
  • 化学之美论文
  • 美国的悲剧毕业论文
  • 论文学之美1000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