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斯特林大学论文答辩

斯特林大学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

斯特林大学论文答辩

寒假一般12月到2月放两个月,时间不定,你可以看学校官网有每年的放假时间。暑假的话看你的专业考试和交论文的时间了。

首先我非常的理解作为家长的心情,我会尽力帮助您的这个问题的,首先斯特林也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我想你会查到这个学校是一个在城堡里的学校,而且如果你的孩子是学习金融的话,斯特林更是金融排名很高的,而且可以见面CFA的课程的学校。交通的话 学校会有校车从山上城堡的学校到下面的小镇,所以交通还是非常的方便的。安全方面就更不用担心了,因为斯特林主要居住的是英国本地白人,都是非常友好的,乐于助人。像这种小镇,都是非常的安全的。 另一方面,约克的申请确实是关闭的比较早,但是有很多和约克差不多或者比约克好的大学,现在 一样可以申请呀 比如纽卡斯尔,甚至巴斯 艾克赛特,都可以申请语言课程的。还是有很多的选择的。如过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随时私信我。

斯特林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又译斯特灵大学、史特灵大学)于1967年获英国女王的授权而成立,坐落于曾经的苏格兰王国的皇城,是最富创新精神、最美丽和最优秀的英国国立大学之一,也是苏格兰地区最顶尖的大学之一。斯特林大学拥有全英国最顶尖的教育学院和体育学院;全苏格兰第一的新闻传媒学院;全英国最大的市场营销学系,是全英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全英国第一个设立投资分析专业,斯特林的投资分析专业享誉国际,拥有注册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INSTITUTE)的官方认证且课程极具实效性,授课老师均为苏格兰著名的投资分析专家,银行家或者资深金融从业者;全欧洲第一个开设公共关系专业;全英国第一个设立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全英国第一个引进双学期制;专业选择高度灵活,学生可以从不同学院所设科目中设计自己的课程组合,或攻读联合学位;斯特林大学的教育、金融、传媒、体育、酒店、旅游管理,癌症护理,水产,管理科学,零售研究和社会营销等大批专业都位居全英顶级或领先水平。

特斯拉论文答辩问题

现在人类的实际科技水平已经领先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好几个世纪了,不过出于一些原因,比如:伦理问题、风险控制和“恐惧心理”的应用等,所以一直没有公开。还有,如果这些新技术应用起来的话,那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石油商、军火商及其下游行业倒闭的问题。

在 科技 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以后,沉浸在过去神仙体系思维中的人们逐渐看清了世界的真相, 发现原来神灵并不存在,宇宙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广大。

到如今,人类显然已经很少再去相信神仙佛祖, 但同时随着对太空领域的 探索 加深,人们又认为外星一定居住着神秘的外星人。

从19世纪开始,各个国家的人们就陆陆续续地表示自己遭遇到了外星人, 因为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如今这样高密发达且便利的摄影设备,所以绝大多数的人给的只有相关的口头“证据”。

在20世纪以前,各地发现的较为完整的UFO,也就是所谓的不明飞行物超过了300件,在20世纪,尤其是40年代后,世界上关于不明飞行物的目击事件越来越多, 截止上世纪80年代,甚至有大概10万件相关报告。

其中, 关于这些外星人所乘坐的能够自遥远星系穿梭进入太阳系的宇宙飞船, 也根据大多数目击者的说法勾勒出了最终的样子, 主要都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的飞碟模样。

尽管外星不明飞行物的真实性还无法确定,但是却有科学家对不明飞行物做出了实际的研究,意图发明出人类的“飞碟”, 而这位科学家的名字叫做——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申请过一项专利,专利号码为1655144,是与飞行相关的技术, 因为当时的种种限制,特斯拉并未能成功将这个飞行器制造出来,而是只有相关的蓝图。

其实特斯拉很少会申请专利, 他认为 科技 并不是用来获取利益的手段,而是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富和宝藏 。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特斯拉发明出交流电技术以后,他放弃了有着巨大市场和利益的交流电版权,让这项技术成为了免费的发明。

那么为什么前面提到的飞行的技术却要申请专利呢? 这其实是因为该技术在当时是较为超前的技术,被叫做是“太空引擎”以及“反电磁场推进系统” ,虽然听起来很高端难懂,但是如果观察蓝图, 我们就能发现它与不明飞行物有着和很大的相似处。

早在1938年5月12日,特斯拉就曾在一次会议上提到了自己的这项技术,并宣称他已然发明出了一种能够帮助人类星际航行的飞行器, 使用的不是当前的动力系统,而是利用反重力推进,甚至还不消耗燃料。

可以想象, 如果这项飞行器真的被发明了出来,那必然会大大解放如今人类对于能源的依赖度, 因为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能源都是被消耗在了交通上面。

若是世界普及了反重力飞行器,我们甚至还能够突破常用交通设备的现有路径,实现科幻电影当中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的地面交通系统, 而且还可以进入太空,不用担心能源不足无法携带更多的科研设备,更能带回更多的外星样本。

特斯拉曾表示,“以太”其实是存在的, 所谓的“以太”指的就是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所特出的物理观念,是一种假想中的物质。

在19世纪时期被科学家们认为“以太”是电磁波的传播媒介, 但是在后来根据科学家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下, 他们认定“以太”不存于世界。

特斯拉认为真实存在的“以太”是引力的存导介质, 引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凭借着电磁场的运转,从而牵动“以太”的旋转来实现。

他提出了两个发现, 一个是引力的动态理论, 即如果将我们的身体作用于一个环境当中,那么当我们运动的时候,身体也就会引起周围发生一致的弯曲,而不用空间扭曲。以太在现象的世界里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动力、引力等等。

另外一个则是环境中的能源,即一种可以从环境中获取的“自由能源” ,能被无限使用,而这恰好与爱因斯坦所提出,说明能量可通过减少质量的方法来创造的质能公式——E=mc²——有着较大的矛盾之处。

与此同时,特斯拉解释他的飞行器动态理论的概念,在世界存在着以太的基础上, 他表示以太其实就是依靠着生命来进行运动的,并且是在光速下进入“微螺旋”而成为了拥有质量的物质。

当生命创造出来的力量较小,动作停止, 这种物质就会开始衰退,又转为了以太。 这些理论都是特斯拉制作出反重力飞行器蓝图的支撑,是他的系统基础。

通过UFO报告, 我们可以得知特斯拉的飞行器是由圆槽或者是圆栅构架成为的,上层有共振变压器, 是特斯拉在1891年发明出来的高压高频的线圈, 通过这种装置,就能为该飞行器输入静电以及电磁。

这其实也是因为“法拉第效应”, 即静电的发射表面会集中存在于弯曲或者边缘的表面, 而且弯曲的弧度越大,就越会集中着较高浓度的电子,并且这种静电荷还不会穿过导体表面,反而是流过的。

也因此,特斯拉将飞行器设计成为如同不明飞行物一样的圆碟形,把驾驶室设计成球状, 就是为了电磁不会影响飞行器本身的电子设备,以及保障驾驶员的安全。

并且特斯拉的飞行器内部还存在着一个独特的发电机, 过程大概是利用技术将飞行器的部分空间抽光空气,形成真空环境, 从而使得该空间内部压强锐减,因此而产生巨大的压力。

随后再将这种压力通过相关的管道,驱动电子选涡轮发电机内, 便能将产出的电能输送到上面所提到的线圈上面,产生电磁场以及高压电。

除了这些,特斯拉为了保证飞行器的稳定性,确保它在控制飞行时不会偏转移动, 还在飞行器上设计了陀螺稳定系统, 即当飞行器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陀螺产生的陀螺力矩,使其能在短时间内保持稳定。

如此看来,特斯拉的反重力飞行器设计已经非常详细了,还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 那么这种对人类有着极大好处的飞行器能够实现吗?

事实上, 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生活中依然没有出现特斯拉的反重力飞行器。

特斯拉在当年发表的论文和文章, 有很多都成为了机密文件,被以国家安全的缘由放在了政府当中,不会轻易拿出来。

其实在上个世纪50年代, 美国就有过一项1794项目,目的是研发飞碟的军事计划 ,正是根据特斯拉的反重力飞行器蓝图所开发的。

但是当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台原型机,希望它可以完成30480米的升限目标, 却发现在试飞过程中它只能飞到距离地面大概米的位置。

尽管试飞并不成功,但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方向其实是正确了的,只是因为研发成本太高, 继续研发的话最少都需要花费万美元的投入资金, 这还只是当年的价钱, 如果放在现在,这笔钱大概是2660万美元。

更何况投入了资金也并不代表反重力飞行器就一定会成功, 无疑是风险极大的事情,因此这个1794项目在1960年就被取消了。

为什么直到现在人们依旧没有实现特斯拉的反重力飞行器, 难点有哪些呢?

难点大概有三点,第一点就是因为特斯拉的飞行器蓝图还只是理论概念,没有实际的实例支撑, 必然有着较大的不稳定性,如果要将它真正研发出来,需要不断地试错调整,进行方方面面切合实际的更进一步的改造, 要在无数次失败的经验积累下才能成就一台成功的反重力飞行器。

但是这样一来, 所需要的成本是巨大的, 在如今这个更看重短期效益的资本主义时代, 无法短期内回本的投资无疑是不被资本家们所看好的。

第二点就是美国政府的干涉。 或许是因为特斯拉的飞行器技术太过超前, 他的相关资料大多都被藏在保险箱中,甚至很多人认为或许是特工拿走了特斯拉的所有手稿。

曾经一位叫莱恩的人在1979年试图向美国的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申请阅读特斯拉的机密文件,却被政府拒绝。在这样的情况下, 其他科学家很难从特斯拉的文件中获得更加详细完整的数据,自然也不能对反重力飞行器的相关技术进行推陈出新。

第三个原因就是技术问题了,我们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确认特斯拉之前所说的,可以随取随用、成本低廉的“自由能源”到底是什么, 有些人认为,按照特斯拉之前对电磁的研究,这些“自由能源”或许就是引力波。

但是目前人类对于引力波的研究还太少, 或许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更进一步。

虽然特斯拉的反重力飞行器还未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 但是在很多的科幻小说当中,未来的人类已经用上了特斯拉的技术,成功穿梭在宇宙。

或许在遥远的岁月里,等到我们终于对宇宙的认知再深入一些,发现了宇宙的真相, 我们说不定真的能寻找到特斯拉提到的“自由能源”,研发出反重力飞行器呢。

这是一种地球物理武器

之一:熟悉原则 无论是连查重都不需要的4000字大专论文,还是动辄抄袭率5%以下且需要写10万、20万字的博士论文,最为根本的原则便是要“熟悉”。如果你连论文的内容都不熟悉,怎么写论文?如果你连论文的专业和范畴都不熟悉,怎么写论 文?如果你连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都不熟悉,就算写出论文?能过老师的修改关么?能通过学校的盲审么?能通过机关枪一样连续发问的答辩关么?熟悉原则,就是要对论文的专业熟悉,对知识点熟悉,对核心部分熟悉!只有熟悉的题目才能选择!只有熟悉的题目才能写出来!否则你无法驾驭它,我在去年曾经给一名硕士研究生写过一篇论文,他之前的选题是《反义抑制鲨烯合酶基因表达对产紫穗槐烯母工程菌生物合成的影响》。了解生物工程专业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项目论文,就是“只有做过此类项目或实验才能写出的论文”,类似项目报告书。 但是这个题目他一点都不熟悉,结果写了开题报告后,又写了5000字,实在是编不出来了,最终论文胎死腹中,只好找我换了一个题目《多元生物污水生态净化系统示范工程试验研究》,又用了一周的时间没黑天没白天的写,终于在交初稿的前夜写出了这篇4万字的工科论文。但是,早干什么去了?如果早选了熟悉的论文题目,还会出这样的事?如果发现题目不熟悉而无法写出,还会出这样的事?选题目最重要、最核心的原则便是:熟悉!这里的熟悉是指:闭上眼睛,搜索自己的大脑数据库,有没有那个本事写出来!原则之二:资料原则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算完全原创的论 文,知识点和写作方法也是学来的,不是凭空编造的,即使牛顿特斯拉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的成就。找资料不丢人,反而是会学习有头脑的表现。写论文时,先要上网搜索一下,先要去图书馆看一下,看看你想选的题目资料多不多,前人研究的难度大不大,如果发现资料少得可怜,发现前人研究无数也没有结果,而自己的论文又是要求要有创新,那还是果断放弃吧因为这个题目已经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找那种“资料丰富,相关论文多”的题目去写。而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永远记住:毕业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毕业证学位证,不是去做学问,如果要做学问,那是平时学习的任务,不是应急看本帖子就能做出学问的! 雷区之一:避开老师和学校的热点 老师和学校的热点,包括两类:一类是你所在学校或导师热烈研究、拼命发了无数论文的题目,另一类是导师或其他老师曾经热烈研究、甚至直接就是你所在学校某某老师的毕业论文。如果选了第一类:你所在学校或导师热烈研究、拼命发了无数论文的题目,那么恭喜你,你将获得两项“特殊照顾”:学校和老师积极的鼓励你写,然后横挑鼻子竖挑眼,用博论、硕论、核心的要求去要求你,然后当你拼了老命写好后,你的论文将被学校或老师无偿的拿去,换个署名发 表到XX刊物,或直接加进你导师的专著或博士毕业论文里的某个章节中…… 你成了免费劳动力!如果你选了一个学校和导师都“喜欢”的课题题目,然后引用你所在学校和老师、或老师的同学、同事的论文……,在你高高兴兴的“东抄西抄”拼凑完后,你更加高高兴兴的开始答辩时,负责答辩的老师当看到你的论文是“那么的似曾相识,原来是我去年发表过的、我同学前年发表过的、我同学的老婆大前年发表过的、我同学老婆的前男友大大前年发表过的……”,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答辩老师对题目如此的“亲切而熟悉”,像“久别不久的朋友一样”,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时,不对你提出各种问题、各种刁难,都对不起“如此似曾相识”的论文,你答辩将面临暴风雨一样的难关,如果是本专科学生,就等着被机关枪一样的问题淹没、二次答辩;如果是硕士博士,就等着因答辩不过而推迟毕 业吧…… 正确的做法是:要选老师和学校的非热点题目,尤其要避开老师正在写或准备写、研究的课题!

维特根斯坦论文答辩

康德尼采叔本华, 培根罗素马克思, 休谟卢梭笛卡尔, 萨特洛克柏拉图。 这首诗叫《维特根斯坦这么牛为什么我以前就不知道因为他的名字实在是太长了》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出生在维也纳,他的爸爸虽然不是欧洲首富,但也富可敌国。当时的维也纳群星璀璨,涌现出很多作家,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维特根斯坦家族与这些人密切来往。比如勃拉姆斯,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就经常去他家玩。即使这样,小维他过的并不开心,原因是他爸爸家教严厉,非常专治,小维无法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 十四岁以前,小维并没有上学,而是在家里学习。因为他的两个同性恋哥哥都自杀了,所以他爸爸把他送进一所公立中学。小维从小就是个喜欢思考的孩子,又是贵族,所以在这所公立男校中,小维觉得同学们“都是臭大粪”。但是小维也注意到一个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同学,同样喜欢哲学与思考。俩人儿聊的不错,小维对小希特勒产生了一些思想上的影响......这是大家脑补的,没有证据表明小维和小希之间有过接触。 维特根斯坦后来考上一所不知名的大学,学工程学,(他对机器很有天赋,十岁就自己动手做过一台缝纫机),学工程学就要学数学,就对数学和逻辑学有了兴趣,读了罗素的《数学原理》。 1911年,对哲学和逻辑学产生兴趣的维特根斯坦,去剑桥找罗素。罗素发现维特根斯坦是个天才,不是普通天才,而是天才中的典范。于是,22岁的维特根斯坦成为罗素的学生。罗素花十年写成的《数学原理》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创造力,他迫切的需要一个传人。在罗素面前,维特根斯坦就像个任性的孩子,下课后还追着罗素不放,一直追到罗素家里,甚至罗素换衣服也不离开。在罗素家里“像野兽一样来回绕圈,一连三个小时一言不发”罗素问“你是在思考逻辑还是你的罪孽?”他回答“都有。”说完继续转圈儿。在罗素家,维特根斯坦一点儿不把自己当外人。 1914年,一战爆发后,可以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参军了。战争对维特根斯坦产生了重大影响,所幸他没有战死,写下《1914-1916年笔记》。1918年11月,维特根斯坦在战俘营写完《逻辑哲学论》。 由于维特根斯坦籍籍无名,《逻辑哲学论》的出版多次遭到拒绝。出版商一会儿要求名人写导论,一会儿要求他自己负担印刷费。这让维特极为恼火,他认为“世界必须以正当的方式接受”。至于名人的评价,已经“名满天下的的罗素勋爵”承担了下来,为书写了长长的导论。然而,维特看完罗素的导论以后说:写的实在是不咋地,不想和我的著作一起印,尽管可能因此无法出版。结果不出所料,没有罗素的导论,出版商拒绝出版,维特已经竭尽全力只能放弃了。幸好罗素君子雅量,托人联系出版事宜,才作为论文发表。直到1922年,仍借助罗素的帮助,《逻辑哲学论》在英国得以正式出版,即在德国奥地利英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张申府先生在1927年就翻译过《逻辑哲学论》,题为《名理论》发表于《哲学评论》杂志。这是此书首次被翻译为英文以外的文字,张申府先生真是太厉害了,膜拜一下。(张先生在建国初期,随身带的书却是《麻衣神相》....为啥啊?) 天才都是任性与自信的,书出版以后,维特根斯坦觉得哲学的所有问题都让自己给解决完了,以后哲学也就终结了,哲学系就都关了吧,他的粉丝们也都很确定是这样的。 1920年,尽完天才义务的维特根斯坦,放弃了父亲留下巨额财产,“怀着贵族式的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当一名小学老师。在当小学老师的几年里,家长们却并不喜欢他,他也感深沮丧,还曾经对有的孩子失去耐心,并体罚学生。另一方面,维特根斯坦为孩子们编了一本字典,带着孩子们组装蒸汽机,自己花钱带孩子们旅行,沿途教孩子们识别岩石和植物。对于禀赋优异的孩子,维特根斯坦更是关爱有加,甚至提出要收养其中一个,但那孩子的父亲拒绝了这个“疯狂的家伙”。 1926年,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教师生涯。当老师失败后,维特根斯坦在一个修道院当园丁助手,他的妹妹担心他的精神状态,所以委托他设计一所房子。后来这所房子被用作保加利亚使馆,我看过这所房子的照片,设计的非常棒,极具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1927年,维特根斯坦结识了以他的著作为纲领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并应邀参与一些活动,短暂交往后,维特根斯坦拒绝了他们这个圈子。 1928年春天,在听了数学家布劳威尔的一次演讲后,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强烈的探索哲学的愿望。 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去车站接他,凯恩斯说,“上帝来了,五点一刻的火车,我去接他”。 罗素、摩尔和拉姆齐作为导师,主持维特根斯坦博士答辩。整个过程中摩尔一直不说话,他知道维的臭脾气。答辩完成后,维特根斯坦拍着两位老师的肩膀说:别着急,知道你们懂不了。摩尔给维的论文评语却是:我认为他是天才,论文绝对超出博士标准。 维特根斯坦在剑桥通过博士答辩后,留下教哲学。 1938年,维特根斯坦想去苏联“当一名普通劳动者”,被告知“来当教授是可以的,干别的可不行,我们国家最不缺的就是壮劳力”。 1939年,维特根斯坦成为剑桥哲学教授。 1946年10月25日,波普尔访问剑桥,与维特根斯坦在学术讨论会上遭遇, 他们就“有没有哲学问题”展开辩论。维特根斯坦认为,没有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语言的疑难。 波:我们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事物的吗?我们是通过归纳来获得知识的吗? 维:这是逻辑学问题! 波:潜在的甚或实际的无限是否存在? 维:这是数学问题! 波:道德问题和道德规则的有效性问题呢? 维特根斯坦当时正坐在炉火前摆弄着拨火棍,时不时地用拨火棍指指点点,激烈地强调他的论点。他对智力无法达到他要求的听众的不耐烦,甚至暴力倾向是一直存在的。 当维特根斯坦听到这个问题时,用棍子指着波普尔说道:那你举个道德规则的例子! 波普尔说:不要拿棍子威吓你的客人。 维特根斯坦勃然大怒,扔下棍子,猛然冲出房间,砰地把门关上。 以上这个著名的“拨火棍事件”,出自《波普尔自述》。后来人们考证,对维来说,并不知道波普尔是谁。可波普尔对这次辩论是有充分准备的,并得到了罗素的支持。维对听众的粗暴是常见的,比如摔门,比如拿着东西比划。就是说,波普尔在维心中激起的波澜,远远比波普尔自己以为的要小的多。 据说“拨火棍事件”后,波普尔马上给所有他认识的欧洲哲学家满怀欣喜地写了信,开头是:“我被揍了,是维特根斯坦揍的,地点是在被罗素霸占的牛顿办公室。”当然,这很可能是被娱记渲染了的,那时候维特根斯坦和图灵掐了整整一个学期,也没人评说。之所以“拨火棍事件”被广为传颂,就是因为这事儿本身的戏剧性,毕竟“一个拿着火筷子追另一个”。 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荒唐工作”的维特根斯坦辞职,专心思考和写作。 一战维特根斯坦成为战俘的时候,他妹妹曾经动用钱财和关系捞人并成功,维特根斯坦却觉得自己就应该在战俘营,没有接受。战后,维特根斯坦把巨额遗产分给了他的兄弟姐妹。为什么不送给穷人呢?他解释说,他不愿见到本来好好的穷人由于得到这些钱财而变得堕落,而他那些亲戚反正已经足够堕落了。此后,维特根斯坦确实践行了他的观点:当小学老师,当园丁,给医院看大门制作药膏....维特根斯坦生活俭朴,一生都沉浸在他非凡智力带来的精彩的精神世界里,世俗的追求从来没有进入他的法眼。他对金钱也似乎有种洁癖,也不接受任何不是自己挣来的东西。从自愿脱富直到去世,他就没有过什么钱,1919年去见罗素,没钱买车票,罗素把他留在剑桥的家具搬到自己家,算是买下,给了维特100元。两年后,为了让维特根斯坦去伦敦,又为这些家具追加了200,说是不想占维特的便宜。 1949年,维特根斯坦得知自己得了癌症时,清点了积蓄,差不多能花两年,他说“那之后会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也许我活不了那么久。”到了生命最后阶段,维特根斯坦的积蓄花完了,他的学生为他申请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然而他在给基金会的信中说:“以我目前的健康状况和智力上的迟钝,我不能接受资助。” 1951年4月29日,罹患前列腺癌的维特根斯坦去世,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告诉他们,我已有过非常精彩的人生”。 维特根斯坦的曾说过的十句话: 1.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 2.因果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迷信。 3.一种怀疑一切的怀疑已经不算是怀疑了。 4.请勿玩弄深埋在他人心底的东西。 5.一个人能够看见他拥有什么,但看不见他自己是什么。 6.当你说“不”的时候,要像一堵墙,而不能像一扇门。 7.请勿把他人的例子当作你的生活指南。 8.不欺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9.能说的,都是不必说的;必须说的,恰恰是无法说的。 10.命令和命令的执行之间有一道鸿沟,它必须由理解来填平。

维特根斯坦姓名: 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出生: 1889年4月26日 (奥地利维也纳)逝世: 1951年4月29日 (英国剑桥)学派/流派: 分析哲学, 语言哲学主要领域: 形而上学, 认识论, 逻辑学, 语言哲学, 数学哲学著名思想: 语言的图象论, “不可说”, “意义即使用”, 语言游戏, 家族相似, “私人语言”论证, 生活形式受影响于: 祁克果, 叔本华, 弗雷格, 罗素, .摩尔, 魏宁格, 拉姆塞, 斯拉法施影响于: 罗素, 斯特劳森, 克里普克, 塞尔, 普特南, 戴维森, 达米特, 冯·赖特, 丹内特, 罗蒂, 安斯康姆, 拉姆塞, 莱特, 皮特·海克, 麦克道威尔, 奎因顿, 霍尔威奇, 麦克金, 戴蒙德, 柯南特, 列奥塔德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香港及台湾译作维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生平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路德维希在八个子女中排行最小,有着¾的犹太血统,于纳粹吞并奥地利后转入英国籍。维特根斯坦与希特勒1903年于林茨的一所中学。按照当时惯例,拍照的位置根据成绩安排。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往前排坐在距老师越近的位置,成绩差的则反之。维特根斯坦与希特勒1903年于林茨的一所中学。按照当时惯例,拍照的位置根据成绩安排。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往前排坐在距老师越近的位置,成绩差的则反之。维特根斯坦自幼跟随兄姊在家里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结果却无法使其达到正规高中的接纳标准。直到1903年在通过入学考试后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学习,与阿道夫·希特勒同学[2],不过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两位重要人物有过任何深入的交往。和一些伟大人物一样,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成绩并不好,大都处于中下水平[1],在度过了三年的不愉快后,更带着高考的落败离开了这里。少年路德维希爱好机械与技术,十岁时就制出过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茨曼,然而,后者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随后维特根斯坦又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期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基础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伯特兰·罗素与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基础》。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本可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英文版:Tractatus Logico - Philosophicus;德文版:Logische - 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的初稿。《逻辑哲学论》后他认为所谓的哲学问题已被解决,于是怀着贵族式的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格律克尔倡导的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有着理想主义追求的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对学生也充满了热情,然而却被无法理解的家长们视为“疯狂的家伙”,他们拒绝了这个古怪家伙提出的收养其中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要求。1926年,被证明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乡村教师的职位。作小学教师“失败”之后维特根斯坦先是在一个修道院里作过短时间的园丁助手,后来其姊玛格丽特由于担心他的精神状态而设法要求其协助设计并负责建造了自己的一处宅第。这个后来曾被用作保加利亚使馆的建筑物使维特根斯坦获得了建筑师的身份。1927年,维特根斯坦结识了奉《逻辑哲学论》为圭臬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并应邀参与一些活动,与石里克、魏斯曼等成员有过交往,然而维特根斯坦拒绝加入他们的圈子。1928年春在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在维也纳有关“数学、科学和语言”的一次讲演后,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强烈的哲学探索的兴趣。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由罗素和.摩尔主持评审的博士答辩后,留在三一学院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以专心思考、写作。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维特根斯坦在好友比万(Edward Bevan)医生家中与世长辞。去世后由弟子安斯康姆(Elizabeth Anscombe)和里斯(Rush Rhees)出版了被认为是引导了语言哲学新的走向的《哲学研究》(英文版: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德文版: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被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热情、深刻、认真、纯正、出类拔萃。[2]维特根斯坦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素养,对人类生存本质有着深刻的感知[3]。早年维特根斯坦家族有着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长期的艺术捐助商,勃拉姆斯、马勒等是这个被音乐充满的家庭里的常客。维特根斯坦家族成员中音乐天赋不算突出的路德维希其单簧管演奏也很有造诣,同样,被认为是有书面表达障碍的维特根斯坦的文笔却也十分精湛。另外维特根斯坦十分喜爱奥地利文艺评论家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的著作。然而“不幸”却很早就与这位哲学家如影随形,孤独和抑郁充满了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据其传记作者威廉·巴特利(William Warren Bartley)考证,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兄弟五人里,包括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本人共有三名是同性恋者,这其中的两个兄长汉斯和鲁道夫早年分别自杀,此后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虽然放缓了对子女们的严厉,青年路德维希却仍然常常有令罗素担心的自杀倾向,据称其本人参加一战就是为了“体面地自杀”。他的另一个兄长库特·维特根斯坦在战场上被俘前自杀,在战争里幸存但致残的最后一位兄长,保罗·维特根斯坦,是著名的单臂钢琴家。[编辑] 哲学简介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大约相当于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思想的最初源泉主要来自弗雷格的现代逻辑学成果、罗素与怀特海写的《数学原理》和.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发生了什么。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横贯其一生的哲学道路的两个互为对比的阶段。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4],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维特根斯坦他的前后期思想转变很大[3],他在《哲学研究》序言中说明前期著作犯了严重的错误,当然,他也说过要把前后期著作对比,以前期著作作为背景来理解后期哲学。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变来源于他自己的长期的独立思考以及他的老师或朋友的帮助。他的独立思考焦点在于如何成为一个“形而上学的自我”,一个可与世界进行不断信息交流的自我。他的老师或朋友,如经济学家皮耶罗·斯拉法[5]则使他接触到语言社会性的一面,他们的观点对于纯正安静的逻辑世界是一种冲击,因而也有助于维特根斯坦走出纯净的逻辑世界,面向喧闹的日常语言交流世界。著作* 逻辑哲学论(初作《名理论》),张申府 译,陈启伟 校* 哲学研究,陈嘉映 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论确实性,张金言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化与价值* 蓝皮书和棕皮书* 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 哲学评注* 哲学语法* 维特根斯坦剑桥讲演集* 蓝皮书* 一种哲学的考察* 论数学的基础* 心理学哲学评论* 杂评* 纸条集* 关于颜色的评论* 关于伦理学的讲演以及其他* 论色彩* 心理学哲学最后著作研究文献外文原著* 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Norman Malcolm, Ludwig Wittgenstein: A Memoir),李步楼、贺绍甲 译,商务印书馆,1984* 范·皮尔森:《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 Pearson, Ludwig Wittgenstein: An Introduction to His philosophy),刘东、谢维和 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艾耶尔:《维特根斯坦》,陈永实、许毅力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威廉·巴特利:《维特根斯坦传》,杜丽燕 译,东方出版中心,2000* 皮尔斯:《维特根斯坦》,王成兵 等译,昆仑出版社,2000中文原著* 《维特根斯坦哲学述评》,舒炜光 著, 三联书店,1982* 《寻找家园——多维视野中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尚志英 著,人民出版社 1992* 《维特根斯坦哲学之路》,韩林合 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台湾,1994* 《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江怡 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6,1998,2002* 《维特根斯坦传》,江怡 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维特根斯坦》,江怡 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述》,王晓升 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 《〈逻辑哲学论〉研究》,韩林合 著,商务印书馆,2000* 《〈逻辑哲学论〉导读》,江怡 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维特根斯坦”,《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徐友渔 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哥白尼式”的革命》,徐友渔 著,上海三联书店,1994* 《维特根斯坦: 走出语言囚笼》,张学广 编著,根据Ray Monk 著 Ludwig Wittgenstein: The Duty of Genius,辽海出版社,1999* 《维特根施坦》,赵敦华 著,香港,1987* 《维特根斯坦哲学——他的前期哲学的诠释,批判和探索》,刘福增 著,台湾,1987* 《哲学分析的天才——维根斯坦》,陈荣波 著,台湾,1982* 《维根斯坦》,陈荣波 撰, 波尔森 原著,台湾,1982语录* 罗素:你到底在思考什么?逻辑,还是自己的罪?维特根斯坦:两者[6]。* 维特根斯坦在其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对罗素与摩尔说:别担心,我知道你们永远也懂不了我在说什么。* 维特根斯坦说:“你误解我的意思了,罗素。你总是误解我。”罗素说:“你混淆了问题,维特根斯坦,你总是把问题越搞越糊涂。”* 维特根斯坦举起拨火棍指向波普:“请你给出一个真正的道德问题?”波普反唇相讥:“请不要用拨火棍威胁一个受到邀请的客人!”罗素:“维特根斯坦,立刻放下拨火棍!”* 一个人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时候,他的一切理智就失去了应有的正常,显出各种病态。只有让他回归本性,才会有良好的结果,使一切显出正常。* 哲学家处理一个问题如同治疗一个疾病。* 哲学是针对借助我们的语言来蛊惑我们的智性所做的斗争。[7]* 哲学的结果是我们发现了我们的理智在冲撞语言的界限时所留下的肿块和由此引起的直接了当的胡说。而正是这些肿块使我们看到了这种发现的价值。* 陷入哲学困境就像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在房间里想要出去,却又不知道怎么办。想从窗跳户出去,可是窗户太小;试着从烟囱爬出去,可是烟囱太高。然而只要一转过身来,他就会发现,房门一直是开着的!* 什么是哲学?——就是给苍蝇指出逃出捕蝇瓶的道路。* 使我们感到迷茫的混乱,产生于语言像机器空闲的时候,而不是它正常工作的时候。* 真正的发现是,当我想搞哲学时使我能够停止这样做。* 哲学只是把一切摆在我们面前,它既不解释什么,也不推演什么。—因为一切都已公开地摆在那里了,没有什么要解释的。* 哲学的对象是对思想的逻辑阐明。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活动* 不要想,而要看!* 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如果你们以为我是个老处男,那就错了![8]* 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9]参考与注释1. ↑ 韩林合2. ↑ Russell: He was perhaps the most perfect example I have ever known of genius as traditionally conceived, passionate, profound, intense and dominating3. ↑ 陈嘉映4. ↑ 英语:Whereof one cannot speak, 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 What we cannot speak about we must pass over in silence. 德语:Wovon man nicht sprechen kann, darueber muss man schweigen5. ↑ Piero Sraffa6. ↑ Both7. ↑ Philosophie ist ein Kampf gegen die Verhexung unsres Verstandes durch die Mittel unserer . ↑ "If you think I'm an old spinster — think again!"9. ↑ "Tell them I've had a wonderful life."* 语言哲学* 《逻辑哲学论》* 《哲学研究》* 真值表* 伯特兰·罗素* 维也纳小组

维特根斯坦 姓名: 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出生: 1889年4月26日 (奥地利维也纳)逝世: 1951年4月29日 (英国剑桥)学派/流派: 分析哲学, 语言哲学主要领域: 形而上学, 认识论, 逻辑学, 语言哲学, 数学哲学著名思想: 语言的图象论, “不可说”, “意义即使用”, 语言游戏, 家族相似, “私人语言”论证, 生活形式受影响于: 祁克果, 叔本华, 弗雷格, 罗素, .摩尔, 魏宁格, 拉姆塞, 斯拉法施影响于: 罗素, 斯特劳森, 克里普克, 塞尔, 普特南, 戴维森, 达米特, 冯·赖特, 丹内特, 罗蒂, 安斯康姆, 拉姆塞, 莱特, 皮特·海克, 麦克道威尔, 奎因顿, 霍尔威奇, 麦克金, 戴蒙德, 柯南特, 列奥塔德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香港及台湾译作维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生平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路德维希在八个子女中排行最小,有着¾的犹太血统,于纳粹吞并奥地利后转入英国籍。维特根斯坦与希特勒1903年于林茨的一所中学。按照当时惯例,拍照的位置根据成绩安排。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往前排坐在距老师越近的位置,成绩差的则反之。维特根斯坦与希特勒1903年于林茨的一所中学。按照当时惯例,拍照的位置根据成绩安排。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往前排坐在距老师越近的位置,成绩差的则反之。维特根斯坦自幼跟随兄姊在家里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结果却无法使其达到正规高中的接纳标准。直到1903年在通过入学考试后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学习,与阿道夫·希特勒同学[2],不过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两位重要人物有过任何深入的交往。和一些伟大人物一样,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成绩并不好,大都处于中下水平[1],在度过了三年的不愉快后,更带着高考的落败离开了这里。少年路德维希爱好机械与技术,十岁时就制出过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茨曼,然而,后者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随后维特根斯坦又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期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基础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伯特兰·罗素与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基础》。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本可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英文版:Tractatus Logico - Philosophicus;德文版:Logische - 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的初稿。《逻辑哲学论》后他认为所谓的哲学问题已被解决,于是怀着贵族式的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格律克尔倡导的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有着理想主义追求的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对学生也充满了热情,然而却被无法理解的家长们视为“疯狂的家伙”,他们拒绝了这个古怪家伙提出的收养其中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要求。1926年,被证明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乡村教师的职位。作小学教师“失败”之后维特根斯坦先是在一个修道院里作过短时间的园丁助手,后来其姊玛格丽特由于担心他的精神状态而设法要求其协助设计并负责建造了自己的一处宅第。这个后来曾被用作保加利亚使馆的建筑物使维特根斯坦获得了建筑师的身份。1927年,维特根斯坦结识了奉《逻辑哲学论》为圭臬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并应邀参与一些活动,与石里克、魏斯曼等成员有过交往,然而维特根斯坦拒绝加入他们的圈子。1928年春在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在维也纳有关“数学、科学和语言”的一次讲演后,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强烈的哲学探索的兴趣。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由罗素和.摩尔主持评审的博士答辩后,留在三一学院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以专心思考、写作。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维特根斯坦在好友比万(Edward Bevan)医生家中与世长辞。去世后由弟子安斯康姆(Elizabeth Anscombe)和里斯(Rush Rhees)出版了被认为是引导了语言哲学新的走向的《哲学研究》(英文版: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德文版: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被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热情、深刻、认真、纯正、出类拔萃。[2]维特根斯坦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素养,对人类生存本质有着深刻的感知[3]。早年维特根斯坦家族有着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长期的艺术捐助商,勃拉姆斯、马勒等是这个被音乐充满的家庭里的常客。维特根斯坦家族成员中音乐天赋不算突出的路德维希其单簧管演奏也很有造诣,同样,被认为是有书面表达障碍的维特根斯坦的文笔却也十分精湛。另外维特根斯坦十分喜爱奥地利文艺评论家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的著作。然而“不幸”却很早就与这位哲学家如影随形,孤独和抑郁充满了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据其传记作者威廉·巴特利(William Warren Bartley)考证,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兄弟五人里,包括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本人共有三名是同性恋者,这其中的两个兄长汉斯和鲁道夫早年分别自杀,此后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虽然放缓了对子女们的严厉,青年路德维希却仍然常常有令罗素担心的自杀倾向,据称其本人参加一战就是为了“体面地自杀”。他的另一个兄长库特·维特根斯坦在战场上被俘前自杀,在战争里幸存但致残的最后一位兄长,保罗·维特根斯坦,是著名的单臂钢琴家。[编辑] 哲学简介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大约相当于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思想的最初源泉主要来自弗雷格的现代逻辑学成果、罗素与怀特海写的《数学原理》和.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发生了什么。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横贯其一生的哲学道路的两个互为对比的阶段。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4],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维特根斯坦他的前后期思想转变很大[3],他在《哲学研究》序言中说明前期著作犯了严重的错误,当然,他也说过要把前后期著作对比,以前期著作作为背景来理解后期哲学。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变来源于他自己的长期的独立思考以及他的老师或朋友的帮助。他的独立思考焦点在于如何成为一个“形而上学的自我”,一个可与世界进行不断信息交流的自我。他的老师或朋友,如经济学家皮耶罗·斯拉法[5]则使他接触到语言社会性的一面,他们的观点对于纯正安静的逻辑世界是一种冲击,因而也有助于维特根斯坦走出纯净的逻辑世界,面向喧闹的日常语言交流世界。著作 * 逻辑哲学论(初作《名理论》),张申府 译,陈启伟 校 * 哲学研究,陈嘉映 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 论确实性,张金言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文化与价值 * 蓝皮书和棕皮书 * 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 * 哲学评注 * 哲学语法 * 维特根斯坦剑桥讲演集 * 蓝皮书 * 一种哲学的考察 * 论数学的基础 * 心理学哲学评论 * 杂评 * 纸条集 * 关于颜色的评论 * 关于伦理学的讲演以及其他 * 论色彩 * 心理学哲学最后著作研究文献外文原著 * 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Norman Malcolm, Ludwig Wittgenstein: A Memoir),李步楼、贺绍甲 译,商务印书馆,1984 * 范·皮尔森:《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 Pearson, Ludwig Wittgenstein: An Introduction to His philosophy),刘东、谢维和 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 艾耶尔:《维特根斯坦》,陈永实、许毅力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 威廉·巴特利:《维特根斯坦传》,杜丽燕 译,东方出版中心,2000 * 皮尔斯:《维特根斯坦》,王成兵 等译,昆仑出版社,2000中文原著 * 《维特根斯坦哲学述评》,舒炜光 著, 三联书店,1982 * 《寻找家园——多维视野中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尚志英 著,人民出版社 1992 * 《维特根斯坦哲学之路》,韩林合 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台湾,1994 * 《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江怡 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6,1998,2002 * 《维特根斯坦传》,江怡 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 《维特根斯坦》,江怡 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 《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述》,王晓升 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 * 《〈逻辑哲学论〉研究》,韩林合 著,商务印书馆,2000 * 《〈逻辑哲学论〉导读》,江怡 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 “维特根斯坦”,《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徐友渔 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 《“哥白尼式”的革命》,徐友渔 著,上海三联书店,1994 * 《维特根斯坦: 走出语言囚笼》,张学广 编著,根据Ray Monk 著 Ludwig Wittgenstein: The Duty of Genius,辽海出版社,1999 * 《维特根施坦》,赵敦华 著,香港,1987 * 《维特根斯坦哲学——他的前期哲学的诠释,批判和探索》,刘福增 著,台湾,1987 * 《哲学分析的天才——维根斯坦》,陈荣波 著,台湾,1982 * 《维根斯坦》,陈荣波 撰, 波尔森 原著,台湾,1982语录 * 罗素:你到底在思考什么?逻辑,还是自己的罪? 维特根斯坦:两者[6]。 * 维特根斯坦在其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对罗素与摩尔说:别担心,我知道你们永远也懂不了我在说什么。 * 维特根斯坦说:“你误解我的意思了,罗素。你总是误解我。” 罗素说:“你混淆了问题,维特根斯坦,你总是把问题越搞越糊涂。” * 维特根斯坦举起拨火棍指向波普:“请你给出一个真正的道德问题?” 波普反唇相讥:“请不要用拨火棍威胁一个受到邀请的客人!” 罗素:“维特根斯坦,立刻放下拨火棍!” * 一个人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时候,他的一切理智就失去了应有的正常,显出各种病态。只有让他回归本性,才会有良好的结果,使一切显出正常。 * 哲学家处理一个问题如同治疗一个疾病。 * 哲学是针对借助我们的语言来蛊惑我们的智性所做的斗争。[7] * 哲学的结果是我们发现了我们的理智在冲撞语言的界限时所留下的肿块和由此引起的直接了当的胡说。而正是这些肿块使我们看到了这种发现的价值。 * 陷入哲学困境就像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在房间里想要出去,却又不知道怎么办。想从窗跳户出去,可是窗户太小;试着从烟囱爬出去,可是烟囱太高。然而只要一转过身来,他就会发现,房门一直是开着的! * 什么是哲学?——就是给苍蝇指出逃出捕蝇瓶的道路。 * 使我们感到迷茫的混乱,产生于语言像机器空闲的时候,而不是它正常工作的时候。 * 真正的发现是,当我想搞哲学时使我能够停止这样做。 * 哲学只是把一切摆在我们面前,它既不解释什么,也不推演什么。—因为一切都已公开地摆在那里了,没有什么要解释的。 * 哲学的对象是对思想的逻辑阐明。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活动 * 不要想,而要看! * 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 如果你们以为我是个老处男,那就错了![8] * 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9]

理查施特劳斯论文答辩

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 [ ]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圆舞曲之王"。6岁即写成一首圆舞曲。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他善于将维也纳圆舞曲发展为音乐会乐曲。他的创作紧密结合奥地利民间音乐和日常生活的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活泼、配器华丽、通俗动人,堪称维也纳的交响音诗。他一生创作作品共479首,其中圆舞曲400多首,还有波尔卡、歌剧等。他与他父亲同名,两人都是著名的作曲家,又都以写圆舞曲闻名于世。为了区别起见,在他们的名字前面分别加上“老”、“小”。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参考资料:

理查·施特劳斯1864年6月11日出生于慕尼黑。他的父亲弗朗茨·施特劳斯(Franz Strauss)是慕尼黑宫廷乐队圆号演奏员。他4岁学钢琴,6岁开始作曲,8岁学小提琴。1875年从迈尔学理论,但未去音乐院上学,而接受普通的教育,毕业于慕尼黑大学。16岁写了最早的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两曲均于1881年在慕尼黑演出。1882年他的管乐《小夜曲》在德累斯顿演奏,由此引起彪罗注意,委托他为迈宁根管弦乐团作曲。1884年第二交响曲在纽约公演。1885年在迈宁根管弦乐团任彪罗的助理指挥,一月后继比格之后任指挥。在乐队里,他受第二小提琴手、音乐哲学家里特的影响,要求“以李斯特、柏辽兹及瓦格纳的作品为榜样来表达音乐”。从此,专注于交响诗的写作,作有《唐璜》、《堂·吉诃德》、《死与变形》、《英雄生涯》以及《家庭交响曲》等九部交响诗及其他管弦乐曲。1900年后专心于歌剧创作,写了《莎乐美》、《埃莱克特拉》、《玫瑰骑士》等十四部歌剧。1886年离开迈宁根,访问意大利,随后在慕尼黑歌剧院任第三指挥。1887年在慕尼黑公演他的交响幻想曲《意大利》(Aus Italien)。1889年在拜罗伊特任莱维的助理指挥,并在魏玛歌剧院任第三指挥。交响诗《唐璜》(Don Juan)演出的成功使他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青年作曲家和瓦格纳理所当然的继承人,瓦格纳的遗孀对他的前程也极为关注。1894年与女高音歌唱家保利娜·德·阿娜(Pauline de Ahna)结婚,为她写了很多歌曲,并以伴奏家身份陪伴她演出。同年第一部歌剧《贡特拉姆》(Guntram)在魏玛演出,却未获成功。1894年在慕尼黑歌剧院任助理指挥,1896~98年升为总指挥。1894~95年兼任柏林爱乐乐团指挥。1895~99年间,写出了《蒂尔恶作剧》(Till Eulenspiegel)、《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唐·吉柯德》(Don Quixote)和《英雄生涯》(Ein Heldenleben)一系列的音诗,进一步证实他的才干堪称为管弦乐大师。1901年与1902年,第二部歌剧《火荒》(Feuersnot)分别在德累斯顿和维也纳两地上演,均获得成功。1903年访问英国。1904年访问美国,《家庭交响曲》(Symphonia Domestica)在纽约首演。歌剧《莎乐美》(Salome, 1905)和《埃莱克特拉》(Elektla, 1909)相继问世,两剧对《圣经》和古典题材的处理被认为有伤风化,从而引起世人的轰动。他的创作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手法新颖而著称,常以音乐手段表现文学故事的内容和抽象的事物。他采用象征性的主题和变奏手法对事物进行写实性的描写,与柏辽兹的“固定乐思”和瓦格纳的“主导动机”相类似,但更为新颖和细致入微。他被视为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性人物。施特劳斯还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歌剧和交响乐指挥之一,先后担任过慕尼黑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皇家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著名音乐团体的指挥,并且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注释者。1949年9月8日,施特劳斯逝世于德国的加米施-帕滕基兴(Garmisch-Partenkirchen)。 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交响诗,作于1896年,当年初演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是他最为著名的交响诗,这部作品是根据尼采的同名作品自由创作。理查·施特劳斯这样解说:“我的意图并非是写哲学性音乐,也不打算用音乐来描绘尼采的伟大著作,我的想法是以音乐为手段来表达人类的发展这一思想,从人类的起源,通过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宗教的和科学的,直到尼采关于超人的想法。”查拉图斯特拉即琐罗亚斯德(约公元前七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古代波斯宗教改革者,琐罗亚斯德教的创始人。在这部作品首演的节目单中,施特劳斯自己撰写的说明是:“第一乐章:日出,人类感觉到上帝的威力,但人类仍然在渴望,他陷入激情(第二乐章),心神不宁。他转向科学,试图用一首赋格(第三乐章)来解答人生的问题,然而徒劳无益。接着响起了悦耳的舞曲曲调,他变成了个别的人,他的灵魂直上云霄,而世界在他之下深深下沉。”这部作品在引子《日出》之后,包括连续不断的八段,各用一个尼采原著中的章节标题:1.来世之人,2.渴望,3.欢乐与激情。4.挽歌,5.学术,6.康复,7.舞曲,8.梦游者之歌。英雄生涯交响诗 《英雄的生涯》 作品创作于1898年。它是理查·施特劳斯以单乐章形式所写的交响诗的最后一首。这部传记音乐作品并不是以哪个真人或神话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的,而是理查·施特劳斯描写和叙述了思想中的一个理想人物的生活。在《堂·吉诃德》中,主角把自己的力量徒劳地消耗在空虚的理想中,而《英雄的生涯》里的理想主义者则是另一种类型。他是一个高贵而又与众不同的人,但常受到别人毫无理由的反对,因幻想多次破灭而感到痛苦。然而爱情给了他力量,他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平衡。不少评论家认为,理查· 施特劳斯 所描写的英雄就是他自己。理查· 施特劳斯看得比较宽广,他不仅描写了同敌人进行斗争,而且描写了斗争的胜利,及胜利后的满足。 施特劳斯没有为这部作品写什么说明,他希望人们“只要能理解它是一个英雄在和敌人作斗争就足够了。” 全曲共分六段:一,英雄;二,英雄的对手;三,英雄的爱情;四,英雄的战场;五,英雄的和平事迹;六,英雄从世上隐退。 音乐一开始,英勇威武的英雄主题由圆号和弦乐在降E大调上奏出,描写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及其朝气蓬勃的力量。随后,音乐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塑造了英雄的全貌,有的描写英雄的潜力和精力,有的描写英雄坚强的意志……, 最后,音乐在辉煌的铜管乐中结束。

简介 Introduction交响诗《唐璜》Don Juan 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于1888年创作的单乐章大型乐队作品。该作品于1889年11月11日首次公开演出,指挥为作曲家本人,乐队为魏玛歌剧乐团。 《唐璜》是理查?施特劳斯根据奥地利诗人莱瑙的《唐璜:一首戏剧性的诗》而创作的一部交响诗。作品完成于1888年,1889年由作曲家本人指挥于魏玛首演。这是显示施特劳斯创作完全成熟并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第一部作品。在莱瑙的笔下,唐璜并不是好色之徒,而是一个梦想家和哲学家。他迫切寻求理想,为青春的欲望所驱使,去寻求一个又一个理想化的女性,但是却遭遇到无休止的失望,幻想的不断破灭并最后死于敌人之手。交响诗的第一个重要主题代表唐璜已登上他的历险征途,这个主题的每次重新出现都仿佛代表一个新的情节。随后几段描写爱情的音乐,表明了唐璜所希望的理想情人的性格。最后乐队在一个极大的高潮时突然中止,这是一个可怕的停顿。随着小号演奏的一个不谐和音,音乐戛然而止。随后是极为低沉、悲伤的尾声,最后乐曲用寂静宣告了死亡的来临。 创作此作品时,理查德·施特劳斯还只有24岁,首演之后,此作品广受好评。唐璜亦为作曲家一系列交响诗式作品的代表作。该作品的热情与灵感来自于奥地利诗人尼古拉斯·雷瑙的同名诗作。根据作曲家本人首演两天后的回忆:“唐璜大获成功,旋律优美。我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这在魏玛可是不多见的。” 唐璜全曲约16分钟。曲目有相当的难度,又相当出色,因此被视为考验许多乐队各部分乐器能力的试金石。 乐队配置 3支长笛(第三位长笛手还要配备一支短笛)、2支双簧管、1支英国管(中音双簧管)、 2支A调单簧管、2支巴松(大管)、1支低音巴松、4支E调圆号、3支E调小号、3支长号、1支大号、定音鼓1、三角铁1、大镲1、钟琴1、竖琴1以及弦乐组。 乐队总谱以及四手联弹谱由J. Aibl于1890在德国莱比锡印制。 唐璜传说 《唐璜》 戏剧造型 Don Juan in Soho by Patrick Maber after Moliere – as staged by the Donmar with Jessica Brooks, Rhys Ifans and Seroca Davis. This year's Edinburgh festival sees a school drama group take on the play. Photograph: Hugo Glendinning/EPO online 唐璜(Don Juan)是一名西班牙家传户晓的一名传说人物,以英俊潇洒及风流著称,一生中周旋无数贵族妇女之间,在文学作品中多被用作“情圣”的代名词。 据传说,唐璜曾诱惑一位来自贵族家庭的少女,并且杀害她的父亲。然后唐璜在进入一处坟场时遇到贵族少女父亲的雕像(幽灵),他邀请其回家以及与他吃晚餐,雕像就高兴地答应那道邀请。贵族少女父亲的幽灵岗萨罗(Don Gonzalo),成为将使唐璜亡命的使者也参加了晚餐。岗萨罗请求与唐璜握手,当唐璜伸臂的时候,他就被拖下至地狱。 多数凭据赞同,史上最初期的唐璜故事书写纪录是提索·德·莫里纳(Tirso de Molina)所撰写的《塞维利亚与石像客人》(El burlador de Sevilla y convidado de piedra)。各来源显示的出版年期不一致,可能是从1620年至1625年之中间出版,但其最早于1615年出现在西班牙语版本中。在此书中,唐璜被塑造成一个恬不知耻、玩弄女性的男人,用伪装成她们爱慕者、许诺与其结婚的方式诱女性。他的斑斑劣迹留下一大串受伤的心灵和愤怒的丈夫与父亲。最后毫无疑问的岗萨罗招致被杀的命运,随后岗萨罗的鬼魂邀请他参加教堂晚宴,唐璜因不想显得懦弱而接受了邀请。 根据部分特定的传说解释,唐璜的角色可能展现了两个特定或两者并存的特质。根据某些叙述,唐璜是个简单的、好色的花花公子,一个只是简单的想要玩弄任何女性的好色男子;然而另外一些叙述中,也见到了唐璜其实只不过是个真心喜欢每个他诱惑过的女性的男人,能见到每个女性真正美丽之处与内在的价值是他的天赋。在早期的传说中总是将他描述为前述的观点。 其它文学作品中的唐璜 作为一个家传户晓的人物,唐璜的故事先后有莫里哀、拜伦、萧伯纳和莫札特等用作文学及音乐创作题材。 莫里哀的《唐璜》 唐璜在莫里哀的同名作品《唐璜》中以主角身份出现,一个充满诱人魅力,却厚颜无耻、到处窃玉偷香的西班牙贵族。故事中,情场上数之不尽的胜利与征服麻木了唐璜,使得他丧失了爱的感觉。最后,唐璜落得身陷地狱的结局,却至死不悔。 其他更多近代关于的唐璜传说的版本记载于José Zorilla(1817-1893)的 "Don Juan Tenorio" (1844)。这个以剧本形式撰写的版本中,将唐璜描写成全然的邪恶形象。 拜伦的《唐璜》 知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Lord Byron)撰写了唐璜故事的叙事诗版本,被公认为是他的经典之作。在他有生之年,他并未完成这个作品。这个作品将唐璜描写成为一位无意识地一次又一次坠入情网,却在压抑的天主教观念下而成为的无辜牺牲者。举例来说在Canto II当中,唐璜遇到船难被冲到一个岛上,差点丧命。一个希腊海盗的女儿救了他,这位女性看护他直到他恢复健康为止,其间也发展出爱情的关系。然而,当她的父亲自旅程中回来之时,却感到非常的生气,并且将唐璜贩卖成为奴隶,他被一位喜欢他的女性买去。拜伦笔下的唐璜是个牺牲者多于好色之徒,其行为都来自于他不幸的境遇。 其他版本的《唐璜》 一个名为唐璜的剧本于1736年由Carlo Goldoni专写而成,此为知名的意大利悲剧剧本。 在小说《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由Phantom所撰写歌剧取名为“Don Juan Triumphant”。

普林斯顿博士论文答辩

PHD Candidate是指博士候选人,PHD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博士生。两者具体区别如下:

1.首先PHD Candidate是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而PHD是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这种称呼在欧美的教育体系下十分普遍。

2.硕士和极少数优秀本科毕业生入学后攻读博士学位一般先称为PHD student,一般在接受两三年培训之后参加博士资格考试并在一年后准备开题报告。只有经历这些,则可以从PHD student提升为PHD Candidate。

Candidate阶段的学生通过继续的学习,当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即可真正成为一名博士生,即PHD.

4.因此总的来说,PHD Candidate是PHD的一个过渡阶段,只有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才能成为PHD。所以PHD的身份是相比较于PHD Candidate更高,也更加受到社会认可。

扩展资料:

在中国,PHD即博士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本专业的最高学识水准的学术称号。在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种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HD

PhD Candidate 和PhD的区别:

1、学习程度不同。PhD Candidate是博士研究生,还没有毕业的人。而PhD是完成学业已经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人。

2、用法不同。PhD:n.哲学博士学位,是Doctor of Philosophy的缩写形式。表示授予完成某学科研究者的高级学位。例如:to be/have/do a PhD 是一位博士;有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也可以用于人名后,表示X博士,例如: . Combes, PhD. .库姆斯博士。

3、PhD Candidate:博士候选人;博士研究生。Candidate for sth 表示(竞选或求职的)候选人,申请人 。例如:

So I'm a fourth year PHD candidate in classical studies here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我是进行古典研究的四年级博士生,就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

candidate /applicant /aspirant /nominee近义词辨析:

1、candidate n. 候选人;申请人

〔辨析〕指竞选的候选人或某一职位的申请人。

〔例证〕Who will be the presidential candidate?谁将是总统候选人?

2、applicant n. 申请者,求职者

〔辨析〕通常指正式提交书面材料申请某一职位、高校入学资格等的人。

〔例证〕He is the best applicant for the job.他是这一职位的申请人中最优秀的一位。

3、spirant n. [正式]有志者

〔辨析〕通常指有雄心壮志要取得成功或荣誉的人。

〔例证〕They're aspirants to the title of world champion.他们是有志夺取世界冠军的人。

4、nominee n. 被提名者

〔辨析〕通常指某一职位、奖项等的提名候选人。

〔例证〕a presidential nominee总统候选人的被提名者

如今,中国天文正努力向前,走上世界舞台 | 图源:

导 读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中国先民对于宇宙的好奇与 探索 古已有之,中国天文也曾有过辉煌灿烂的 历史 ,拥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彗星以及超新星记录。四百多年前,随着望远镜的诞生,中国天文、 科技 反而逐渐落后于人,令人痛心遗憾。如今,随着一代代天文人的努力,中国天文正努力向前,走上世界舞台。

天体很远,而天文很近。对于大多数天文学家来说, 探索 宇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源于人类对于宇宙超脱世俗和浩瀚无垠的热爱。今天,我们重新刊发清华大学天文系教授毛淑德的评论文章,谈谈天文学术圈的轶事杂谈,以飨读者。文章首发于2017年7月18日《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

撰文 | 毛淑德

责编 | 郑晓晨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关乎存亡。

学术气氛 ,对一个一流的研究所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如同空气之于人类的重要性一样。但学术气氛这一科研要素,却很难定量评估,不如基金项目和发表论文的多寡那么直观、定量可比,往往不得重视。

图1 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系 Peyton Hall:典雅的两层建筑(地上和地下各一层)。这里有我敬仰的教授和四年的美好回忆,摄于2015年7月17号。

这些年来,我访问过众多国内外研究所、天文机构,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有些研究所内门庭紧闭,大家互不交流往来,沉闷感油然而生,有些则不然。

拿我曾多次访问的 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 为例,该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第一任所长是工作比肩诺贝尔奖的 Fred Hoyle 教授 [1] 。天文所每天上、下午各有一次茶歇,大家自发地聚集在一个开放空间进行学术讨论,其中不乏皇家学会会员 [2] ,那种沸沸扬扬的讨论场面足以震撼每一位访客,浓郁的学术气氛扑面而来。

我的母校 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系 也是一个学术气氛相当浓厚的地方。1988-1992年,我在那里攻读博士学位,当时博士还是四年学制 (现已改为五年) 。彼时,系里不过只有15名教授,与学生总数相当。四年下来,每位教授平均指导一名学生。研究生前两年主修基础课,课程倒是不多,不过五门 (恒星物理、星际间界质、星系动力学、高能天体物理、河外天文学/宇宙学) 。

除此之外,每名研究生每年还需要准备两次前沿报告,分别关于理论天体物理和观测天文学。其余时间,学生们每学期将在不同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完成相应课题并发表。如此两年下来,学生们往往能够深入了解天文学各领域知识和进展,明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从而选定合适的博士论文题目,最终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业。

与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一样,普林斯顿天体物理系里每天下午三点也有个 茶歇 ,少不了众多教授和学生的参与,大家习惯于一边惬意地喝茶,一边严谨地讨论科学问题。

这些年过去,很多事很多人渐渐在脑海中淡去,唯有茶歇时的某些讨论仍令我记忆犹新,比如某次关于1987A超新星的讨论。当时,有人声称1987A超新星产生了一个周期为半秒的脉冲星信号 [3] ,但理论上讲,转速如此快的脉冲星不应或很难存在,因为巨大的离心力会将中子星撕地粉碎 (见附录) 。

大家对发表的观测结果很是困惑,茶歇时议论纷纷,系主任 Jerry Ostriker 教授也加入了讨论,面对大家的问询,他想也没想地回道:“应该是噪音,”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如果不是噪音,我还有三个理论解释”。有意思的是,这个所谓的 “半秒脉冲星信号”,最终被证明确实是假的。

后来,Jerry在一次喝茶时调侃,称自己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所有文章也都是有错误的,因为《自然》杂志往往过于追求新闻效应而缺乏足够考证,并不能盲信。喝茶时能听到教授们对那些尚无定论的课题展开激烈讨论,这一过程往往比上课还要获益良多。

图2 普林斯顿幽静的研究生宿舍(graduate college,笔者摄于2017年7月)

提及 Jerry Ostriker 教授,他的思维敏捷、能言善辩 (有人说是诡辩) 在天文圈里是出了名的。我曾担任过他半年的研究助理,不时找他讨论,往往进门前坚信他的错漏,出来时却已被他说服。如此反复,最终常常难以达成共识 (不过,后来的观测表明,由他提出的 “BL Lac天体是由于微引力透镜效应造成的” 这一理论确实不对) 。

犹记得第一次见到 Jerry Ostriker 教授,是在1988年的一个秋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拜访他,希望可以在他的指导下开展一些课题研究。他问我:“你想做什么?”,“量子宇宙学。” 我答道。他愣了足足半分钟才道:“这个比较难,除了这个,你可以在我的一百多篇文章中任意挑选一个题目”。我研读了半年文献后,选择了一个有关微波背景辐射的课题。

时值天文学家通过火箭实验发现,微波背景辐射的能谱偏离黑体辐射 (见图3左) ,而 Jerry Ostriker 教授恰巧有个理论可以解释这一偏离,于是他建议我计算一下。可惜,当时我初到美国,迷上了计算机,在课题上花的时间寥寥,进展缓慢。更不幸的是,这个课题尚未完成,就在1990年被 COBE卫星发现之前的观测结果是错误的,微波背景辐射能谱明明是完美的普朗克黑体谱 (见图3右) 。

这次并不成功的合作,有部分原因可归于科学的不可预见性,但却令我深以为憾。直到2004年,我以及另外两名天文学家终于和他一起合作完成了一篇关于引力透镜和暗物质子结构的文章,总算是了了遗憾,达成了与他合作的心愿!

图3 左)Matsumoto et al. (1988)用火箭观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能谱。其中黑点2,3明显偏离温度为(摄氏零下度)的黑体辐射谱。右)COBE 卫星观测到的能谱是完美的普朗克黑体曲线;黑点为数据点,红线为普朗克曲线。

除了 Jerry Ostriker 教授,系里的其他教授也都是天文界的翘楚,包括我的导师,Bohdan Paczynski 教授 (我已另有撰文纪念他 [4]) 、James Gunn 教授、Richard Gott 等。其中,James Gunn 教授是天文界唯一一位能够同时兼顾理论、观测和仪器制造的全能科学家。据我所知,在仪器制造方面,他曾参与设计了Palomar天文台的双色光谱仪和哈勃望远镜上的仪器 (WFPC) ,也正是他所制造的五色相机保证了SLOAN数字巡天计划能在2000年顺利开展。

目前,基于SLOAN数字巡天计划的文章、引文成千上万,这一计划也成为天文史上最成功的巡天计划,将在几十年内对天文学领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另一位教授 Richard Gott 对 James Gunn 教授的评价非常贴切, “如若末日降临,世间只剩Gunn教授一名天文学家,他也能恢复重建整个天文学。”

James Gunn 教授的夫人 Jill Knapp 也是系里的教授,且在观测方面颇有建树。我申请普林斯顿研究生时,她恰好负责系里的招生,曾警告我美国官僚主义的严重,早早地打破了我的美好幻想。他们夫妻伉俪情深,几乎每天都同时上、下班,有一次还见他们肩并肩坐在系所楼前的石阶上,仰望星空,真是无尽的浪漫!

Richard Gott 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教授。他非常健谈,且能畅聊数个小时不休,这一点曾让许多学生很是无奈。所以,如若必须见他,大家都会选择即将下班的时间点,或者提前和其他学生约好,定点 ‘驰援’。他是相对论和宇宙大尺度结构领域的专家,我曾有幸和他一起合作完成了一篇关于宇宙拓扑结构的论文。也正是他,与北大的李立新教授联合发现了利用宇宙弦或可实现时空穿越。

有人玩笑说,时空穿越对其他人来讲或许不可能,但Gott 不同,他是万能的上帝 (Gott原为德文,有 “上帝” 之意) 。有一次,办公楼前的一棵树被闪电击中而拦腰折断,大家调侃道:“这大概是来自上帝的警告,因为我们弄错了宇宙学。”

普林斯顿天体物理系除了这些声名赫赫的教授外,每周三还会邀请一位国际知名学者前来做学术报告 (colloquium) ,这是拓宽知识面的宝贵机会,几乎每个教授和学生都会自发参加。高年级学长甚至曾告诫我,一定要去参加学术报告,哪怕在那里睡觉。

实际上,曾被费曼在书中多次提及的天体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大名鼎鼎的 Henry Russell 教授,他就是逢报告必睡的典型 [5] 。这一优良传统显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据我博士生期间观察,当时的系主任 Jerry Ostriker 教授听报告时也几乎场场入睡,不过令人拍案称奇的是,报告一结束,他便能立马醒来提问,且问题往往犀利而正中要害。

图4 普林斯顿Nassau街上的Hoagie Haven 小店 | 图源:

学术报告之外,物理系的学生们常邀请报告人共进午餐 (Wednesday Lunch,Wunch) ,餐点通常是采购于普林斯顿人尽皆知的小餐馆Hoagie Haven [6] 中的三明治。大家不遗余力地利用午餐时间,一方面向报告人宣传自己的工作,一方面打听物理系之外的讯息。这样的餐会,我参加过多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 ,James Binney 和 Peter Goldreich 三位教授。

图5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教授 ()| 图源:芝加哥大学

Chandrasekhar教授供职于芝加哥大学,他是 Jerry Ostriker 教授的导师,曾因发现白矮星的质量上限而获得198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据说,他授课时,曾创造了班内所有成员 (李政道和杨振宁,包括他自己) 都获得诺贝尔奖的 “奇迹” [7] 。他一生涉猎极广 [8] ,且工作方式奇特:某一时期只专注于一个领域的工作,解决问题发表专著后,进入下一个领域,并从此再不涉足上一个领域。

某次,Chandrasekhar教授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期间,两位印度研究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他请来参加我们的午餐会,大家都非常激动。按照惯例,大家依次介绍自己的工作,期待他的评价,结果他仅说了一句 “你们做的东西我都不清楚”,便开始重点描述他自己手头的工作,当时他正在研究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对牛顿推崇备至 [9] 。不得不说,他的言行中处处透露出一名学者的清高与孤傲,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的一句话让我牢记至今—— 科学追求,永无止境 (the endless pursuit of science) 。

图6 牛津大学James Binney 教授 | 笔者摄于2017年3月30日

另一位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 Peter Goldreich 教授也对我影响深远,他曾在行星形成、动力学以及脉冲星原理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午餐会时,他坦率地提及,科研往往会碰壁 (run into a brick wall) ,碰壁时也无需泄气,不过是换一个课题或改变一下研究方式,仅此而已。此后几十年漫漫科研路,我每每碰到困难时,不时忆起他的话,方能保持初心坚持至今。

我们的午餐会也曾邀请过牛津大学的 James Binney 教授,他撰写的《星系天文学》和《星系动力学》颇为流行,天文界几乎人手一册。James Binney教授知识面极广,午餐会时能够对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做出详细评点。

后来,我应邀前往牛津去参加一位博士生的毕业答辩,再次与 James Binney 教授相遇。英国的博士毕业答辩 (viva) 委员会通常由一个校外考官和一个校内考官组成。答辩前,由每个教授各自撰写评语。答辩时,学生可以在5-10分钟内做一个简短的工作总结,重点是提问环节,教授可就论文中的任何内容提问,时间不限, (往往) 问到学生答不出来为止。答辩结束后,两位教授将一起撰写答辩和综合评语。

在英国,参加一位学生的博士论文答辩,从论文研读到评语撰写,往往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报酬却很少,大约150英镑左右。相比而言,国内的答辩往往流于形式。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教授反映,英国的博士文凭含金量正在逐年下降。当时,我担任那位博士生的校外考官,而 James Binney 教授恰好是那场博士答辩的校内考官。

答辩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时我们正聊得高兴,他突然一拍脑袋,“糟了,我忘了穿学位袍 (academic gown) ”,立马带着我大步流星地前往他的Merton学院去取学位袍,总算是保证了答辩的合规有效。答辩时,他精力充沛,不停发问,三个小时后仍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我最后不得不打断他,算是解救了那位答辩的学生——Vaslily Belokurov,现已成为剑桥大学教授。

2017年3月末,James Binney 教授作为中科院的国际杰出学者,应邀访问了国内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在受邀在清华大学作报告时,快到报告时间,才见他自远处大步流星的走来,与三十年前匆忙取学位袍的他殊无二致。

前些年,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偶遇了 Jill Knapp 教授,她对我说,“讨论才是我们天文学家必须要做的事情 (all we astronomers do is talk) ”,令我颇为触动,毕竟,我们这些天文人都不是急功近利的商人,平生所愿不过是能留下一些可传于世,可表于书的工作,周围良好的学术气氛,专业互补的讨论至关重要。

但愿不久的未来, 大多数天文研究院所、机构都能敞开大门,以开放的胸襟让每一位访客都能感受到其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浓郁学术气氛 ,虽然,这本应是一个科研单位永葆活力的根本,却也正是跻身世界一流的关键之所在!

附 录

让我们考虑一个恒星(见图),其质量为M, 半径为R,转动角频率为ω。在旋转坐标系下,处于恒星表面的粒子上将受到两个力:万有引力和离心力。为了保证脉冲星不被撕碎,则万有引力(F)必须大于离心力(F’):F=mGM/R2 F’=mω2R , ω=2π/T ,其中T为周期。据此,我们可得出 :

对于一个脉冲星,M 太阳质量=*1030kg,R 10km,则T 1ms。除非质量很大,或半径很小 (这需要比较特殊的状态方程),旋转周期很难小于1毫秒。

参考文献:

Rees (皇家学会前会长), Richard Ellis, Max Pettini, Andy Fabian, Robert Kennicutt 和 Donald Lynden-Bell.

, P. 1990, Nature, 347, 511.

4.赛先生天文,“Bohdan Paczynski教授去世十周年祭”,毛淑德

5.“If Professor Russell falls asleep -- and he will undoubtedly fall asleep -- it doesn't mean that the seminar is bad; …” 摘自费曼 “Surely, you are Joking, Mr. Feynman”

7.后来发现这是个误传,其实另一位著名天天物理学家,Donald Osterbrock 其实也在班上。

8.详见 ;他的研究领域涉及:恒星结构,星系动力学,辐射转移,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和磁流体不稳定性,椭球体的平衡态(ellipsoidal figures of equilibrium),黑洞的数学理论,还有下面提到的对牛顿的研究。

. Chandrasekhar, “Newton's Principia for the Common Reader”

毛淑德

《知识分子》总编

毛淑德,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分子》总编。1987年考取由李政道先生主持的CUSPEA项目,次年赴美,1992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系博士学位,博士后期间供职于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马普天体物理所;2000年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006年升任教授。2010年回国。现为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星系动力学、系外行星搜寻、引力透镜以及暗物质研究。

颜宁,1977年出生,1996至200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系攻读本科,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施一公教授,从事细胞凋亡研究,2004年12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2005年获得由《科学》杂志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2007年10月,在普林斯顿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受聘清华大学医学院, 成为当时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17年4月,颜宁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 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如今,颜宁又一次做出了重要的决定:全职回国,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

  • 索引序列
  • 斯特林大学论文答辩
  • 特斯拉论文答辩问题
  • 维特根斯坦论文答辩
  • 理查施特劳斯论文答辩
  • 普林斯顿博士论文答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