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秸秆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论文

秸秆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秸秆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论文

秸秆生物质通过液化或固化等方式制造成燃料可直接供热,或是制造成秸秆清洁煤炭等等。秸秆煤炭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再生能源,环保清洁,远远低于原煤的成本和市场价格,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可以代替木柴、原煤、液化气,广泛用于生活炉灶、取暖炉、热水锅炉、工业锅炉等。但是如何将生物质燃料像煤、煤气和天然气一样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普及,还需大力宣传和推广。交通能源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等元素,有机成分以纤维素、半纤维素为主,其次为木质素、蛋白质、脂肪、灰分等,用秸秆转化的生物燃料如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作为交通能源,同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相比,最大特点是可再生性和对环境更友好。国际上生物交通能源技术相对成熟,主要路线是:谷物、秸秆、其它植物等发酵生产乙醇-车用油、乙烯、无毒溶剂及上百种化工、原材料产品等;我国秸秆交通能源技术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日趋成熟,有些正形成小型规模和商品化。3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应用技术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应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等方式。

秸秆可收集量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可能的因素:1. 政策鼓励: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鼓励农民收集和利用秸秆,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2. 经济利益:随着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收集、打包和运输秸秆已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这也促使了更多的人参与到秸秆收集中来。3. 环保意识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秸秆是宝贵的资源,而不是垃圾。因此,他们开始更认真地对待秸秆,并积极参与到秸秆收集中来。总之,秸秆可收集量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鼓励、经济利益和环保意识提高等。这种现象在未来还会继续发展,为社会和环境带来更好的效益

2010 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利用量约5 亿吨。其中,作为饲料使用量约 亿吨,占;作为肥料使用量约 亿吨(不含根茬还田,根茬还田量约 亿吨),占;作为种植食用菌基料量约 亿吨,占;作为人造板、造纸等工业原料量约 亿吨,占;作为燃料使用量(含农户传统炊事取暖、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约 亿吨,占,秸秆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1.多元化利用格局形成。秸秆由过去仅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和牲畜饲料,拓展到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和燃料等用途;由过去传统农业领域发展到现代工业、能源领域。秸秆能源化利用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农民低效燃烧发展到秸秆直燃发电、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干馏等高效利用。秸秆工业化利用发展迅速,秸秆人造板、秸秆木塑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产品已经应用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上海世博会等多项重大工程。2.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多项技术取得一定突破。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人造板、秸秆木塑等综合利用工艺技术以及秸秆联合收获、粉碎、拾捡打包等机械装备得到成功应用;秸秆直燃发电技术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秸秆清洁制浆等多项技术的应用部分实现了造纸工业污水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自主研发的秸秆人造板粘合剂已经实现甲醛零排放。3.综合效益快速提升。通过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带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地区的秸秆焚烧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0 年养畜消耗的秸秆相当于节约粮食5000 万吨;作为燃料使用相当于节约标煤约6000 万吨,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方法论文

1、秸秆肥料化。

秸秆还田肥料化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手段。深入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微生物学,加快秸秆的腐熟时间,迅速完成从秸秆到肥料的转变,缩短土壤的吸水时间。充分发挥秸秆的肥料化,可以促进农民的参与度,起到有效减少秸秆不合理处置产生的生态破坏。

2、秸秆基料化。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比如碳、氢、磷等。以秸秆作为基料种植各种食用菌,丰富的营养可以提高菌类的产量。而秸秆可以在收获季节后的农田轻松获得,基本没有成本,可以扩大食用菌的种植效益。利用秸秆种植食用菌,还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3、秸秆原料化。

如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有技术可以以秸秆作为原料,用于制造秸秆纤维板,秸秆地砖、秸秆纤维等材料。秸秆原料化是一种可塑性较强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技术还能达到一定的强度,完全可以用于建材领域。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或许会取得更大的技术成绩和发展。

4、秸秆燃料化。

秸秆具有易燃性,研究和应用秸秆的燃料化技术,能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比如把秸秆作为燃料转化为电能,这样的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应用。当然,可以把秸秆当成发电原料的发电厂,不单单可以燃烧秸秆,还可以燃烧其他的农作物和废弃物作为燃料。秸秆燃料化的应用场景很多,不过需要在燃烧的同时,注意燃烧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危险。

5、秸秆饲料化。

秸秆的饲料化,主要通过青贮、微贮以及厌氧发酵技术等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转化秸秆中的木质纤维为糖类物质,然后借助有机发酵菌再次转化为脂肪酸和乳酸,就成为了一种有机饲料,实现饲料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环保,很多秸秆燃烧出来的灰尘会污染大气,所以很多人把秸秆回收,用来做成枕头,这样的枕头既便宜又环保。

环境专业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下面是环境专业开题报告,欢迎参考阅读!

论文题目:农业秸秆制备活性炭及其性能研究

学 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08环境工程一班

一 选题依据

1.设计题目:农业秸秆制备活性炭及其性能研究

2.研究领域: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3.设计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我国农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也不乏废弃物的产生,其中秸秆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固体废弃物,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处理。焚烧秸秆现象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造成烧伤甚至死亡,更是得不偿失。因此,我们利用农业秸秆制备活性炭,既将农业秸秆有效的处理了,减少了固体废弃物,节约了资源,也制备了具有良好吸附性能、也可以作为燃料的活性炭,满足了人们对活性炭的需求。处理了固体废弃物,较好的保护了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

4.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目前,利用农业秸秆类废料制备活性炭是一种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拓宽能源渠道的新模式。制备活性炭的秸秆有:玉米杆、稻壳、稻杆、剑麻杆、黄麻杆、蚕豆杆等。不同的秸秆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制备活性炭。如稻壳类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NaOH法、磷酸法、氯化锌法。稻杆类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方法、微波辐照法。近几年来,利用廉价易得的农业废弃物—秸秆来制备活性炭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制得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还可以作为燃料来燃烧。

虽然我国拥有巨大的农业秸秆类资源,但现阶段对其应用还十分有限,对于很多秸秆制备活性炭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对于真正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利用,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推进。利用农业秸秆制备活性炭,不仅可以扩大废弃资源的利用,而且可以保护环境,真正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活性炭在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制备质优低廉的活性炭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将来可能生产出更优质的低廉的活性炭。

二 毕业设计研究的内容

1.重点解决的问题:

(1)制备工艺的选取,活化剂的.选择

(2)活性炭性能的研究

(3)活性炭灰份去除

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方面:

(一)、使用何种活化剂

(二)、活性炭的性能研究

(三)、采用哪种方法

(四)、最佳工艺条件

3.本设计预期取得的成果:

制得具有吸附性能和可以作为燃料的活性炭,将秸秆有效的利用,减少了固体废物,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环境。

三、设计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在查阅文献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结合综合理论分析得出合理的结果和结论,找出最佳工艺条件和最优化的活化剂。

2.毕业论文(实验/论文)进度计划

第一周:下达任务书,毕业实习。

第二周:毕业实习,查阅文献资料。

第三周:毕业实习,查阅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

第四周:毕业实习,整理文献资料,确定实验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第五周:实验阶段的初期准备(实验材料、装置、仪器与分析方法)。

第六至十三周:开展实验研究工作。

第十三、十四周: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撰写论文初稿。

第十五周:论文修改。

第十六周:毕业答辩。

四、阅读的参考文献

[1]郑秋生,李龙,胡雪玉.农作物秸秆用于制备活性炭的进展研究[J]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2010,18(3):69-82

[2]沈铁焕,时运铭.磷酸法麦秆活性炭的研制[J]中小企业科技,2001(10):11.

[3]张利波,彭金辉,涂建华等.氯化锌活化烟杆制造活性炭研究及孔结构表征[J]炭素技术,2005,24(3):14-19

[4]张生明.青稞秸秆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J].青海科技,2008(5):38-39

[5]张世润,李海朝,张丽君等.稻壳活性炭的研制[J].林产科技,2001,26(1):36-38

[6]李玥,陈正行.稻壳制备活性炭的研究[J].山西食品工业,2004(3):15-19

[7]韩彬,周关华,荣达.稻草秸秆活性炭的制备及其表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4):828-832

[8]  王守疆, 王孝恩,东玉武.氯化钙活化法从玉米芯生产活性炭[J].山东化工,1994(1):4-5

[9]  蒋应梯.麦秸用磷酸法制粉末活性炭的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0,20(6):31-33

[10]  卢春兰,徐绍平,刘淑琴等.烟杆制活性炭的工艺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27(4):127-130

[11]  O Ioannidou A residues as precursors for activated carbon production-a review[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7,11(9):1966-2005

一、 选题意义

1、课题来源概况

本课题题目为北京市名门宾馆空调设计。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是完成建筑物冷、热源空调系统负荷设计计算;分析并确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和主要设备的选型;完成管路系统的设计计算等;不低于规定要求的工程图纸设计任务;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各项设计计算正确,论文条例清晰,图纸符合国家要求,按时完成各项设计任务。

2、研究设计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各地都在兴建高标准的宾馆。宾馆的建筑水准和设备水准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标志,而其空调方式应能适应宾馆的功能需求,因此搞好宾馆空调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设计中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满足室内工作人员的舒适感。【2】

二、调研综述

在现代宾馆建筑的空调中,中央空调与局部空调相结合的方式成为主流。而中央空调方式中,由于旅馆建筑中数量多是客房,采用半集中式空调为数较多,客房的空调方式几乎公认首选风机盘管加新风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国内以往设计旅馆大部分采用定水量系统,但在目前节能趋势下,外资或合资宾馆已较多

的应用变水量系统。【5】

旅馆建筑中的公共用房如餐厅,商场和多功能厅等场所,一般采

用全空气低风速单风道系统,而对于负荷和人流变化均大的采用变风量系统,但是其初投资较高没有能推广使用。【6】另外,为了满足一些建筑过度季节或冬季内部区供冷,周边区供暖的要求,采用内部区变风量或单风道集中方式,外部区用双水管风机盘管加新风的半集中方式。

同时,还有一种水源热泵系统,属于半集中局部方式,用同一系统按照不同房间的不同要求分别供冷或供热,且热泵效率较高,能大幅度的节省一次能源,但其初投资和运行经常费比较高,只能在有条件的场合推广使用。对于办公室采用分散式或个别空调方式,其中,全空气系统的下送风空调方式的应用正越来越广泛。

由于受工程多变,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设计者力求安全等因素的支配,对于设备的选型,往往取大,造成系统的使用效率过低,或者空调工程不能满足变工况的使用要求造成过冷或过热,即调节性差。 【7】

三、基本内容及技术路线

1、主要设计内容及具体步骤:

(1)确定室内外参数;

(2)房间冷(热)负荷计算;

(3)确定送风状态及送风量;

(4)确定新风量;

(5)确定空气处理方案;

(6)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确定气流组织;

(7)风管路、水管路的水力计算;

(8)机组选择与计算;

(9)消声减震要求;

(10)风机盘管加新风机组系统的有关要求;

(11)防火排烟;

(12)全年运行方案的确定;

(13)说明书部分;

(14)空调平面图;

(15)空调剖面图;

(16)空调系统图;

(17)相关必要的详图。

2、方法:

通过实习参观掌握工程实际操作,资料翻阅、搜集,小组探讨,指导老师指导来完成本次设计。

四、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提纲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二部分 设计内容;

第三部分 空调方案;

第四部分 空调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第五部分 水力计算;

第六部分 结束语;

第七部分 参考文献;

第八部分 谢辞;

第九部分 附录。

五、进度安排

熟悉图纸、明确设计任务、收集资料  周

空调负荷计算 周

设计方案选择、设备选型计算  周

水、风系统水力计算 周

绘制施工图周

编制说明书及修改设计周

外文翻译  周

答辩周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单寄平,《空调负荷实用计算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钱以明,《高层建筑空调节能》,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3】赵荣义,《空气调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范存养、金东哲 译,《空气调节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顾兴蓥,《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北京,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6】樊高定、截世龙,《我国制冷空调主要能效现状分析》,《制冷与空调》,北京,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2009年第01期。

【7】许宏褉、万嘉风,《上海四季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暖通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06期。

【8】余晓平、付祥钊,《室内相对湿度对夏热冬冷地区新风耗冷量的影响》,《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02期。

【9】周学文,《地源热泵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热平衡问题及解决方案》,《建筑节能》,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01期。

【10】刘源全等,《空调节能泵应用的节能效果》,《建筑节能》,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12期。

可以使用秸秆还田,也可以作为饲料进行使用。一定要将秸秆进行处理和发酵,这样才会有很好的效果。

秸秆有机质含量研究进展论文

秸秆的用途 1、秸秆可以制造人造丝和人造棉,生产糠醛、饴糖、酒和木糖醇,加工纤维板等。 2、做有机肥料,将回收的大量秸秆放在粉碎机上,弄成碎屑,再运到肥料厂,经肥料厂加工,这些秸秆就能变成有机肥料,再回到农民的土地上。 3、秸秆是高效、长远的轻工、纺织和建材原料,既可以部分代替砖、木等材料,还可有效保护耕地和森林资源。 4、做生物质燃料,秸秆可以加工成“秸秆煤”,用作生物质燃料,这种煤烧起来一点烟都没有,而且释放的二氧化硫是普通煤的5%,环保好用。扩展资料: 燃烧秸秆的危害 1、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其CO2的提高比例远远大于燃烧普通树木的比例。 2、焚烧秸秆将降低土壤肥力,致使耕地贫瘠化。秸秆中含有的氮、硫等元素大部分转化为挥发性物质或颗粒而进入大气,只有钾元素等部分物质得以保留,营养元素损失严重,非常不利于土壤培肥。 3、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此颗粒物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4、降低空气的能见度,燃烧时秸秆生成大量的白色固体烟雾。由于固体极小,所以成粉末状飘散,极其影响城市、高速公路、机场等地的能见度。 5、焚烧秸秆会带走土壤水分,破坏耕地墒情,对于北方干旱地区来说尤为严重。 6、焚烧秸秆将破坏农田生物群落,同时烧死大量的土壤微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秸秆 烧秸秆的作用是什么?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 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 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我国农民对作物秸秆的利用有优久的历史,只是由于从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产量低,秸秆数量少,秸秆除少量用于垫圈、喂养牲畜,部分用于堆沤肥外,大部分都作燃料烧掉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秸秆数量也多,加之省柴节煤技术的推广,烧煤和使用液化气的普及,使农村中有大量富余秸秆。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秸秆的利用由原来的堆沤肥转变为秸秆直接还田。我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秸秆还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秸秆还田有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直接还田等多种方式。过腹还田实际是秸秆经饲喂后变为粪肥还田,堆沤还田也是秸秆与粪肥的堆沤,前面第一节已经涉及,本节主要讨论秸秆直接还田。 [编辑本段]我国秸秆还田现状及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 (一)我国的秸秆还田现状(表3-15,3-16)) 表3-15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含量 (徐新宇,1991) 几种营养元素含量占干物重(%) 秸秆种类 N P2O5 K2O Ca S 麦秸 稻草 玉米秸 豆秸 油菜秸 - 表3-16 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 增产(公斤/亩) 增产(%) 试验单位 试验方式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微区定位试验 中国农科院 大田定位试验 土肥所 大田调查 翻压还田定位试验 西南农业大学 覆盖还田定位试验 小麦压草试验 中稻压草试验 湖北省农科院 棉花大田试验 (皮棉) 棉花大田调查 山西省农科院 大田定位试验 江苏省农科院 大田定位试验 浙江省农科院 一年三熟定位 统计全国60多份秸秆还田试验资料 根据1995年我国公布的统计资料,粮食播种面积亿亩,粮食总产量亿吨,按粒秆比1∶估算,再加上其他作物秸秆,全国年生产秸秆近6亿吨,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据张夫道等人的统计,豆科作物秸秆含氮较多,禾本科作物秸秆含钾较丰富,作物秸秆提供的养分约占我国有机肥总养分的13%~19%,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从现有的秸秆产量计算,6亿吨秸秆中氮磷钾养分含量相当于400多万吨尿素,700多万吨过磷酸钙,700多万吨硫酸钾。 近10年来,秸秆还田发展很快,1987年秸秆还田面积仅2亿多亩(次),到1996年突破5亿亩(次),年平均增长10%以上。全国年秸秆还田量超过一亿吨,约占秸秆总量的20%。 秸秆直接还田方式主要有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和高留茬还田。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高留茬还田,约占秸秆直接还田总面积的60%,机械粉碎翻压和覆盖还田分别占22%和18%。 秸秆还田已经成为我国沃土工程和丰收计划的重要内容,秸秆覆盖已成为以山西为代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 (二)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 把作物秸秆进行翻压还田或覆盖还田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八五”期间中国农科院,西南农业大学,湖北农科院等单位进行的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实行秸秆还田后一般都能增产10%以上,统计全国60多份材料,增产范围在,平均增产。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在培肥阶段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明显,有持续的增产作用。 小麦秸秆的用途 秸秆不仅能做成冰箱里的保温泡沫、房上的屋瓦、工艺包装袋等,就连盘子、杯子等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餐具也能做。“稻壳、稻草、麦秆、玉米秸秆等都能做成餐具,正常使用三四年不会出现损坏。”安徽省长丰县绿之态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秸秆制成的日用器具安全环保、抗菌抑菌不发霉,广销欧美市场。 除了做小物件,秸秆还能发挥大作用。在安徽阜阳市宏桥建材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摆放着数张课桌椅,其板材由秸秆压制而成。“零甲醛,健康安全是我们的特色。”公司负责人张中成介绍,每3吨秸秆原料能合成1立方米的板材。“以草代木,不仅避免了秸秆焚烧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减少了木材的使用量。 扩展资料 秸秆综合利用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每年饲用秸秆约亿吨,按营养价值折算,相当于4000万吨饲料粮,缓解了饲料粮供给和土地资源压力,有利于解决人畜争粮问题。此外,秸秆中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主要农区秸秆连续还田5年后,可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提升约个百分点。 秸秆综合利用是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途径。“秸秆利用上联种植业,下联养殖业,辐射带动农产品加工业。”陈彦宾说,秸秆既是原料也是燃料,既关乎生产,又关乎生活和生态,是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还可以形成高效产业,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秸秆利用,下气力培育产业链(农村经济观察) 大豆和玉米秸秆的用途 玉米秸秆用处多 每到秋冬季,农村大量玉米秸秆被焚烧或堆积腐烂 ,既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也给农作物病 虫害安全过冬提供了条件。因此,笔者建议农民充分利 用玉米秸秆。 发展养牛业。玉米秸秆含有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可作养牛业氨化饲料的原料。 栽培食用菌。玉米秸秆可用来栽培食用菌。将菌种 植入发酵后的玉米秸秆,可繁育出优质食用菌。 作工业原料。玉米秸秆属纤维类植物,也可用于造 纸、板材加工等工业原料。 制作沼气。玉米秸秆为碳水有机物,经过封密沤制 ,可生产沼气充当燃料,缓解目前农村电力、燃料紧张 的局面,节约开支。 作土壤肥料。即用作沤制农家肥的原料,可引进切 秆粉碎机和与之配套的深耕农机具将玉米秸秆粉碎后翻 耕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 “桔秆焚烧”和燃煤烟气造成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了寻求根本的解 决途径,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利用玉米 桔秆等生物质资源研制热解油和混合有机钙盐脱硫脱硝剂”技术研究课题。日前,该成 果已通过专家技术鉴定,鉴定认为,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具有领先水平。 据了解,目前的大气环境污染,除秸秆焚烧造成的烟雾污染外,主要是煤烟型污 染。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根源。 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可是尚无一种是适合我 国国情的、能够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技术。另外,若想取得同时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的效果,必须在低钙条件下,可有机钙的高生产成本却无法为市场所接受。因而利用含 有有机质的各种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枝叶、锯末、污泥、造纸黑液等高浓度有机废 液,通过热裂解工艺制备热解油,再合成能够处理煤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 有机钙产品的工艺便应运而生。它具有“以废治污”、“以污治污”、价格低廉、原料 易得的优点,是工农业结合治污的新思路,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技术将玉米秸秆处理以后得到了中热值煤气、热解油和生炭,没有任何废物。其 中煤气的值与城市煤气相当;热解油可脱硫脱硝剂,实现废物资源化;物炭可用作绿色 肥料、脱水剂、释剂。它具有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的可行性;可大量消耗玉米秸秆从根本 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而具有农村建得起,农民用得起,易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市场竞争 势。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油兼用农产品、既能食用,又可用于榨油。 作为食品,大豆是一种优质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资源,它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的组成比例非常接近于肉类食品。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35%-45%,比禾谷类作高6-7倍。氨基酸组成平衡而又合理,尤其富含8种人体所必要的氨基酸。大豆制品如豆腐、千张、豆瓣酱、豆腐乳、酱油、豆豉等,食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东亚国家的传统副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极力主要发展大豆食品,以解决目前发展中国家蛋白质资源不足的现状。 近年来,美、日等国家竞相利用脱脂大豆制作食用脱脂豆粉,提取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用以制造人造肉、点心、饼干等高蛋白食品,以预防由于食肉过多而引起的心脏病或肥胖症。 作为油料作物,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饼粕的提供者。每1吨大豆可以制出大约吨的豆油和吨的豆粕。用大豆制取的豆油,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主要食用植物油。作为大豆榨油的副产品,豆粕主要用于补充喂养家禽、猪、牛等的蛋白质,少部分用于酿造及医药工业。 大豆和玉米秸秆的用途 玉米秸秆用处多 每到秋冬季,农村大量玉米秸秆被焚烧或堆积腐烂 ,既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也给农作物病 虫害安全过冬提供了条件。 因此,笔者建议农民充分利 用玉米秸秆。 发展养牛业。 玉米秸秆含有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可作养牛业氨化饲料的原料。 栽培食用菌。 玉米秸秆可用来栽培食用菌。将菌种 植入发酵后的玉米秸秆,可繁育出优质食用菌。 作工业原料。玉米秸秆属纤维类植物,也可用于造 纸、板材加工等工业原料。 制作沼气。玉米秸秆为碳水有机物,经过封密沤制 ,可生产沼气充当燃料,缓解目前农村电力、燃料紧张 的局面,节约开支。 作土壤肥料。即用作沤制农家肥的原料,可引进切 秆粉碎机和与之配套的深耕农机具将玉米秸秆粉碎后翻 耕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 “桔秆焚烧”和燃煤烟气造成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了寻求根本的解 决途径,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利用玉米 桔秆等生物质资源研制热解油和混合有机钙盐脱硫脱硝剂”技术研究课题。 日前,该成 果已通过专家技术鉴定,鉴定认为,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具有领先水平。 据了解,目前的大气环境污染,除秸秆焚烧造成的烟雾污染外,主要是煤烟型污 染。 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根源。 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 可是尚无一种是适合我 国国情的、能够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技术。另外,若想取得同时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的效果,必须在低钙条件下,可有机钙的高生产成本却无法为市场所接受。 因而利用含 有有机质的各种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枝叶、锯末、污泥、造纸黑液等高浓度有机废 液,通过热裂解工艺制备热解油,再合成能够处理煤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 有机钙产品的工艺便应运而生。它具有“以废治污”、“以污治污”、价格低廉、原料 易得的优点,是工农业结合治污的新思路,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技术将玉米秸秆处理以后得到了中热值煤气、热解油和生炭,没有任何废物。其 中煤气的值与城市煤气相当;热解油可脱硫脱硝剂,实现废物资源化;物炭可用作绿色 肥料、脱水剂、释剂。 它具有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的可行性;可大量消耗玉米秸秆从根本 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而具有农村建得起,农民用得起,易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市场竞争 势。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油兼用农产品、既能食用,又可用于榨油。 作为食品,大豆是一种优质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资源,它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的组成比例非常接近于肉类食品。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35%-45%,比禾谷类作高6-7倍。 氨基酸组成平衡而又合理,尤其富含8种人体所必要的氨基酸。大豆制品如豆腐、千张、豆瓣酱、豆腐乳、酱油、豆豉等,食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东亚国家的传统副食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极力主要发展大豆食品,以解决目前发展中国家蛋白质资源不足的现状。 近年来,美、日等国家竞相利用脱脂大豆制作食用脱脂豆粉,提取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用以制造人造肉、点心、饼干等高蛋白食品,以预防由于食肉过多而引起的心脏病或肥胖症。 作为油料作物,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饼粕的提供者。每1吨大豆可以制出大约吨的豆油和吨的豆粕。 用大豆制取的豆油,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主要食用植物油。作为大豆榨油的副产品,豆粕主要用于补充喂养家禽、猪、牛等的蛋白质,少部分用于酿造及医药工业。 秸秆气化炉的特点作用 不用钢瓶装气,无压力爆炸和有害所体泄露危险,体积与液化气。 燃烧类型:秸秆制气 传统柴草 蜂窝煤 液化气 沼气 月用量统计:150斤 500斤 150块 1瓶 600斤有机质 费用统计:15元左右 50元左右 60元左右 90元左右 30元左右 秸秆气化炉,设计有下出灰口、冷却夹套、水冷排结构、炉体、快开上出灰口、进料口密封盖构成,秸秆气化炉的中上部为炉体,既作为待燃烧的秸杆料的装料仓,同时也作为燃烧室。炉体上端中心位置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水封的进料口密封盖。秸秆气化炉的中下部设置有水冷排结构,作为气化炉的燃烧炉排。水冷排结构以下的下炉体,设置有夹层的冷却夹套,冷却夹套内的水与水冷排结构的水相通,以水泵驱动循环。 农业丰则基础强 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一直以来,农村都是直接燃烧秸杆、木柴等获取能源,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更降底了热效能,做顿饭费时费力,烟熏火燎,污染环境,人们的健康也受到了威胁。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能源问题日趋紧张,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能源、新的产品,达到即节省能源又省钱的目的。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厂特推出的节柴炉,它将农作物的秸杆、农林废气物等有效的转化为燃气,使用方便、干净卫生、随开随用,改善了农村做饭、烧水生活卫生环境。 燃气炉制造的秸秆燃气,属于绿色植物新能源,是我国农村最广泛、最持久、最可靠、最廉价,且永不枯竭的再生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由于植物燃气产生的原料为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锯末、食用菌渣、牛羊畜粪、及一切可燃性物质,资源丰富,适合当代农村使用。 本产品结构简单、高效节能、洁净环保、安全卫生(燃烧时没有烟气)、不需要辅助能源,也不用其它任何化学添加剂,引火时保留了直接燃烧的传统习惯,经济实用,价格低廉,且燃料收集方便、成本低,不会增加农民的负担,是寻常百姓家适用产品,农民易于接受,满足了我国农村的环保、节能需要,是目前中国农村替代旧炉灶的最佳换代产品。

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为7亿吨,可收集量为5亿吨左右。据估计,每年有近90%的纤维素不能被利用,多数被白白的烧掉[1]。目前,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新途径是作为肥料开发利用、作为新型能源、作为畜牧饲料、可降解材料、工业原料和培养食用菌基料等。科技部已经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工程”作为星火计划重点工作之一,并将遵循技术成熟、简易、能大量消化秸秆和就地解决问题的原则,把秸秆还田、秸秆畜禽饲料、秸秆转化新能源和有关工业原料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推广,以及相关产业转化作为工作重点,为提高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的水平创造有利条件[2]。1 农作物秸秆的化学组成农作物秸秆的化学组成因物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的来看它们都主要含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水份以及少量粗蛋白、脂肪等有机物。几种农作物秸秆的化学组成如表1所示[3]。表1 几种农作物秸秆的化学组成(%)2 农作物秸秆利用的途径 农作物秸秆作为肥料[4-6]目前,农作物秸秆作为肥料主要是指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及麦秸粉碎翻压还田技术),此外还可利用秸秆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秸秆机械技术主要过程为:收割秸秆、粉研讨会、翻压还田、生物有机复合肥。农作物秸秆切碎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而且可以迅速腾地以解决“三夏”、“三秋”、农忙期间争农时,争劳力的矛盾。还可以避免由于焚烧秸秆产生的环境污染,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经过这几年秸秆还田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实践证明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特别对缓解我国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弥补氮、磷、钾化肥不足有十分重要意义,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在培肥阶段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明显,因此秸秆还田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使农业稳产、高产、高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农作物秸秆作为新型能源[2,7-8]农作物秸秆作为新型能源主要是指秸秆气化技术。秸秆气化供气技术指可燃烧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麦秸、高梁秸、稻秸、向日葵饼、豆秸、花生壳及各种草料等)进行粉碎、干燥、热解、气化、还原等过程变成H2、CO、CH4等可燃性气体。该技术有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以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为例,该系统主要包括:机组+储气柜+主、支管道+居民入户管道+专用秸秆煤气常压灶具和气表等。机组内的气化反应自上而下可分为四层:1)干燥层:氧气中水分蒸发,使秸秆干燥和预热。2)干馏层:进一步加热升温,挥发物质馏出渗混到燃气中。3)燃烧或氧化层:与氧气反应,生成大量的CO2,放出热量,部分碳的氧气不足,生成CO并放出热量。4)还原层:基本没氧气,CO2及H2O炻热的碳进行反应还原成CO和H2。在实验燃烧过程中,还原层温度越高,CO2还原就越顺利,一般在700—900使CO2和C接触的越长,得到的CO与H2量越多。整个系统流程如下:农作物秸秆经粉碎后经螺旋上料机送入气火炉内,在空气不足量情况下,秸秆经燃烧反应,生成含一定量的CO、CH4,由气化上部抽出送往净化器系统,其包括一级水洗和二级喷淋成雾状、除去大量的粉尘和胶油,经三级过滤,由泵抽回循环使用,经过完全冷却,从管道送到储气柜,存储一定量燃气,协调用气负荷,再通过气机经过分气箱输送到管道管网直至到每家每户,户内均配制燃气流量表和阀门。 农作物秸秆作为畜牧饲料以农作物的叶、秸、根、藤、茎、壳以及工业下脚料或无毒野草等秸秆为原料,用化学、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将秸秆纤维分解、经熟化制粒而成,是喂牛、羊、马、鹿等畜,以及作为鸡、鸭、兔和鱼等水产部分饲料的全高价高效生物饲料。成本低,秸秆饲料是玉米成本的1/5。 秸秆微贮饲料[9,10]秸秆微贮饲料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干菌,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贮藏,经过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在微贮过程中,由于秸秆发酵活干菌的作用,在适宜的温度和厌氧环境下,将大量的木质纤维类物质转化为糖类,糖类又经有机酸发酵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pH降低到—,抑制了丁酸菌、腐败菌等有害菌的繁殖,使秸秆变得能够长期保存不坏。主要过程如下:微贮饲料的水分含量是否合适是决定微贮饲料好坏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喷洒和压实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秸秆水分含量是否合适,要注意层与层之间水分衔接,不得出现干层。秸秆微贮后,窖池内贮料慢慢下沉,应及时加盖土封防止漏气。 多维复合酶菌秸秆发酵饲料[11-13]除以上利用秸秆发酵活干菌进行发酵外,多维复合酶菌秸秆发酵饲料也是一项高科技生物工程技术。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双歧杆菌群、光合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等106种有益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多维复合酶菌可分为Ⅰ号和Ⅱ号。对植物秸秆进行发酵,生产出成本低,营养成分全,味香可口的营养饲料。此外,可用液氨、尿素、碳酸氢氨、氨水等氨源生产秸秆氨化饲料。 农作物秸秆生产可降解材料目前农作物秸秆生产可降解材料主要是生产一次性秸秆餐饮容器和建筑材料。 一次性秸秆餐饮容器生产技术[14]我国一次性餐具年消费量为115亿只,目前国内生产降解的纸制餐具的厂家有上百家,年生产能力仅为30亿只,生产秸秆餐具的企业有数十家,年产量为亿只,需求缺口达72亿只/年,由于纸制餐具价格高,且造纸过程中有污染,因此,秸秆一次性餐具将以其成本低廉、性能好、无污染等无可比拟的优点,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次性秸秆餐饮容器是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如麦秸、稻草、稻谷壳、玉米秸杆、花生壳、棉花杆、蔗渣(包括锯末、苇杆、草茎)等纯天然植物纤维,添加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的安全无毒成形剂,经独特工艺和成型方法制造的可完全降解的各种盘、碗、口杯等绿色环保产品。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该产品耐油、耐热、耐酸碱、耐冷冻,强度优于泡沫塑料和纸制餐具,价格远低于纸制餐具。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成本低、无三废、自动化程度高,可一次成型,自动杀菌,包装产品用后可作为禽畜饲料,沤制成有机肥还田。现已研制出植物纤维餐具成型机组,环保筷子也已投入生产。 生产刨花板及建筑用纸面草板[15-16]以麦秸为原料,采用一种新型胶黏剂可生产达到国家标准的麦秸刨花板产品;采用新型胶黏剂,搅胶前麦秸碎料的含水率大于13%,麦秸碎料可不进行干燥直接进行搅胶等后序加工;不另加任何防水剂,从而可使刨花板生产的施胶成本降低10%,综合生产成本降低5—8%;该产品无游离甲醛等有害气体;由于施胶需少,搅拌时间量延长一倍。麦秸刨花板是木材刨花板的理想替代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家具制造,车船厢内装饰及包装等行业。建筑用纸面草板系以洁净的天然稻草或麦草为主要原料,经热压成型,外表粘贴面纸而成的建筑板材。主要用于房屋的外墙,外墙内衬、内隔墙、棚板、屋面板。由于稻草板的原料是取之不尽的一年生可再生资源——稻、麦草,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的污染物;它自身不含有害物质,而且当它完成使用目的而被拆除时,仍可还它本来面目——稻、麦草而回归大自然。稻草板是不折不扣的生态建材。如果用我国目前年产稻谷稻草板用来作建筑物的墙体,可以满足约705亿平方米建筑物的需要,相当于目前我国每年城乡所有新建筑物的75%左右。3 结束语综上所述,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肥料、作为新型能源、作为畜牧饲料、可降解材料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利用率,同时解决了许多问题。目前,人们正在研究更高的利用富维生素农作物秸秆,如生产木糖醇、单细胞蛋白等[1,17-18]。但同时应该注意,秸秆微生物处理技术难度很大,如今只取得阶段成果,因此开发利用时一定要谨慎小心,以免造成浪费。

秸秆综合利用是把不适合立即作饲料的秸杆(秸秆、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沉积沤肥后施入土中的一种方法。农牧业生产过程也是一个热传递的一个过程,农作物在的生长过程时要持续消耗能量,也要持续补充能量,持续调整土壤层原水、肥、气、热含量。秸杆中含有大量新鲜的有机化合物料,在偿还于田地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功效,就能转换成有机物和速效性营养物质,其益处主要有以下层面:

一、秸秆综合利用补充了土壤养分

农作物秸杆带有一定营养物质和纤维、木质纤维素、木质纤维素、蛋白质和灰份原素,不仅有比较多有机物,还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如果将秸杆从田里运出,那样残留在土中的有机化合物有且只有10%上下,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那样,只有通过上肥或秸秆综合利用等途径才可以得到填补。

二、秸秆综合利用推动了微生物菌种活动

土壤微生物在所有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溶解土壤肥力和净化处理土壤层的重要作用。有机物的生成由绿色植物胡萝卜素来完成,有机物的溶解则由微生物菌种来完成。秸秆综合利用给土壤微生物带来了很多能源物质,各种微生物菌种数量及酶促反应也相应提升;这便加快了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物养分的转换,使土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提升,土壤养分有效性也逐步提高。经微生物分解转换后产生的纤维、木质纤维素、含糖量和腐植酸等灰黑色胶体物,具备粘接粗粒土能力,同黏土矿物产生有机与无机的分子伴侣,推动土壤形成土壤胶体,使土壤层容积缓解,提升土壤层原水、肥、气、热协调性,增强土质锁水、固土、供肥能力,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特性。

三、秸秆综合利用可减少化肥使用量

农牧业资本主义国家都那么重视上肥构造,如美国农业有机肥的施肥量一直操纵在总肥料施加量的1/3之内,澳大利亚、国外绝大多数苞米、麦子的秸杆也还田。农作物所吸收的氮主要来自土中的原来营养物。来源于肥料的仅占23%-24%。这是因为即便使用有机肥,土壤层有机化合物对植物生长发育仍是最关键的。因此,秸秆综合利用是填补有机肥长期用缺陷的很好方法。

四、秸秆综合利用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乡村80%的秸杆关键采用点燃解决,导致空气的污染、影响交通、土壤层表面焦化厂等,有时还引发火灾。此外,秸杆随便处理还会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因此秸秆综合利用有益于完成农业废弃物的开发利用。

秸秆中含有很多有机质,秸秆还田促进微生物活动。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在分解土壤有机质和净化土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毕业论文秸秆燃烧利用

生物质能与中国新农村建设084386 汉语言文学 兰艳丽摘 要:本文通过新能源——生物质能的概述,初步展示其性质特点。同时,结合当下时事,论述其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来证明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生物质能的应用与发展,重点讲述了秸秆在实际应用中的途径与意义。而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无污染,效益高的新性能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关键词:生物质能,新农村建设,秸秆应用,现状分析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生物质能特点1) 可再生性 生物质属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由于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 2) 低污染性 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X、NOX较少;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 3) 广泛分布性 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 4) 生物质燃料总量十分丰富。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根据生物学家估算,地球陆地每年生产1000~1250亿吨生物质;海洋年生产500亿吨生物质。生物质能源的年生产量远远超过全世界总能源需求量,相当于目前世界总能耗的10倍。我国可开发为能源的生物质资源到2010年可达3亿吨。随着农林业的发展,特别是炭薪林的推广,生物质资源还将越来越多。 生物质能应用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专家估计,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到下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目前人类对生物质能的利用,包括直接用作燃料的有农作物的秸秆、薪柴等;间接作为燃料的有农林废弃物、动物粪便、垃圾及藻类等,它们通过微生物作用生成沼气,或采用热解法制造液体和气体燃料,也可制造生物炭。生物质能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据估计,每年地球上仅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质总量就达1440~1800亿吨( 干重 ),其能量约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总能耗的3~8倍。但是尚未被人们合理利用,多半直接当薪柴使用,效率低,影响生态环境。现代生物质能的利用是通过生物质的厌氧发酵制取甲烷,用热解法生成燃料气、生物油和生物炭 ,用生物质制造乙醇和甲醇燃料,以及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能源植物,发展能源农场。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能源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因此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同时日益增大的农村能源需求量也给我国本已严峻地能源形势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根据《2004年世界BP能源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2003年世界石油探明总储量为1567亿吨,中国石油探明总储量仅占世界的,但中国的石油年消费量却占到了世界的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35%,专家预计这一数字到2020年将达到60%。同时我国农村许多地区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丰富,蕴含着发展新能源的巨大潜力,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农村能源利用领域,大力推进新能源建设,则是解决农村能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目的在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开发使用新能源。过去对于农村能源有一个十六字方针,即“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这是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针对能源危机而提出来的。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及其能源供需结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商品能源进入农村市场,农村能源面临着结构升级和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原十六字方针因缺少生态观和市场观,已不符合现时和未来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因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对中国农村更具特殊意义。中国80%人口生活在农村,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是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尽管煤炭等商品能源在农村的使用迅速增加,但生物质能仍占有重要地位。1998年农村生活用能总量亿吨标煤,其中秸秆和薪柴为亿吨标煤,占%。因此发展生物质能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生活和生产用能,是帮助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 1991年至1998年,农村能源消费总量从亿吨标准煤发展到亿吨标准煤,增加了%,年均增长。而同期农村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电炊的农户由1578万户发展到4937万户,增加了2倍多,年增长达%,增长率是总量增长率的6倍多。可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对于优质燃料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能源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现代化需求,生物质能优质化转换利用势在必行。 生物质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意义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以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源物质均属于生物质能,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二是农业废弃物;三是水生植物;四是油料植物;五是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六是动物粪便。在世界能耗中,生物质能约占14%,在不发达地区占60%以上。全世界约25亿人的生活能源的90%以上是生物质能。以秸秆产能技术为例,秸秆产能是生物质能里面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秸秆属可再生能源,年复一年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有资料介绍,植物在燃烧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但它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二氧化碳,这放出和吸收是基本平衡的,所以对环境保护有利。同时从秸秆的化学成分和热值看亦有它的优势,将它燃烧产生的灰分不小于10%,而且灰分还是一种好的农作物所需的肥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好项目。农作物的成熟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由于它们的生长期和成熟期与气候密切相关,因地区不同也有一些差异。我国秸秆的产生量主要集中在春末或春夏交替期、夏末或夏秋交替期及秋季。由于中国土地辽阔,秸秆的收获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趋势是一致的。这里所谈季节性主要针对农作物成熟时产生的秸秆,至于农作物收获后,经过加工过程产生的生物质资源如稻壳等不在此列,它根据粮食的市场需求加工产生。以上秸秆产生的特点将对开发利用秸秆的管理和技术方面带来重大影响。当然对于一些具体情况,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从实际应用来说,秸秆作为能源原材料可用于制作秸秆煤或者用于秸秆发电。秸秆煤比起普通煤炭,秸秆煤不仅投入小、生产安全,还具有易燃耐燃、热效率高、残渣少等特点,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广秸秆煤,不仅能使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而且能使生产秸秆煤的农民家庭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目前利用秸秆发电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秸秆气化发电,二是秸秆直接燃烧发电,用得最广泛的是秸秆直接燃烧发电。秸秆发电与常规的火力发电的不同之处主要是燃料不同引起燃烧系统的变化,重点是燃烧设备的变化,而热力系统的其余部分和电气系统与常规一般火电厂类同。秸秆燃烧的另一途径是利用已经运行电厂中的锅炉进行掺烧,这既可节约煤,又可增加秸秆利用的途径。各地电厂所配炉型不同,可以由秸秆的各种成型来满足不同炉型锅炉燃烧要求。有一种在煤粉炉中掺烧秸秆的思路是炉膛中下部稍加改造增加一块炉排烧秸秆,称之为联合燃烧。还有对将按要求被关闭的小型火力发电厂,可以对其锅炉改造或重新建设锅炉装置,改造成为生物质能电厂,这也是有利的途径。在新农村建设中使用秸秆发电,能够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可以有利于保护环境。 生物质能在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将其作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了国家能源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中,先后签署了《里约宣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公约,颁布了《中国21 世纪议程》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在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并提出要实行优惠的财税、投资政策和强制性市场份额政策,鼓励生产与消费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出台了一些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这些都有力地推动着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的发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在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大量消费煤炭造成环境污染, 农作物秸秆等发电利国利民。但现实却是,我国可作为能源使用的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等却大量被废弃。资料显示,每年全国可作为能源使用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为1.5亿吨标准煤,林业剩余物资源量约2亿吨标准煤,小桐子(麻疯树)、油菜籽、蓖麻、漆树、黄连木和甜高粱等油料植物和能源作物潜在种植面积,理论上可满足年产5000万吨生物液体燃料的原料需求。工业有机废水和畜禽养殖场废水资源量,理论上可以生产沼气近800亿立方米,相当于5700万吨标准煤。但到2008年底,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仅315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170万千瓦,碾米厂稻壳发电5万千瓦,城市垃圾焚烧发电40万千瓦,秸秆、林木废弃物发电55万千瓦。生物质能源技术同其他新能源技术一样,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众多的问题。概括而言,这些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共同性的问题,即绝大多数生物质能源都面临的问题;另一类是特殊性问题,即生物质能各个领域中某些技术所面临的特殊问题,一般来说,由于生物质能源技术多种多样,其工艺特征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市场的取向不同,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从共性上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分别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弱,政府配套政策不健全,资金缺口大。投融资体系单一,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为了生物质能的发展应需要做到: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加大宣传,加强人才能力建设、加大科研投入,搞好试验示范,开展资源评价、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能源作物。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吸收外国的成功经验等等。在呼唤环保建设的今天,无污染的生物质能将会成为热门的能源,为新农村建设带来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双效收益。总而言之,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它的应用对于新农村建设有重大的意义,有利于环保工作的进行,而且产能的原材料数量多,分布广,有部分原材料还起到了变废为宝,回收利用等,加大应用生物质能的力度,能够促进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当然,生物质能也不是没有缺点的,热值及热效率低,体积大而不易运输。直接燃烧生物质的热效率仅为10%一30%。这些缺点都需要技术的革新和政策的相应变动来进行改善,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指向一条明亮的,无污染的发展道路。 【1】 秦大东曹军.浅论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现状及对策.安徽通报,Anhui (1):133-135.【2】 闫廷满.生物质能: 秸秆; 发电的思考.东方电气评论第21卷,第1期,2007:1-4【3】 田永淑. 新型秸秆气化炉及净化工艺. 河北唐山,可再生能源 【4】 法忠勇.推进我国农村新能源推广应采取的措施, 甘肃农业2007 年第9 期【5】 陈亚中 生物质能源应用前景分析 2008【6】 百度百科

1、秸秆肥料化。

秸秆还田肥料化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手段。深入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微生物学,加快秸秆的腐熟时间,迅速完成从秸秆到肥料的转变,缩短土壤的吸水时间。充分发挥秸秆的肥料化,可以促进农民的参与度,起到有效减少秸秆不合理处置产生的生态破坏。

2、秸秆基料化。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比如碳、氢、磷等。以秸秆作为基料种植各种食用菌,丰富的营养可以提高菌类的产量。而秸秆可以在收获季节后的农田轻松获得,基本没有成本,可以扩大食用菌的种植效益。利用秸秆种植食用菌,还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3、秸秆原料化。

如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有技术可以以秸秆作为原料,用于制造秸秆纤维板,秸秆地砖、秸秆纤维等材料。秸秆原料化是一种可塑性较强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技术还能达到一定的强度,完全可以用于建材领域。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或许会取得更大的技术成绩和发展。

4、秸秆燃料化。

秸秆具有易燃性,研究和应用秸秆的燃料化技术,能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比如把秸秆作为燃料转化为电能,这样的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应用。当然,可以把秸秆当成发电原料的发电厂,不单单可以燃烧秸秆,还可以燃烧其他的农作物和废弃物作为燃料。秸秆燃料化的应用场景很多,不过需要在燃烧的同时,注意燃烧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危险。

5、秸秆饲料化。

秸秆的饲料化,主要通过青贮、微贮以及厌氧发酵技术等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转化秸秆中的木质纤维为糖类物质,然后借助有机发酵菌再次转化为脂肪酸和乳酸,就成为了一种有机饲料,实现饲料化。

秸秆焚烧还田 秸秆经焚烧,有效成分变成废气排入空中,大量能源被浪费,剩下的钾、钙、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可以被植物利用,并且在燃烧过程中杀死了虫卵、病原体及草子。但是焚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成为一大公害。我们坚决采取措施禁止焚烧。利:可以将组成植物体纤维素的碳氢氧等元素变成碳酸盐和硝酸盐等物质,使得碳氮磷氢等元素进入土壤,从而为以后的生物提供相关营养元素。,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弊:随意焚烧秸秆等高碳生物,会导致部分碳元素变成CO2,造成硫元素变成SO2,造成氮元素变成NO2等气体,加重温室效应,加重酸雨的严重程度。综上,我们应该提倡不在田间焚烧秸秆,可以拿回家烧,这样可以利用其产热为我们节约能源,然后再把草木灰拿出去肥沃田地。当然,为更好的利用秸秆,部分农村已经开始推广饲料工程和沼气池工程,

木材秸秆水解研究论文

90年代,开展了秸秆及木材细胞壁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及过氧化氢制浆机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学术成就和创新性工作有以下几点:① 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秸秆中化学成份的分离、提纯和鉴定方法。该方法已作为标准方法被载入英国《分离科学百科全书- Encyclopaedia of Separation Science》;②提出了两步分离秸秆中木质素的新方法,使得分离的木质素含多糖杂质降至为以下;③首次提出了英国小麦秸秆中木质素-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模型;④首次上提出了均相催化化学改性小麦秸秆半纤维素反应工艺,比传统的异相催化反应速度提高了5-10倍,并为工业化生产改性半纤维素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⑤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两步中度碱水解和两步酸水解测定秸秆细胞壁中酯化或醚化阿魏酸和香豆酸的新工艺方法。⑥发明了低温无溶剂化学改性秸秆和蔗渣木质纤维以制备新型高效吸油剂的新工艺。他与合作者已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Polymer, Carbohydrate Polymers, Holzforschung 等国际本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10篇,并全部被SCI收录并被多次引用;同时他还被邀请参与编写Pectins and Pectoas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Hemicelluloses 等专著8部(英文)和英国科学分离百科全书1部。申请发明专利4项。1998年曾获留英华人化学学会和英国科学协会(CSCST1994-1998)联合举办的化学学术成就奖。2000年10月获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名称:木材废物及农作物秸秆在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小麦秸秆细胞壁中羟基肉桂酸化合物分离和结构鉴定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02),并推荐为2003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秸秆生物质通过液化或固化等方式制造成燃料可直接供热,或是制造成秸秆清洁煤炭等等。秸秆煤炭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再生能源,环保清洁,远远低于原煤的成本和市场价格,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可以代替木柴、原煤、液化气,广泛用于生活炉灶、取暖炉、热水锅炉、工业锅炉等。但是如何将生物质燃料像煤、煤气和天然气一样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普及,还需大力宣传和推广。交通能源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等元素,有机成分以纤维素、半纤维素为主,其次为木质素、蛋白质、脂肪、灰分等,用秸秆转化的生物燃料如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作为交通能源,同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相比,最大特点是可再生性和对环境更友好。国际上生物交通能源技术相对成熟,主要路线是:谷物、秸秆、其它植物等发酵生产乙醇-车用油、乙烯、无毒溶剂及上百种化工、原材料产品等;我国秸秆交通能源技术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日趋成熟,有些正形成小型规模和商品化。3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应用技术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应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等方式。

植物原料所含聚糖在催化剂与水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的解聚过程。用于水解生产的主要植物纤维原料为森林采伐剩余物、木材加工废料和农业废料。20世纪60年代以前,水解科研及生产系以木质原料为主,当时常用“木材水解”一词。水解工业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通过水解获得单糖等中间产物,再经生物化学或化学加工转换成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及蛋白饲料等产品的化工生产部门。

简史

1819年法国科学家布拉孔诺()首先发现纤维素可经浓硫酸水解成葡萄糖,为植物原料水解利用奠定了基础。1854年法国公布了阿雷纳(Aréna)和佩卢兹(Peluse)用浓硫酸木材水解法制酒精的研究成果。于次年在巴黎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木材水解酒精厂。早期的浓硫酸水解法虽已显示了工艺设备简单易行及糖得率高(近理论值)等方面的优越性,但由于硫酸耗量高达原料重的~倍,且不能有效回收,使这一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1856年法国学者贝尚普(échamps)首次以发烟盐酸为催化剂进行了木材水解研究。其后经过许多研究者的持续工作,两种浓盐酸水解方法——普罗多尔(Prodor)法即气体盐酸水解法,及贝尔吉乌斯—莱茵奥(Bergius-Rheinau)法即液体盐酸水解法,在20世纪20年代初达到中间试验水平。1933~1942年期间德国及意大利分别建成浓盐酸法及浓硫酸法木材水解厂,并先后投产。稀硫酸水解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844年。在此之后,瑞典的西蒙森()、德国的克拉森()和朔莱尔()等作了大量研究,为以后稀硫酸水解法的工业化生产打下基础。朔莱尔所提出的水解法的特点是在水解器中形成的糖可及时连续地渗滤排出。糖的分解大为下降,得率提高。这一渗滤式水解法经继续改进后,被称为朔莱尔(Scholler)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苏联、美国等国先后对稀硫酸渗滤水解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并相继建厂生产,主产品为酒精,部分厂尚生产饲料酵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为了达到甜味资源自给及发展新木材化学工业的目的,全面开展了浓硫酸及浓盐酸水解技术方面的研究,并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采用浓硫酸法先后建厂试生产,在回收硫酸上采用了新的途径,主产品为结晶葡萄糖。此方面研究开发工作终因60年代木材价格上涨而中断。苏联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始终重视发展其水解工业。从60年代开始,由于大力发展牲畜饲养事业,产品结构发生改变。饲料酵母上升为主产品,同时也巩固酒精生产,发展糠醛生产。此外,木糖醇及木质素深加工产品也得到了相应发展。水解原料构成也逐渐变化,农业废料比重日益上升。中国的水解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从60年代起,科研及生产发展较快。糠醛生产厂已遍布全国,并建立了木材水解酒精厂、木糖醇及木糖生产车间。从70年代中期起,国际上对植物纤维水解利用的研究更趋重视,主要集中于水解方法新领域的开拓研究,在纤维素酶水解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原料

木质原料有等外材、梢头木、木片、刨花、板皮、板条及木屑等。林产品工业领域中的废渣废液,如栲胶渣、纤维板生产废水,也不同程度地用于水解生产,硫酸盐法预水解液也有用于水解生产的。制浆生产中的亚硫酸盐法纸浆废液,作为含糖水解液早已在全球范围内大量用作发酵原料。农业废料有玉米芯、甘蔗渣、燕麦壳、棉籽壳、稻壳以及玉米秆、麦秆等。据估计80年代全世界每年用于水解生产的原料约700万吨,林业原料及农业原料各占一半。

在评价植物水解原料时,通常将其所含聚糖分为易水解聚糖及难水解聚糖两类。前者主要指半纤维素(包括果胶质、树胶类聚糖),易为酸及酶等催化水解;后者主要指纤维素及部分伴生其间的聚甘露糖和聚木糖,难被稀酸及酶催化水解。两类聚糖的含量多寡,对确立水解工艺参数有密切关系。植物因种属不同,以及生长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其化学成分,以至易水解及难水解聚糖比例等都有明显的变化。大量测定表明,林、农废料中三大组成含量的平均范围是:纤维素30~45%,半纤维素15~40%,木质素12~30%。某些富含聚糖的植物原料所含聚糖与普通谷物所含聚糖(淀粉)相近。

产品

水解生产的产品主要有酵母、糠醛、酒精(乙醇)、木糖醇、木糖、饲料糖浆、木质素植物刺激素、木质素植物生长刺激肥料、木质素活性炭等。由水解产品经再加工可形成大量二次产品及系列产品。例如糠醛除了本身可作为产品直接应用外,还是呋喃化工系列产品(包括呋喃类药物)的基本原料。按80年代末期统计数字,全球由植物纤维原料直接生产的饲料酵母每年在45万吨以上(未包括由制浆废液等工业废水生产的产品),糠醛及酒精的年产量分别为25万吨及12万吨左右。

水解厂副产品的种类与所选择的主产品种类及水解工艺有关。如采用稀酸渗滤水解法生产酒精时,可得副产品糠醛、酵母、石膏、液体二氧化碳、干冰等。生产结晶木糖醇或结晶木糖时,可同时得到饲料酵母或饲料糖浆。醋酸及醋酸盐是糠醛生产的副产品。

水解原理与方法植物纤维所含聚糖——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加水分解的总过程可分别表示如下:

水解所得单糖中,属于己糖的除葡萄糖外,尚有甘露糖及半乳糖,戊糖为木糖及阿拉伯糖。在高温酸水解条件下,单糖将进一步发生分解。已得到生产应用和正处于研究开发中的水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稀硫酸高温渗滤水解法

简称渗滤水解法。是国际上目前大规模工业生产酵母和酒精唯一应用的一种水解方法。水解时由水解器顶部向器内连续泵入高温稀酸溶液,使其透过(渗滤)水解物料层及时地将已水解出的单糖液(水解液)排出反应空间,以减少糖的分解,获得高的得糖率。半纤维素、纤维素的水解速度及其水解出的单糖的分解速度均相差甚远,植物纤维原料的形态在水解过程中变化很大,这些因素要求水解温度要由低(175℃)向高(190℃)逐渐升温,且要严格控制渗透速度。水解时,硫酸浓度为~,水解液比(水解液采出量与干基原料重量比)为14左右。渗滤法水解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制备(粗大原料削片、粉碎)、水解、水解液中和、澄清等基本工序。水解流程如图1。

图1水解器是水解生产的关键设备,在苏联该项设备在向系列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常见的计有容积为18、20、30、37、40、50、70、80及160立方米9种。70立方米容积水解器结构见图2。

图2国际上采用渗滤法水解生产的企业为了全面利用原料中的聚己糖及聚戊糖,依所选定产品方案的不同主要有4种类型的水解厂:①酵母水解厂;②酒精酵母水解厂(酒精为主产品);③糠醛酵母水解厂(糠醛为主产品);④木糖醇酵母水解厂(木糖醇为主产品)。酒精酵母水解厂基本生产流程见图3。

通过渗滤法水解,每吨绝干原料(按针叶树材计)可获得450~500千克左右的还原糖。今以酒精酵母水解厂及酵母水解厂为例,其产品(包括副产品)及数量见下表。

现阶段,采取稀硫酸高温渗滤法进行水解生产的国家主要是苏联。此外,保加利亚、中国及巴西亦属生产国。

图3浓盐酸水解法

植物纤维素在盐酸浓度高于39%的情况下即可在常温下水解。水解前先经过吸附、润胀、溶解等过程。但在浓酸介质中,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后又立即回聚成结构不同于纤维素低聚糖的新低聚糖。这种新低聚糖在稀酸中极易水解成葡萄糖。浓盐酸水解法有液相(大酸比)及气相两类。以生产结晶葡萄糖为主产品的大酸比浓盐酸水解法,其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制备、预水解、纤维木质素干燥、水解、盐酸回收及葡萄糖复盐结晶及复盐分解等基本工序。与稀硫酸水解法相比,浓盐酸水解有得糖率高、糖浓度高、糖质纯以及节约能源等许多优点。但是,液相浓盐酸水解法在其工业生产中有不少技术难关,有待继续解决。

酶水解法

以纤维素酶及相应的半纤维素酶为催化剂,对纤维素及半纤维素聚糖进行水解的方法。酶法水解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不需要耐压耐腐蚀设备。由于酶促反应的特异性,产物单一,可免除产物的二次降解,故糖质纯净。但也存在不少技术难关,如原料预处理及酶制剂生产费用昂贵,酶水解反应慢、周期长,酶的有效回收难等,有待进一步解决。

高温快速水解法

从70年代以来,各国普遍研究这一方法。此法一般以~的稀硫酸为催化剂,在220~240℃高温下于管式水解器中连续进行,水解时间仅为数秒到数分钟。葡萄糖得率可达理论得率的50%以上。该法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

趋势

现有稀硫酸高温渗滤水解法的继续完善与提高,仍将是各生产国今后的一项重点任务。以生物技术的新研究成果改进酵母生产技术将受到重视。酶水解技术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可望取得更多突破,原料的经济预处理方法和酶制取成本的下降及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仍将会成为研究的中心目标。占首位的水解产品将继续是饲料酵母,其次为糠醛、酒精及水解糖质饲料等。由于饲养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饲料酵母产量可能增长较快。为了水解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与扩大,新水解原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引起普遍重视。预计城市纤维质垃圾、高位低分解度泥炭及富含聚糖的海洋植物等将会得到更多研究与应用。营造水解原料基地林亦可能受到重视。

  • 索引序列
  • 秸秆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论文
  • 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方法论文
  • 秸秆有机质含量研究进展论文
  • 毕业论文秸秆燃烧利用
  • 木材秸秆水解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