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代际差异论文范文

代际差异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代际差异论文范文

代际差异的根本原因源于各级群体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在此过程中塑造的价值观。90、95后是中国经济腾飞和国力强盛的见证者。经历了互联网诞生、科技灼灼发展的90、95后拥有多元的触媒方式。 一方面他们知识丰富,开放包容,拥有强大的新事物接纳力和适应力。另一方面,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代,他们拥有着相较70、80一代优渥的教育和社会资源,在相对宽容的教养方式下成长,拥有在众多领域探索的机会,人格“我”得到充分尊重和舒展。这些成长印迹伴随他们融入职场,在其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中可见一斑。 90、95后是个体主义进化的新一代,他们关注人的基本权利,强调爱和自主,擅长个体发光多于团队合作。他们个性各异,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区别于其他代际的群体共性特征,而这些追本溯源是自我意识生长的外显形式。

代际差异对总体样本来说,是代与代之间的差异,在发展变化缓慢尤其是科技方面,那代的跨越度会相对大一点,但在如今快速发展黑科技不断更新的时代,从10年一代到5年一代到3年一代,动不动人们的口头禅是“我们有代沟了”。

节奏快,一天象过了一年,节奏慢,一年像过了一天,大概就是所谓快生活和慢生活,所谓的对婴儿来说各种新鲜感觉时间流淌的很快,而对基本没任何变化的老年人来说感觉时间都快静止了。

代际差异对于个体来说,感觉有点复利的影响效应,细思极恐,可能这家人的第六七八代的物质精神水平还不如那家的第二三代,然后就是滚雪球,马太效应,你有的给你更多,你没有的会连仅有的也被剥夺。

真的凡事加上时间的加持,复利的奇迹,一切都会完全不一样,黑天鹅灰犀牛等与之相比简直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变与不变是个大学问。要不断适应那些迅速在变的东西,又要坚守执着着那些不变的东西。学到一个新的相关认知,很有意思,不变是常态,除非你做了什么,才会有变化,变也是常态,除非你做了什么,才会保持不变。

有点拗口,但我有点秒懂,所以觉得甚是有趣,感觉像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思维应用简化版,“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这个惯性惰性定律研究明白的深透,对生活工作真的是一大福祉。

无意中深入了解了下犬儒主义,之前的概念就停留在浅显的明哲保身中庸倾向和那个有名的欧根蒂尼的“不要挡住我太阳的”的狂妄典故里,深入之后发现别有洞天。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8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8篇,以供大家参考!

static/uploads/yc/20211129/"width="484"height="300"/>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篇1】#

总在追我之愿望。

枝繁叶茂的大树想去远方,又或有热情洋溢的人想让人生熠熠发亮。

唯独忘却自我力量。

大树从前只想借外物之力到达另一个境地;所谓青春年少也只不过依靠着周身的真实支撑。

我们总寻求寄托,摒弃实践;总沉迷念想,忽视作为;总着眼外界,无睹内在。

理想的寻求与达成,终究回归于自我饱含深情的起点,对自我的思索与发掘,对自我的革新与创造。

无数人败给了外力。

对己身不满,然后是无声的控诉与无可奈何的归于平静;对社会持异,改造人世的理想最终又被悄无声息地否决,再又回到对暴烈摧残生命的默许,对性别不公之象的熟视无睹,或对《熔炉》、《素媛》事件持续发酵的司空见惯。

大多时日,大多数人,坚信自身力量的微乎其微,执着于自身对理想的无能无力。

然,正如大树冲破阻隔,凭己之力去往远方,芸芸众生间,亦有不懈于梦,无愧于心的人们,夺得了潜在的力势与优长,达到了心之所向。

听伊迪丝唱《玫瑰人生》,146厘米的个子,带她穿过了废旧的巴黎老巷,逃过了父亲的谩骂,避开了曼哈顿的繁华,皆因在音乐中觅得了梦想的真谛。

读柴静《看见》,她说,我们浑然难分,就像水溶于水中。纷繁的乱象与缺失关照的弱势群体,她将自己作为发力的来源与希冀的个体,将镜头深入山间树林,深入被黑暗笼罩的生命,终于寻获心之所想。

看约翰·纳什《美丽心灵》,数学家与精神分裂,不可思议的激烈碰撞。但他未曾屈从于现实,三十年,三十年对数学的热爱与往复的搏斗,他以自我无可匹敌的顽强与坚忍,战胜了所有喧嚣。

漫漫岁月,从个人到群体,从滔滔黄河之水到遥远深蓝的爱琴海之岸,浮于表层成为现象武装,当点到即止化为惯常思维,自我改变与自我追寻便显得稀缺,弥足珍贵。

去追,如霍金以病残之躯写成《时间简史》,靠《万物理论》;去发扬优长,如简·奥斯汀以细腻温和笔触力被封建屏障。

如大树,不仅是自我念想的实现,它的种子已在各个角落生根复蓬勃生长;如平凡又伟大的个人,柴静,纳什为梦想所贡献的,亦生长成人类社会的宝藏。

正如法国诗人兰波在其《深谷睡者》中所写,闪烁的太阳已越过高傲的山峦,幽谷中的光点有如泡沫浮泛。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挣脱世间繁杂的禁束,去往内心无垢的星空。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篇2】#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这样那样的缺陷会时时阻碍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只有不断地弥补缺陷、克服缺陷、超越缺陷,在逆境中崛起与奋斗,才能实现美好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尝过饥渴的滋味,终究不能真切体会食物和水的甘甜。同样,如果没有真正经受过缺陷的困扰、挫折与失败的磨练,就不能真正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人生犹如曲线,永远不会笔直地前进。古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今天呢?今天也一样。

张海迪的名字在我们青年学生当中可谓尽人皆知。正是幼年便成残疾的缺陷,催使她怀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去拼搏去进取,决不放弃,决不消沉。终于,她成为了一名作家,并取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她的成功是她用无数个日日夜夜奋斗的泪与汗换来的,是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获得的。她的身体是有缺陷,但她的人生是丰硕的、充实的,她的精神是闪光的,完美的。

再回到现实中的我。面对过种种缺陷,经历过重重挫折,我已不再是狂妄不羁,而是变得沉默,变得更是成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只要我对生活中的缺陷有正确的认识,只要我怀着一颗永不言弃的心,即使面临更多的失利和打击,我也会看到风雨后的阳光、失败后的胜利。

世界总会有缺陷,而正因为有了缺陷,才更有了美:维纳斯正是因为失去了双臂,才更加体现出美的象征;史铁生正是因为失去了双腿,才使他更加懂得人生的真谛,更加焕发出生命的光芒;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千手观音》的表演者,正是因为她们都是聋哑人,才更以一种精神的力量体现出艺术的美……喜欢寻找完美的我,终于相信:生命是一只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古今中外,大凡成绩卓越者,谁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呢?而谁又不是缺陷的超越者呢?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面临生活的窘迫和资本主义的排斥,仍继续潜心研究革命理论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司马迁面临着灵与肉的双重摧残,毅然决然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最终写成了千古名书《史记》;

我们应当明白:缺陷永远是前进与创造的动因。奔流正是遭遇暗礁才会绽放出美丽的浪花,而生命最美丽的姿态便是那浪尖上的奋力一跃。

让我们超越缺陷!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篇3】#

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且只生长于热带。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由于本土无法种植橡胶只能依赖进口,于是爱迪生提出:“能否从植物中提取类似的成分?”在这一设想提出后,美国研发出了人工合成橡胶。

《大学》云:“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在当下,创新应被大力提倡。

创新往往源于现实的挫折与对未来的希冀。正如大树有对远方的向往但又无法移动,这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其以新办法实现愿望。对国家强大的希望与邦联现实的混乱使美国弃邦联而采联邦。同样,有着对人民更好生活的向往,让中国选择改革开放而非固步自封。

所以欲先创新,要打破固有的“差不多”这类得过且过的思想,更要打破旧有的温床。人是有惰性的,而国人思维体系中又有保守、谨慎的一面。正如鲁迅先生所叹,“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身上,中国人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创新的思想保证应是对更幸福生活的追求,有了对未来的追求才会有对现实的不满,才会产生创新的动力以跳出旧生活。而仅是主张有口饭吃,也就无从创新了。

创新以自我革命形式实现。大树的新办法并非仙人传授,果实也不是上帝为其所挂,而是自出心裁。当代社会竞争加剧,时代飞速发展,只有能创新者可以胜出。反观百年老店柯达,虽率先研发数码相机,但死守胶卷不放,最终黯然破产。究其根源,在于其公司以其成熟胶卷技术为傲,而不愿轻易改变。

这说明创新需要一个自我革新机制。这种机制外在动力是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内在动力是体制内部具备的发展认知,而后者更重要。要实现对旧有的突破和否定绝非易事,虽有外来压力,人们也可选择逃避,只有内在对发展趋势的认识,才可以促使人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推动革新,又反作用于这种创新思维。今日无数大型企业秉承创新理念,斥巨资于研发,而创新带来的成果又使企业焕发新生。

创新最终引向成功。大树以果实让鸟兽将种子带向远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在现实中,创新作用远不止此。创新一方面给创新者带来了物质效益,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努力后精神上的力量的增强。此外,一人的创新起到的带动作用可以激发全社会对创新的兴趣,从而引发万众创新,极大地带动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进步。

“日新之谓盛德。”大树用新办法实现了对远方的探索,而智力足备的人类更有理由去开拓创新,打开新未来。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篇4】#

屠格涅夫说:“人生的最美,当是一边走,一边捡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你的一生,都将美丽而芬芳。”

我一直都觉得,生命的真谛在于简单和平衡,春看杨柳夏赏荷,秋拾落叶冬扫雪,顺随生命的本意,过一种质朴而恬静的生活。可是时代的进步裹挟着无尽的浮躁向我袭来。有的人选择将生命的重心转向金钱与权势,岁月的车轮终将辗上他们的额头,于是他们化为尘土;有些人却选择坚守自己内心的天平,不使其向欲望倾斜。这样的人一生淡泊谨然,美丽芬芳。

瓦尔登湖一直令我心驰神往。很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来到了这里,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用木头搭起小屋,自己耕种,自己收获,他便是梭罗。在外面的人渴望得到财富的垂青时,他却在自己建造的桃花源里每日沿湖散步,诵诗吟歌,与大自然进行心灵沟通。湖畔的鸟语花香,明月清泉,全在梭罗心中。宁静与淡泊,让他心中天平的指针始终稳稳地指向中间。

当世人都陷于泥淖时,梭罗选择以宁静守护生命的平衡。我看见他的身后开出朵朵白莲,人生的道路铺满了生命的意境。

钱钟书在面对他人称赞自己“大师风华绝代,文才卓尔不群”时,只是淡然一笑,他没有让自己的生命倾斜于世人的奉承,而是致力于文学创作,追求生活质朴的美丽。从古至今,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大多远离世俗。选择过安静而简单的生活。正是因为超然物外,才使得林和靖那月影黄昏下的梅花历经岁月的侵蚀而愈加芬芳,才使得南山下陶潜的“归去来兮”在黑夜与历史中升腾了千年。

这些文学大家,始终坚持自己对质朴平衡生活的追求。他们像一棵大树。始终笔直地站着。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沐浴阳光,一半洒落明珠……他们永恒地站着,不卑不亢。

我们都应该学会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平衡,摒弃外物的诱惑。执一杯清茶,于午后坐在小院,安享阳光的温暖,让绿茶的清香在舌尖弥漫开来,听鸟的歌唱,听草的低语,吟诗唱歌,写作打球……宁静而平和的人生其实如此美妙,到那一天我们会发现,当放弃自己的执念时,明月清泉,早已在怀。

一位高僧告诉我,人生中的许多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人生的快乐,不在于对权势的追求,不在于执念的坚持,而在于守护生命的天平,过平衡而简单的生活。

让我们拾起路旁的花朵一路且歌且行……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篇5】#

俗话说,莫欺少年穷。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写过一篇《少年中国说》,批判暮气沉沉的封建社会,呼吁改革创新,发愤图强。

当下社会,年轻人的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也存在不少的差异。

年轻人爱想象,爱冒险;而成年人却告诉你安全第一,不要胡思乱想。

年轻人觉得成年人虚伪,成年人却说年轻人幼稚。

这种现象,叫做代沟,也叫做代际差异。

古往今来,有循规蹈矩,遵守家庭和社会教导的“继承者”;却也更多离经叛道,甚至离家出走的年轻人。

在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中我们看到,听从封建教条的白嘉轩和白继文,最后一个孤独终老,一个成了汉奸卖国贼和反动派;而听从革命召唤的鹿兆鹏和百灵,最终与家庭和国民党反动统治决裂,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可见,大人不一定都正确,年轻人也不一定都不靠谱。

要想让年轻人和大人,年轻人和社会亦步亦趋,融为一体,关键是大家都能与时俱进,不断进步。

一个优秀的家庭,和一个优秀的社会,应当足以鼓励和扶持优秀的年轻人。年轻人无非是会试错,不试又怎么会知道是非对错;而大人和社会,毫无疑问应当容纳这种试错。

谁的人生,是一直步步正确的呢?

小时候,老师和家长会让我们整理错题集,以便于知道自己是怎么错的,可以引以为鉴,下不为例;

那么在生活中,家长和社会给我们准备了“错题集”了吗?

矛盾来自于双方,矛盾也从来不会单方面消除。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的观念冲突,创新冲突,大人和社会的错误,同样比比皆是,若不是,媒体怎么会每天有那么多的爆料呢?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大人和社会要赢得年轻人真正的尊重,不是靠权威,而是靠以理服人;同样,年轻人要获得大人和社会的支持,也要靠换位思考,彼此尊重。

正如林觉民所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取得一致,是和谐少年和大人,年轻人和社会的唯一正确途径。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有比尔盖茨,也有马斯克;他们的家庭,都没有束缚他们一定要循规蹈矩;这是个人的成功,更是观念的成功。

但是在中国,这样的事例太少了,所谓年少成名的,大都是一些娱乐童星。这不值得大人和社会好好思考吗?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篇6】#

微微细雨下,卷入了几分不常有的清香,那是桂花香。在檐下,小坐,与紧张相映成趣,眼前是我期待以久的音乐学院。

往常,我多次造访,只不过来倾听音乐,如今,我练得一手好琴,是一名小演奏家。想着,我已经来到热闹非凡的后台,任化妆师摆弄着。心中那面湖,如今拍打起紧张的浪花,烂熟于耳的乐,攒的发热的谱在面前飘,手上的指甲一圈圈粘好,唯恐出什么插曲。

该来的避之不去,轮到我上场了,心中的紧张又该怎么言说?灯光亮了,那架朝夕相处的筝在诺大的舞台中央,我缓缓坐下,一符音打破了空寂,错落在了不安的夜。于是,那高低起伏的音符,交织在了弦上,动人的花指,有力的摇指显出了一幅渔舟唱晚,千万不能出错!第一乐章将临尾声。

世事总不尽人意,那是一符奇怪的音,打破了听众的梦,怎么办?怎么能出错?脑海中回荡着亲人与老师的日夜陪伴,又怎能容许有放弃的心?一段空寂后我又扬起手将剩余的篇章演奏,第一章终于近乎完美地结束了。

心像一艘远离航线的船,它抖着,开始了第二乐章。

那交织有律的音,伴着我那颗悠扬的心,在柔和的光下,绽放出了最美的繁华。心中的不安可以收好安放,那一幅江景在眼前,如同梦境。曲调渐缓,声音下沉,终于,弹完了。

曲终、人散,家人和老师拥上了舞台,抱着我。那一刹,如花落,不争气的泪渐出眼眶,亲人都哭了。我想,那眼底的泪花,是喜悦的标志,这种陪伴带来的激动,仅是你知,我知。

傍晚,卸下了浓妆,只一人,游刃在江边,湖面上波光闪烁,天上点点繁星,还有几只收网的渔船,耳机中的渔舟唱晚连同这袭江景,又带我穿越回了渔舟唱晚,久久,不能自拔。是那架筝,陪伴了我的日日夜夜。

浓重下沉,暮色笼罩,爬上了时光的矮墙,凋零的蔷薇依在稀疏的草上,一剪剪断的错落。琴弦上绽放了萧瑟,微澜睡成了冰,曲虽终,余音在心中回放。

踩过了落叶的秋,亦听过心灵的歌,走过往事的记忆,感受了陪伴的温暖。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篇7】#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典籍为依托,生生不息的精神以文字为载体,一个个方块字,融汇着我们的古老,我们的文明。

现如今,一些著名作家和学者会在作品中出现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的差错,被指出后积极改正固然安好,但事情不该就此结束,这反映出的文化缺失理应被进一步揭示。有一个词,

叫国学,国学之与我们,到底意味着多少?

当晚清的暮钟与新时代的歌声同时响起,有这样一些人,给了中华文化自由和希望。辜鸿铭留学11年归乡,将四书中三书译成英文传播中国文明,他推崇西方的先进,却不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护;王国维瘦弱的身躯,独自挺立在北大国学研究的讲台上,他用自杀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清洁,捍卫他对国学不易的信仰;而刘文典的激愤与刻薄,却是对传统文化最绝望的保护,当他骂沈从文不值四毛钱的时候,已经依稀看到一种文明渐行渐远的背影。胡适之和陈独秀等人的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但又在不经意间,把国学生生撕出一个缺口。

曾看到过一个访谈节目,叫民国范儿,正如王学斌曾言的民国底气,而这股孤傲的气,在当今已很难找到,因为文学褪色,文化走远。没有了文字,我们就是漂浮一族,是王开龄所言的从石头缝里蹦出的人。

为许多人所不齿的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确实是让我深感震撼的人,无论他是否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但那种对日本传统精髓的坚守与刚毅,以死祭古的豪情,那么真,那么美。现代国人正是缺了这样一种坚持,一种守护,一种民国范儿。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篇8】#

写出“人”字,只需简单的撇捺两笔;写好“人”字,却并不容易,仅仅一撇一捺便暗藏乾坤,需以逆锋起笔,再中锋运笔,接着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做人也是如此,我们落地便已为人,而做好大写的“人”何谈容易?

欲书写精彩人生,描红美好未来,当在逆境谋出路,在顺境隐锋芒。

《少年班》里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在命运需要你逆风飞翔时,选择随风而去。”作为青年人,我们要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要无惧苦难,不畏艰险,要拿出一往无前的姿态、风雨兼程的状态、风雨无阻的心态,在逆境中谋出路,将那布满荆棘的泥泞小路变成铺满鲜花的原野。而当鲜花遍布原野时,也万万不可急着向世人炫耀花的美艳与芳香,只是默默积攒力量,静待结果。老英雄张富清不正是如此?逆境中他勇于冲锋,一往无前,顺境中他急流勇退,深藏功与名,终其一生,始终默默奉献、不改本色。

欲书写精彩人生,描红美好未来,当坚持正确原则,不偏不倚地向前奔进。

恰如斯迈尔斯所言,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他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我们只有行得端、走得正,才能行得稳、走得远。面对人生路上接连不断的诱惑,我们必须坚守本心,万不可让屠龙少年成为龙,在种种诱惑下,忘却初心,长出獠牙。我们应当学习孟子不为“万钟”而折腰,坦言“万钟于我何加焉”的高洁;应该像庄子一样不为名利所惑,宁“曳尾于涂”,也要坚守自己向往的那一份简单的快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去往美好的未来。

欲书写精彩人生,描红美好未来,当时刻保持一种谦逊冷静、斗志不减的心态。

当你认为自己即将获得巨大成功而沾沾自喜时,请戒骄戒躁,继续埋头耕耘,毕竟你自以为的巨大硕果实际上或许只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罢了,能否完美盛开还需看造化。王泽山院士一甲子与火炸药为伴,坐着冷板凳,研究着热学问,而当大家尊称他为“火药王”时,他却自谦地说:“那是因为我姓王。”如此杰出的院士却这般谦虚,我们怎可骄傲自满?行百里者半九十,越靠近成功,我们越要拿出谦逊冷静的态度、不骄不躁的风度、踏实勤勉的气度,如此才能跨过“满溢”之危,远离“骄狂”二字,靠近出彩人生,接近美好未来。

愿吾辈青春儿女都能写好端正的“人”字,做好史怀哲笔下“有雄心壮志的青年‘人’”,于风浪中成长,在正道上成才,坚守本心、砥砺前行,用双手去描红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

差异教学论文范文

精 锐的老师当然有的啦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积极的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篇一:高中数学教学 反思 一、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积极的与时俱进,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侧重于对各种数学知识的讲授。在新课程大背景下,教师要积极的更新教学理念,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大胆的抛弃以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数学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然后予以合理的 总结 和引导。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气氛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积极的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难度较大,整体学习压力较大。而且,很多学生都认为高中数学十分枯噪乏味,甚至晦涩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严谨性院,因此实际课堂气氛往往会流于便沉闷,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院。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便要注意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各种数学问题展开教学。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紧密围绕学生这个中心。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很多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主宰着整个课堂。处于这样的模式之下,学生只能十分被动的、机械的跟随教师的脚步,接受教师对各种数学知识的讲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显然无法很好的开展学习活动。所以,教师要注意积极的转变自身的角色,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将自己放在服务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并始终围绕学生为主体这个中心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并积极的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发挥自身主体性院的空间。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和学生进行互动,并鼓励学生随时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积极完善 教学 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对高中数学来讲,涉及到大量的数学知识,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注意积极的完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展开针对性较强的教学。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应用演示法,向学生展示各种几何模型。并借助教学模型,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各种几何结论。而且,在一节课中,按照实际教学需要,教师还可以积极的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全面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总之,只要能够为教学活动服务,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五、将现代化技术引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开始被大量的应用到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要注意熟练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并将其合理的应用于教学活动中。高中数学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和公式等,单纯由教师进行口头讲授,学生大多会感到十分枯噪乏味。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还会出现难于理解的现象,影响教学效果。此时,教师便可以积极的将各种现代化技术利用引入课堂。课前,教师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PT,并从网络上收集一些有趣的教学素材和案例等,制作出内容丰富,趣味十足的课件。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适时的将PPT展示给学生们观看。并带领学生一起观察课件内容,分析各种数学问题。这样一来,不但有效的增加了课堂容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中一些问题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题目和相关图形直观的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在讲解棱锥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电脑进行演示。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篇二:高中数学信息技术的运用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形成动态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能力。高中数学的内容与图形有关的较多,高中生的各方面能力发展还不完善,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其理解难度较大的图形问题,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使这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原本静态的图形“动起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在教学立体图形三视图时,以长方体为例,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体,让学生对长方体的直观图有所了解,然后从这些生活物品中分离出的长方体直观图,让学生对长方体的高、长、宽有初步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找出屏幕上长方体的高、长、宽,并进行三视图的绘画。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培养学生的空间 想象力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分析 1.对软件进行模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高中数学的教学,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创新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应用,给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空间四边形时,假如教师单纯地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图,学生很容易形成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是相交的这一错误观念。教学时借助几何画板可为学生画出立体的空间四边形,并向学生展示旋转的空间四边形。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空间四边形有了形象具体的认识,使学生的空间感得到增强,提高了其想象力和观察力,对异面直线的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 2.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入本节知识的内容,有时直接提出本节课程要学习的知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方式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学习才会有动力,才能主动学习,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将会降低教学的最终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将声音、动画和视频进行有效的结合,为学生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讲述象棋发明的小 故事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从而引出本节要学习的等比数列求和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要学习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进行思考,国王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发明者提出的要求,让学生自主研究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 三总结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再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情况,说明了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好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篇三:高中数学新课程实践 一、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转变 现在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有不同的版本,其中又分为不同的模块,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和内容,满足个性化的发展,摒弃了以前的高中数学教材以往所有高中生一种教材的教学诟病。其特点突出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双基,删除了过时的内容并且补充了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内容,注重对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 文化 价值;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较好的把握了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内容的要求。例如,必修3中新增了算法的内容。“算法”在当今数学和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已经凸现出来,他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学习和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对于理解算理、提高 逻辑思维 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也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感受、学习和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习和体验算法的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言;并将算法的思想方法渗透到高中数学的有关内容中,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二、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把教科书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照本宣科,不加分析的满堂灌,学生则听得很乏味,感觉有点看电影。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是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处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不能大包大揽,把结论或推理直接展现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让师生、生生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多边互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同时,由于学生认知方式、水平、思维策略和学习能力的不同,一定会有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实施“差异教学”使人人参与,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这样也体现了教学中的民主、平等关系。 三、高中数学教学结构的转变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所有问题皆在课堂内解决(尤其高中数学课),学生时时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下,高中数学课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给学生广阔的学习时空。教师开放组织形式,如教学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单位、厂矿里各种生产情况、入口年龄分布情况等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开放教学内容,新课程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等。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家庭、社会寻找鲜活的数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课前自学、尝试练习、提出疑问、小组合作等不受限制。开放教学过程。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时刻关注并捕捉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四、高中数学教学手段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它呼唤课堂教学要走向现代化,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使用、 网络技术 的应用等,一改以往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教学必修3中“统计”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习题时,教师利用电脑设计教学情境,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屏幕上有声有色地出现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路口,学生在实景中搜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高涨,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快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如教学必修4中探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利用多媒体展现图象的平移、变换实况,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变化的过程情景,自然容易接受。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探索数学结论,还应鼓励学生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处理繁杂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以取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转变 如今新的课程标准下,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整体性、激励性、发展性功能,注重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元、评价标准多元。一改以往以分数论英雄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体系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评价,要求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既关注数学学习结果,也关注数学学习过程,既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也关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变化,再者,客观上,由于所选模块的不同,班与班,学生与学生失去可比性,在新的评价体系中,还引入了模糊的等级评价以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如选课时数、平时成绩、模块成绩等占不同比例,对评价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更趋科学合理,对转变应试 教育 为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对未来高考的改革、人才的选拔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就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而言,目前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不能怨天尤人。高中数学课程必须改,但怎么改,不仅是专家的事,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都要自觉学习、贯彻课改新理念,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客观冷静地分析和对待高中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争取尽快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很多啊,但是一定要原创,不然会被打回来。我就吃了这个亏,还好学长给的莫’文网,有高手帮忙快多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调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究——以北京地区普通校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英语歌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辅助运用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研究——科学利用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辅助初中英语教学初中英语教学情感策略运用研究任务型阅读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南京市南湖第一中学为个案城市化倾向教材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基于仁爱初中英语教材在漳州龙海市农村中学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研究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歌曲融入研究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石河子市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的探究杜郎口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推行中的问题研究——以桐柏县育英中学为例多元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微视频教学资源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新目标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为例多媒体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永安六中为例多媒体辅助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以深圳市A中学为例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研究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以A中学暑期实验班为例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分析词块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基于互动假说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英语课程资源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以佛山市A区为例初中英语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农村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评价标准的研究初中英语情趣教学实施策略研究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研究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行动研究河南省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策略研究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实践研究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中英语探究式教学案例研究初中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初中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适切性研究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应用研究初中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研究——以淄博怡中外国语学校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为例一位初中英语教师实施差异教学的个案研究中考英语测试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

由于 七年级数学 是重要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七年级新生 数学教学解决 方法

学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时,心理和生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数学教学也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初中数学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代数、有理数、实数、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等,内容多,难度大,学生感到吃不消,因此对数学产生畏惧感。以下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初中数学时出现的问题,谈谈具体的解决方法。

一、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较之小学数学更为复杂、抽象,特别是数字到字母的转变、具象到抽象的转变等,一些逻辑推理能力稍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十分吃力,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学不好,会影响到今后对数学的深入学习。因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尤为重要。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首要必备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 逻辑思维 。

师:已知:HC是∠ACB的角平分线,同学们从已知条件可以知道什么?

生:因为HC是角平分线,所以∠HCA和∠HCB两个角相等。

师:没错,不仅∠HCA=∠HCB,而且别忘记∠HCA=∠HCB=∠ACB。

师: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和CD交于点G和H,请同学把图画出来。

学生根据对条件的理解画出图形,如图1。

师:∠AGH和∠GHD是内错角,所以∠AGH=∠GHD,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思路,还能推理出什么?

生:因为AB//CD,所以∠FHD=∠FGB,并且∠AGH+∠CHG=180°。

教师先举例说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推理,使学生不至于因为知识点理解有困难而走偏路。通过步步引导,逐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把握教学内容的衔接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内容更加系统丰富,如果教师处理不好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会直接导致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脱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衔接,在接触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先分析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差异,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初中阶段的系统化,同时,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心,使学生不会因为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巨大差异而产生恐惧心理。

例如,在“有理数”的教学中,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师:小学数学是在算术数中研究问题的,我们现在开始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有理数。

学生从书上找到有理数的概念,师引入负数,并举例说明其用法。

师:同学们,我们怎样区别山峰的海拔高度与盆地的海拔高度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生:用负数,就像零上几度和零下几度一样。

师:没错。事实上,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在于有理数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数字部分也就是算术数。

生:也就是说,有理数相比小学的算术数只是多了符号的变化。

师:对,例如:(-5)+(-3),同学们可以先确定符号是“-”,再把数字的部分相加。

生:答案是(-5)+(-3)=-(5+3)=-8。

在算术数到有理数这一重大转变中,教师明确了切入的方向和步骤,使教学内容与小学数学的内容很好地衔接,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在小学的基础上理解有理数,使学生感受到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内容上的一脉相承,从而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由小学数学内容或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教学,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实战练习,让学生不再对初中数学望而生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极其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大多没有形成特定的学习习惯,往往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主要目标,临近考试才看书“临时抱佛脚”。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初中后,面对快节奏的学习显得十分不适应。因此,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面对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也能游刃有余。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习惯中,预习和复习尤显重要。

1.重视预习

进入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进度陡然加快,学习难度也逐步加深,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在听课过程中,学生由于没有预览新知识,对教师所讲内容十分茫然,从而产生焦虑急躁的情绪,影响继续听讲。久而久之,不仅听课效率下降,更打击了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应在布置当天学习内容的作业时,将预习次日学习内容作为一项作业布置给学生,并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

2.正确把握复习的节奏和掌握复习的方法

复习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习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曲线,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减缓。因此,在学习新知后若不及时加以巩固复习,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师应向学生强调复习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学生在做作业之前先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并阶段性回顾单元章节知识,以强化学习效果。

复习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新授课后对已学知识点的回顾和巩固,另一部分是考试前对知识的回忆和温习。首先是新授课后对已学知识点的回顾和巩固,在这一环节,学生总感觉学习时间不够,光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已经很吃力了,更别说复习,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把握复习的节奏。教师应该适时在课堂上复习已学知识或点评新旧知识点的联系,用课堂讲习题的方式间接提醒学生复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适应教师的复习节奏和方法,最终化为自己的习惯和方法。其次是考试前对知识的回忆和温习。教师应提醒学生,复习要以教材为本,深入理解知识点,把握重点内容。另外,考过的测试卷也是复习的好资料,考试中暴露的问题正是学生应该重视的复习内容,尤其是七年级新生,不知复习从哪儿下手时,更应该珍惜每一份试卷,认真分析,找出自身知识点的薄弱环节, 总结 失败的教训,从中得到成长与进步。

以上观点均是结合自身的教学 经验 所谈,教师应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切勿生搬硬套。

摘要:学习数学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是获得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能力,以缩短小学学习向初中学习的过渡期。要使数学教学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适应能力,有些问题应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重视

1.重视“小练习”,以体现数学思想 教育

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一是化隐为现原则。就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将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明确的学习对象,教学应当以知识为载体,把隐藏在知识中的思想方法揭露出来。二是循序渐进原则。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反复孕育结论发展形成的过程,采用“小步走”、“多层次”的方式,以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三是学生参与原则。应当认识到学生参与教学,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具有动态性、重思辨的特点,要求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逐步领悟、形成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应当按照这些原则教学。例如,应用题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数学学习的难点。这个阶段的应用题,尽管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真正涉及到实际的应用题,即使这样,也有一些学生对此感到头痛。为了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应按上述原则,在教学中重视设置一些与讲授问题相关、简单且有层次的小练习,让学生通过这些小练习,逐渐体会如何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路。例如:

甲、乙两站相距450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km ,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km。(1)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2)快车先开出30分钟后慢车开出,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与快车相遇?

讲解该问题前,我们可按解题思路先让学生想想两种车在具体时间内各走了多少路程,并推出x小时内所走路程的表达式;再让学生想想两车“相遇”在时间上有何特点,各自所走路程与两站间距离有何关系;然后让学生想想“快车先开出30分钟”对各自所走路程以及与两站间距离的关系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通过这类小练习让学生沿着正确的解题方法做一遍,以理解解题的思想。

这类小练习应具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每步过渡都有铺垫等特点,若再加上适当的图示,学生做起来就不会感觉有太大困难。显然,小练习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符合“学生参与原则”;围绕原问题,小练习按“小步走”的方式依次提问题,难度由浅入深,符合“循序渐进原则”;小练习将原问题的基本面目逐步展现出来,让学生看到解决原问题的方法与自己熟悉的方法之间的关系,符合“化隐为显原则”。

2.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

在曾经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被动地学习,没有机会主动地学习和自主地选择决策,这样学生就失去了作为学习主人的创造力创新精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尊重学生的各式性,激发勉励学生各个方面进行发展,采用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作为初中数学老师需要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创新,要树立适应时代发展必要的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不停改革 教学方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班级课程授教体系,刺激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对学生有充实的信心和支持带领学生在各个方面进行发展的基础上寻找本性突破(意为打开缺口突破难关)。值得注意的是,个性化(就是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另类、拥有自己特质的需要,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一种说法。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的课程和教学条件正在逐步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技术在学校教学整个过程中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给个性化(就是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另类、拥有自己特质的需要,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一种说法。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教学和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也给初中数学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3.数学教师应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曾被简述为“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但这样说过于简单,不利于对数学教学的全面理解。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这是一种侧重于传授内容的总体叙述。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这是侧重于学生获得发展的叙述。不论是从认识心理学的角度构筑的数学教学理论,还是着眼于未来,注重 学习方法 的掌握与创造精神发挥的数学教学理论,都必须研究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方式及方法的开拓,探讨数学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及其统一。特别地,要与信息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相适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这对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新课程中,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工作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 反思 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这样才能得到发展。另外,数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新的课程呼唤着创造型的教师,新的时代也将造就优秀的教师。

摘 要: 新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兴趣是各种素质培养的前提条件,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数学兴趣的培养要从入门抓起,要从课堂教学抓起,要从学习习惯抓起。教师要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 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 实践操作 学习习惯

学生升入七年级伊始,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了,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进行着不懈努力。那么,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入门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入门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时,可多运用几何体教具进行教学,还有多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几何体,课上多动手操作,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第三节“几何体表面展开图”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剪、展纸盒,通过动手实际操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通过第一章的学习,一点点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害怕学数学的心理,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

二、要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初步兴趣后,要保持七年级学生学数学的永久兴趣,教师还应抓住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对此,我的具体做法:

(一)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

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我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的几种课堂导入的方法。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激发探索动机是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的前提。因而,在导入阶段教师应注重情境的创设,创设好奇、疑惑、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的强烈欲望。如在教学“用平面截几何体”时教师可用实际切豆腐演示的方法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疑点,引起兴趣。

“学贵有疑”,这是常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数学才有兴趣,才会主动。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故意制造疑团和悬念,提出一些必须学习了新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

3.联系生活,灵活应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要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的数学因素,教师就应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启发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某些规律,从而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可使学生在发现的喜悦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课堂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教材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抓住教材这一编排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节时,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牌),让学生任意抽取四张牌,然后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使运算结果为24或-24,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教师可讲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 故事 ,做小游戏等,适当增加趣味成分,使看似枯燥的数学变得形象具体,这样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三、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七年级数学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观察与思考”、“一起探究”、“做一做”、“大家谈谈”等栏目,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数学兴趣真正变成永久兴趣。具体做法:

(一)培养观察习惯

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根据他们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引导出知识点。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二)培养思考习惯

具体方法是课前或课中出示思考题,如教学“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出示思考题:你还能想出另外的方法解这道应用题吗?鼓励学生思考多种方法,表扬回答正确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三)培养探究的习惯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平行线的特征”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通过探讨,归纳出平行线的性质。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七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一点粗浅的看法,还望各位同仁给予指教。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其方法、 措施 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对于数学教学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尹安群编著.有效教学――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 浅谈七年级数学相关论文

2. 初中数学的教学论文

3.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4.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5.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跨文化交际教育差异研究论文

随着科技地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与来自他国的人们进行交流。当下,这种跨文化交际已经变得不可避免甚至是频繁。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跨文化交际英语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在跨文化交际中关注中西方差异

论文摘 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英语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文化交流、旅游业蓬勃发展,外国独资、合资企业数量增多,与国际人员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世界的通用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中国对西方的了解是一件好事,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则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群体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很多中国人在与西方国家的人交流时运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因而常常使得中西方交流时陷入尴尬的境地。总之,忽视中西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走入陷阱,而导致交际失败和尴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我国进入WTO时代以后,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人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西方的文化,达到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因此,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与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避免尽量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

(二)

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广泛运用的语言,更深入了解西方国家,更好地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建设祖国服务。第二,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解决和避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从而更好地融入世界,让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更大地发挥我国在国际上的作用。第三,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利于本国语言的学习。在学习中,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更精准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我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加深自身文化理解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尽可能多地主动理解对方的文化特性,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多重文化能力、善于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在保持自身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好的一面,使自己能够顺利进行双向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究出版社,1999年.

[3] 闫传海,张梅娟:《英汉词汇文化对比研究》,陕西: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4] 聂淼.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

[5]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6] 陈建民.语言文化社会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作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通用性语言,英语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同时也是各个学府培养综合性人才的一门必要课程。英语是一门工具性语言,其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英语阅读教学则是英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形式之一。该文首先论述了跨文化意识在英语阅读中的必要性,其次对英语阅读中存在的跨文化障碍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视角;英语阅读;教学英语

阅读涉及的材料知识面广,信息含量大,并且包含了大量的源语言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内容。英语阅读的实质是阅读者通过语言与作者进行的一种书面形式的跨文化交流,因此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形式的阻碍,对文化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性,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1跨文化意识在英语阅读中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一个过程。语言因素中的跨文化交际表现在词汇、句法、篇章等;非语言因素的跨文化交际表现在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多个方面。英语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和各个教育阶段中的重要教学学科,而绝大部分的英语学习者缺少直接跨文化交际的机会,所以英语阅读成为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若要提高阅读水平,就必须掌握丰富的词汇量以及语法知识,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实际阅读中都会出现下述问题:学生将文章中的生词和语法知识通过工具书查清楚后进行阅读,而阅读完文章之后仍然不知所云,这便是缺少跨文化知识作为阅读支撑的直接体现,词汇、语法知识可以通过工具用书查明解释,而跨文化知识则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培养。

2英语阅读中跨文化障碍分析

语言因素

1)词汇

词汇是英语阅读中最能直接体现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的主要因素,语法为第二影响因素。英语中有些词汇不仅具有其表面意思,且将其放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中国文化中将孔雀作为吉祥的象征,而英语中peacock则为炫耀、骄傲的意思。如果学生不清楚类似词汇在源语言中的具体涵义,则会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障碍。除过一些简单的名词,英语阅读中的专有名词也会使学生产生困惑,例如UncleSam指代美国政府而不是一个名为山姆大叔的人。

2)俗语

俗语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文化精华所在,并且正宗的英语文章中往往会包含大量的俗语,对这些俗语没有清楚的认识就会产生曲解。英语中有一句谚语为“Speakofdevilanddev⁃ildothappear”。这句话在汉语中可用“说曹操曹操到”表示。如果学习者无法理解这些俗语,则会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

3)语篇

英语阅读往往是以语篇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因此学习者在进行阅读英语文章时应该了解整个文章的文化背景。众所周知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西方作品的文章结构会使阅读者无法找到文章的主要主旨。

非语言因素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学习者理解自身文化与源语言文化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是提升英语阅读效率的基本要求。学习者在阅读时往往会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去理解文章,从而导致其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真是思想,影响了阅读效果;西方人在写作时通常会应用演绎模式法,而中国人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会应用归纳模式法,这两种不良思维方式主导下的写作、阅读思路会使中国学习者在进行英语阅读时难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者在进行阅读时经常会用刻板印象理解文章。例如,亚洲人认为美国人比较开放,美国人认为亚洲人比较节俭,所以应用刻板印象进行阅读会对文章产生误解。

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分析

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导入文化知识英语文化知识导入应该遵循系统性、紧密性、实用性的原则,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该严格按照这一原则进行。

1)阅读教学前应介绍相关文化背景

阅读文章的相关背景一般包括社会制度、年代背景、历史地理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因此要求英语阅读教师自身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次具有跨文化的敏感性。在介绍相关文化背景时教师可以应用对比法将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并且以不同形式将文化素材向学生直观的展现出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2)阅读教学时导入词汇、俗语、语篇等文化知识

一般情况下词汇的文化导入主要应用比较法,即比较同一词汇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具体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词汇。可以应用讲故事或者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导入俗语,这种直观的形式能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3]。篇章结构文化导入可以应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分享不同思维模式下的不同理解,从而让学生逐渐养成英语阅读思维。

3)阅读教学后的跨文化知识巩固

知识巩固是加深理解和记忆的必要步骤,因此教师可在阅读后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训练对知识进行巩固。具体的实践性训练包括口头训练进而书面训练两种形式。口头训练有角色扮演、口头复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增加其非语言行为,从而有效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书面实践内容包括应用所学文化知识进行造句、翻译或者写作等,这种锻炼形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认识到阅读中存在的跨文化因素,并且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解决跨文化障碍的意识和能力。

1)不断提升其语言知识范围

一篇阅读文章中涉及的语言知识非常多,因此阅读者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是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的必然要求。学生应该在阅读课前积极主动的对文章进行通读,并且把不理解的词汇、语法标注出来并一一查阅相关资料。其次还应该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这样才可以在进行英语阅读时快速地了解文章主旨。

2)树立跨文化意识

树立跨文化意识是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前提,只有具有较高的跨文化敏感性时才能在阅读文章时意识到跨文化现象的存在,并且用客观、了解的心理取理解文章涵义。在进行阅读时,阅读者应尽量避免应用中式思维理解文章,从而不断提升其英语阅读效率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提升其英语阅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持续性动力。若要增加英语文化知识的广度,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只简单地依靠教师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应该在课后不断阅读相关文化知识,做好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从而为其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

4结束语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关键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英语阅读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做好英语文化导入工作,增加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姚伊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5.

[2]孟巧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14.

[3]杨桂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4]朱怡.五年制高职护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研究[J].英语广场,2015,12:80-81.

[5]蒋珏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析[J].英语广场,2016,4:83-84.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 本文对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教学策略以及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对策

一、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

1、跨文化教学中的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文化交流和融合在人类各民族之间的意义也越来越重大。现在社会需要高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只是语言教学或者文化教学是远远达不到的。跨文化教学现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以前的外语教学只是针对一些语句的语法和句法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找出错误的语法,一些语用的规则语句是否适合,而现在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考虑的问题是能不能培养出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仅凭这些是根本达不到目的的。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某一种语言文化的范围。例子为世界通用语言英语,这种语言在19世纪殖民扩张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的通用语言。在磨合和融合各国独特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英语所代表的安格鲁撒克逊的文化逐渐消失,它被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心理所取代。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并没有将本身的语法规则进行改变,然而它伴随着使用者的不同,它在跨文化交际中传达的文化信息也会有所不同。对语言和文化研究之后的产物就是跨文化研究,在外语教学从传统的模式转变到科学的模式过程中,跨文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把文化教学从直接传授即成的知识文化扩展到了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2、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

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是一种熏陶的过程,不仅语用的习惯有了特定模式,就连语言的行为和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其实也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一方面对于固有的语言模式、语用习惯很容易在理解和运用目标语中进行使用;另一方面,将书本上学到的目标语文化看作是“标准文化知识”,并且还要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进行运用。现在的文化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就像前面所讲到的,将文化知识单方面的传授给学习者,对于文化敏感性的培养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却忽视了。

Wolfson指出,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不可以被某一特定的文化社团的交际能力模式进行统领,应该将学习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作为依据,把不同的交际能力发展起来。例如,同样用英语与韩国人、英国人、美国人甚至非洲裔美国人交流需要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不同的,因为其交际能力因其文化特征不同而有所不同———每一种文化在价值观构成中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一定固定使用母语者一方的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导,需要跟据特定的社会语境来选择正确的交际方式。

二、跨文化教学策略

站在外语教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针对学生文化敏感性的培养和文化平等性的尊重,这两点是跨文化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人类社会的文化体系是多种多样的,民族之间的文化背景又不是相同的,因此,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英语及其所承载的文化,这种差异不仅在英语民族和非英语民族之间有所存在,而且还会在非英语民族的人群之间有所渗透。Widdowson针对学习者发展交际能力有密切关系的文化习得进行了讨论,指出文化习得的目的只限于目的语本族语使用者的文化,那么它起到的作用最多也就是增进学习者和这些文化社团成员的感情;但是,目的语在很多时候也会被学习者用来与其他非本族语使用者进行交流。英语民族的正式文化在交际中需要将交际情境作为依据是学习者在教材中所能获取到的最多文化信息,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跨文化交际的言语行为适当性不能依据使用的语言来决定。例如,中国人与韩国人以英语为媒介进行交流,交际双方都是非英语民族。英语虽然是交际双方所用的语言,双方交际行为却没有必要循规蹈矩地遵循英语民族的文化习惯,应当顺应中韩两个民族的文化习俗。人类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和发展出语言和文化,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特性,并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

三、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1、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跨文化教学的实施要素

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教师队伍必须有很高的素质。跨文化教学不可以被教材所束缚,完全依靠教材也是比较难的,它想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多重文化的理解力赋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文化观念和平等对待文化独特性的态度都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给学生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教师要利用教材,将其中的文化逐渐加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而且还可以对文化的表层现象进行理解,并通过分析讨论,给予学生领悟文化深层结构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言传身教地培养学生把文化知识转化为文化敏感性,从而使跨文化交际可以更好地进行发挥。所以,学生认识跨文化交际就必须将教师本身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行为作为基础,还应该不断更新自己所具备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2、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是跨文化教学的基础

跨文化交际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而且还要注重实践,做到真正地将语言和文化融为一体。课程的设置应该将“一言堂”的模式遗弃掉,在学生开始一个研究课题时,要进行分组合作,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对于一些典型问题的方式,需要在研讨会中进行讨论,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起来,让学生可以自己找到问题的存在,并且积极主动地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探索。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兼备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两方面的内容,对语言地道、文化特征突出的教科书进行选择,以免纯理论的教材出现。阶段性对教科书进行总结,看它的文化知识是不是可以将民族特征、价值观等体现出来。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流的地位日渐明显。越来越多的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直接应用于跨文化交际教学。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探索和学习新的理论,才能跟上教学改革步伐,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煜茹.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几个问题分析及策略探索[J].教育与管理2011,(08).

[2]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7).

[3]许力生;吴丽萍.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J].中国外语2006,(07).

中日近代化的差异论文素材

中日近代化之比较 19世纪60年代起,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改革的进程。这不是偶然的,两国都是在内忧外患的状况下而走上改革道路的。然而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强大,中国屡次改革却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反而加剧了列强的瓜分脚步。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大化改新中的全盘中化,明治维新中的全盘引进西方文化,将西方先进技术引进国内产业,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与国内天皇制相结合而成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君主立宪制,使日本统一于以天皇为中心的统治阶级之下。 一、改革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在改革前,中日两国都面临着国内人民起义不断和外部列强侵略加剧。因此,两国近代化道路上都充满了激烈的斗争。但由于两国的传统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不同而又有所差异,并对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近代前,对两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传统的政治制度。改革前,中日两国都是封建专制的国家。日本的传统体制属于封建世袭领主制。在幕藩体制下,日本是一个松散的有多个藩地组成的国家,藩主有很大的自治权,可以说是地方自治;但是这些藩地有很强的天皇中心观念,这使得明治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相对简单得建立起来。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属于集权官僚型的政体,权利集中于皇帝一人,官僚机构庞大,民间难以形成类似明治维新中的各种社会势力,政权的社会基础难以扩大,改革的道路必将曲折。日本政府统治阶层面临人民斗争不断。30年代大规模的农民暴动此起彼伏,加上藩主的自治权大,促成了后来的强藩改革,这些小规模的改革也为明治维新培养了一批有实践经验的领导者。 幕藩体制下等级森严,被统治阶级受着本国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的双重压迫,日本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高涨,成为明治维新成功的最根本动力。这一系列的反抗,使本身已经危机重重的统治秩序更加不稳定。 中日两国都是“后发型”现代化,但日本“后发”的同时又是“外生”的,有学者认为日本实现较彻底改革的关键是立志推进现代化的领导人掌握了国家实际的政治权力,能将传统政治领导转化为具有现代化倾向的政治领导,并维持领导集团内部的高度团结。 日本在幕府时代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并无实权,幕府末期,掌握实权的幕府统治者又不得人心,在对内对外的政策上引起了国内人民的不满,出现了统治危机。这使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得以发动并成功。无实权的天皇和下层资产阶级可以联合以夺取实权,下层的资产者可以利用天皇的名义去反对幕府统治者,这些条件在中国是没有的。在“尊王”的口号下,各阶层很自然得都拥戴天皇,使天皇在实际上取得了统治权。 中国的清末宪政只是一场统治阶层的自救运动,其目标不是改变落后面貌,而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清政府发布的政令都流于书面,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戊戌变法虽然有涉及政体方面,但光绪皇帝没有实权,他颁布的诏书对各地官员没有约束力,得不到实行;维新派没有注意到发动群众,改革仅局限于部分知识分子阶层,没有像明治维新那样强大的基础力量,康梁等人提出的改革措施很少涉及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 日本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较早,试图组织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的现象,主要只是在江户时代的初期才能见到,到了幕府末年,无论是幕府还是诸藩,都承认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现实。中国传统的经济观主要以刘锡鸿为中心,他提出“农务久安”的观点,反对发展工商业,其主要观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强化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为防止封建社会瓦解而极力反对采用新的交通手段去促进商品流通,阻止工商业的发展。 日本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次为背景商业资本也获得长足发展,并为求得利润的扩大而重视海外贸易,到了幕府末年出现了贸易振兴论和商品立国论等思想。随着传统的经济观逐步崩溃,中国的传统经济观在经历了林则徐、魏源等人之后也有所动摇,但是始终不能像日本那样彻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封建的自然经济观仍然占统治地位。 中国戊戌变法时期与幕府末年经济水平相当,当时中国已经拥有一些正规的资本主义企业,而幕府时期的“日本资本主义还处于它的前身阶段--商业高利贷资产阶级的阶段”,然而这个阶级却“成了维新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接替过程缓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强大的抵制力量,日本幕府的商品资本却冲破樊篱,侵占了生产领域。不像中国的商业资本停留在奢侈性消费,日本商业资本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生产,促使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中国商业分散,且规模小,多与农业生产和家庭副业结合起来,成为资本主义资金积累的障碍。 中国洋务运动在国家出资兴办近代企业后,实行垄断经营,排斥商人投资新式企业,而明治维新时期,政府不但引进技术,而且鼓励和支持私人资本的经营。 二、传统和改革派的态度 从传统文化及改革派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来看,中日两国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由于曾经有过极其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历史,统治者素以天朝上国自居,视外国为“夷”,加上长期的出超,使统治者一直以为中国无所不有,甚至资方的富裕也以来于中国。观念上的自大,一直束缚着统治阶层,改变现存的体制是难上加难。郭沫若曾指出:“中国固有文化的负担太重了,资本主义以前的文化,年代太久,至少有3000年,所以对过去的文化怀着一种崇敬,对新的文化发生抵触,往往视欧美文化为夷狄之邦。在资本主义以前的中国文化诚然是光辉的,但就因为太有光辉,在变革时期便不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日本虽然有它的固有文化,有外国传来的文化,但细的说来,日本的负担没有中国那样重,所以便走得快些。” 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日本曾有过三次学习外来文化的高潮:一次是古代有选择地吸收我国古代文化、技术和政治制度,却没有完全“汉化”;一次是近代向西方学习,从中吸收和引进了近代文化思想与科技,但并没有完全“西化”;一次是二战后全面引进和吸收以美国文化思想和科技、制度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化和科技,但仍然未“美化”。过去,日本一直都是以中国为师的,同时也从朝鲜、印度学到不少东西,幕府时期虽然实行锁国政策,但仍从荷兰等国学到一些新知识,并形成了要求革新的“兰学”派,兰学家们主张学习西方制度的理论成了明治维新的舆论准备。 1840年鸦片战争中,中国为英国所败,1853年,美国佩理舰队打开了日本大门,日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直被日本人作为楷模的中国居然被西洋的船坚炮利所破,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先进文化伴随这殖民主义在古老的中国面前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自此,日本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技术迅速被幕府和诸藩所引进。19世纪40年代后,西方的政治制度开始为日本关注,并逐步引进吸收。 两国的文化传统对近代化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西方诸国经历了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时,中日等国东方国家要从封建时代过渡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唯一途径进是吸收西方文化。因此,对西方文化吸取的方式,吸取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两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中日两国吸收西方文化的历程来看,日本大致经理了“南蛮时期”(1543-1639);“锁国时期”(1639-1720);“兰学时期”(1720-1861);“洋学时期”(1861-年以后)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是日本向西方学习层层推进的进程,其文化一步步西化,国内各阶层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从16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西方殖民者陆续来到日本,把西方的武器、消费品、文化传到日本,日本西海岸的一些封建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引进西方的新科技,发展对外贸易,扩大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于是西方问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侵入日本社会的土壤之中,日本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与西方文明的接触中打开了自己的眼界,热心学习传入日本的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而中国只出现过向西方学习的高潮,而高潮之外的时期出现了文化学习的中断。因此,中国学习西方文化不连续而且不系统,受到影响的阶层也基本上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统治者由于传统的文化观,对西方较为“漠视”,而下层人民往往对统治者有盲从的习惯,对后来的历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阻碍。在吸收西洋文化的形态上,日本是“全面摄取型”,中国则是属于“部分摄取型”,日本的“和魂洋才”与中国的“中体西用”,在坚持传统、学习西方上是相同的。但“和魂”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民族性”,而“中体”所体现的是封建制度,这也就限制了两国所能学习的内容。同样的形式大却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三、改革中的比较 在19世纪后办期,中日两国都大力推进了工业化政策。但其结果是,日本在90年代确立了资本主义,20世纪初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而中国在同一时期却未能建立资本主义,进而在欧美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发展面前,增强了其半殖民地的程度。 19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近代化文明中的制度、精神越来越成为日本人关注的对象。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政策、人文社会学说的倾向也日益增强。到了明治变革时期,日本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出从物质、制度、精神各阶层全面吸收西方。在政治方面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内阁制,由在国会里获得多数票的政党组成内阁;经济上建立西方现代化的银行制度,引进西方的工厂和企业制度;军事上,政府聘请德国陆军教官来教导日本军队,军队从原来的属于割地贵族变成属于国家;教育方面推行了西方的义务教育制度。 从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宪政等改革也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上起了一顶的积极作用。然而最终都归于失败。 (一)政治方面 明治维新时期政治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制定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制定宪法的核心人物依藤博文在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的枢密院会议上说:“创立宪法的精神,第一是限制君权,第二是保护臣民的权利。”明治宪法规定大臣的任免权、对外缔约权、宣战、媾和、议会的开闭幕和解散权归天皇,但同时又规定天皇的权限要由国务大臣辅佐实施;规定统帅权归天皇,但“军人敕谕”中说:“朕统帅兵马大权,但其司掌委之臣下。”由此可见,明治宪法中相当强调“限君权”。在这样的明知体制下,操纵这一体制的元老们借助于天皇的权威逐步形成了后来的军部独裁。 1868年3月,新成立的天皇政府发表了《五条御誓文》,阐明了新政府的基本方针,表明了“天皇亲政”和“广兴议会,万机决于公论”的大政方针。同年闰4月又公布了《政体书》,整顿和充实了政府组织,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此后又通过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进行了军事改革和警察治安制度的改革。通过“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完成了建立现代资产阶级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任务。同时明治政府通过颁布“征兵令”和实行“佚禄处分”等措施把旧有的饿剥削转变成新型资产阶级和新式地主。1885年起,政府又实行了内阁制,第二年开始设国会,从而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的国家制度,完成了政治制度领域的改革。 与明治维新相比,同样是由一个皇帝领导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问题的戊戌变法却走向失败。在政治方面,中国维新派提出了开言路、兴民权、裁撤臃肿机构,以及在百日维新之前作为运动先声所提出的反对签订不平等条约等等,所涉及的都显然不是社会生活的个别问题或枝节问题,而是重大政治问题。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精英们,簇拥着光绪皇帝在政坛上兴云布雨,以期达到运动的目的,而日本则是得到武士支持的长州、萨摩二藩以及一些有识之士,把天皇推到历史前沿,以实现自身的抱负。 两国在同样走过了围绕皇帝、发布政令之后,由“同途”走上了“殊归”。 (二)经济方面 经济改革是政治改革及其它一系列改革的基础。经济状况与社会稳定有着直接联系,中日两国在近代化改革中都涉及到了经济,但是由于两国改革的目的不同,引起的社会反响和结果也不相同。 明治维新是一场大规模流血的暴力革命,而不是和平改良;通过战争,扫除了腐朽势力,日本才得以全新的面貌励精图治,奋发求强。对比之下,中国的洋务运动是通过太平天国战争,改组了清统治集团后,进行的经济方面慢步调整的改革。 明治政府在经济方面首先改革了土地制度。1870年明治政府提出了田租改革方案,接解除了幕府规定的土地永世不得买卖的禁令,推行了新的有利于政府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货币地租制度。在工商业方面,明治政府成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直接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成立了国家银行,创办了国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使日本的工商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洋务派首先创办的是军事工业,而不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之后创办的民用工业其目的也不是单纯为了“求富”,而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因此,得不到广大人民的赞同。洋务派的改革几乎没有涉及到工商业,也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创办的企业多为官办或官督商办,实际经营权都在官府手里,且生产不计成本利益,导致官员腐败贪污成风,最终洋务派的改革消沉下去。 (三)军事方面 近代化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新式的军队,掌握了武装才是巩固政权的最有力手段。甲午战争是中日近代化改革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交锋,两国军备不相上下,但是由于 中国军制建设不如日本完善,致使官兵素质、指挥系统、舰队作战能力逊于日本,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这不得不对中日两国军事制度及其形成作分析比较。 明治政府成立之后,在军制上作了重大调整。军政制度方面,将海域划分为若干海军区,并颁布条例规定了镇守府指责,完善了海军组织体制;舰队编制方面根据作战能力和任务来划分,以最大限度发挥海军作战能力。中国洋务运动中虽然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力量,但力量过于分散,各省督抚的抗命使海军衙门形同虚设。 武器装备上,日本政府比较注重实战,从炮火和速度上着眼编制,在训练中制定了《军人敕谕》,规定了必须遵守“忠节”、“礼仪”、“勇武”、“信义”和“质朴”五德,要求士兵一切行动唯天皇是从。并且,日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兵役制度,给了志愿兵种种照顾,既保证了充足的兵源,又提高了海军士兵的素质。相对来说,清政府海军装备在实力上很强,但只知装配不知活用,再加上恤奉制度不完善,训练上军纪废弛,导致舰队实力上的下降。 两国海军建设内容大致相同,但成效迥异,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已经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层要求改革建立新式军队,而中国的洋务运动之所以建立海军完全是依赖封建皇帝的“恩准”,其次,两国建立海军的目的不同,同时也导致了建设纲领的不同。日本建立海军完全是为了求强,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扩张;洋务派形式海军的建立则是为了维护旧式政权的统治,因此在更新完善上不能同日本相比。黄海海战后镇远舰枪炮官曹嘉祥、守备饶鸣衢总结道:“既设海军,必全按西法,庶足以御外侮,西人创立海军多年,其中利弊,著书立说,无微不至。我国海军章程与泰西不同,缘为我国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所以难而操胜算也。” (四)教育方面 19世纪60年代,两国在内外交困中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契机启动了近代化教育的巨轮。日本在明治时期的40多年里不断更新教育制度,并由此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教育系统;而中国虽然前有洋务运动后有戊戌变法先后对教育进行改革,但始终没能彻底改变封建的教育制度。 在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之后,政府把教育作为文明开化政策的重心,并派考察团到欧美各国学习考察,有力得推动了改革。1871年废藩置县刚结束,明知政府立即设立了文省声,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第二年又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正式开始改革。1879年又以《教育令》取代《学制》,1880年的《改正教育令》又对《教育令》作了修改。为了维护新建立的近代天皇制,1890年以天皇的名义颁布《教育敕语》。除此之外为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政府在资金投入上也不遗余力,在经费的筹集和投入上采取了强制性和保护性的措施,教育经费的来源有了充分的保障;不但中央拨款,民间的赞助也成为学校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在中国,洋务派虽然也很重视教育改革,设立了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技术学堂等30多所学校,但是始终没有统一的学制来对教育进行管理,并且,改革是在西太后的“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可能初级封建专制及其相关联的封建教育制度,改革流于形式,新式学堂没有得到发展。 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虽然一次又一次得上书要求进行教育改革,但他们他出的教育措施只局限于知识分子,没有涉及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政府对教育改革也不够重视,兴办的新式学堂大多夭折。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为了改变日本的落后状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发展资本主义,明治政府采取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吸收方式,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推行了西方的制度和社会生活方式。与此相比,中国则是伴随着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片面、孤立地吸收,在不同时期所吸收的西方文化是割裂的,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加上受到当时种种政治力量的牵制和阻碍,致使中国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政治体制和落后状态。 四、人物及思想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特别突出,中日两国近代化道路上所出现的人物或类似落迥异,存在着解很大的可比性。 中日两国改革中的领导阶层具有很多不同点,这也是两国改革朝着不同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有无统一并且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明治维新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的;中国的洋务运动却始终缺乏有力的规划和领导,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被几个知识分子 拥护的没有经验没有实权的皇帝。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功地实现了领导核心的转换,将政治权力集中于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具有改革开放的下级武士的手中。他们相信即使现代化以为着丧失他们的特权也是值得向往的。因此,国家政权掌握在下层武士手中,对改革是相当有利的。明治维新是一种国家的行为,自始至终贯穿着国家政权的权威。洋务运动时期虽然名义上有清政府的各项政令及总理衙门的管理,但实际上只是李鸿章等人在地方上的各自为政,兴办“洋务”,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力量分散,难以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威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戊戌变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了大量的宣传,使维新思潮传播开来,但由于反动势力强大,光绪皇帝及康梁等人对于慈禧太后为首的的顽固势力所发动的政变无能为力。 清末宪政改革中,政治领导集团并没有彻底现代化的决心和勇气,在改革上就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在内忧外患必须改革,另一方面又必须巩固原有的体制,以至于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其次,领导人本身的能力和经验也有很大的差异。 明治维新领导人同藩主有较密切的联系,对藩内政治改革也有较多的发言权,同时又比较了解下层武士的动向;在参与藩镇改革中比较巩固得掌握了藩内实权,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的政治谋略和行政才干是戊戌变法领导人所不能比的,他们善于利用形势,维新前,矛头直指幕府,争取和利用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平民乃至农民的武装。维新成功后,对封建贵族采取赎买政策,显著减少了封建阶级的反抗激烈程度,保证了实施改革所必须的政治安定局面。对西方有进一步的了解,从1871年到1873年,明知政府曾派改革派大臣木户孝允等人组成考察团到欧美各国考察。 相对来说,戊戌变法人物则缺少谋略。他们不注意团结社会各种势力,以减轻维新的阻力。在维新运动初期,对实力最强的李鸿章派系加以排斥。在处理翁同合问题上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至于同民众运动的联系就更谈不上了。中国维新派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对封建势力的反动性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心里准备,在顽固势力发动的无须政变时,大多没有勇气面对而到处寻求庇护。在策略上,没有条理,维新短短的103天中,上书无数,,内部分轻重缓急,并且几乎没有一条能够扎实贯彻下去的。作为书斋型的改革派,康梁等人没有到国外做系统考察的经历,完全凭自己的主观发动维新,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如李鸿章、张之洞等,本身就是封建官僚,虽然学习西方,但引进的只有技术,不可能初级封建统治,各派系为扩大自己的势力又不断斗争,削弱了改革的力量,最终免不了失败。 再次,领导人人的对比。 佐久间象山和魏源。两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所持观点也有所不同,佐久间象山认识到了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形成了与传统儒学相抵触的思想;而魏源始终认为“师夷长技”,信奉“器变道不变”,没有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精神和理性思想。 吉田阴松和康有为。他们都是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者和改革者。吉田久经政治风浪的考验,富于大无畏的精神,他以他的声明实践了“由当杀身成仁”的誓言,并影响他的学生继续战斗。中国的维新派也富于献身精神,但一旦事到临头,惟有“大众痛哭不成声”,戊戌政变后,康有为到处寻求庇护以保其身,无一人挺身而出收拾残局。 明治天皇与慈禧太后。明治天皇学习新知识,对当时社会形势有相当的了解,具有改革精神,大力推行明治维新运动,终于实现了日本的近代化。而慈禧太后却相形见绌,作为封建旧势力的代表,所希望的只是如何巩固自己的势力,维护封建专制,因循守旧,排斥西方近代思想,根本不可能推动中国近代化顺利现。

中日近代化的速度与结果差异巨大,本文拟从地理状况与民族性格,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海国图志》的不同命运,对东西文明碰撞回应的力度,社会转型时期政府的决策与作为几个方面的不同来分析其必然性. 楼主可从各个角度摘取有用的部分。正文如下: 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轰轰炮声,近代文明之光开始透进沉沉神洲.1853年,美国海军一支小型舰队,野蛮驶进江户湾的蒲贺港,"我自闭关眠不动"的日本朝野,也诚惶诚恐地感受到了近代文明的威力.两个古老的东方国家接触西方文明相距仅十余年,但迈向近代化的速度与结果的差异是惊人的.中国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用了近70年,才完成了近代化的一小半.日本则只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就走完了欧美资本主义150—200年走过的道路,20世纪初日显世界强国端倪.个中原因及带给我们的教训,值得深究. 地理状况与民族性格 日本由散落于西北太平洋的系列岛屿组成.国土狭小(只有万平方公里,仅中国的二十七分之一),资源贫瘠,生活资料少,造就了大和民族勇敢冒险的性格;自然环境恶劣,常受台风,海啸,火山,地震等的折磨,生命,财产受到巨大的威胁,因此日本人天生就有强烈的自卑和危机感,自卑推动突破,危机使人忧患,求变.祖宗成法与"上国衣冠"之类的传统观念,对日本人的约束力要小一些,所以近代它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的改革所遭遇的社会心理障碍也要小一些.⑴ 646年,孝德天皇发动"大化改新",对大唐帝国制度,律令的亦步亦趋使日本迅速告别了野蛮与落后.19世纪中期,锁国大门被打开后,日本迅即以敌为师,整个国家很快闯进了新世界.中国自夏商以降,辽阔而神秘的国土,层峦翠叠,江河奔涌,物产丰饶,无不给人以泱泱大国的气度.两千余年儒家思想的浸染和曾经"万国衣冠拜长安"的盛世景况,使"夷夏之辩"坚如磐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明显呈现虚骄自大,守成求稳的特征.总之,自然地理因素与民族性格使日本的近代化"比中国更机敏,更迅速,更有效率"(汤因比语). 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 中日近代化的差异,地理位置与民族性格之类因素固然起了作用,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得从两国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和文化背景中寻找.日本自1192年以来,始终未能形成一元化的集权统治,天皇与将军并存,地方上还有许多独立的藩国.日本维新思想家—有"日本伏尔泰"之称的福泽渝吉认为,幕府与天皇并存,使至尊的皇帝和至强的将军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尊敬."这样至尊和至强的两种思想取得平衡,于是在这两种思想当中便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为真理活动开辟了道路." ⑵ 早在18世纪,"兰学"—以荷兰语为媒介的西方近代文化就已渗入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兰学"还曾一派繁荣.部分知识分子借此走出闭目塞听的幽室,萌发了变革的思想.幕藩体制的分散性,利于西洋文明的传播,也利于新兴商业团体整合到新的政治体系中.松散的局面下,许多类似西欧自治体的组织如村民的"讲",手工业者的"座"悄然产生 ,甚至出现了东亚绝无仅有的工商业自治城市.新经济,新政治势力,新思想顽强地滋生并逐步壮大,深刻改变日本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 ,左右政局的变化,直至"大阪富商一怒而天下诸侯惊".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曾经是旧秩序支柱的武士集团竟然视旧主如仇成了变革的中坚力量.而中国的小农经济"在至关重要的工业革命历史大潮中,反应特别迟钝,在很长时间内,对外部世界剧变浑然不觉,更谈不上奋起直追.直到1872年,才有一位归国侨商兴办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⑶并且中国从公元前三世纪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不断强化,政治上大一统,思想上大一尊合二为一,专制君主兼有"至尊"和"至强"的地位,其世俗权力和精神权威至高无上.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官僚"四位一体",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是他们共同的思想准则和纽带,在这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营垒中很难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力量.臣民不要说行为连思想意识都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是洋务运动的领袖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也从来未曾逾越过君王,名教的观念,毕其一生最多就是做"中兴名臣",而不可能成为"尊王倒幕"的藩主.因此,中国的近代化既缺乏足够的资本主义成长条件,又缺乏较为活跃的中间阶层,更缺乏开放,进取的文化底蕴. 三,《海国图志》的不同命运 西方殖民者东来前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仍陶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里,但"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开始建立起联系,┉┉".⑷目睹曾被视为"番邦蛮族"的"船坚炮利"和"四海之内,其帆樯无所不到,凡有土有人之处,无不睥睨相度,思朘削其精华",⑸少数思想先驱受到极大的震撼,他们开始从梦呓中惊醒.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介绍世界五大洲三十余国历史,地理,政情的《四洲志》(原著为英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第一次让国人感受到天外有天国外有国的现实.受林则徐委托补充,完善《四洲志》的魏源,在激愤中写出《海国图志》,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巨著,也是介绍与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巨著.书中魏源猛烈抨击了"徒知侈张中华,未睹寰瀛之大"的愚昧无知;表达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虽然魏源眼中的"长技"主要指西方的 "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但在观念上已是根本的突破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悲的是,在中国那样的社会环境中,像魏源这样的大梦先觉者是孤独的,在《悼鹤》诗中,他写道"月前孤唳为谁哀,无复双栖影绿苔".二十年后,他的主张才由洋务派稍事实践.二十年啊,中国丧失了多么关键的发展机遇!相反,50年代初《海国图志》由商船带到日本后,立即在思想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数年间选刻,选译的版本多达二十几种,催生培养了日本大批的维新思想家和改革志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海国图志》为日本的近代化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指明了最初的方向.1862年日本维新志士高杉晋作到上海,发现《海国图志》在自己的祖国竟然已经绝版,不禁感叹到:清朝"徒昌僻见,因循苟且,故而衰微".中国经过鸦片战争以极其沉重的代价换取的经验,教训,在自己的国土上没有立即产生重大影响,却在邻国日本开花结果,这是我们民族的极大不幸. 四,"脱亚入欧"与"中体西用" 日本对于东西文明碰撞的回应要激烈得多,向西方学习也是由衷的,"既无故虑,既不以为耻"(美国赖肖尔语).更有极端者,一些日本学者为过去推崇中华文化而感到惭愧,痛苦不堪,这种全盘否定其道德之源,进化之源—中华文化的论调当然是虚无主义的,但却反映了日本文化淡理念纠辩重实利,实用的务实作风和趋新,善变的传统."脱亚入欧"的始作俑者福泽渝吉,于1885年发表《脱亚论》主张"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为尽快融入西洋文明,犹如当年"遣唐使"络绎不绝到东土求经,日本人现在又络绎不绝远涉重洋前往欧美—新的精神故乡寻求富国强兵之术.最有影响的一次当数岩仓使节团,1871年9月明治政府派遣右大臣岩仓为全权大使的庞大使节团出访欧美,正式成员有48人,随行的还有59名留学生.使节团按考察的不同内容编成三组,第一组研究国家制度,法律理论,考察议会,法院的体制及工作情况.第二组研究贸易,铁路,邮电等公司,工厂的规章制度.第三组研究教育规章和方法.使节团历时一年零九个月耗资百万,先后访问了美,英,法,荷等十二国.使节团成员们徜徉在西方文明中"始惊,次醉,终狂",回国后,将所见所闻,与日本实际结合起来,勾勒出了民族腾飞的基本策略:经济学英国,政治体制,军事学德国,教育学美国.与日本朝野如饥似渴全面学习西方文明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政界还喋喋不于"体"与"用","道"与"器"的争论.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李鸿章等人对西学的理解并未超越魏源20年前的认识水平—"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结果呢,甲午战争中,李鸿章耗巨资建成的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舰队却落得灰飞烟灭的命运.证明没有经济,制度及人的近代化的近代化是片面的,畸形的.恩格斯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陆军和海军更依赖于经济前提,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首先依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 ⑹ 就在东瀛赴欧美人潮汹汹多得连政府负责官员也"未知如何应付"时,中国人也开始拖着辫子走出国门了.经过中国接受西方高等教育第一人容闳多年的奔波,筹划,1872年,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第一批官派留学幼童抵美,但这次中国近代史上开风气之先的留学活动却以悲剧结束,守旧的驻美公使陈兰彬,督学吴子登,认为学生离经叛道(剪辫子,改长袍马褂为西装,进教堂等),"有以夷变夏之险",他们不断造谣中伤和向朝廷打小报告,1881年清政府愚昧地撤回了全部留学生.就是政府派遣的考察团与日本使团的西行之路也有根本差异,同治初年,"铁血宰相"俾斯麦曾经说过"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孚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孚."这话深刻地指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缺陷,"徒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也"(曾任清驻英公使的郭嵩涛语).由此观之,在没有新的阶级力量产生之前,中国对来自西方文明挑战的回应是肤浅又软弱的,长期停留在"器物"层面,布新而不除旧. 五,政府扮演的角色 明治政府深感东亚的落后与危机,决心"脱亚入欧",建立"超越欧罗巴诸国之功业",为此制定了"追赶型"战略,⑺ 确立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三大国策.文明开化是近代化的重要标志,明治政府一方面"求知识于世界"派使节团和留学生漂洋过海取经,另一方面大力创建近代教育体制以开民智.1871年设立文部省专司教育改革,1872年颁布《学制》正式摆脱封建教育,1880年颁布《修正教育令》强制实施义务教育.期间"一无余金"的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兴办教育,1869年到1877年,教育投资占政府总开支的第三位."殖产兴业"就是运用政权的力量来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核心是实现工业化.与同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守夜人"的角色不同,由于起步晚,明治政府依靠不了那只"看不见的手",而是主动介入干预,更像新经济的"鼓手","催生婆".针对日本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乃实行"技术移植","客卿"制度,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作技术指导,外国专家日薪最高达二千日元,相当于太政大臣的两倍半.针对民间资本对兴办实业持观望态度,就采取"官营示范",自己创办一批实业,"示以实利,以诱人民".当官营体制弊端初露时,就以极低廉的价格将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资本家,并给以很多优惠条件.当私人企业出现资金不足的困难时,又及时向他们注入巨额补贴,低息贷款等"黄金雨".总之,在政府的示范,鼓励,保护下,日本掀起了办厂,开矿的高潮,19世纪80年代又掀起了产业革命的高潮,很快就成为工业化强国. 清政府在变革中扮演的是千年老屋"维修者"的角色,没有犁庭扫穴的气概,没有全盘的,系统的战略部署.19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进行了三次"革新",从根本上讲,三次"革新"都是在"不能照旧统治下去时"进行的,带有浓重的被动色彩.洋务运动舍本逐末,戊戌变法抬出孔圣人造势并卷入帝后党的权力斗争,"新政""预备立宪"在政府已丧失在民众中的信用的时候还借"革新"之名行投机,应付之实,因此都以失败告终.与明治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不同,清政府先是限制民间资本投资实业,甲午战争后才稍稍放开,即使这样政府还垄断行业和与民争利.机器刚传进中国时,政府不允许机器流落民间.1895年,武举李福明开的机器磨房,竟被御使以"私开机器磨房"的罪名参奏.如前所述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也因官府勒索而破产.洋务企业的举办者,通常亦官亦商,他们掌握国家权力,或"权力寻租",或支配大量资金,垄断技术,设备,市场来获取财富.188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机器制布局,不仅享有免税特权,还享有"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的专利权.同时政府推行的"厚外贱内"政策,更使民族工业连一般的"国民待遇"都无法享受.譬如进口洋货缴纳的正税和子口税,就能到处畅行无阻,而国货却要"逢关纳税,遇卡抽厘".福建省各地茶叶,经由福州出口,所纳各项厘金和出口税高达35%.连晚期洋务重臣张之洞都说"此明明力窒华商之生机,而暗畅洋商之生机也".⑻ 可见中日两国政府,虽然选择了相同的近代化"范式"—自上而下的改革,但两国政府不同的决策与作为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个民族的命运. 中日近代化差异的归因还有很多,不再赘述.悟往才能知来,今天,随着中国向现代化目标的日益迈进,我们还应不断审视我们走过的近代化之路.

十九世纪以前,日本人完全生活在中国文化影响之下。 引人注目的是,盛唐留给日本人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致许多在中国早已演变了的古代风俗,却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原封不动地代代相传。比如和服,就是唐时衣装。席地而坐,榻榻米,也是唐时风俗。1903年到日本留学的梅景九到了日本,对此颇觉惊讶:"不过日本更有一种特别的情形,就是旅馆都是板屋席地,进门要先脱鞋的。出洋留学,本为维新;然而到了日本,第一先要复古。"

可疑的相似 是啊,中国和日本的相似之处太多了。从外表、文化到精神气质,好多地方都难分彼此。十九世纪以前,日本人完全生活在中国文化影响之下。引人注目的是,盛唐留给日本人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致许多在中国早已演变了的古代风俗,却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原封不动地代代相传。比如和服,就是唐时衣装。席地而坐,榻榻米,也是唐时风俗。1903年到日本留学的梅景九到了日本,对此颇觉惊讶:"不过日本更有一种特别的情形,就是旅馆都是板屋席地,进门要先脱鞋的。出洋留学,本为维新;然而到了日本,第一先要复古。" 两国更本质的相同点,是内在的精神气质。两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都是注重形象思维和直觉感悟。"禅宗"在中日两国都很流行,两国人在精神发展中都注重克已反省,注重静思默想。日本人在枯山水、日本画、茶道、插花中表现出的简约、淡远、别致和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取向完全一致。两国人的性格都偏于内向,"面子"哲学是两国人共同的处世哲学。为人处世讲究含蓄忍让,说话都习惯于拐弯抹角,"一切尽在不言中"。日本人还发明一个专门的词汇"腹艺",也就是说有些意思不用说出来仅仅通过感觉大家都能明白。两国人都注重集体主义,倾向于压抑个性。中国人说"出头的椽子先烂",而日本人有一个人人尽知的谚语:"出头的钉子要挨敲"。两国人在社会上都讲究论资排辈,这一点,在日本尤为明显,在公司的升迁基本上都是按年龄资历而不是能力。两国社会上都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宴会入席时,大家都会为入席的次序拉拉扯扯,争上老半天:不是争先,而是争后。直到现在,两国的社会机制也惊人地相似:家庭在社会上起着核心作用,三代同堂甚至数代同堂。家庭中都强调长幼尊卑,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大男子主义气息同样深厚。高考一样是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最严重关口。入学考试对两国学生同样是一场灾难。"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培养出来的人只能照章办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高中教育主要是为了应付报考大学,而不是为了真正学习知识。例如语文课就是让学生认真准备考试中要遇到的那种复杂语法问题。"这种批评中国人听起来准以为是在说自己的国家。¨¨¨相似性可以无休无止地罗列下去,涉及两国社会的每个方面。可是,这种罗列对解决我们的困惑丝毫没有帮助。如此相同的两个民族,为什么会在炮舰面前的反应截然不同?为什么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两个国家现在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日本人学什么像什么,总能青出于蓝而胜于兰,而什么东西一到中国立刻会被中国特色熏染得面目全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思考得还很不够。想明白这些问题也许对我们这个民族至关重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几年以前,中国足球虽然冲不出亚洲,可是对日本队却从来都是信心十足,见一次灭一次。近几年来,中日两国不约而同同时重视起足球运动,同样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开展职业化,引进球员,聘请外国教练。几年之后的结果却判然相反,日本队由亚洲三流球队一跃成为顶尖球队,打遍亚洲无敌手,轻而易举地冲入世界杯,冲入奥运会,而且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击败巴西队。而中国队十年来花巨资到巴西留学,请洋教练,换国产教练,再请洋教练,招术用尽,却依然屡战屡败,甚至比以前败得更惨。如果我们正视一眼这个鲜明的对比,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也许我们的足球事业就有希望了。可惜,几乎从来没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在上个月中国队刚刚经历了又一次惨败之后,报纸电视上的评论声音铺天盖地,却没有一个人从中日足球的对比中寻找原因。中国足协智殚力竭,却从来没想过认真研究一下日本的经验。这真是个意味深长的象征。饱经风霜的老人与新发于硎的青年中日两国的差异被相似性深深覆盖,但是挖掘出来之后,却又触目惊心。说到底,民族性格与个人性格是一样的,都是由先天条件和后天经历两方面决定。中国仰卧在亚洲大陆东端,体积庞大,邻居众多,漫长的历史中她经历的事太多了。她的内部展开过反反复复的惨烈争斗,王朝一个又一个频繁更替,历史一遍遍被刷新改写。她和四邻的关系错综复杂,经历过光荣的征服,也接受过多次屈辱的被征服,经历过无数次发现的喜悦,也经历过无数次痛苦的失败,经历过周围国家众星捧月的尊敬,经历过和周围蛮族无休无止的争逐,经历过最伟大的帝王和最昏愦的统治,经历过无数天灾人祸。这个民族什么都经历了,什么都见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她已经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变得有些懈怠疲倦,反应迟钝。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难以改变她那迟缓拖沓的脚步,不论什么情况她都能从自己的记忆中找到应对的成例。日本民族性的特殊来自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日本列岛孤独地漂浮在大洋之中,几千年里从来没有和外界有过直接接触。世界上没有那个民族象日本人一样从没有被异族侵略和征服过,也没有那个民族的构成成分象日本人一样血统纯正。没有任何国家能像日本一样,几千年来,一直由一个家族统治,从没有发生过王朝的更迭。日本人虽然也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但这份历史好比一份简单的履历,一目了然。一系列的与众不同铸就了日本人独一无二的个性。他们就像一个未经世事的青年,锐气十足,锋芒未损。这个青年从小就是在忧患中长大,由于饱受风霜磨砺,他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众所周知,日本列岛面积狭小,土地贫瘠,自然环境相当恶劣,而且时时刻刻处在地震、海啸、火山的威胁之中。和地大物博的大陆国家相比,日本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只有通过努力拼搏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日本人的物质生活向来十分简朴,他们不重视享受而重视精神力量,重视保持刚健顽强的心态。本世纪之初,许多中国人东渡日本,去寻找救中国的捷径。虽然那时的中国贫困已极而日本已走进富强,可是中国留学生最不能适应的却是日本人生活的清苦。"无论哪一个中国人,初到日本的几个月中,最感觉到苦痛的,当是饮食起居的不便。""房子是那么矮小,睡觉是在铺地的席子上睡的,摆在四脚高盘里的菜蔬,不是一块烧鱼,就是几块同木片似的牛蒡。这是二三十年前我们初去日本念书的大概情形;大地震以后,都市西洋化了,建筑物当然改了旧观,饮食起居,和以前自然也是两样,可是在饮食浪费过度的中国人眼里,总觉得日本的一般国民生活,远没有中国那么舒服。但是住的再长一点,把初步的那些困难克服了以后,感觉马上就会大变起来;在中国社会里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得不到的那一种安稳之感,会使你把现实的物质上的痛苦忘掉,精神抖擞,心气和平,拼命地只想去搜求使智识开展的食粮。"若再在日本久住下去,滞留年限,到了三五年以上,则这岛国的粗茶淡饭,变得件件都令人怀恋;生活的刻苦,山水的秀丽,精神的饱满,秩序的整然,回想起来,真觉得那儿过的,是一段蓬莱岛上的仙境里的生涯。"而且正因为日本一般的国民生活是这么刻苦的结果,所以上下民众,都只向振作的一方面去精进。明治维新,到现在不过七八十年,而整个国家的进步,却尽可以和有千余年文化的英法德意比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确是中日两国一盛一衰的病源脉案。"这是郁达夫对他日本生活的回忆与感想。他写此文之时,日本侵华尚未开始,他也绝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死于日本宪兵的暗杀。此时此地,他对日本充满了美好的印象。事实上,大多数留学日本的中国人都对日本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颇为欣赏。在日本留学多年的蒋介石回国后虽然位高权重,可是终生生活简朴,每餐只吃一小碗饭,生活起居极有规律,据说,这是在日本养成的习惯。蒋介石自己说,这样严格的自律,可以保持精神健旺,有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鲁迅和周作人回国后,也保留了许多留学时代的生活习惯,终生不改。这个青年的第二个特点是高度敏感。由于日本人一直独居一处,和其它民族很少直接接触,所以,他有点孤僻内向。同时,就像日本人普遍身材比较矮小一样,生活在中国身边的日本不论从国土面积还是文化发展上都显得先天不足。在日本人的经验中,外界一直是先进文明和潜在威胁的来源,和日本的生存息息相关,对外界,日本通常是既恐惧又羡慕。要不是灿烂辉煌的大陆文化的强大辐射力,日本人也许至今还生活在蒙昧之中;要不是1281年那股如同从天而降的神风,日本早已被蒙古帝国的铁蹄踏碎。所以,自古以来,日本人就保持着对外界的高度敏感,外部世界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神经绷得紧紧的。即使在闭关锁国只留长崎一地对外贸易的幕府时代,日本也一直在密切关注外界的一举一动。幕府当局在对外贸易中有这样一个特殊规定:凡是在长崎做生意的外国商人都必须向日本当局报告海外的各种消息,这种报告称作"风说书",其中来自中国商人的称作"唐风说书",荷兰商人的叫做"和兰风说书"。日本人向这些商人详细询问一切海外的新鲜事,大到各国的风土人情,小到各地的奇闻逸事,那热心的程度就像一个好打听家长里短的家庭妇女。日本人对外界持续了几百年的注意终于在鸦片战争时得到了报偿。鸦片战争不久,日本国内就出现了不少介绍鸦片战争的书籍,详细介绍了林则徐广东禁烟的经过和鸦片战争的场面以及英国的历史地理和现状。日本人立刻认识到,鸦片战争"虽为国外之事,但足为我国之戒。"认为日本"任何事情,均可置之不问,惟有全心全意致力武备耳。"正是这种充分的戒备心理,使日本有充分时间为后来的美国入侵做好心理准备并且采取正确的反应措施。这一点似乎是中日两国的最大差异。和日本相比,中国对外界几乎从来都是输出,很少取得。几千年不间断地领先世界,使中国形成了不可动摇的优越感,漠视来自外界的信息,只是埋头于内部事务之中。这种惯性积重难反,使中国在历史巨变中吃了大亏。直到今天,我们在现实中遇到什么问题,还是习惯于向历史而不是向外界寻找答案。这个青年的第三个特点是唯意志论者。日本人性格中有一种永不服输的倾向。日本从来也没有像朝鲜那样,心甘情愿地以小事大,做中国的忠顺属国。他对中国的臣服从来都是三心二意的。中国的周边国家中,国家元首都知趣地自称"国王",惟有日本自称"天皇",不但僭越了中央帝国"皇帝"的名号,而且比"皇帝"还要高一级。日本和中国一样,自称"神州",而且自称是"日出之国",在写给中央帝国的第一封国书中,开头写道:日出之国君主致日落之国君主。这个弹丸小国尊心之强十分引人注目,事实上,正是由于他的自卑才导致他的高度自尊。生活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先进国家身边,日本没法不为自己的体型瘦小文化落后感到深深的自卑。不过,就像那些身材矮小的男人常常会把这种自卑当做动力,去使自己更加刻苦努力一样,日本人也从来没有被自卑压倒。相反,他"虽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正是这种先天不足,更激发了日本向先进国家学习的热情,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超过自己的老师。日本的民间故事中许多都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主题,象从桃子里跳出来的桃太郎,手指尖那么大的一寸法师,五分高的五分次郎,都是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最后战胜了庞大的敌人。神话是一个民族集体潜意识的反映,实际上,整个日本民族一直都在梦想着有朝一日,超越自己,战胜中国。历史上那几次不成功的入侵大陆的尝试充分说明了日本人对此的急迫。面对自己的弱势,成功的唯一出路就在于不断完善自我,充分发挥意志力的作用。日本人在这方面几乎做到了极致。他们对自己要求极为严苛,甚至到了自我虐待的地步。日本人工作的勤奋是举世闻名的,"过劳死"就是产生于日本的词汇。平心而论,日本人的先天素质并不十分突出,他们的智商不如中国人出色,日本列岛从来没出现过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由于血统过于单一,他们的体质也很一般。当中韩等国的体育运动普遍开展起来之后,日本在亚洲体坛的地位迅速滑落。日本人之所以取得今日的成就,几乎完全是因为他们不屈不挠的天性。还是以体育为例,当今日本在世界体坛的领先项目,几乎全都是以耐力意志取胜的项目,比如马拉松等等。正是靠着毅力,日本人充分调动起自己的全部潜能,反而取得了比那些先天条件优越的国家更大的成就。不可否认,日本人的这种意志力具有巨大的威力。回想一下甲午战争时的情形,当时的中国虽然贫弱,可是若论国土、资源和军力,还是远强于日本,北洋海军花巨资购建的"定远"、"镇远"两舰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少数国家才能拥有的顶极战舰。然而,日本人坚定的意志必胜的决心和机动灵活的战术弥补了实力上的差距,轻而易举地把中国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彻底击溃。而几年后的日俄战争更是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较量,战争之初,几乎没有人相信日本会取胜,可是,日本人惊世骇俗卓绝不凡的表现终于让世人对这个小个子国家又一次刮目相看,最终是日本人凭借意志获得了又一次桃太郎式的胜利。可以说,日俄战争中,日本人主要是靠不要命的精神吓倒了俄罗斯。 不过,也正是迷信意志力使日本人最终走向了失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人就是凭借意志狂热悍然和整个太平洋沿岸的邻居们开战。这场战争力量对比的悬殊大大超过以往,当时的日本,孤身一人与美、英、中、苏、法、荷、澳等26个国家作战,终于,和现实条件背离太远之后,唯意志论破产了,可是,日本人的意志狂热却依然让整个世界不寒而栗。在战场上,很少有被俘虏的日本兵,他们往往战斗到最后一刻也拒不放下武器。战败之后,日本曾涌过一阵"举国玉碎"--以全民族的生命为代价拼到最后一刻以抗拒投降的全民族的精神冲动。这在其它国家是不可想象的。而在战争结束之后,还有许多日本老兵拒不投降,独自一人在东南亚荒野中象野兽一样生活。小野田中尉甚至在菲律宾的一个荒岛上同美国部队孤身战斗达四分之一世纪之久。虽然力量悬殊的这场战争最后战败,可是日本并非没有胜机,这才是这个国家的可怕之处。和自卑感与唯意志论相联系的,是日本人的完美主义精神。在意识深处,日本人有一种很深的自卑感。他们把自己和中国之间的巨大差距理解成是自己先天不足。所以,日本人有着强烈的修正意识超越意识,总是努力地改善自己,总是竭尽全力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日本人一方面高度自尊,另一方面对外来的东西从不拒绝。这正是日本人的奇特之处。日本人为了完美可以付出任何代价。明治维新时,日本人雇用了大量的外国专家。为了聘用这些人才,他们花费了大量资金。当时,大政大臣的月薪是800日元,而一位英国专家的月薪却高达2000日元。这个数额和日本一般公务员比,更是天壤之别。当时地方教员的工资多在10日元以下,最少的仅为一日元。可是普通日本人对此却毫无怨言。正是这多达数万名的专家,帮助日本把西方文明全方位地搬运到日本,大到政治方针,小到行为习惯,整个日本从里到外迅速而彻底地变了样。日本人学习什么都非常认真投入,他们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总是试图用外来的先进的东西彻底取代自己体内落后的部分。他们学什么一定要彻底学透才算罢休,所以他们学什么像什么。而中国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总是喜欢挑毛病,总是不愿承认自己的落后,想对外来的东西修修补补,所以什么东西一旦进入中国,总是变得面目全非。在日本生活了多年的鲁迅对此深有感触。1932年鲁迅在辅仁大学讲演时说道:"日本人太认真,而中国人太不认真。中国的事情往往是招牌一挂就算成功了,日本则不然,他们不像中国这样只是做戏似的。不认真的同认真的碰到一起,倒霉是必然的。"临终前,鲁迅还念念不忘这个话题:"我怀念日本。那些日本人有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气质。我是羡慕日本人这一点的。中国人没有这种气质。不管什么,总是用怎么都可以对付过去的。不改掉这‘怎么都可以',是无论如何不能革新中国的。" 孤独者的孤僻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日本民族的每个优点背面,都背负着一个同样突出的缺陷。首先是孤傲。也许是没有经历过真正的风雨,他少年气盛,心浮气躁,有了一点成就之后就洋洋自得。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与中国一盛一衰,蒸蒸日上的日本看着中国在列强的欺凌下苦苦挣扎,心中涌起的不是同情而是蔑视。在他们眼里,昔日印象中聪明能干的中国人原来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他们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优秀民族,这让一直生活在中国的大国阴影下的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恶毒的快意。他们称中国为支那,用这个意思暧昧的词来作为中国几千年前漫不经心地叫他们为"倭"的报复。甲午海战打败中国之后,这种蔑视又进一步发展为毫无道理的仇视。正如幸德秋水所说:"在对华战争时,日本人的爱国主义空前极端地发展起来了。他们蔑视中国人,骂中国人软弱无能,还痛恨中国人。而且这些不只是用言辞来表达:从白发老人直到幼童都对这四亿人满怀着血腥的敌意。"在东京的街头上,中国留学生往往因为衣着发辫而遭到顽童们的追逐嘲骂。民间的印刷品、传说和诗歌充满了对中国的污蔑之词。说什么中国人是劣等民族,天性不思进取,懒惰退化,肮脏污秽,等等等等。更为荒唐的是,他们认为日本民族的一些缺点也都是从中国传染过来的,不是日本人本身所固有。这样荒唐幼稚的说法只能说明日本人性格的浅薄与不成熟。二战失败的挫折也没有给日本人太多的教训。战后经济的迅速崛起又使他们再度张狂自大起来。日本街头曾出现过这样一本畅销书《再见,亚洲》,在这本书里,作者长谷川庆太郎把日本比作高耸入云的霞关大厦,而把其它亚洲国家比作东京湾里的垃圾岛,认为日本继续和亚洲国家打交道对日本已不再有什么好处,只会染上他们的缺点。他主张日本甩开亚洲的穷朋友,把投资重点转向欧美,这样才有利于日本自身的发展。甚至对欧美国家,日本也开始不恭敬起来。他认为英国人气质消沉,法国人过于轻佻,而美国的黑人、波多黎各人和墨西哥人降低了美国人的整体素质。马野修二甚至宣布:美国不过是一个由欧洲劣等的下层阶级后裔凑成的移民国家。日本人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确实高人一等,日本一些学者通过一系列独特的"研究"后宣布,日本人的大脑、语言、气质乃至风俗习惯都比世界上其它民族优秀高贵。日本开国以来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就是证明。 日本人第二个突出的缺点是自私。由于自古以来很少和外界接触,日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孤僻性格。他不懂得关心别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一切都是从自己这个原点出发,只知道取,不知道予;只知道进,不知道退。每年八月,日本各地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悼念在原子弹灾难中广岛长崎的死难者。全日本上下都沉浸在悲痛和激昂中。走进日本任何一家图书馆,人们总是可以发现关于那场灾难的纪实、回忆、资料数不胜数。日本人至今还要求追究美国滥杀无辜的责任。可是,面对自己在战争中给那么多国家造成的那么惨痛的灾难,面对旅顺屠城,济南惨案,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日本却总是支支吾吾,再三搪塞,不肯真诚道歉,甚至不肯承认。 日本问题专家赖肖尔精僻地指出:"日本人对其它国家的态度犹如一个钟摆,晃动于自卑感和优越感之间。"不论如何,他就是不会对人将心比心,平等相待。在日本眼里,世界是分成三六九等的。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对待中国劳工如同对待牲畜,肆意凌虐,毫无人道精神可言。他们对被征服地区的剥削达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对那里人民的极端痛苦视若无睹。即使是现在,我们也经常能听到日本封了本国的山林,却到别的国家去进口木材,或者利用别国的贫困,向他们输送核废料的消息。 现在,世界上最富有的日本,在亚洲却有着吝啬的名声。虽然他在二战中欠了邻居们很多的债,虽然现在他十分富有,可是却鲜有对他国的慷慨之举。他在亚洲没有交下一个朋友。甚至在世界上,他也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它至今也把握不好如何在世界事务中发挥与自己经济地位相称的作用。 日本人第三个致命的弱点是缺乏绝对的价值标准。 小个子日本总让人想起红与黑中那个野心勃勃的于连,为了达到目的不择任何手段。在战争中,日本人最擅长的就是偷袭。他们更像黑暗中的动物,在角落里默默盯着自己的猎物,选准时机,一扑而上。甲午战争是这样,日俄战争是这样,太平洋战争也是这样。日本海军长途奔袭珍珠港已经成为世界战争史上最深刻的记忆之一。正像山本五十六本人所承认的那样:"袭击珍珠港,是不宣而战,乘敌人熟睡之机,割人首级,不足为取,乃东洋武士精神不能容。"日本人一向乐于铤而走险,渴望走捷径得暴利。在这个民族温文尔雅的外貌后面,是一颗渴望冒险的赌徒的心。 在本国相互间温文有礼的日本人,一旦到了外国,就变成了另一副模样。在日本时那个听话和善有礼貌的日本青年,随着部队到了中国的土地上,就变成了一头凶残的野兽,任由自己体内被压抑着的兽性恣意流淌。日本文化是耻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仁"这个最高价值,而在日本,人们却用"忠"取代了仁。只要是符合自己利益的,就可以做。只要没被人看见,就等于没有干过。这就是日本式的逻辑。 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青年意味着活力,青年意味着闯劲,青年也意味着不成熟。日本已经为他的不成熟付出过代价,不知道这个代价付得够不够呢?仅仅仇恨是没用的提到日本,每一个中国人头脑中第一个涌出来的词便是仇恨。中国人的仇日情节是这样的强固,以至达到了偏执的程度。任何事物,只要和日本沾边,就有理由加以蔑视和怀疑。是的,中国人有太多的理由去仇视日本,不仅仅为了那不堪回首的过去,更为了日本不肯认错的现在。

中西人际关系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朱民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人为何重视人际关系?

中西方在人际交流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从构成人际交流关系主体的人的特征以及形成相应人格特点的文化背景着手,进而通过对这种人格特征以及文化背景的分析来对中西方人际交流方式来做出一个概括的诠释。中西方人际交流差异有四个方面,即对待礼节,表达方式,在称赞及称赞应对,和非语言交流中的区别,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其差异性。

人类的关系的复杂程度有时无法理解,由于地域之间的差异,中西方的人际关系的差异也就显而易见。一般而言,西方的人际关系以个人为主。西方人认为,社会是按照社会契约组成,个人自由独立。当然,自由和平等从来就是无法根本解决的两个问题,其两者间,任何一方的强势都会一起另一方的矛盾突出,西方的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或是其平等同样是不可苟同,因此,人人的自由是建立在保证自由得以进行的保障--繁杂的法律--的基础上,从而西方人的人际基础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平等、独立。中国的人际关系以社会伦理为基础的,中国人认为社会固然由个人所构成,但是个人却很难离开社会而生存,个人的自由实际上必须依附在对社会伦理的遵循上的基础上。人与人的互动,法律并不能起着一个根本性的作用(再次想到中国的法律现代化的问题,关于法律制定的现代化客观要求与中国实情之间的调和)。人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衡情论理,以伦理来弥补法律的不足,才是我们的人际基础。中西方人情关系,主要表现在家庭,朋友,同事与同事,或同事与上司之间.....他们之间是不同的人情关系,但可能由不同的本质思想造成的差异。今日社会往往强调多元文化脉络下的不同影响。事实上,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媒体信息的传播,交通工具的发达,“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然而,中西文化仍各有其主要思想与不同的传统价值观,在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下列五个层面来做比较,说明中西之间的差异所在:1、西方家庭强调个人利益,中国重视家庭整体的福祉。2、西方家长只照顾子女到成人,中国家长往往会照顾其一生。3、西方家长尊重子女的自由选择,中国家长则经常替孩子决定一切。4、西方家人之间拥有个别隐私,中国家庭成员间几乎是无个人空间。5、西方家庭强调夫妻关系,中国家庭则较重视亲子伦理。 中国社会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父子关系是尊卑的,子不可逾越父。父子关系比较有“包容性”。西方重视的“夫妻关系”,不是尊卑的,基本上,它是具有“排他性”,也就是所谓的“专偶制”,容不得第三者,所以一旦夫妻感情不佳,就比较可能终止关系。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或许在于混和家庭与核心家庭的的差异,中国人重视人脉,其亲属认同范围远比西方人大。中国人谈家庭,常包括祖父母、叔伯等在内;西方人则通常指自己的核心家庭成员。相比之下,中国人的家人关系就显得复杂多了。现实生活中,常有人这样评论:中国人心肠好,人情味浓;西方人刻薄,人情味谈。对西方人会餐,各付各的款;乘车,各买各的票,不像中国人那样抢着付款、买票,而感到不可思议。以中国人传统思维定势和文化价值取向去评价西方人行为方式是失之偏颇的。在待客之道上。美国人更看着做客之道而不是待客之道上。对于待客,热情,让人有回家的感觉就好了。习惯上,要事先告诉客人除了他还会有哪些人要来。另外,应该问客人有哪些菜不吃,如宗教上的忌讳等。反过来,做一个客人的规矩要比接待客人要多。客人要准时到,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一般的情况下,要带点东西,如酒或水果等。作为客人,在没有上菜或吃饭后,应该问主人“我能帮什么忙”有时,主人真的会允许你收拾桌子或洗盘子呢。这是很亲切的表示。劝酒在美国是不存在的。在同事与上司相处中,中国人所重视的彼此对待,就是说:你对我好,我没有理由对你不好;你对我不好,我也不会对你好。中国人会将心比心,投桃报李,这与权利义务没有任何关系。在西方的企业里,上下级之间也只是权利义务关系,你是我的上级,我就会按照规定向你报告。中国人却不这样,你虽然是我的上司,但我不认同你的时候,我就不会向你报告,你要是强迫我报告,我就会敷衍了事。西方人重视法律,中国人重视道德。西方的法律规定很明确,而且执行得很严格,完全没有人情可言,也没有任何弹性。从理论上讲,法律不应该有弹性,但是没有一点弹性的法律在中国很难执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是靠法律约束的民族。古时候,法律的效力是有限的,虽然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多数是“刑不上大夫”。在民间故事中,即便是包公这种刚正不阿的典范,也只是“打龙袍”而不是打皇帝。中国人一般不遵从什么戒律,但是提倡典范,重视道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位有德者居之”。“八荣八耻”同样是道德劝说,并没有立法,强制国民执行。道德是看不见的约束力,而法律是看得见的约束力。一个中国人,如果不讲良心道德的话,是很难在中国生存发展的。中国人不重视有形的东西,凡是有形的东西,对中国人来说,迟早都会变成形式化的东西。我们只靠无形的东西彼此约束,约束别人,也约束自己。在生活中,西方人之间充满好奇,中国人之间充满关怀。西方人对人和对动物的态度是一样的,因为西方人认为人就是动物,彼此之间只有好奇。在西方社会,青年男女之间产生好奇就可以同居,一旦失去好奇,双方就会分开。中国人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好奇,而应该相互关怀。西方人很有礼貌,一见面就会亲切地同你打招呼,但他一点也不关心你。中国人不注重礼貌形式,但是很关心你。看到你嘴巴破了,中国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嘴巴怎么破了,是不是上火了?来,吃点药吧。” 西方人不会看到你的嘴巴破了,看到了也会视而不见,还是会问候你:“你好吗?”而你也清楚,就算抱怨几句自己很不幸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并不关心你。此时,就算你疼痛难忍,也只能说:“我很好,谢谢。”西方人不关心别人,也不希望别人关心自己。中国人以尊老爱幼为美德,而西方人并不如此。你看到西方的老人走路比较吃力,去帮他,他反而不高兴。他的看法是,我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你少操心,你帮我就是看不起我。在朋友方面,老外对朋友并不一定追求永恒,谈得来在一起,谈不来各走各的路。很多时候饿朋友,也可能仅仅意味着逢年过节打各电话问候一下。而华人朋友之见,人情味更浓一些。我们对待朋友在困难时候互助,分开事悲伤的。而且,我们也不轻易说谁谁是自己的朋友。我们会介绍说“那个人事我同学,或者那个人是我同事”而不轻易说“那个人是我的朋友”。

  • 索引序列
  • 代际差异论文范文
  • 差异教学论文范文
  • 跨文化交际教育差异研究论文
  • 中日近代化的差异论文素材
  • 中西人际关系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