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军事医学科学院高宁博士毕业论文

军事医学科学院高宁博士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军事医学科学院高宁博士毕业论文

世界最著名的:亨利·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1823—1915)1823年12月22日,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圣雷恩村。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七岁那年,法布尔回到圣雷恩开始上学,但那一段儿时岁月一直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 1833年,法布尔一家来到了罗德兹,其父靠经营一家咖啡馆维持生计。四年后,一家人又移居到图卢兹。法布尔进了图卢兹的神学院,但中途退学,出外谋生,曾在铁路上做过工,也在市集上卖过柠檬。后来,他通过了阿维尼翁师范学校的选拔考试,获得奖学金,并在三年的学习后获得了高等学校文凭。 毕业后,时年十九岁的法布尔在卡本特拉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所教授的课程就是自然科学史。 1849年,他被任命为科西嘉岛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师。岛上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燃起了他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热情。阿维尼翁的植物学家勒基安向他传授了自己的学识。此后,他又跟随着莫坎-唐通四处采集花草标本,这位博学多才的良师为法布尔后来成为博物学家、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1853年,法布尔重返法国大陆,受聘于阿维尼翁的一所学校,并举家迁进了圣-多米尼克街区的染匠街一所简朴的住宅里。1857年,他发表了《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昆虫学祖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这期间,法布尔还将精力投入到对天然染色剂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当时法国士兵军裤上的红色,便来自于茜草粉末。1860年,法布尔获得了此类研究的三项专利。 后来,法布尔应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的邀请,负责一个成人夜校的组织与教学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课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于是,他辞去了工作,携全家在奥朗日定居下来,并一住就是十余年。 在这这十余年里,法布尔完成了后来长达十卷的《昆虫记》中的第一卷。期间,他多次与好友一同到万度山采集植物标本。此外,他还结识了英国哲学家米尔,但米尔英年早逝,两人酝酿的计划“沃克吕兹植被大观”因此夭折。同时,一大不幸降临到法布尔身上:他共有六个孩子,其中惟一与父亲兴趣相投、热爱观察大自然的儿子儒勒年仅十六岁便离开了人世。此后,法布尔将发现的几种植物献给早逝的儒勒,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对真菌的研究一直是法布尔的爱好之一。1878年,他曾以沃克吕兹的真菌为主题写下许多精彩的学术文章。他对块菰的研究也十分详尽,并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它的香味,美食家们声称能从真正的块菰中品出他笔下所描述的所有滋味。 1879年,法布尔买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这是一块荒芜的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如今,这所故居已经成为博物馆,静静地坐落在有着浓郁普罗旺斯风情的植物园中。 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 法布尔晚年时,《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法布尔虽然获得了许多科学头衔,但他仍然朴实如初,为人腼腆谦逊,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才华受到当时文人学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德国作家荣格尔、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诗人马拉美、普罗旺斯文学家鲁玛尼耶等。由于《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试验,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多秘密,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当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时,不少学者、文学家们纷纷前去拜访他。法布尔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国哲学家米尔等学者,但与他们的通信并不频繁。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将法布尔举荐给拿破仑三世,后者授予他荣誉勋位勋章。法国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莱途经塞利尼昂,特意绕道荒石园向他致意。 拥有多重身份的法布尔的作品种类繁多: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著,其中包括《茜草: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作为教师,他曾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语写下了许多诗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 “牛虻诗人”,此外,他还将某些普罗旺斯诗人的作品翻译成法语;闲暇之余,他还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谱下一些小曲。 然而,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虫记》。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1915年,将一生奉献给昆虫研究的学者法布尔逝世了,享年九十二岁,他在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然而他仅有的几张照片,以及他所留下的朴实优美的文字,仍能让读者们瞥见这位学者的身影:一位和蔼老者,鹤发童颜,目光敏锐而纯真,一副法国南部乡间的朴素打扮,头戴宽边遮阳帽,脖系方巾,手里握着他的宝贝捕虫网;不用开口,他嘴边常挂着的舒心微笑,就仿佛已经在邀请您进入他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原著书名可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共十卷,每卷由若干章节组成,绝大部分完成于荒石园。1878年第一卷发行,此后大约每三年发行一卷。 原著内容如其名,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对昆虫的研究记录。作者数十年间,不局限于传统的解剖和分类方法,直接在野地里实地对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种类繁多的昆虫进行观察,或者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培养,生动详尽地记录下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食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然后将观察记录结合思考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 但《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它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 首先,它并不以全面系统地提供有关昆虫的知识为惟一目的。除了介绍自然科学知识以外,作者利用自身的学识,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他透过被赋予了人性的昆虫反观社会,传达观察中的个人体验与思考得出的对人类社会的见解,无形中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认知的准则。这是一般学术文章中所没有的,但却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不同于许多文学作品的是,《昆虫记》不是作家笔下创造出来的世界,所叙述的事件都来自于他对昆虫生活的直接观察,有时甚至是某种昆虫习性的细枝末节。 其次,虽然全文用大量笔墨着重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并不像学术论著一般枯燥乏味,本书行文优美,堪称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作者的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作者对自然界动植物声、色、形、气息多方面恰到好处的描绘,令读者融入了19世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迷人的田园风光中。作者在描写中使用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此外,他凭借自己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在文中引用希腊神话、历史事件以及《圣经》中的典故,字里行间还时而穿插着普罗旺斯语或拉丁文的诗歌。法布尔之所以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并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除了《昆虫记》那浩大的篇幅和包罗万象的内容之外,优美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想必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昆虫记》融合了科学与文学,这也意味着它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书中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 作品中的理性成分体现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中。法布尔在对昆虫的观察研究中,反复试验,并考证多方资料,对主流学术观点敢于质疑,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竭尽自己之所能对知识结构不断探索和补充,对自己的观察结果不轻易下定论,同时表明自己的怀疑态度与自身的局限。他在观察昆虫之余抒发感想时,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自大,机械化社会的野蛮,话语间时常讥讽人类僵硬不化的成见,并谨慎地对社会现状进行冷静的思索。 这部作品中的感性成分,不仅反映在作品的内容与语言表达上,甚至还反映在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中。从行文来看,作品充满了拟人化的昆虫生活,从用人类着装来形容昆虫的外部特征,到用婚礼来象征昆虫求偶交配的过程,再到对它们在自然界所做贡献的歌颂,作者的情感随着昆虫的命运而变化。此外,在研究记录之余,作者在字里行间也提及自己清贫乐道的乡间生活、所居住的庭院、外出捕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膝下的儿女,乃至他的家犬,这正符合了“回忆”二字,充满了人情味。而作者在研究与思考过程中,使用野外实验法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活着的昆虫,悉心观察生命,这与解剖分类相比,本身就带上了感性的色彩。他在许多观察之后的想法也无不与生命有关,建立在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上。 可以说,这部作品的感性基调以及动力,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一种对生存的清醒认识;一种对生活的深厚感情。而科学的理性就是得到了这种感性的支持,才能持续下去。作者由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而产生了对生命的好奇,于是在观察中认真体验生命的每一种表现,并陶醉其中,乐此不疲,这继而又支撑了学者一心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 如果说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般文学作品或一般科学作品所无法企及的,那么严格来说,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以专业的标准来衡量,法布尔是个博物学家,“非专业”的昆虫学家;其文学手法也不能超越当时所有卓越的文学作品。在作品中,人作为观察者,用文学的笔调让昆虫带上了“人性”的色彩,却不足以成为社会学或伦理学的专著。总之,单独从昆虫学、社会学或伦理学的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都是有局限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承认,将科学研究成果与文学写作相结合,历史上并非只有法布尔一人。然而,《昆虫记》以自己的特色,获得了极大的影响与声誉。 《昆虫记》并非刻意写就,而是作者自得其乐地观察与写作的成果。这便定下了作品的基调:看似平平淡淡,但却无时无刻地反映出作者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一如其朴实清贫,但宁静美好的乡间生活。他留下的观察记录是不变的,但给读者的思索却是灵活可变的,他没有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是给读者带去了知识、趣味、美感以及思想的享受。 《昆虫记》原著问世以来,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有了汉译本,引发了当时广大读者浓厚的兴趣。到了九十年代末,中国读书界再度掀起“法布尔热”,出现了多种《昆虫记》的摘译本、缩编本,甚至全译本。中国的:胡经甫(1896-1972)原名宗权,笔名胡烈。原籍三水,生于上海。1917年毕业于东吴大学。1920年赴美留学,获康乃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返国后历任清华学校生物学讲师,江苏昆虫局技师,南京东南大学、苏州东吴大学、上海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美国康乃尔大学昆虫系客座教授。曾受聘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中国动物图谱编委会委员等。 生平致力于生物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为中国昆虫学奠基人之一。著有《中国昆虫名录》、《无脊椎动物》、《中国水生昆虫》等。所编著的《中国的石蝇》和《中国昆虫名录》为中国昆虫学巨著之一,记载昆虫25目、392科、4968属、20069种;抗美援韩战争中,参加反细菌战调查,受到表彰。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周尧男,汉族,l9l2年6月8日生于浙江鄞县。意大利皇家拿波里大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研究所名誉所长,昆虫博物馆馆长。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名誉所长。陕甘宁青新五省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总顾问。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 先后创办昆虫趣味会、天则昆虫研究所、天则出版社,主编《趣味的昆虫》、《中国昆虫学杂志》、《中国之昆虫》、《昆虫分类学报》、《动物世界》等学术刊物。著有昆虫学等论文、专著200余种,重要的有《中国昆虫学史》、《中国盾蚧志》、《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等,主编《中国蝶类志》、《农业昆虫学基础》等。张广学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现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 回族,山东定陶人,1921年1月31日生。张先生1946年2月毕业于中央大学农艺系,1946年2月——1951年元月在四川遂宁棉场、北京农业部华北棉产改进处任技佐,1948年2月与当时的北平研究院朱弘复先生合作研究棉蚜。1951年2月调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现动物所),从事棉虫学、昆虫生物学和蚜虫分类学的研究。50多年来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专著20多册、科普文章及小册子33篇,编写科教影、视剧本和任科学顾问10部。发现并记述蚜虫8个新属、211个新种、新亚种,对蚜虫种型的演化提出了创见,首次报道61种蚜虫的核型、2种蚜虫的C-带带型,并分析了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对我国蚜虫系统分类做出突出贡献。工作中能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如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良种繁育体系技术一般可增产50%,当归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亩增效益千元,该项目具创新性,在国际属领先地位。获得各种成果奖10多项。钦俊德男,汉族。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Entomologia Sinica(中国昆虫科学,英文刊)主编。 1916年4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安吉县。194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1941年进燕京大学研究院主修实验动物学。1947年赴荷兰,进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院攻读昆虫生理学,1950年毕业获理科博土学位。1950一1951年任美国明尼达大学荣誉研究员。1951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理事长,《昆虫学报》主编。1979-1980年任荷兰瓦赫宁根农业大学昆虫系访问教授。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钦俊德是我国昆虫生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开拓人之一。从195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及合并以后的动物研究所创办昆虫生理研究室,并主持该室工作达三十年之久。在五十年代曾应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大学等校聘请讲授昆虫生理学课程。业务专长为昆虫食性营养及卵期生物学的研究。早在四十年代末开始研究昆虫与植物间的生理关系,曾数次总结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昆虫在寄主植物选择时的行为反应、营养需要和代谢适应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提出链索反应的观点。五十年代对飞蝗食料植物及蝗卵发育与抗逆机制的研究,曾为飞蝗的预测预报和根治蝗灾提供理论依据。其后,从事于七星瓢虫和赤眼蜂食性、营养的研究;旨在为将来大规模利用此类害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奠定基础。主要著作有《昆虫与植物的关系》、《昆虫的鸣声》等;有关蝗卵的研究、棉铃虫、粘虫、七星瓢虫食性营养的科学论文50多篇。曾两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陆宝麟男,生于1916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蚊虫分类学、生物学和防治的研究,着有《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八卷·双翅目·蚊科(上卷)》、《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九卷。双翅目·蚁科(下卷)》、 《蚊虫综合防治》等专著,主编(医学昆虫学》等著作。尹文英女,生于1922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昆虫科学(英文版Entomologia Sinica)》编辑委员会委员。 尹先生致力于原尾目的系统分类研究,通过比较精子学和内部各器官的亚显微结构等,将原尾目提升为与昆虫纲并行的原尾纲,同时对原尾纲的分类系统作了重大改进。代表性著作有《中国动物志·原尾纲》等。

昆仑山隧道贯通、风火山隧道贯通、羊八井隧道贯通…… 三岔河特大桥竣工、清水河特大桥竣工、楚玛尔河特大桥竣工…… 铺架挺进唐古拉、越岭攻坚取得突破…… 在他的指挥下,一项项重点工程相继完工,攻克青藏铁路建设“三大难题”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青藏铁路已完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优良率达到95%以上,涌现出160 多项优质样板工程。他也因此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畅想火车跃上世界“第三极”的壮美未来,卢春房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填下这样一首《临江仙》:� �青藏高原鼓角喧,“三大难题”攻坚。开隧铺路建桥涵。 借得汗血马,跨跃风火山。 早年深信蜀道艰,今叹太白识短。 “黑鹰”望唐愁攀援。 英雄筑天路,敢为天下先。 � 况成明,决战风火山 �在风火山隧道,有一位十分幽默的指挥长,他这样谦虚地介绍自己:“我是‘没情况’的‘况’,‘一事无成’的‘成’,‘不明不白’的明。”况成明,中等身材,浓眉大眼,神情里既有知识分子的睿智和诙谐,又透着筑路者特有的阳刚之气。每次在工地采访,总见他两腮胡须,满身泥土。 2001年,青藏铁路格拉段开工建设的消息传出后,时年40岁的况成明主动请缨,志愿到被称作“生命禁区”的风火山参加隧道建设。 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被列为青藏线5 个科研试验段之一,有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 个,外联科研项目18个,是青藏线科研项目最多、科技含量最高的冻土隧道,被列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在这一地区修建隧道将面临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 风火山隧道炸出第一炮后,炸出的几乎全是晶莹坚硬的冰碴子,含土量仅有百分之十五左右。况成明尝试着让施工人员喷射混凝土,没有成功。高原冻土施工关键在控制温度,温度低了,混凝土无法凝固,温度高了,围岩又会遇热融化,造成洞壁滑塌。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技术难题! 况成明带领科技人员昼夜蹲在掌子面上进行实地观察,吃住在隧道,掌握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在高原受强烈紫外线照射,他的眼睛患上了严重角膜炎,双眼红肿得像熟透的桃子,实在睁不开,施工人员就向他口述现场情况,他边听边琢磨。经过反复试验和对观测数据的分析,终于找到了快速封闭围岩的最佳温度参数。�为了解决冻土围岩热融滑塌和衬砌混凝土需保温养生的矛盾,况成明大胆决策,投资数百万元,与石家庄铁道学院共同研制了两台大型隧道空调机组,把洞内的温度控制在±5 ℃以内,既防止了冻土隧道因热融而导致塌方的可能,又解决了因洞内温度低、混凝土不能正常养生的质量隐患。 青藏高原风火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该地区空气中氧含量不足海平面的50%,比人类生存所需氧气的最低极限值还低千帕,对参建者的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2001年,青藏铁路建设初期,各施工单位虽然都为职工定做了背负式氧气瓶。高原空气稀薄,隧道深处缺氧严重。背负式氧气瓶虽然可以缓解施工缺氧,但增加了职工负担,氧气瓶的容量也不能完全满足施工人员对氧气的需求。这种供氧方式还有待改进。 况成明深感修建青藏铁路,决不能再走传统供氧的老路。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保障职工健康就是保障生产力,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况成明在隧道施工前夜不能寐,苦苦寻求新的更为实用的供氧办法。 2001年7 月的一天,北京科技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到风火山推销小型制氧机。况成明劈头就问:“多大的?”“只能供一个人使用。”“有没有更大的?有没有能给整个隧道施工人员供氧的?”“没有,全世界都没有。”况成明心里琢磨:原理都一样,小的能生产出来,大的为啥就不行呢?他立即找来项目总工程师任少强和党委书记陈文珍商量,三人一拍即合,他们大胆地提出在风火山建立制氧站的创意。 这一想法得到了北京科技大学刘应书教授的重视和支持。况成明调集二十名科技精英联合北京科技大学的专家,组成现场科技攻关组,夜以继日,反复论证,精心制订设计方案。他们结合隧道施工需氧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压吸附,高原低气压直接解吸的变压吸附制氧工艺和“隧道掌子面弥散供氧和氧吧车供氧的新方法”。经过二百余次试验,三个月后,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在风火山正式投入使用。 制氧站每台每小时可产氧气24立方米,保证职工每天可以吸氧2 小时。同时,每天可以向风火山隧道进行24小时弥漫式供氧。他们在在洞内安装了移动式氧吧车,较好地解决了隧道施工人员的缺氧难题,并保证了职工生活用氧,使施工环境相当于下降了1000米的高度,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这项“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制氧、供氧系统研制与应用”科技成果,填补了世界高海拔制氧技术的空白。 上场之初,他率领先遣小组,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4 次顶风冒雪徒步考察风火山地区36公里的施工线路,对每一处地型和地质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一次,他从野外回到驻地累得瘫坐在椅子上,想喝水,水杯就放在桌上,可却心发慌、手发抖,试了几次,近在咫尺的水杯怎么也拿不到手。在这一个月里,他多次因高原反应和疲劳过度昏倒在工地,每次一苏醒,他就马上拔下针头赶往工地,继续研究施工方案。由于对施工管段情况了如指掌,他主持制定的风火山隧道、北麓河厚层地下冰路基试验段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北京专家的审查会上顺利通过并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作为指挥长的况成明,既要指挥隧道施工,又要组织科技攻关,因为缺氧和过度劳累,他曾两次晕倒在工地。为解决科技攻关中的难题,他频繁地在青藏高原和北京之间穿梭。山上缺氧难熬,到了山下,由于氧气突然增多,又会出现低平原不适应症,从而醉氧。因为醉氧,他曾不止一次在飞机和火车上昏睡不醒。因长期疲劳作战,他的高原反应越来越严重。他从上山后体重下降了20公斤,血压严重失常,始终处于55-80毫米汞柱,经常要靠吸氧、打点滴和大剂量吃药支撑。原本敦实的身体,变得风一吹就要倒。 2002年8 月,他的妻子得知他身体不好,从陕西咸阳专程到工地探望,没想到因焦急和高原反应自己却病倒在格尔木市。况成明知道后,只匆匆下山和妻子见了一面,然后委托在格尔木的同志帮助照看,第二天又满怀愧疚地匆匆赶回工地。家中70多岁的老父亲因病住院,非常想念他,但因施工任务紧,他未能满足老人在病中想看他一眼的愿望。他一再叮咛在家的兄妹照顾好父亲,每天晚上都从工地打电话回家,安慰年迈的父亲。� 一年来,中铁二十局和多家科研单位合作,相继攻克了浅埋冻土隧道进洞、冰岩光爆、含土冰层热融控制与喷护、冻土防水隔热、冻土地质开挖与喷护的温度调节与控制、高寒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沙石料预热及保温等20多项世界性高原冻土施工方面的重大科研难题,使风火山隧道自2001年10月开工至2002年10月贯通的一年时间里,未发生一起塌方和安全质量事故,其成功突破高原冻土施工难题,被中国工程院等权威单位评为2002年全国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之一。�况成明也因表现突出,被铁道部授予“火车头奖章”。 鉴于况成明的突出贡献和无私奉献精神,2003年6 月,我将他的先进事迹以内参形式反映到中央。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作出批示,要求全体青藏铁路建设者“学习况成明同志不畏艰险、勇于创新、关心群众、大公无私的精神,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一展新时代铁路建设者的风貌,夺取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胜利。”青藏铁路工地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余绍水,可可西里“儒将” 中铁十二局青藏铁路指挥长余绍水被称作“儒将”,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他不仅有着渊博的学识,而且还具有“铁道兵”的刚毅和果敢,他带领全体青藏线职工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重难点施工任务。� 他们局承建的青藏铁路工程地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山延亘,路与天齐。 青藏铁路清水河冻土试验段是青藏铁路试验内容最多、里程最长的高温冻土试验段。为减小高温冻土的危害,设计单位在可可西里边缘设计了全线最长的特大桥和最密集的桥梁群,桥梁总数36座,总延长达公里,其中清水河特大桥绵延公里。如何控制桥梁桩基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预防高温冻土对构造物稳定性的危害,使构造物保持长久稳定,像一只“拦路虎”横在建设者面前。�余绍水几乎找遍了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专著,无数次地请教冻土专家,他认识到,桩基施工必须努力避免对冻土层注入新的热源。他们经过反复实验,找到了在桩基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冻土层产生热扰动的有效方法:在离工地较远的荒芜地带打井,存储施工用水与远离线路中心的冻土层进行热交换,将水温降到摄氏3 度以下,再进行混凝土拌合。同时撑起遮阳篷、安装鼓风机,降低原材料温度。�余绍水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建工程、抓环保,他都不允许留下任何一点瑕疵和遗憾。他指挥修建的桥梁群和路基工程,堪称精美的工艺品。2002年7 月,他发现大桥工地一个刚拆去模型的盖梁出现皲裂,有可能留下质量隐患,当即脱口而出“炸掉它!”陪同他的现场负责人说:“在高原上喘口气都很困难,一粒沙、一颗石子都来之不易,炸掉多可惜呀!”看着他们一脸疲倦和乞求的眼神,余绍水思想也很矛盾,但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好高原铁路,他硬起心肠说:“这件事情绝不能马虎,我们要的是响当当的国优!”目前,中铁十二局已完工程优良率达到98%,2 个试验段被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评为优质样板工程。�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破坏便难以恢复。如何在施工中保护生态环境,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又一难题。 “修建青藏铁路是百年大计,而搞好高原环保则是千年大计、万年大计。”这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指挥长可谓深怀内秀,满腹经纶。他从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出发,潜心钻研高原铁路施工和高原环保的客观规律,提出“边施工边恢复”的科学施工方法,被形象地称为“小切口微创手术”。其程序极其精密和严紧:开工前,通过摄像、照相,准确地做好工地及周边地貌的记录工作,划定最小的施工限界;施工中,职工们小心翼翼地将植被连根平铲,码起来养护好;施工后,按照事先记录的地貌特征恢复植被。 一次检查工地,他发现有一块锅盖大小的稀疏草皮没移走,推土机就开始作业了。余绍水立即下令停机。工地负责人说,那块草皮是施工人员工作疏忽,移植时被遗漏的。余绍水一听就来气了:“你知道不知道,这块草皮的形成要成千上万年,比我们身上的皮肤还珍贵,你必须亲自给我移走,而且要确保成活!”那位负责人不敢怠慢,将草皮移植到指定地点,每天浇水,直到那片绿色生命成活。 在路基施工中实行“小切口微创手术”,是余绍水的一大发明。他们总结的“分段施工、分段通行、边施工边恢复”的施工方法,被形象地称之为“小切口微创手术”。开工前,通过摄像、照相,准确地做好工地及周边地貌的记录工作。开工后,将路基分成一个个施工段,一段进行填筑施工,另一段用以施工车辆和人员通行,不准越“雷池”一寸,严防超宽埋压植被,将“创面”控制在最小范围。同时集中20多台洒水车对工地喷水降尘。施工后按照事先记录的地貌恢复植被。� 2002年6 月间,在楚玛尔河大桥建设工地,聚集了上千只大腹便便的藏羚羊,如同一片流动的彩云。可眼前火热的施工场景使它们望而却步。此时正值施工黄金季节,在高原,一年的有效施工时间非常短,如果停工给它们让路,将会给工程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面对这些藏羚羊含着哀戚的目光,让人撕心裂肺。停还是不停?余绍水心里矛盾极了,寻着藏羚羊的足迹急匆匆奔波十多公里,由于着急和高原反应,引起脑供血不足,突然两眼出现暂时性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他被司机和医生扶上汽车,回去吸了几个钟头的氧气后,挣扎着爬起来,摸索着拿起电话,果断地下达了“停工让道”的命令。 到8 月份,藏羚羊们又携儿带女返回可可西里,这时,他们接到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关于再次停工为藏羚羊让道的建议。余绍水毫不犹豫地再次下令停工,前后两次总共停工十二天。之后,余绍水改进施工方法,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夺回了为藏羚羊让道损失的时间,优质高速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上青藏线后,余绍水向上级领导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如无特殊情况,自己可不参加集团公司在内地组织的会议和活动。开工以来,他大部分时间吃住在海拔4600米的工地指挥部,有时干脆住进施工队的帐篷里。� 青藏铁路第一长桥清水河特大桥,桩基长度加起来有14万米,相当于十几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施工任务十分艰巨。去年7 月,桩基施工常常出现偏孔、塌孔。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几十次研讨,都没有找到原因。“我下去看看!”心急如焚的余绍水一言既出,大家愕然:直径只有 米左右、深达20多米的桩孔底部空气稀薄、超低温,桩孔随时都有滑塌的危险、一个冰块砸下去都会构成致命伤害。几位技术人员上前阻拦,都争着要下去。余绍水说:“别争了!我是指挥长,还是我上,你们放心吧。”他脱掉棉衣,背起氧气瓶,将缆绳系在腰间,一米一米地向下滑,光线越来越暗,空气越来越稀薄,下到地层深处,从上面滑落的石头,砸得安全帽叮当作响。再往下降,呼吸越发困难。每下降一米,死神似乎就向他走近了一步。他以坚强的毅 力,借着手电筒的光线,认真细致地观察洞底的每一点细微变化,终于发现是由于旋挖钻机偏孔是遇到孤石和冰层等原因造成的。于是,他们采用加装导向板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由于长时间在高原工作,余绍水出现了四肢麻木、心脏肥大等症状,他白天带着药上工地,晚上回到驻地输液。一个多月下来,一双手被针头扎得血痕点点,每次打针,护士都是含着泪寻找进针头的位置。 在青藏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已经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领导干部依靠科技,珍爱环境,以人为本,争创一流,顽强拼搏,哪有危险哪里上。体现了新一代领导干部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操。 李金城,与死神擦肩而过 2000年12月,38岁的铁一院兰州分院副院长李金城被任命为青藏铁路建设史上的第三代青藏铁路项目总设计师。在青藏铁路勘测设计阶段,在现场的7 个月里,李金城在无人区工作长达3 个月之久。 2000年8 月,初测工作进入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无人区”。9 月7 日,剩余工作量只有40多公里了,由于远离公路、交通不便、野兽侵扰和不可预测天气变化的影响等困难,只能采取非常规手段来完成。� 李金城挑选了20多个年轻小伙子,每人自备了十几个面饼和六七瓶矿泉水,9 月8 日5 点钟从唐古拉山兵站出发了。快进山时,天下起了大雨,越下越大,车开了十几公里就陷入了沼泽中,他们想方设法把车推出来时,已是中午。为选线准确,李金城带队弃车,背着沉重的测量工具,徒步走向远离公路60公里的沼泽地带勘察。� 这时,大雨变成了鹅毛大雪和冰雹。他们开始轮流背着仪器和工具徒步往工地走。下午3 点钟后,雪越下越大,50米以外已看不清人的面孔。大家只好蹲下来,背着风雪啃几口冰冷的大冰饼,喝两口结着冰花的矿泉水。到了晚上8 点钟,雪停了,天渐渐黑了,大家开始借着手电的微弱光亮干活。为了节约电池,每干完一个点儿,大家向继续前行时,都要把手电关上,在坑坑洼洼的草地和沼泽泥泞中摸黑前行。� 夜深了,大家都累得精疲力竭,在高寒缺氧的情况下,有些人快支持不住了,这时,李金城要大家一定挺住,并作出妥善安排:设导线点距离不要太远,要随时清点人数;扔掉部分食品和水,尽量减轻负担,大家互相搀扶着往前走。因极度缺氧和劳累,有的同志禁不住倒在泥泞的草地上就睡着了。 李金城在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大,又有心动过速和因缺钾导致的周期性麻痹症。经过三天两夜的连续苦战,他已极度劳累,完成任务后,他下肢无力,整个人瘫坐在了地上。他用微弱的声音对队友说:“你们把仪器都放下,由我照看,这样轻松好走路。回去后,明天再叫别人来接我。”队友们死活也不干,对他说:“把你放在这里,不死也会被狼吃掉。咱们是一个整体,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于是大家硬是跌跌撞撞地抬着他向外走出了无人区,与死神擦肩而过。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传染性急性出血肠炎或化脓性心肌炎,其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为50%。病犬的呕吐物和粪便是主要传染源。临床上表现的肠炎型常发热呕吐,腹泻带血,2日内脱水而死亡。心肌炎型常发生于幼犬,突然发病,呼吸困难,心悸亢进,突然死亡。此病无特殊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综合防治。一是要搞好犬的免疫接种。一般来讲国内生产的犬细小病毒灭活疫菌都与其他疫苗联合使用。如使用犬五联苗疫苗时,对30~90日龄的犬应注射3次,90日以上犬注射2次即可。一般间隔3~4周,每次注射2毫升。以后每半年加注1次。若用犬肝炎、肠炎二联苗时,免疫程序同前,每次注射量为1毫升。二是要注意观察和隔离,严格搞好消毒。当犬发病后,应及时对犬舍和饲具用2%~4%烧碱、1%福尔马林、过氧乙酸或5%~6%过氯酸钠反复消毒,对无治愈可能或病犬,应早扑杀或焚烧、深埋。三是对轻症病犬,应采取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用生理盐水补液,用碳酸氢钠液防止酸中毒,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也可用抗犬细小病毒高血免清进行治疗,每犬皮下或肌肉注射5~10毫升,每日或隔日一次,连用3次。

你先给狗吃点氧氟沙星的药看看。一般对治疗肠胃炎有效果。如果没效果,看兽医。

高会军博士毕业论文

成熟不是不流泪,而是含泪奔跑;成熟并非不恐惧,而是尽管恐惧,仍有所行动,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篇 励志 故事 1000字。励志故事1000字1:越过门槛走向世界 由于母亲的期望,居伊·德很小的时候就拜于法国当时著名的大作家居斯塔夫门下,学习写作。 这位大师级的老师,对居伊·德的要求极为严格,甚至是苛刻。每个周末,居伊·德都要带上自己的习作请老师批改。可他的作业,多数都无法让老师满意。为此,居伊·德不得不在老师的指点下反复修改。 有一天,居斯塔夫对居伊·德说:“你去巴黎第九大街,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左拐,看看路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 居伊·德来到路口,远远地看到了一座老妇人的雕塑,就赶回来告诉老师:“是一个老太婆。” 老师听了摇摇头,不满地说:“你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到,你再去瞧瞧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太婆?”居伊·德不得不又来到路口。这次,他走近雕像看了几眼,很快回来告诉老师说:“那个老太婆很脏,满脸灰尘,头发乱得像鸡窝。”居斯塔夫听后,微笑着说:“有进步,但你看到的东西别人还是可以看到,你应该用你的第三只眼睛去看,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居伊·德只好第三次来到路口。这次,他走到雕像前面,非常认真仔细地观察起来,回来后兴奋地告诉老师:“我发现那个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随便拿了一块木头削了一块安在她脸上的。”这个时候,居斯塔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笑容。 随着写作训练逐渐深入,居伊·德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这期间,居伊·德写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让同行看来已经高不可及,完全可以拿出来发表,其中很多作品还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可居斯塔夫还是劝告他,先不要急着发表。 老师的话一时让居伊·德很是不解:“为什么我的这些作品不能发表呢?”1875年,25岁的居伊·德背着老师,偷偷公开发表了自己第一篇小说《人手模型》。这是一篇构思奇特的小说:杀人犯的手做成的模型复活了,而且又开始图谋不轨,最后“断手再植”,方才平静下来。作品发表后,许多人读了都赞叹不已,可居伊·德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通。“你的那些学步之作,通通都是废纸,因此请不要发表。”末了,居斯塔夫还郑重地对居伊·德居说,“我是一道门槛,你只有从我这里跨过去,才可以走向外面。” 老师的话让居伊·德有些伤心,但他还是遵照师命,从此潜心练习,不再去想发表之事。而之前那些已经写好的作品,他统统束之高阁。 就这样又过了4年。1879年,居伊·德完成了一篇小说。他小心翼翼地拿给老师审阅,等待老师的批评与指点。数日后,居伊·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见老师。老师看到他后,却一反常态,欣喜若狂地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祝贺你,你的 文章 成熟了,可以面世了。” 居伊·德听后,激动得泪流满面。他一直期盼的这一天,终于来到。这一年,居伊·德已近30岁。而之前在写作上所做的努力,已10多年。 那个刻苦练习写作的青年居伊·德,就是后来法国著名的大作家莫泊桑,居斯塔夫就是他的恩师著名作家福楼拜。而被老师福楼拜首肯的那篇作品,就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 励志故事1000字2: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爱迪生在一八七七年开始了改革弧光灯的试验,提出了要搞分电流,变弧光灯为白光灯。这项试验要达到满意的程度。必须找到一种能燃烧到白热的物质做灯丝,这种灯丝要经住热度在二千度一千小时以上的燃烧。同时用法要简单,能经受日常使用的击碰,价格要低廉,还要使一个灯的明和灭不影响另外任何一个灯的明和灭,保持每个灯的相对独立性为了选择这种做灯。这在当时是极大胆的设想,需要下极大的功夫去探索,去试验。 丝用的物质,爱迪生先是用炭化物质做试验,失败后又以金属铂与铱高熔点合金做灯丝试验,还做过上质矿石和矿苗共一千六百种不同的试验,结果都失败了。但这时他和他的助手们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知道白热灯丝必须密封在一个高度真空玻璃球内,而不易溶掉的道理。这样,他的试验又回到炭质灯丝上来了。他昼夜不息地用到了一八八0年的上半年,爱迪生的白热灯试验仍无结果。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一条竹丝撕成细丝,全副精力在炭化上下功夫,仅 植物类 的炭化试验就达六千多种。他的试验笔记簿多达二百多本,共计四万余页,先后经过三年的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每天清早三、四点的时候,他才头枕两、三本书,躺在实验用的桌子下面睡觉。有时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时。 到了一八八0年的上半年,爱迪生的白热灯试验仍无结果,就连他的助手也灰心了。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一条竹丝撕成细丝,经炭化后做成一根灯丝,结果这一次比以前做的种种试验都优异,这便是爱迪生最早发明的白热电灯——竹丝电灯。这种竹丝电灯继续了好多年。直到一九0八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代替它。爱迪生在这以后开始研制的碱性蓄电池,困难很大,他的钻研精神,更是十分惊人。这种蓄电池是用来供给原动力的。他和一个精选的助手苦心孤诣地研究了近十年的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辛与失败,一会儿他以为走到目的地了,但一会儿又知道错了。但爱迪生从来没有动摇过,而再重新开始。大约经过五万次的试验,写成试验笔记一百五十多本,方才达到目的 . 众所周知,托马斯·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总共获得1093项发明专利,是实行专利制度以来获得个人专利最多的人。他的 名言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成为激励人们勤奋努力的座右铭。可以说,爱迪生的贡献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在他众多的发明中,爱迪生认为电灯最重要,但他最钟爱的是留声机。下面是电灯发明的过程: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19世纪以前,人们一般用油灯、蜡烛等来照明。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虽已冲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间为社会创造财富。 19世纪初,英国一位化学家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但这种光线太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普通家庭无法使用。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想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家用电灯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象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被后人赞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 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认真 总结 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 经验 后。前后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终于用棉纱变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地把这根炭丝装进玻璃泡里,一试验,效果果然很好。灯炮的寿命一下子延长13个小时,后来又达到45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 除夕 ,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最后,爱迪生把炭化后的竹丝装进玻璃泡,通上电后,这种竹丝灯泡竟连续不断地亮了1200个小时! 爱迪生发明的这种炭丝电灯与以往的电弧灯相比,无疑显得实用多了。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使用电灯的历史正式开始。然而,这种炭丝电灯亮度不理想,灯丝的制作 方法 比较复杂,使用的寿命也不是很长。因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白炽灯的改进。 在炭丝电灯诞生30年后的1909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库里基发明了以钨丝做灯丝的电灯泡。这种电灯与炭丝电灯相比,又前进了一步,但由于通电后钨丝极易变脆,因此它的使用寿命也受到影响。 励志故事1000字3:不抛弃不放弃 高会军没有念过高中。1991年,他15岁,选择去陕西第一工业学校读中专。“当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 毕业 后马上可以工作,为贫困的家庭减轻经济负担。”高会军说。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似乎还有另外一目标或者说是理想隐约在心底萌动,他一直相信,自己总能做出点什么像样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学习,使他的成绩一直排名第一。中专二年级,他开始准备专科自学考试,熬夜和早起成了家常便饭,拿着别人用过的旧资料埋头苦读,在别人眼中他似乎从来不知疲倦,终于,中专毕业时专科13门课程考试全部通过。 中专毕业后,高会军顺理成章的找到一份工作,虽然作息时间不规律,条件艰苦,但他仍没有放弃学习,没有忘掉自己的追求。为了自考本科,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常常是在机床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夜里看书经常不知不觉睡着了,但醒了之后又接着学。那些沾满了机床油渍的书本印证了那段刻苦的岁月。“记得为了节省车费、骑着自行车风雨无阻地在古城西安往返于单位、报名点和考场;记得那时的生活常常是入不敷出,常常需要借钱买资料、交报名费;还清晰地记得遇到难题、彻夜难眠又无人请教的那种痛苦与无助,多少次想放弃却又咬着牙坚持下来;也还记得因为攒不够路费,而没能回家看望重病卧床数月的父亲和因胃出血而住院的母亲……”说起那段岁月,高会军仍然历历在目。 “谁也不是天生就喜欢吃苦,只是在黑龙江长大,黑龙江人就是有一种敢吃苦、不服输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从小我们的骨子里就有。”高会军说。就这样,在两年的时间里,自学考试本科要求的15门课程他全部一次性通过,取得了本科毕业证书。 有人说,不满足是进步的车轮。高会军只是觉得自己还有能力再学的好一些,便走上了 考研 的道路。要考研就要把工作丢掉,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仅靠着一点点积蓄和家里的支持度过了那段埋头苦读的岁月。 研究生入学考试取得了350多分的好成绩,被沈阳工业大学录取。在硕士学习期间,高会军抓住一分一秒的时间去补习英语、学习专业知识。每天早起听英语广播、背单词、大声朗读、参加英语角……就这样坚持了两年。毕业时,同学都在各种高薪职位间选择,他却又一次做出惊人的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顺利进入哈工大航天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指导下开始搞科研,并摸索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高会军当时的信念就是力争把研究工作做到最好。哈工大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研究氛围,更是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间。在读博期间,他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几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是哈工大控制学科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全国优秀论文的人。 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高会军前往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获得了埃尔伯塔创新基金和Killam博士后基金两项著名研究基金的资助。在研究工作即将结束时,他可以选择去德国作洪堡学者,可以选择去英国做访问研究,还可以选择在北美高校继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高会军直言道:“国外的科研环境比国内好不说,妻子和孩子也能在物质上生活的更好。”但是他带着一份感情和一份责任,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做一名博士生导师,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授课和科研之中。他指导的学生牟少帅获得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是我省第一个走进耶鲁的学生。现在,高会军开始在仿生机器人和飞行控制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开展合作研究,力争把理论研究的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去,为国家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到这个问题,一定要来答一波,因为身边就有这个鲜活的例子,分享一下,希望能够激励到更多人。

读书的时候,认识一姐姐,湖北人,认识她的时候,她是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一的学生,这位姐姐比我要比好几岁,但她的经历当年让我非常佩服。

她家条件不是很好,位于湖北西部某县的农村,在她读中学的时候,家里希望她能够以后当个老师,加上本身成绩也不是特别好,所以在高中毕业的时候,高考成绩只能报考专科,于是选择了当地的一所师专,专业中文。

师专毕业后,由于学历不高,在当地一所普通中学当了两年初中语文老师,觉得看不到未来,前途渺茫。于是,开始思考怎样改变人生。由于没有十足把握,不敢轻意辞职。于是选择了最稳妥保险的做法,读了函授本科。

然而等她拿到了这个函授本科,发现并没有太大儿用处,工作也没任何变动。这时候的她,做出了一个决定,考研。

而像她这种条件,第一学历是专科出身,要是换作其它人,可能会选择一所普通的师范大学来作为考研目标,哪怕是激进一点,选择一所好点的211师范大学。但她却这次做出了一次冒险的决定,用她自己的话说,要考就考一个好大学,不想再因为学校不好而在工作上迷失了。

而这次她选择报考的是中山大学这所著名的985大学,为此,她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其它所有业余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备考上,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她成功通过了初试。

面试的时候,本来她的第一学历是非常不占优势的。但她由于当过老师,谈吐得当,回答问题流畅。再加上,面试老师也很佩服她的勇气和之前的经历,无形中她的专科学历出身成了加分项,最后顺利成为了中山大学的研究生。

这是自己身边发生的真事,所以相信这个世界上,只要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哪怕是专科出身,照样有机会能够考上211或985.

有啊,我有个好朋友,本来是专科的学历,在杭州读书。后来在下沙某高校考了专升本,在该校顺利本科毕业,拿到了本科证。

后来又考上了浙大的研究生。特别爱读书,平时最爱干的事情就是买书。最近看他吐槽,书买得起,结果放书的空间买不起。平日里见他,还是很有书生气的,但是对国家大事也是十分关心。看完一本书就会写几篇论文来总结一下,有时候觉得很愤青,后来慢慢感受到了他的学习热情。最近看他进了北大博士的初试,不知道最近结果怎么样。

我发现真正有能力的人,一般不会被埋没,被埋没的大多是平时只爱玩,打 游戏 ,不爱看书,爱刷剧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一边埋怨这个世界,然后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玩乐。只有坚持不断的产出,创造自己的价值,你终会被大家所发现,当然最难的就是坚持自己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

大专学历逆袭985/211的例子有很多,我身边就有一些!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211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好多同学本科都是普通二本院校;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好多来自普通211院校的;而名牌大学(包括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的好多本科生都去国外名校读研究生。 整体情况就是:读研学校实力 本科学校实力。

举个例子: 我亲弟弟本硕博都在中科 科技 大学读的(保送硕博连读),他说他们本科同学有1/3就业、1/3读研(国内读研)、1/3出国(国外读研+工作),国内读研的本校、中科院的居多。

例子1 研究生同学

这里要说的是研究生的三个同学,他们三个的共同特点是:三人都是专科,然后专升本后考的研究生,而且都是 公费 。

我国2014年秋季起取消了公费,都是要交学费的,我读研究生时候(2004-2007)还有公费(统招)和自费的区别,公费生大概占招生总人数1/4。所以如果 考上公费是让很多同学羡慕的 ,因为一 年要省下不少钱:6500元/年的学费 , 600元/年的住宿费 , 公费医疗(报销90%)、生活补贴(248元/月)。 这些待遇自费学生是不享受的。

而在这仅有的1/4的公费的同学中,有三位来自专升本的同学,两个基础数学的来自河南某地级师专(专升本到河南师大),另一个男生来自湖北某专科学校(专升本到某二本学院)。

例子2 一个亲戚

这个亲戚高考走的山东某专科,后来专升本到山东师大,后来考研生考入某名牌大学(华东五校之一),她的成功带着几分运气成分,记得当年她考得分数并不算高但过了国家线,参加复试后被刷下来。结果在回家的火车上一个同学告诉她某个导师想招学生,由于之前一直在国外,好像还没招到合适的学生,后来她联系后被成功录取。

这些同学从专科院校一路逆袭到985/211院校的研究生并不是偶然也不是只凭运气,他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特点:

(1)学习认真、踏实

这些同学平时学习都很认真、踏实,其中不乏有一些高考发挥失常的同学,当时无奈选择了就读专科,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毅力一路逆袭成功。

(2)上进心强

这些同学有很强的上进心,他们一路走来不容易,想要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实力,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毅力,认定目标并下定决心就成功了一半。

(3)早动手、早准备

俗话说笨鸟先飞,或者说早起的鸟有虫吃,很多同学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当其他同学开始准备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很大一截优势。他们认真踏实的性格加强烈的上进心会让他有坚定的考研意识,而这种强烈的意识能帮助他们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 大专学历逆袭985/211研究生的例子很多,其实人生不缺少机会,而机会总爱眷顾有准备的人 。 引用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弱者等待时机,智者把握时机,强者创造时机!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学生之前因为高考没有发挥好,所以读了大专学历,但是他们由于后来非常刻苦用功的学习,考上985211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研究生的不在少数,而且他们考上之后的学习效果和努力程度都不亚于其他任何人,因为他们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只要自己有信心,并且掌握好哦,备考的方法,坚持下去是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们一定不要自我设限

这样的我还真见过,而且人家考上的还不是一般的985,人家考上的是北京大学。

这个人是我曾经的一个同事,只能说是曾经了,因为现在人家已经去北大读研究生了。

我觉得他的故事不只是逆袭,还是一个励志的典型。

他是十年前到北京的,虽然只是一个大专生,但是有一颗想闯荡的心。不过那时候北京的本科生都已经遍地走了,一个大专生找工作也是挺难的。他在屡次碰壁之后,找到了一个销售的工作,而且竟然是考研的销售。一个大专生给其他的学生推荐考研,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毕竟他自己都没经历过,业绩自然不好。

后来为了提升业绩,他决定和考研的学生一样经历一次考研,这样在其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他都知道,并且能够有的放矢,更好的推荐自己的产品。同时他还觉得,既然考呢,就考个最好的,然后他报考了北大。很显然,第一年的结果是惨淡的,他总共才考了200分左右。但是这次过后,他的业绩确实有大幅度的提升,也算是一个收获。

后来偶然有一次,他和公司的老板谈到自己可不可以考研的问题。当时老板是抱着鼓励的心态说,我们公司培养出了这么多研究生,我觉得就算你再笨呢,我相信10年你总能考上北大的。

结果这个同事就真的把这件事情当真了啊!后来老板再提到这个事情,都觉得不可思议,竟然有这么单纯的人。

然后这个同事真的开始了漫漫考研路,边工作边考研。别人玩的时候,他在学习;考研老师来讲课,没人愿意值班的时候,他主动请求加班去听课啊。第二年没考上,第三年继续,第四年继续。。。。。。中间其他人也给过他建议,以你的水平现在可以考上其他985,要么你换个学校吧。结果人家就是认准了北大不回头啊,真的直到第十年,他一直边工作边考研,最后才考上北大,而且是全日制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时也在想,如果到了第10年之期,他还是没有考上,他会不会放弃呢?我觉得也许会吧,那个可能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幸好他成功了,人们也只会说他坚持的值得,而不会认为他的行为太傻!

我想很少有人会有他这么执着,因为当初别人的一句话,就这样坚持了10年。

我想这是真正的有志者事竟成吧。

他的故事也许我们很多人不可能复制,毕竟有几个人能坚持10年做一件事情呢,但是确实有人成功过,以这样的方式。

大专学历逆袭985/211研究生,不能说司空见惯吧,至少是非常多的。当然现在大专学历想逆袭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现在研究生竞争非常激烈,大专学历不要说和985/211的本科生比,就是和三本学生比都底气不足,因此想被重点大学录取是比较难的。

现在研究生源太好了,所以很多大学就变得牛气起来了,就各类限制不要同等学力(大专只能以同等学力报考)。

不过一般著名的大学都不公开说不要,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人家研究生招生从来不说不要同等学力, 当然同等学力想考上清华大学,我估计比中奖五百万都难。因为清华大学连普通的985/211都看不上眼,别说同等学力了。

不管怎么说,清华大学至少是不歧视的。

那些大学歧视同等学力呢?目前我就知道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明文规定: 我校所有专业不接受同等学力报考,这个非211比清华大学都牛,清华大学都要同等学力, 人家深圳大学直接不要,同等学力报考资格都没有。

我上研究生时候,身边就有几个学生不是本科,他们是中专,连大专都不是,但是他们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也被录取了。当然你可能觉得我说的有点假,我是2006年上研究生,当时的确有中专生考研过来,人家各类奖,论文都满足要求,是中专毕业,然后自考了大专,然后再以同等学力报考。

我这次说一个名人:哈工大 高会军。是中专生,现在是哈工大博导、教授,长江学者。

而在之后的十年间,他从中专学历起步,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历史 上,唯一一位由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的学者,30岁成为哈工大最年轻博导, 不到40岁便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数十项学术荣誉。

高会军,1976年1月10日生1995年7月 陕西第一工业学校中专毕业,然后分配到国企,结果高会军不甘命运如此,就自考通过了专科,本科学历,后来考上了沈阳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硕士,后来又考取了哈工大的 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受到央视报道,实在是太厉害了。

这个例子不错吧。

努力奋斗吧

我师兄,大专毕业于东北某专科学校,后在武汉理工大学专升本,工作三年后考上华中 科技 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专硕,后进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任教,2015年考上华南地区某211高校结构工程博士,还有一年左右就能毕业了,他已经年满四十岁,他的故事很励志,一直是激励着我们。

见过中专逆袭成研究生的,而且还是名校。

我现在大学本科论文的指导老师就是,读的成人大专考的本科,再考的研究生。现在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真的厉害。

高会军有学历争议。高会军是北大博导,第一学历不是985毕业,学生对此争议不休。

丁伟军事学院毕业论文

丁伟是因为持彭德怀,遭到迫害,免职、下放,下落不明。

在《亮剑》原著小说中,赵刚夫妇原设定为自杀,而丁伟被下放农场生死不知,最终李云龙夫妇也是相继自尽而亡。在这铁三角中,只有孔捷一人最后没出什么事,安稳终老。

首先丁伟是因为提出对北方大国的防御战略,最先倒霉的,儿子像小乞丐一样找到李云龙家投靠,李云龙才知道老战友出事了。紧接着,李云龙岳父母、赵刚岳父母、赵刚妻子,全中了阴谋,赵刚提了内部意见,结果是六个人都结果了。赵刚还比较聪明,事先就把女儿送到李云龙那里。

剧情简介

《亮剑》中的丁伟,与李云龙的剑走偏锋不一样,是小说中三位我军高级指挥官中最具战略眼光之人,仅从其在南京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答辩中,就足以窥探出来。

在关于国防军事力量建设论文中,丁伟有先见之明地提出我军未来的国土防御重点区域应该在西北部,某国对我国有可能发起的军事打击。

李云龙的更精彩一点

李云龙 的论文精彩,我很喜欢哪中精神,没有亮剑精神,中国怎么回解放, 这只是中国军人的一中军魂,也是中国的人的灵魂所在。现在的人都没那中精神了,都是为了金钱 所生活 。

我觉得李云龙的论文着重在精神方面,而丁伟的在军事布属方面.但是这个小说的主题是亮剑,作者肯定是用丁伟来衬托李云龙的,所以他的论文才是重点.其实丁伟的也不错.

辽宁医学院学报

辽宁医学院地处渤海之滨、风景秀丽的辽宁西部历史文化名城——锦州。1946年学院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迁址辽宁省锦州市,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锦州医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医学院。

学院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是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有普通高等教育、国有民营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3个办学层次;有医学、农学、工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3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32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3个辽宁省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医疗专科,3个研究中心,10个研究所。

学院下设基础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第三临床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17个二级教学单位,有99个教研室,56教学实验中心,有各类本科实践教学基地122个。

学院立足辽宁,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现有研究生980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1020人,有教师718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44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365人。学院有留学归国人员120人。有多人次先后被国家、辽宁省命名为“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教师”等称号;有1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16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学院藏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设有美国MEDLINE和CBMdisc两种计算机光盘检索系统,拥有美国ASP、BSP等中外全文期刊数据库,设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总值为万元。

学院主办《辽宁医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中国医师能力评价》三种刊物,面向国内外发行。

学院注重开展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先后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先后派出百余名教师赴20几个国家和地区做高级访问学者和进修学习,邀请国外的知名专家和学者来学院任教和讲学。招收印度、日本、韩国等外国留学生168人。

学院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牢记“厚德修身,精术济世”的校训,秉承“勤俭攻坚”的辽医精神,坚持“以医学为主,医、农、工、管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院在2007年接受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评估,取得了优秀成绩。近三年,本科年度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专科年度就业率85%以上。

学院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是辽宁省首批“文明校园”、“花园式学校”,荣获了国家、省、市多种荣誉称号。目前,全院师生积极进取,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新一届高考学生,欢迎莘莘学子报考我院!

这个应该是有的,我之前做过,说的挺准的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科)40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科)40沈阳工程大学学报(社科)40沈阳大学学报(社科)40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160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40景德镇高专学报70辽宁医学院学报(社科)45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60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科)50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40孝感学院学报(社科)60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70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70齐齐哈尔师范大学学报(社科)60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40佳木斯大学学报(社科)70长春理工大学学报90邢台学院学报70滁州学院学报40安阳师范学院学报40咸宁学院学报70琼州学院学报50阜阳师范学院学报40鸡西大学学报70绥化学院学报70新乡学院学报60贺州学院学报40牡丹江大学学报60西昌学院学报(社科)60辽宁师专学报(社科)70新余学院学报45焦作大学学报45宿州学院学报40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50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70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科)45辽宁科技学院学报40长江大学(社科)90淮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50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科)40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50许昌学院学报40凯里学院学报50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50----------------------------------------

有没有科学依据,第三方数据最有说服力。 部分重点高中学生智力与指掌表皮嵴纹特征的初步观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皮纹学与体育选材----体育学刊500例汉族青少年皮纹学调查(初报)---《辽宁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03期四川省第二届皮纹学学术会议----《四川医学》《临床皮纹学概论》----《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3年第03期广西特有少数民族皮纹学研究----《解剖学研究》1999年第01期智能发育不全患者的跖纹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7年第05期人类医学皮纹学研究概况----《宁夏医学杂志》1985年第06期正常学龄儿童手的皮纹学观察----《遗传学报》1979年第01期广西贵州四川及海南苗族男性手的皮纹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第03期近三十年皮纹学的进展与前瞻----《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第03期皮纹学分类中几种纹型再细分的探讨----《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1年01期中国遗传学会皮纹学研究工作会议概况----《江苏医学》1982年第12期辽宁地区满族正常人皮纹学分析----《辽宁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01期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皮纹的报道----《体育与科学》1990年第05期肤纹学在体育界的应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中国的皮纹学简史----《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85年46例智力低下患者皮纹特点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2年第02期计算机统计分析在皮纹学弓形纹遗传研究中的应用----《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年第4期人体测量指标与掌指纹特征之间的相关研究----《人类学学报》1991年第03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

你好 这个不是2016核心期刊的 不知道你是想发表论文还是什么?如果是想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话来58论文网看下吧因为期刊选择这个问题是要根据你论文的方向来选择期刊的

济宁医学院 是以本科 教学 为主的大学。也有专科教育。本科 是二本。。。专科分很高,而且现在招人不多

济宁医学院的邮编为272067,该校地址位于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荷花路133号,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医科院校。

学校建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17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70余个实践教学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固定资产总值20亿元,编制床位3100张,通过国际医院信息化(HIMSS)六级认证。附属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为山东省唯一一家省级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编制床位750张。学校建有山东省医学院校唯一一个省高校司法鉴定中心,并通过国家实验认证和资质认定二合一评审。

学校现有教职工6165人。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90余人;有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行为医学领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国际行为医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山东省法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8人;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70余人。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732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 %以上,研究生考取率位于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设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等33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以医学教育为主体,涵盖医、理、工、管、文五个学科门类,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4项;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项目12项;有国家级示范中心、国际合作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等2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课程等34门;拥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和山东省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学校,主办《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精神医学杂志》和《济宁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名列基础医学类期刊第一名,并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

学校坚持“为国家育人才,为大众谋健康”的办学宗旨,秉承“明德、仁爱、博学、至善”的校训,弘扬“求精、求是”的校风,薪火相传,矢志不渝,不懈奋斗,形成了“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的学风。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应用型现代医药科技大学”的宏伟目标,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业务精湛、身心健康”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专门人才。

作为胃肠镜医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肠镜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正常人当然是没必要做肠镜啦,毕竟做肠镜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临床检查,需要清淡饮食两天,吃泻药吃两天准备好才能做。所以肠镜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我们临床上肠镜检查跟胃镜检查比较类似,都是在眼睛直视下观察肠道内部情况,所以肠镜是发现早期肠道肿瘤、息肉、肠癌等最简便、最有效的临床检查手段。8. 40岁以上的人安全第一最好也常规做一次胃肠镜 健康 体检。 9.抽血检查肿瘤标志物有升高的也建议常规查一下胃肠镜的。 所以大家对照上面我说的看一下,如果都没有上述表现可以40岁以后再体检的。30岁的人,有必要做肠镜检查吗?我是胃肠外科的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大家说的肠镜,主要指的是结肠镜,结肠镜一般只能够观察到全部的结肠和直肠, 还有一小部分的末端回肠。主要诊断有没有大肠癌,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癌,克罗恩病,肠道出血等等。 如果是一般普通人,没有癌症家族史,没有慢性肠炎,寄生虫等病史,没有任何的不舒服,那是不用做肠镜的,对于一般的人群,如果想做癌症筛查,建议45岁左右开始做第一次肠镜检查。 30岁的人,如果出现了以下的情况,我建议做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1)反复便血 便血的患者,特别是暗红色大便,血液与大便混合在一起,需要当心肠癌或者是肠息肉。还有粘液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小心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也需要行肠镜检查。 大便潜血阳性的患者,首先应该查胃镜,明确有没有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没有问题,可能就需要做肠镜检查。 (2)腹泻或者便秘 排便习惯改变,出现长期的腹泻,大便不成形,或者便秘,腹泻与便秘相交替的情况,需要引起注意。(3)诊断为肠息肉,慢性肠炎,炎症性肠病等癌前病变 大肠息肉的患者,做过息肉切除之后,需要复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切干净,有没有新长出来的息肉。还有慢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癌前病变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肠镜,监测治疗效果,防止癌变。 (4)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者林奇综合征的家族人员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林奇综合征是两种遗传性的肠癌综合征,因为基因异常,导致癌症的发病时间提前,如果你被确诊为这两种疾病,应该尽早就开始定期做肠镜的检查。 (5)不明原因消瘦的患者 如果你突然间体重下降比较多,进食量没有下降,找不到明确的原因,也要考虑做肠镜检查,明确有没有肠癌的可能。 (6)慢性腹痛的患者 腹痛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如果患者出现慢性的腹痛,找不到原因,可以排除胆囊炎,胆囊结石,阑尾炎,胃炎等情况,考虑腹痛与大肠有关系,建议做一个肠镜检查。 (7)其他检查提示肠道有疾病 例如体检的时候,发现肿瘤标志物CEA升高,找不到明确的病因,需要做肠镜检查,明确诊断。或者腹部的彩超,CT等检查,直肠指检,发现肠道疾病,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就需要做肠镜检查。 除了这些情况,还有一些情况,也可能需要做肠镜的检查,例如出现急性下消化道出血 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请留意咨询。 30岁有必要做肠镜检查吗?答案是:如果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不必要做肠镜。从肿瘤筛查的角度,所谓肿瘤筛查,是针对无症状的“ 健康 人群”,不必要不分年龄滥查肠镜,按相关指南推荐,一般风险人群,45岁以后可以考虑开始做一次肠镜筛查,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可每10年做一次,如果发现异常,则根据异常情况进行处理或随访复查。但也并不是只有肠镜一个筛查手段,参照指南要求,45岁至75岁的一般风险人群,可考虑每年做一次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或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或者每3年做一次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或每5年做一次CT结肠成像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当然也可以每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这是指第一次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当然要根据发现的异常情况来决定处理及复查时间间隔。而75岁以后至85岁,则要根据当事人的偏好、预期寿命、 健康 状况以及既往筛查史等,决定是否继续筛查,如果决定继续筛查,则同样可以按上述筛查方案进行。对于年龄超过85岁者,一般不建议继续进行筛查。而肠镜高危人群,筛查年龄或恰当提前,筛查间隔时间也要更短。如果是有什么异常,比如大便带血,大便形状不正常,长期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是为了诊断需要,这当然是不限年龄,30岁要做,80岁也要做,甚至儿童也可考虑做肠镜。 我是小影大夫。肠镜是能发现早期结直肠癌的最优检查。早期结直肠癌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正因为这样,很多朋友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结直肠癌,自己才30岁,要不要去做个肠镜看看。 肠镜只能检查结肠和直肠的病变,不能检查小肠的疾病。因为镜子是从肛门进去的,只能进入到结直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肠。大肠里面装的是粪便,所以做检查前一定要吃泻药,按照预约时间,医生会给你泻药,并且一定要拉干净,如果拉不干净,也会影响医生观察大肠内的结构。万一影响判断,漏诊了一个小癌症,那么麻烦了。所以一定要按照要求吃泻药,做好胃肠道准备。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行肠镜检查 1.反复便血 反复便血,是鲜红样血便,说明胃肠道有出血。红色的血是结直肠出血,黑便是上消化道的出血。无论便血量多少,都要去做个肠镜看看。 2.反复便秘、腹泻或者两者交替 反复出现腹泻,出现便秘,两者交替出现,有可能是胃肠道紊乱,也有可能是结肠癌的症状。很多老人家会便秘,会误以为只是单纯的便秘,殊不知是长了结肠癌。像这样出现症状几个月才就诊的病例不少。 3.有结肠癌家族史 有结肠癌家族史的,无论是父母、堂兄堂弟、表兄表弟的,自己都应该警惕一下。如果自己也有胃肠道方面的不适,不防做个肠镜体检一下,也可以放心一点。 4.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明显减轻 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减轻,减轻5kg以上的。要注意会不会有癌症的可能。如果自己最近干活辛苦,吃不好,心情不好,导致的体重减轻,这个不算。 以下这个病例为64岁男性,上腹部不适2个月,大便不畅5天,近期体重明显减轻,CEA明显升高。有经验的医生听到这个病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肠癌,果不其然,做了CT发现,结肠癌伴发肝内多发转移。 对于什么时候开始需要做肠镜,其实每个医生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有人说45岁以后才需要做,也有医生说35岁。但是也有些人在30岁就发现了结肠癌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实在不放心,30岁去做个肠镜筛查下也无妨,如果没事,可以三到五年以后再去复查一次。与其纠结要不要去,还不如就去了。 先说结论:30岁如果没有身体上具体的症状或不适,就没有必须做肠镜的必要,而如果长期腹痛、腹泻、便秘或有其他的下腹部不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需要做一个肠镜检查的。所以要就事论事,不可一概而论。 那么像题主所问的30岁就进行肠镜检查有没有必要,我们就从检查的推荐年龄和利与弊来分析一下吧。肠镜检查的推荐体检年龄 常看我科普文章的朋友们应该很熟悉我关于首次肠镜检查的推荐年龄: 35~40周岁 ,即人到了35周岁后哪怕胃肠没有什么异常,最好也当作体检去检查一次胃镜和肠镜。下面我就跟大家说一下推荐这个年龄段的依据和缘由: 数据显示,年龄在40岁以上的体检肠镜检查人群中,息肉检出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高的。 一篇发表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上的文章将体检肠镜检查按照每10岁为一个阶段分组,通过统计息肉检出率来分析息肉生长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这些人中的息肉检出率从40~50岁组的随年龄增长,直到大于70岁组的,可见年龄是肠道息肉生长的因素之一。 结合上述数据,再根据另一篇关于肠道腺瘤样息肉癌变的文章中论述:一般腺瘤样息肉从生长到癌变一般会经历5~15年的时间, 我推荐第一次无症状体检肠镜检查应在35~40岁之间进行 。肠镜检查的利与弊 回到今天的问题来看,既然推荐35~40岁进行无症状体检的肠镜检查,那么30岁固然就显得稍早一些,确实没有必须要检查的必要。不过我通常对关心自己身体 健康 的人是持鼓励态度的,因此我在这里阐述一下我眼中的肠镜检查的利与弊,之后题主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去分析需不需要做检查。 首先,任何的检查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肠镜由于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式,风险是必然存在的。理论上肠镜检查的并发症为肠穿孔、肠道粘膜出血、肠系膜撕裂、感染及心脑血管事件等。由于现在肠镜技术的发展和洗消制度的完善,上述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是极低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虽然概率低却仍然有机会发生,每年都会有关于肠道穿孔或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个案报道。因此做不做检查,首先要看自己是否能接受检查所带来的风险;其次,肠镜检查从准备到完成多少都会引起一些感官上的不适。 肠镜检查前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良好的肠道准备是保证肠镜顺利检查的关键。由于需要饮用大量的水来配合清肠制剂,同时还需要保持禁食直到检查结束,因此很多人在肠道准备这一关就饱受摧残。而如果不选择无痛肠镜的话,在做检查的过程中还会大概率出现腹胀、腹痛等常见的反应,因此在选择做肠镜检查前,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看是否能经受的了这些不适;最后,排除以上两个所谓的弊端,肠镜检查越早做越好。 从我实际的临床经历来看,我检出过最年轻的进展性肠癌的患者年龄是28岁,当时我都惊呆了。所以如果你能接受以上两点风险或不适的话,肠镜检查是越早做越好的,虽然不需要一个月做一次,但是每1~2年做一次对身体是完全没有伤害的。从肠镜检查看疾病的体检策略 综上,如果让我说30岁该不该检查肠镜,我会说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如果是一个 健康 的人,那么30岁就预防性地体检肠镜显得稍早一些。因为从大数据角度来说,肠道息肉或恶性肿瘤是在中年之后才开始有苗头。不过如果能够接受肠镜的一些风险或不适,那么早点进行 健康 检查也没什么坏处,发现问题能及早处理,没有问题则一心坦荡,愉快生活。 不过如果是一个长期腹痛、腹胀或排便习惯改变,甚至长期有便血的人,那么无论多大岁数,都应该在短期内做一个肠镜的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由此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思路延伸至其他的医学检查中,我们要先了解检查的目的,之后再了解一下检查的弊端,比如检查体验、并发症和风险等。在结合自己身体实际情况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再去决定是否要做这种检查。这样既能避免身体因频繁过度检查而遭受损害,也能在合适的时间对身体进行体检,避免疾病的进展和恶化。 最后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凡是涉及身心 健康 的事情,要 “就事论事,就人论事,分辨利弊,谨遵医嘱” 。(End)参考文献 【1】赵子夜, 李骏强, 单永琪,等. 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的息肉与腺瘤检出率及其年龄分布情况[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 31(2):64-68. 【2】李锦, 孔令斌, 黄志诚.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机制研究进展[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6, 39(3):196-201.肠镜是明确肠道疾病一个最有效,直接的检查方式,对于诊断肠道疾病和预防肠癌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肠镜的出现和普及使得肠癌更容易在早期内发现,并且对于肠癌的治疗和其他肠道疾病的治疗都提供了足够的诊断依据。 肠镜虽说是预防和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措施,但是这并不说明所有的人群都必须接受肠镜的检查,而对于30岁的人群有没有必要去进行肠镜检查,小克有以下的观点和建议: 首先对于30岁没有任何疾病的 健康 人群来说,是没有必要去进行肠镜检查到的,因为根据肠癌的好发年龄段和肠道疾病的好发年龄段来说,肠癌和肠道疾病的发生还是较为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的,所以对于30岁且身体 健康 的人来说,是不需要肠镜检查的。 但是如果在30岁时有以下的症状,还是需要接受肠镜检查的: 1.长期的腹泻,便秘持续,反复性出现 :腹泻和便秘者两种症状有时可交替发生,对于长时间有腹泻,便秘症状的30岁人群,还是应该积极接受肠镜检查,明确有无肠病发生。 2.便血: 便血也是肠道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上常见的导致便血的疾病是以痔疮为主,但是在临床上也有将肠癌误诊为痔疮的个例,所以当有长时间便血症状时,应该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肠镜检查,避免对于肠癌或者其他肠道疾病的漏诊。 3.黏液便,脓血便: 这两种症状的出现多说明患者肠道内有感染以及慢性炎症的存在,此外像肠道息肉,肠癌也是会有以上表现的,所以对于黏液便和脓血便的患者还是应该及时的肠镜检查。 4.肠癌术后或者是肠道息肉切除后复查: 肠癌术后和肠道息肉术后复查,有助于了解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另外对于复发的情况还能做到一个有效的早期治疗。 5.家族当中有肠癌的人群: 大多数癌症都是具有遗传的这么一个因素存在,所以对于家族当中有肠癌,尤其是直系亲属有肠癌的一定要做好定期的体检。 以上5点存在的30岁人群,均应该接受肠镜的检查,此外肠镜检查也是有禁忌症存在的,如肛门,直肠存在有严重的感染以及各种的急性肠炎和细菌性痢疾等。 你好,肠镜检查的主要目的就是尽早发现结直肠疾病和肠癌的早筛。对于30岁的人来说,肠镜检查就应该提上议程了,因为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对于结直肠癌青年人( 30岁)中直肠癌发病率较高,而且大部分是低位直肠癌,一般直肠指检就可以发现。所以说如果有消化道症状比如大便带血,或者大便习惯改变尽早去医院就诊,直肠指检和肠镜都需要做。此外,如果有肠癌家族史,癌症史,肠道腺瘤或者息肉史,或者有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或便秘,都属于高危人群,应该行纤维肠镜检查。因为即使是肿瘤标志物检查,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阳性率也是很低的,所以即便是年轻人肠镜检查也是必要的。 胃肠镜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的好方法,为临床金标准,医学界资深人士都称它为消化道保护神。 但是胃肠镜并不是常规体检项目,是有检查指征的。比如:吞咽困难、腹痛、反酸、消化不良、恶心、呕血、腹泻、大便性状改变…等等。 所以是否应该进行胃肠镜镜检查应有医生来确定,而不是年龄。 此外,温馨提示:检查前应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否阳性,以便决定检查的时间;需禁食八小时以上。早晨检查者不吃当天的早餐,下午检查者不吃当天的午餐;若进行过其他检查,如胃肠道钡餐检查、腹部CT或以前做过胃镜检查,须将检查报告和病理报告交医生参考;传统胃镜检查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检查很难进行下去,无痛胃肠镜技术,为消化道患者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检查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没问题,现在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得各种各样的病,尤其癌症在逐步低龄化趋势!我们医生建议:有问题及时做相关检查,必要时复查。不需要过度紧张、多度检查! 有没有家族遗传史,有没有临床症状,比如非痔疮的便血,不明原因的肠梗阻等。

  • 索引序列
  • 军事医学科学院高宁博士毕业论文
  • 高会军博士毕业论文
  • 丁伟军事学院毕业论文
  • 辽宁医学院学报
  • 济宁医学院学报
  • 返回顶部